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如果沒死,劉備最終可以統一三國嗎?

LiNanWang


水鏡先生司馬徽曾經說過:臥龍鳳雛二人得一人可安天下。而歷史上的劉備早已經得到這二個人。卻依舊沒有統一天下,不得不讓人感到惋惜。

劉備得到益州也是因為龐統獻策的原因,所以當時龐統的地位就相當於曹操的郭嘉和孫權的周瑜。最後龐統的死也是對剛剛蜀漢政權造成了極大的損害。那麼,如果龐統沒有死,劉備能夠統一三國嗎?


爭強好勝,不利決策

龐統雖然號稱是和諸葛亮齊名的頂級謀士,可是卻在性格上面有致命的缺點。龐統一出山便碰見了劉備身邊的諸葛亮,面對世人的評價,他硬是要和諸葛亮拼給高低,諸葛亮為劉備獻計借取東風和孫權在赤壁之戰打敗了曹操,為劉備奇取了荊州。

而龐統也獻計為劉備攻取了西川,二人的功勞已經持平,這個時候的龐統想要擊敗諸葛亮只有再立下更大的功勞,所以最後被伏擊死亡與這有很大的關係。

後面即使龐統不死,他如果不改掉這種爭強好勝的性格,就必定不能和蜀漢集團人士和平共處,內部不利則於北伐不利,因此他們很難聯起手來北伐打敗曹魏政權。


大勢所趨,非人力所能敵

當時天下共分十三州,曹操佔據七州,孫權佔據五州,劉備本來佔據益州和荊州,可是最後還因為關羽的原因把荊州給弄丟失了,這大大的增加了北伐成功的可能性。

當時北伐最大的機會就是赤壁之戰後進軍北方,可是劉備已經錯過了,雖然劉備走的是劉邦從漢中襲取關中路線,但是他無論人力還是物力,土地和曹操都是不能比的,就算龐統再世又能改變什麼呢?


蜀漢要錢沒錢,要糧沒糧,拿什麼北伐呢?再加上蜀漢君臣本來就抱著一種偏安一隅的心態,大家有勁也不往一處使 龐統再多的奇謀不被認可,認可了不實施也是白費心機,所以說龐統再世並不能使劉備統一天下,那只是人們的幻想罷了。

三國鼎立的局面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三方都想成為成功統一中國的一方,雖然說人力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可並不是全部原因,統一天下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多種原因的,蜀漢獨佔地利,其他都不具備。要想靠龐統一個人來改變大局是絕對不可能的。


歷史評說


我認為有可能,但是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1. 龐統不死,諸葛亮不會著急被要求入蜀,那麼如果能始終留在關羽身邊,肯定就能留意關羽的驕傲自負,荊州不失,蜀國佔據四戰之地的江陵,就不會那麼被動;

2. 但是即便龐統不死,以蜀國的領土面積和人口數量來看,要想挑反吳國都難,何況曹魏了。天下十三州,魏國獨佔9州,吳國3州,蜀國只有益州1個州,請問這得繁衍多少代人,才能補足人口劣勢,再厲害的人,偶爾一次以少勝多可以,次次都這樣,難度也太大了;

3.再次,北方在當時,始終是士族門閥的聚集地,多少知識分子,宦官子弟世代居住在北方,這樣的人才優勢,等到入蜀的劉關張、諸葛亮、趙雲等死了之後,越發比較出優劣來了。益州畢竟偏遠,人口少,而且人口質量差;

4. 問題問的是劉備能否統一三國,要知道劉備入蜀都50歲了,人生七十五來襲,何況戰爭年代,巨大的差距,不是靠一代人就能拉近的,劉備有心無力,有志向沒時間啊。

所以,最後的結論其實是不可能統一三國,差距老大了!!!


李杜文


很多人讀三國演義的時候都會這麼認為--龐統如果不死,那麼諸葛亮就不用入川,荊州就不會丟失,荊州不丟失也就沒有後面的張飛被殺、夷陵大敗、黃忠戰死,那麼劉備就可以統一三國。

但事實上就算龐統不死,劉備也很難一統三國。有以下幾個原因。

1、年齡。劉備取下漢中時已經是219年,已經是58歲高齡了,龐統能力應該和諸葛亮法正相差不大,因此,老天其實沒有留多長時間給劉備打天下了。如果再碰上司馬懿這種堅守不出的,讓蜀軍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去拼,恐怕耗都能耗死劉備。大家也都知道蜀後主的能力,劉備死了,蜀國一統天下基本也就無望了。

2、能力。其實劉備手下荊州集團的謀士(諸葛亮、龐統等)能力雖然算的上是頂級謀士,但其能力可能並沒有達到三國演義中的多智近妖的地步。公元208年赤壁大戰結束到公元211年劉備帶兵入川,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劉備的勢力其實擴張的並不算快,只取得了半個荊州,只向南攻下已經脫離曹操控制的4郡,和從孫權處換來的南郡。而北邊的襄陽和樊城一直都未拿下。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只要曹操守將堅守城池,不與劉備打消耗戰,荊州的頂級謀士恐怕也沒啥奇謀。

3、民心。拖的越久,劉備統一三國的可能性越小。為什麼呢,如果是東漢末年,大家可能會認為曹操是國賊,但時間越久,便越接受三國的事實。為何曹操不能代漢,但曹丕可以,原因也就在這裡。同時,時間拖得越久,百姓越想過安定的生活。

4、性格。劉備的性格大家知道的,那就是假仁假義。當龐統、法正等人獻計誅殺劉璋、諸葛亮獻計從劉表處接受荊州時,劉備都以不仁義為由拒絕了。事實上,這對於士兵和平民百姓而言才是最大的不仁。雖然219年後,劉備再無同宗諸侯,但天知道劉備還會不會有因為假仁假義而錯失大好時機呢。

5、軍事實力。不知道大家發沒發現,劉備不管是據有荊州、益州時,其手下大將和謀士都得到很好的補充,唯獨攻下漢中的時候,沒有得到補充。因為漢中張魯已經投降曹操,曹操把不僅把漢中的謀士大將給帶走了,甚至連百姓也給遷走了,漢中大戰,劉備竭盡全力攻下只是一個空城。其軍事實力並未得到很好的補充,甚至還不如剛攻下益州時的實力。

綜上,即便龐統不死、法正不死,劉備也很難一統三國。


歷史之一粟


龐統就是不死,劉備也難成事

劉備的問題不僅僅是缺謀士的問題,他的問題是什麼都缺。

缺謀士,卻將領,缺兵馬。

<strong>

劉備從一個惶惶不可終日的反賊流寇將只有關張兵不過千的小勢力發展起來

直到遇到了諸葛亮,才給劉備指出一條明路

這條路只是看起來可行,真要是走起來,其中的苦只有劉備自己知道

赤壁大戰,一把火燒出三分天下。

其實,劉備的路才剛開始,唯有的荊州還是借的,還不完整,只佔有一半

雖然荊州可以賴著不還

,但那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不過最終的代價是關羽陣亡,這代價未免太大。

諸葛亮的“隆中對”,看似一條陽光大道

但細細一想,那就是小看天下英雄幻想著可以將別人都可以玩弄指尖

結果呢,看似一團和氣的蜀漢,內部卻風起雲湧這一團亂麻讓諸葛亮頭疼不已,這也是他為什麼要親歷親為,活活累死。

因為實在沒有可以信任的人啊。

如果

龐統在,僅僅也就是減輕了諸葛亮的負擔而已

缺兵少將的現實,不是一個謀士可以解決的。

龐統如果在,至少可以保證荊州不失,讓蜀漢在進退之間遊刃有餘。

也許會讓三國的時間更長一些吧


老蟲


我的答案很明確:龐統如果沒有死,劉備最終還是不可以統一三國。

為什麼這麼說呢?

(龐統劇照)

願意很簡單,龐統只是劉備手下的一個謀臣而已,他的能力很強,但是他的能力就算再強,也總不會強過諸葛亮吧?諸葛亮那麼大的能力,都不能幫蜀國統一天下,他龐統就能嗎?答案當然是不能!

下面我就仔細給大家分析這個問題。

先說,龐統這個人。

龐統是個怎麼樣的人呢?

(龐統劇照)

按照《三國志·龐統傳》的說法,是從小的時就顯得笨笨的,沒有多少人賞識他(少時樸鈍,未有識者)。什麼?龐統是那樣的人?當然不是,他只是表面上那樣罷了,其實他是很有才華的,思維也很敏捷。

當時潁川(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司安徽就很賞識龐統,說他是南州最有本事的人(南州士之冠冕)。除了司安徽外,當時還有很多名士都看重龐統,比如陸績、顧邵,他們都一致認為龐統是能夠將天下治理好的。有個叫龐德公的人,更是提出了“臥龍鳳雛”之說,“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指的就是龐統。

講了這麼多,無非想說明一點,龐統絕非常人。

還從一件事可以看出龐統能力不同尋常。

劉備佔領荊州後,龐統只是擔任耒(lěi)陽縣令,魯肅跟劉備說龐統絕非常人,諸葛亮也這樣跟劉備說。劉備見到龐統後,非常器重他,從此對待他只比諸葛亮差點,還封他為軍事中郎將,跟諸葛亮平起平坐。

【左劉備,右龐統(劇照)】

後來龐統跟著劉備一起入川,不久,龐統就勸劉備拿下西川,以此來擴張自己的實力,進而圖霸天下。

劉備剛開始,當然是極力推辭,慢慢地接受了龐統的建議。

那麼,龐統是怎麼死的呢?

他是在攻打成都的時候,被亂箭給射死的,年僅36歲。

龐統的死,對劉備來說當然是一大損失。

但是龐統就算不死那麼早,他就能替劉備統一天下嗎?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龐統不死,對蜀漢來說有什麼不一樣呢?第一,關羽會不會“敗走麥城”?我想會的,因為劉備還是會讓關羽鎮守荊州,他是很相信關羽的能力的。頂多,他會讓龐統隨行。可是龐統就能夠阻擋關羽不意氣用事嗎?答案是不能。既然不能,劉備發動“夷陵之戰”,龐統能阻擋得了麼?還是不能。

也就是說,龐統不死,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還是會形成。而蜀漢,還是那三國中最弱小的。

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魏蜀吳三國地圖)

諸葛亮用盡一生的精力,還是沒能振興蜀漢,完成劉備的遺命。龐統的能力比不上諸葛亮差,就更不能了。

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我是關注三國史的“元說歷史”,喜歡三國史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歡迎關注我!


元哥說三國


我覺得龐統不死,劉備能匡扶漢室,一統天下!


若鳳雛龐統不死,一定能幫劉備取得西川,而劉備也不會把遠在荊州的諸葛亮調回蜀中,從而不會有關羽大意失荊州的結局。這樣,三國之中,劉備的軍事實力是最強的。


試想,由諸葛亮坐鎮荊州,關羽取樊城,東吳的呂蒙也不敢輕舉妄動。以孔明的聰明才智,再加上關羽這樣猛將,可謂是珠聯璧合!由荊州出兵,沿途北上,一定會勢如破竹,直搗許昌,另一路由龐統率領蜀中大軍,出祁山,直搗長安。使曹操首尾不能相顧,拿下中原!而後,以迅雷不掩之勢出兵東吳,劉備一統天下!


然而,時光不會倒流,歷史不容改寫。沒有假設,還是尊重歷史吧!


冰哥129472092


不能,因為統一中原並不是憑一己之力就能力挽狂瀾的,戰爭其實拼得是國力,經濟,兵力,糧草補給,還有民心,現在來分析一下三股勢力,曹操唯才是用強將如雲屬於高級配置,挾天子而號令群雄是屬於原版系統,國力強盛糧草充足兵強馬壯屬於安裝雙殺毒軟件,不可力敵只能智取,只能聯吳抗衡,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屬於較舊的電腦,UBS插頭鍵盤插頭兼容性不穏定,還經常閃屏,有長江天險可守屬於有固態硬盤奈摔,雖說將領人才輩出,多年小心耕種有所成。也只能偏安一隅,問鼎中原還是火候欠佳,屬於主板更新過慢且內存不足,劉備雖說是中山靖王之後屬於貼標產品,材質各方都不錯,有關公張飛趙雲趙子龍諸葛亮等名臣名將,屬英特爾蕊片,金士盾內存卡,但有了名牌配置就有點𤅜了,經常把配件撥了放一邊不用,習慣性用關公牌鼠標和張飛牌鍵盤,導致於趙雲趙子龍魏延黃蓋等配件頭生鏽,所以說升級打怪曹操最強,人家赤壁之戰損失八十萬大軍後,只需休息養性就可以了,要不然司馬之輩怎麼能抄襲之後就一統中原,





登山者899


吾乃龐統,龐士元。一個貪生怕死的龐士元。

(一) 在攻取西川的時候,我並沒有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換取劉玄德名正言順攻取西川的藉口,而是給他繼續出謀劃策,幫他成就帝王大業。 經過巨大的代價之後,我們還是以劉璋待客不周的名義攻下了西川,劉備還是當了漢中王。(除了關雲長敗走之前,跟《三國演義》的情節一模一樣。具體請參考《三國演義》。)可是,從關羽刮骨療毒之後,你就能體會到我活著的重大意義了。 樊城之戰長達半年,劉玄德對戰局輕慢,諸葛孔明也沒有去提醒他。沒辦法,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時候,我就苦口婆心的勸道:“主公,雲長後方空虛,東吳虎視眈眈,不可不防呀!”(該輪到你選擇了,如果你覺得劉玄德應該聽,那麼請到二;如果你覺得反之,那麼請到三。)



(二) 劉備聽後,大夢方醒,連連說:“士元,多虧了你呀,如若你不在,二弟的命休矣。” 我說:“主公,事不宜遲,快去救雲長吧!” 劉備一拍腦瓜,說,“多虧了你呀,子龍,漢升,你倆速領十萬大軍,立刻給關羽搞好後防。” “是。”趙雲和黃忠披掛上馬,帶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出征了。(又要選擇了,你認為他們來得急嗎?如果你覺得應該來得及,請到四;如果你覺得來不及,請到五。)



(三) 劉玄德沒聽我的勸告,關羽毫無懸念的就掛了。 關羽掛了以後,劉備和張飛也恨不得立刻掛了。他們整天以淚洗面。揚言要給關羽報仇。連諸葛亮也束手無策。而劉備,整天說:“都怪我,沒有聽士元的勸告,二弟才死了,都怪我,都怪我。該死的東吳,該死的陸遜,該死的孫權,我一定要手刃了你們,為二弟報仇。” 這時候,我又出場了,我還是說:“主公,息怒,當前我們的大敵是曹操,不是孫權。”(還是一道選擇題,劉備會聽我的第二次的忠言嗎?他的命運掌握在你的手中。如果是,請到六;如果不是,請到五。)



(四) 趙雲和黃忠急行軍,星夜趕往樊城,終於在三天後,他們達到了目的地。他們看到關羽後,立即著急地說,“關,關將軍,趕快回防吧,要不然就來不及了。東吳呂蒙和陸遜對荊州虎視眈眈,恨不得一口吞了它。” 關羽不緊不慢地說,“原來是這麼回事啊!”然後就大大咧咧地把說一揮,“你們倆就替我防守防守吧!我還要準備攻下樊城呢!”趙雲和黃忠聽了,相視苦笑,回到了荊州,幫關羽“看大門”。 經過三年的努力,樊城被關羽攻破了。而東吳由於估計趙雲和黃忠兩元大將的虎威,不敢輕易出兵,錯過了最好的進攻時機。諸葛亮的隆中三策,“一步取荊州,二步取西川,三步取天下”的戰略方針終於在我龐統手裡得到實現。 後來,蜀國又相繼攻下了許昌,這時,劉備病故,享年79歲。他的兒子劉禪繼位。統一了天下,我跟諸葛亮安享晚年。【如果你覺得不過癮,請從(一)開始重新選擇。】



(五) 關羽死了,劉備當然要找劉備報仇了,他像《三國演義》上說得那樣,發72萬精兵,直取東吳。這時我的價值又體現出來了,我主動申請,“主公,讓我隨軍出征吧!諸葛孔明在家防守,你便可以心安了。量那些東吳鼠輩也沒有什麼好的點子。”劉備沉思著。(劉備會同意我的想法嗎?你覺得應該聽的話,請到七;你覺得不應該聽的話,請到八。)



(六) 啊,太好了,主公劉備聽了我的忠言,最終決定不攻打東吳了,而是忍氣吞聲,繼續與東吳修好,對抗曹魏。 十五年過去了,曹魏終於抵擋不住我們蜀吳輪番凌厲的攻勢,滅亡了。而我們又一次進攻東吳,我跟諸葛亮都隨軍出征,再一次毫無懸念地打敗了東吳,幫劉備真正稱霸天下。【如果你覺得不過癮,請從(一)開始重新選擇。】



(七) 劉備沉思了一會兒,“嗯,好吧!”於是72萬大軍就浩浩蕩蕩地出征了,我們一開始就採取了穩紮穩打的方針,跟東吳打消耗戰。東吳耗不過我們,舉白旗投降了。他們表示可以繼續跟我們聯合抗曹。這正是我們期望的結果,經歷我們對曹丕的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曹丕大敗,當了階下囚。而吳國也表示願意歸順我們,當一個附屬的小國。仁慈的劉備主公同意了,於是天下太平了。【如果你覺得不過癮,請從(一)開始重新選擇。】



(八) 主公沒聽我的勸告,72萬大軍,整整72萬啊!被陸遜一把大火,燒得屍骨無存。即使那幾個倖存的,也都丟盔棄甲,狼狽不堪。主公劉備也因為羞愧至極,病亡了。 這時,由我和諸葛亮掌控大局。時間一年一年的過去了,那日,魏軍來攻打街亭,諸葛亮要派馬謖去鎮守,並派王平為副手。我與諸葛亮爭執不下,說,“不能派馬謖去,他只是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會壞了大事的。”(你覺得諸葛亮可能虛心聽從我的建議嗎?如果你覺得可能的話,請到九;如果你覺得不可能的話,請到十。)



(九) 真是不幸中的萬幸,諸葛亮聽從了我的建議,派我和姜維去鎮守,我倆把那裡防的嚴嚴實實,不留一點縫隙。魏軍束手無策,只好撤軍了。 幾年後,司馬懿得了疾病,在軍中陣亡。我和諸葛亮一舉發兵,攻下了許昌。【如果你覺得不過癮,請從(一)開始重新選擇。】



(十) 諸葛亮怎麼就那麼頑固呢,他沒聽我的勸告,不但街亭失守了,自己也被活活氣死了。 哎,蜀國的大局就由我來掌控了。後來,我巧妙地跟魏軍做了周旋,並最終贏得了來之不易的勝利。(沒有選擇了,意猶未盡嗎?那就再來一次選擇吧!)


歷史漫談君


龐統如果沒死,劉備可以統一三國。

龐統龐士元,荊州襄陽人,人稱鳳雛。高翔於九天,清鳴於雲中。才高八斗,軍事奇才。

開始投靠的是東吳,龐統性格狂傲,看輕周瑜,人長的矮小,其貌不揚,得不到孫權重用。後經魯肅.諸葛亮竭力推薦,轉投劉備。龐統諸葛亮都是官拜軍事中郎將。


龐統實現隆中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的加盟,為劉備集團提供了飛躍的契機。按"隆中對"策,第一步先取荊州,劉備已擁有荊州四郡,以荊州為大後方,提供糧草兵馬,西取巴蜀。擁有了益州荊州,以此為大本營,劉備龐統出西川,關羽諸葛亮出荊州,兩路大軍進攻曹操,問鼎中原大事可成。東吳不足為慮,自然降服。

可惜龐統征戰途中,慘死落鳳坡,年僅三十六歲。劉備只能急召諸葛亮張飛趙雲入蜀,才有後來的關羽失荊州,走麥城,功虧一簣。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劉備淚滿襟!!




手機用戶畫龍點睛


這個假設題目比較符合尊劉的預期,千百年來的讀者總是希望位於正統的劉備能夠一統天下,因此假設龐統不死,劉備可以統一三國嗎?那麼發生這種事情的可能性以及發生了又會如何呢?

假設龐統不死。

龐統死還是不死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劉備拿下雒城的時間才關係到三國曆史的發展趨勢。

第一,龐統戰死的背景。

<strong>三國時代攻城手段比較單一,沒有後來的那種砲車,更沒有幾百年後的黑火藥,純粹依靠附蟻攻城的方式,不但效力低下而且傷亡驚人。劉備入川的人馬不多,心疼士卒性命,不大喜歡這種攻城方式。雒城圍了一年也沒有攻下來,劉備心急,龐統更急。

根據小說《三國演義》的描述,羅貫中把這個情節做了調整:在龐統死後,劉備身邊沒有參謀人才,劉備才調諸葛亮入川;實際上,根據真實歷史應該是諸葛亮在入川的路上,龐統才率眾攻城中流矢於城下。

按照常理,龐統並非將才,而是劉備身邊及其重要的參謀人才,根本無需他作為先鋒攻城,根據《三國志》龐統傳記載:

進圍雒縣,統率眾攻戰,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

而龐統之所以 需要親自帶隊攻城,不外乎兩個原因:

1. 劉備身邊沒有可用的將才。劉備身邊如果將才如林,人才濟濟也就不需要龐統帶隊攻城了,謀士帶隊攻城也是不得已的做法,在三國曆史上,謀士帶隊攻城的記載僅限於龐統,由此可見,劉備身邊實在是缺乏人才,總不至於要劉備親冒弓矢上城吧?沒有其他的人,就只能是龐統了,而劉備肯定也不願意龐統這樣做,因此就讓諸葛亮率領趙雲,張飛等人過來支援。

2. 形勢日益不利。僅僅只是一個雒城就攻打了一年,還有後面堅固的成都就更不用說了,時間拖久了對於劉備愈來愈不利,而劉璋方面的士氣也是愈來愈高漲,而劉備這邊前途渺茫起來。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隨著諸葛亮入川,形成了對龐統本人巨大的壓力,這是人性使然,為了趕在諸葛亮來之前拿下雒城,就勢必促使龐統採取了冒險的措施,而正是這個冒險的攻城才導致龐統戰死城下。

第二,龐統不死的時間節點。

假設龐統不死,那麼對於拿下雒城的時間節點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1. 拿下雒城發生在諸葛亮入川后。龐統戰死雒城下是諸葛亮已經入川但是還沒有到雒城路上,也就是說諸葛亮已經離開了荊州,荊州只剩下關羽駐守,按照後來歷史發展脈絡,僅靠關羽一人駐守,在沒有良好的謀士來協助下,關羽同樣也會丟失荊州,因此蜀漢同樣只能困守益州一隅之地,坐等滅亡。

2. 假設龐統拿下雒城的事情是發生在諸葛亮入川之前。如果劉備和龐統很順利拿下雒城,這就說明劉備身邊的人才和兵力夠用,那麼諸葛亮也就不用入川,趙雲或者張飛等人也就是不用入川了。有諸葛亮,趙雲,張飛等人的協助,荊州當然會穩如磐石不會丟失了。

因此假設龐統不死,而劉備拿下雒城的時間節點也是很重要的,關係到諸葛亮是否入川,也關係到後來歷史發展趨勢。

劉備最終能夠統一三國嗎?

龐統心急,就親自帶隊爬城結果在城下就被流矢射中而死。如果說諸葛亮和龐統是劉備的左膀右臂,那麼劉備就失去了他的左膀了,只有一個手臂,力氣的使用上非常吃力。後來真實的歷史發展就是在沒有龐統的情況下發生,劉備丟失荊州,兵敗夷陵,從而困守益州一州之地,蜀漢存在了43年後滅亡。

那麼假設龐統不死,龐統在諸葛亮入川前拿下雒城,諸葛亮也就不用入川,安心的協助關羽駐守荊州,那麼荊州也就不會丟失,那麼劉備會最終統一三國嗎?我個人覺得還是沒有可能的。

曹丕憑藉曹操打下的基業稱帝,此時的曹丕佔據了全國整整十個州,另外加上荊州和揚州的一部分,十分天下佔據了六分,無論是在人口,經濟還是土地面積上佔據了絕對優勢,但是曹魏還是經過了曹丕,曹睿和曹髦幾代君主,大約四十多年的發展才最後吞併蜀漢,再過了差不多二十年才正是消滅吳國,總共歷經六十年的時間才完成了統一。

以曹丕為首的曹魏和司馬家的晉國在佔據了絕對優勢,歷經六十年勵精圖治的發展和戰爭才統一天下,那麼僅憑荊州三郡和益州,漢中一隅之地,人口和土地面積,經濟微薄的情況下完成全國統一,無疑是痴人說夢吧。

總而言之,龐統不死固然可以影響歷史局部發展趨勢,但是無助於歷史發展大勢,畢竟無論是在天時,地理和人和均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劉備及其後代想統一天下的理想固然是美好,但是在殘酷的實力對比之下想完成這一宏圖偉業確屬於痴人說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