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護紫砂壺?

夜雨朦空


如何養好一把紫砂壺?喝茶本來就是有助於心情愉悅放鬆,閒暇時喝茶養壺,修身養性,是遐意漫長的過程,養壺樂此不彼。養好一把紫砂壺,就如同養好自己的心情,過程不急不躁,不卑不亢,循序漸進,順其自然,似乎更貼切道家和儒家思想。因此,我們需要做的只有六個字:勤泡,勤洗,勤幹,做好這六個字,養壺就順其自然了!

勤泡喝茶,也要遵守自然規則,那就是一壺一茶。其他類茶具如瓷器,玻璃可以一壺多茶,紫砂壺就不建議如此,因為紫砂壺區別於其他茶具是它具有特殊的透氣性,因而具有一定的吸附性,一壺服侍多茶時,必定會吸附多種茶味,導致壺不純,難將壺養好。

勤洗的目的是保證紫砂壺衛生,壺內外乾淨無茶漬茶垢,而不是為了快養壺而擦拭。泡茶時可以將茶水或沸水澆淋壺身,目的是讓壺身溼透,可以再用乾毛巾擦拭,擦掉茶水和茶漬不形成茶垢,使茶壺外表乾淨清爽。

勤幹就是保持紫砂壺內氣孔通透。紫砂壺的氣孔就如同人體的毛細管,人體內如果溼氣過重,不能及時排出,會引起各種身體不適,如頭痛身重發熱體酸,口淡納呆,胸悶等等。同樣道理,紫砂壺如果長期處於溼氣狀態,壺身不幹,氣孔不通透,壺也更難與養成。

養壺就是養性,盼不來,急不來,需要慢慢的呵護,按照上面六字法養壺,終有一天你發現你的壺變化很大。

更多的紫砂知識,請關注“紫砂郡主茶具”。





紫砂郡主茶具


紫砂壺要怎麼養?如果是以前的老壺,就讓時間來養!如果是現在的新壺,就讓生活來養!

按我的玩壺經驗來說,老紫砂壺的壺體已經經過一定的時間沉澱,或者是經過喝茶的人的泡養,基本上包漿已經有了,只要不定時地泡泡茶養護就行,沒必要天天(當然,非常心愛的除外)泡茶養壺。小壺(紫砂壺)可以直接放在案頭賞玩和隨手把玩,大壺(紫砂壺)也可以放在博古架上展示顯擺顯擺。當然名家紫砂壺還是好好珍藏為上,不要輕易玩了。

現在的新紫砂壺,做工比較精細了,有些新紫砂壺買來用時,很光潤,亮眼,這樣的紫砂壺只要泥料正,清理壺裡雜質後,用開水燙一下,就可以泡茶喝了。千萬不要學著別人的樣子,用幹蔗,豆腐拼命的煮一次又一次,生怕有異味或者化學殘留。

實際上,現在的紫砂壺都是電窯燒製而成的,根本沒有雜味了。如果紫砂壺有雜味,肯定是其他原因形成的(這裡不表述)。

這些新紫砂壺有一個最大的問題一一當時好看,用來泡茶一段時間不打理,就會暗然失色,根本沒有老紫砂壺的越泡茶越潤澤越可愛之感受。但不要急,經過一段時間泡茶養護,包漿形成所反射的晶潤之光,會讓你體會深刻,覺得物有所值。

簡單地講,新壺泡茶後要及時清洗壺內外,並控幹水分,天天如此,儘量不要讓泡茶水幾天不倒,只有經常性的泡茶,控幹,泡茶,控幹,保持清潔,一個月左右就是一把非常好看的紫砂壺了。如果留有剛買時的照片,只要一對照,就會看到差別了。

總之,紫砂壺無論新壺,老壺,都要用心來養,這樣的話,紫砂壺才有生氣,才有韻味,才有美感!

一一喜茗堂龍新久

2018年12月12日

生活中有茶,茶中有文化。關注喜茗堂!











喜茗堂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把紫砂壺養了很久,但是壺面假亮,壺面暗淡無光,抑或是光澤不均勻,甚至是壺面油膩發黑,實際上,這些都是養壺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的。

經常用剩茶汁澆淋紫砂壺,或者經常用毛巾蘸茶汁擦拭壺身,抑或者是用過的紫砂壺不及時清洗,使其包裹著茶垢等等,都是大多數壺友慣常使用的不正確養壺姿勢,下面來告訴大家養好一把紫砂壺的正確步驟:

(1)用沸水將壺身內外淋燙一下,如此既可淨壺去黴,亦可暖壺醒味。泡茶時因水溫極高,茶壺本身因熱毛細孔會略為擴張,水氣會佈滿壺身。

(2)在每次沖泡間的空檔時,用乾淨的棉布或茶巾,先用溼布把壺上茶水擦乾淨。再用乾布在壺身上來回擦拭,反覆持之以恆,壺就會顯現出溫潤質感,會讓人愛不釋手。

(3)每次沖泡之後,必須把茶葉與茶水清出,用熱水衝淋壺身內外。由於紫砂壺身具較高的氣孔率,遇熱時,因熱脹冷縮的關係,氣孔相對擴大。此時可用棉質布巾趁機擦拭壺身,讓茶油順勢滲入壺壁細孔中,日久便可累積出光澤。

(4)壺不要用化學清潔劑刷洗,不僅會將壺已吸收的茶味洗掉,甚至刷掉壺外表光澤,也會吸收清潔劑的味道。養壺應該準備兩條毛巾,溼的用來清潔,乾的用來拋光。最好用紋理細一點的,軟一些的,吸水好,容易乾的。

養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好茶需要配好茶壺,而養壺並不在於你使用了多久,而在於悉心對待紫砂壺的心境,養壺最大的益處就是使人達到人壺合一的精神境界。











紫砂壺記


1、 擇壺:含泥量高,含砂量低的所謂紫砂壺是養不出來的。 2、 查殘:所選擇的紫砂壺完成,無殘缺。 3、 除土:新壺初用,先開壺。 4、 外養:每次泡茶後把茶葉掏空,用熱水把茶壺沖洗乾淨。 5、 內修:一壺不事二茶,一隻壺儘量泡一種茶。 6、 適茶:高壺泡發酵茶,矮壺泡不發酵茶。 7、 擇水:儘量選擇山泉水或礦泉水。 8、 平心:心平氣和,不急不躁,不急於求成,順其自然。 9、 免磕:避免磕碰。 10、 忌油:紫砂壺最忌油膩,不能沾油。1、 裸存:茶壺若不用,擦拭乾淨,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不要包裹密 封。 12、 清黴:未及時清理茶渣,長期不用,會發生黴變,用沸水清洗,反 復多次即可清理掉。 13、 常拭:常用茶巾擦拭。 14、 避汗:不要用汗手摸拿壺體,容易出現油跡之感。 15、 勿澆:許多壺友喜歡用茶湯澆淋壺體, 這是不對的, 紫砂壺的特性 是內外透氣,用茶湯澆淋,容易出現堵塞氣孔,對茶壺不利。 16、 朱泥:因朱泥在燒製過程中收縮比過大,使用朱泥(含大紅袍)紫 砂壺不要用沸水直接澆淋, 應先用溫熱水澆淋表面, 再用熱水倒入 壺中。


檸禹心


本人知道的也不是甚多,只知道要常把玩,常泡茶喝,好壺好茶葉紫砂壺可吸收!也就是以茶養壺,像把玩玉器一樣有了包漿,越深沉透亮的老包漿壺越好!讓行家見笑了!





無念206


說到紫砂壺的養護,是一個龐雜而又精微的系統工程,千絲萬縷之間,是和壺友具體對紫砂鑑賞的綜合水平密切相關的,並隨著把玩經歷的不斷積累而認知漸進深刻。儘管千頭萬緒也都繞不開「淨、驚、靜」三字決:

養之臻在於淨:

紫砂壺可玩、可賞、可感,重在用養,用養之臻在於「淨」:無論是從賞鑑不同的紫砂泥料各自特有的質感肌理的研判角度出發,還是因質感肌理的不同帶來的不同的光線漫反射帶來的視覺和觸覺的感知變化的不同,甚或是泡茶品茗入口的伺茶性變化不同,茶漬、水漬甚或是手油的髒惹都會不愉悅,所以「淨」為臻。若要淨需注意:

①選擇用水:水質要輕不要重,尤其是鈣、鈉、鎂、鍶等微量元素含量偏重的水禁忌,不僅容易髒惹,也不利於茶性釋放;

②新壺入手:務必要採取溫和的洗澡開壺方式,通過熱脹冷縮的過程徹底清理壺身胎體內外的窯灰和雜質,為後期的用養能夠漿色瑩潤打下良好的基礎;

③茶品灰分超標,膠質類脂質成分含量低,尤其是新工藝快消的提香、做色的茶品儘量避免,養壺易髒,更何談養人;

④每次泡完茶:要及時用熱水壺裡壺外燙洗乾淨,最好選擇高支棉茶巾輕拭乾壺表水跡,切忌造成拋光而賊光耀眼;更切忌久置不清而沾染、積蓄茶漬和水漬;

⑤久置不用的紫砂壺,要定期熱水清理,避免浮灰久置而侵染,一旦包漿固化,就很難再清理乾淨漿面之下的斑駁漬跡;

⑥偏重於砂性的紫砂泥料,氣孔間隙相對更大,上漿慢而沁色快,也勢必更易髒惹,對以上五點要求更須在意關注。

護之道謹記驚:

這裡特別強調的「驚」是指紫砂壺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驚裂現象:尤其是黏土質成分富含而泥性偏重的泥料,結晶度相對更高,熱傳導速率更快,一旦壺身瞬間形成冷熱差就很容易發生。要做到避免驚裂,須謹記以下:

①千萬不要以為:「紫泥類屬的泥料結晶度低就不會發生驚裂」只要條件具備照驚不誤,相對於結晶度高的泥料也就是幾率高低的問題;

②千萬不要相信:「紫砂壺經過了上千度高溫燒製,一百度的水溫是不會驚壺的,裂了是因為原本就有暗裂造成的」這完全是誤導,當然不排除有暗裂的情況,但暗裂與驚壺並非不可辨;切記能夠冷熱劇烈溫差刺激都不驚裂的一定不是紫砂材質的紫砂壺,因為不結晶;

③千萬不要不理解:「四季溫暖的南方地區怎麼可能發生因北方冬季環境溫差大而發生驚裂」客觀環境只不過是驚裂的強化而已,南方再熱,也可以形成六十度以上的瞬間溫差;只要瞬間溫差超過七十度,發生驚裂的幾率將大大提高;

④千萬不要忽略了:沸水蒸汽熱烷值要遠高於一百度的概念,更為不利的是結晶度高的紫砂泥料雙氣孔的透氣效率必然相對低,十次驚壺有七、八次都是「汽」的;

⑤明白以上道理,只需要養成良好的用壺習慣:「開水不響,響水不開」務必等水靜、汽散再提壺注湯,注湯切記先溫壺,這樣才能茶不熟,壺不驚。

茶之道在於靜:

茶事,貴在拿起與放下之間的從容靜宜:茶藝並非雜耍,亦非招搖顯示,叮噹熱鬧之時保不齊磕碰,紫砂壺千年不腐,就怕一次叮噹;壺廢敗養傷情,躁動之間更何談修心開智。

茶器貴在為我所用,而非我為其累:紫砂壺能為我所養所護,關鍵在於知壺懂壺!


紫砂泥的傳人


由於家靠宜興近,加之九十年代初就玩壺了,對於紫砂壺也有點心得。開壺、養壺之類的江湖故事,有些是故弄玄虛,有些是以訛傳訛。就提問中的“養壺”我提幾點自己看法:

1.拿茶泡。紫砂壺是拿來泡茶的,別當工藝品一樣供著。得泡!茶的好壞無所謂,只要不是黴變的茶,紫砂壺它不挑茶。但你起碼得一壺配一種茶,別一把壺今天泡普洱、明天泡鐵觀音、後天上龍井。這樣容易串味,而且比較難調校過來。

2.勤擦拭。用養壺筆那類屬於速成。淋壺後用茶巾擦乾就好。不用時用個乾淨細支小方巾勤擦擦,除去浮灰又起個拋光打磨的效果。

3.自然風乾,通風保存。泡完後別一扔了之,切記洗淨茶壺,打開或半開壺蓋,讓壺自然乾透。否則易生黴菌,出了黴斑,也是麻煩事。

4.別碰油。有人為了讓壺快速起包漿,汗手油手一起上,更噁心的是拿著壺往臉上死命蹭油。初一看效果是好,把壺盤的油光瓦亮,其實這就是行話說的“和尚光”,類似和尚頭頂的油光,賊光。根本不是紫砂壺被長時間把玩後呈現出的自然珠玉光。

5.讓壺休息。別長期盯著一把壺玩,最好幾把交替用。讓壺休息一段時間後再用,自然就發現其中妙處。

一把壺,如果你用來泡茶喝,那就是個日用器,沒那麼玄。勤擦,風乾,忌油,休息,自然而然就把壺養好了。

以上是我個人養法,那些江湖大師別來噴!!!


自得堂SL


入手一把紫砂壺是結緣的開始,後期的保養呵護尤為重要!以致於有朋友私信問我:紫砂壺應該怎麼養?

紫砂壺養壺是一個非常享受的過程,日常養護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喝茶是修身養性的美事,不要為養壺而喝茶。養壺更是一件耐心細緻活,切忌心急速成。在泡養變化中享受其過程,方能遇見它瑩潤的美感!

②紫砂壺因為珍貴,所以更要懂得保養。切忌用有油的手去把玩紫砂壺,更不要把壺放在有油煙的地方,不用的時候應放在乾燥,不落灰塵的地方。

③每次喝完茶不要在壺裡留茶湯,應及時清理茶渣,保持壺內日常清潔 。因為茶垢堆積的茶山,不僅不能養出亮澤光潤的壺表,反而會滋生細菌。

④一壺一茶是有道理的,建議專壺專用,不會混淆口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經常喝茶的壺友,不妨多準備幾把好壺輪著用。

⑤養壺閒暇之餘,可以多學點紫砂知識。紫砂壺泡茶前後,敲擊的聲音都會不同。更何況聽紫砂壺的敲擊聲,不僅不能辨別泥料好壞,反而容易對壺造成一定損傷。

紫砂壺應該怎麼樣,不知您怎麼看?更多紫砂壺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莊莊紫砂】。


莊莊紫砂a


對於紫砂壺,開壺養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和紫砂壺更近距離和更長時間接觸的一個環節。剛出爐的紫砂壺是沒有光澤的,有的還有新壺特有的土腥味,不能馬上用來泡茶喝,必須對新的紫砂壺進行一系列的處理才能使用,這就叫做開壺,然後才開始養壺。

1.開壺方法

說到開壺,有很多種方式,最簡單的方式便是先用水用或布洗擦去處表面的塵灰和內裡的陶屑,然後放較濃的茶葉水鍋裡,或中連同茶葉小火煮沸,沸後不久即可熄火,用餘熱燜壺直到茶水稍涼再點火煮沸,反覆幾次,這樣的步驟可以令新買的紫砂壺土味盡去的同時使紫砂壺得到滋潤,最後放在通風的地方吹乾即可。坊間到處流傳用老豆腐或甘蔗頭開壺,實屬無稽之談,紫砂壺屬雙氣孔結構,容易吸附異味而影響之後泡茶的口感,奉勸眾位茶友勿輕易嘗試。

2.養壺

開壺過後,更為重要的步驟便是養壺了,養壺是從泡茶衍生出來的,如今儼然成為一種藝術,紫砂壺是喝茶人的珍寶,但要使紫砂壺表現出真正的個性,就要有正確的養壺方法。泡壺是最好的養壺方法,具體可分以下六點:

⊙徹底將壺身內外洗淨。無論是新壺還是舊壺,養之前要把壺身上的蠟、油、汙、茶垢等清除乾淨。

⊙切忌沾到油汙。紫砂壺最忌油汙,沾後必須馬上清洗,否則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實實在在的泡茶。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

⊙適度擦刷原則。壺表淋到茶汁後,用軟毛小刷子輕刷即可;壺中積茶,用開水衝淨,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拭即可,切忌用力刷擦。

⊙使用完畢要清理晾乾。泡茶完畢,要將茶渣清除乾淨,以免產生異味,又需重新清理。

⊙讓壺有休息的時間。勤泡一段時間後,茶壺需要休息,要使土胎自然徹底乾燥,再次使用時才能吸收更多茶汁,壺表才可更潤澤。

喝茶養壺額外要注意的2點,我歸納一下

1.專壺專用,一壺事一茶

開壺前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此壺泡哪種茶,經過開壺去除紫砂壺土腥氣之後,爾後一直不變,做到“專壺專用,一壺事一茶”。

2.養壺不要刻意而為之

壺經養護彰顯美韻,本來就是喝茶休閒或以茶修身養心活動的一個副產品。假若過於急功近利,急於求成,茶也不喝,一心想得壺之“包漿”而“玩物喪志”,那就背離了養壺的意義。順其自然地喝茶、養壺,才是茶人壺友積極生活、投身世事地踐行茶之道與壺之道。


紫砂壺藝人劉浩


說真的,沒必要把紫砂壺複雜話,養一把紫砂壺真的很簡單,而且還有好多壺友讓我來幫忙養著,哈哈,給大家說下簡單隨性的養壺方法!

1:一茶侍一壺,這個大家都知道,因為紫砂礦的獨特性,亂用會串茶香,當然只是單純喜歡紫砂壺,不太注重茶的話,就隨性即可

2:清理,喝完之後裡外清理乾淨,尤其是壺把,壺底,壺鈕!這三個地方往往會有茶湯殘留!

3:擦拭與把玩,在喝茶過程中,可以拿個品茗杯盛點茶湯,然後用養壺筆,靜心,隨性,觀賞,豈不快哉!把玩,一般我不會去像盤串一樣,紫砂壺畢竟比較易碎!哈哈,當然了,如果資金充足,可以上手把玩,就是我聽到的都是我心碎的聲音!

4:時間,如果想出自然潤澤!還是需要時間的,就像養寵物一樣,每天是不是要牽出去遛一遛,還要餵食,紫砂壺也是一樣,都是有感情的,你怎麼對它,它怎麼對你!還是那句話,玩壺,養壺,品茶,都是灑脫隨性,強求不得!有的壺友為了養壺,甚至把壺放在有茶湯的鍋裡泡著。。。。。。

還有什麼問題隨時相互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