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的牧草那種最好,要求高營養,抗疾病的牧草,有那些?

沈庭呂


養殖通常需要大量的牧場。如果考慮種植牧場來發展養殖,首先應考慮牧草的高產,種植成本和營養因素。高產量:產量越高,土地,勞動力成本和消耗所需的時間越低。在妥善管理的情況下,每畝大草約35噸,每公頃約450-500噸鮮草。它是一種常年種類的牧場。它可以收穫20至30年,每年收穫6-8次。新鮮食物可以是青貯和發酵的,並且治療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種植成本:在巨型禾芽均勻分佈後,可以無人看管或懶散管理,不影響鮮草的產量。所需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將會降低。營養因素:一般牧草營養比較簡單,需要各種牧草混合餵養。巨草富含粗蛋白和多種微量元素,口感清脆甜美,適口性強。牛羊都喜歡吃。結合以上幾點,可以考慮種植巨型草。

沙打旺是一種適應性強的牧草。它對周圍環境並不挑剔,產量也非常高,達到約9000公斤,即4.5噸,這是鮮草的產量。乾草的產量也達到了1600公斤。當然,這種生產需要2至4年的時間才能實現。 沙打旺牧草營養價值高,可製成青貯飼料,乾草和發酵飼料。它也可以直接收穫,鮮草用於餵養馬,牛,羊,駱駝,豬和兔子。以羊和牛為例,每畝可以養9000公斤多少頭奶牛? 牛的每日卡路里攝入量是奶牛體重的2.5%。然後,育肥300磅重的牛,需要10個月才能達到攤位的重量,大約1000公斤。然後,一般奶牛每天重650磅。然後,草食動物的平均每日量為16.25千克,10個月為4,875千克。而沙打旺英畝的9000公斤,可以喂2個左右,很多牧種草,就介紹這幾種牧草吧!


養種農村


談到牧草,很多人想到的有皇竹草、黑麥草、紫花苜蓿、甜象草、墨西哥玉米草、高丹草等比較有名的品種。它們在營養、抗病害等方面,都有很不錯的表現。但是由於常見,這裡就不多言語了,主要分享一個非常適合於牛羊養殖,資源量很大,常年栽種面積在10~20萬公頃的牧草品種——苧麻。



苧麻作為牧草的優勢

苧麻葉片多,莖杆細,麻皮薄,葉莖比大,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收割的幼嫩植株乾粉的營養品質為粗蛋白質含量22%,粗纖維含量16.74%,鈣含量為4.07%,賴氨酸1.02%,具有良好的飼用價值。

在產量方面,苧麻雖然不說是很高產,但是相比其他普通的牧草來說,產量已經很不錯了。一年的時間裡面,可以收割5~6次,鮮草產量為6~8噸/畝,幹物質產量為1.2~1.5噸/畝。



此外,苧麻也可以很好的用來製作乾草,貯存起來,或者青貯,等到牧草缺乏的季節再拿出來餵食。那麼,如何貯存呢?

苧麻的乾草貯存和青貯方法

苧麻可以在生產充足的時期,把收割回來的新鮮苧麻植株放到太陽底下曬乾,製成乾草,即可貯存。

而青貯就是收割嫩莖葉之後,經過日曬和風乾,促使其含水量降至60%左右,鍘成2~3cm的碎段,加入適量的配料混合均勻,裝入青貯窖或者青貯袋,壓實密封,青貯備用。

最後,在拿青貯的苧麻喂牛的時候,需要注意,由於苧麻葉子上有細毛,牛不太適應,第一次喂的時候,應由少到多,逐漸增加餵食量,給出3~5天的過度期。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有點意思的事兒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不管你是養殖雞鴨鵝豬,還是牛羊驢馬魚兔等畜禽,因為本身都是屬於食草性的畜禽,所以用牧草飼餵,是有很多好處的。第一,能提高畜禽的抗病性,減少疾病的發生。第二,能提供畜禽生長需要的微量元素。第三,提高畜禽的質量和產量。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營養豐富,抗病性強的品種,供大家參考。選擇種植牧草的時候,一定要根據養殖的畜禽和當地的氣候條件來進行選擇,這樣才能保證種植和養殖的效益最大化。

一,墨西哥玉米草

這個是在我國實驗田上種植第一個畝產超過6萬斤的品種。植株形似玉米,叢生,莖粗,直立,高1.5米到2.5米。葉片寬大達8釐米,長90釐米。枝葉繁茂,莖杆鬆脆,具有甜味,是畜禽的好飼料。對土壤要求不嚴,耐酸性土壤,也耐鹽鹼,稍耐水漬。鮮草含粗蛋白19%,動物使用,轉化率高,營養價值高過普通玉米,適口性極好。



二,甜高粱

與高粱相似,分羹能力強,有甜的生汁,杆粗壯,多枝葉。具有抗旱,耐澇,耐鹽鹼的特性,在PH值5-8.5的土壤上都可以生長,高能作物,光合轉化率高達18%-28%,莖杆富含糖分,營養價值高,植株高大,作為飼料,轉化率高,畜禽普遍喜歡採食,飼餵青貯甜高粱比普通常規飼料日增產鮮奶800克。值得推薦的一個品種。

三 黑麥草

鬚根強大,株高80-120釐米,葉片長22-33釐米。營養豐富,品質優良,適口性好,無絨毛,各種畜禽都愛吃,莖葉中含蛋白質13.7%,粗脂肪3.8%,粗纖維21.3%,草質好,適宜青飼,青貯,調製乾草,放牧。雜草很難入侵。

四,高丹草

根鬚發達,株體生長旺盛,能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營養,抗旱性強,適應範圍很廣,粘土,沙壤土,微酸,微鹼土壤都可以種植。乾草中含粗蛋白15%以上,含糖量較高,一次播種,多次刈割。

以上幾個品種,營養豐富,抗病性強,在我國南北方均可種植,適應範圍廣,可根據養殖的畜禽和當地氣候環境來選擇種植。


種子種植


養殖業一般都需要大量的牧草,如有考慮種植牧草來發展養殖的話,首先要考慮牧草的豐產性、種植成本、營養因素等。豐產性:產量越高所需要消耗的土地、人力成本、時間也就越低。巨菌草在管理得當的情況下,畝產35噸左右,每公頃可產鮮草450-500噸左右。且是多年生型牧草,種植一次即可收割二三十年,年收割6-8次,隨割隨長。可鮮食可青貯發酵,處理方法多樣。種植成本:巨菌草出芽均勻後可無人管理或者懶漢式管理,不影響鮮草的產量。所需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都會降低。營養因素:一般的牧草營養較為單一,需要多種牧草混合餵養。而巨菌草富含粗蛋白及多種微量元素,口感爽脆鮮甜,適口性強,牛羊都喜歡吃。綜合以上幾點,可以考慮種植巨菌草。


奮鬥的木子李


養殖業的牧草那種最好,要求高營養,抗疾病的牧草,有那些?

什麼牧草是最好的,


無毒、無特殊味道。有的牧草有特殊味道,牲畜是不吃的,如草木樨。有的牧草葉片上有刺毛,不適宜鮮喂,如聚合草。


產量高的牧草。牧草的產量與種植地點氣候和雨水、海拔高度、種植土地肥力情況、是否追肥等有很大關係,有的適宜南方地區種植,有的適宜北方種植,有的適宜半乾旱地區種植。要獲得高的產量必須選擇適宜的牧草品種來種植。如苜蓿草在北方生長比較好,在南方高溫高溼的情況下生長不佳,表現不好。


可食部分比例大柔嫩多汁。有的總產量高,但是可以吃的部分比較少,木質化的部分比例大,實際上可吃產量是低的。種植時必須充分考慮,不要僅看產量,還要看可以吃的有多少。


多年生。一般選擇種植多年生牧草,一年種植多年利用,節省種植成本。


高營養,主要是牧草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多少,一般來說,豆科牧草粗蛋白質含量高,禾本科牧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


抗疾病。一般經過培育推廣的牧草抗疾病都是很強的。


現在推廣種植比較好的牧草有紅三葉、白三葉、苜蓿草、多年生黑麥草、聚合草、墨西哥玉米草、魯梅克斯K-1、籽粒莧、串葉松香草、蘇丹草等。


養殖畜禽的朋友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更多更實用的養殖技術、飼料製作、種植技術,請關注老周說三農,咱們共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