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化水,殺蛇生疽,蛇骨齧鼻,硫磺護屍

化水

  有個書生到番禺遊玩,走遍了各個郡。

  他經過山中的時候,看見有股一丈多高象煙一樣的氣柱。

  鄉里人說:“這裡岡子上的蛇在吞吃大象。”

  於是遍告鄉里,人們打鼓叫喊,蛇就退到一個山谷中去。

  過了一宿,鄉里人各個帶著缶和甕前去。

  就見一隻象還立著,可是肌肉骨頭全化成水,就用針扎破,取裡面的水。

  鄉里人說:“這種水在渡海的時候放在船裡,能躲避蛟龍。”

  又有一個做官的人在南中看見一條大蛇,長有好幾丈。

  直徑大約有一尺五寸,肚子裡有個東西,象是木樁之類,順著一棵樹吃樹葉,肚子裡的東西,漸漸地消化沒有了。

  鄉里人說:“這條大蛇吞吃了鹿,這種樹葉能助消化。”

  於是命令跟從的人採下那樹的葉子收藏起來。

  回家以後,有一次吃了飯消化不好,肚子脹,就拿出那樹葉熬湯喝。

  過了一宿,到中午也沒有反應,等到掀開被子看他,只剩下枯骨了,別的都成水了。

  【原文】有書生遊番禺,歷諸郡。經山中,見有氣高丈餘,如煙。鄉人曰:“此岡子蛇吞象也。”遂告鄉里,振鼓叫噪,而蛇退入一巖谷中。經宵,鄉里人各持缻甕往,見一象尚立,而肌骨皆化為水。遂針破,取其水。里人雲,此過海置舟中,闢去蛟龍。又有官人於南中見一大蛇,長數丈,徑可一尺五寸。腹內有物,如椓橛之類,沿一樹食其葉,腹中之物,漸消無所有。而里人雲:“此蛇吞鹿,此木葉能消之。”遂令從者採其葉收之,歸後,或食不消,腹脹,乃取其葉作湯飲之。經宵,及午不報。及撤被視之,唯殘枯骸,餘化為水矣。(出《聞奇錄》)


殺蛇生疽

  梁代牛存節鎮守鄆州,在小城的西南角興建一座大府第。因為用板築法修牆,穿透了地面,底下是個蛇洞,洞裡有無數的大蛇小蛇。牛存節命令把蛇全殺死,運到野外去,用十幾輛車才裝運完畢。當時有人說:“這是蛇的聚居的地方。”這一年,牛存節背上生了個疽瘡,接著死了。

  【原文】梁牛存節鎮鄆州,於子城西南角大興一第。因板築穿地,得蛇一穴,大小無數。存節命殺之,載於野外,十數車載之方盡。時有人云:“此蛇藪也。”是歲,存節疽背而薨。(出《玉堂閒話》)


蛇骨齧鼻

  郎中陸紹說,曾記得有一個人泡蛇酒。

  前後殺了幾十條蛇。

  一天,親自到甕前看酒,有個東西跳了出來,咬中了他的鼻子,快要掉了下來,看那東西,竟是蛇的頭骨,因為是被咬掉的,他的鼻子象刀削的一樣。

  【原文】郎中陸紹言,嘗記一人浸蛇酒,前後殺蛇數十頭。一日,自臨甕窺酒,有物跳出,齧其鼻將落。視之,乃蛇頭骨也。因瘡毀,其鼻如削焉。(出《酉陽雜俎》


硫磺護屍

  陳金年輕時當過軍士,隸屬於江西節度使劉信。

  圍困虔州時,陳金暗中與五個同夥掘開一座大墳,打開棺材,看見一個白鬍子老頭。這老頭面色如生,全身穿著白色絲綢衣服,衣服都像新的似的。

  他們打開棺材時就有白氣沖天,墓中有不同尋常的香氣。

  陳金一個人看見棺材蓋上有粉狀物,微微發出硫黃的氣味。

  陳金過去就聽說硫黃是藥,就捧著把它放在衣襟中揣回來。

  墓中沒有別的珍寶,他們就把棺材蓋上一起出去,又把掘開之處堵塞好。

  回到軍營以後,營中的人都驚訝地說:“今天哪裡來的香氣?”

  陳金知道硫黃奇異,天亮時就打水把硫黃粉喝了,到喝盡為止。

  虔州城攻下後,陳金入城住在僧寺,偶然與寺僧說起這件事,和尚說:“這個墓中老人是城中富人的前代祖先,子孫相傳他們的祖先好道,有異人傳授他吃硫黃。他說壽數已盡該當死了,死後三百年,墓該當打開,那時就是他肉體凡胎化解之時。現在正好三百年了。”

  他們就一起去再看那座墳,發現棺中已空,只有衣服還在,好像蟬脫皮的樣子。陳金從此無病,現在當清海軍小將,七十多歲了,雖形體枯瘦,但輕捷健朗

  如故。

  【原文】陳金者,少為軍士,隸江西節度使劉信。圍虔州,金私與其徒五人,發一大冢,開棺,見一白髯老人。面如生,通身白羅衣,衣皆如新。開棺即有白氣沖天,墓中有非常香氣。金獨視棺蓋上有物如粉,微作硫黃氣。金素聞棺中硫黃為藥,即以衣襟掬取懷歸。墓中無他珍寶,即共掩塞之而出。既至營中,營中人皆驚雲:“今日那得有香氣?”金知硫黃之異,旦輒汲水服之,至盡。城平(平原作中。據明鈔本改),入舍僧寺,偶與寺僧言之,僧曰:“此城中富人之遠祖也,子孫相傳,其祖好道,有異人教餌硫黃。雲數盡當死,死後三百年,墓當開,即解化之期也,今正三百年矣。”即相與複視之,棺中空,唯衣尚存,如蟬蛻之狀。金自是無病,今為清海軍小將,年七十餘矣,形體枯瘦,輕健如故。(出《稽神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