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造反前上交了平西大将军印,为何还能调动军队?

叶尼塞河林海


原因很简单,因为吴三桂对于麾下的军队从来不是依靠清廷赋予的平西王大印,而是吴家对于这支军队从头从上到下的严密控制。也就是说,吴三桂麾下的平西王大军,是兵为将有的军阀式武装,这支军队只听命于将主吴三桂,对于清廷反而并不在意。

关宁集团

当然,这也正是刚刚登基没多久、初掌握大权、年轻气盛的康熙所不能容忍的,在康熙看来,天下是由满洲人组成的八旗打下来的,汉人本来就低人一等。

然而,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不但事实上形同割据,麾下还有一支只知平西王、不知朝廷的大军,自然分外不能容忍。正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在康熙的一步步逼迫之下,最终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吴三桂起兵反抗,由此拉开了持续8年之久的三藩之乱。

吴三桂

吴三桂能够轻而易举的举兵反清,所凭借的,就是他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其实,吴三桂对于麾下军队的控制并非是清朝开始的,而是在他还是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大将时,就已经做到了兵为将有。

而吴三桂绝非孤例。早在明朝中后期,随着明朝卫所得不堪使用和明庭对于军队控制力的薄弱,再加上文官集团的崛起,文贵武贱,明朝军队就开始不断腐朽,而应运而生的,则是兵为将有的家丁制。

吴三桂和陈圆圆

因此,当时明朝的部队除了人数极多、却与平民无异的卫所,其他明朝的军队也大部分不堪使用,少部分精锐,则以家丁的名义控制在部分将领手中。

位于辽东的明军也不例外,吴三桂带领女真人崛起于东北之后,东北大片原属于明朝的领土沦陷,同时,实力不断壮大的八旗集团,开始向外扩展,辽西地区也岌岌可危。

面对失去关外地区的危机,明廷采用了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的经略,修筑了宁锦防线,在遏制八旗军兵锋的同时,以祖大寿为首的辽东望族,开始被重用,他们由此牢牢掌握了当时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关宁铁骑。而祖大寿,正是吴三桂的母舅。

吴三桂剧照

由于此时兵为将有的惯例,其实无论是文官集团还是明朝中央,对于这些手握重兵的高级将领,都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崇祯时期,崇祯皇帝虽然脾气急躁,动辄杀人,被其杀掉的高官不计其数,但是,真正被处死的大将却寥寥无几。

因为,哪怕暴躁如崇祯皇帝,也深知绝不能逼反这些手握重兵的大将,及时他们屡屡违抗命令,充其量不过申斥并令其戴罪立功而已。因此,以祖氏家族为首的辽东望族,开始在辽东经营了一股不可动摇的势力,而这种势力,已经足以让朝廷十分忌惮。

三藩之乱

作为祖家的女婿,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是在此时崛起,并最终官至总兵。而年少成名的吴三桂官运比其父亲更为亨通,崇祯13年时,吴三桂已经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

当被围困锦州的祖大寿被迫投降八旗集团时,吴三桂一跃成为了关宁集团的领袖,也从此时起,吴三桂经过世代经营,已经牢牢控制了关宁集团这一支明朝最为精锐的部队。也就是说,从此时起,吴三桂已经将关宁集团经营为私人的军事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当李自成进京之后,吴三桂可以带领关宁集团投降李自成,也可以毫不犹豫的再次带领关宁集团剃发衣服,投降已经打了几十年、堪称拥有血海深仇的八旗集团的原因。

吴三桂迎清军入关

得益于吴三桂迎清军入关并最终奇迹般占领天下的清廷,其实对于吴三桂集团的情况也深知肚明。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吴三桂这一支十分善战却“有奶便是娘”的军事集团,清廷不断地给予吴三桂高官厚禄,甚至最终将其封为了坐拥一省之地的平西王。

因此,从始至终,无论是明朝末年还是清朝初期,乃至于康熙年间,吴三桂对于麾下的大军,一直是牢牢的控制在手中,无论是明朝崇祯皇帝还是清廷中央,乃至于新继位的康熙皇帝,对于这一支军队都并无实际控制的能力。

康熙皇帝

这支军队经过吴三桂的经营,也完全控制在他的手中,无论是投靠清朝为清朝打天下,还是起兵反清,都在吴三桂的一念之间。所谓的平西王大印,更多的代表吴三桂军事集团对于清廷的认可,也代表了清廷对于吴三桂集团法统上的认可,而一旦吴三桂决定抛弃清廷,平西王大印将一文不值。


鸢飞九天2018


康熙皇帝因为要撤藩,吴三桂先假意答应,并且狮子大开口,向朝廷提出了撤藩开拨费,费用巨大,吴三桂兵有兵丁20多万,每个兵丁需要3000两白银,迁到关外需要住房一百二十万间,需要良田五十余万公顷。如果加上镇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朝廷要开支一亿两,当时朝廷一年才节余500万两。摆明吴三桂是要拖延时间。

康熙其实知道吴三桂撤也反,不撤也反。自从吴三桂把南明永历帝绞死之后,在朝廷授权下,镇守云南,开藩设府,云南成了他的独立王国。他向清廷索要云贵地区的人事任免权,吴三桂得以在云贵地区形成自己的割据势力。

在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云贵地区,吴三桂可以无法无天。而他手下的班底,是跟随他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山海关铁骑。这些人从山海关跟他一路进关,一路上打击李自成,张献忠,南明政权势力不遗余力,形成了很高的忠诚度,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对于一个平西大将军印,在他的独立王国里,这个印其实就是一个摆设而已。

上交印信,对他调动云贵地区的军队一点影响都没有。


大漠一只羊


熟知清史的朋友应该知道,清军八旗之所以能入关统一天下,吴三桂的投诚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丝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吴三桂当时投向了多尔衮,单单的一个山海关就是八旗的一个很大障碍,而随着吴三桂的倒戈,率领军队一路南下,为清军扫清了障碍,吴三桂本人更是亲自杀死南明永历皇帝,为清朝的统一奠定基础。

故此清朝真正统一后,便封吴三桂为平西亲王执掌云贵两省,时间一久,便成了割据一方的大势力藩王,对清廷产生了威胁,直到康熙下令撤藩,吴三桂觉得这侵犯了自己利益,于是举兵谋反。但是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早在康熙二年就已经上交,他是哪来的权利调用军队的呢?

云贵两省官员由吴三桂统一任命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那时交通不便,云贵两省远离朝廷,天高皇帝远的,并且顺治年间,康熙初年国事繁杂,朝廷无暇南顾,所以吴三桂便彻底成为了云贵两省的土皇帝,俨然成为了一个“国中国”,在云贵两省,所有官员的任命都是有吴三桂亲自裁决任命,而这一来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人事任命,建立的关系网,可不是一个帅印能控制的。

吴三桂有自己的嫡系部队

吴三桂在投诚清廷以前,就是明朝的大将军,手中大部分军队都是自己的嫡系部队,而等到投降清军后,他的嫡系部队并没有被解除,当时清军刚刚统一天下,南方还并不是很稳定,所以便领命带领本部人马继续南下到云贵两省,这期间吴三桂一直是要粮给粮给钱给钱,不断扩充自己的部队兵力,在一个地方带兵30年,那这些兵将俨然已经成为了吴三桂的家兵,甚至他们觉得吴三桂就是真正的皇帝。

所以最后即使帅印上交,本身并没有丝毫兵权的吴三桂仍然能够调动他的云贵两省的兵力,因为云贵两省在吴三桂三十年的治理下已经到了只知吴三桂而不知康熙的地步了,所以他吴三桂本人,才是一个真正能调兵的兵符帅印。


丫丫说史


明清两朝基本沿袭了宋朝“以文制武”的方针,清朝提督是各省绿营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官阶为从一品。但提督却要受到同省巡抚,官阶为从二品的节制。但武官有一个职位,就是亲王见了,也要高一等,那就是清朝的大将军。

平西大将军,是专为平定西南而设,其有节制西南所有兵马的作用。吴三桂作为平西大将军,云贵两省的八旗兵,绿营兵,巡河兵,水师,乡勇都在其管辖之内。

若吴三桂上交了平西大将军印,其所能调动的部队只有自己的嫡系,也就是平定西南的主力野战军,关宁铁骑。而当地的驻防八旗,提督所属的绿营,总督的督标,巡抚的抚标,河道的巡河兵,州府的马卒乡勇,吴三桂都无权调动。





睁眼看西安



所谓清庭赐予的爵位和大将军印什么的,其实对于吴三桂这种拥兵自重军阀来说,什么用都没有。

因为吴三桂的军队,名是清军,实为吴三桂的私人军队。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吴三桂是明末关宁铁骑的统帅,当时这支军队差不多就是他私人性质的军队了。明亡以后,吴三桂降清,这支军队也并没有被拆散,而是彻底成为吴三桂的私人军队。

清庭为什么没有打散吴三桂的军队呢?

因为吴三桂是清军入关投降的第一支军队,清庭还想以吴三桂为表率,招降其他明军的。

同时清军为了拉拢利用吴三桂,在明朝封其为平西伯的基础上,进封其为平西王。

清军入关以后,因为兵力缺乏,长期只能靠明朝降军开疆拓土。到了后来面对南明的反抗,已经是鞭长莫及有心无力了,所以其实已经是采用了类似于代理人的方式,让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南下消灭南明,默许他们半自治。

正因为这种半自治甚至近乎于完全自治的方式,使吴三桂的私人性质军队在吴三桂控制的云贵地区延续下来,使当地军队属于吴三桂的私人性质。一直延续到康熙年间,所以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压根不管清庭是收回他的大将军印还是要收回他的爵位还是什么的,只要振臂一呼,那些军队就会听他号令的。

其实吴三桂也够蠢,南明永历帝逃到缅甸以后,他还积极追杀,最后将其带回昆明杀害。

永历帝一死,虽然是吴三桂向清庭表忠心的投名状,但清庭最大的威胁没有了,就是对内问题了,虽然吴三桂因此升为平西王,但随着他统治的云贵地区的自治行为,引起清庭的猜忌,最后招来了削藩,吴三桂这个三姓家奴,在晚年又一次臭名昭著了…


宋安之


首先要说明,吴三桂可不是造反前才上交平西大将军印。早在康熙二年,也就是他驻守云南的第四年朝廷就收回了这枚印章。而直到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十年后吴三桂才造反。所以,这个印信对他本来也没起多大用处。


所以要看吴三桂调动军队靠的是什么。不是平西大将军的官职,而是自己带进云南的精锐部队和长期在云南自己经营,官员都是自己任命的,部下只知平西王不知朝廷,自然铁定跟随。吴三桂是不是大将军一点关系也没有。


吴三桂自从在山海关放清军入关,共同击败李自成后,获封平西王。此后,与其他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一样,为了表忠心,吴三桂南下清剿南明和各路起义军的残余势力。先后在山东驱逐李自成部下,随英亲王阿济格西征李自成大本营,镇守关中清剿反清势力,入川攻打张献忠余部。最后再率众南征云贵,攻打南明小朝廷。也就正是在这个时候,朝廷授予吴三桂平西大将军一职。也就是那枚官印的由来。


这就要说到吴三桂的兵马究竟从何而来了。首先,吴三桂有一支自己亲信的部队,是当年他驻守山海关时的精锐,也就是著名的“关宁铁骑”。虽然数量不多,但战斗力奇强。所以进入关内后无往不利。在关中时与李国翰共同作战。李国翰死后,也接掌了其部,势力更为壮大。而清廷为了更好的推进吴三桂进兵攻打南明,给予其充分自主权,“假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简单来说,吴三桂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所以,当吴三桂进入云南后,这支部队基本已经成了他的私人部队。

吴三桂希望像明朝沐英那样世代作为藩王镇守云贵,朝廷自然不愿意,也做了一定的牵制。康熙元年,吴三桂追杀至缅甸杀死永历帝,兼管贵州,权力达到顶峰。云贵二省官员全部由吴三桂节制。于是朝廷以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为由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但那又如何?这些部队都是吴三桂带进云南的,部队得奖领也全都是吴三桂老部下,有没有这个印信,他都能调动。更重要的是吴三桂依然是驻守云南的平西王。他仍然肩负着剿匪的任务。于是,吴三桂以此为要挟,向朝廷要粮饷,要军需物资,朝廷不敢不给。


朝廷还剥夺了他的官员任免权。让云贵官员的任命都回归吏部,可惜一样没用。因为原本的官员基础都已经是吴三桂打好的了,新人官员即使是朝廷任命也必须巴结吴三桂,否则自然在云贵待不下去。吴三桂选派的官员称为“西选”,在云贵是真正的本土势力。外来官员都惧怕三分。而康熙六年,吴三桂假意上表以年老为由请辞总管云贵二省督抚之责,朝廷顺势准奏,但是云贵二省督抚却上奏请求挽留。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云贵官员不管朝廷如何,只是以巴结吴三桂为第一要务。

所以,当康熙十二年,三藩假意上表请求告老还乡的时候,年轻气盛的康熙顺势撤藩。吴三桂大怒,当即斩杀朝廷派驻云南的巡抚朱国治,联合各路人马起兵反叛。云贵二省奚听号令不说,南方半臂几乎云集响应。这与清朝的早期政策密切相关。清朝八旗部队多在北方,而南方用明朝降将带领自己的部队攻打。为了效率而不断提高他们自主权,最后一个个离心离德,尾大不掉。因此,康熙继位后对这些势力逐步削权,引发三藩之乱,也算是用了猛药,解决了一系列顽疾。


伊耆角木


历史上,吴三桂上交平西大将军印的时间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距离吴三桂起兵,发起“三藩之乱”的康熙十二年(1673年)还有十年的时间。

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皇帝在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即将达到京畿地区的时候,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让他放弃关外的全部城池,回京勤王。但是此时的吴三桂却慢驰缓行,从宁远到山海关120公里走了14天,到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正统明朝灭亡,吴三桂仍未到达。

在这之后的吴三桂在清朝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之间首鼠两端,最终选择了在山海关大战的阵前向清军投降,同时引清兵进关,大破李自成大军。从这个时候开始,吴三桂正式成为了清朝的臣民,在此后追击李自成,还是同南明小朝廷的作战中,吴三桂异常勇猛,横扫西南半壁江山,为大清王朝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领兵攻入缅甸,迫使缅甸国王交出永历皇帝朱由榔,并在昆明将其绞死,在对大清王朝表达忠心的同时,也献上了一份厚重的“投名状”。

至此,吴三桂以及整个吴家到达了权势的最高峰。吴三桂本人从刚刚投降时的平西王爵位,被加封到了平西亲王,纵观清朝历史只有两位异性王能够被封为亲王级别,他是其中之一,另一位就是同为“三藩”的平南王尚可喜。吴三桂也被允许在云南开藩设府、世守云南,同时兼辖贵州。他的儿子吴应熊迎娶了皇太极的女儿,成为了“和硕额驸”,并且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衔。

然而,处于对吴三桂的防备以及不信任,当时的朝廷还是给予了吴三桂极大的限制。

第一步,在康熙二年(1663年)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停止为理由,收缴其“平西大将军印”。

第二步,也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以“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收回其任免官员的权力。

第三步,康熙六年(1667年),乘其疏辞总管云贵两省事务之机,下令两省督抚听命于朝廷中央,加强朝廷对于云贵地方事务的管控。

第四步,同年,下旨命“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收回了吴三桂手中的司法审判以及生杀大权。

这里特别说明一点,康熙皇帝智擒鳌拜、掌握大权的时间是在康熙八年(1669年),此时掌握朝政,并且施政执行的还是鳌拜等人,并不是康熙皇帝自己。


尽管当时的朝廷中央想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限制并且削弱吴三桂的权力及影响力,但是实际的效果确是收效甚微。

首先是在军权上。

尽管吴三桂已经上交了“平西大将军”印信,但是吴三桂对于他辖属军队的管控却不并不依靠这门印信。

印信之所以在古代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皇权对于兵权的管控和限制,特别是宋朝开始出现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印信成为了统御全军的重要凭证和身份象征。

但是吴三桂所统领的军队的班底,是他在明朝辽东战场上统领的那支“关宁铁骑”的最后力量,是跟随着吴三桂一同投降了清朝,经过二十多年的征战,这些人早已经是军队中的骨干和核心。而此时的他们与吴三桂不仅有着巨大的认同感与同理心,更是利益的共同体,他们对于吴三桂的认可与支持远远超过了清朝的皇帝与朝廷。所以印信对于吴三桂来说,并不重要,收回印信并不能阻碍吴三桂对于军队的管控。

与此同时更为严重的是,清朝收回了印信,非但没有能能够限制吴三桂,反而吴三桂依旧能够施展其影响力。

镇守云南的吴三桂,就曾以“构衅苗蛮,借事用兵”为名,要求朝廷允许其扩充军队,补充军饷,朝廷也只能答应。长此以往,使得当时的现实并不是“三藩之用半天下”,而是吴三桂之用“半天下”,因为当时清朝全年的财政收入约一千万两左右,而三藩的费用高达一千一百多万两,吴三桂一藩的开销就占据了一半,这也导致了清朝政府与吴三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其次是在行政权力上。

尽管清朝收归了其人事任免权,地方事务管辖权也开始逐步收回,但是依旧不能改变吴三桂是云贵“土皇帝”的现状。一方面,云贵地方的官员,仍然是以吴三桂的旧部或者经由吴三桂推举任命的官员为主,真正有朝廷指派的官员数量并不占有优势;另一方面,前往云贵的官员,皆为自己的前程,甚至可以说是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到任后马上依附于吴三桂,因而吴三桂已经把持着云贵的官场势力。


最终,吴三桂与朝廷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逐渐发展为了叛乱。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康熙皇帝遂乘势作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云贵的吴三桂也提出了撤藩请求,康熙皇帝也予以了批准。

实际上,三藩之中,真心实意想要撤藩的只有尚可喜,并且,也仅仅是尚可喜本人想要撤藩,他的家人特别是他的儿子尚之信也并不赞同。

然而此时的康熙皇帝也因为年轻气盛和急于求成,犯下了巨大的失误,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力排众议,决议撤藩。

康熙的这一举动,不仅极大的刺激了吴三桂,也刺激到了吴三桂手下的官员和将领们,特别是与他一同投降清朝的“关宁铁骑”的旧部,这些人反而成为鼓动并且支持吴三桂叛乱最为坚定的力量,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吴三桂军中的核心与骨干。

于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耿精忠、尚之信以及盘踞在台湾的郑氏集团纷纷响应,一时间叛军控制了长江以南的大片土地,与清军隔江对峙。康熙皇帝则是立马组织兵力予以抵抗和反击,最终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


雍亲王府


吴三桂是大清朝的平西王不假,但他在投降满清以前是大明朝的山海关总兵,明朝最后一支精锐关宁骑兵就在他的手上,沦为他的私兵。

什么是私兵?就是这支军队归他吴三桂所有,吃喝拉撒都是吴三桂负责,思想工作也是吴三桂在做。即使这些士兵所花费的银子是康熙掏的,可吴三桂不说,他们又谁知道呢?

士兵都很单纯的,你康熙远在北京城,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但吴三桂就不同了,天天见,经常见,心里当然就只有吴三桂而没有康熙了。

康熙为什么要削藩?就是因为吴三桂的这支军队不但不受中央控制,而且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自己还不能断了军费,这样的冤大头做了当然恼火。


这种卧榻之侧睡了一个人,还没有一点的感激之情,谁心里能舒服。

而且吴三桂除了军队以外,还有地方人事的任免权。由他推荐的官员只要先到某一地任职,那么清朝吏部派去的地方官就得乖乖滚蛋,而且还不受吏部考核,工资还要吏部发,这种现象叫做“西选”。

吴三桂既然能在地方上安插自己人,掌握行政力量,他自然也会在军队里安插亲信,对军队进行绝对控制!

所以平西大将军印只是一个摆设,并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关键还在于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中国封建时期的军队,虽说有很强的隶属关系,而且皇帝也在军队安插了部份眼线,随时可向朝庭通报情况。但自皇太极后,三番势力逐渐坐大,而且渐成气候, 到了康熙即位时,三番势力,中央已经完全不能管控,成为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威胁到中央的集权统治。而康熙为了推行新政,三番就是新政执行的最大阻力,于是在智囊团的合议下,康熙决定消弱三番的势力。然而削番哪有那么容易,而且三番的威望在清朝正在势头上。而三番当中,最有实力,对中央威胁最大的当属吴三桂,而且吴三桂属三番之首,所以要摆平三番,首先得摆平吴三桂。于是中央想了种种策略, 然而吴三桂并非等闲之辈,其智谋水平非一般人能及,而吴三桂在知道中央一系列集权政策后,采取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而为了迷惑中央,一面假称同意削番,并以上交了平西大将军军印为证。然而就吴三桂的秉性,他深知一旦削番成事实,自己必将是死路一条,既然横竖都是死,不如反戈一击,说不定还有一条生路,于是乎,他开始积极地进行筹划,为反叛做准备。虽说将军大印已上交中央,然而对吴三桂来说, 有没有将军大印,调动整个军队来说,依然易如反掌。这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一是个人的威望所决定。平西大军主要骨干力量由吴三桂从明朝反水时军人组成,而且这些人有案底,深知只有跟着铁着心,跟着吴三桂,才能一路升迁和平安。离开了吴三桂这棵大树,不是没饭吃,就是死路一条。加上吴三桂运筹纬幄的能力与水平,让他们五体投地。而吴三桂自掌军以来,也从未打过败仗,而这种能力不论是明军还是清军当中,也是极其罕见,不然守望山海关的重任,也不会交付于他。而就在他反水后,清军也是特别看重他的军事才能,让他担任平西大将军,一路追踪剿杀李自成的军队至云南。

二是组织架构所决定。而清朝的军队组织架构通常是一个主帅一个监军,和三个偏将组成,每个偏将又配一个副将,而在吴三桂的军队当中,这些主要骨干力量全是他挑选的人,唯他命是从。而当时中央想安插人员进入如铁桶一般的吴三桂军中,简直是难于上青天,这也是中央决定削番的重要原因。

三是当时环境所决定。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七月,吴三桂假装请旨撤藩,康熙帝同意。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提出反清复明,杀云南巡抚朱国治。 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反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丢失,一时间清帝国危在旦夕。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叛乱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康熙帝的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决不给予妥协讲和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跟随吴桂的人员,知道当时的清军大局己定,倘若脱离吴三桂或者说是被清军诱降抓住,都是死路一条,于是吴三桂的军队上下同心,为了生存,决定誓死一搏,于是在吴三桂的号召下,全军将士,唯吴三桂马首是詹, 开始轰轰烈烈反清复明活动,然而在康熙的铁腕打击下,尽管吴三桂智勇超群,然而在大气候下,最终兵败身死,而其跟随将士,也被八旗兵斩尽杀绝。


大江江东云,浪淘尽千古英雄。吴三桂因爱妾陈圆圆反明,后又因陈圆反李自成投清,最后在走投无路时,又反清复明。可见任何革命不以解放天下苍生为目标,倘若只是因一己之利而革命,逆大局朝流而动,最终将是功败垂成。


纵横无际


平西大将军这个称号对吴三桂可有可无,当时云南地区只知平西王,不知有朝廷,云南地区的军政大权集中于吴三桂一人之手,清庭派过去的官员也只能仰人鼻息,顺从而已。


吴三桂的主力就是关宁铁骑。因为当时关宁两镇战、守兵合计五万人的关宁兵其主力是吴三桂牢固控制的嫡系部队,当然这个嫡系部队并不是通常传说的所谓吴三桂三千家丁那种“私兵”,而是松锦之战失败后明朝在关外各镇败兵基础上重建的野战主力。



甲申年三月北京易主,明朝中央政府被摧毁。吴三桂直接指挥下的军队因为指挥、隶属关系原因只会听命于吴三桂,没有强大标营的总督王永吉、巡抚黎玉田在中央权威已经消失的情况下是无能为力的。



在关宁两镇合营后,只有一万多人同时也缺乏骑兵的高第也只能暂时从属于吴三桂,而在吴三桂短暂投降大顺政权时期,由于时间过短大顺政权来不及重整、掌握部队,所以关宁兵(尤其是宁远的辽东镇兵)事实上成了吴三桂的私人武装。



这也是吴三桂在甲申年春夏之际能够反复无常、突然变卦,一度成了改变历史走向的砝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