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说出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后,为啥无一例外全都惨死?

核宇


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分别是惨死的三兄弟!

唯一意外的是刘伯温,作为大明第一智囊在这场谈话中,始终没有正确的揣摩到朱元璋的心思——他自己都不明白这场谈话也决定了自己的生死!


偶然一次机会朱元璋和刘伯温闲聊,朱元璋请教刘伯温谁更适合当我的丞相?

按照刘伯温明朝第一谋士的位置来说,朱元璋问他这个问题也很正常。刘伯温也回答的很随意,首推李善长,这属于迎合朱元璋念旧的情怀,后来朱元璋反问杨宪怎么样,刘伯温觉得杨宪小肚鸡肠不适合,朱元璋又问汪广洋怎么样?刘伯温实话实说,汪广洋还不如杨宪。朱元最后问到胡惟庸怎么样?刘伯温说胡惟庸年轻后生,用不好会起到反作用!朱元璋笑了笑说,那么你当丞相怎么样?刘伯温以自己嫉恶如仇,身体不行就推辞了,没有得到答案的朱元璋很不开心!


看似简单的聊天内容,却涉及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人事调动

当局者的刘伯温还没有明白,朱元璋选择和他讨论的是确定国家二把手,这么重要的事情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明朝成立后,继续使用了元朝的官员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也不断的在朱元璋手底下暴露。

最典型的淮西——浙东的党派争斗,这种争斗的结果已经不是单纯的为了地盘大小,工资多少,拿多少好处来比拼,而是拉帮结派搞小团伙,有意组织个人独立势力。这些已经形成对朱元璋统治的威胁,强势的朱元璋怎么能够容忍?他已经心存改革体制的想法,只是朱元璋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抗衡明朝所有官员,他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和人选,原本指望刘伯温给他出人出力,可惜刘伯温反而把他得罪了。


聊天后产生的官场效应,神算刘伯温也没想到朱元璋的大手笔

朱元璋和刘伯温聊天后,反而和刘伯温对着选择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做了丞相。不要觉得朱元璋是在意气用事,相比上面三个人刘伯温原本是最好人选,作为浙东的老大,脑子又好使,政治新星更具备冲击淮西集团的能力,可以和李善长、徐达等元老一叫长短,在此消彼长的消耗中达到朱元璋巩固政权目的。

刘伯温推辞不干,这三个人分不同时宜登上明朝中书省丞相。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没有深厚的政治资历好控制,这就是朱元璋最需要的。事情就和刘伯温说的一样,杨宪得志后,忘乎所以,被朱元璋杀掉。汪广洋却不作为,直到胡惟庸提拔为左丞相,汪广洋已经完全被压制,朱元璋看着汪广洋这么不争气也赐死,胡惟庸最出名了,明朝四大案的始作俑者之一,把李善长也拉下马,一起带着全家人头落地。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刘伯温也莫名其妙死掉,应该和朱元璋有很大关系。明朝的政治风暴最终随着这三个人死,支离破碎,淮西浙东也烟飞灰灭。



朱元璋在这场政治斗争中选择破而后立,让官员感受宰相分权危害,彻底消灭了威胁他统治的任何阻力,把大权集中在他一个人手中。随后朱元璋就宣布凡是朱家子孙不得再立宰相!从此大明只有朱元璋说了算!朱家的子孙说了算!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达我看到的历史!


我不是易中天


朱元璋问刘伯温:“咱决定改组中书省,你觉得咋样啊?”

刘伯温答到:“应该改组,应该改组······”

朱元璋说:“咱选了三个人,你听听,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刘伯温赶紧说道:“不,我请皇上不要征求臣的意见······”

话刚说到这儿便被朱元璋打断道:“不成,咱一定要听听你的想法。”

刘伯温遵旨后,朱元璋接着说道:“第一位是杨宪,第二位是吏部尚书汪广洋,第三位是中书省的参知胡惟庸。”

这三人显然在刘伯温眼里都不能算是宰相的最佳人选,为何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杨宪虽有才能,但是却无宰相的气量。汪广洋偏狭浅薄,连杨宪都不如。至于胡惟庸,此人才能也有,气量也有,但是却是一个恩怨必报,心性暴躁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控制,所以也不能担任宰相大任。”

朱元璋千辛万苦定的人选,没想到却被胡惟庸三言两语给否定了,心里也有一点小小的不痛快,便接着问道:“那你觉得谁能担任呢?”

胡惟庸回答道:“臣认为还是李善长比较适合。”

(······)

对于刘伯温的进言,朱元璋感到大为诧异,但同时也对刘伯温生了嫌隙,特别是当朱元璋说要让他担任相国之位时,刘伯温百般推脱,称自己担任不了这个职位,自己只能归隐田园,回老家养老。换句话说,刘伯温知道急流勇退的道理,如果他还待在朝中,不仅没有什么好的地位,反而最后还会惹来杀身之祸。但是朱元璋自然也知道刘伯温的心思,心里便更讨厌他了。

但是后来我们也知道,朱元璋所说的这三人,最后下场基本上都很惨。刘伯温认为的李善长下场同样也悲惨。

首先来说杨宪,洪武元年(1368年)的时候担任中书省参知,洪武二年迁升为左丞。但是此人在担任中书省执政时,便大肆罢免原来的官吏,只任用其亲信,不仅如此,还杀害了御史官刘炳。当然了,最后他也为其行为买了单。后被李善长劾“放肆为奸事”,最终被朱元璋所杀。

其次便是汪广洋,此人本事元朝时候的进士,文笔很好,朱元璋还称赞他:“处理机要,屡献忠谋”,甚至还将其比作刘备的诸葛亮,刘邦的张良。可见其深有谋略。后来明朝建立之后,汪广洋也官累自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只可惜,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时候,也被朱元璋赐死了。

而最后这个胡惟庸就不用说了,因为我们已经对他太熟悉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死,正是宰相制度的终结。

他们都是些开国功臣,朱元璋为何要杀他们呢?其实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权冲突”。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在独裁君主制下,如果个人乃至以个人为中心的集团(朋党)的权力和皇权形成对抗,或者威胁到皇权的正常运转的话,那么,为了巩固皇权,独裁者们便会将这些个人也好,集团也罢都会给铲除干净。反过来,皇权的巩固关系到皇权的延续,如果其他外在权力将皇权置之度外,甚至会形成对抗关系的话,那么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总而言之,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就必须将这些障碍清理干净。当然了,这其中也有这些人的个人原因!


方圆文史


这几个人的死,怪不到刘伯温身上。从他们登上相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们是朱元璋要铲除的对象。

换句话说,朱元璋要铲除的是“丞相”这个位置上的所有人,来证明相权的危害。


一、相权有多大?

宰相就是一个朝代总领政务的最早行政决策者。荀子解释宰相的职权是“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效于君”。自秦始皇建立封建制后,宰相与太尉和御史大夫成为百官之首。其中宰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到了汉代,宰相的权力被明确定义为“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诸侯四夷,内亲附百姓,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相权的范围非常广,也非常重要。

历史上各朝,有独相制的,也有群相制的。不管哪种制度,相权都是封建社会仅次于皇权的一种不容易受到控制的权力。特别是在主弱臣强的时代,相权甚至能凌驾于皇权之上。所以历代皇帝都很警惕,既需要宰相的辅助,又怕大权旁落。

朱元璋生于元朝,元朝采用的是一元体制,元朝的“丞相”实质上不是真正意义的宰相,它的平章政事才是真正的宰相。元朝的平章政事基本上是大权独揽,元末几任皇帝都被架空,这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时时提醒他不要重蹈元朝的覆辙。



二、朱元璋的废相过程

朱元璋尚未当上皇帝,还是吴王的时候,他就警告过李善长和徐达:“令吾所任将帅皆昔时有功之人,自其归心于我,即与之定名分,明号令,故诸将皆听命,无敢有异者。尔等为吾辅相,当守此道,无谨于始而忽于终也”。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就要求丞相听自己的话,君臣之间才能有始有终。这是一个警告,也是朱元璋内心的独白。只是这个时候,天下未定,他还不具备发起向相权的挑战而已。

朱元璋的明朝,制度上基本是沿袭元朝的那一套,但这只是朱元璋政治经验尚未成熟,还没有设计好一套自己需要的制度而已。从内心上来说,权力欲极大的朱元璋并不想有一个部门能做到与自己分权。洪武十年,朱元璋成立通政司,规定今后“奏事勿关白中书省”,就是想利用通政司来限制丞相的权力的一种试验。

从最早被杀的杨宪,到汪广洋,再到胡惟庸,他们的死,并不是他们做了多大的错事。胡惟庸案牵扯了那么多人被杀,包括后来被杀的李善长在内,可是谁又能说出胡惟庸到底犯了多大的罪恶呢?他是擅权,是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可是这样就被杀,那历史上的丞相要有百分之八十被杀了。

杨宪之死,仅仅因为得罪了李善长。他的死史书只说是犯事被诛,直到今天也没人知其犯何罪。他就像一颗流星,迅速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汪广洋死得同样不明不白。中丞涂节上奏说刘基被胡惟庸毒死,朱元璋问及此事,汪广洋回说不知。朱元璋大怒,将其贬谪海南,并在半路上下诏赐毒而死。这是杀丞相的正当理由吗?

所以说,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试探的是刘伯温,这个谈话决定的是刘伯温将来命运的走向,而不是决定这三个人的命运走向。这三个人坐上了丞相的位置,在朱元璋废相的决定做出后,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身上找出一点被杀的理由,而这种理由并不难找。

三、朱元璋废相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心里想要的,是一个不受制约的皇权。但是就算在封建社会。皇权也是必须受到限制和约束的。这就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和政权制度。所以皇权与相权之争,不只发生在朱元璋身上,它是贯穿整个历史的。宰相既是皇帝的帮手,又是皇帝的竞争对手。君权与相权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相互制约的。而这种制约,正是朱元璋本人极端反感的。

宰相是一个国家行政事务的总负责人,对于国家大事,有着参与决策的权力。但是朱元璋需要的不是决策者,而是听话的执行者。这就是朱元璋时期皇权与相权的根本矛盾。朱元璋也许知道,自己可以凭借手段和威望来压制相权,但子孙后代就有可能无法做到了。明朝是朱家的家天下,他不希望给子孙留下一个分割其君权的一个制度。众所周知,朱元璋为孙子考虑得很远,他想把木棍上的所有的刺都削去,留给孙子一个利用控制和掌握、皇权不受制约的政治制度,是很自然的事。

朱元璋一直对包括知识分子等在内的官僚集团和富人阶级有着极大仇恨,骨子里对官僚集团十分的不信任,废除宰相制度,权力分于六部,然后由皇帝总揽全国政务,在他心中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废除宰相制度使本来具有的两个权力中枢变成了一个,朝政只有皇帝这一个权力中枢,因此整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全系于皇帝一身。因此也给整个王朝的发展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皇帝精明能干,国家就会正常运转或者十分强盛,而一旦皇帝懦弱无能,则国家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出现大的动乱。所以说,这一作法是利是弊,争议很大。

总体来说,朱元璋是个杀伐决断的皇帝,他的权力是不容任何人分享的。这才是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的真正死因,一点也不关刘伯温的事。

END.


博书


皇帝跟大臣的权力之争罢了。

那一年,朱元璋收拾了一大堆功臣,他的儿子朱标觉得下手太狠了,劝他父亲说杀人太多,恐怕伤了和气。

朱元璋很生气,他扔了一根棘杖在地上,让朱标去捡。朱标也没练成铁沙掌,当然不敢捡。朱元璋说:现在你知道了吧,有刺的东西你捡不起来,我现在杀这么多人,就是为你把刺拔掉。

可见,当上皇帝以后,朱元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消灭那些有威胁的功臣,是谓:拔刺工程。

可是,怎么拔刺呢?

朱元璋的办法是用刺来拔刺,找最能拼的刺头来拔刺。

刺头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很早就投奔了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一直没怎么用他,让他干干主簿这样的文秘工作,或者派出去当个小知县之类的。

可以说,把他跟徐达、李善长、刘伯温这些功臣比,胡惟庸实在很平庸。可是,朱元璋就要用这种小人物。

大功臣已经有功名在身,工作积极性差,只有这种小人物,才敢打敢拼。

刺头青胡惟庸拔掉的第一根刺是杨宪。

杨宪是山西太原人,朱元璋拿下南京以后,他投奔了朱元璋,主要从事的工作是外交,带着朱元璋的旨意跟张士诚谈判。办事能力相当强。可是,仅仅是外交人员,朱元璋是不会重用的。杨宪也不仅仅会跑跑腿,他还有一个特长,潜伏。

杨宪是朱元璋的地下工作者。我们说过,朱元璋搞革命时,就很重视情报工作。而且朱元璋不但搜集敌人的情报,也搜集部下的情报,甚至是亲戚的情报。比如他的外甥李文忠。

朱元璋派李文忠到浙江当官,让杨宪去当副手,终走吩咐,我的外甥年纪小,没什么历练。浙江的事情你作主,出了事,也唯你是问。

这其实就是让杨宪做为李文忠身边的卧底,将一切情报汇报上来。杨宪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可以说,杨宪就是一个情报人员,搞不好,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就要归他管了。

可是,杨宪还是变了。

朱元璋把杨宪安排进中书省,是希望他保持本色,努力打探,做为老朱打入中书省的钉子。可是,没想到这位老牌特务一进中书省,就变色了,不搞情报工作,开始搞起了党争。

杨宪把目标对准了李善长,原因很简单,站队问题。

当时明朝分为两大派,一是淮西集团,团长是李善长,主要成员以朱元璋的老乡为主,骨干还包括上面的刺头青胡惟庸。

另一个集团是浙东集团,以刘基刘伯温为团长。

杨宪不是李善长的老乡,只好投奔了浙东集团。杨宪发挥以前干特务工作的专长,没事打打李善长的小报告。也许是被说得多了,没等被能倒,李善长自个病倒了。

杨宪以为自己大功告成,中书省以后就是自己的天下了,那知道,朱元璋并不笨,他又给中书省安排了另一个人:汪广洋。

汪广洋不是浙东集团的人,也不是淮西集团的人,按说,这种人是争斗双方统战的重点对象。而且这个人也很低调,知道庙堂事非多,自己又没帮没派,所以进了中书省夹得一手好尾巴,勤打招呼,少说话。

可是杨宪怎么看都觉得这个汪广洋不爽。必须要弄出去。

于是,杨宪指挥手下发起了攻击,理由是对母亲不孝顺。道德攻击往往是有奇效的。朱元璋一听大怒,把汪广洋贬出中书省,派到陕西搞支建。

杨宪成功了,可是他紧接着犯了一个错误,欺人太甚。

杨宪上书,建议把汪广洋流放到南海去,让他到广阔的海洋中去建设大明朝。

这就太过分了。狗急了还要跳墙呢。

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的胡惟庸终于出手了。胡惟庸参了杨宪一本。一告就准。

效率这么高,只因胡惟庸摸透了朱元璋的心思。朱元璋把汪广洋派到中书省,就是看中他不是两大文官集团的人,言下之意,汪广洋其实是朱元璋的的人。这种人其实谁都惹不起,所以淮西集团的人没动汪广洋,而杨宪没搞清楚状况,偏要对汪广洋下死手。

而朱元璋早就看杨宪不对劲了。为什么呢?杨宪不是跟以前一样,专注打小报告吗?为什么以前朱元璋很高兴,现在很不高兴呢?区别还是有的,以前杨宪打小报告,是当朱元璋的卧底,现在杨宪打小报告,是当浙东集团的卧底。干的事情虽然相同,但替谁干很关键。

我派你去中书省卧底,你却替别人办事?!

朱元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杨宪被此被处死。

那么,杨宪是替谁办事呢?

杨宪在替浙东集团的团长刘伯温办事。


刘伯温是朱元璋团队最有才华的一个人。

刘伯温跟朱元璋曾经有一个对话。那一年,李善长因病退休,朱元璋找来刘伯温,问他谁可以当宰相。

朱元璋问:杨宪可以吗?这是非常有玄机的问题,因为朱元璋已经知道杨宪跟刘伯温关系密切,如果刘伯温说可以,那就坐实了两人结党的罪名。

刘伯温想了一下,答:杨宪这个人有宰相的才能,却没有宰相的器量。

这是很公平的一个评价。杨宪后来就是栽在器重太小,对汪广洋穷追猛打上面。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可以吗?

这是一个中间派,如果刘伯温说可以,那显然就会让自己用杨宪把持中书省的希望落空。于是,他说:他比杨宪还要浅薄。

朱元璋又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朱元璋看中的,要扔到文官里搅浑水的胡惟庸。

刘伯温答:这个人是匹拉车的好牛,但只怕它力气大了会把车架都顶烂。

可以说,刘伯温巧妙的应对了朱元璋的测试,但又准确的对三人做出了评价。

连朱元璋都叹道:看来,能当我的宰相的,只有先生你了。

目前为止,刘伯温的回答都没有问题,可是,在朱元璋的表扬下,他突然冲昏了头脑,突然来了一句:我这个人嫉恶如仇,对于繁杂的事情又没有耐心,当宰相只怕辜负了圣上的恩宠。天下人才多的是,皇帝你慢慢找吧,不过,目前来看,还没有人担得起宰相这个职位。

什么意思?

天下就只有你能当宰相?而且你还耍大牌,说自己脾气不好,又懒得管这一摊子事?

朱元璋发火了,但他压住了这把火。

朱元璋还不想弄倒刘伯温,毕竟这是一个人才。自从刘伯温跟着他,每一次建议都被证明是正确的。留这样的人在身边,确实能走不少弯路。

但朱元璋绝不允许刘伯温搞结党。

朱元璋能成为皇帝,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善于搞组织工作,一个是善于谋断。刘伯温在谋断方面,甚至超过了朱元璋。但刘伯温如果只搞参谋,再厉害也只能给朱元璋打工。要是刘伯温也搞起了组织工作,那就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朱元璋。

任何公司,业务骨干跟管理骨干都不能重叠,如果非要重叠,那这个人就是总经理,显然,朱元璋还不想退为董事长,他还想兼着总经理这个光荣的岗位。

于是,洪武三年,明朝刚走上正轨,朱元璋就把刘伯温打发回老家,让刘伯温没办法结党。可没想到,刘伯温人退心不退,安排杨宪进中书省,没事时,还派儿子时不时到京城送点文件。传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不想退出江湖,那只有打倒了。

现在杨宪倒了,下一个自然就是背后的靠山刘伯温。

胡惟庸一告就告到了杨宪,他知道,朱元璋要对浙东集团大起底了。于是,他趁热打铁,马上向刘伯温发起了攻击,告发刘伯温在老家不安份,占有王气之地。

以刘伯温的风水知识,完全有可能,刘伯温就曾经替朱元璋改过南京的风水。但拥有犯罪工具是否就是犯罪的证据呢。朱元璋认为是。

刘伯温也知道摊上大事了。自己再呆在老家,只能等着胡惟庸给自己打报告,于是,他做一个决定,马上到南京呆着。

老朱不是对我不放心吗?我现在就来南京呆着。在您的眼皮底下,这下您老该放心了吧。

事实上,刘伯温还是低估了朱元璋,对朱元璋来说,只有一种人才是安全的:死人。

到了南京,刘伯温得了病,普通感冒,二粒白加黑的事。可是,胡惟庸来看他了,还带来了朱元璋指派的医生,吃了两副药就死了。

朱元璋说是胡惟庸毒死了刘伯温。胡惟庸怎么说呢?不知道,因为胡惟庸不是最后的胜利者,他没有对历史进行盖棺定论的权利。

不管是朱元璋下的药也好,还是胡惟庸下的手也好。朱元璋终于实现他的拔刺目标。可是,随着胡惟庸的努力陷害,朱元璋发现棘杖上长出了一根最显眼的刺。

这根刺,就是当年的刺头青胡惟庸。

而拔掉胡惟庸这根刺,官员显然不够用了。因为胡惟庸已经把持了中书省。

斩了杨宪之后,朱元璋又从南海招回了汪广洋,还是想在中书省安排进自己的眼线。但不知道汪广洋是不是吸了广东的野生雾霾:瘴气,或者是被一贬一召的吓破了胆,回到中书省,比以前更低调了,死心塌地当了胡惟庸的跟班。

显然,用官员对付官员已经行不通了。那怎么办?于是,明朝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外朝机构锦衣卫粉墨登场。

胡惟庸已经成为大明朝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他自然也就光荣的成为了朱元璋的首要打击目标。可是,胡惟庸身为宰相,在文官系统权势很大,要收拾他,用朱元璋以前惯用的文官打击文官的办法显然不够用。

那怎么办?

朱元璋决定起用另一批特殊的人。

说起来,朱元璋也用了很多特务,而且颇有不拘一格用人材的意思,比如他曾经启用和尚去打探情报。朱元璋先生以前就干过和尚,知道和尚这种人可以穿乡越省而不被人怀疑,是优秀的特工人员。还有军官、文官甚至宫女太监都充当过朱元璋的耳目,他们都有一个名字叫检校。就是皇帝特派员的意思。

但朱元璋知道,这一次面对的胡惟庸异常强大,在朝中同样拥有不少眼线。跟这样的人斗争,单枪匹马的检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有必要成立一个专业的特务机构去对付胡惟庸。

于是,在一个夜晚,朱元璋找来了仪鸾司的指挥使毛骧。告诉他,从今天开始,他的职责不仅仅是给皇帝开道,保卫皇帝的安全,还要负责侦听天下的一切异动。而数年后,仪鸾司有了更为知名的名字:锦衣卫。

明朝成立后,朱元璋在京城设立上十二卫,其中的一卫为拱卫司,拱卫司又发展为亲军都尉府,后又更名为仪鸾司。在更名为锦衣卫后, 这个名字再没有变动,一直伴随着大明皇朝直到灭亡。这一支部队也永远是离皇帝最近的一支部队。皇帝出行,离皇帝最近的持有大刀的侍卫人员就是锦衣卫。

朱元璋认为,只有这样一支自己亲自指挥的亲卫部队,才不会受到胡惟庸的影响。

于是,全新的锦衣卫产生了。新的部门当然有新的服装:大红蟒衣的飞鱼服,意气丰发的乌纱帽,也有全新的装备:绣春刀。自然也得有新的名字:缇骑。更有新的任务,成为朱元璋的眼,成为朱元璋的耳,去打听大明王朝每个角落里发生的事情。

一名名缇骑出发了,他们隐身在黑暗里,潜伏在各级官员所看不到的地方,源源不断把官员或者百姓的一举一动送到朱元璋的面前。

当然,包括胡惟庸的。


胡惟庸似乎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来临,还是一如既往的老子天下第一。有意思的是,他还将毛骧收为心腹。指使他找一些不怕死的人给他干活。

于是,胡惟庸那些不平庸的举动很快汇总到朱元璋的案上。

有一天,胡惟庸的儿子出去骑马,在南京环路上飚马,马技不过关,摔到马下,不巧被马车给辗死了。胡惟庸大怒,本来这种事应该归刑部管,胡惟庸真要报仇,随便打声招呼,刑部的人给车夫判个死刑,还能包装成宽大处理。可是胡惟庸嫌太麻烦,不必麻烦刑部了,直接把车夫弄死了。

这说是事,也是事,毕竟一条人命。说不是事,也不是事。当朝宰相杀个马夫,谁又敢管?

朱元璋要来管。

事情传到了朱元璋的耳里,朱元璋把胡惟庸叫过来。

胡惟庸也知道摊上事了,一个劲解释,车夫闯红灯,无证驾驶,可能还是酒驾……自己一激动,就激情杀人了。

朱元璋只说了两个字:偿命!

胡惟庸退下了,奇怪的是,朱元璋说得很凶,让他偿命,却没派人抓他。

胡惟庸放心了,皇上只是做做样子,其实还是照顾我的。

于是,胡惟庸继续在不平庸的道路上一路猛奔。

又有一回,占(zhan)城国的使者到京城进贡,胡惟庸没让使者给朱元璋叩头,自己私下见了,就打发人家走了。

占城国是越南的一个小国,说起来,就算报上去,朱元璋同志也不一定有功夫见。可是,见不见是朱元璋的事情,不让见就是胡惟庸的事了。

朱元璋彻底爆发了,但他没有把目标对准胡惟庸,而是对准了他曾经派进中书省,却让他失望的汪广洋。而且也没有用私见进贡使者的罪名。而是用毒死刘伯温的罪名。

也不知道是查到什么证据,竟然显示汪广洋跟毒死刘伯温有关。汪广洋就此被赐死。

这一下大家都知道了,皇帝准备收拾胡惟庸了,因为当年带着医生去见刘伯温的,其实是胡惟庸嘛。

大臣纷纷揭发检举,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竟然查出汪广洋的一个小妾陈氏是罪官的女儿。这下事大了。因为罪官之女只有两个出路,一个是进宫洗衣服,一个是赐给立下战功的功臣家。汪广洋显然不符合分配条件。

再一查, 这个人是胡惟庸分过去的。

够了,私杀马夫、截流贡使、瓜分国有资产犯妇,每一个都够杀头,胡惟庸的脑袋再硬,也该掉下来了吧。

但朱元璋还觉得不够,因为他有一个理想,不仅仅是打倒胡惟庸,还要打倒胡惟庸背后的体制:宰相制度。


按周礼的说法,宰相是与皇帝分治天下的。而朱元璋显然不是一个愿意分享的人。那么,怎样才能通过打倒胡惟庸推倒整个宰相制度呢?杀个车夫,瓜分国有资产显然是不够的。

只有一个罪名够,造反!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故事。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称家里的旧井涌出了醴泉,所谓醴泉,就是井水有点甜。胡惟庸称这是祥瑞,邀请朱元璋前来视察并指导水井的工作。

朱元璋去了,走到西华门,也就是平时大臣上班进宫的门时,突然跑过来一个太监,上气不接下气,抓住朱元璋车驾的缰绳不让走。

这是什么情况?皇帝的马车都敢拦。不等朱元璋吩咐,锦衣卫的人就一拥而上,一顿乱棍,将太监打得半死。这个太监叫云奇,是东华门的守门太监,也就是传说中的门卫,门卫为什么拦驾呢?

云奇被打得不成人形,话都说不出来,但手一直指着胡惟庸的家。朱元璋这才感觉不对劲。于是,站起来一看,大概朱元璋有千里眼,一眼就发现了胡惟庸的墙上冒着枪尖。

朱元璋吓出一声冷汗,胡惟庸竟然给他设了一个鸿门宴!家里有伏兵,准备刺杀他。

朱元璋立马掉头回家,然后下令抓捕胡惟庸!

很快,证据搜集上来,胡惟庸家有五百兵甲,甚至还有人告发,这些兵竟然都是日本来的倭寇。刺杀皇帝,里通外国。够了,胡惟庸死定了,宰相制度也可以扔到胡惟庸家那口有点甜的水井里一起陪葬了。

这个故事相当惊险,但其实考证一下,是不太靠谱的。前面也说了,自从徐达请朱元璋看了一把刀,朱元璋就不随便窜门了,何况这个时候,朱元璋跟胡惟庸已经感情破灭了,只差动手了。这个时候,别说胡惟庸家的井水有点甜,就算是冒茅台,朱元璋也没心思去

所以,这极可能是一个虚构出来的故事,其目的就是让胡惟庸没有翻身的机会。

不管怎么样,胡惟庸死了,宰相制度也废了。但胡惟庸案才刚刚开始。因为朱元璋不会忘记胡惟庸是淮西集团的人,而淮西集团的团长是李善长。


李善长也算是个人精了。当年跟着朱元璋搞革命,只是朱元璋图书馆的管理员,后来竟然一一步步成为了大明第一功臣。

朱元璋一提起李善长,就说这是俺老朱的萧何。

李善长很受用,但他忘了一点,刘邦还杀韩信呢,何况朱元璋。

其实,李善长也确实善于长命百岁。他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被朱元璋打倒。刘伯温死得不明不白,杨宪莫须有被打倒,汪广洋成了下毒犯,胡惟庸直接被打成了造反派。只有李善长没事,他的儿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儿,他本人当了太子的老师。很明显,朱元璋是要把李善长培养成善终之臣。

朱元璋对功臣们下手是狠了点,但他也需要树立一个正面典型,免得后人说他专门过河拆桥。

可是,后面还是出事了。李善长犯错误了。

这个事情还是受胡惟庸的牵联,具体来说,胡惟庸被判定造反,而胡惟庸还找了一个叫李存义小伙伴来共襄盛举。而李存义正好是李善长的弟弟。

胡惟庸被处决后,李存义也被挖了出来。朱元璋想了一下,特地下诏,免死,流放算了。

很显然,这是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这个时候,李善长应该给领导写封感谢信,送个锦旗啥的,表示一下皇恩浩荡,我们三百六十度如沐春风。

朱元璋发了赦免诏书后,一直坐在宫里等感谢信,可是左等右等,都没有来。

善长来上班,眼袋耷拉得跟蛋蛋袋一样,就是不提这回事。

李善长压根就没想着要感谢领导。

李善长觉得完全没必要啊,我弟弟是我弟弟,关我什么事?我又没造反。你赦免他,是你的事情,跟我半毛钱的关系?

朱元璋怒了,这好比请人吃顿海鲜大餐,别人连个朋友圈也不发。

五年后,又出事了,李善长的亲戚丁斌犯了点事。李善长给朱元璋打个报告,要求老朱看在自己面子上,赫免了丁斌。

可是,面子是别人给的,不是自个长在脸上的。

不提还摆,一提朱元璋就想起了五年前那件不愉快的事情。

你现在知道求我了啦。五年前,我放了李存义,你连个屁都不放,今天还指望我当好人!

朱元璋大怒,加重处罚丁斌,送到锦衣卫的诏狱里学习学习。丁斌果然又供出了李存义当年那些事。虽然是老调重弹,但得看弹的是谁。

既然有人提了,那就彻底解决五年前的事吧。

李善长一家就此被团灭。那年,他已经七十七了,再撑两年,或者早死两年,就没这些事了。


脑洞历史观


刘伯温,博通经史,精于谶纬之术,有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才,被当时的人称为江左才子之首,诸葛孔明在世。正是在刘伯温的辅佐之下,朱元璋一统了天下。

据《明史·刘基传》记载,朱元璋曾经和刘伯温谈论丞相之职,谁担任比较合适的问题。当时,朱元璋因事准备惩罚李善长,就问刘伯温,在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中,谁来做丞相比较合适。

不徇私情的刘伯温,先劝说朱元璋还是留任李善长比较好,李善长功劳大,威望高,而且能调和将领大臣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好的人选。而他虽然和杨宪交好,却说杨宪“有相才无相器”,过于考虑一己之私。至于汪广洋,则“褊浅殆甚于宪”,比杨宪的气度还小。胡惟庸则是“譬之驾,惧其偾辕也”,表面是说胡惟庸可能会把马车驾翻,实际上暗指其可能会祸乱大明。

朱元璋一听,就说:“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就是说只有你刘伯温才能做宰相了。刘伯温一听,赶紧说他“疾恶太甚”,“不耐繁剧”,恐怕也不能担当此任,并对朱元璋说,“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当前的人恐怕都不胜任,还是慢慢来吧。

表面看来,这件事显示了刘伯温的正直无私,善于识人。而实际上,如果细细琢磨一下刘基的一番言语,应该是他猜测到了朱元璋的某些想法。所以,刘伯温就说丞相一职现在没有合适的人,如果免了李善长,那就先空着呗。

朱元璋比较多疑,刘伯温完全猜透了他的心思,这让朱元璋很不舒服。所以,此后就逐渐疏远了刘伯温,并准许刘伯温返乡养老。后来,刘伯温生病,朱元璋又故意让与他有嫌隙的胡惟庸带御医前往诊治,借胡惟庸之手毒死了刘伯温。

如果将整件事完整分析的话,就会发现朱元璋绝对才能非凡呀,这所有的事情都在朱元璋的谋划之中。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和刘伯温对话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就明白了。

朱元璋最先提拔杨宪,李善长担任中书左丞,杨宪则任中书右丞。李善长生病时,杨宪弹劾了继任左丞的汪广洋,自己升为了左丞。这位杨宪果然如刘基所料,性格过于狭隘,凡是他不满的同僚,都被他干掉了。因为杨宪是刘基浙东集团的干将,所以被杨宪干掉的多数都是淮西集团的大臣。这让淮西集团的李善长和胡惟庸非常不安。李善长就告发杨宪“放肆为奸事”,随后,杨宪被朱元璋所杀。

杨宪被杀后,淮西集团彻底掌控了朝政。朱元璋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只是太祖非常沉得住气,慢慢来。李善长因病辞去相位之后,胡惟庸成了左丞,汪广洋则被任命为了右丞。原本,朱元璋是想让汪广洋牵制胡惟庸的,结果汪广洋却整日饮酒吟诗。朱元璋多次训诫,甚至贬黜其再重新任命为右丞之后,汪广洋还是根本不与胡惟庸争斗。

朱元璋一看,既然如此,那就一起除掉吧。朱元璋借占成国入贡,胡惟庸、汪广洋没有报告为由,先是发配并在途中赐死了汪广洋。第二年,太祖又让人举报胡惟庸意图谋反,制造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夷了胡惟庸三族。

朱元璋又借胡惟庸案,大肆对文武功臣,各级官吏开了杀戒,并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加强了中央集权。

原本,朱元璋是想留李善长一命的,毕竟李善长是他钦定的开国第一功臣。可是,李善长对于朱元璋的施恩,却不知感谢,这让朱元璋非常不满。后来有人告发李善长在胡惟庸准备谋反时,“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然后又罗列了一些其他的罪名,将李善长处死了。

看到这里,整个事件的真相也就浮出了水面。正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朱元璋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才做了所有的事情。

朱元璋听了刘基之言,故意提拔三人做了宰相,之后随时监控,就等着三人犯错。在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犯错之后,朱元璋顺理成章的除掉了包括三人在内的,所有可能危及皇权的大臣。同时,朱元璋还有了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的借口,众大臣也无从反对。可见,朱元璋的城府之深沉,做事谋划之长远。


奕天读历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小觻得先来分享一个小故事!

这日,朱元璋召见了刘伯温,谈及中书省改组的事情。此时的中书省长官还是开国元勋李善长。朱元璋说道:“我想让你来做我的丞相,不知意下如何?”刘伯温大惊失色,他太清楚朱元璋的为人,连连避辞不就。朱元璋又说道:“先生避而不就,那就推荐一个人出来!”刘伯温摇头,表示没有合适的举荐。此时的朱元璋却开口说道:“你认为杨宪如何?”杨宪虽然是刘伯温的好朋友,但刘伯温丝毫不敢以私废公,他说道:“杨宪有宰相的才能,却没有宰相的气量!”朱元璋又问:“那汪广洋如何?”刘伯温回答:“比杨宪还要偏狭肤浅!”朱元璋再问道:“那胡惟庸如何?”刘伯温答道:“胡惟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朱元璋笑了,接着说道:“看来我的丞相还是得由你来做!”刘伯温只能跪地求饶,说自己没有能力担此重任,连连推却,朱元璋不免有些失望。刘伯温的确聪明,但这次他属于神经紧张,虽然朱元璋确实是一个爱疑神疑鬼的主,但这次的丞相任职朱元璋的确是发自真心的。

太祖改制

朱元璋摆明了就是想要动李善长,原因很简单:集权

作为一个极度缺乏政治自信的皇帝,对于权力欲与控制欲的渴望是空前的,在他的心中,可只有将所有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才能够过得安稳。明初承袭元制,设立中书省,中书省最高长官即为丞相。丞相的存在,尤其是像李善长这样有能力的亲密战友在位,对君权的制约力度是空前的。所以在朱元璋心中,一场改制的事业已经缓缓拉开帷幕。

既然改组中央,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刘伯温、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继任丞相呢?原因很简单,他们是功臣,却都不是大功臣。他们四人当中最具名气的刘伯温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时,仅仅只是一个三等伯而已,其他人更不必多说。朱元璋首先选择刘伯温接替李善长,主要目的是平息朝堂舆论,实现权力过渡,其实刘伯温也不会做多久,因为朱元璋的目的并不是找一个有能力的好丞相,而是找一个能控制的丞相。什么样的更好控制,自然是立功最少,品级最低的。

刘伯温坚辞不就之后没过多久,李善长遭到排挤宣布下野之前,杨宪与汪广洋先后进入中枢机构。没过多久,两人便接替了李善长,成为国家总理。只可惜杨宪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重用亲信,擅权谋私。他擅杀侍御史刘炳,让朱元璋对其起了杀心,倒不是朱元璋要为刘炳抱不平,而是朱元璋感受到了杨宪并不是一个好操控的主儿。于是朱元璋在《明史·太祖本纪》中留下了一段冰冷的话:左丞杨宪,有罪,诛!

丞相被废

杨宪死后,胡惟庸凭借着其高超的政治手段与才能,一路顺风顺水的打进了中枢机关(当然其中包括朱元璋的特殊照顾)。此前的汪广洋来来回回几次折腾,终于又坐上了中枢长官的位置上(当时分为左右丞相)。朱元璋重新启用受气包汪广洋的目的很明确,牵制胡惟庸。但是汪广洋虽在行政能力上没得说,在权变计谋上却根本不是胡惟庸的对手。

胡惟庸任丞相之后,正是应了刘伯温那一句“出身牛犊不怕虎”的话,简直没有把皇上放在眼里。结党营私、骄横跋扈、任用亲信,比杨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在职时,丞相府门庭若市,朱元璋则耳目闭塞,很多信息都被胡惟庸扣押。朱元璋不得不承认自己看走了眼,胡惟庸的存在才是对皇权的最大制约。于是乎,捏造罪名赶胡惟庸下台的时间到了。

汪广洋作为皇帝安插在胡惟庸身边的“特务”,此刻展现价值得的时刻已经来到。朱元璋是多么的希望他能提供一些对胡惟庸极为不利的信息,可是汪广洋却没有,这种政治权谋上的无能让朱元璋十分失望,既然不成事,那就滚蛋吧!所以,朱元璋将汪广洋流放海南,后来朱元璋又上来了一阵蛮劲,派遣专差赶上押送汪广洋的队伍,将其就地赐死。

没过多久,胡惟庸的“谋反罪”也被捏造了出来。说其结党营私的确不假,但却无谋反之实,这是空穴来风。毕竟朱元璋不会在乎你有没有谋反,只要是危及王权,你就得死,胡惟庸被满门抄斩。这么说有没有证据?还是我主观臆断?答案是证据确凿。

胡惟庸死后没几天,朱元璋宣布废除中书省,子孙后代不得再次设立,但凡是有进言设立者,皆可凌迟处死。朱元璋的举动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这杨宪与胡惟庸的死亡本质便是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他们没未能像朱元璋料想的那样接受朱元璋的支配,而是屡屡的冒犯君权,所以朱元璋有了这样的想法:既然丞相只要存在就会带来制约,那干脆让它消失吧!这样的角度看待丞相被废,简直就是拨云见日,顺理成章!

<strong><strong><strong>


秦风汉韵论古今


导读:历史上皇权之争从来都是贵族之间的博弈,更有甚者说三国就是家族战争,可是有这么一些皇帝确是出身草根把握住了历史上稍纵即逝的机遇,今儿老龙和大家掰扯掰扯朱元璋黄袍加身之后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三杀宰相……

朱元璋三问刘基-刘伯温!

有人说其智慧堪比三国诸葛亮。而刘伯温精通天文、兵法、数理,文学,诗棋各大领域,他的诗文风格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在下棋领域曾让宰相李善长9子,仍然还是刘伯温胜此局。所以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际,便问到朱元璋谁能胜任宰相一职。

明史列传:“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


一问、当朱元璋一问刘伯温是否为相

问及胜任宰相之时,刘伯温就知道自己绝不能当宰相。

首先朱元璋在元朝余部未剿灭的时候在天京建立明朝,为稳固政权。朱元璋选择任选宰相,但朱元璋自己的能力较强,但为人比较自卑,害怕别人与自己争权。所以立丞相也是必然,那么立刘伯温成丞相也是自然。但是刘伯温的确才华盖世,胸有韬略,然而自己不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政治家。“洪武三年,朱元璋欲任命他为丞相,

刘伯温的回答是:‘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即言自己性格正直刚烈,嫉恶如仇,又想一心研究文学所以自己不适合当宰相。

二问、当朱元璋二问刘伯温何人可为相

刘伯温叹息三人命运堪忧,由于朱元璋欲中央集权。所以李善长当任宰相,但其欲独揽大权,被朱元璋拿下。朱元璋再次问及刘伯温之时身为情报侦探杨宪是否能胜任!

刘伯温回答是能力很强但气量小。所以后来杨宪为宰相之时,四处告状欲把自己的政治敌方实力扳倒。但朱元璋认为其篡权将其拿下。

三问:朱元璋三问刘伯温能让何人为相

对于汪广洋来说,刘伯温回答是比杨宪还要浅薄,更难胜任,后来的确如此。很快也被胡惟庸告下台。对于文官中的能才胡惟庸刘伯温的回答是此人如牛不好驾驭,后来胡惟庸听闻后,火冒三丈,告诉朱元璋刘伯温在老家建造帝王风水。原本朱元璋对比自己谋断的人就不放心,听闻之后,刘伯温千算万算没算到这一步。


老龙史社


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说出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后,为啥无一例外全都惨死?

历史上,刘伯温算是能够跟诸葛亮齐名的人物,他的才能出众,在帮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曾经做出过不少的贡献。但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明朝建立以后,却一直处于一个中等的位置,官位不高,可是却得到了善终。这是因为他相当的聪明,知道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若是身居高位,恐怕会和很多开国功臣是一样的下场。能够看清楚自己效命的皇帝是什么样的人,从而找清自己的位置,这就能看出他的确很聪明。



就是因为刘伯温这个人比较的知趣,所以朱元璋很多时候还是喜欢跟他聊天的。曾经朱元璋就问他谁能够当宰相?当时他给刘伯温说了三个人,但是对方都否决了。结果没想到,这三个被他否决的人,最后的确下场凄惨。看来刘伯温的神机妙算跟诸葛亮也算是有的一拼,难怪两人能够齐名了。



当时朱元璋问他,让杨宪来当宰相怎么样?刘伯温回答他说,杨宪这个人是挺好的,也的确是有能够当宰相的才能。可他这个人气量小了一些,不太适合坐在这样的高位上。朱元璋听了他的话,思考了一下,觉得好像的确是这样的。因此又换了一个人问他,汪广洋来当,可以不?刘伯温听了还是摇了摇头,说这个人的气量比起杨宪来说还要小,那就更加不合适了。



好吧,提出的两个人都被否决了,但朱元璋也不气馁,接着又问,那胡惟庸怎么样呢?结果刘伯温还是摇了头,说:如果当宰相就像是驾马车的话,那么让胡惟庸来驾驶,就很有可能弄断马车。这一个不行,两个不行,三个还是不行,老朱有点不高兴,他想是不是对方想自己做宰相了?于是接着说,看来咱们这位宰相也只有老先生能够来当了。刘伯温听了这话,当然知道皇帝不高兴了,于是赶忙就说:我也不行,我太嫉恶如仇了,也不太会处理朝廷上的事物,所以也当不了宰相。表达完了自己的意思以后,他又接着对朱元璋提了一个醒,说这三个人的确是不太适合当宰相,宰相这样的高位事关重大,还是应该多加考虑一下。

可是朱元璋没有听到的劝,还是让这三个人当了宰相。结果三人果然如刘伯温预料的一般都不符合他的心意,最后落了一个可悲的下场。


江上孤舟


朱元璋和刘伯温的轶事得有好几箩筐,说个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不过,刘伯温在朱元璋打江山的过程中确实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鄱阳湖一战,朱元璋亲上舟船督战,却没想到自己被陈友谅给盯上了,如果不是刘伯温及时预料到危险,拽着他换船的话,他在鄱阳湖上便已经被陈友谅的飞砲给炸成了肉泥,哪还会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所以,朱元璋一直很看重和尊敬刘伯温,称呼刘为“老先生”,还常常对人说:刘老先生真是我的张良呀!

只不过,刘伯温也很了解朱元璋的为人,所以一听朱元璋说自己是张良的时候便明白了朱的意思——张良在帮刘邦打下了江山之后,选择了激流勇退,明哲保身,老先生呀,你看着办吧。

这也是后来朱元璋想升一升刘伯温的爵位,刘伯温却说什么也不肯接受的原因,实是不敢接受。

后来,李善长被罢相之后,朱元璋找来了刘伯温,对他说:“老先生呀,咱想让杨宪接李善长的班,你看如何?”

刘伯温一听,心中一个咯噔,皇帝怎么突然问我这事?杨宪平时对他挺好,想来皇帝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也不敢昧着良心说杨宪的好话,当然他也不愿这么说,所以只好坦言:“杨宪这个人呀,虽有宰相之才,奈何却没有宰相之气量,所以,他不适合当这个宰相。”

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话,似乎也觉得有点道理,点了点头,又问:“那么,汪广洋怎么样?”

刘伯温还是摇了摇头:“汪广洋此人心胸之狭隘更甚于杨宪,更不适合当宰相。”

汪广洋有这么糟糕?朱元璋继续问:“杨、汪不行,那胡惟庸呢?”

朱元璋心想,胡惟庸此人颇有才能,让他当宰相的话总该合适了吧?谁知刘伯温仍然摇头说道:“这宰相犹如是驾驭一辆马车的车夫,让胡惟庸当这辆马车的车夫的话,我怕他会弄断马车的车辕。”

朱元璋听了,心里有点不高兴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是不是只有你能行了?所以,他顺口说道:“看来,咱的宰相,没人能比老先生更适合了!”

刘伯温一看朱元璋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恐怕也有试探之意,所以急忙摆手:“不行不行,我太嫉恶如仇了,又不喜欢处理繁杂事务,让我当宰相,恐怕会辜负皇上您的期望。更何况,天下何患无才,只要认真寻找,总能找得到人才。只是,您方才所说的杨、汪、胡三人确实难当宰相一职。”

可是,朱元璋并没有听刘伯温的劝,先后让他们当了宰相,当然,杨、汪、胡三人最后的下场也都很凄惨。

杨宪在升任中书右丞之后,意图更上一层,所以总想着将李善长给拉下来。

他一边使劲抓中书省的权,一边又不忘弹劾中书左丞汪广洋“奉母无状”,如此一来,杨宪等于是同时得罪了李善长和汪广洋。刘伯温说杨宪没有气量也没说错,汪广洋本已被贬回乡,谁料杨宪还是不放过他,再一弹劾,朱元璋直接将汪广洋贬到海南去了。

李善长一看时机到了,便上书弹劾杨宪,说他“放肆为奸事”。

杨宪最后被诛,究竟是犯了什么事谁也不知道,李善长的弹劾起了什么作用也没人知道。

杨宪伏诛之后,汪广洋被召回了南京,在李善长因病辞去相位之后,被朱元璋升为右丞相。

但是,汪广洋这个人的能力有限,虽然身居右丞相之职,却没有干出一点成绩,朱元璋看不下去了,你既然没这个能力,也别赖在这个位置上了,于是汪广洋便被贬去了广东任参政。

汪广洋被贬到广东以后,朱元璋又觉得自己对不住汪广洋,所以又一道诏书发到广东将汪广洋召回了南京。

1377年,朱元璋突然又让汪广洋当了右丞相,此时的左丞相是胡惟庸,所以朱元璋让汪广洋当右丞相,或许便是想利用汪的资历去制衡胡惟庸,只可惜汪广洋只顾吃喝玩乐,没起到这个作用,不论朱元璋怎么训斥也没用。

1379年,突然有人翻了旧账,御史中丞涂节突然上书说刘伯温是胡惟庸毒死的,但是汪广洋知情不报。

朱元璋一看瞬间怒了,问汪广洋有没有这回事,汪广洋又不傻,当然说没有,可是朱元璋不信呀!于是,汪广洋又被贬往海南,只是船才走了没多久,朱元璋突然又追究起汪广洋当年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书省任上不揭发杨宪罪证之事,在半路上赐死了汪广洋。

1373年,汪广洋被贬到广东,右丞相一职空了出来,朱元璋左思右想也不知道应该让谁当,所以只好空着,这一空便是半年之久。半年之后,经李善长举荐,朱元璋任命胡惟庸为右丞相。

所以,在1373年这一年,等于是汪广洋在给胡惟庸腾位置,后来胡惟庸升任了左丞相,又等于是变相地将右丞相之位还给了汪广洋。

只是汪广洋此人无所作为,胡惟庸以左丞相之位身居朱元璋这个皇帝一人之下,权焰之盛,即便是朱元璋也有所忌惮。

胡惟庸后来意图谋反不成,被朱元璋给杀了,朱元璋也借着胡惟庸案的良机废除了丞相制度,摆脱了相权对皇权的束缚和威胁。

胡惟庸一案,前前后后有3万余人受牵连而被诛,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杨、汪、胡三人的被诛,也可见当年刘伯温对他们三人的评价之准,朱元璋不听劝而用了这三个人,谁又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吾与吾国


文献记载,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其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分为两派: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安徽西部)集团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浙江东部)集团。

淮人集团的核心人物李善长不仅是朱元璋的老乡,还很早就追随元璋,元璋起兵之初就任幕府书记,元璋称吴王时任他为右相国,后登基称帝时封其为左相国、左丞相,朱元璋曾点赞他“论功当属第一”。李善长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儿女亲家,其子是明太祖的驸马都尉。李善长为相后喜用淮人,他的同乡、亲戚胡惟庸被他从一介小小县令一路提拔至丞相尊位,接了他的班,两人先后掌相权长达十七年。李善长、胡惟庸在位期间极力排挤非安徽籍人士,除非你是淮人,否则不许掌实权。浙东集团的中心人物刘基(字伯温)也是明朝开国功臣,是朱元璋最为倚重的亲信谋士,元璋曾对太子朱标说:“我到婺州时,得了处州 。它(处州)那里东边有方国珍,南边有陈有定,西边有张士诚,刘伯温那时挺身来随着我......鄱阳湖里到处厮杀,他都有功”。在与陈友谅、张士诚的鏖战中,刘伯温都积极献计献策并被元璋采纳,且有奇效。后来,刘伯温设计出一套军卫制,为建立大明军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亲自参与组织、设计、修建了南京(元称应天府)城墙与明宫,也算功勋卓著吧。

朱元璋登基后大封有功之臣,立有大功的刘基只封诚意伯,年禄二百四十石。李善长则封韩国公,俸禄四千石。好在刘基一向淡泊名利,没有计较。

《国初事迹》记载,朱元璋曾到汴梁(今开封)慰问北伐诸将,丞相李善长和御史中丞刘伯温留守南京,李善长的心腹中书省都事李彬犯法,善长出面为他求情,嫉恶如仇、执法如山的刘伯温不给面子,坚决向元璋汇报,获元璋批准后将李彬处死。淮西集团素与浙东集团(核心人物除刘基外,还有宋濂、叶琛、杨宪等大儒)有矛盾,一向视其为眼中钉,加上这次刘伯温执意将淮系干将李彬诛杀,更加深了这种仇恨。洪武四年,屡受明枪暗箭偷袭、预感到山雨欲来的刘伯温索性告老辞官(有史料说遭李善长威逼)归里,到原籍浙江青田武阳乡下闲居去了。

《明史·刘基传》记载,在此之前,朱元璋曾和刘基商量丞相的最合适人选,彼时有人正攻讦李善长,刘基却不念旧怨,说李是淮系元老勋贵且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而且他处事公正,能协调诸将的关系。元璋讶异道:“他多次要加害于你,你怎么还替他说好话?我看丞相还是由你来做吧”。刘基很清楚在淮人一手遮天的情况下,自己很难站住脚,更别说有施展才干的空间了,于是说自己生性骨鲠刚直,口无遮拦,难以调和诸将,予以婉拒。元璋见他再三辞谢,遂作罢。

元璋又问:“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这三人如何”?杨宪是朱元璋的亲信,也是刘基的好友,但刘基却说杨宪虽有相才,但器局、肚量偏狭,不能容人,汪广洋有些能力,也有智谋,但识见偏浅,没有登高望远之能,胡惟庸更不行,德才均不配位,丞相好比驭者(车夫),胡惟庸不但驾驭不了马车,恐怕连车辕都会被他毁掉。

《明史》对上述三人的评价都不低,可在刘伯温眼中,除李善长外,其他三位都不是相才。山西人杨宪办事干练,长于外交,江苏高邮人汪广洋以书法和智谋著称于世,胡惟庸则起自基层,在地方上摸爬滚打多年,熟悉明王朝的基层情况,古人云:“宰相必取于州郡 ”,胡惟庸应该是做丞相最合适人选。可刘伯温认为三人都不适合做丞相,尤其是胡惟庸。

其实,朱元璋找刘伯温咨询丞相的最佳人选,自有其难以明说的深意。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的博弈就是封建政治无法回避的矛盾焦点,皇权独大时,宰相只能做幕僚长,皇权衰弱时,宰相就会大权独揽,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无冕之王”。彼时的朱元璋,对独断专行的李善长日益不满,已有换相的意思,但他还需忍耐,因为他还没找到一个能完全替代李善长的人选。但他心里已有三个人选。如今,他把这三人一一列举给慧眼如炬的刘伯温。这是朱元璋一箭双雕之计,一是想听听刘伯温这位高参对三人的真实看法与评价,第二只能想不能说:这三人是除李善长外对皇权最具威胁的人,必须早做防范,为下一步彻底废黜相权做好铺垫。

朱元璋没有细问刘伯温对三人尤其是对胡惟庸的恶评思路从何而来,刘伯温也没具体解释。自己心目中三个丞相人选都被刘伯温给否定了,这让元璋多少有些难堪,但还有更复杂的情绪只有他自己知道。

数年后,胡惟庸专权,他早就恨刘伯温说他的坏话,于是找由头在朱元璋面前攻讦,说刘基在家霸占有王气的吉壤作坟茔,最终削夺了刘基的俸禄。本已辞官回家养老的刘基惶恐异常,只好亲赴南京请罪,不敢回家 ,忧愤成疾,胡惟庸特意差遣医生来给他治病,吃了药,病势反而愈发沉重,于洪武八年不治死去。胡惟庸案发后,有人告发,说刘伯温是被胡惟庸下毒害死的.....

史载,明初第一任左、右丞相分别是李善长和徐达,李善长为人处世异常谨慎小心;徐达则长期在外统兵征战。他二人都没有和朱元璋形成大的矛盾冲突,但相位传到胡惟庸时,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明史》载,胡惟庸是大明头号开国功臣李善长的女婿。在李善长的提携下,他从一个小县令一路扶摇直上,很快当上了左丞相,在朝中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官员的升迁、任免、奖罚大事,都自作主张,不向元璋请示;他还将不利于自己的奏书全数扣押;他大开竞奔之门,大肆卖官鬻爵;他聚敛了如山的财货;他培植亲信,遍树党羽,排斥异己,称霸朝堂。胡惟庸如此嚣张跋扈,不仅危及明王朝的安定,而且和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也必然会发生尖锐冲突。胡惟庸“谋反”案发后,朱元璋顺藤摸瓜,借题发挥,将三万余人罗织进“胡党”并全部诛戮殆尽,连位居“勋臣第一”,早已年迈退休在家的李善长以及全家70多口男女老幼也一齐被杀。在此之前的洪武二年,任中书省执政的杨宪因“专决省事,罢黜旧吏,更用亲信,杀侍御史刘炳,弹劾右丞相汪广洋”被李善长奏劾“放肆为奸事”,被元璋处死。而受封忠勤伯,曾担任右丞相的汪广洋,在洪武十二年时因受胡惟庸案牵连(有人告发他与胡惟庸合谋毒死刘基)被元璋赐死。之后,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罢去了丞相,经过一番改革整顿与无情镇压,朱家皇权得到最大程度的强化。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