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鸢飞九天2018


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之时他的嫡长子赵德昭就已经十岁了,然而宋太祖在位共计十六年中,他都没有册立太子,甚至他的两个儿子(次子赵德芳)都没有被封王。然而,在太祖即位的当年征讨李重进之后,他的弟弟赵光义便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随后又改封东都留守,封晋王。

赵匡胤的这种厚此薄彼,显然是不正常的。另外,“亲王尹京”的地位在五代十国时期本来就等同于皇位接班人。再加上后世流传的“金匮之盟”,我们有理由相信,赵匡胤最初就有传位给皇弟赵光义的计划。他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可能于公于私有两点考虑。

第一、五代时期战乱频繁,王朝更迭如同走马观花。后晋的承德军节度使就曾经直言不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所以在赵匡胤生活的年代,最忌讳的首先就是主少国疑,最忌讳的首先就是这个政权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者。赵匡胤出于对这个刚刚建立的王朝的责任感,避免它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代而决定传位给武功一般但文治颇强的弟弟,因为他知道宋朝现在最缺的是一位守成之君。

第二、传位给弟弟赵光义也是避免宋朝内耗的一种方式。赵光义在宋朝建立前后就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权利,并且工于权术,如果让仁义甚至堪称懦弱的儿子赵德昭即位的话,则可能无法避免叔侄相残导致国家内耗的结局。所以,赵匡胤只有两个选择——除掉 赵光义或者传位赵光义。他显然无法选择前者,而选择后者直接传位给赵光义的话,有保全两个儿子的可能性,事实证明赵匡胤看错人了,但这也是后话了。


国史通论


宋太祖在“斧声烛影”之夜暴死,由于他没有立太子,弟弟赵光义先下手为强,登上皇帝宝座。这样,大宋王朝的政权落到弟弟之手,而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与赵德芳,便与皇帝宝座交之交臂了。那么,为什么宋太祖没未雨绸缪,提前选立接班人呢?

第一,宋太祖赵匡胤当时正值壮年,身强体壮,不急着立太子

首先,当时赵匡胤的身体还棒棒的,谁也不会想到他会突然暴毙。

赵匡胤崛起于行伍之间,他不仅身体条件特棒,还是一个武艺惊人的武林高手。后世流传的“太祖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不要说暴死,他连小病都很少得。直到五十岁时,他仍然身强体壮。对宋太祖来说,立太子一事并不是那么急迫的事,就算哪天病倒了,死神要夺走他的生命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完全有充足的时间来布置接班人的事。

然而,历史总出人意料。一向无病无灾的宋太祖,竟然一夜暴死,因而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之谜。由于他未提前立太子,便给了弟弟篡位的机会。

第二,宋太祖迟迟不立太子的原因,是担心五代旧事的重演

宋太祖是从乱世中过来的人。唐朝解体后,中国历史进入混乱不堪的五代十国阶段。五代的历史,就是一连串的政变史。什么仁义道德法律人权,在这个时候统统失去价值了,剩下来的只是原始的本能,只有征服与被征服,杀人与被杀。甚至连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在权力面前也不值一提。

比如说五代的第一个政权后梁,朱温篡唐后建立后梁政权,五年后,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所杀,弑君者还没坐暖皇帝宝座,便被弟弟朱友贞干掉了。父子靠得住吗?兄弟靠得住吗?五十年的时间,光是中原政权就换了十四个皇帝,其中有一半是以发动政变、兵变的形式夺权。皇帝被打倒、被推翻、被赶下台,甚至被杀,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大家都知道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这是防着自己的结义兄弟、亲信,其实宋太祖不仅提防武将,连自己的兄弟、儿子也一并提防。因而他迟迟不立太子,就是担心太子党坐大,从而威胁到自己。

第三,宋太祖之死,或与不立太子有关

我们从现存的史料分析,宋太祖之死,很可能与弟弟赵光义有关。因为他死的那一晚,只有弟弟赵义光在场,而且两人还一起喝酒。从‘斧声烛影’的记录看,喝酒过程中似乎宋太祖对弟弟表达强烈的不满。在赵光义离开后,宋太祖当夜暴死。这就成了一桩历史谜案。


接下来的故事同样离奇。

宋太祖死后,皇后紧急让大太监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登基,但王继恩没去找赵德芳,而是跑去找赵光义。更离奇的是,王继恩到赵光义家时,还遇到一个人在门口溜达,这人是赵的亲信程德玄,史书特地记下他“善医术”。大半夜的不睡觉在马路上溜达,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我们把宋太祖之死与赵光义下毒联系起来,一切就合理了。赵光义从亲信、善医术的程德玄那儿弄来毒药,与哥哥喝酒时下了毒。宋太祖在弟弟离开后,中毒暴死,大太监王继恩早就被赵光义收买了,因而直奔赵光义的晋王府。程德玄在开了毒药方后,内心忐忑不安,大半夜在晋王府门前溜达,想打听消息。

如果上面的分析成立,那么宋太祖之死,就是政治阴谋。而政治阴谋之所以能得以实施,就是因为宋太祖未立太子,这才给了赵光义予可乘之机。


君山话史


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在位16年,始终没有把长子赵德昭立为太子,这其中的难言之隐,恐怕也就只有赵匡胤能够真切感受。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赵匡胤发出了一个讯号,就是内定接班人为赵光义,为什么有儿子,并且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儿子,赵匡胤还要选着传位赵光义呢?

其实,赵匡胤很早就想传位给赵光义,有迹象表明他有这样的想法!要知道,在赵匡胤时代,是没有设立太子的,所谓太子就是储君,不设立太子,难道赵匡胤不想要储君嘛?当然不是。其实宋朝的储君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亲王尹京”,这是一种沿袭五代时期的制度。“亲王尹京”就是指亲王担任首都行政长官,同时就具有储君身份。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就册封了“亲王尹京”,此人就是赵光义。

“亲王尹京”虽然没有太子之名,但已经具备继承继承皇位的资格与条件。而可怜的嫡长子赵德昭,虽然乐善好施且礼贤下士,但在朝中仍旧做着使相的职务。论能力,赵德昭是有的,论血缘,赵德昭合情合理,那为什么赵匡胤不直接让赵德昭出任太子,而是让弟弟出任“亲王尹京”呢?

其实,赵匡胤有他的难处,也有他的打算!

众所周知,宋朝主体为后周。当年的赵匡胤还是一个将军,突然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回来就继承了后周的产业。建国初期平定四方,赵匡胤回头就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因为他怕手下人来个故技重施。赵匡胤如此做,保证了自己的皇位,但却只能保住自己的皇位,子孙后代只能听天由命!

赵光义作为赵匡胤的好弟弟,一直是宋太祖的好帮手。从陈桥兵变开始,紧随赵匡胤前后。赵光义个人能力突出,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为人礼贤下士,赵匡胤一直把他当做二把手来培养。当时的赵德昭只是一个孩子,赵匡胤也是全心全意致力于基业创建之上,兄弟来年各个上下齐心,终有大宋天下。

定鼎天下之后,赵光义的职务确定了赵匡胤对他的希望,他就是内定的接班人。从这一点来看,赵匡胤的确是为了大宋江山殚精竭虑。如此一来,依靠赵光义的实力与威信,完全可以让宋朝延续。 赵匡胤难道就没有私心嘛?当然有,但他又能怎么做呢?杯酒释兵权自断臂膀,立赵光义为“亲王尹京”确立其地位,如果在后期贸然立赵德昭为太子,结果只会是叔侄之争,没有他路,到那时候,这场斗争,赵光义必然获胜,赵德昭必然失败,与其内斗削弱宋朝实力,不如索性传位赵光义,岂不是大宋长治久安之良策?

只可惜,赵光义还是弄死了赵匡胤的两儿子,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保住皇位。但从长远来看,赵匡胤的确成功了,因为宋朝得延续,内斗得以平息!


秦风汉韵论古今


赵匡胤也算是比较倒霉的皇帝,虽然成了皇帝,但是其膝下子嗣却非常单薄,一共四个儿子有两个早亡,好不容易也就老二赵德昭还有老幺赵德芳活得久一些,也因此赵德昭成为实际上的皇长子,地位尊崇。然而,赵匡胤在位16年,却始终没有将赵德昭册立为储君,而后太宗继位,赵德昭不久后也自杀离世。

宋太祖在位多年,迟迟不肯册立赵德昭为储,为何:

  • 第一,大多数皇帝都不喜欢过早册立储君,尤其是五代乱世时期;

  • 第二,赵德昭未必有能力做皇帝;

  • 第三,赵匡胤传位给弟弟,未必是假,赵匡胤想要保住血脉。

电视剧里经常都会出现,朝臣要求皇帝早立太子以安国本,然而实际上,没几个皇帝乐意早早就将储君之位给定下来的。早立太子意味着什么?皇帝要撒手了?换句话说皇帝还春秋正盛,离退下来还早得很得情况下,太子并不是什么必要的,而且早立太子也有很多的弊端。储君人选过早确立,容易看走眼选错人,而且太子一立,可能引发前朝人心思变,对皇权不利。

赵匡胤虽说是武将出身,以武夺位,可这并不代表他不懂得这些道理。五代时期天下动荡不休,太子提前确立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最终能不能做皇帝还另说呢。赵匡胤膝下虽说子嗣单薄,可也不能弯到篮子里就是菜啊。赵匡胤登基的时候,赵德昭才九岁,而赵匡胤当时也还是其他子嗣,赵德昭并非唯一人选。

再者说,赵德昭并非就有能力继承皇位。典籍记载之中的赵德昭,喜怒不形于色的同时,却又是个烈性子,无论是赵匡胤还是赵光义他都敢顶撞,这些记载倒是感觉非常奇怪。而让赵匡胤最担心的,恐怕还是赵德昭过于宽厚仁慈。五代时期烽火处处,赵德昭的性子要是搁在太平时还是个明君,可在当时,这样的性情可不是啥好事情。

陈桥兵变宋代后周以后,赵氏兄弟在各地南征北战铲除割据,太祖在位时期的天下也并不算安宁,而这一时期的赵德昭还是在从懵懂少年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无论在朝堂还是在沙场,都没什么功勋,也没什么实力。赵匡胤本身就是欺后周孤儿寡母没有依靠,虽说赵德昭在太祖晚年已经成年,但从本事上来说,未必就能坐得稳皇位。

历史上,有著名的“金匮之盟”,说得就是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劝说太祖,认为主少国疑,将来太祖应该传位给弟弟赵光义,才能保得住宋朝的江山。且不论此事是真是假,金匮之盟中杜太后所说就真的没有道理么?肯定是有的。太祖的亲弟弟赵光义相对于年少的赵德昭来说,不仅功勋卓著而且能力突出,自然更有能力也更有资格成为未来的皇帝。

再者,赵光义本身就不是什么善类,若太祖真的执意传位赵德昭,将来要是赵德昭被人拉下来还算是好的,恐怕连他在内其子嗣性命都无法保全。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传位给赵光义,要知道赵匡胤继位没多久就册封赵光义为开封府尹,而这个位置在五代与宋初,都是留给储君的。当年赵匡胤始终没有册立赵德昭为储君,或许真是想保住他,也是想保住宋朝江山,只可惜赵光义登基后未久,赵德昭就莫名其妙的挂了。


澹奕


赵匡胤死的时候已经49岁,他的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成年,按照中国古代的帝王传统,立儿子为太子,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何他没有这样做呢?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死后,不是他的儿子继承了皇位,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匡胤迟迟不立太子,是不是也从侧面印证了“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呢?



想要搞明白这件事,不能按照现在人的思维去揣度,而应该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具体情况来分析。 纵横总结出两方面原因来解答,大家可以慢慢品。

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合伙创业模式,让赵匡胤不敢擅自立太子

赵匡胤是历史上典型的权谋大师,在他设计的宋代政治体制下,几乎从根本上消除了权臣,武将,地方势力对皇权的威胁。

有人却说赵匡胤百密一疏,没有消除宗室子弟对皇权的威胁,最后导致自己的皇位被弟弟夺了去。

其实,我倒是认为,不是赵匡胤没有想过“削蕃”,而是赵光义实在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样赵匡胤也投鼠忌器,不敢把削掉赵光义的权力,甚至不敢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大家看有关赵匡胤的事件时就会发现,赵匡胤能够发动陈桥兵变登上皇位,背后操控和执行的人都是赵光义,可以夸张点说,没有赵光义的支持,赵匡胤不一定有胆量篡位。

赵匡胤登基之初,北宋政权并非十分稳定,也是一片混乱的局面,这个时候带兵出征的人,还是赵光义。

简单来说,赵匡胤的这个弟弟太牛了,而且也十分优秀,正因为如此,可能也导致赵匡胤不敢擅自立太子。

兄终弟及传位方式在五代十国时期的流行,赵光义本身也是皇位继承人

由于很多人怀疑赵光义皇位来源的合法性,以至后来赵光义不得不拿出“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太后临死前,让赵匡胤答应她在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

口说无凭,还让赵普“于榻前为约誓书,……藏之金匮”,所以就被称之为“金匮之盟”。



很多人会说,哪有这么不靠谱的妈,因为宠爱自己另外一个儿子,就敢指定皇位继承人,而且还留下证据,肯定有假。

“金匮之盟”真假难辨,但是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方式,在五代十国以来极为流行。

因为乱世,所以容易出现非常规的事情,比如五代十国的假子制度就很流行,这些养子不但被委以重任,甚至还拥有继承权。

五代只有几十年,但是假子出身的皇帝就多达三个。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葩局面,就是因为局面太混乱,搞不好自己就被人整死了,自己的儿子太小继承不了皇位,就得依靠自己扶持起来的养子来撑局面。

这种行为肯定是不利于长期发展的,但是五代十国太混乱,几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后周世宗柴荣就是郭威的养子,郭威死后,柴荣继承大权,柴荣死后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由于年幼,这才被赵匡胤取代。



赵匡胤当时儿子也不过二十多岁,北宋又处于内忧外患之下,在赵匡胤死后,如果没有一个强力的领导人物支撑的话,宋代未必不是五代的尾子。

连养子都能够继承自己的权力,自己的弟弟会没有机会?

如果赵匡胤再活得久一点,或许赵德昭与赵光义的皇位争夺会更激烈,但是当时来说,是没有任何与赵光义争夺的资本。

纵横还是那句话,分析历史事件,不能凭借现代人的思维去揣摩,而是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分析。


史论纵横


赵匡胤在位16年不立太子是诸多方面造成的,主要是大环境,早期是不能。晚期是突然驾崩来不及。由此也推导出烛影斧声的存在,赵光义得位不正。当然从大环境来看,自唐朝覆灭以后,五十多年梁唐晋汉周相继篡位登基,几乎都是二世而亡。太子实在是个太“遥远”的历史了。赵匡胤不能立。

封建时代,父传子家天下。赵匡胤有两个成年的儿子。赵德昭与赵德芳。赵德昭在赵匡胤死的时候的职务是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德芳是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都是虚职,都没封王。但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却封晋王了。职务开封府尹,中书令,同平章事。这是一般是储君才能担任的职务。赵德昭和赵光义仅相差12岁。不算大,但赵匡胤不喜欢儿子但却很喜欢弟弟。在各个方面培养培养弟弟赵光义的实力。赵匡胤死时50岁,属于突然死亡,赵匡胤始终没有对太子的人选做出任何明确和暗示的指定。当时赵德昭已经26岁,赵德芳也已经18岁了。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他们都成人了。是有能力和条件当皇帝。

应该说,赵匡胤有让弟弟赵光义接班的意图,五代十国的混乱以及赵匡胤自己也是篡位登基的缘故。使得赵匡胤深知国赖长君的好处。如果自己突然驾崩,难道就不会有人学自己黄袍加身吗?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必须有一个年长的君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赵匡胤的培养下赵光义势力的发展壮大。在部分朝臣的眼里,赵光义是储君无疑。但随着北宋强大和稳固,以及时间的推移,晚年的赵匡胤应该是有立儿子赵德昭的意思。意图迁都洛阳就是最好的证明。但赵光义不乐意了,逗我玩吗?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赵光义都必须争取储君之位。



而此时赵光义实力庞大,周围聚集了巨大的利益集团。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赵匡胤在短时间已经无法培植儿子赵德昭。赵匡胤原本以为时间在自己这里。可以徐而图之,但谁也没有想到,赵光义狗急跳墙害死赵匡胤篡位登基。在赵光义登基第三年就赵德昭被赵光义逼死。赵光义得位不正是确凿无疑了,而且登基当年改年号都是证明。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答:宋太祖赵匡胤是个雄谋大略之人,他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将儿子赵德昭立为太子,是因为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

首先,所谓的“金匮之盟”是赵光义坐了六年龙庭之后,和赵普合伙炮制出来的。这个以前我已专门论证过了,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不过,不可否认,“金匮之盟”里杜太后的担心,赵匡胤是有的。

毕竟,五代乱世,改朝换代快得如同走马灯,谁也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

赵匡胤自己的江山是从周世宗儿子那儿抢来的,周世宗死的时候也不过才38岁,赵匡胤登位这年,他已经33岁了。而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才9岁,赵德芳尚在襁褓之中。

一旦自己有什么意外,乳臭未干的赵德昭怎么保得住江山不被别人夺了去?!

好在赵匡胤和周世宗不同,他有两个弟弟,赵光义和赵廷美。

所以,赵匡胤是在两个儿子尚处自幼阶段,把弟弟赵光义当作备胎用的。

到了乾德二年,赵德昭17岁出阁了。

咦?赵匡胤为什么不册封他为太子呢?

主要是赵光义在这个时候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一旦赵匡胤在这时突然定储,可能会引起赵光义不适,不定出什么乱子。

而且,这时的赵匡胤已经到了41岁,过了周世宗死亡的那个坎,人也老练了,心也稳定了,不再像早几年那个瞻前顾后了,他也觉得赵德昭毫无政治经历,嫩,需要历练。于是,不但没有册封太子,而且没有按照规矩以皇子身份封王,而是循序渐进,到了开宝六年,赵德昭的职务已经上升到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然,为了照顾赵光义的情绪,赵匡胤也在这一年晋他封为晋王。

有人仍然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同时给赵德昭封王呢?

但必须要注意,赵光义封王前已呈尾大不掉之势,权压宰相。

赵匡胤给他封王,却也同时提升赵廷美和赵德昭的职位,加赵德昭任同平章事,增强他在中枢的影响;赵廷美则兼任侍中。另外,又把与赵光义相得甚欢的赵普解任,提升卢多逊为参知政事,成为副宰相。

这么一来,赵光义虽然封王,名义在宰相之上,但实际势力并没有得到增长,原来的一元结构被打破,他已经遭受到了一定的钳制。

也在这一年,吕余庆、沈义伦、薛居正等人先后为相,可以说,赵光义慌得一逼。

如果赵匡胤不是在开宝九年突然遭遇了“斧声烛影”,赵德昭封王、册封为皇太子,那是铁板钉钉的事。

唉,赵匡胤老谋深算,算来算去,算不过天,算不过命,帝位落到了赵光义手上,可惜了。


覃仕勇说史


(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从公元960年上位,公元976年去世,最后有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接了班。当时,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已经25岁了,为什么赵匡胤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呢?

赵匡胤的经历,告诉他,成熟的君王更容易稳住江山

(赵光义)

赵匡胤出自军人世家,兄弟三个感情不错。


特别是对于弟弟赵光义,赵匡胤非常的照顾。

在赵匡胤年轻的时代,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局面,世界很乱,国家改朝换代如同家常便饭。不说离得远的,赵匡胤自己的老领导郭威,就是因为被下属披了个黄旗,就把后汉給取代了,建立了后周。

而赵匡胤自己,在柴荣去世后,一个陈桥兵变,就把老柴家的江山据为了己有。这些都说明,一个不成熟的皇帝,很有可能被轻易取代。

于是,赵匡胤上任之后,做了两个举动,一是“杯酒释兵权”,让功臣们都回家养老了;二是确立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赵光义)

这些做完之后,赵匡胤还是担心自己不在人世时,有”陈桥兵变“的事情发生。如果那样,赵匡胤的一生就会变得和柴荣一样,辛辛苦苦打拼的江山轻易归了别人,这不是赵匡胤愿意的。

因此,赵匡胤有意培养一个成熟的接班人,这个人非“赵光义”莫属。这是为何?原因有两个,一是赵光义跟着赵匡胤经历了不少,成熟,能稳住;二是陈桥兵变时,赵普和赵光义是最用心的两个人。

接下来,赵匡胤处处培养赵光义,并且在后期让赵光义做了“开封府尹”,封晋王。开封府尹+晋王,就是储君的标配,当年的柴荣就是如此,后来的宋真宗也是如此。

《宋史》卷四本纪第四:征太原,改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序班宰相上。

金匮之盟,让太后給赵光义加持

对于“金匮之盟”一直存在争议,这对赵光义皇帝的合法性影响很大。

什么是金匮之盟?

说,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赵光美的生母)临终前将赵普召入宫记录遗言,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此事,写在司马光的史料里。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太祖建隆二年》:“六月甲午,皇太后崩。……疾革,召普入受遗命。后问上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上呜咽不能对。后曰:‘吾自老死,哭无益也,吾方语汝以大事,而但哭耶?’问之如初。上曰:‘此皆祖考及太后余庆也。’后曰:‘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若周有长君,汝安得至此?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上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谓普曰:‘汝同记吾言,不可违也。’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藏其书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啥意思?杜太后问赵匡胤:“为什么你能得到天下?”赵匡胤哭了,不能回答。杜太后说:“哭有啥用,我问你事呢!”于是,赵匡胤答道:“托祖宗的福气,才有了如今的大宋。”杜太后说道:“并不是,而是柴荣的儿子太小了。如果柴荣有个大一点的儿子,还能有你什么事?你和光义都是我生的,你传位给他,我赵家的江山才会长久。”赵匡胤答应了。于是,赵普把这个太后遗命记录了下来,装到了一个盒子里,最后写上了三个字“臣普记”。

从“金匮之盟”发生现场来看,有四个人,一个是赵匡胤,一个是赵光义,一个是赵普,还有一个是杜太后。

杜太后让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的理由是,赵光义成熟,这样传位,赵家皇位不会落入他人之手。在病床前,赵匡胤答应了此事。

如果真有“金匮之盟”存在,那么赵匡胤将皇位传给赵光义,合情合理。

但是这东西真的存在吗?很难说,因为在赵光义当皇帝几年后,赵普才说有这事。如果真有这事,赵光义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拿出来?

总之,金匮之盟可能是影响赵匡胤传位給赵光义的原因之一。当然,这只是“可能”,因为无法完全确定它的存在。

赵德昭能力有限

传位给像赵光义这样成熟的接班人,这事没错。但前提是,皇帝的儿子必须小。

赵匡胤刚当皇帝时,赵德昭只有9岁,这时候赵匡胤将赵光义当作接班人是正常的。但是,赵匡胤死的时候,赵德昭已经25岁了,之前,赵匡胤为什么不快速立了太子呢?

仔细看赵匡胤的履历,你会发现此人并不迂腐,有大局观。

起初,把赵光义作为培养对象,完全正确,这是预防自己的身体突然出现状况,赵光义及时顶上再合适不过了。可以这样说,赵光义是赵匡胤准备的一个超级备胎。如果不是备胎,早就正式立为皇太弟了。

备胎什么时候转正?就看那个正式的能不能经受住考验。

事实证明,赵德昭本来就是那个正式的接班人,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但迟迟没有让赵匡胤满意。后来的事实证明,赵德昭很脆弱,竟然因为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死时才28岁。这样的人,这样的心理素质,就算上位了,能经受住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吗?很难。

在面对自己孩子越来越大时,赵匡胤应该是矛盾的,一面是赵光义的步子越来越稳,人脉越来越广;另一方面,赵德昭却仍然不像个理想的接班人,所以这个正式的太子一直没立。也许赵匡胤想继续观察观察,看小一点的赵德芳能不能成熟。

如果給赵匡胤再多点时间,也许太子就会被正式立了,但赵匡胤死得太突然,让孩子们完全失去了机会。

从这点看来,赵德昭并没有让赵匡胤满意,为了赵家的大好江山,赵匡胤没有正式立他当太子。

既然如此,赵匡胤死后,培养多年的赵光义,顺利上位成了必然。

虽然没有正式的诏书,但大家对赵光义的认可度远远高于赵德昭和赵德芳,赵光义的上位,让政权交接也是非常顺利。

(赵匡胤剧照)

综合来说,赵匡胤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没有传位于他,有三个原因:一是以往的经历,让赵匡胤多有顾忌,而成熟的赵光义是个不错的选择;二是很可能受了“金匮之盟”的影响,那可是母亲遗命;三是赵德昭的能力,并没有让赵匡胤满意。


蓝风破晓


《老规矩:一个欺负孤儿嫂子寡母的故事》

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早年时期游走于天下,说白点就是无业游民,后来得到一位恩人赏识提拔得以施展才华,还和恩人的儿子成了过命的兄弟,恩人过世后恩人的儿子做了家主,这个年轻人也成了大管家,可惜得是兄弟死的早啊,临死前把自己的妻子和年幼得儿子交给他照顾,嫂子对他十分信任,家里大小的事情都交给他,刚开始这个年轻人本本分分照顾嫂子和侄儿,可是权力的诱惑太大了,他安耐不住内心的欲望假惺惺的演场贼喊捉贼的戏就仗着孔武有力霸占了兄弟家产,还把兄弟的儿子赶到了偏僻的恶劣之地让他自生自灭。

这个恩人是郭威,兄弟是柴荣,这个年轻是??

说正事儿:老赵家一家人那是老谋深算得一家子人儿啊,要知道那时候得宋朝也不是像我们大家现在认知中的一样,建立得时候大家压根儿不相信它可以存在300多年,赵匡胤那是怎么建立得宋朝,那是欺负自己老主子死后留下得孤儿寡母建立得这个国家,那时候皇帝和武将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合作,只是手底下的兄弟没想到刚刚把大哥捧到皇帝的位子上,老大就使软刀子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可是这些人影响力还在啊,随时可以举旗造反的,那天你老赵家剩下孤儿寡母的时候,说不定就来个你老赵第二,就许你欺负别人孤儿寡母,我也可以欺负你孤儿寡母。


没有什么手足情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所有一切都是老赵家兄弟的算计罢了!

各位看官大家仔细琢磨一下,五代十六国时期,多少个政权从建立到消失都只是几十年得事儿,赵匡胤那是什么人,他能不清楚自己手底下这些兄弟得想法,他倒是想立自己得儿子做太子,下面兄弟可不会服气这个刚刚才十岁得男孩子,至于为什么过了十六年还是没有册封自己得儿子而是让兄弟做皇太弟,这也是老赵兄弟两的谋划,因为老赵篡位的时候,他兄弟怎么着也是参与了的,在军队里有一定威望,这样一来下面兄弟一看咱是玩儿不过老赵兄弟的,安安心心做个本分臣子吧。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说统一全国的是他弟弟赵光义!

造化弄人!造化弄人!你逼死手足兄弟之后,你手足兄弟逼死你的儿子。

最关键的是:老赵他没有想到自己会死的这么早啊,他死的时候才49岁,算不得高寿吧,如果再给他十年时间那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老赵死后他的二儿子被赵光义逼死“按史书记载,是被赵光义责备后自尽而死”!


老龙史社


按照惯例,新建立一个朝代之后,皇帝最主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册立太子,以示后续有人,稳固国本。

但赵匡胤在位16年都没有立儿子赵德昭为太子,也不封为王,他是真想将皇位传于兄弟赵光义吗?我认为不见得,他只是还没来得及而已。

赵光义继位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也为了堵悠悠众口,推出了“金匮之盟”

何谓“金匮之盟”?

《宋史.杜太后传》里面是这么记载的:

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杜太后生病,赵匡胤前去侍疾,杜太后问他:“你知道你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吗?”赵匡胤说是祖宗保佑。

杜太后说:“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

(陈建斌老师扮演的赵匡胤)

杜太后的意思是,赵匡胤能得皇位是因为周世宗柴荣传位于幼主。如果后周有年岁大的君主,那么赵家就没有机会了。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状况,长保赵家江山,赵匡胤去世后应该传位于赵光义。

《宋史.魏王廷美传》中还有一则相关记载,说是杜太后让赵光义之后传位于另一个兄弟赵廷美,赵廷美死后再传位于赵德昭。

赵匡胤同意了,太后令丞相赵普记录此事,锁于金匮(金柜)中,所以称为“金匮之盟”。

如此一来,赵光义就是杜太后和赵匡胤都认可的北宋继承人,可以光明正大地坐在龙椅上。

可是,“金匮之盟”这东西,赵光义说有,事前却谁都没有见过,据说首次出现是在赵光义继位之后的第六年,由赵普献上。但直到现在,也没人真正见过实物。

(邵峰老师扮演的赵光义)

正是因为赵匡胤即将立赵德昭为太子,才导致了“烛影斧声”

“金匮之盟”的可信度很低,就连当时的人们也不相信,才会有“烛影斧声”之说,认为赵匡胤是被赵光义用斧头砍死了的。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而且和赵匡胤即将立赵德昭为太子有关。

赵德昭是951年出生的,北宋建立于960年,那时他的确很小,但人是会长大的。赵匡胤去世于976年,当时赵德昭25岁,正是大好时光,儿子都生了,根本不是什么幼主。

赵匡胤有四个儿子,长子早亡,赵德昭是他实际存活的长子,怎么忍心让他在叔叔手下讨生活?必然是要立他为太子的。

只是赵光义跟着他一路南征北战,早已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没有解决掉这股势力之前,赵匡胤不想让儿子成为靶子,所以不但不立他为太子,连王都不封。

不封王,正是等着一步到位封太子。

(影视剧中的赵德昭和赵德芳)

那么赵匡胤想了什么办法来解决赵光义呢?进阶版的“杯酒释兵权”。

公元961年,赵匡胤演了一出好戏,请将领们喝了顿酒,直言担心他们也想黄袍加身,日夜不安。吓得将领们连道不敢,很识相的上交兵权回家做个富家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也许是“杯酒释兵权”的效果太好了,大家不需要流血牺牲,和和气气的就把事儿给办了。赵匡胤就又导演了一次,这次的对象是赵光义,结果出乎他的意料。

公元976年,赵匡胤请赵光义入宫喝酒,共宿宫中,第二天他死了,享年五十岁。能请人喝酒,就说明他没有生病。好端端的怎么就死了呢?这是个千古疑问。

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是赵匡胤觉得儿子的年纪也差不多了,该立他为太子了,想为他扫清障碍,于是“杯酒释王权”。只是上次大臣们很配合,“释”得顺顺利利;这次赵光义不想配合,“释”得非常血腥。

(杯酒释兵权)

【结语】

总之,“子承父业”对于古代统治者来说是天经地义的,赵匡胤不可能不让儿子赵德昭当太子。只是他高估了兄弟之情,低估了皇位吸引力,最终酿成惨剧。

几年后,赵德昭被赵光义大骂一顿,回家就自杀了。这不是他心理承受能力差,而是看出了叔叔容不下自己。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