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在被人类收编以前是怎么躲过野兽的攻击并生存下来的,它有什么必杀技吗?

小亦乐乐


当然有必杀技咯。熊猫,可怜巴巴对猎食者说:你真的要吃我吗?猎食者默默的转身,熊猫突然雄起,一爪黑熊掏心,边吃边说,但是我没说不吃你啊?

哈哈……这是个玩笑。不过说起来,既然是熊里面一个物种,你认为它真的只有卖萌这一个必杀技吗?想一想你见过其他动物吃竹子这么欢实的吗?没有。只有熊猫,我估计它也是有一种借助竹子磨砺它的咬合力和牙齿的想法的。


大国守卫者


还用躲避?它本身就是野兽好么?难道你的生物老师没有告诉你,在大自然中看上去越美丽越萌的生物越具备杀伤力么?

要记住一点,你看到的大熊猫是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如果你在野外遇到大熊猫前外别愚蠢的去激怒或拥抱它,不然就是饲养员来了也救不了你。先不说它的体重能一屁股坐死你之外,你见过那种草食动物能啃竹子如吃爆米花,你别看它嚼起来非常爽快,轮到你的时候你根本啃不动。

要知道大熊猫的犬齿咬合力可以达到1298.9磅、裂齿可以达到1851.9磅,可能直接说数据我们没有什么概念,世界上咬合力最惊人的鳄鱼是4000多磅,狼是1000磅左右,豹是700磅左右,狮子是300磅左右,通过这组数据,你还认为熊猫需要躲避野兽的攻击么?它不攻击别的野兽就烧高香了。

而且大熊猫的身高一般在1.5米左右,成年熊猫体重在200斤左右,它属于熊科,平时遇到三五只财狼人家根本不惧。如果大熊猫发怒,所谓的健壮肌肉男都不够大熊猫一爪子拍的。虽然现在大熊猫的食物90%以上是竹子,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大熊猫是吃肉的,不然你以为当你那蚩尤为什么要拿他当宠物?


实体店老王


先说结论:很多人认为没有人类大熊猫早就完蛋了,其实完全不是如此,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熊猫亚科-熊猫,所以它的真实身份是熊。大熊猫如今的困境恰恰是人类的造成的。


根据大量研究表明,野外大熊猫的繁育能力远超饲养环境,而且成年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

目前我们看到的熊猫体型,在整个熊猫的历史上,可能是比较小的时期,但就算如此,现代熊猫的咬合力仅次于北极熊,和棕熊齐平。它的奔跑速度,在海拔两千米高度的山地里,能超过刘翔平地的最高速度。能爬上二十米以上的树,能把三四头狼当坐垫玩。就这么一个残暴玩意儿,不需要躲过野兽的攻击才能生存下来,大熊猫有时候会吃肉的,基本上处在食物链的顶层,很多时候是它高不高兴吃肉的问题。


熊猫在中国古代,是可以用来做氏族图腾的猛兽哦1


但是大熊猫需要很大的栖息地,和足够的觅食空间,特别是在近代,人类的开发把大熊猫的栖息地分割了,导致大熊猫无法继续过原先的自然生活,以至于只能靠卖萌苟延残喘。


根据研究,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布变迁受整个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影响,而近代大熊猫种群数量及分布变迁则主要与人类活动相关. 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可能迅速减少了大熊猫的 分布范围和生存空间,近百年中很多曾经发 现过和捕获过大熊猫的地方,现在已经绝迹.

从牙齿化石的形态结构特征判断,在更新世的初期,小种大熊猫可能就已经转化为以竹为生,而竹子的生长环境是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的. 在更新世期间,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种群的影响较小,但在另一方 面,该时期冰期和间冰期中整个欧亚大陆都受到了气候波动的影响. 另外,更新世期间青藏高原大面积、大幅度的抬升,是我国自新生代以来环境演变中最突出的区域性事件,也是影响第四纪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更新世时大熊猫分布区的扩大主要是在温暖湿润的间冰期,缩小则在干燥寒冷的冰期. 更 新世冰期时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所受到的严寒侵袭远不及北方强烈,青藏高原的存在亦使 广大东南地区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 在早更新世时大熊猫开始向长江中下游,如湖 南、湖北、安徽、四川、贵州及黄河流域的陕西等地迁移,中更新世时大熊猫分布范围不仅覆盖了湖南、湖北、安 徽 、四 川 、贵 州 、浙 江 、江 苏 、江 西 、福 建 、云 南 、广 西 、贵 州 等 地 ,而 且 还 扩 散 到 华 北 地 区 的 北 京 、山 西 等 地 . 有专家曾经重构了大熊猫的种群分化历程,发现大熊猫种群表现为两次扩张和两次收缩,而现存的三个大熊猫种群则是由两次种群分化得以形成. 该研究也表明,前者与古气候动荡密切相关,表现为冰期气候寒冷而 导致的种群缩小甚至出现瓶颈,而间冰期的回暖又为大熊猫种群的扩张提供条件.

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的发展,气候变化可能不再是影响大熊猫栖息地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由于历史时期人为活动的扩大,大熊猫适宜的栖息地迅速消失,在过去的两千年中,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仍有大熊猫的分布. 直到 20 世纪初,大熊猫仍分布于鄂、湘、川三省边界七、八个县的山地中,如湖北的巴东等地. 但仅百余年间,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现在湖南、湖北等地的大熊猫已基本全部消失. 这与以百万 年计的大熊猫演化发展史相比,是十分短暂的. 此外,经济利益的诱惑驱使人们去盗猎大熊猫,直接导致了大熊猫数量的急剧减少. 近 30 年来,采伐森林、道路修建等人为活动致使大熊猫栖息地范围不断地遭到侵 占,生存空间急剧减少,并退缩至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和秦岭南坡山区腹地.


战时灯火


大熊猫是一种四川特产的熊,以醒目的黑白相间的颜色和可爱而平和的举止而闻名。尽管大熊猫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咀嚼竹子和睡觉,但其巨大的臼齿和为适应吃竹子而进化的强壮有力的下颚意味着成年大熊猫是一个难以对付的敌人,它们还可以通过攀爬和游泳技能来躲避捕食者。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事实上,几乎没有发现任何动物攻击成年熊猫的事情发生。对大熊猫最大的危害是栖息地的破坏,不断增长的人口耗尽了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

大熊猫通常是安静的独居动物,通常会避免对抗,大熊猫的嗅觉会提醒它注意其他大熊猫的存在,这样就能避开它们。但如果受到威胁,大熊猫肯定会反击,低头直视对手,表现出攻击性。熊猫的体型和美国黑熊差不多,体重接近150千克,高达1.5米。当熊猫被迫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攻击时,巨大的体型就派上了用场。如果需要的话,大熊猫同样用可以碾碎竹子的大臼齿和结实的下颚撕咬捕食者。

然而,有些动物会捕食野外与母亲分开的大熊猫幼崽,包括有栖息地重叠的雪豹、野狗和黄喉貂。熊猫幼崽很小,刚出生的不到半斤重,6个月大了才能爬树,许多动物都可以轻易的杀死和吃掉熊猫幼崽,不过目前对年幼熊猫构成威胁的雪豹同样濒临灭绝。


科学闰土


大熊猫就像我家那个萌萌的老婆,看上去人畜无害,实际破坏力惊人




玉生我爱国


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也是大家心中的“萌宠”,但是实际上大熊猫也就是看起来萌,实际的战斗力却远超你们想象。

首先我们说咬合力——这是衡量食肉动物捕食能力很重要的一则指标。下图就是不同哺乳动物的咬合力。可以看到,大熊猫的咬合力在熊类中也就是仅次于北极熊,跟狮子相当。

其次,一头成年的大熊猫,体重可以达到120公斤,最大可以达到180公斤,虽然说这在大自然里不算是重量级单位,但是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的动物了。

而且大熊猫奔跑起来的时候最高速度可以达到50公里每小时,还有爬树技能,随时可以逃到树上或者竹子上去,所以就算是打不过其他食肉动物,自保也是没有很大的问题的。

有人说,大熊猫不是吃竹子吗?为什么会这么厉害?

虽然大熊猫吃竹子,但是无论从牙齿的形状、消化系统的结构来看,大熊猫都是100%的食肉动物,只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大熊猫不小心具有了消化竹子的功能而已。比如说下图就是摄像机捕捉到的大熊猫吃死掉的羚羊的动画,是不是一反大家心中对大熊猫的美好印象?

而且大熊猫发起疯来,真的不是一般人类可以抵挡的,比如说下图中就是大熊猫发起疯来咬住人的情景,大家可以看到,得要三四个人才能够跟一头熊猫角力。

要知道,大熊猫在古代可是被称为“食铁兽”的,传说蚩尤就是骑着熊猫大杀四方,所以大熊猫不是不会打架,只是凭着脸就能混的很好,干嘛要动刀动枪呢?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生物适应了环境,环境改变了生物。

一、熊猫有着类似肉食动物较强的生存技能

食肉目动物,这两对牙齿各自生出了两个锋利的尖端,这两对裂齿,是食肉目的标志。大熊猫拥有典型的裂齿,是属于食肉目的。萌货熊猫是有背景的萌货,凭着祖先留给他食肉目基因,使得熊猫能够游泳、上树打滚无所不能,萌萌的外表下遇强则强遇弱则弱。

二、进化成杂食熊猫没有食物的限制

800多万年前的禄丰始熊猫是一种“广食性”的,体形类似狐狸的动物,因为它的臼齿小而且平滑,还不能有效磨碎粗糙的植物纤维,所以它的菜单中还罕见植物。直至冰期来临,原本广袤的温带和亚热带森林面积迅速缩小,压缩了始熊猫的生存空间,同时,在严寒的驱使下,那些原本生活在北方的广食性动物们也来到始熊猫的地域,与其展开竞争。

三、栖息地没有足够强大的天敌威胁熊猫的生存

综上、世界上萌萌的小东西诸如袋熊、树懒、考拉他们看似四体不勤与世无争,他们能在残酷的自然界法则里生存下来,也大多拥有以上特征。


奇妙动物城


叫熊猫是为了低调,其实应该叫猫熊,解放前熊猫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内地很少,解放后接收四川动物园的时候,记录时,由于工作人员习惯性从左往右读,就把繁体写法的猫熊误认为为熊猫。

从此它就从熊变成猫了,没错……

如果这么说你还是不理解,那我告诉你,上古时期,熊猫还有一个名字,叫食铁兽!

你没听错。食,铁,兽!

当然,名字显然没有什么代表性,那就用数据说话吧,大熊猫咬合力在这么大:犬齿:1298.9磅 裂齿:1851.9磅。

如果你不知道这算一个什么水平的话,可以参考一下下面这些动物的咬合力数据……

湾鳄:4200磅  

尼罗鳄:2500磅

短吻鳄:2200磅

鬣狗:1300磅

美洲虎:1250磅

老虎:1100磅

狮子:1000磅

狼:700磅

花豹:500磅

豺:400磅

山狮:300磅

逼急了,一只熊猫,大概可以收拾三四条狼吧。

在熊猫的血盆大口面前,豺狼虎豹都是渣……所以你应该问,被人类制服以前,熊猫是如何为害乡里的……


铁新GT


首先,熊猫是熊,不是猫。虽然很萌。而且本来他就是野兽

其次,现代熊猫的咬合力仅次于北极熊,和棕熊齐平。它的奔跑速度,

熊猫的长途跋涉速度一般在5-10公里每小时。

遇到危险时,山地密林的奔跑速度可达50公里每小时。如果在平整的跑道上,速度只会更快。

就这么一个残暴玩意儿,不需要躲过野兽的攻击才能生存下来,大熊猫有时候会吃肉的,基本上处在食物链的顶层,很多时候是它高不高兴吃肉的问题。

所以,不管他以前怎样,反正现在我们看着萌就对了。人家也很清楚自己国宝的地位,已经不需要那么拼了,当然野生熊猫不在列。






刘阿宁


大熊猫的上肢极有力量,一巴掌估计能把一些小点的动物眼珠子拍出来,咬合力也很强,只是平时慢慢悠悠的看起来没什么威胁,发起疯来一个人可扛不住。

熊猫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食肉目熊科动物,是猛兽来着,背部白色体毛上的灰黄色是一个独特标记,那不是本身的颜色,而是坐地上蹭的,就那样坐地上啃竹子的物种,光明正大地把前胸露出来,没有一定的实力可不敢。大熊猫生活的环境中基本没有称得上天敌的物种,熊猫本身体型就比较大,最大的能体长1.8米左右,体重120公斤,这么重的大家伙,爬树相当灵敏,可以自如地在树枝间辗转腾挪,并且光凭着上肢力量就可以把自己吊在树上。

熊科动物共同的特征就是爪子比较灵活,会使用爪子去攻击对方,爪子上有长几公分的尖锐指甲,用力拍打或者用爪子挠,是很厉害的武器,用能轻松挂起自身重量的上肢拍打/撕抓敌人,想来敌人是很难承受的;嘴巴可张开的角度也很大,有着几公分的犬齿,啃竹子如人吃苹果,能和熊猫对咬的动物估计也不多。它们的脂肪层比较厚,皮毛很糙,是相当好的“护甲”,脖子粗短能避免敌人撕咬喉咙,真实奔跑速度虽然不是很快,但也不慢了,加上爬树这个技能,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一些体型较小的猛兽,见了熊猫估计也得绕道走。

网络上曾流传一个视频,一只成年大熊猫不知为何发狂,撕咬一个人的衣服,幸好旁边有人及时协助那人将衣服脱了才没有受伤。而成都的熊猫基地内,也曾发生过熊猫咬伤人的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