古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有哪些区别?

brooklyn2018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话说这一字王咱老听,尤其是听评书的时候,隋唐演义啥的,一字并肩王老有名了,但凡扛着这头屑出来的都是牛哄哄的存在,但这二字王听到的概率就少很多了。

但不管咋说,这只要加了王字的,他一定小不了,那么这俩王到底是啥官呢?

说实话这不是官,是爵位。

这一字王他其实指的就是亲王,这二字王他差一级指的是郡王。

那么这种爵位形成于晋朝,完善与大明王朝,这到了满清的时候,为了以示区别这就放弃了这种分法。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叫一字王和二字王,直接叫亲王或者郡王这不就完了吗?”

这您就不懂了,咱人起名还有个大名和小名的区分,这王爵您就不兴人家叫俩名。

一字王和二字王

其实这分法也没啥大不了了,这一字王就是一个字的王爷,您比方说,啥齐王,啥秦王,啥赵王的,这都是一个字的。

当然这也不是瞎起,这都是按照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国号来起的。所以这一字王的全称应该叫齐国国王,秦国国王,赵国国王。

当然他们既然已经叫国王了,所以他们一般情况下这都是有封地,最开始他们就是国中之国的国王,但架不住这帮家伙们一旦瞅着中央势弱的时候,就想着闹事,这不后来到了大明朝,他们是有封地,但是一种不管事的国王,这管事的都是朝堂下放的地方官。这些个王爷只能在自己个的封地呆着,连城门口都不能出,这是规矩。

毕竟这一出去就怕你闹事,比方说有名的燕王朱棣,一家伙就把太子一脉给掀翻了,到现在都找不到这太子的后人,自己当了皇帝。

那么在大明王朝,这一字王都代表了宗室,您这不姓朱这压根就封不了这一字王的,就没给这异姓预备这盘菜的。

想要封王,这都是差一级的郡王,也就是所谓的二字王。当然那些个一字王,他们的孩子也多,这嫡长子继承了一字王,其他的儿子就只能弄个郡王的帽子戴戴。

所以这二字王一般有这么两种来源。

那么为什么他们叫二字王呢?

简单,他们这王爵都是俩字的,您比方说啥寿昌郡王、啥江夏郡王的。当然他们这王爵也不是乱盖,都是来自于郡县的名称。

您比方说刚刚说的这俩郡王,这都是当年楚国他治下的郡县。

一字王中的高低

那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这一字王他们是不是也有尊贵之分呢?”

这您可就问着了,这一字王就有贵贱之分。

这里边最为尊贵的有四个王号,晋王,秦王,齐王,楚王。

您记着但凡封为晋王的,这基本上就是下一任皇帝,太子才配这王爵,接着就是这秦王,这一般情况下是皇帝的二小子才有资格。说来也有意思,这里边齐王是最喜欢造反的一个,历朝历代属他的头最铁。

这四个王号之外这就是低一档的啥周王,鲁王,赵王,魏王的。

这里边但凡做了魏王的打曹操开始就没几个善终的。

当然了这种分法到了满清的时候,这就停了,他们在亲王的爵位前边加上了和硕二字。

所以大家伙瞅满清不管是公主还是皇子,这前边加了和硕二字的这都是地位比较高的,那么郡王呢,他是加多罗。

而这封号呢?他也不用国名和郡县名来命名,用所谓的美称来修饰。

这没法比较。

好了,事就是这么个事,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从唐朝以后,一字王是亲王,以国号命名,二字王是郡王,以郡县命名,这个规矩直到清代时被废除

开门见山,什么叫一字王?我们以明朝为例,一字王就亲王,明代亲王是以古国为名的王爵,例如:

齐王、秦王、赵王、燕王、魏王、韩王、楚王

这些王爵都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命名的,因为国号只有一个字,所以俗称一字王。

在明代,一字王的全称为“某国国王”,如齐国国王、韩国国王、秦国国王等等。只不过虽然叫某国国王,但是没有封地,只是挂名。

明朝的一字王都是亲王级别,皇帝除了嫡长子继承皇位以外,其他的皇子皆封亲王。例如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的爵位就是燕国国王,简称燕王。

(朱棣在称帝之前的爵位就是亲王,封号燕国国王)

至于二字王,在明代二字王都是郡王,亲王的儿子除长子继承亲王爵以外,其他的儿子皆封郡王,是以郡县的名字冠名的。

例如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获封楚王,在他死后,他的嫡长子朱孟烷继承了楚王爵位,其他的庶子、幼子封郡王,这些郡王都是以楚国当地的郡县命名的,像是寿昌郡王、江夏郡王等等。

以江夏郡王为例,一般都是简称为江夏王。由于封号是两个字,所以俗称二字王。

因此在明代,一字王都是亲王,封号只有一个字。而二字王都是郡王,封号都是两个字。不过在唐朝以前,一字王和二字王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混乱的。

在西晋之前,中国是没有亲王和郡王的区别的。汉朝初年封了许多宗室为王,有的以国号为名,如齐王、楚王、魏王。而有的则以郡县为名,如济南王、临淄王、长沙王。但无论用什么方式命名,大家的级别都是一样的,都是王爵。

到了西晋时期,郡王这个爵位首次出现,不过当时对于亲王、郡王的命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西晋的亲王也可以是两个字,例如东海王司马越、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汝南王司马亮,这几个王虽然都是以郡县为名,但也是亲王。

唐朝建立后,唐朝政府正式区分亲王和郡王,明确了亲王的封号为古国名,用一个字。郡王的封号为郡县名称,用两个字。

到了明朝,皇族宗室的爵位制度基本完善,亲王就是“某国国王”,郡王则是“某某郡王”。

在唐、宋、明三朝,除了极特殊情况以外,亲王基本上只授给皇族,郡王则可以赐封给功臣。例如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他就被南明政府封为延平郡王,简称延平王,是二字王。

(郑成功,爵位——延平郡王)

在最初的时候,南明政府想封郑成功为亲王,名字都想好了,叫潮国国王。但是郑成功坚辞不受,因为明代没有封异姓功臣为亲王的先例,于是永历帝改封他为延平郡王。

不过异姓王的爵位通常都不能继承,其后代都是降为公爵,以公爵传世。例如徐达的封爵就是中山王,而他后代的爵位则是魏国公。

不过在乱世时期,也有异姓王袭爵的情况,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郑经就继承了延平郡王的爵位。

到了清朝,满族人在亲王爵位前面加“和硕”二字,在郡王爵位前面加“多罗”二字。无论亲王还是郡王,封号一律使用美称,不再使用国号和郡县名。

(多尔衮的封号就是和硕睿亲王,用“睿”这个字称赞多尔衮的智慧和眼光)

并且清代郡王和亲王的区别在封号的字数上也体现不出来了,一个字的封号可以是亲王,也可以是郡王,而二字王也可以是亲王。

例如吴三桂最初被清廷封为平西郡王,简称平西王。后来因为生擒永历帝有功,吴三桂被清廷晋封为亲王,但其封号并未改变,还是“平西”两个字,称平西亲王,依旧简称为平西王。

(康熙的第十七子允礼,最初是被封为多罗果郡王,后来晋封为亲王,还是使用之前的封号,直接改为和硕果亲王,这里的“果”是果敢的意思,不是爱吃水果的意思!)


千佛山车神


一字王全称是一字并肩王,这是王爵的最高封爵,意思是可以跟国王平起平坐(并肩),也就是说不把他当成部下,而是盟友。这个制度起源于周朝,当时的皇帝二字还没有出来,王就是最高的统治者。比如周王称王,楚王自己也称王,但是这楚国可没有被并入周朝统治范围,二者是平级关系,周王与楚王这种就是一字并肩王。而同期的秦齐晋国君都不是王爵(比如齐桓公晋文公等),他们只是侯爵或者公爵,是低王一等的。

战国时期,魏国强大后开始学楚国的方式,让周王封自己为王,这种实际上也是一字并肩王,后来的齐秦燕赵也都是自封的,或者其他几个战国互相承认的,并不是出自周王本意,这几个国家称王后虽然还是奉周为宗主国,但是统治权限则完全不受周朝控制了。

二字王就不同了,二字王起源于汉朝。由于皇帝已经出现了(秦始皇以后),这时候的王爵已经不再是最高统治者了,所以皇帝很慷慨的就把王爵册封出去。这时候才会开始有所谓的各种王。

所以可以这么理解,从二者起源上看,一字王是自封的,二字王是皇帝册封的。但是在有皇帝时代,一字王跟二字王没什么分别,并肩王也不再值钱,反正都得低皇帝一等。


优己


一字王,也就是单字王,最高级的亲王,使用的名字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特别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国名,后世分封的单字王大多取自这一时期的诸侯国名,齐王、楚王、赵王、秦王、梁王之类的。

二字王,也就是双字王,低于亲王的郡王,使用的名字一般是郡县地名,比如临淮王、长沙王、汾阳王、九江王等,所以二字王在级别、待遇、地盘上要低于一字王。

(刘胥,汉武帝第4子,获封广陵王,图为刘胥夫妇同茔异穴合葬墓。)

清代文人袁枚在其《随园随笔·官职》对一字王有详细的描述,他以《辽史》为例指出,在辽代一字王最为尊贵,为国王,二字王为郡王,较一字王要卑。

这里面又以晋王最为尊贵,原因是历代很多晋王的都当了皇帝,比如司马炎、司马睿、杨广、李治、李存勖、赵光义、也孙铁木儿,还有死去的晋王追封为皇帝的。

(古代还没有一个女性能封王的,封侯的倒是有几个,比如明末的秦良玉,被封为忠贞侯,她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作为女将单独列传的女性。)

在明朝,朱元璋恢复了周朝礼法,爵位按照诸侯分封,皇子封亲王,也就是一字王,世子袭亲王,庶子封郡王,也就是二字王。

不过这里面有很多异议,比如中山王,从字面上来看,是二字王,但中山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国,理应与一字诸侯国平级,比较出名的是中山王刘胜,他是汉景帝之子,应该封一字王,但封了中山王。

(杨广,12岁册封为晋王,后即位为皇帝,史称隋炀帝。)

这是个历史问题,汉景帝时期,诸侯势大威胁到中央,为了遏制王们势力,景帝把大部分儿子都封为了二字王,刘胜也在内,所以这是特殊时期的对策,看来景帝那会儿已经在考虑削藩了。

还有几个比较牛的二字王,比如海陵王、琅琊王,金国的完颜亮本是庶出,封海陵王,他是弑君篡位,当上皇帝的,而琅琊王司马睿,是在八王之乱后,被拥戴,先进封了晋王,再当皇帝的。

(图为代王府九龙壁,朱元璋第13子朱桂获封代王。)

说个题外话,爵位里一字王最贵,而谥号里面,常见的皇帝好多个字,臣民们,最高的有文正、忠武,其实也有稀罕的单字谥号,比如卫青谥号“烈”,王安石谥号“文”,朱熹谥号“文”,当然朱元璋规定了,明朝亲王必须一字谥,所以不再稀罕了。


图文绘历史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我们看电视剧里面,常常皇帝会许诺,只要你完成了什么什么事,我就封你为一字并肩王,和你平分天下,共享荣辱。当然,皇帝的话不能当真,可是那个一字王是什么呢?二字王又是什么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一字王何解?

一字王,顾名思义就是就是一个字和王,例如说是秦王、齐王、燕王等。这些一字王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国名为号。这些国名基本上都来自于春秋时期的大国国号,其中又以“秦、晋、齐、楚”等四个封号最为尊贵。(因为在当时这四个国家也基本上算是最强大的国家。)然后次之的是“周、鲁、梁、燕、代”等次一些的封号。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那就是秦王李世民。当时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可以说这秦王就是一种殊荣,表现了李渊对于李世民的器重以及李世民的功劳之大。

在比如说韩信,曾经被刘邦封为齐王。要知道当时刘邦还没有称帝,他本人才是汉王,但是已经给了韩信齐王的称号,可以见到当时韩信的势力之强大以及刘邦对于韩信的依赖心理。

二、二字王何解?

二字王就是按照郡县名为号,例如说长沙王、常山王、中山王等。这一批王一般都有着自己的封地。另外也有一批二字王,并非是以郡县名来命名,而是用一些比较华丽寓意比较好的词语命名,例如说清代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等。这些王虽然名字好听,但是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封地。

西汉初期刘邦分封诸王的时候就有一个王是长沙王吴芮,最终也只有长沙王吴芮活下来了。为什么呢?因为长沙王的地盘非常小对于中央的威胁也非常小。因此我们从中就可以看到二字王和一字王的一个区别了。

另外就是清代所封的各种郡王、亲王了。因为给予封地往往会出使,因此在清代就严禁各王分封各地,既然这样的话,各路亲王没有封地,自然就没有所谓的地冥封王一说。因此干脆就起一些好听的名字,表达一些美好的寓意的,因此就有了各种好听的亲王名字。

三、二字王和一字王的区别在哪里?

上面我们说了很多,我想大家心里也应该有所明白了。

第一是一字王相对于二字王来说,功劳更高或者与皇室的血缘关系更近,因此才能得到如此殊荣。

第二是一字王相对于二字王来说,封地面积更大,手中权力更大。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简单的说,一字王是亲王,二字王是郡王,亲王和郡王的区别不但是封号名称字数的多少,更重要是待遇和级别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古代至周朝开始就实施分封制,至汉中期以前都是实封。也就说整个王朝的统治者把国家分封成多个小国,让这些小国奉中央政权为正统,但是各个小国有各自的实际权力。

特别是周朝时期,周王恨不得把所有的土地都分封出去,周初期才分封了70多个诸侯国,到了周朝中后期,整个周王朝居然有1000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可以想象,几乎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市就是一个诸侯国。

周王一般都是把重要的地区,地盘大的地方分封给自己的宗亲,偏远一点的地方分封给有功的臣子,比如秦国远祖就是给周王放马的。

分封制有一定的好处,就是中央管理轻松了,无非就是每年收收诸侯国的进贡,祭祀期间,各个诸侯王进京来朝觐,谁谁不听话了,周王发话大家一起发兵收拾他。

分封制的雏形源于此,但是他的弊端更大,毕竟诸侯王有地有人有实力了,就有点飘,不愿意听话,甚至希望得到更多的地盘和人口,主动发动战争来吞并其他弱小的诸侯国,如果中央政权实力强大,诸侯国还不怎么敢,一旦中央政权势弱,那天下就乱套了,比如春秋、战国时期。

到了汉初,刘邦也是实施的分封制,而且是实封,恢复的是周礼,同样的弊端在汉景帝时期就爆发了,直接导致了七国之乱,差点没把汉朝皇帝给更迭了。

汉景帝好不容易剿灭了七国之乱,逐渐的进行了削藩,直到汉武帝时期削藩才彻底的完成。自此汉朝以后再没出现像周朝,汉初那样的实封王了。

既然不能实封为王,为什么不直接取消王这个爵位呢,这又是不可能的!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最讲究的是君权天授,王权具有强大的权威性,皇帝虽然贵为天子了,那么皇帝的儿子们如何打发呢,难不成给他算成一品,二品,与朝中臣子在一个层级?

皇权为了区别皇室与平民,提高皇室成员的高贵性,于是就分封王爵给皇室成员,但是就算是皇室成员也是有亲疏的,不能说皇帝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能封为王爵,于是王爵的品级就出来了。

王爵的品级如何区分呢,我们以明朝为例,王爵只有两个品级:亲王和郡王

亲王的封号一般是以古国名为王号的,比如燕王朱棣,晋王朱㭎,秦王朱樉,这就一字王,这种王爵的登基是除了皇帝、太子之外最高的。

郡王的封号一般是授予亲王的儿子,而王号基本是郡县名来确定,与亲王有所区别,比如秦王朱樉的儿子朱尚介(有火旁)为渭南王。

亲王的爵位是嫡长子继承的,那么其他儿子一律降级为郡王,而郡王的儿子又逐级降为柱国将军、镇国将军、奉国将军等等。

王爵的分封只有是名义上的,他们并没有自己藩地的实际管理权和统治权,所谓分封不锡土,王爵只是一种区别平民的莫高荣誉而已。

<strong>


沉墨I方之城


在中国古代,封爵是有很多讲究的,很多爵位之间,在字眼上会有着一些差别,可别看就一两个字的差距,实际上差距却很大。比如皇帝之下,最为尊贵的爵位就是王爵,历史上得到王爵的人大多都是宗室,外臣想要得到王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么长时间,得到王爵的外臣总共就是那么几个人。

那么在这些王爵中,细心的人能够发现出一些不同,比如有的人是秦王,齐王这些爵位,可有的人就是长沙王,兰陵王这种爵位。

前者就是一字王,后者就是二字王,那么这两者都是王爵,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一字王是王爵里面最为尊贵的,二字王仅次于它。

不过在晋朝之前,其实王爵是没有什么分类的,当初刘邦创立汉朝之后,开始在各处封王,他就统一了封王的制度,接连封了几个异姓王之后,刘邦就废除了异姓王制度,从此只有刘姓的宗室才有资格封王。当时也曾出现过常山王,楚王这些一字,二字的王,不过这些王爵都是属于国王。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封国,就等于是汉朝里面的一个个小国,因此吴楚七个王引发的叛乱,是被人们称为七国之乱。

可晋朝开始,对王爵进行了细分,将其分为了亲王和郡王。

原本的国王制度被废黜,从此王爵的性质发生了转变,得到这个爵位的人没有自己的封国,西晋封了大量的宗室王,这些王根据自己的地位,有了不同的权力,在西晋的时候,一字王就是最为尊贵的一类,不过晋朝对于字样的控制不是那么严格,一字与二字的权力没有太大的差距。

经历南北朝之后,王爵制度有了明确的改变,之前的王都是有着自己的领地,晋朝之后废除了这种分封制度,可还是给了这些王官职和实权。隋唐时期的王,基本上就等于是纯荣誉称号,除了宗室的子弟外,基本没有再给外臣什么王爵,隋唐之后,历史上这些功臣能够得到王爵,也就是郡王,因此像郭子仪这些郡王都是二字王。

郡王除了要给这些功臣封之外,也会给一些宗室来封,比如一些宗室与皇帝是远亲,就会得到郡王这类的封号,而皇帝的儿子们,无论是嫡庶,都是会得到一字亲王的封号。

从隋唐开始,一字王与二字王是有了明确的划分。

虽然字数不同,但差距却非常大,一般一字王是最高荣誉,在分封的时候,常常是使用春秋战国时候的国名来划分,比如我们在这些王爵中,最常见到的就是战国七雄的名字,当然,给这些一字王分封这个名字,并不是让他们真正去掌管这个地方,只是听起来比较高贵,就是一个荣誉的称号,还有一类特殊的二字王,也是属于当时的一些封国,他们由于是国名,因此也是属于一字王,像中山王这类的。

二字王就要低一等,这类王爵主要是根据具体的地名来划分,单单从名字上就能看出等级的差距,比如二字王里面有一个代表的名称是成都王,听起来已经很不错,可一字王封到这里直接就是称蜀王,高低一下子就分出来。

后来,明清时期又出现一种考勤制度,就是为了要避免宗室无限繁衍,比如亲王一般都是要世袭的,可传下去子嗣越来越多,这些宗室子弟没有什么能力,有一些人还有可能犯错,于是就有考勤的制度。

有的朝代会进行一些宗室的考核,不合格的人无法继承之前的亲王爵,爵位会代代下降。还有一些王由于自己犯下了错误,被剥夺了亲王的称号,结果成为了二字郡王。在唐朝,还出现了一种三字王,不同的是,这个三字王前面都有着一个嗣字,通过字面就能理解,这是继承的意思,一般在老王爷死后,他的儿子会继承他的爵位,在唐代继位之后,前面就多了一个嗣字。这类的三字王,等级是要在二字郡王之上的,不过在宋代之后,这个制度就被废黜。

等级和荣誉的差距

除了等级和荣誉的差距,这两类王在待遇上也有着一些差距,比如王府的规模,亲王肯定要比郡王大很多,每月都有皇室专门给这些宗室发工资,在工资上,一字王也要比二字王大很多,在一些重大的礼仪场所,亲王都是要更加靠前的,而郡王就要靠后一些,有的时候在商议朝廷的大事,或者是处理一些国家的要务,都会让亲王来坐镇,可是没有郡王什么事情。两者的差距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来,当然郡王经常是给外臣,皇帝是不太愿意给臣子封王的。

于是他们就对这些郡王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比如传几代,或者是有什么荣誉,都有着严格的规制。这一切,到了清朝时期就有了一些改变,清朝的一字与二字王与前面的这些朝代都不一样,他们都是采用美号来称呼,像恭亲王这种的,之前用地名来称呼王的制度被废黜,全部都是采取美号称呼。清朝对于王爵的管理非常严格,宗室里面有着严格的升降制度,不过清朝设定了八大铁帽子王,他们都是最为最贵的亲王,在朝中也有着非常大的权力,后来的军机处,常常是有这些亲王参与管理。

当然,除了这些活着的王爷,在古代人们也常常会给死去的人追加封号,有很多人生前立了很大的功劳,在死后也得到王爵的追封,比如著名的岳飞就被封为王,这些人封王就和字眼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他们的封号前面经常是加上谥号,有的时候一看,封号的前面有一大堆的字,不过追封为亲王和郡王还是有着严格的规定,就算是字眼不一样,不用去看字数,单单去看亲王,郡王就可以。

还有一类王就更加特殊,这些王也是由朝廷封的,可他们的地位与这些一字王,二字王是不一样的,那就是外部的藩王。

中国古代是东亚最强的国家,历代的王朝都是东亚的核心,周边有很多的国家都把中国奉为正朔,他们在当地建立自己的国家,都想要去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

比如外部很多民族的首领,都会被中原政府封为王,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首领,自己已经当了国王,可为了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也是主动请求被封王。他们获得的这些王爵就不一样,毕竟他们不是政府直接管理的王,这类王就是一个虚拟的封号。


御史馆


简而言之,周王、吴王,纣王、楚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字王”,再比如:常山王、成都王、渤海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二字王。当然,这仅仅是通过字面意思的理解,而关于这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明确的划分,并非简简单单,就是根据字数多少来区别,相信大家看完了这二者的区别,今后有机会还能给身边的朋友科普介绍一番呢!

一字王和二字王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 一字王历史简介

“一字王”,本来指的是一种封号和代称,基本上算是王爵的一种,其实是整个国家中最高权力的象征,当然也还包括血缘关系极为亲密的亲王。

而当时一级王的称呼,基本上与整个国家名称有很大的关联,就如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字王”就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称呼,比如当时的晋王,周王,越王,鲁王,赵王,燕王,韩王,等等诸如此类的名称。作为国家统治者的最高称谓级别。

  • 二字王历史简介

作为区别于前者的存在,“二字王”不仅仅在称谓字数上与前者有很大差异,而且它所代表的含义以及职称就相对逊色一点了。

国王亲王之下的才被叫做“二字王”,这里基本代指的就是和王族血缘关系并不亲密的异姓王,一般情况下经常会以地名代称,也就意味着他们是那个地区的老大,或者是当时所属郡的地名。再加上王组成,尽管两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实他们之间的差距也不是一星半点。

一字王与二字王的差距历史溯源

其实一字王与二字王并非同时出现的,刚开始由于整个国家体制比较单一,而且国家体量比较小,基本都是那种诸侯割据,或者是占山为王的局面,整个华夏大地也被分散成许许多多板块。后来这些林林总总王国,逐渐统一兼并,才发现原来那种单一的封王体制,已经不再适用。

一个国家之内也会有其他异姓族人渗入,当然随着国土面积的进一步扩充,也就需要分区治理,当整个王族统治资源不够的时候,也会委任一些地方王。而就从这一时期起,我国的一字王与二字王才正式区别开来,此时也就是我国的晋朝时期。

  • 一字王与二字王的真正差别所在

从二者的关系上来说,一字王之间基本是同辈关系等同于盟友,不存在上下级之分,而一字王与二字王之间,却有着上下级的分别。如果一字王是王爵,那么二字王就是侯爵,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遵从先来后到的原则。

一字王基本都是自己册封,但是二字王都是由一字王所赐封,当然也就说在一定程度上,二字王的册封必须经过一字王的承认允许。

  • 一字王与二字王制度的根本大变革

在此前那个没有皇帝的时代,这样的制度基本就涵盖了整个王权社会,但是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将自己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届皇帝,也就将这一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随后其实除了皇帝之外,一字王与二字王的区别几乎不大,逐渐的也屈从于同起同坐的地位,反正再怎么争都是比皇帝小,非要争个谁大谁小,当然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一字王与二字王制度的发展,其实不仅代表着皇权的变更,同样也象征着整个社会形态的进步,当然这一切也是基于国土面积的统一,再加之人口数量的骤增,来整体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大变革。


大国布衣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等级高低上。魏晋以后,越来越复杂的王爵分封体系促使了二字王等封号的出现。


二字王最盛行的朝代,主要集中在辽、金、元三朝,所以我就从这三代来分别讨论它与一字王的区别。


一、辽代的王爵制

辽代的王爵可分为一字王和二字王,从整体上看,能获封王爵的多为皇族与后族之人,异姓王较少,其封爵显然更看重血缘,其次才是贡献度。

因承唐朝定制,辽代的一字王多以古代国名为号,获封者有皇亲国戚,也有少数异族人;二字王在太宗朝就已出现,此后各朝都有二字王的案例,获封的一般为皇子或者皇弟。


但因《辽史》并未对辽国的王爵等级做过度描述,因此无法确定此时的二字王和一字王是否存在等级区别,比如在太宗朝时,后唐重臣赵延寿就被封为燕王,后又改为魏王,而皇长子被封寿安王,如果说一字王等级高于二字王,那就意味着堂堂皇长子的地位还不如一个异族人高,这在非常注重血缘关系的辽代,不太合常理,反向推之,在辽代,很可能二字王的等级要高于一字王。


二、金代的王爵制

金代在辽代的王爵制度上,添加了一些细则,比如,不同身份的人,即使是同等爵位,其待遇也可能不同,据《金史·百官志》载:

“皇兄弟及子封一字王者为亲王,给二品俸,余宗室封一字王者以三品俸给之。”

可见,若非皇帝血亲,虽然也能被封为一字王,但俸禄待遇还是要低一级的。


此外,从金熙宗开始,一字王的等级也依据国号区别做了划分:第一等为大国号,有二十个,如吴、燕、晋、宋、齐;第二等为次国号,有三十个,如隋、郑;第三等为小国号,也有三十个。国号等级的更改,其爵位高低也随之变化。

金朝的二字王仅在早期出现,从史料中看,获封的六人都是宗亲,除了出身不凡以外,这六人对金朝的贡献都很大,从上表中可看出,他们当中有五人在早期都是一字王,后来加封为二字王,并且,二字封号都是由“大国国号”的两两组合而成,比如秦汉、辽燕等等,有荣耀加倍之意,可见在金朝,二字王同样也是地位高于一字王。


三、元朝的王爵制度

元代,一字王和二字王的地位发生了逆转,此外还增加了三字王。


在元代,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享有一字王封号,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爵位,其封号同样也是以古代国名为主,比如忽必烈的儿子真金曾被封为燕王。

二字王是二等王爵,王号一般为藩属小国国名,比如高丽王、安南王,有时也以城市命名,比如济宁王,总之其地位和重要性均小于中原古国。


三字王是三等王爵,通常是“两个吉祥字+郡”的三字组合,比如永丰郡王、宁昌郡王。


总结:一字王与二字王在魏晋以后已开始出现,但它们的大量使用是从辽代开始的,主要盛行于女真、契丹和蒙古三族之中,发展到元朝有了明确的等级规定。从史料分析,辽、金两朝,二字王地位要高于一字王,而到了元代,一字王成为最高爵位,二字、三字依此降级。


阿中说文史


通常而言,一字王是亲王,二字王是郡王,前者比后者地位高。

但是在西晋之前,一字王和二字王并没有后世的那种区分。比如在项羽的分封中,胶东王田市、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等二字王并不比齐王田都、汉王刘邦、雍王章邯等一字王地位低;在汉朝的分封制度中,淮南王、长沙王也不比齐王、代王、吴王、楚王地位低。

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分封司马氏宗室,其中有一部分是以郡为国,于是开始有郡王的称号,司马懿第三子司马伷获封东莞郡王,司马懿第四子司马亮获封扶风郡王,大约可以算是第一批郡王。

到了唐代,一字王和二字王的制度更加完善。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在垂拱三年(687)2岁的时候以皇子身份被封为楚王,到了长寿二年(693)其祖母武则天称帝,父亲李旦从皇帝变成皇子,他也从皇子变成皇孙,于是就从楚王被降封为临淄王,这是二字王低于一字王的典型的例子。

五代、宋、元这一制度既有沿袭,也有损益,不一一细表。

明朝亲王为一字王、郡王为二字王的制度空前完善,比如朱元璋的第二子朱樉封秦王,是一字亲王,其长子朱尚炳袭秦王爵,第二子到第六子分别是永兴王、保安王、兴平王、永寿王、安定王;朱元璋第五子朱橚封周王,其嫡长子朱有炖袭周王爵,其他儿子分别被封为汝南王、祥符王、宜阳王、罗山王、内乡王、固始王等;这样一罗列,其实就很清楚了。

徐达的中山王、常遇春的开平王,也都是郡王,这还是死后提升一级的追封,说明明朝的封爵制度还是相对严格的,不过到了南明时期,异姓功臣生前也能封亲王郡王,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孙可望、李定国被封为秦王、晋王,白文选作为比孙、李低一个层级的人物就只被封为巩昌王,反映出直到名器滥授的此时,一字王和二字王的区别依旧是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