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鴨不能喂什麼食物?

用戶7714816092836


 鴨子既可以吃穀物類的東西,也吃一些昆蟲,鴨子其實是非常喜歡吃一些小魚小蝦的,也吃蚯蚓。

  鴨子的食物很廣,根據不同時期的鴨子,給它食物也有所不同,類似嬰兒一樣餵養。因此,具體的餵養食物如下所示。

  1、雛鴨時期:雛鴨出殼1天后即開食。開食前需先“開水”(飲溫水),飲水中可加入適量的葡萄糖和維生素C。開食的飼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飯,將其撒在竹蓆上,讓雛鴨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

  2、4天左右大的鴨子:4天后改為煮爛的小麥或全價配合飼料,每天喂4-5次。

  3、15天大的鴨子: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雛鴨開食3天后,需增加動物性蛋白飼料,將小魚蝦、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與食料拌在一起餵給。

  此外,雛鴨還應補給適量的青綠飼料,可將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蓆上,供其自由採食。

  注意:

  1、儘量在清晨和夜間8-10時,比較涼爽的時間喂料,白天讓鴨多休息。

  2、在高溫、高溼期間,飼料放置過久或料槽中的飼料停滯過久會引起發酵變質,因而應保證供給新鮮飼料。

  餵養鴨子應該注意餵養時間以及飼料的質量,避免餵養的飼料出現變質的現象。





農村西小妹


  • 謝謝邀請,鴨子是農村常見的家禽之一,農戶餵鴨的食物來源廣泛,鴨又是一種雜食動物,對植物莖葉和根塊和種子果實及動物等均去採食,鴨子的味蕾不發達,對採入飼料的味道與適口性,感知性與判定力不強,甚至把非食異物當作飼料吞食 。

所以,在餵養鴨子的時候,對鴨的飼養日糧,進行選擇,鴨對的粒狀的食物比較偏愛。

那麼,在鴨子餵養食物時,那些食物不能食用呢

下面與大家聊聊以下兩種日糧不能直接餵養鴨子。

一,未熟化豆類

  • 生豆就是從植株收穫後未進行加工熟化的豆類,如黃豆,綠豆,紅豆類等。
  • 在鴨的飼餵豆類,主要為鴨的生長提供蛋白質和部分氨基酸,未經熟化的豆類,豆的本身內部含有一些酶類,如抗胰蛋白酶,可以抑制鴨對豆類中的蛋白質與氨基酸的吸收,而且對鴨的健康造成一定影響。
  • 使用豆類飼養鴨,首先對這些生豆進行熱處理,如把生豆炒熟或熱榨後取粕餅飼餵,生豆類經過高溫之後,內部的抗胰蛋白酶遭到破壞,使鴨能夠充分吸收豆類的蛋白質。

二,含毒的粕類

  • 在鴨日糧中常用的粕類有棉籽粕和菜籽粕等,有些粕類,本身含有毒素,如棉籽粕,內有一種棉酚成分,鴨食用含有棉酚的棉籽粕後,會發生中毒現象。
  • 對於棉籽粕給鴨食喂之前,要進行脫毒,棉籽粕要經過加熱或浸泡加工處理之後,它的毒性會降低至無害。

在對鴨飼餵處理的棉粕時,不可單獨飼餵,與其它日糧8%~12%的配合,也不可長期飼餵。

總之,根據鴨的生理特性與日糧的特點,對於某些日糧的種類的特點,避免飼餵後對鴨的健康不利,在飼餵之前進行處理,掌握試用量,增強日糧的營養吸收,減少其對鴨的危害,充分利用日糧資源,養出健康的鴨。

關注三農信息內容,請點擊關注鄉村呂步,大家一起探討三農,服務三農,有不同的見解與補充請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源於網絡


鄉村呂步


鴨子是常見的家禽之一,鄉居小菜家爸媽每年都養鴨,要說養鴨不能喂什麼食物?其實鴨子的食物範圍挺廣的,不少葷類、素類都吃,但那些太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如辣製品、酸製品,還有過於油膩的剩飯菜建議不要拿來餵鴨了,以免影響消化,容易生病,此外,不同生長階段的鴨子,同樣的食物,有些階段就不能餵食:

一、不喂味道刺激的食物

雖然鴨子吃的食物種類很多,但是一些味道比較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製品、醃製的酸菜類製品等等,鴨子吃了會影響消化,有可能導致生病,所以家裡要是有這類的食品,自己不吃了可以考慮送人,或者扔著不要了,不要拿來餵鴨。

二、不餵過於油膩、粘的食物

家裡有剩飯剩菜,人們不捨得丟掉,喜歡拿來餵鴨子,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過於油膩、粘的食物最好不要拿來餵鴨了;油膩的食物,鴨子吃了會影響消化,可能拉稀,而過於粘的食物,鴨子吃著可能會噎住,卡喉嚨裡,不好下嚥。

實在是要拿來喂,就拿來喂大鴨,而且要處理過才行,油膩的食物先拿熱水衝幾遍沖掉油水,然後拌米糠、碎菜葉來喂;而粘的食物如吃剩的粽子、糯米餈粑,就要切碎小了然後拿水沖沖可以洗掉些粘性,再拌上米糠、青菜碎來喂。

三、月齡小的鴨子,不喂那些大鴨常吃的食物

月齡小的鴨子消化吸收不夠那些大鴨子的好,餵食上是要注意些的,不然胡亂喂,鴨子餓可能勉強吃了,但會影響到消化,所以要看情況來喂。

月齡小的鴨子一般是喂些專門的飼料跟水就可以了,也可以喂些米粥,再大點就加點剁碎小的青菜葉拌米粥;等鴨子有自主意識喜歡去啄地上那些小蟲吃了,可以挖蚯蚓來剁小截點給小鴨吃,但要注意不要讓它們一次吃太多,以免影響消化;那些大顆的玉米粒、帶殼的稻穀、小魚小蝦等比較粗、硬,喂大鴨吃的食物就不要拿來喂小鴨了。

四、此外,當鴨子生病的時候,餵食上要注意些,不要喂太雜的食物,鴨子是水禽,喂些水分多點又好消化的食物如稀米粥、碎菜末拌米粥。

總結:鴨子可以吃的食物很多,不能喂的食物一般是味道刺激、過於油膩、黏連的食物,此外,月齡小的鴨子、生病的鴨子,不能喂那些不好消化、硬、大塊的食物。


鄉居小菜


鴨知識介紹:鴨屬脊椎動物門,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是由野生綠頭鴨和斑嘴鴨馴化而來。

鴨肉是一種美味佳餚,適於滋補,是各種美味名菜的主要原料。

人們常言“雞鴨魚肉”四大葷,鴨肉蛋白質含量比畜肉含量高得多,脂肪含量適中且分佈較均勻。 鴨營養分析: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症,還能抗衰老。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 鴨補充信息:1. 據報道,法國西南部的加斯科尼人很少患心臟病,原因可能是他們慣用鴨油、鵝油做菜。

2. 識別注水鴨:注過水的鴨,翅膀下一般有紅針點或烏黑色,其皮層有打滑的現象,肉質也特別有彈性,用手輕輕拍一下,會發出“噗噗”的聲音。最快捷的識別方法是:用手指在鴨腔內膜上輕輕摳幾下,如果是注過水的鴨,就會從肉裡流出水來。

3. 鴨肉營養豐富,特別適宜夏秋季節食用,既能補充過度消耗的營養,又可祛除暑熱給人體帶來的不適。不應久食煙燻和烘烤的鴨肉,因其加工後可產生苯並芘物質,此物有致癌作用。 鴨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用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發低熱、體質虛弱、食慾不振、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佳。同時適宜營養不良,產後病後體虛、盜汗、遺精、婦女月經少、咽乾口渴者食用;還適宜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後,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結核,慢性腎炎浮腫者食用;

2. 對於素體虛寒,受涼引起的不思飲食,胃部冷痛.腹瀉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經以及肥胖、動脈硬化、慢性腸炎應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鴨食療作用:鴨肉性寒、味甘、鹹,歸脾、胃、肺、腎經;

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虛弱浮腫;

治身體虛弱、病後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 鴨做法指導:1. 烹調時加入少量鹽,肉湯會更鮮美。

2. 鴨肉是一種美味佳餚,用鴨子可製成烤鴨、板鴨、香酥鴨、鴨骨湯、熘鴨片、熘幹鴨條、炒鴨心花、香菜鴨肝、扒鴨掌等上乘佳餚。鴨肉適於滋補,是各種美味名菜的主要原料。

3. 鴨肉、鴨血、鴨內金全都可藥用。

4. 公鴨肉性微寒,母雞肉性微溫。入藥以老而白、白而骨烏者為佳。用老而肥大之鴨同海參燉食,具有很大的滋補功效,燉出的鴨汁,善補五臟之陰和虛癆之熱。

5. 鴨肉與海帶共燉食,可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對老年性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心臟病有較好的療效;

6. 鴨肉與竹筍共燉食,可治療老年人痔瘡下血。因此,民間認為鴨是“補虛勞的聖藥”。肥鴨還治老年性肺結核、糖尿病、脾虛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大便燥結、慢性腎炎、浮腫;雄鴨治肺結核、糖尿病。


鄉村龍王


鴨子的食物很廣,象現在大的養殖戶就是飼料配合新鮮草料,有時也放養到稻田裡 ,小時候養過,挖蚯蚓,摘嫩草,剩飯剩菜也能喂,比雞還好養 雛鴨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養鴨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抓好雛鴨的管理。

及時開食雛鴨出殼1天后即開食。

開食前需先“開水”(飲溫水),飲水中可加入適量的葡萄糖和維生素C。

開食的飼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飯,將其撒在竹蓆上,讓雛鴨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

4天后改為煮爛的小麥或全價配合飼料,每天喂4-5次。

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

雛鴨開食3天后,需增加動物性蛋白飼料,將小魚蝦、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與食料拌在一起餵給。

此外,雛鴨還應補給適量的青綠飼料,可將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蓆上,供其自由採食。

加強保溫雛鴨正常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3日齡30度,4-7日齡25度,2周齡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溫方式是,利用雛鴨的自發熱量進行取暖。

但是,當外界氣溫較低時,則應用火爐等熱源加溫,使育雛室的溫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鍛鍊下水鴨子屬水禽。

雛鴨下水能促其活動,增加採食量。因此,應在出殼5天后就鍛鍊其下水。

方法是:先下“小水”(將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溫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溼鴨腳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過10分鐘;以後水深逐漸增加,時間逐漸延長。

雛鴨何時下“大水”(河溝、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據天氣和氣溫情況而定,晴暖時堅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氣溫低時可不下水。

下水上岸後,要讓雛鴨在無風、溫暖的地方將羽毛梳理晾乾再趕回鴨舍。

預防疾病 育雛室、運動場要勤換墊料,加強通風,堅持定期清掃和消毒,保持清潔、乾爽。食槽、水槽需經常洗刷和消毒,以減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機會。

此外,還要及時對雛鴨接種疫苗,防治疾病。


田間地頭網絡科技


  1. 養殖最主要的還是以健康為主,
  2. 最好不要已飼料為主,
  3.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4. 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5. 雞鴨這些我們可以多喂些五穀雜糧,
  6. 養出來的雞鴨更健康,更加美味,
  7. 更加不用擔心銷路的問題!
  8. 不知道你們贊不贊同我的說法?

農村小小馬


養鴨不能喂什麼食物

鴨子的食物很廣,象現在大的養殖戶就是飼料配合新鮮草料,有時也放養到稻田裡 ,小時候養過,挖蚯蚓,摘嫩草,剩飯剩菜也能喂,比雞還好養

雛鴨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養鴨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抓好雛鴨的管理。

及時開食雛鴨出殼1天后即開食。開食前需先“開水”(飲溫水),飲水中可加入適量的葡萄糖和維生素C。開食的飼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飯,將其撒在竹蓆上,讓雛鴨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為煮爛的小麥或全價配合飼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雛鴨開食3天后,需增加動物性蛋白飼料,將小魚蝦、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與食料拌在一起餵給。此外,雛鴨還應補給適量的青綠飼料,可將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蓆上,供其自由採食。

加強保溫 雛鴨正常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3日齡30度,4-7日齡25度,2周齡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溫方式是,利用雛鴨的自發熱量進行取暖。但是,當外界氣溫較低時,則應用火爐等熱源加溫,使育雛室的溫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鍛鍊下水鴨子屬水禽。雛鴨下水能促其活動,增加採食量。因此,應在出殼5天后就鍛鍊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將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溫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溼鴨腳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過10分鐘;以後水深逐漸增加,時間逐漸延長。雛鴨何時下“大水”(河溝、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據天氣和氣溫情況而定,晴暖時堅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氣溫低時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後,要讓雛鴨在無風、溫暖的地方將羽毛梳理晾乾再趕回鴨舍。

預防疾病 育雛室、運動場要勤換墊料,加強通風,堅持定期清掃和消毒,保持清潔、乾爽。食槽、水槽需經常洗刷和消毒,以減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機會。此外,還要及時對雛鴨接種疫苗,防治疾病。





鄉村麻雀


冰,


東北小馮稻花香大米


據說鴨子吃了活蛆,不能立即讓它喝水,如果喝水就會死,有可能是有些鴨子消化慢,不能立即殺死活蛆,而蛆在裡面活著亂鑽,把鴨子給鑽死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我看水田裡面的鴨子莫說是蛆了,就是蜈蚣也在吃,也沒見死,哈哈



小美玉泉


鴨子的食物很廣,象現在大的養殖戶就是飼料配合新鮮草料,有時也放養到稻田裡 ,小時候養過,挖蚯蚓,摘嫩草,剩飯剩菜也能喂,比雞還好養

雛鴨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養鴨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抓好雛鴨的管理。

及時開食雛鴨出殼1天后即開食。開食前需先“開水”(飲溫水),飲水中可加入適量的葡萄糖和維生素C。開食的飼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飯,將其撒在竹蓆上,讓雛鴨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為煮爛的小麥或全價配合飼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雛鴨開食3天后,需增加動物性蛋白飼料,將小魚蝦、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與食料拌在一起餵給。此外,雛鴨還應補給適量的青綠飼料,可將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蓆上,供其自由採食。

加強保溫 雛鴨正常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3日齡30度,4-7日齡25度,2周齡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溫方式是,利用雛鴨的自發熱量進行取暖。但是,當外界氣溫較低時,則應用火爐等熱源加溫,使育雛室的溫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鍛鍊下水鴨子屬水禽。雛鴨下水能促其活動,增加採食量。因此,應在出殼5天后就鍛鍊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將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溫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溼鴨腳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過10分鐘;以後水深逐漸增加,時間逐漸延長。雛鴨何時下“大水”(河溝、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據天氣和氣溫情況而定,晴暖時堅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氣溫低時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後,要讓雛鴨在無風、溫暖的地方將羽毛梳理晾乾再趕回鴨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