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生时激情绽放如夏花,死时鲜血染红满地秋叶

提起上官婉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虽为一介女流,却也曾像武则天一样叱诧风云过。历史上的她不仅文采斐然,而且曾掌控着天下文宗!她曾登上过高高的彩楼,奉诏评诗,点评天下才子的锦绣文章,那些后来名扬天下的大诗人如宋之问、沈佺期都匍匐在她的脚下。她是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又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她也希望像武则天一样权倾朝野,但最后惨死于政治斗争。历史上的上官婉儿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在这里我就和大家翻开《全唐诗》,一起去一探究竟。

上官婉儿:生时激情绽放如夏花,死时鲜血染红满地秋叶

上官婉儿的童年时光

上官婉儿的祖上家境显赫,其祖父上官仪是初唐时期有名的才子,与宋之问、虞世南等人齐名,当时的名声丝毫不弱于初唐四杰。

但上官仪后来因为鼓动高宗皇帝废除武后而被杀害,也因此连累了族人。根据唐朝法规,家族内的男人都被杀害,尚处于襁褓之中上官婉儿和母亲则被发配到了掖庭干粗活儿。大概是得益于祖父上官仪和母亲强大的基因,上官婉儿不仅生的花容月貌而且才华横溢。在她十四岁那年,她写下了一首诗《彩书怨》,也正是这首诗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霜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帐久离居。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意图,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写给李贤的,二人曾经有过一段感情纠葛。但是这种说法很站不住脚,因为当时上官婉儿和母亲被发配到的掖庭是专门让受到惩罚的宫人干粗活的地方。李贤身为太子怎么会跑到掖庭呢?他们二人相见的机会十分渺茫。即使能够见到,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就算上官婉儿对李贤有意思,李贤恐怕也很难看上一个宫女,毕竟这不是在演琼瑶剧。

我认为这首诗最可能是婉儿在自己青春懵懂的年纪写下的一首思春之作。这首诗描绘出了一个思念丈夫的妻子形象,也侧面衬托出了婉儿对爱情的渴望。从这首诗中也不难看出上官婉儿的才气。

首句“叶下洞庭初”,为我们勾勒出来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实际上这句诗用典自屈原的《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婉儿既巧妙用典,又营造出了一种萧瑟惆怅的氛围,足见其才。紧接着一句“思君万里余”则是点明了主旨,这是一首相思之作。她对他的思念究竟有多强烈呢?“露浓霜被冷,月落锦屏虚”!这是全诗中我最喜欢的一句。夜已经深了,外面窗外露水正浓,打起了秋霜,寒气袭人,本已经分外寒冷,而此时自己又是独自盖着被子,孤枕难眠,不免心中更寒;月亮落下,天空即将破晓,房屋即使用锦屏装饰也掩盖不住屋内的空虚,更掩盖不住她内心的空虚。在这样的生活中,她难耐内心的寂寞,想要奏上《江南曲》。《江南曲》相信大家耳熟能详:“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古代人把男欢女爱比喻做“鱼水之欢”,这首曲子虽未言明,但的确有这层意思在里面。她想要奏上《江南曲》,就是渴望与他相见,所以才写下了送往蓟北的家书,因为蓟北就是大唐的边境啊!我不禁想起王昌龄《闺怨》中的那句“

悔教夫婿觅封侯”。家书中写着什么呢?只是表达自己离居已久的惆怅之情,而言外之意则是希望他能早日回来陪伴她。

上官婉儿:生时激情绽放如夏花,死时鲜血染红满地秋叶

《全唐诗》中所记载的婉儿的诗多达数十首,但是像这首一样表达自己情感的却是凤毛麟角。因为写这首诗的时候,上官婉儿只有十四岁,她也正是因为这首诗被武则天所注意,命她管玉玺,拟诏书,甚至帮忙决断奏章。从那时起婉儿的诗作多为应制诗,少了《彩书怨》中的灵气。但也正是因为于这首诗,她一步步走入了政治的漩涡。

武则天淫威下的上官婉儿

当时宫中有一种时髦的妆扮,宫女们喜欢在眉间贴上一片花瓣。这看起来很美的妆容背后却是有上官婉儿的伤痛。

上官婉儿:生时激情绽放如夏花,死时鲜血染红满地秋叶

上官婉儿跟随武则天之后,虽然成为了她的“秘书”,但女皇的威严始终让她战战兢兢。武则天为自己广选美少年,却始终没有想到过内心空虚寂寞的婉儿。当时宫中有两个张姓兄弟,能够服侍武则天,长的自是貌比潘安。婉儿不免偷看他们一眼,但是被武则天发现了,扔下一支玉簪刺破了婉儿的额头。婉儿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把眼泪咽到肚子里。额头的伤疤无法愈合,她便想出了方法,用花瓣遮掩,但内心的伤疤又要靠什么来遮掩呢?

婉儿最后的幸福时光

据说在婉儿出生之前,她的母亲梦到了一个神人,送给她一杆秤,并说“持此秤称量天下”。本以为会生下男孩儿,没想到却是一个丫头。母亲很失望,对她说道:“称量天下的难道会是你这个小东西?”尚在襁褓之中的婉儿咿咿呀呀的回答,仿佛在说“是”。

神龙元年,武则天终于病倒了,再也无暇处理政事。此时的朝堂之上暗潮涌动,很多大臣拥护中宗复辟,还李唐神器。在武则天身边忍受多年的上官婉儿经过女皇的耳濡目染,早已经学会政治上的手段。对付武则天,她自是不敢,但是对付一个老实人中宗,她还是游刃有余。

上官婉儿:生时激情绽放如夏花,死时鲜血染红满地秋叶

此时,她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写《彩书怨》的天真少女了,她已经四十多岁,她渴望财富、她渴望男人,更渴望权力。

她做了中宗的嫔妃,凭借着她的聪明才智很快博得了李显的欢心,被升为昭容。从此她多了一个称谓:上官昭容。为了讨好皇后韦后,她也是尽力与韦后套近乎儿,还把自己的情人武三思送给韦后享用。(不得不说中宗人太厚道,武三思和韦后当他的面调情,他也视而不见)

上官婉儿:生时激情绽放如夏花,死时鲜血染红满地秋叶

婉儿还请求中宗在宫外给他建立宅第,老实人中宗当然照办,还把自己丈母娘封为了沛国夫人。此时婉儿的那双手在朝堂之上简直可以翻云覆雨,大批官员前来行贿。而且对于那些没有当过官的人,只要钱给够,即使你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杀猪卖肉的屠户,也能当上官。更有甚者对婉儿进行“性贿赂”,如崔湜为了仕途,就把自己献给了婉儿。他甚至还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献给太子,当时就有人讽刺他是“

托庸才于主第,进艳妇于春宫”。在床上与婉儿缠绵过的他仕途自然青云直上。(虽有这些污点,但是她的贡献也不可小嘘,手掌大权的她曾制定了优益的治国方略,也曾多次向武则天劝谏,让武则天做公平的裁决,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流血;她还让中宗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她的推动下,吟诗作赋蔚然成风,对当时的诗歌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此时的婉儿在政治上呼风唤雨,生活上幸福无比。

景龙三年,婉儿陪着中宗前往骊山温泉修养,此时的她可谓是志得意满,并写下了三首诗。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

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鸾旗掣曳拂回空,羽骑骖驔蹑景来。

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三冬季月就是腊月,天寒地冻,本就应该是一片荒芜萧瑟之气,但是在此时的婉儿看来,却是另一番景象:马像龙一般电掣而过,回头望去,一片洁白的高原如同白玉堆砌。上官婉儿此时正是意气风发,写出的诗句也透露着豪迈。

上官婉儿:生时激情绽放如夏花,死时鲜血染红满地秋叶

后面的三句则是描绘皇帝出行和到达骊山的宏大场面,不无歌颂的意思。至于最后一句“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生平”,恐怕就是婉儿的心声了:希望每年都能够跟随皇帝出行伴驾,这样的日子一直长久下去。她好不容易一步一步的换来了今天的地位,当然不想失去了。

但是事与愿违,随着皇帝的离世,她的生命也要走到终点了。此时的她不会想到几个月后自己就会惨死在刀下。

婉儿香消玉殒

几个月后,中宗暴毙。有人认为是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杀,也有人认为是得病自然死亡。至于真相,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中宗的死,给了李隆基发动兵变的一个最好借口:韦后和安乐公主谋杀。

李隆基发动了兵变,杀死了安乐公主和韦后,又把屠刀对准了上官婉儿。婉儿拿出伪造的遗诏,想要为自己辩解,但是她昔日与韦后走的太近了,李隆基虽然爱慕她的才华,但也不能不杀她。屠刀砍下,鲜血染红了台阶。

上官婉儿死后,李隆基下旨让张说整理她的文集,张说在文集前提序:

敏时聆听,探微镜里,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揺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上官婉儿的才华不比古时候的那些才女们差,而且因为参政,还给婉儿加分不少。看来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因为婉儿参政而贬低她,反而成为了她的一大亮点。


政治给了婉儿财富和地位,也让婉儿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或许从她成为武则天的侍从那一刻起,她就注定会有此结局。

如果婉儿不去从政弄权,而是专心去写她的诗句,该有多好!但是这只是我的幻想,婉儿心中可能不会这么想。在她看来与其终身蜷缩在深宫之内写那些相思诗句,终老一生,还不如活的精彩一些。即使知道前方是一条不归路,相信她也会走下去。她注定是不安于平凡的。

注:参考文献《新唐书》、《全唐诗》、《名媛诗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