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保温好的小鸡赶出窝?要注意什么?

摩尼卡ff


谢谢您的提问,我从事肉鸡养殖与饲养管理有15年多了,对于你的问题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要把保温好的小鸡安全健康的转移到外边饲养,需要注意一下几方面:



一,小鸡要赶出窝脱温饲养,首先要小鸡长到一定日龄时能够适应外界环境时,一般在30日龄左右鸡群体温调节系统发育完善后,才可以赶出窝



二,准备把小鸡赶出窝时,要选择温度较合适的日子,鸡舍温度和外界温度差别不大,天气晴朗无大风等,提前把饲料,饮水用具提前放到外面,并且加上适当的饲料和水,然后把鸡舍周围打开或把鸡舍门打开,让鸡群自由出入,冬天又在外界气温低于正常鸡舍5度左右时让鸡自由回鸡舍或赶回鸡舍,防止鸡群感冒,夏季要避免鸡群中暑等,晚上最好回到鸡舍内。

<strong>

三,饲料和饮水中加入抗应激的维生素C,防止鸡群不适应外界环境造成的比必要损失,鸡群脱温饲养前后一周注意鸡群的精神状态,一旦出现疾病及时发现并治疗。

总之小鸡脱温饲养期间,是鸡群最容易生病的时候,尤其注意天气的变化和昼夜温差,勤观察鸡群,防止疾病的发生,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向科学养殖


2019年4月份,我养了20只刚刚孵出3天的小柴鸡,对于保温好的小鸡怎么赶出窝有一些自己的经验。

前三天,我会每天选则在中午暖和的时候给小鸡晒十几分钟的太阳,因为保温孵出的小鸡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所以接触外界要循序渐进。3天后用手轻轻抓出小鸡在地上玩十几分钟,然后抓回窝里,就这样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让小鸡逐步适应了外界的环境,现在我的小鸡已经长成了大公鸡和生蛋的母鸡了,2020年打算再多养一些,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到大家,我是阿珍,期待与大家交流!





阿珍姐


开始育雏时保温伞边缘离地面5cm处(鸡背高度)的温度以32-35°C,育雏温度每周大约降低2-3°C,直到保持20-22°C

温度

刚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3℃,且缺乏体温调节能力。约10日龄后才能达到成年鸡的体温。3周龄后体调节能力基本健全。

温度适宜时,鸡群活跃、有神、均匀分布。如果雏鸡远离保温伞、张口喘气、饮水频繁,表明温度偏高;如果雏鸡聚集在保温伞内,成堆拥挤,且尖叫、发抖,说明温度偏低。

近年来,采用高于常规育雏温度2-3℃的高温育雏新技术,明显提高了育雏成活率,但应注意在保温的同时,经常进行换气。

湿度

出壳雏鸡体内含水量70%以上。湿度太低,雏鸡体内水分散失太多,则卵黄吸收不良,且易患呼吸道疾病;湿度过大,有利于病菌和虫卵的繁殖,雏鸡易患肠道疾病、曲霉菌病和球虫病。适宜的湿度为:0-2周龄65-70%,3周龄后55-60%。

密度

密度过大,雏鸡拥挤、抢食、生长发育不均匀、空气污浊,易发生啄癖;密度过低,鸡舍利用率低。适宜的饲养密度见下表,同时还要根据品种和季节进行调整。

通风

鸡体温高,呼吸的空气比哺乳动物高2倍多。当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5%,二氧化碳和氨气含量超过6.6%和1.5%时,鸡便会感到不适。鸡舍内硫化氢浓度不能超过1×10-5。适宜的环境以人进入鸡舍不感到闷热和氨气刺眼、鼻为宜。

光照

肉鸡采用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办法。蛋鸡和种鸡7日龄后要逐渐缩短光照时间,以免过早地性成熟。

开水

雏鸡初次饮水叫开水。如果是夏季长途运输的鸡苗最好在饮水中加入新鲜的豆芽,或补液盐和5%的葡萄糖。也可在饮水中加入适当的药物。

开食

开水后1-2小时,约有1/3的雏鸡有啄食现象即可开食。开食时间以不超过出壳后36小时为宜。开食以浸泡过的碎米为宜,把碎米撒在饲料盘或塑料布上,让鸡啄食。第二天加入1/3的鸡花料,以后逐天增加,直至全部换成鸡花料为止。


野钓外乡人


针对作者这个问题我发表自己的经验,首先我是养鸽子得,鸡家里也有,保温好的鸡首先要能达到脱温的大小,前期温度随着小鸡一点点长大温度每天减少0.5℃,待温度减少的和室温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赶出窝了,如果是立即赶出窝会造成小鸡对外面的温度不适应而造成成片的死亡和生病。




湖城鸽手执着


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你可以用手轻轻地抓出去,放到外面,但小鸡在外面不能呆的时间长,也就几分钟,外面温度低,得让它慢慢地适应外面的温度,或者慢慢的改变温度,让它们适应环境,小鸡和婴儿一样,体质差,易生病。因此,需要精心呵护。


别小白oo


脱温要逐步进行。将舍内温度逐步降至与舍外温度基本相同,然后不关闭窗门,让舍内环境逐步接近舍外气候条件。


尚源土鸡


小鸡第一次出去劲量不要往出赶,开门让他自由的出入,如果赶鸡,会让它感觉到这个地方不安全,所以会导致小鸡不回窝,在外面乱找地方


农村土鸡刀刃


你好,我是农村w兴仔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要是想把保温好的小鸡拿出来简单的办法,就是拿食物诱小鸡看见食物小鸡会出来吃食的,出来的时间不要太久因为刚出温的小鸡还不适应太时不要呆的太久。


农村w兴仔


注意温度,别着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