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被吕雉做成“人彘”,她的生命力真的那么顽强吗?

史学达人


历史上戚夫人被吕雉做成“人彘”,她的生命力真的那么顽强吗? 人彘中国古代的一种惨无人道的酷刑,把人同杀猪那样对待,甚至比杀猪更加惨烈。人彘中的彘原本意思是抓获的野猪。吕后是怎样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呢?先把戚夫人的四肢砍掉,然后挖去眼睛,把耳朵割掉,逼着喝哑药、割掉了舌头,把脸化花,然后丢在猪圈。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为什么没有马上死去呢?



用手法上看作为人彘,虽然被砍去四肢,只会造成失血,只要止血就不会危及 生命。双目,双耳,声带挖去或用药也不会造成生命危险。而且作为人彘的实施者,其目的是想让人彘生不如死,痛苦不已,因为人彘活的时间越长,承受的痛苦也就越大。这也很好的满足了实施者的目的。所以戚夫人被人彘后,吕后为了延长其痛苦的时间,很有可能预先做好了准备。就是让其让其在痛苦绝望中慢慢死去。

吕后为何如此痛恨欺戚夫人?

夺夫之恨:吕雉年轻的时候不仅貌美而且知书达理,家里条件也是比较好的。刘邦就是个混混到处骗吃骗喝,而且还年长吕雉15岁。两人结婚后吕雉操持家务,可谓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后来刘邦和项羽开战,刘邦大败。项羽派人将吕雉和刘邦的父亲等人抓住作为俘虏。项羽将吕雉五花大绑推到对刘邦对面还支起大铁锅,告诉刘邦,将吕后和刘邦的父亲等人煮了做汤喝。



刘邦说,你吓唬谁也,你动手煮吧,完事了也分给我碗。听到刘邦的这种话,吕雉十分生气。吕雉被作为人质扣留期间,刘邦有了新欢戚夫人,楚汉议和后,吕雉回到家,很生气也无可奈何。看着丈夫和别的女人亲亲我我,这个梁子自然是结下了。

夺权只恨:刘邦宠幸戚夫人,吕后自然不好受。但是对于吕后而言,丈夫虽然被人夺走了,好在儿子还能指望。刘邦已立吕雉的儿子刘盈为太子。谁知道戚夫人不满足,想让刘邦封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

一个朝廷当然不能有两个太子。谁的儿子被封为太子,谁就是皇后。这可以说是吕后用性命换来的,也关系到儿子今后的命运走向。以吕后的性格,是绝对无法容忍的。这时候吕后与戚夫人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吕雉成为皇后后,戚夫人自然不敢再造次,刘邦死后,吕后掌权,自然是新账旧账一起清算。



戚夫人成了人彘后,皇帝隔了两三天之后才看的戚夫人,也就意味着最少戚夫人应该活了两三天的样子

戚夫人的遭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对于一个女人而言,不仅夺其夫还要害其子,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容忍。尤其对于吕后这样的人,绝对不允许其他人染指自己用性命换来的胜利成果。也就可以想象其对戚夫人有多恨之入骨了。变成人彘后自然也不会让其痛快死亡。所以与其说戚夫人生命力强,不如说是吕后的刻意为之。


文史侃大山


不是!

这个,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拿传说当事实不一定合适。

我是个历史爱好者,平时喜欢读些历史书。但我本人的职业是医生,我做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了,而且从事的专业是手术科室,经常站手术台。做医生做手术时间长了,我不禁有许多困惑。比如说,我很久以来就想不明白,历史上所谓的“千刀万剐”是怎么做到的?

举个例子吧。有份资料说当年袁从焕被剐了3600刀,刀刀见血见肉(以保证痛苦),而且还得让袁从焕活到最后,只有最后一刀才能切断脖子(应该是气管?)让袁从焕死掉。如果提前一刀死了,行刑的刽子手就要被砍头。当时这个说法的资料来源于比较严肃的历史文章(是一位正规学校的历史学者的讲述),我当时保存了下了。保存在我上个的上个手机里。因为是上个的上个手机,现在已经没有了,但我确实是在我上个的上个手机里把这份资料保存了很长时间。

我保存这么长时间,目的是用来“难为”同行的。哈哈,我做不到所以就有“坏心眼”了。我作为一个受过现代正规医学教育和培训,每天都在临床上和手术室里摸打滚爬的医生,坦白的讲,我对能做到这个资料中说的、“3600刀才剐死袁从焕”的刽子手佩服的五体投地!

或者说,现在要是给我一个健康的大活人,让我这样剐他3600刀,刀刀见血见肉的剐3600刀,还得保证他最后一刀才死,我一点信心也没有!就是在条件最好的现代化大型核心三甲医院里,做这种手术(就勉强算是手术吧) 恐怕我也不敢!

我把这个资料保存很长时间的那段时间里,经常拿出这个资料来问别的医生,“这是怎么做到的?换了你有把握做到吗?”。可以说,我问过至少好几十个医生,毕竟这也是我保存这个资料的目的,我拿这个资料难为过许多同行医生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医生敢说自己有把握做到!

其实,这种要求的“手术”,不用去问别的医生,我就是医生,我可以很有把握的讲,就现在的科技水平,全世界都没有那个医生能做到,要是古代明末时,刽子手就能做到这种水平,那这个刽子手对解剖学、生理学、手术学和人体创伤学等等科学技术的掌握,其水平之高已经远远超出现在的地球水平,甚至恐怕要超过火星人的技术水平了!

戚夫人的事件,大约也是这么回事儿。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做这么多的“手术”(受这么多的伤害),估计早死了。至于历史记录么,那个,当真不当真,当得了真还是当不了真,那就是你的独立判断了。

供题主和大家参考。


137亿年前的氢二氧一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知道什么叫做人彘(zhi),“人彘”这种....酷刑吧是吕雉发明出来的,当时也不知道她哪里来的灵感,也不知道是谁取得“人彘”这一名字,反正戚夫人是被吕雉做成了“人彘”


'人彘“是指将人的截掉人的四肢、割掉鼻子、挖掉双眼、铜液灌耳、剃光全身的毛发以及在嘴中灌以剧毒,最后被丢进厕所里,说是厕所吧其实就是方便用的木桶,一般人在”被制作“的过程中就会死去,但戚夫人不同,硬是在桶中坚持了两星期才过去,是戚夫人抵抗力强的原因还是吕雉没下狠手,尚有一丝人性

我们先来验证一下”戚夫人抵抗力强“这一原因是否能通过,第一步在不消毒的情况下截掉四肢的生还几率只有百分之一,生还几率可以说是基本没有,但所谓”大胆假设“,我们就把戚夫人当作是那个”一“,。其余的割鼻子、挖双眼、剃毛和毒坏嗓子虽然残忍,但却都不致命,真正致命的是后面的”铜液灌耳”,黄铜的熔点是一千摄氏度左右,而耳朵是连接脑子的,一千度的铜液灌进脑中是必死无疑,所以最后推断来说戚夫人基本是没有生还的可能的。



然后我们来看第二个原因,“吕雉没下狠手”,对于这个原因我是弃之以鼻的,吕雉黑化后能保留人性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但作为初代制作者可能并没有后面配方那么完美,也就是说她遗漏掉了最致命的一步——铜液灌耳,这样戚夫人能熬过去就好理解多了。


历史伶俜者


死亡很可怕,但比死亡更可怕的是生不如死。

历史上的戚夫人就经历了这样生不如死的经历。

先来看看什么是人彘,“彘”就是猪,人彘就是把人变成猪。首先要把人的四肢剁掉,然后挖出眼睛,耳朵里面灌上桶水,再用哑药灌入喉咙破坏声带,割掉舌头,割掉耳朵。


受刑之后的人听不见声音,闻不出味道,看不见东西,全身上下除了头能动就没有可以动的地方了。而且这种刑法最残忍的地方在于,它会尽可能地让人活着。让人不断的感受,痛苦,并在痛苦中死去。

史书上记载,吕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之后还叫他的儿子来看。一个年轻小伙子看到这样惨不忍睹的一面之后就被吓病了,没几年之后就去世了。

从记载上,我们可以看到做成人彘之后,还是活了几天的,最起码是让吕雉的儿子看到了。

但是绝对活不久,因为尽管尽可能的保护性命增加痛苦,在医学条件不发达的古代,仍然活不久。

我们很有理由推测,戚夫人再变成后人彘没几天就离去了。

戚夫人在经受了那样的痛苦之后,能够存活几天,不应该把所有的原因都归于戚夫人的生命力顽强,更多的应该是行刑过程中通过专业的手法,减少出血,降低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可以活的更久。


而且当时的戚夫人在行刑过后是没有办法进食的,所以尽管她身上的伤口不会致命,也迟早会渴死饿死。

而且这样严重的伤口感染是必然的,在古代出现伤口感染,往往意味着死亡。各种条件之下,戚夫人都不可能活很久,行刑过后的那几天,应该算的上是苟延残喘吧。


人彘这种刑罚真的算是惨无人道,大家觉得呢?


替鲸照顾海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女人之间的嫉妒是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刘邦在做汉王的时候,遇到了戚夫人,很是宠爱,并且这个戚夫人也很给力,生了个儿子——刘如意。从这个名字就知道,刘邦对这个儿子还是很满意的。甚至有一点时间想废掉太子,立刘如意为大汉储君。

这可把吕雉皇后吓坏了。古代失去权力,很多时候就是意味着失去身家性命。

刘邦去世后,吕雉重新手握大权,于是开始了对戚夫人的疯狂报复。

怎么报复呢?

根据《史记 吕太后本纪》的记载: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真是惨绝人寰啊!

先让人把戚夫人的手脚砍掉,挖掉其眼睛,耳朵搞聋,嗓子毒哑,然后再把这个人不人鬼不鬼的戚夫人放入厕里,号称“人彘”。

过了几天,这个“人彘”才死掉。

不少人可能要疑问,手脚断了还能活几天,这是不是真的呀?

要知道,汉代时候的医术也是不低的了,吕雉是故意不让戚夫人那么快死掉,所以在砍断其手脚时候,用了药,应当是止血类的药物。就像明清时候,判犯人凌迟之刑的时候,也就是千刀万剐,如果没有割够足够的刀数,犯人就断气了,那行刑的刽子手是要被追究责任的。为了让受凌迟之人保住一口气,甚至需要给犯人喂人参汤以补气。

由此可知,在人为刀俎时,痛快死去算是比较好的结局了。


历史宝藏


刘邦爱上吕雉,又爱上戚夫人。刘邦喜新厌旧,导致悲剧的发生。要知道,吕雉年轻时,十分美丽,聪明,漂亮,能干的。吕雉嫁给刘邦时,十八姑娘一朵花。当时刘邦,天天吃喝嫖赌,不务正业,贪恋女色,好赌成性,喜欢打架斗殴,爱争强斗狠,十足地地痞流氓。吕雉嫁给刘邦,真是鲜花插在牛粪上。这时,吕雉大美人,十分看不上酒囊饭袋的刘邦。吕雉就当起刘邦的老师,教刘邦学知识文化,教他做人品德,教他有家教,有教养,教他树理远大抱负,理想,和奋斗目标。刘邦太有心计,太聪明了,会收买人心,拉拢一些英雄豪杰为自己打天下。在吕雉大力支持下,刘邦成功当上皇帝。刘邦当上皇帝后,看不上人老色衰的吕雉,还要废去太子。这时,吕雉十分气愤,心里扭曲,才知道政治斗争是残酷的,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刘邦太爱戚夫人,措施不当,保护不力,才让戚夫人成了吕雉的刀下鬼,也让戚夫人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要怪就怪,吕雉太有心计,太有能力,太凶残,太狡猾了呀!要怪就怪,戚夫人太美丽,太善良,太没心计,太不聪明了,太没有能力和才华了。怪就怪,刘邦对吕雉太宽容,太迁就,太容忍了。刘邦骗钱骗色骗财,骗得,害得戚夫人一无所有,甚至骗死害死了戚夫人。因为刘邦没有吕雉的大力帮助,当不了皇帝,更玩弄不了戚夫人呀!刘邦太爱很有能力的吕雉美人,不爱戚夫人这个仙女呀!说戚夫人死在吕雉手上,还不如说戚夫人死在刘邦手上。如果刘邦真心爱着戚夫人,怎么不诛杀吕雉和太子及其党羽和势力?刘邦真爱戚夫人,为什么不送佛送上西天,让戚夫人做皇后,让刘如意取代太子?吕雉在刘邦死后,大权在握,十分凶残地杀害,谋杀了戚夫人和刘如意,其手段恶劣残忍,其所作所为令人发指。吕雉心狠手辣,凶残成性,惨无人道,必订在历史耻辱柱上,成为卑鄙无耻又极其凶残的历史小人,遭人唾骂,还遗臭万年。


中国美6220


戚夫人是刘邦最宠爱的一个妃子,她貌美如花,能歌善舞,据说还下的一手好围棋,深受刘邦的喜欢,可以说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她曾鼓动刘邦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因为遭到吕后与大臣的反对,最后无果而终。戚夫人得宠,以及觊觎太子位的野心,让吕后耿耿于怀,为她后来被害埋下伏笔。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她第一个拿戚夫人母子开刀,先毒死赵王刘如意,然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什么叫“人彘”呢?就是把人的手脚砍掉,挖去双眼,用火烧聋耳朵,灌下哑药,使她看不见听不见,不能动弹,然后让她住进厕所,像猪一样活着,可怜风华绝对的戚夫人被折磨的没有一点人形,这就是吕后发明的酷刑人彘,怪不得人们常说最毒莫过于妇人心。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几天后,吕后就带着自己的儿子汉高帝刘盈,到厕所中欣赏自己的“杰作”。生性善良的刘盈看见这个被折磨人不人鬼不鬼的戚夫人,便问:她是谁。吕后洋洋得意说他就是高祖的爱妃戚夫人。刘盈闻听大哭,因此患上大病,一个月都没有痊愈。她对吕后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一年后,刘盈因为这次惊吓就驾崩了。害人终害己,吕后处于嫉妒心害了戚夫人,最终也搭上自己儿子的姓名。


读到这里,有人该问了,戚夫人生命咋那么顽强,被砍掉手足,等于隔断大动脉,流血也流死了,怎么能活好几天呢?这不会是司马迁在信口开河吧!这你就冤枉司马迁了。戚夫人被砍掉手足后能活好几天,一点都不意外。

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不是想立即要她的命,就是想让她在痛苦中慢慢死去。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古人虽然不懂什么叫大动脉,但他们止血的方法还是很多的,比如有人因犯罪脚被砍掉,古人就会把烧红的烙铁放在断肢上进行烧烤,如此既能消炎杀菌,重新形成回流。还有一种就是对断肢进行绑扎……总之一句话,戚夫人被断肢后,能活好几天,不是她生命多么顽强,是当时人们已经掌握简单有效的止血术。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戚夫人被吕雉做成“人彘”还能存活,是戚夫人生命力顽强吗?当然不是。

吕雉之所以没有直接杀掉戚夫人,而是把她做成“人彘”,就是为了折磨她,让她受尽苦,所以在做成“人彘”过程中,尽量延续戚夫人的生命,让她多活几天,以达到折磨她的目的。

古代有很多刑罚,为了折磨人,并不让他们立刻死去,而是想办法让他们受尽苦再死,这远远比直接杀死更可怕,像腰斩、五马分尸这些死法,死者在死前经历了很大的痛苦,更进一步的就是千刀万剐了,而像戚夫人这样被做成“人彘”,更是让人恐怖。

古代人为了防止肉刑过程中犯人流血过多而死,经常用火烧灼伤口,使伤口停止流血,戚夫人被做成“人彘”过程中,也一定是经过了处理,才不至于马上死去。

那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活了很久吗?当然不会,事实上,被做成“人彘”后不久戚夫人就死去。

刘邦是公元前195年6月驾崩的,戚夫人是公元前194年去世的,前后相隔仅一年。而刘邦死后戚夫人并没有马上被制成“人彘”,先是下命令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让她整日舂米,后来把戚夫人儿子赵王刘如意杀死之后,才下令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挖掉她的眼睛,用火熏烧她的耳朵,又给她喝哑药,让她住在猪圈里,做成了“人彘”。

可见,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不久就离世,而她之所以没有马上死去,并不是生命力强,只是吕雉让人做了一些措施,以达到折磨戚夫人的目的。

“人彘”之酷刑,天下罕见,吕雉之心狠毒辣,也是天下无敌。刘邦生前如此宠爱戚夫人,他若地下有知,不知会有何感想。


津城沐雨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吕后派人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了哑药,扔到猪圈(厕所)里,叫她“人彘”。过了几天,太后叫惠帝去看人彘。惠帝看了,一问,才知道这就是戚夫人,于是大哭起来,从此就病倒了,一年多不能起来。惠帝派人请见太后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惠帝从此每天饮酒作乐,放纵无度,不问朝政,所以一直患病。

戚夫人的手和脚被砍断,如果及时做包扎的话,可以阻止失血过多而亡。所以,戚夫人在被做成人彘后是有可能活几天的。

为什么吕后那么恨戚夫人?吕后真的是心胸狭隘,阴狠毒辣的女子吗?

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这是《史记》中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统治者的评价。

  • 吕后是高祖贫贱时的妻子,生了鲁元公主和孝惠帝刘盈。

  • 吕雉的家乡是单父县,她在年轻的时候就被嫁给了当时的年长于她二十多岁的泗水亭长刘邦,而此时的刘邦已有了一个婚外儿子刘肥。但吕雉在结婚后一直任劳任怨,与刘肥和睦相处。吕雉有了女儿和儿子后,还在下地干活。

  • 刘邦落草为寇,反秦抗争,却与秦法所不容。这可怜了在家耕织的吕雉,被捕下狱。对亏了一位跟刘邦平日关系不错的狱卒任敖和张良相救才没有在后来的监狱生活中受到欺侮。

  • 刘邦惨败于彭城后,吕雉和刘太公为项羽所俘虏。楚汉争霸最激烈的时候,面临被人烹食之险恶,她只能默默忍受。

  • 吕后为人刚强坚毅,辅佐高祖平定天下,诛杀韩信、黥布、彭越等大臣也多有吕后之力。吕后有两个哥哥,都是高祖的部将。大哥周吕侯吕泽死于战争,他的儿子吕台被封为郦侯,吕产被封为交侯;二哥吕释之被封为建成侯。

  • 在刘邦称帝以后,吕后帮助刘邦除掉了放心不下的韩信和彭越。

  • 吕后为国母16年之久,重用了萧何、陈平、周勃、曹参等开国功臣。这些人经历了秦末战乱,深知民间疾苦。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吕雉结束俘虏生涯,才发现高祖做汉王时,又娶了定陶人戚姬,非常宠爱她,生了赵隐王刘如意。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妻子,历尽千辛万苦却又大失所望,此时是什么感受?

孝惠帝为人仁惠柔弱,高祖认为不像自己,常想废掉他,改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因为如意像自己。戚姬得到宠爱,常跟随高祖到关东,她日夜啼哭,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孝惠帝做太子。吕后年纪大,经常留在家中,很少见到高祖,和高祖越来越疏远。如意被立为赵王之后,好几次险些取代了太子的地位,靠着大臣们的极力诤谏,以及留侯张良的计策,太子才没有被废掉。吕后还曾经“跪谢”周昌,因为他反对刘邦废长立幼。 

吕后对戚夫人的残忍折磨和虐杀是应当受到指责的,但吕后为了刘邦付出那么多,刘邦却想要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的太子,任何人都会感到伤心。他们也不再是以前普通的夫妇了,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不先下手为强是活不下去的。

由是可见,请不要辜负与自己相伴相守相濡以沫,相知相爱相敬如宾的原配。

宠爱戚夫人,刘邦有废立之心

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但性格荏弱,为刘邦所不喜。相反,刘邦对宠姬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颇为喜爱,常怀废立之心。

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忧心忡忡,便派自己哥哥建成侯吕释之去请已经退隐的开国重臣张良出面帮助。

在张良的建议下,吕后为太子找来四位隐居在山上的贤人。

这四个人,是皇上一直想要罗致而又未能如愿的。这四个高人年事已高,因为听说皇上一向蔑视士人,因此逃匿山中,不作汉臣。然而皇上非常敬重他们。张良请太子写一封言辞谦恭的书信,多带珠宝玉帛,配备舒适的车辆,派上能言善辩之人去诚恳聘请他们,他们应该会来。然后以贵宾之礼相待,让他们经常随太子上朝,使皇上看到他们,这对太子是很有帮助的。

这四位贤者有多厉害呢?其中有一位就是黄石公。

传说说张良年轻时曾得到黄石公的指点。张良在圯桥替黄石公“三次进履”,得黄石公送的一部《太公兵法》。黄石公后来回故里隐居,并在鄞西一带行医。他因与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三人在秦朝时不满秦始皇的焚书抗儒暴行,遂在秦及汉初同时隐居于陕西的商山,故被世人并称为“商山四皓”。又因四人都是“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故也称“四皓隐士”。

商山四皓扶持,太子羽翼已丰

吕氏兄妹和太子当真把这四个后人称之为“商山四皓”的老人请来了,把他们安顿在建成侯的府邸里。

在一次宴会中,太子侍奉在侧,四个老人跟随在后。

刘邦突然见那四个陌生的老人,都已八十开外,胡须雪白,衣冠奇特,非常惊讶,问起他们的来历,四人道出自己的姓名。刘邦听了大吃一惊:“多年来我一再寻访诸位高人,你们都避而不见,现在为何自己来追随我的儿子呢?”四个老人回答:“陛下一向轻慢高士,动辄辱骂,臣等不愿自取其辱。如今听说太子仁厚孝顺,恭敬爱士,天下之人无不伸长脖子仰望着,期待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愿前来。”

刘邦看到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就打消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

刘邦叫过戚夫人,说:“我本想更换太子,但是有他们四人辅佐,看来太子羽翼已成,难以动他了。吕雉这回真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大哭。刘邦强颜欢笑:“你给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刘邦便以太子的事件即兴作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高)。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四海翱翔。可以四海翱翔后,(你)能将它怎么样?即使拥有利箭,又能把它怎么样?

刘邦害怕自己死后吕雉会对戚夫人不利,于是派周昌去辅佐刘如意,做赵王相。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十六岁的刘盈继承大统,是为汉惠帝,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统治者。

刘盈即位后,刘如意已经不会对皇位构成任何威胁,但吕后决定斩草除根,比将赵王置之死地而后快。

吕后把那些为高祖侍寝而得宠幸的妃子们都囚禁起来,不准出宫。而薄姬由于极少见高祖的缘故,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到代国,成为代王太后。

吕后最怨恨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就下命令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而又召赵王来都城。使者往返了好几次,赵相建平侯周昌对使者说:“高帝把赵王托付给我,赵王年龄还小。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去一起杀死,我不敢遣送赵王。况且赵王也病了,不能奉诏前往。”吕后大怒,就派人召赵相来都城。赵相被召至长安,就派人再去召赵王。

戚夫人在永巷被囚禁时做了一首《戚夫人歌》:“儿子为王,母亲为奴,一天到晚舂着米,常与死亡相伴!相隔三千里,谁能告诉你?”戚夫人在诗中如泣如诉,字里行间充溢着惨凄忧郁之情,却没有人能把自己这种处境告诉那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

幸好,宅心仁厚的刘盈亲自到霸上迎接赵王,和赵王一起回到宫里,与赵王同饮食,共起居。吕后想要杀害赵王,找不到机会。

但比起仁慈的儿子,吕后在政治上似乎有一种更为成熟的气度和胆识。

孝惠帝元年十二月的一天,刘盈早晨出去射猎。

赵王年龄小,不能早起,刘盈不忍心叫醒他就走了。吕后后听说赵王单独一人在家,就派人拿着毒酒给他喝,鸩杀了刘如意。等到天亮,孝惠帝回来,赵王已经死了。

而《西京杂记》记载刘如意是被勒死的:“惠帝尝与赵王同寝处。吕后欲杀之而未得。后帝早猎,王不能夙兴。吕后命力士于被中缢杀之,及死。吕后不之信。以绿囊盛之,载以小軿车入见,乃厚赐力士。力士是东郭门外官奴,帝后知,腰斩之。后不知也。”


刘如意死后,刘盈可能整日处于惶恐不安,对母亲的恐惧使他精神恍惚。而吕后又做了一项惨绝人寰的事:她将戚夫人残害至此,并得意地将她成为“人彘”。

刘盈看到戚夫人的惨状,就大哭了一场,从此得了病,一年多还没有好。惠帝派人去对太后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我做了太后的儿子,终究不能治理天下。”

吕后以残忍的手段除掉了戚夫人母子,但是看到悒悒寡欢的儿子,不知她是否后悔了呢?

刘盈是一个知人善任的英敏君主,可惜因为戚夫人一事而日饮为乐,不思政事。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病重时,孝惠皇帝亲自去探视相国病情,趁便问道:“您如果故去了,谁可以接替您呢?”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了。”孝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叩头说:“陛下得到合适的人选了!我死也不遗憾了!”萧何死后,曹参果然被立为相国。汉朝刚刚建立时,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萧何顺应民意,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人民生产的积极措施。到了曹参当丞相的时候,大的社会环境还是如此,因此曹参审时度势,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遂留下了“萧规曹随"的佳话。

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在位仅仅7年,便郁郁而终,谥号孝惠皇帝,结束了他可惜,可悲,可叹,却又可敬的一生。

纪录片《帝陵》中这样解说道:汉惠帝刘盈,汉高祖刘邦的嫡长子,吕后的亲儿子,大汉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他本应睥睨天下,一展宏图。然而,真正的权利掌握在母亲手中。对他来说皇帝只是一个万人仰望的空头尊号,真正的君王大权不过是镜花水月,他壮志未酬苦楚难申。一个处处受阻,最终失去实权的天子。

汉惠帝刘盈,少年天子,他的一生,几乎不曾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却尝遍了有名无实的万般无奈。在他短暂的帝王生涯中,母亲的阴影始终如影随形,最终一腔热血与雄心壮志都被消磨成了莺歌燕舞和靡靡之音。拥有一个强悍的母亲,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始终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皇帝,一对母子爱恨经结的内心迷宫,一位苦闷帝王的真实人生。


墨清棠


戚夫人被吕雉做成“人彘”,真实存活了多少天?人的生命力究竟是顽强还是脆弱?

史料解惑

孝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十二月,一天早晨,吕后趁孝惠帝刘盈外出射猎,无暇守护被吕后诏至宫中的赵王刘如意(戚夫人生子)之机,命力士寻机将年幼的赵王缢死(另有说法是被吕后毒死)。后来,这个力士也被惠帝处以腰斩之刑,并追封赵王谥号“隐王”。

接着,吕后又对戚夫人下了毒手,下令砍断其手和脚,挖掉眼珠,熏聋耳朵,灌哑药毒成哑巴,将她扔在厕所里,称她为“人彘”。 人彘,是指把人变成猪的一种酷刑。

《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

也就是说,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后的“数日”,叫来孝惠帝观看人彘,孝惠帝问吕后这是什么人,吕后说是戚夫人,孝惠帝随即放声大哭,跑回宫中,卧床病倒长达一年之久。后来,孝惠帝派人给吕后传话:“这不是人所做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终究不能治理天下。”从此,孝惠帝天天饮酒逸乐,不去处理朝政,一直身患疾病,年仅22岁便因病去世。

这里有个“数日”之说,数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般是指3日以上,9日以内。以吕后的强烈报复心态,应该不会等到第8天或第9天才叫孝惠帝来看, 多数情况下当在4至5天的样子。

同时,据史料记载,戚夫人死于公元前194年,而“人彘事件”又发生在当年的十二月份,所以戚夫人被做成 “人彘”后,绝对没有活过十二月,也就是不足30天。

古今结合解惑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在饥饿状态下的生命极限最多7天。即:人3天不吃不喝会死,只喝水不进食7天会死。

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是被当成猪一样扔在厕所,而且受伤如此之重,在没有人喂食喂水的情况下,极难得到充饥的食物和水分。同时,就算吕后心肠再狠,当她看自己的儿子孝惠帝被吓病后,应该也不会再去关心戚夫人的死活,相当于让戚夫人自生自灭。如此以来,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绝对挨不过3天。而传闻中戚夫人在茅坑里爬了3天便屈辱地死去,还是比较可信的。

所以,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应该仅存活了8天左右,根本谈不上生命力顽强。

谁才是造成戚夫人的悲惨结局和吕后恶毒性格的根源

戚夫人不但明眸善睐、貌美如花,而且腰肢袅娜、擅长歌舞,更是开创了五言律诗体先河,颇受刘邦宠爱,刘邦也多次对人言“如意像我”,因此戚夫人这才多次在刘邦耳边吹枕头风,想要废掉太子刘盈,另立刘如意为太子。为此,刘邦并进行了实施与运作,只是在“商山四皓”的阻止下未能成功。

而这一切,明显触及了吕后的生存底线。因此,引发吕后对戚夫人的疯狂报复。同时,由于刘邦的其她嫔妃并非触及到吕后的生存底线,所以她也并未针对或滥杀。

吕后,原名吕雉,嫁给大自己15岁的刘邦,上孝敬公婆,下抚养儿女,还要支撑家庭生活,可谓难得的贤妻良母。后来,她又跟随丈夫刘邦征战天下后,四处漂泊,吃尽苦头。期间,当刘邦将她和儿女揣下马车独自逃生;当刘邦对项羽讲如果你要煮了他们,也给我分一杯羹;当她忍受4年之久的“俘虏”生活,回到丈夫身边时,却发现丈夫另有新欢(戚夫人)并忘旧人……从这一刻起,吕雉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善良的贤妻良母,从而变成了一个专权恶毒、冷酷无情的女人。

所以,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刘邦对共患难原配吕稚的冷淡无情所致,既给戚夫人引来了“人彘之祸”,遭受到8天的非人折磨,也使吕后“很少使用刑罚,罪人寥寥无几。百姓勤于耕种,衣食不断增多。”的赞誉蒙受万世污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