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为何会登上帝位?

王明硕


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幼子,长寿的汉武帝一生子嗣并不多,一共只有六个儿子。刘弗陵在继位时只有八岁,而且生母虽然有宠但并非皇后,可以说无论立嫡还是立长都不是最佳的人选,但他却因为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等一系列事件幸运的得到了皇位。

巫蛊之祸,储位出缺

汉武帝在继位之后的12年都没有生下儿子,直到公元前128年,卫子夫才为汉武帝生下了长子刘据,当时汉武帝已经29岁,这在古人的观念中已经是很晚才生下儿子了。因此汉武帝对这个儿子非常宠爱,卫子夫也得以正式册封为皇后,刘据七岁时就被册立为皇太子,加上太子的母系亲属卫氏、霍氏等功勋卓著,当时的人都确信刘据将继承汉武帝的皇位。然而历史往往不按常理出牌:

  • 刘据的太子之位在前期非常稳固,直到汉武帝晚年,尤其是卫青去世之后,对刘据不满的人开始在汉武帝面前大肆诋毁和诬陷刘据。而且晚年的汉武帝猜疑心加重,尤其厌恶巫蛊之术,为此掀起了一场父子相疑的悲剧。

  • 公元前92年,越来越感到不安的刘据终于爆发,他矫诏发兵抓捕试图用巫蛊之术诬陷他的江充。随后又因为父子相疑,导致汉武帝与刘据兵戎想见,最终刘据失败逃出长安,并最终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汉武帝刘彻培养了三十年的接班人就这样死了,大汉朝顿时失去了储君。

巫蛊之祸不仅直接导致了刘据和卫子夫的悲剧命运,同时也使当时还在世的汉武帝的其他皇子有了继承皇位的可能。因而对最终胜利者汉昭帝刘弗陵来说,如果没有巫蛊之祸,他根本没有可能登上皇帝宝座。

晚年汉武帝的选择不多

巫蛊之祸后,汉武帝在渡过了两年多的悲伤期之后,他不得不面对自己需要重新选择皇位继承人的窘境。自己几乎花费了一生心血培养的接班人就这样走了,他自己也已经进入暮年,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剩下的几个儿子。

  • 次子齐王刘闳:刘闳因为母亲受宠的缘故,非常受汉武帝宠爱,为此汉武帝不惜将早就收回国有并设置为郡县的齐地重新设置为封国。并在公元前117年,刘闳六七岁的时候将齐地封给他。但是刘闳与他母亲一样,很早就去世了。

  • 三子燕王刘旦:巫蛊之祸后,刘旦就是汉武帝剩下的最年长的儿子,而且早在公元前117年就受封燕王。当时刘旦得知兄长刘据的自杀身死之后,立马就想到了自己作为最年长的皇子可能要被立为储君。结果汉武帝却一直没有再宣布储君人选,左等右等的刘旦终于耐不住了,在公元前88年,他主动上书父亲汉武帝,要求入京宿卫,甚至还提到了“以备不虞”。如此赤裸裸的要求储君之位,当然导致汉武帝的大怒,他当场将刘旦的使者斩杀,并削减了刘旦的封地,由此也基本断绝了刘旦继承皇位的希望。

  • 四子广陵王刘胥:他与老三刘旦是同母兄弟,但是他却一直不受汉武帝的宠爱,因为刘胥此人身材高大,体魄壮健,喜好游乐,力能扛鼎,空手与熊、野猪等猛兽搏斗。典型属于类似曹操的“黄须儿”曹彰一般,加上行事不守法度,因此从一开始就被汉武帝排除在继承人的选择范围之外。

  • 五子昌邑王刘髆:他就是现在很火的海昏侯刘贺的父亲,他的母亲就是汉武帝的另一位宠妃李夫人,舅舅则是卫青去世后汉武帝重用的另一位外戚将领李广利。刘髆是在汉武帝晚年对太子刘据威胁最大的竞争者,母亲受宠,舅舅掌握兵权,活脱脱一个刘据本人的翻版。但是刘髆的舅舅李广利联合丞相刘屈氂试图拥立刘髆为太子而被人告发,罪名又是巫蛊之术,汉武帝盛怒之下在公元前90年,将丞相刘屈氂处死,李广利当时正领兵在外作战,本就能力一般的李广利在听到刘屈氂被杀,自己的妻儿被捕后更加慌乱,最后兵败投降匈奴。刘髆的支持力量倒台后,他本人也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希望。

综上,汉武帝的六个儿子中,除去在巫蛊之祸中自杀的长子刘据和早逝的次子刘闳,其他的儿子都相继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排除出了接班人的候选。而最小的刘弗陵此时就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皇位继承人。

刘弗陵的优势

作为汉武帝最小的儿子,母亲虽然有宠但却还只是婕妤,连夫人都不是,足见还不能与汉武帝其他儿子的母亲相比。那么刘弗陵有什么优势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呢?

  • 客观的原因是刘弗陵的哥哥们都相继退出竞争,除太子刘据之外,最有可能的刘髆在公元前90年就基本退出竞争。

  • 年幼是其最大的优势:为什么说年幼是最大的优势呢?刘弗陵生于公元前94年,当时汉武帝刘彻已经62岁,可谓老来得子,到公元前92年的巫蛊之祸,刘弗陵才两岁,之后的储位争夺刘弗陵也才五六岁左右,可以说刘弗陵根本没有任何的争储行为,同理他的母亲钩弋夫人肯定也不会过份参加争斗,毕竟他的儿子太小,希望也最小,不如不参与争斗最有利。

  • 不争之争:汉武帝在巫蛊之祸后,特别是发觉太子刘据是被陷害之后,曾经非常激烈的报复参与巫蛊之祸的人,而且还在宫中修建思子宫以寄哀思。这些行为足见汉武帝对巫蛊之祸的悔恨之意,而且这种情绪一直困扰汉武帝的晚年,所以他本能的对主动争夺储位非常反感。因此没有争储表现的刘弗陵恰好成为了汉武帝这种心理的受益者。

  • 同样因为年幼,刘弗陵被留在汉武帝身边,而当时其他的哥哥都被封为诸侯王到了各地。当时只有五六岁的刘弗陵成为了安慰汉武帝晚年丧子之痛的最佳人选。而且年幼的刘弗陵显然非常受汉武帝宠爱,史称汉武帝认为他体格健壮、聪明伶俐,而且非常像自己小的时候。而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面对自己天真活泼的幼子,外加在丧子之痛中尚未抽离,汉武帝自然会对这个年幼天真的幼子青睐有加。

正因为刘弗陵的年幼,故而他幸运的留在了晚年汉武帝的身边,成为了他晚年的最大心理慰藉,同样因为年幼,他恰巧“迎合”了汉武帝厌恶用权术争夺储位的心理,依靠“不争而争”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围炉品茗人


匪夷所思:汉武帝以太子刘据参与巫蛊之事废了太子进而逼死卫子夫,昔日一代雄主为何如此昏聩立八岁小儿为太子?


背景:要说古代有个老规矩立嫡立长,汉武帝并非没有选择,要知道汉武帝晚年可是还有三个成年的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规矩!那么汉武帝为什么在自己明明还有三个成年儿子的这种情况下,又偏偏要立8岁的刘弗陵做接班人呢?

(1)昭帝早慧:是汉武帝中意的接班人

自古幼子得宠是非常常见的情况,而且要说昭帝刘弗陵的聪慧自小就显现出来了,汉武帝也曾当众表达自己对这个儿子褒奖过,若非刘弗陵早逝,其实也是有成为一代明君的可能性的,时人评价他“高祖、文景俱不如”。



Ps:老龙认为刘弗陵不成汉武没有武功,不成文景没有文治,也不是高祖和始皇没有开国之功,不过老龙认为他始终只是时运不济,没有时间来一展宏图。。

(2)钩戈得宠:汉武帝未必没有受宠妾影响

老龙讲的阴暗一些,刘弗陵有机会做太子有汉武帝对废太子的忌惮作用,也有汉武帝移禽别恋宠幸钩弋夫人有关,若汉武帝心思不改,江充不敢炮制巫蛊案,而汉武帝对刘弗陵的喜爱未必没有因为喜爱钩戈夫人爱屋及乌的可能性,毕竟这种事情在很多朝代都发生过,例如隋文帝废长立幼就是差不多的原因!

ps:林林种种的因素之下这才给了刘弗陵机会,当然这一切年幼的刘弗陵肯定完全不知道!

(3)猪对手的神助攻

汉武帝废太子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太子母氏卫氏一族权利过大,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为之,不管怎样太子废后刘弗陵还是老幺应该机会不大,不过还得感谢刘弗陵的两位哥哥的助攻好!!



哥:汉武帝刚刚废了太子,诛杀了卫氏一族,老三就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为了表现自己的忠心和孝心,马上上表说自己想要到京城来守卫皇宫,他殊不知汉武帝其实自己也没有想到巫蛊一事会逼死太子正在后悔中,老三此率也惹得汉武帝不快!四哥:此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喝嫖赌名声很差!

老龙史社


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按照古代立长不立幼的制度,他登上帝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造化弄人,汉室的一系列变故,最终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倘若不出任何意外,太子刘据继承帝位是再正常不过。刘据是汉武帝与卫皇后卫子夫的儿子,嫡长子的身份,是任何皇子都比不上的。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刘据的性格,明显与父亲汉武帝不同,他性情温和,富有同情心。在武帝看来,太子这些性格是缺点,既然要继承皇位,就应当有魄力,雷厉风行。随着卫子夫的失宠,后宫新获宠幸的女人也不断为皇帝生下皇子,汉武帝对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开始疏远了。

汉武帝喜欢任用酷吏,用法严苛,刘据则宽厚仁爱,总是反复核对案件,洗清不少冤狱。这个做法引起了当权派酷吏集团的强烈不满,只是卫青在世时,酷吏集团颇有惮忌,不敢对刘据下手。公元前106年,卫青病逝,以江充为首的酷吏集团开始反攻倒算。由于汉武帝晚年身体衰弱,总怀疑有人在背后搞巫蛊法术陷害他,酷吏集团以巫蛊为幌子,屡兴大狱。与太子有隙的江充利用巫蛊案,把斗争矛头指向太子刘据。在江充的步步紧逼之下,刘据忍无可忍,杀掉江充。当这一事件被上升到“谋反”时,太子刘据无以自证清白,最后自杀而死。

刘据死后,太子的位空缺了。宰相刘屈氂与贰师将军李广利暗中秘谋,争取让刘髆成为皇太子。刘髆是汉武帝的第五子,按理说继承帝位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他有两大优势:第一,刘髆的母亲李夫人生前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女人;第二,得到李广利与刘屈氂这两位军政一哥的支持,李广利是刘髆的舅舅,而刘屈氂是李广利的亲家。

然而,又一桩巫蛊案浮出。刘屈氂的夫人被控告大搞巫蛊,诅咒皇帝早死;同时,李广利与刘屈氂谋立刘髆的事情曝光。汉武帝大怒,族诛刘屈氂一家。正在前线打仗的李广利投降匈奴,其家族亦遭屠戮。这下子,刘髆也出局了。

武帝有六个儿子,除刘据与刘髆外,次子刘闳早逝,还有三子燕王刘旦,四子广陵王刘胥以及六子刘弗陵。

依长幼次序排名,最有可能作为接班人的,是燕王刘旦。

刘旦这个人很有意思,兴趣广泛。史书是这样写的:“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招致游士。”什么三教九流他都懂一点,博学多才。如果他能耐心等待,那么皇位非他莫属。但是他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他居然上书父皇,要求入皇宫宿卫。按照汉朝制度,除了太子之外,其他皇子都要呆在封国,不能随随便便住在京城里。刘旦提出入卫皇宫,就是想留在京城,显然他自以为是皇帝接班人的不二人选。不料,这大大激怒了汉武帝。汉武帝是比较六亲不认的,权力超越亲情。在他看来,立谁为太子,那是老子说了算,其他人统统要靠边站。汉武帝怒到什么程度呢?他把刘旦派来的使者给杀了,并削去燕国三座县城。

好了,刘旦又出局了。

剩下来的,就是广陵王刘胥与最小的刘弗陵。

刘胥是刘旦的亲弟弟,他跟老哥一样,也是个奇葩。来看看史书的说法:“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从勇武上说,在诸子中,他是最像父亲汉武帝,能赤手空拳跟猛兽搏斗,还力能扛鼎,真有父亲当年的影子。但问题出在哪呢?“动作无法度”,行为举止很不稳重。不要忘了,汉武帝一生都在提倡儒学,而儒家最讲究的就是礼仪,特别帝王之家,得有一种威仪,不怒而威。刘胥浪荡惯了,哪曾理会这些礼仪上的事呢?因此,他最终也被汉武帝除名了。

那么,为什么会立幼子刘弗陵,他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老年人都偏爱幼子。刘弗陵是公元前94年出生的,这一年汉武帝已经六十二岁。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怀胎十四个月才产下他,在当时这被认为是吉兆,据说帝尧也是在娘胎里呆十四个月才出世。因此,汉武帝认为这个小儿子比较特别,有吉兆。

其次,刘弗陵五六岁时,以史书说法“壮大多知”,就是长得比较强壮,特别聪明伶俐。而且他跟别的小孩子都不太一样,“生与众异”,汉武帝“甚奇爱之,心欲立焉”。我上面说的刘旦、刘胥都与汉武帝有些相似之处,刘旦好学,刘胥好勇,都有武帝的影子。但汉武帝却说刘弗陵“类我”,他觉得真正得到自己遗传基因的人,是刘弗陵。哪点像呢?聪明。

应该说,汉武帝的这点直觉是非常准的,后来汉昭帝刘弗陵证明自己无以伦比的聪明。刘弗陵的聪明与汉武帝一样,更多不是后天养成的,而是天生带来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对皇帝来说,远远比博学、勇武更重要。这是智慧,智慧不等同于知识,而是一种领悟能力。其实到了汉武帝晚年,大汉帝国被折腾得差不多了,他选择刘弗陵为接班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拯救了大汉帝国。


君山话史


第一、汉昭帝
是前面几位哥哥都被淘汰后的产物。

汉武帝刘彻一共六个儿子。大儿子刘据本来是太子,刘彻也很喜欢这个太子。本来按照立长不立幼的封建传统,刘据在刘彻去世后继位为帝,是板上钉钉的事。但问题出在刘据与汉武帝的性格不同。刘据是一个仁慈、宽厚的人,与汉武帝性格截然相反。刘据本可以成为一代仁君的,但他仁厚的性格,与暴吏江充等人发生激烈矛盾,遭到江充等人的“巫蛊案”陷害,刘据愤而杀死江充等人,却被汉武帝误以为举兵谋反,刘据不甘受辱,愤而自杀。

刘据死后,汉武帝一度后悔而已,晚年曾下罪己诏。刘据死后,其他儿子有了继位的机会。汉武帝的二儿子是齐怀王刘闳,十三岁就去世了,因此不能参怀竞争;汉武帝的三儿子是燕王刘旦,认为幸运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于是派使者上书想留在京城,担负汉武帝的保卫工作。古时候王子们都应留在封地,汉武帝刚刚经历误杀刘据的丧子之痛,刘旦不但不能体会父亲的心情,反而急于欲登太子之位,惹得汉武帝大怒,杀了使者,消刘旦三县封地,于是刘旦的继位也泡了汤;汉武帝的四子是广陵王刘胥,和楚霸王项羽一样,力能扛鼎,而且可以空手与熊、野猪等猛兽搏斗,汉武帝觉得他是一勇之夫,行为没有法度,因此不在继承人考虑之内;汉武帝的五子是昌邑王刘髆,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外甥。李广利此时觉得机会来了,与儿女亲家丞相刘屈氂谋划立外甥当太子,结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惹恼了汉武帝,结果丞相刘屈氂被腰斩,李广利吓得投降了匈奴。刘髆的太子也当不成了。最后六个儿子,仅没有参与争帝位的幼子刘弗陵硕果仅存,在汉武帝晚年被立为继承人。

第二,实际上,汉武帝早有打算,他除了喜欢刘据以外,最喜欢的就是小儿子刘弗陵,觉得此子聪明,和他最相象。在他内心的潜意识里,其实早有废长立幼之心的。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历史春秋网


汉武帝早年无子,后来卫皇后生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后,深得武帝宠爱。但到武帝晚年卫皇后失宠,刘据的处境也大不如前。武帝太史三年(前94),赵婕妤怀胎14个月生子刘弗陵。汉武帝当时已64岁,老年得子,自然对其格外疼爱。他对大臣们说:“古代的帝尧是14个月生的,我这个儿子也是14个月生的,可见他的母亲跟帝尧的母亲也差不多。”于是,他把赵婕妤居住的钩戈宫之门改为“尧母门”。

汉武帝经常在群臣面前夸耀弗陵像自己,打算废了太子刘据,改立弗陵为太子。

当时汉武帝的近臣江充,曾得罪过太子,惧怕将来太子登位,于己不利,就利用武帝喜爱刘弗陵之心,设计陷害太子。

武帝晚年多病,江充便奏称武帝患病,主要原因在于巫蛊作祟。他声称宫中有“蛊气”,若不彻底清除,皇上的病难以痊愈。武帝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居然命他入宫搜查。江充率人从汉武帝的御座下开始挖掘,一直掘到皇后、太子宫中,把皇宫搅得-塌糊涂,皇后、太子想找一处安床的平地都没有。之后,江充陷害太子,说在太子宫中掘得木人最多,并且木人上书写有大逆不道的话,准备将这一结果上奏武帝。太子得知此讯大为恐惧。

这时武帝并不在长安城,正住在城外甘泉宫养病,太子不能面见,是非难以争辩,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去找少傅石德商议对策。石德主张先假托皇帝诏命,收捕江充,追究他阴谋诬陷之罪。太子使人诈称天子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杀之。当夜,太子派人冒称天子使者,人未央宫禀报皇后,调用皇后御厩车马和射手,打开宫中武库,调集宫中卫士,以防不测。

江充的党羽逃回甘泉宫奏知武帝,诬称太子兴兵作乱。武帝认为太子不致如此,一定是忿恨江充等人的所作所为,心中惧怕,召太子来当面询问,就可知道究竟。于是派使者召太子。不幸这个使者胆子小,不敢进人长安,竟回去谎报说太子反形已成,他要不是逃得快,连性命都不保。武帝听到这种情形,大为震怒,决定严办。

他从甘泉宫进入长安城西建章宫,直接发令指挥。双方在城中混战5天,死伤数万人。激战结果,太子兵败逃出长安城,一场大乱才算终止。少傅石德以及太子家属宾客都被诛死,卫皇后也自杀身亡。太子逃到湖县(今河南灵宝县西),藏在一户农家。不久,被发觉,遭到围捕。太子见势无法逃脱,只好自缢而死,两个幼子也一同遇害。

上图汉平陵,汉昭帝刘弗陵葬于此

武帝后元二年(前87)二月,汉武帝病重,下诏立刘弗陵为太子,时年8岁。在立弗陵为太子之前,武帝恐日后主少母壮,女主独居淫逸乱政,造成国家危亡,因此下诏赐死弗陵母赵婕妤。武帝临死前,又任命了一批精忠正直的大臣为顾命大臣,受遗诏辅佐少主。


邓海春


汉武帝一生一共六个儿子,在这六个儿子当中他最疼爱的一个其实还是太子。在发生“巫蛊之祸”时,太子武力反抗,汉武帝都不想杀他。但是,太子逃跑以后,被地方武装围追堵截,结果势单力薄被围困,自杀而死。假如太子不自杀,也许还是汉朝皇帝。只可惜了,历史就是这么残忍。

太子死后,汉武帝意识到错怪了太子,太子造反也是逼不得已,太子的死,也很自责。所以,发布《轮台罪己》悔过自责。汉武帝老年的糊涂,导致汉朝国力明显衰退,内部矛盾重重。在痛失爱子之后,皇位继承问题上出现真空,他不得不从几个儿子当中另外甄选继承人。

在汉武帝的六个儿子当中,太子自杀,次子齐怀王刘闳十八岁早死,第五子昌邑哀王刘髆在汉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去世。汉武帝六个儿子就剩下三个,按理说第三子最有机会继承帝位,然而第三子燕剌王刘旦,野心太大。太子死后,迫不及待的想进京做太子,这个举动让汉武帝极为反感,导致汉武帝大怒,不仅仅杀刘旦派来的使者并还削掉了他三个县。所以,心太急,吃不了热豆腐,刘旦就这样与帝位失之交臂。第三子没了希望,而第四子广陵厉王刘胥,体格健壮,空手可以与野兽搏斗,非常野蛮,行为举止目无法度,不被汉武帝喜爱。所以,机会落在了小儿子刘弗陵身上。

太子死后,汉武帝可供选择的继承人不多。在剩下的几个儿子当中,经过汉武帝考量,都不适合做皇帝。而刘弗陵虽然小但是聪明伶俐,颇有汉武帝小时候的风范,所以汉武帝倾向于小儿子刘弗陵。除了刘弗陵,在汉武帝眼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选了,所以,刘弗陵能成为皇帝。


谋士说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是一个极具魄力极有主见的皇帝,然而却子嗣单薄,直至二十九岁才有了嫡长子刘据,谁知一场巫蛊之祸要了刘据的性命,汉武帝不得不重新选定接班人,无奈膝下仅剩五子:次子刘闳(已经因病在刘据自杀之前早夭)、三子刘旦、四子刘胥、五子刘髆、六子刘弗陵,储君之位便在四个皇子中角逐,最终7岁的刘弗陵获刘彻亲睐,立为太子,那么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为何会登上帝位呢?

古代帝位传承不出意外都是父死子继,既然汉武帝还有四个活着的儿子,那么都有传位的可能性,我们先看看刘旦、刘胥、刘髆三位年纪长于刘弗陵的皇子是如何被汉武大帝刘彻淘汰出局的。再分析一下汉武帝最小儿子刘弗陵登上帝位的原因。

刘旦被否因急于求成。

刘旦是刘彻的三皇子,李姬之子,他见老大老二黄泉路上作伴了,国赖长君。他此时是皇子中的老大了,按照帝位传承的潜规则立嫡立长,所有在世皇子都不是皇后所生,那么根据立长这一规则,这肉已到了嘴里,刘旦再不济也不可能不吃,何况刘旦可是个野心勃勃的皇子,于是他向太子之位发起了攻势。

为了对父皇表忠心,他想了个自认为高明的主意,就打了份“报告”,申请进京守卫皇宫,为父分忧。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份“报告”,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以守卫皇宫为名,行想欲立太子之实。

刘彻精明聪慧,刘亘心里那点小九九早被看穿,可刘彻最不喜欢别人在他面前耍花招,何况是立储之事,还轮到儿子们自说自话。

老子还年富力强,自己会安排人保卫皇宫,老子还生龙活虎,江山稳如泰山,你小子这么早就觊觎老子的江山,这不是明摆着抢班夺权吗?休想!为了让刘亘死了那份心,于是杀了送“报告”的使者,还对刘亘小以惩戒,叫他偷鸡不成蚀把米,太子没当成,反削了三个县的封地。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何况是太子之位,刘亘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他想早点接近权力中心,反而背道而驰,离太子之位越来越远。

刘胥淘汰因不守法纪。

刘胥是刘亘同父同母弟,见哥哥无望太子位,心想按年龄辈份轮到他当太子了吧!

然而刘彻却认为要任命一个有才有德的人为太子,而刘胥则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身体壮如牛,力能扛鼎,但是为人不咋地,有勇无谋,还不守法纪,尽干些在刘彻看来没有正形的事,毫无皇家子弟风范。

刘胥平时骄横野蛮,横行霸道,仗着一身蛮力,常常做些出格的事情,早已臭名昭著,以至于他甚至没来得及竞争就已经被刘彻剥夺了继承资格,早早淘汰出局。

刘髆出局因权臣干预。

刘髆是刘彻与李夫人所生,李夫人的兄长是贰师将军李广利,这李广利人如其名,就是想利益最大化,权力越广越好,李夫人早逝,这个舅舅便替外甥筹划起来。

李广利找到他的儿女亲家丞相刘屈氂,希望他能早日奏请皇上,将昌邑王刘髆立为太子。丞相刘屈氂当然也想抱住太子这个大腿,让自己家族长盛不衰,富贵永承,便欣然同意,而他们的私会却被别有用心之人看到报告了刘彻。

当李广利一出征去攻打匈奴,刘屈氂便向刘彻递上奏折,求昌邑王刘髆立为太子,正好应证了别有用心人的话。

刘彻最痛恨的就是臣子越级干涉他任命太子,而且将军与丞相私会有结党营私之嫌,臣子私下相会议论立太子之事是大逆不道。于是汉武帝派酷吏严查刘屈氂。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刘屈氂夫人还行了巫蛊之术,连木偶人都挖到了。最后,刘彻直接将刘屈氂夫妇送上了断头台,李广利一家也未能幸免。李广利在边境大战匈奴,听到消息,无心再战,投降了匈奴。

刘髆虽没参与此次争储,但有了权臣干预立储,刘彻又岂能遂了权臣的意!刘髆自然与太子之位绝缘。

三个哥哥都无缘太子之位。最后太子之位水到渠成的流到了汉武帝最小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身上。那汉武帝选小儿为太子有以下原因:

首先,古人信奉君权神授,汉昭帝刘弗陵在钩弋夫人肚中十四个月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这和上古尧出生时有着惊人的一致。

刘弗陵所出生的门命名为尧母门,父母本就爱幺儿,刘弗陵有了这与尧出生时间相似一说,那更是如鱼得水,犹如衔着金钥匙出发,自出生之始,刘弗陵就已经有幸得到了刘彻的偏爱。

其次,刘弗陵虽是汉武帝最小的孩子,但四五岁的刘弗陵长得十分像刘彻,而且聪明伶俐,身材高大魁梧,有帝王气派,这在汉武帝心中加分不少。再加上刘弗陵长得十分讨喜,而且嘴巴十分甜,汉武帝六十多岁得此麟儿,生病时多是他膝下承欢,自然对他青睐有加。

更何况刘彻自己也不是嫡子长子同样成了皇帝,这年纪大的儿子已成年,本性难移,又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继承人,那么这最小的儿子长得跟自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又聪慧好学,可塑性极强,派人好好辅佐,定成大器。

再次,当时刘亘、刘胥母妃李姬不受宠,刘髆母妃刘李夫人已经永远离开了刘彻,只有钩弋夫人年轻貌美,十分得宠,爱屋及乌,自然而然更喜欢这个小儿子。

加上钩弋夫人为人温柔体贴,娇媚可人,汉武帝晚年生活起居多与她一起度过,自然与刘弗陵这个小娇娃互动机会更多,天天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何况这刘弗陵又乖巧懂事,又会体贴父皇,时常为父皇捶捶背,捏捏肩,扇扇风,端端茶,磨磨墨,在汉武帝生病的日子里,像一米阳光暖暖地照在刘彻身上,让他感到温馨惬意。

于是刘彻做了杀母留子的决定,刘弗陵立为太子,而杀掉他的母亲钩弋夫人,以免主少母壮,后宫干政,外戚乱政,二免于年轻的太后淫乱后宫,故杀之以免后患。并且画了一幅周公背成王上朝图送给霍光,希望他像周公一样全心全意辅佐刘弗陵,做好一切铺路工作后,最终刘彻下旨封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由霍光、金日磾等辅佐。

正因为汉武帝六个儿子,长子刘据被逼自杀,次子早年夭折,三子狡诈弄权,四子目无法纪,五子权臣干预,皆被汉武帝淘汰出局,只有幼子刘弗陵年仅七岁,不谙世事,不争不抢,却得帝位,这不仅仅因为他深得刘彻喜爱,还有君权神授的造势与幼子神似刘彻,是支潜力股,由得力干将辅佐,定能给大汉一个太平盛世。

汉武帝为大汉天下全盘考虑,因刘弗陵最年幼,便临终托孤,杀母立子,把自己身后事安排得妥妥的,最后替自己作了一回主,这绝对是一代雄主的本色出演!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在西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繁盛时期,文景之治开启了汉初安定繁荣的局面,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曾使西汉王朝一度达到鼎盛,而继武帝之后的昭宣中兴,又使西汉王朝获得了生机。

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从小就身高体壮,而且非常聪明,武帝非常喜欢他, 常常说:“这孩子真像我啊。”武帝晚年,江充利用清查、审理巫蛊案件的时机,陷害太子刘据和卫皇后,造成巫蛊大案。在这次事变中,卫皇后、太子刘据以及太子的三男一女都同时遇害,太子之位空缺。当时,太子只有一个孙子刘病已未死,但尚在襁褓,武帝对他也并不上心。当时,武帝除了太子刘据以外,还有五个儿子。经过反复的考虑,武帝看中了钩弋夫人赵婕妤所生的小儿子刘弗陵。


由于当时刘弗陵尚在幼年,武帝担心他的母亲会以太后的身份专权,所以迟迟未把他立为太子。武帝在临终之前,为即将成为皇帝的刘弗陵挑选了几位辅政大臣。武帝最看中的是霍光,认为他忠于王室,可以依靠。于是,武帝命人画了一幅画,上面画着周公怀抱周成王受诸侯朝拜的情景。武帝派人将这幅画送到了霍光手里,霍光看到画后,感激涕零,表示绝不辜负皇帝对自己的信任,誓死完成托孤重任。此外,武帝还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就是将刘弗陵的母亲赵婕妤赐死,以防止女主乱政。此后的北魏王朝也沿用了这种立子杀母的做法,虽然看似不近人情,却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皇权。


后元二年二月,刘弗陵被立为太子,年仅八岁,任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三个人作为刘弗陵的辅政大臣。并任命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协助辅政。

不久,武帝病逝,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昭帝虽然年幼,却才气不凡,对军国大事也有一定的了解。即位后,在霍光、金日等人的辅佐下,继续推行武帝时期的各种政策。

始元六年,在霍光的授意下,昭帝召集各地举荐的贤良文学到长安召开“盐铁会议”,向他们咨询治国纲领。贤良文学们一直希望能够取消武帝以来实行的国家对盐、铁、酒的专卖政策,并废除均输官。


元凤元年,上官桀和桑弘羊勾结武帝之子燕王刘旦,诬陷霍光,企图废黜昭帝,另立刘旦为帝。霍光和昭帝及时发现了这个阴谋,诛杀了桑弘羊和上官桀,逼刘旦自杀,平息了叛乱。从此,霍氏权倾朝野。

不幸的是,年轻有为的昭帝与元平元年便去世了,年仅二十一岁,前后在位共十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