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李玫瑾教授在一個講座中指出孩子的3到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父母要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最重要一點,要讓孩子學會“剋制任性”。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我每次帶孩子去商場,路過玩具區,孩子就賴在那裡不想走,這個想買,那個也想要的,父母一旦露不出不想給買的意思,孩子就開始撒潑打滾的,很多大人只好妥協給買了。但是我昨天從微博上看到一個視頻,主要是標題很吸引人“爸爸嫌玩具太貴,當眾撒潑打滾跟兒子撒嬌”,當時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就很好奇,怎麼會是爸爸跟兒子撒嬌呢?帶著好奇心我就看了一下: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爸爸中川帶著兒子買他最愛的ren天堂labo,但這位父親一看價格,嫌玩具太貴,不願意買了,緊接著爸爸就躺在地上跟兒子撒潑打滾,表示買不起。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孩子看著爸爸突然的行為先是一愣,然後就露出很尷尬的表情,最後試圖扶起父親,但沒能成功,為了讓父親起來,兒子妥協放棄買玩具,說:“那就算了,不買了。”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見父親起來,兒子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最後的畫面很溫暖,讓人有些動容,兩人走出商店,走在回家的路上,父親問兒子,“你真不想要了嗎?”兒子說:“想要。”父親又問:“那不買你願意嗎?”兒子說:“算了吧,我忍著。”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看完之後,我心想這真的是一招制勝啊!看到這個視頻網友都炸鍋了,底下的評論也是無比精彩,有的說是下次向這個父親學習,有的是說不行就告訴他買可以,把你家裡的新愛玩具扔掉一個,孩子就會放棄……總之評論裡也是有大招的人,但真的面對撒潑打滾的孩子時,管用嗎?

想要解決孩子撒潑打滾的原因,就要究其根本抓住孩子有這些行為的原因

1、性格養成期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3到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期,同樣也是“能耐”還不夠大的時候,這個時候他任性,胡鬧,在地上打個滾而,哭哭鬧鬧,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我們家長一昧的忍讓,只會讓孩子認為這是一個很好買到玩具的辦法,所以,你一不給他買,他就撒潑打滾。

2、缺乏自控力

這個時候的孩子只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會控制自己的想法,我想要,就要得到他。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3、規則意識尚未建立

3到6歲的孩子,正是規則意識的萌芽時期,對於孩子而言,在規則正式建立之前,因為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執行規則,所以會有很多不合理的要求。

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家長要怎麼做?

1、理解孩子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當孩子撒潑的時候,我們應該抱住孩子說:“我知道,我知道你想要。”這個時候一個擁抱給了孩子安全感,一句“我知道”讓孩子明白我們是理解他的,之後我們就轉移孩子注意力,讓孩子不糾結在這裡。

2、講究思路,抓其弱點,對症下藥

我們在孩子一直激動的情緒下,說什麼都是不管用的,我們應該轉換我們的思路,想一想孩子最喜歡的其他東西來調動他的注意力,找到孩子的調性,對症下藥。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3、建立規則

李玫瑾教授說:3歲之前不立規矩,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了。

教育孩子要趁早,關鍵時期就是3到6歲,不僅要培養孩子的性格,還要培養他的良好習慣。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剛剛萌發,正處於性格養成階段,就像是一棵樹,小的時候樹枝柔軟,可塑性強,矯正起來不太費勁。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正如李玫瑾在接受採訪時說:父母要有個意識,該立規矩就立規矩,你該嚴肅就嚴肅,別小的時候你放開了寵,為什麼要在三歲之前立規矩 ,就是越小說越好,小的時候不答應他,打不了就是給你打個滾兒。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但是在小樹枝變得粗壯了,再矯正,不僅費力還費時,甚至有可能折斷這個是樹枝。孩子也一樣,李玫瑾說:在孩子十二歲之後,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父母的話就是垃圾,他覺得長大了,你說的東西我都懂,而且你都講了那麼多年了,說再多也無用。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所以說這個教育要趁早,孩子三歲之前立規矩,就是為以後謀福利,打基礎。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家長朋友們可以藉助自律表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小開始 ,越早越好。因為養成習慣並不容易,而且堅持下來更難,但我們如果藉助一個自律表的話就會好很多。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自律表就是一個臺式的行為習慣養成獎懲表,上面有20多種日常行為習慣,父母可以和孩子商量一週的目標,然後當孩子做到一次,就粘貼一顆小星星,以示鼓勵。

孩子小的時候特別喜歡鼓勵和獎勵,而自律表就是抓住孩子的這個興趣,把它融合在了一個小小的表格裡,獎勵式成長要比武力鎮壓好太多了。

李玫瑾教授:孩子三歲之前不立規矩,長大以後,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而這一臺自律表一年裝的,一本可以用很久,卡通的樣式擺放在孩子的書桌上,床頭邊都可以,孩子願意做,家長也輕鬆。

一款小小的自律表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每天僅需1毛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