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杀苏莱马尼后,特朗普有点慌了

关注美国和中东的朋友,这几天一定被一条新闻刷屏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击杀了伊朗高级军官苏莱马尼,无疑于向中东火药桶中扔进了一颗手雷。局势似乎一触即发!


击杀苏莱马尼后,特朗普有点慌了

苏莱马尼

苏莱马尼是谁?

苏莱马尼是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的指挥官,其影响力在伊朗被认为仅次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2020年1月3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国际机场,这位作风硬朗的军官遭到美军无人机的三枚导弹袭击,客死他乡。

苏莱马尼的突然遇袭身亡引发伊朗高层震怒。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总统鲁哈尼、外长扎里夫都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警告,严正亮明将要报复美国的态度。扎里夫直称美国的“国际恐怖主义行为”是危险且愚蠢的。美国方面也有所警觉,尽管没有将遭袭击的证据,华盛顿特区和纽约都提升了戒备状态。

这次事件不免让人想起之前美国无人机被伊朗击落后,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反应。据公开媒体报道,美国无人机被击落后,特朗普曾考虑下达军事打击伊朗的命令,但在最后一刻喊停。特朗普突然取消军事攻击时的心情不得而知,但伊朗后续的行为让美国政府颇为气恼。


击杀苏莱马尼后,特朗普有点慌了

特朗普

特朗普的心思

美国政府这次袭击苏莱马尼的时机并不算最佳。由于临近美国总统大选,如果特朗普把美国拖入一场与伊朗旷日持久的对峙,甚至再次引发一次类似“伊朗人质事件”的危机,他的竞选之路将基本断送。那么,特朗普为何选择此时出手?

一是对近期一系列事件的强烈反应。这段时间以来,伊拉克发生了多起事件,包括军事基地遭到袭击,一名美国承包商遇难;上个月底,美国驻伊拉克使馆一度遭到围攻,形势岌岌可危,差点重演奥巴马任内的“班加西事件”。而美国认为,伊朗在这些事件的背后都发挥了推动作用。

二是继续压制伊朗在地区的影响力。特朗普执政以来中东政策的一条主要思路就是遏制伊朗,从退出伊朗核协议、实施对伊朗的单边制裁到企图联合欧洲国家钳制伊朗,打压伊朗已经成为美国对伊政策的既定套路。在美国从中东有限战略撤出的过程中,对伊朗的“极限施压”可以彰显美国仍有干预地区事务的意志与实力。

三是分化伊朗国内民意。前段时间伊朗国内局势略有不稳,美国由此看到机遇,希望通过制造重大外部危机让伊朗国内出现分裂,达到在2020年伊朗国会大选以及2021年伊朗总统选举之前弱化伊朗国内“强硬派”从而影响其国内政治走势的目标。


击杀苏莱马尼后,特朗普有点慌了

伊朗将如何报复?

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和学者认为,这次美国忍无可忍迈出这一步,是因为伊朗行为“过于挑衅”。实际上,美国与伊朗当前的矛盾源于特朗普执政后退出伊朗核协议所造成的负面冲击。美国的执意退群以及其后施加的单边制裁不仅让伊朗感到巨大压力,也让欧洲等第三方企业难以与伊朗接近。别无选择之下,伊朗只能采取更为激进的方式争取权益。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态度渐趋强硬,最终走上与美国迎面相撞的道路。

特朗普的目标是阻遏伊朗的过激行为,但击杀苏莱马尼只会进一步强化伊朗与美国对抗的决心。更为严重的是,特朗普政府袭击苏莱马尼的行动对缓和中东局势无益,这种鲁莽的行为可能遭致伊朗的“不对称”报复,美国在中东的驻军和利益将受到巨大挑战。伊朗军方虽然不会贸然行动,也绝不会选择与美国全面摊牌,但是从其历史表现看,伊朗仍有可能选择以“代理人冲突”的方式与美国在中东地区周旋。一些地区军事组织或者恐怖主义组织也很可能趁火打劫,以零星游击的方式袭击驻扎在中东的美军。

在美国言而无信且采取强硬措施的情况下,伊朗还可能进一步无视伊朗核协议中的约束,加速发展核项目。

2019年5月以来,伊朗每隔60天就在发展核能力方面突破一小步,很快伊朗又将迎来新一个60天周期的结束。在美国杀死苏莱马尼之后,很难想象伊朗还会在核能力发展上保持克制。在美国这一次强刺激下,伊朗甚至有可能威胁直接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同时,美国分化伊朗国内民意的目标也更难达成。在伊朗“二号人物”遇袭之后,其国内强硬派更会占据上风,与美国对抗将成为团结伊朗民众的最大动力。此外,特朗普在伊拉克境内袭击伊朗军官的行为也将美国与伊拉克的关系置于危险境地。伊拉克担心引火上身,要求美军撤出伊拉克的呼声日益高涨。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特朗普这次都犯下了一个大错。击杀一个伊朗高级军官,美国这步棋走得过于昏庸,似乎正把自己逼入一个难以化解的僵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