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国伐齐又田单复国后,齐国五六十年为何没有半点作为?

青玉案花木兰


自从田单复齐后,齐国却没有中兴,沦为二流国家,不思进取,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齐襄王非中兴之君

在乐毅伐齐期间,齐湣王死于非命,齐人拥立其子齐襄王。然而,齐襄王实在不是中兴之君。在齐国只剩下两城苦战时,齐襄王非但没有挺而而出,领导抗燕斗争,反而逃到深山老林中,对复国全然失去信心。直到田单复国后,在山中修了栈道木阁,把齐襄王这个缩头乌龟国王给请出山了。

第二,打击排挤田单

齐国复国后,百废待兴,倘若齐襄王能重用像田单这样的名臣,齐国还是很有希望的。但是,田单功高震主,齐襄王对他不免会有心虚、嫉妒甚至恐惧感。

有一回,田单见一老人受冻,脱下皮裘给老人穿上。齐襄王的第一反应,就是田单在收买人心,心怀不轨。君王的逻辑与常人可不同,宁可把人往坏里想。齐襄王的几个宠臣乘机进谄,诬陷田单,说他名义上是臣子,实际上与国君没分别。这时的田单可以说处境十分危机,随时都可能被陷害。如果不是有貂勃这样敢于直谏的大臣,他可能死无葬身之地了。

遇到如此平庸的君主,齐国如何复兴呢?

第三,君王后的保守外交

齐襄王去世后,其子齐王建继位,真正大权落入齐襄王的王后、齐王建的母亲手中,在史书里,她被称为“君王后”。

君王后是女流之辈,所以也不能指望她有雄才大略,她的目标就是保住齐国的和平。为此,她推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不结盟。大家都知道,当时秦国最强,东方诸国为了对付秦国,祭出的法宝是合纵运动。而齐国搞不结盟,对于东方诸侯的合纵,齐国一概不参加。

君王后的这一套外交政策,对维持齐国的稳定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她生前,齐国既不是东方五国的盟友,也不是秦国的盟友,由于在外交上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秦国无意攻齐,而东方诸侯也忙着对付秦国,谁来理会齐国呢?故而齐国“四十余年不受兵”,成为乱世中的一片净土。

第四、君王后去世后,齐国外交倒向秦国

君王后去世后,齐国的外交政策开始走样了。

齐国宰相后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亲秦分子,秦国也花费巨资,收买后胜的宾客门人。秦国的反间计大获成功,后胜执政时,齐国开始偏离中庸的外交,向秦国靠拢,他甚至建议齐王建朝见秦王,实际上就是俯首称臣。齐国是铁了心要当一个“永久中立国”,几乎放弃了必要的军备,“不修攻战之备”,同时,“不助五国攻秦”。齐国眼睁睁看着东方其他五国被一一消灭,完全无动于衷。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齐国最终也被秦国灭了,齐王建被流放饿死。


君山话史


简单来说,有三个原因。

第一:复国后的齐国国力衰退

五国攻齐是齐国命运的转折点,在五国攻齐之前,齐国自建立(田氏代齐)就呈现一种上升态势,初期还不明显,到齐威王继位,齐国国力迅猛上升,霸业开始了。

齐威王之后,经齐宣王和齐闵王两代,达到鼎盛,但衰落,也是从鼎盛开始的。

五国攻齐起源于齐国灭宋,想要独吞宋国的齐国引起天下不满,再加上燕国、秦国、赵国各国的运作,齐国这个强大不可一世的霸主即将灭临最强大的打击——秦赵魏燕韩五国攻齐,楚国想浑水摸鱼。

战争的结果很明了,齐国仅剩即墨和莒两城,三代齐王的心血毁于一旦,齐闵王被处死,秦相魏冉借机夺取陶邑,魏国依靠地理优势夺得原宋国的大片领土。

五国联军没有灭齐,后来围困两城的都是乐毅率领的燕军,燕国长期是打酱油的存在,虽然搭上五国联军的便车,但想要以一己之力灭齐,难度非常大。

首先即墨和莒城不是两座城那么简单,它们是齐国“五都”中的两个,五都是齐国的行政划分,齐国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区,每个大区都会有军事据点城市存在,它们的作用就是为军事经济服务,包括物资储备和军事动员。

其次,莒城属胶东丘陵区,即墨属沂沭河谷,地理位置使得燕军无法将两座城团团包围,这两座城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且两座城与周边其他地区也有联系,也可以获得补给。再加上在战前,两座城就积累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城防工事也比较坚固,燕军久攻不下。

另外还有政治博弈,五国攻齐中秦国最积极,赵国和燕国其次,秦赵的目的都是削弱齐国,燕国是为了报仇,秦赵两国会眼睁睁地看着燕国完全吞并齐国吗?尤其是远在西方的秦国,他是分不到齐国土地的,分来也是飞地,没什么用。还有想捞油水的楚国,莒城其实已经属于楚国势力范围了,楚将淖齿就是在莒杀了齐闵王。

当然,直观体现上就不一样了,乐毅之前这么勇猛,三月连下72城,忽然间两座城打了三年还不下,你想干嘛呢?养寇自重?

这是燕惠王的真实想法,在父亲燕昭王去世后,他担心乐毅起异心,派大将骑劫去接替乐毅,让乐毅回国受封赏。以乐毅的威望,造反是没问题的,但他没有,而是离开了齐国这片造就他辉煌的土地。

乐毅一走,燕国军心大变,而即墨的齐国军民,在田单的操作下,开始反攻。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随后乘胜追击,所经过的城池纷纷起义,田单的部队像滚雪球一样的迅速壮大,节节进击,很快燕军被逐出了齐境。

但田单并没有收复齐国全境,赵国攻取的黄河到济水地区、楚国夺取的淮泗之地都没能收回,就算是田单复国后,赵魏楚三国继续进攻齐国,赵国攻取昌城、高唐等地;魏国攻取平陆,而秦灭魏之时,清理残余魏军一直清理到历下,历下在今天的济南,已经深入齐国腹地;楚国攻取徐州和莒城,楚国灭鲁后,鲁君就是被安置到莒城。

高唐、平陆和莒城都是齐国五都之一,五都已失其三,还被魏国插入腹地,家门口的鲁国被楚国所灭,齐国的实力可想而知。

第二:在齐国看来,五国跟秦国是大流氓

在《史记·楚世家》中,楚顷襄王十八年,楚顷襄王召见了一个射大雁的楚人,他以射雁作比喻,分析当时国际形势:“故秦、魏、燕、赵者,鶀雁也;齐、鲁、韩、卫者,青首也;邹、费、郯、邳者,罗鹫也。”

鶀雁、青首、罗鹫可以理解为大雁、中雁和小雁,看看齐国,已经跌出战国第一集团,与鲁、韩、卫并列,不是大雁,而是小雁了。

从历史进程来看,灭鶀雁者,秦也(秦灭六国);灭青首者,鶀雁也(楚灭鲁,魏灭卫)。

正是由于齐国衰弱,导致国际地位跌落,所以经常挨揍,因此齐国对于赵、魏、楚、燕这四国的印象,跟大流氓无异,尽管曾经在这四国眼中,齐国也是大流氓。

如题主所说,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不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场景,曾经有一个流氓把你打得半死,有一天这个流氓鼻青脸肿的来找你,说外面来了一个大流氓,我们必须团结起来一致去对付那个大流氓。

一般人,是不是都会拒绝,然后暗自感谢为你出了一口恶气的那个大流氓呢?所以后来秦王政每灭一国,齐国都会称表道贺。

第三:齐国君主无雄心

复国后的齐国只有两代君王加一位女主,分别是齐襄王、君王后和他们的儿子兼亡国之君齐王建。

经过浩劫,齐国国力大损,就算齐王有争霸雄心,也需要足够时间恢复国力再去下场,但近半个世纪齐国都没怎么参与争霸,这就跟君主无雄心有关了。

上面说了,一般人是会感谢大流氓欺负流氓的,因为这个流氓欺负过你,雄主,则可行非常之举,他们的行动举止是可以超出常人想法的,但齐国没有雄主。

无论是齐襄王还是君王后,他们执政的主要思想就是和平不打仗,齐国自己恢复,不跟你们玩,但临近的赵、魏、楚等国要跟齐国玩,赵、楚、魏、韩、燕五国伐秦失败后,联军竟然转而攻齐,以夺取齐国土地弥补心理落差。

在这种情况下,联合秦国,让秦国把五国打得无暇东顾无疑是一种方法,只是这种方法的弊端也很明显,唇亡齿寒啊。


平沙趣说历史


齐国没有作为其实是最聪明的选择!我们对比过齐国版图,这个国家从公元前384年开始到公元前284年,甚至到齐国被灭亡的公元前221年,这一百多年时间里的齐国国土几乎是没有变增或者损减的。这后一阶段是齐国衰弱期大家都知道,可是前一段时期是齐国巅峰期齐国同样没有拓地,这是齐国的地理因素决定的。齐国所处的地方是平原地区,除了齐国本土有泰山阻隔以及淮河阻隔之外,越过泰山以后一望千里无险可守。打下来很快又会被抢走,没有战略意义,比如齐国在五国伐齐的时候把过去几十年齐国开拓的土地全部还回去了。

这个问题其实同样存在于秦国,秦国在公元前258年,邯郸战役失败的时候同样把过去一百年抢占的山东土地全部交代出去,秦国东岸止剩函谷关,这也是秦昭王怒灭东周抢占洛阳的主因之一,完全就是耍流氓来的。

所以呢,我们换句话来说,假如齐国一直袖手旁观,然后秦国与山东其他五国混战导致六国都衰弱,那么齐国肯定是赚大的那一方的。魏缭后来再给秦始皇谋划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个问题,魏缭认为在之前的秦国东出国策中蚕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应该积攒国力必须鲸吞一下子灭国,而且是一下子就灭七国,不能给七国任何喘息的机会,不然秦军就不能打败仗,一打败仗就会把之前所占的土地还回去。


优己


齐国不作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1.政治体制陈旧

齐威王以来的改革虽多,但深度是不如其余各国的,因此齐国封建贵族政体的尾巴割得最不干净。齐威王早年曾不理政事,但齐国政府照常运转,可见君主之外还有相当强势的政治力量。战国时代,齐国是唯一没有实行郡县制的国家,而有一个所谓的五都制。临淄固然是首都,但此外还有平陆、高唐、即墨、莒四个都城。五都制的情形今天无法考据得很清楚,大概,比之封建制属于集权,较之郡县制则该算分权,可以认为是封建和郡县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

2.齐国军队不堪一击

尽管齐国人为中国军事史乃至世界军事史贡献了两部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但真打起仗来,齐军常常并不被人看好。孙膑、庞涓斗法的时候,孙膑谈到齐、魏军队的对比: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他们赵魏韩的军队素来悍勇,瞧不上咱们齐国,胆小是咱们齐军的名片。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普遍观点,孙膑オ“因其势而利导之”,采用了一条减灶之计,庞涓就果然上当了。齐军的胜利,胜在统帅大局观更好,战略调度得宜,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的地点和时机进行决战。一旦这些要素凑不齐,战局就完全可能改观。



到战国末,荀子对齐国军队的评价更低: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是事(战事)小敌毳(音脆)则偷(勉强)可用也,事大敌坚则焉涣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这段话的大意是:齐国的主力军叫“技击”,技是材力的意思,所谓技击,也就是能靠自己的勇猛击杀敌人的人。对技击的奖励措施是,砍下一颗敌人的脑袋,则赏赐八两(锱是八两)金子,如果没有这颗人头,则即使获胜,也没有奖金。

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可以想象,齐军当中一定个人英雄主义之风盛行,而要讲究整体协同作战,就很难了。齐国的民风本来也就是如此,司马迁也说,齐国人当兵不行,当杀手合适(怯於众斗,勇於持刺)。

于是荀子推论说,像这样的军队,战争规模小,敌人实力弱,那还能凑合着用,一且碰到大战劲敌,马上瓦解,战士们就像飞鸟样,无凭无靠。这是会导致亡国的军队,再没比这更弱的军队了。用齐兵,和随便拉点没受过战争训练的人打仗也没什么区别。

没有高效的治国政体、没有一支能打仗的军队,齐国想有作为也是不可能的。


回望五千年


我真佩服那些历史创作者,打那么多字也不显累。我来答一下,齐国从姜太公立国开始,齐国就是一等强国,姜太公封于齐后,积极发展工商渔盐之业,又东征西讨,平定周边遂成大国。到齐桓公称霸时,那也是齐国最鼎盛时。后来田氏代齐,而齐国的衰落始于燕昭王伐齐时,这个不用多讲,齐国在发展时期同样遇到强敌,如春秋晋国,吴国,战国时赵,燕,齐国可没有秦国的地缘优势。这就注定齐国很难有所作为。如果回顾整个战国时代,齐国是战争最少的一个诸侯国,灭国前50年时间几乎没发动过任何战事。为何齐国这么怂,归根结底就一个字,因为富,“饱暖思淫欲”吗!富足的生活往往是消磨一个人斗志最好武器。为何齐国富,齐地东有鱼盐,海运之利;半地以上的国土适宜耕种的平原,密布的湖水,河网为齐地提供了充足的淡水…在看民风,由于民风不同,便造成了各国军队战斗力的不同,荀子对各国生活总结过,可参考。齐国靠工商盐经济最强,鲁宋梁陈地居河南大草原,以稼穑桑麻为业,故节俭好储藏,楚越南方气候条件好,无冻饿之患。秦国重在农业和畜牧,尚弓马。而赵国靠抢劫盗墓,卖艺王侯……可以看出,赵国土地大多没有开发,可还有很多人非要支持廉颇战略和秦国打消耗战……


怪兽小火龙


众所周知,乐毅伐齐是齐国国运的转折点,在这场大战中惨败的齐国,一举从曾经的东帝滑落到濒临亡国的地步,最后虽经田单复国,实力依旧远无法与鼎盛时期相比,这种情况下,齐襄王、田单这对君臣主动选择休养生息、对外避免战争的策略,是可以理解的。

问题在于,这种休养生息的策略渐渐转变为无视天下大势、只图一己平安的鸵鸟政策。从田单复齐到齐国灭亡这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齐国只有区区三四场小战,还多次拒绝其他五国的合纵和求援请求,甚至统一的过程中,秦国每灭一国,都要派出使者道贺,多年来一直不修战备,最终导致不战而降,被秦国兵不血刃拿下,也算够奇葩了。

这种国策转变的关键,不在齐王建,而其母亲君王后身上。史料中有一个关于她的小故事:君王后病危时曾叮嘱儿子,群臣之中有个人可以大用。等到齐王建问这个人是谁的时候,她又改口说,老妇已忘矣。显然从这种做派中可以看出,君王后才是齐国真正的统治者。

君王后死后,齐王建依然严格履行她的外交政策,有一位即墨大夫曾游说他,“齐地方数千里,带甲数百万。夫三晋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间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之众,使收三晋之故地,即临晋之关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为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数,王收而与之百万之师,使收楚故地,即武关可以入矣。如此,则齐威可立,秦国可亡。夫舍南面之称制,乃西面而事秦,为大王不取也。”这可以说是齐国末期最后一点要求振作的声音,结果齐王建依旧不肯听从,最终举国降秦,有传说他自己最后被活活饿死。


张不叁读秦史


说这么多也没见提到一个关键性的地方:

秦国至少在齐国复国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没有对齐国造成什么威胁和损害,而其余几国,如果不是被秦国压的喘不过气来,几乎生生就能把齐国再瓜分一次。

赵国在五国伐齐的时候,吞掉了齐国本土河间之地,之后更是动辄就拿齐国当经验包出气筒,屡屡攻齐。

魏国在五国伐齐的时候吞了宋地,魏安釐王后期,趁着秦国邯郸大败,魏国吃掉了秦国的陶邑,更将齐国五都之一的平陆给拿掉了。

楚国夺取淮北之地后,蚕食齐国南部,并把齐国小弟鲁国一举吞灭,直接威胁齐国本土。

在这种情况下,齐国能自保都算不易,还要跟随五国攻秦?


无双大蛇321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向这个拦住自己大一统的昔日强国发起进攻,秦国主力在名将王贲的率领下,避开齐军西面主力,由原来燕国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袭击,直奔齐都临淄。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曾经辉煌一时的东方霸主齐国灭亡,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在此之前,齐国也曾遭遇灭国之祸,大将田单复国后,为何齐国在五六十年内没有半点作为?

提起齐国,不禁让人想起姜子牙垂钓于渭水之滨,周文王“愿者上钩”的典故。武王灭商后,姜子牙受封齐侯。齐国在西周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监之乱后,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成为大国,建都于营丘。此后齐国也是强人辈出,盛极一时,最有名的便是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齐桓公,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将齐国的霸业推至高峰。尽管齐国强横无比,但终有衰败的时候,今天就和笔者一起来探讨齐国在复国之后为何没有半点作为。

一、襄王非中兴之主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齐国虽然经五国伐之,但田单仅凭孤城两座,抵挡住了灭国之祸,不仅在于田单谋略过人,还靠的是齐国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然而齐国复国后,即位的齐襄王却是能力有限,导致齐国毫无作为。田单收复失地七十余城后,迎齐湣王之子法章回临淄,正式即位,是为齐襄王,田单受封安平君。好景不长,德才兼备的田单遭到了齐襄王的猜忌,君臣之间已生间隙,最后是由赵国用三座城池换走了田单。对于这两人来说,这样的结果是好的,但是却伤了齐国百姓的心,立下赫赫功劳的大将不能受到重用,这样的君主又有谁愿意辅佐称霸呢?<strong>

二、齐国上下已无称霸之心

原本齐国是大国,兵强马壮,尽管历史中有些败绩,但不是其他战国六雄可以单独匹敌的,久而久之,不仅是齐国国君不再懂得居安思危,只知歌舞升平,齐国的百姓也变得骄傲起来,不屑与其他诸侯国为伍。就是这次五国伐齐,把齐国打怕了,之前的争霸战争得罪了其他诸侯国,让齐国国君和高层贵族认为不争霸才是“最好”的策略,百姓们的心里也早已有偏安一隅的想法,齐国已无称霸之心,自然再也培养不出称霸之力。

三、齐国超然外交,四十余年不兴战事

五国伐齐后,齐国上下对五国可谓是咬牙切齿,对自己的“友好邦邻”失望了,看着秦国追着这些国家打,齐国高兴都还来不及,怎么还会出手帮忙呢?其他几国都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齐国也还是有能力抵抗秦国的,于是就想来抱齐国“大腿”,希望能够联合齐国攻秦,可齐襄王根本就不吃你这一套,毕竟坐山观虎斗的好戏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秦国也忌惮这位尚有一战之力的“雄狮”,在攻打其余各国时也不忘极力稳住齐国。

齐国的超然外交还与君王后有关,此女是齐襄王的王后,齐王建的生母。君王后贤德,与秦国交往谨慎,与诸侯讲求诚信,既不和秦国“连横”,也不与其他国家“合纵”,秦国无意攻齐,五国又自顾不暇,因此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齐国“四十余年不受兵”

齐国上下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等秦国收拾完其他诸侯国,齐国又怎能独善其身?在最后,齐国上下几乎都成了亲秦分子,等到齐王建反应过来的时候,其宾客群臣早已被策反,秦国的铁骑已经杀到都城门下,这位齐国最后的国君最后被流放共地,活活饿死。以上便是齐国无所作为的原因,不知读者朋友们有何补充欢迎留言交流。


邓海春


自公元前279年田单复齐,到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的58年时间里,齐国除了后续收复失地外,竟然没有一次主动对外用兵,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五条。

一、国力衰弱

公元前279年,田单杀骑劫复齐。史书记载:“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但是,田单复齐很可能只是收复了被燕国占领的地区,而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地区,收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理由有二:一是燕国就足够对付了,田单不可能蠢到同时与六国开战。二是即使在五国破齐之前的齐闵王时期,齐国单挑秦、赵也是处下风的,比如公元前283年秦国蒙武击齐拔城九,赵国也多次伐齐。大劫之后,齐国就更没有实力从他们手中夺回失地了,倒是赵国的廉颇、赵奢、蔺相如轮番为将夺取了大片齐国土地。

一个刚刚复国的国家,百废待兴,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短期内没有连续对外用兵的理由和底气,这是能够理解的。

二、人才匮乏

五国破齐,齐国大败,齐闵王被杀。可以想象得到,齐国肯定有一大批人才死在战乱之中,比如贤士王蠋就因为拒不事燕而自杀。

在燕国对齐国的实际控制时期,乐毅采取了包括祭祀齐桓公和管仲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来收服齐国民心。这些怀柔政策还是起了作用的,以至于接受燕国爵位的达一百多人。这些人当然不会是普通人,都是齐国朝堂之上的贵族。虽然史书没有记载这些人是否受到了惩罚,但是他们依然受到重用的可能性会降低。这样,五国破齐死一批,因为降燕弃一批,齐国还会有多少治国安邦的贤人可用?

仅有的人才田单,还被齐王以三座城池的价格“卖”给了赵国,帮助赵国攻燕,拔中阳;攻韩注人,拔之。田单还做了赵国国相,被封为都平君,最后很可能死在了赵国。不过,田单死后应该还是回到了齐国,他的墓就在他的齐国封地安平城(现在的皇城镇驻地)。

赵国在最后时刻用以抵抗秦军的颜聚也是齐国人。

三、政治腐败

人才的匮乏必然会导致政治上的腐败,因为居高位的都是些缺乏政治智慧和政治操守的庸人,他们惟一的特点就是贪婪。

后胜为齐国国相期间,多次接受秦国的好处,甘愿为秦国效力,还多次派人入秦去接受秦国的大量钱财。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得了秦国的好处就得为秦国办事儿,于是他们就极力地劝齐王放弃连纵,去进见秦国国君。使齐国“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并终于撺掇齐王于公元前237年“入秦、置酒”。

齐王建四十四年,秦兵击齐。齐王“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虽然秦始皇说“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貌似后胜曾经让齐王组织军队抵抗,但这只是秦始皇把战争责任推给他人的借口罢了,不足为信。

试想,一帮秦国间谍围绕在齐王周围,所有的出谋划策都是以利于秦国为出发点的,他们怎么可能让齐国出兵帮助五国呢。

四、政治短视

在58年中,齐国其实有过两次对外用兵的心思,可惜都半途而废了。

一次是公元前266年,齐襄王和田单尚在的时候,齐国曾经和楚国相约进攻魏国,但是被秦国解围。

另一次是齐王建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但是,这一次因为赵国向齐国借粮而使两国关系破裂,救赵之事不了了之。虽然大夫周子曾劝齐王借粮救赵,并讲出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齐王不听。显然,在这次对外政策的博弈中,为秦国出力的“齐奸”们又赢了。

齐国拒绝借粮救赵的行为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这次秦攻赵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史记》记载,齐王拒绝借粮之后,“秦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遂围邯郸”,赵国彻底被打残。

五、国策失误

探究齐国长时间没有主动对外用兵的原因,不得不提范雎向秦昭王贡献的“远交而近攻”。公元前270年,秦、楚曾经攻取了齐国的刚、寿。但是在范雎提出“远交而近攻”的计策后,从秦昭王到秦始皇都很好地执行了这一政策,公元前221年之前再没有进攻过齐国。

齐国误判了这一形势。

齐襄王复国之后,强大的齐国瞬间崩塌的悲惨经历,给了他极大的刺激,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担心战争会让他失去拥有的一切。所以,齐襄王和他的父亲齐闵王截然相反,转而极力地追求安逸,不敢对外用兵。所以,齐国的国策是“事秦谨,与诸侯信”。看看六国被秦国打的那么狼狈,齐国坦然地背靠秦国这棵大树,很惬意地享受着不被秦国攻击的幸福。齐襄王去世后,齐王建依然奉行这一国策,直至齐国灭亡。

其实,战国末年,五国已经被秦国打残了,而齐国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后,国力应该已经恢复了一些。如果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一方面“事秦谨”,与秦国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一方面借着帮助秦国的名义,蚕食四周这些被秦国打残国家的国土和人口,秦国在壮大的同时,自己也在壮大,公元前221年到来的时候,尚有与秦国一拼的资本。

可惜这只是假设。不过,齐国58年的无所作为,恰好是百姓之福,使他们没有遭受兵戈之灾就融入了中国的大一统。


安平君


在五国伐齐之前,齐也是大国,拥有争夺天下的机会,并不比后来的赵、楚、秦差多少,但齐国太狂了,引来了楚、燕、韩、赵、魏五国讨伐,被打得差点儿灭国,田土失了几近十分之九。

虽然后来齐国复国了,但国力大损,虽然齐国知道,秦国绝对不是什么好玩意儿,虎狼之邦,但另外东方五国,那有灭国之仇啊。

所以,面对秦国和东方五国互攻,齐国就是中立,谁也不帮。

而对于齐国面对秦国进攻,四十万男儿兵,竟然没人反抗,这也怪不得齐国人。齐国,本来是姜姓国君,但陈国公子来齐,改姓田,在齐国半程时,夺了姜姓国君的君位自立,齐人,已经经过一次国君变更,对田姓本不是太忠心。

面对秦国,最多,也就是换一个国君罢了,再加上,齐国享受了几十年的和平岁月,所以,也不太想抵抗了,就放弃了。

反正,抵抗了,也打不过,徒增伤亡。

于是,就直接降秦了。这也跟齐国后半程的田姓君主,本身胸无大志,也有很大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