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過千山萬水
三國時期,正是我國由貴族政治向士族政治演變的歷史時期,孔明和姜維都是絕頂聰明的人,他們和他們的智囊團做出的決策,一定是當時對蜀漢集團最有利的決策,或者更精準的說,是對蜀漢集團裡的荊州集團最有利的決策。
蜀漢的構成
蜀漢是三國裡成分最複雜的,大體可以分成三個部分,跟隨劉備入川的荊州集團,跟隨劉焉(劉璋的父親)入川的東州集團,以及益州本地的士族集團。他們在蜀國的地位和優先級,也是這麼排的,所以,益州本地士族集團是相當不服氣的。東州集團雖然也是外來戶,但在益州已經經營多年,有一定得根基,優先級最高的荊州集團,反倒在益州資歷最淺。由此來看,蜀漢集團是外來軍事集團控制當地,是一個軍政府,維持社會穩定依賴於自身的軍事能力。
<strong>
後劉備時代蜀國面臨的問題
劉備舉傾國之力發動夷陵之戰,結果大敗於東吳,損失四萬生力軍,令蜀國元氣大傷。劉備死前安排身後事,把後主劉禪託孤給諸葛亮和李嚴,諸葛亮是荊州集團的二號人物,劉備死後順理成章成為一號,李嚴則是東州集團的領袖,從劉備的安排來看,荊州集團由於軍力嚴重受損,已經不再能夠對其他勢力形成絕對壓制,他不得不向同是外來戶的東州集團妥協,與東州集團合夥壓制益州本地的士族集團。
魏國的情形
漢獻帝劉協自被立為皇帝以來,就一直是個傀儡,東漢朝廷早已名存實亡,曹丕稱帝,是與士族集團妥協的結果,九品中正制替代察舉制,讓更多有才能的人得到施展的機會,比如寒門學子鄧艾,放牛娃出身,能成為三國後期魏國名將,得益於這個制度的推出,但寒門學子想要出人頭地,還必須得依賴士族集團,這讓士族集團在制度層面佔盡了紅利,他們把持著社會階層流通的通道。這項制度改革激發了魏國的社會活力,也使勝利的天平逐漸的向魏國傾斜。
北伐的必要性
魏國改革成功,使它得到快速發展,這項對士族集團極為有利的改革,益州本地的士族集團不可能不知道,他們會躍躍欲試,蠢蠢欲動,甚至有可能向魏國投誠,裡應外合,把外來軍事集團趕出益州。面對這樣的情形,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就不得不重視起來,他們作為先後到來的外來軍事集團,不可能跟隨魏國做同樣的改革,這樣就等同於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益州本地的士族集團,他們只能不斷的北伐,轉移內部矛盾。這點諸葛亮和李嚴是很有默契的,所以,兩大託孤大臣,諸葛亮負責北伐,李嚴負責督運糧草。
綜上所述,諸葛亮和姜維北伐,都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說不上是功臣還是罪人,是現實需要他們這麼做。歡迎有不同見解的朋友留言評論~
鄭多維
首先樓主提出的問題,本身就是矛盾的,從提出的問題,也可以看出樓主缺乏歷史知識,首先,諸葛亮沒有六出祁山,這是三國演義的說法,歷史上諸葛亮只有兩次祁山。
諸葛亮一生共有五次北伐,一次防衛戰,共計六次北伐,於起說六出祁山還不如說六次北伐更為恰當。後面樓主說的,諸葛亮、姜維北伐勞民傷財,窮兵黷武,死傷無數,按照樓主說的,諸葛亮和姜維已經是罪人了,何必在討論功臣的問題。但是從這個問題,也可以看得出樓主沒有讀過史書,同時也沒有看過蜀國在諸葛亮北伐的狀態,因為後面說的是不符合歷史。
先說勞民傷財,戰爭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勞民傷財,這個就需要看你是理解的,如果收穫大於損失這談不上勞民傷財了。窮兵黷武,是指頻繁發動毫無意義的戰爭,在戰爭中造成了將士百姓傷亡慘重。但是反觀諸葛亮,在諸葛亮北伐過程中,以史料記載,諸葛亮北伐期間,民不怨、兵不厭,諸葛亮死後蜀國百姓紛紛要求為諸葛亮建廟宇,劉禪因為不符合君臣禮記拒絕,但是各地百姓私自在路邊建廟祭奠諸葛亮,劉禪無奈建武侯祠。如果說諸葛亮勞命傷財、窮兵黷武,那麼諸葛亮死後,百姓應該高興才對,將士也應該高興才對,為何更加愛戴諸葛亮呢?連被諸葛亮罷官的李嚴,在聽說諸葛亮去世的消息,自己再也等不到諸葛亮重新重用自己,不久抑鬱死了。連跟隨諸葛亮出生入死的士兵也曾說過:跟在諸葛武侯身邊時,沒覺得武侯有多偉大,但是諸葛武侯去世後,才發現至今無人能與其相比。
一個人能流芳萬世,都是偉人,留下廟宇為後人祭奠的人物,更是偉大,如果諸葛亮真如樓主所說那樣,那麼中國有上百所武侯祠為世人祭奠,香火旺盛,這就不符合常理了,一個不得百姓愛戴的人物,百姓是不會去祭奠的。
汐水柔情
三國與後來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和黑暗的時代,從漢靈桓二帝的物必自腐,而後蟲生,造成董卓進京禍國殃民,接著發生了群雄爭霸與三國紛爭,有些勢力者都在顯示存在感,都想煊耀一番,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做故鄉,匆匆上臺、忙忙滾蛋。不只勞民傷財還戰亂頻繁,造成的惡劣影響也很深遠,及至司馬篡魏,搶了曹家的天下以後,他們自己家族內部又掀起兄弟爭權的八王之亂,互相殘殺,互相傷害,為了爭權奪利,形成了都想‘’起而代之、捨我其誰‘’的亂源,所謂的仁義道德成為誤國清談,等到後來終於爆發了各民族之間的殘暴爭端,大動干戈逐鹿中原,形成五胡亂華,百姓罹難,中原淪陷。
至於諸葛亮六出祈山,姜維九伐中原,是蜀漢的功臣還是罪人,我也不好評論,正如三國演義開篇有詞為證: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諸葛亮本身就是個悲劇人物,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他曾說道: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諸葛亮擇主而事,結果蜀漢二世而亡,有心扶漢室,無力可迴天,歷史的悲劇總是沉甸甸的,值得人們去思考,去探究,去覺悟真理、去汲取教訓。我還是認為個人利益要與人民利益相結合才對,才是人生理想的境界與信念,國家因為有你而富強,社會因為有你而進步,人民因為有你而幸福,才是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王道治天下,才是人生的豁達與大度,否則只是時無英雄,徒使豎子成名的情況。
德厚致遠
如果從國力的角度分析,蜀漢早晚會被曹魏吞併,因為蜀漢只有一個益州,用諸葛亮的話來說就是,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而且當時曹魏掌控的北方地區,人口比蜀漢和孫吳的總和還多,其能創造的經濟價值遠多於南方的兩個偽朝,所以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姜維都選擇了主動出擊以及東聯孫吳這這兩套戰略。
這兩套戰略有兩點好處:
第一,拉長了戰場寬度。這樣只要蜀漢、孫吳之間配合得當,完全可以讓曹魏陷入被動,顧此失彼。
第二,以攻代守。諸葛亮和姜維都是明白人,即便是蜀漢固守四川天險,也未必能夠獨善其身。如果蜀漢不主動出擊,那麼會被曹魏的時間點會大大提前;如果蜀漢主動出擊,則可以通過戰爭消耗曹魏的實力,延緩蜀漢的滅亡;一旦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蜀漢完全可以取得關中地區,利用關中的人口和資源壓縮曹魏的戰爭空間,達到興復漢室的目的。
只不過,第一點很容易做到,第二點不僅僅是很難能做到,而是根本做不到。第二點能否成功不僅在於蜀漢能不能打,而是在於孫吳配合的怎麼樣,能否讓曹魏顧此失彼陷入被動。
答案是不可能的,孫吳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孫吳來自於北方,而官僚集團主要是江東人,也就是南方人,江東人要的是割據自立,而不是什麼興復漢室,所以孫吳也必須要對江東人妥協換取他們的支持。再說,如果讓蜀漢興復漢室,那麼下一步就是磨刀霍霍向孫吳了。
所以,縱使諸葛亮、姜維是天才,他們也無法扭轉這一局面,因為戰爭打的就是國力,蜀漢最終也被曹魏滅亡。
正如杜甫哀嘆的那樣: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我不知道你現在提出這種問題的目的何在?是想給秦檜漂白還是真的表示你很無知?可以肯定的說,諸葛亮姜維並非蜀漢政權和蜀漢百姓的罪人,相反還是功臣。但是道理卻沒有幾個人能講清楚,包括易老師品三國時的觀點都是錯誤的。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只要戰爭一開始,那就是巨大的無底洞,就要不停的消耗財富什麼時候戰爭停止了,什麼時候消耗也就結束了。那為什麼還要發動戰爭?不打仗沒有消耗不就完了嗎?這個就要看戰爭的目的和結果了。所以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手段不能奏效時,就要發動戰爭。但是戰爭結束後,就會分出戰爭的受益方和受害方,戰爭的受害方自不必多說,肯定是要割地賠款,答應戰勝方的各項要求,就如同小姐要滿足嫖客的各種變態要求一樣,這個受害者比方說中晚清,對外戰爭只有敗而沒有勝,而清政府很大程度上其實是滅亡在了外患上,我們常說的三座大山其實在當時只有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我們與其說清政府是個政權,不如說它是帝國主義列強的狗腿子,所以是這種外界的矛盾激化了本國的階級矛盾,所以你光反封建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反帝國主義列強。話說回來光反帝還不夠,還需要反封建。所以,這是當時社會的兩大主要矛盾,是必須要解決的。反正不管怎麼說,列強不但通過戰爭以戰養戰,還大發戰爭財,而清政府雖然是名字上的受害者,實際上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所以,從整體上來說,只要打仗就是巨大的消耗,所以才會有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的說法。但是戰爭結束了,就會存在勝利方和失敗方,當然這個勝利和失敗有幾種表現形式,這裡暫不論述,回到我們的主題上來說,蜀漢在政治經濟軍事三個角度上全部失敗,所以這是益州士族攻擊諸葛亮和姜維的主要原因,但是老百姓和荊州士族卻不這樣看待這個問題。所以整個三國時代,唯有蜀漢的情況最好,老百姓雖然負擔重,但是因為諸葛亮執法公正公平嚴明,所以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至於說南王孟獲的反叛,那不屬於農民起義範疇,它屬於統治階級的內部鬥爭,故性質不同,而且這還屬於民族問題比較麻煩暫且不論。而同時期的曹魏和孫吳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農民起義,由此可見易中天先生的這段分析還是有道理的。但是這不是蜀漢滅亡的原因,而是諸葛亮的這種治國策略對皇帝對荊州士族集團和對老百姓有利,可偏偏這些人中又漏了一部分,漏掉了誰?益州土著士人集團,因為這個策略對他們不但無利,反而強迫他們就範,自然引起了他們的離心離德,所以他們攻擊諸葛亮的北伐國策,而諸葛亮心知肚明,敢怒敢言,卻不敢對他們舉起屠刀進行大肆屠殺,這才是蜀漢滅亡的根源,也就是後來所說的黨爭。何以見得?蜀漢不是滅亡在戰爭中而是滅亡在益州士族這些投降派的身上,以及蜀漢滅亡後,司馬家族對蜀地採取了蜀人治蜀的策略,才得到益州土著士人集團的擁戴,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現在我們在回到提問當中來,你還覺得戰爭是促使蜀漢滅亡的催化劑,或者說諸葛亮是罪人還是功臣的這個問題不就非常明顯了嗎?不論你說他是功臣還是罪人,你要看他受利或者是受害的對象是誰。很明顯,蜀漢的這套對內政治策略和對外的戰爭策略,是有益於國家、百姓、統治階級的主流的,而僅僅是不利於統治階級中的反對者的,你說他們到底是罪人還是功臣?
乾坤正法79859246
歷史上諸葛亮是五次北伐其中兩次出祁山,姜維是十一次北伐。
眾所周知,諸葛亮治下窮兵黷武死傷無數民不聊生,無奈蜀漢人均斯德哥爾摩,偏要給這種禍國殃民的災星哭泣戴孝私祭於路請求立廟,皇帝還要為了避免國家機構癱瘓下詔禁止奔喪,雖然因為大臣在京立廟於禮法不合沒批准但最後還是同意在外地立廟。東晉竟然還有百歲老人說什麼葛公死了再也不見能比得上他的人了。而且現在成都還是有武侯祠,和劉備惠陵合二為一,本地人只知道武侯祠不知道惠陵。
姜維雖然因為政治資源和個人能力等原因比不上諸葛亮,但也有王嗣幫忙照應後勤。姜維的忠誠也是得到後世高度評價的,西魏還封姜維為開明王,這是統治者在樹立楷模。
以攻為守是為了自保更是為了爭奪天下,打仗免不了死人,但進攻戰所追求的戰果是足以覆蓋這種死亡的,比如把疆域推進一點,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土地人口,更讓更多的地方遠離前線安心生產。像秦統一六國,哪一次不是越開疆越強大?因為人家最終被統一了就說他們武力破壞統一是上帝視角了,不然董卓、袁紹都可以說曹操等人破壞統一了,宇文泰也可以早點向高歡投降了。
張儼《默記》是引過這麼一段:
或曰,兵者兇器,戰者危事也,有國者不務保安境內,綏靜百姓,而好開闢土地,征伐天下,未為得計也。諸葛丞相誠有匡佐之才,然處孤絕之地,戰士不滿五萬,自可閉關守險,君臣無事。空勞師旅,無歲不徵,未能進咫尺之地,開帝王之基,而使國內受其荒殘,西土苦其役調。魏司馬懿才用兵眾,未易可輕,量敵而進,兵家所慎;若丞相必有以策之,則未見坦然之勳,若無策以裁之,則非明哲之謂,海內歸向之意也,餘竊疑焉,請聞其說。但張儼隨即反駁:
答曰:蓋聞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之地而有天下,皆用征伐而定之。揖讓而登王位者,惟舜、禹而已。今蜀、魏為敵戰之國,勢不俱王,自操、備時,強弱縣殊,而備猶出兵陽平,禽夏侯淵。羽圍襄陽,將降曹仁,生獲于禁,當時北邊大小憂懼,孟德身出南陽,樂進、徐晃等為救,圍不即解,故蔣子通言彼時有徙許渡河之計,會國家襲取南郡,羽乃解軍。玄德與操,智力多少,士眾眾寡,用兵行軍之道,不可同年而語,猶能暫以取勝,是時又無大吳掎角之勢也。今仲達之才,減於孔明,當時之勢,異於曩日,玄德尚與抗衡,孔明何以不可出軍而圖敵邪?昔樂毅以弱燕之眾,兼從五國之兵,長驅強齊,下七十餘城。今蜀漢之卒,不少燕軍,君臣之接,信於樂毅,加以國家為唇齒之援,東西相應,首尾如蛇,形勢重大,不比於五國之兵也,何憚於彼而不可哉?夫兵以奇勝,制敵以智,土地廣狹,人馬多少,未可偏恃也。餘觀彼治國之體,當時既肅整,遺教在後,及其辭意懇切,陳進取之圖,忠謀謇謇,義形於主,雖古之管、晏,何以加之乎?張儼舉前面這個觀點是為了反駁,而不是提出來代表自己意志的。
而且諸葛亮的治理有方都是有具體記載的,而“空勞師旅,無歲不徵,未能進咫尺之地,開帝王之基,而使國內受其荒殘,西土苦其役調”卻沒有實在的事例佐證,諸葛亮並非每年出兵,斬殺敵將張郃談不上空勞師旅,拿下武都陰平也談不上寸土不得。至於所謂害苦了百姓,現實中如果有兩個人,一個有理有據說葛某是好人,另一個卻不舉例只是大喊葛某是壞蛋,我們會信誰?該信誰?
代牧益州閻文平
125878215蜂獾
諸葛亮六次北伐,姜維九次北伐,他們都是忠於漢朝的英雄,曹魏政權篡奪東漢王朝的天下,諸葛亮姜維為了恢復漢朝討伐篡漢的曹魏奸臣,帶領蜀漢軍隊北伐中原是完全具有正義性的戰爭,也取得了很多戰役的勝利,給曹魏政權沉重的打擊。
諸葛亮姜維的北伐之所以沒有最終成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為對手比較強大狡猾,諸葛亮遇到了老奸巨猾的曹魏權臣司馬懿,雖然諸葛亮佔據優勢,卻無法徹底消滅穩打穩紮的司馬懿。姜維也遇到了實力相當的鄧艾等曹魏名將,互有勝敗,但同樣無法吃掉對手。
二是蜀漢皇帝劉禪與大太監黃皓等昏君奸臣當道,多次給諸葛亮姜維的北伐拖後腿。諸葛亮姜維對蜀漢政權忠心耿耿,他們不可能像曹操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明知道劉禪這扶不起的阿斗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卻只能受他的牽制,姜維最終不得不放棄北伐事業避禍,最終導致蜀漢政權的滅亡。
至於說勞民傷財,死傷人命,歷史上哪次戰爭能不勞民傷財死傷人命,諸葛亮姜維北伐沒有像贏政項羽劉秀曹操蒙元滿清等那樣濫殺無辜,已經是難能可貴的愛惜人民的大英雄。
厚德載物49847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雖沒取得成功,但諸葛亮很理性,每次北伐都事先做好周密部署,進退有序,把損失降到最低。以劣勢的兵力把強大的曹魏打得沒了脾氣,只能被動防守,使蜀漢國民揚眉吐氣。蜀民也以大漢為正朔,對北伐中原還於舊都理解支持,直至姜維九伐中原蜀民都未反抗過。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諸子百家,三教九流無所不精。有積極向上的治國理念,把蜀漢治理得勃勃生機,一生清正廉明,為國躹躬盡瘁死而後已,深受百姓愛戴,是蜀漢最大功臣,也是歷史功臣。1795年來深受世人推崇,他權頃天下,公正賢明,是後世執政者的榜樣,智慧古今第一,不驕不狂,一篇出師表盡訴衷腸,矢志不移,百世流芳。姜維是諸葛亮依缽傳人,文韜武略,忠心為國。繼承武侯遺志,繼續北伐中原。但他原是魏國降將,在蜀漢沒有基礎,在朝廷與士族階層受到許多掣肘,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指揮能力,北伐進攻大打折扣。直到劉禪投降後還想復興蜀漢,以身報國,姜維也是蜀漢功臣,勞苦功高,公體為國。
劉坤忠120
就這個問題不能用簡單的“功”與“罪”來評論。
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勢下,魏蜀吳不論哪國都有想完成統一大業的志向,就蜀漢當然也不能例外,孔明、姜維都是奔著完成統一的大政方針在努力,這不僅是劉備遺願,也是在有生之年想完成的庶願。雖然勞民傷財,但卻不偏安、苟安。
至於說勞民傷財,如果能拿下中原,要知道中原可是富庶之地,也就解決了,資源、人口、人才匱乏的問題,如果能拿下中原,對完成統一的基礎就更近了一步,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的。
在當時的局勢下,民可以選擇由任何政權統治,只要生活安寧就可以。但國不可以,國必須是統一的國,只有統一了才會結束頻繁的戰爭,百姓才會有真正安居。所以說“孔明”、“姜維”的北伐也不能說是不對。
從古代到古代,因戰爭而使得朝代更替,成王敗寇,何為功?何為罪?真不好評論!
如果說因發動戰爭死人就是罪,歷史上發動戰爭的人多了,有軍閥戰爭,有農民起義,能說他們是罪人還是功臣。
對於蜀漢的統一大業方針,孔明、姜維應該是有功無罪的,雖然是功敗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