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百年,為什麼沒發生過“垂簾聽政”的事情?大臣實在太厲害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的長子,母為孝靖皇后王氏。泰昌元年(1620年9月26日),因病病逝,史稱“紅丸案”。在此之前,朱常洛有“東李”、“西李”兩位選侍。後宮裡頭有皇后、皇貴妃、貴妃、嬪等等,選侍是比較低級的妃子。

話說,朱由校的母親生下他之後不久就死了,朱由校及其同父異母五弟朱由檢,託付給了西李選侍照管。西李為了控制朱由校,便要求他與自己同居一宮。後來,天啟帝朱由校說:“選侍凌毆聖母,因致崩逝”,後“選侍侮慢凌虐,朕晝夜涕泣”。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後,朱由校和西李隨之移居乾清宮。

明朝三百年,為什麼沒發生過“垂簾聽政”的事情?大臣實在太厲害

話說,在朱常洛繼位之後,得寵的李氏便想讓皇帝封她為皇后,卻被大臣給阻止了。可是,哪曾想這位皇帝太短命,一個月後,就換了他兒子做皇帝。而李氏卻霸著乾清宮,還把朱由校看得死死的。這樣的做法,當然會讓大臣們有所猜忌。乾清宮,是內廷正殿。李氏的這種舉動,讓東林大臣們很是焦慮。

於是,便上演了一出“移宮案”。

楊漣依舊是先鋒兵,這場鬥爭分為了兩個階段:第一步是要完成讓太子繼位,要把朱由校從李氏手中奪過來。那麼,先來看看楊漣是如何做的。

據《明史·楊漣傳》記載,泰昌元年九月初一,朱常洛去世當天,任兵科右給事中楊漣召集了一幫大臣,跑進了後宮。而當太監要攔住他們時,他卻大聲呵斥:“是皇帝召見我們,如今他已歸天,我們要去替他守靈。你們攔下我們,意欲何為?”

說完,他推開這些太監,帶著大家來到了靈堂,但是,並沒有看見朱由校。一再逼問下,太監王安示意其被李氏挾持在西暖閣。於是,他們匆匆來到西暖閣,要求面見儲君。李氏大概是被這陣勢嚇壞了,王安便趁機將朱由校拉了出來。大家看見他後,齊呼萬歲。

明朝三百年,為什麼沒發生過“垂簾聽政”的事情?大臣實在太厲害

然而,這位儲君卻是無所適從,還好楊漣反應快,抱起他就向外衝。小轎倒是備好了,可是,轎伕卻沒到。情急之下,楊漣和其他大臣便充當了一回轎伕,抬著朱由校直奔前殿。在《東林列傳》中,記載的更為詳細,說:在這個“搶人”過程中,他們還遭到了太監們的頑強抵抗。

等到李氏回過神後,便讓太監們趕緊追趕,還好太監們追上了。以主上年幼怕見人為藉口,拖住轎子不放。而楊漣,又是一頓怒罵,再加上,更多的大臣們圍攏支持,使得朱由校順利來到了文華殿。接下來,便立刻舉行了“正東宮位”典禮,從禮制上確認了朱由校的太子身份。

不過,更重要的事情是朱由校正式繼位,這就需要清除李氏。但是,她以養母之名,就是不離乾清宮,看來依舊對權力有窺視之心。東林黨人覺得事不宜遲,於是,進行了第二階段的鬥爭——驅逐李氏。也許會有人不理解,為何東林黨人在這件事上,如此“執著”。

因為,在東林黨人眼中,這件事情嚴重破壞了“綱常法規”。當然,這是等級制度下的“產物”,如果,李氏不走,朱由校上位,她來一個“垂簾聽政”,那麼,以後的局面,對東林黨人而言,是無法控制的。

明朝三百年,為什麼沒發生過“垂簾聽政”的事情?大臣實在太厲害

那麼,該如何才能讓李氏“走人”呢?

這時,左光斗貢獻了他的力量,在第一步“搶人”階段中,他和楊漣配合默契。當時,有轎子無轎伕,東林大臣大多是文臣,就沒動過當“轎伕”的心思。是他催著楊漣親自抬人,才爭取到了時間。而在這第二步中,他直接上書給朱由校,大膽指出了李氏的“野心”。

其中說道:李氏沒有名分,卻又藉著養母之名,明擺著就是“行干政專制之實”。除此之外,他還用前朝“武后”舉例,還說“將來之後果,不忍道出!”他用“前瞻性”的眼光,將李氏移宮事件和武則天相提並論,以政治高度來“提示”朱由校,這個事情若不處理好,歷史“悲劇”就會再次發生。

而李氏,看到這份上疏後,很是憤怒,多次讓人召左光斗進宮見她。根據《左忠毅公年譜》所述,左光斗很是硬氣,就是不見,說:“我是天子的護法大臣,除了天子,我任何人都不搭理。”正因為東林黨人的強勢態度,讓李氏毫無辦法,也讓朱由校有了底氣。

其實,他對這個養母,既怕又恨,現今,有了這些大臣們的支持,他也可趁此逃脫養母的掌控。在一番考慮之後,朱由校終於下定決心,在繼位前一天,下令讓李氏搬家。

明朝三百年,為什麼沒發生過“垂簾聽政”的事情?大臣實在太厲害

然而,李氏帶著女兒雖然離開了乾清宮,但是,她的心卻還在前廷。明代史學者許熙重在《憲章外史續編》中記載:朱由校自己講,那些章奏,李氏要先看過,才讓他看。如果,這個屬實,就坐實了李氏“垂簾聽政”的野心,但是,這樣的事情,不要說大臣不能容忍,就連皇帝自己也不能答應。

不久之後,李氏的新居噦鸞宮遭遇火災,母女二人差點喪命。有人說是皇帝朱由校放的火,說他想徹底擺脫這個女人的束縛,而這種推論,卻被東林黨人嚴厲駁斥了。經過此事後,“移宮”事件才算徹底收場。而東林黨人,成了最大的贏家,楊漣,左光斗二人也聲名遠揚。

可以說,一場可能潛在的政治危機,最終,被他們用智慧和勇氣化解了。

【《明史·本紀第二十一》、《明實錄·光宗本紀》、《明史·卷二十二·本紀第二十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