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的敢动伊朗吗?你怎么看?

老年爱国


美国有什么不敢动伊朗? 就看伊朗在石油禁运后会否封锁赫尔姆兹海峡。如果封锁,美国就有借口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

有人以为美国不敢入侵伊朗。这说得没错。美国不会派地面部队进入伊朗,那危险太大,风险太高,非常可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但美国动用海空力量打击伊朗,也会造成伊朗极其惨重的损失。

当然美国还是非常狡猾,一步一步算计好;先石油禁运,造成伊朗经济崩溃,最好是伊朗内部推翻现政权;如果伊朗封锁赫尔姆兹海峡,军事打击就会开始,目的还是希望伊朗内部出现变化。

现在只有俄罗斯能够阻止美国。问题是俄罗斯还在等待伊朗的求救。只有伊朗穷途末路,黔驴技穷之际,俄罗斯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用户71177134273


美国没有这个胆量和实力动伊朗,别看特朗普在伊朗问题上非常强硬,又是退出伊核协议,又是禁止伊朗石油出口什么的。这些动作美国都可以做,但就是不敢动武。特朗普只能放放口炮,绝对不敢来真的。这是因为:


(伊朗外长扎里夫)

一、美国在对待伊朗问题本来已经纳入轨道,奥巴马政府和其它五大国一起与伊朗达成共识,签定了伊核协议。这完全是符合美国利益的选择,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但是遭到了美国极右鹰派势力的反对,也遭到了以色列的强烈反对。所以特朗普为了标新立异显示能力,在以色列的怂恿下,在美国亲以色列院外集团的鼓励下,退出了伊核协议。在亲以势力的推动下,特朗普还承认了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这对美国并没有好处,只有以色列感到高兴,除了加剧了中东的紧张局势,实际上是影响了美国的全球战略。


二、美国的主要目的无非是想在伊朗重演利比亚和叙利亚模式,改变伊朗的大毛拉宗教政权。但是伊朗的国情不同于利比亚和叙利亚,伊朗虽然是政教合一政权,但不是政治强人统治。伊朗四年一次选举,总统并不是军人出身,贯穿全国的精神力量是什叶派宗教。而且伊朗内部没有什么教派矛盾,90%以上是什叶派穆斯林,库尔德人只占伊朗的5%。这就是说伊朗内部的凝聚力大大好于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国。虽然也有库尔德人少数民族等闹事,但是成不了气候。特朗普政府想着伊朗内部分化,可能性没有。


三、伊朗有8000万人口,有164.8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伊朗不同于沙特,武器虽然不算先进,但是伊朗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军事工业。伊朗的中短程导弹能够覆盖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大部分中东地区。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也大部分在伊朗导弹的射程之内。而且伊朗的中程导弹,不用购买全部是伊朗自己国产。因为常年备战,伊朗源源不断的大量生产了足够的防卫使用的中短程导弹。伊朗在海上和空中的能力比较弱,但是伊朗用不着到外面去炫耀武力,伊朗是防守。


(伊朗导弹演习)

伊朗部署了俄罗斯的S300导弹防御系统,如果叙利亚部署了S300导弹防御系统,以色列的F16战机就不敢经常目中无人的入侵叙利亚。如果美国动武伊朗,伊朗可以直接打击美国的大部分中东军事基地,这将使得美国有不可承受之重。伊朗的军事力量,是中东地区的一支劲旅,伊朗的武装部队不仅有国防军,而且还有革命卫队。革命卫队是一支宗教武装,装备与伊朗国防军差不多。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人员大多是革命卫队的志愿人员,非常可靠,这么多年没有听到叛变反水的现象报道。


(欧盟外长莫盖里尼)

四、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动员了30万大军,对伊朗动武最起码也要50万以上大军。伊朗的人口是伊拉克的一倍以上,伊朗的国土面积超过伊拉克的四倍。而且伊朗的地形地貌与阿富汗一样,阿富汗都能称之为“帝国的坟场”,哪伊朗比阿富汗更为甚之,应该可以称之为“美国的墓地”了。

五、特朗普就是有这个动武冲动计划,美国国会也不会让特朗普进行这个冒险。美国进行伊拉克战争的直接军事费用为7640亿美元 ,间接全部费用在17000以上。美国因为小布什政府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使得美国背上了沉重的政府债务。小布什上任时,克林顿政府留给小布什3500亿美元的财政盈余,小布什离任时留给奥巴马的是8500亿美元的政府债务。经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特朗普上台时美国债务已经是1 9.3万亿美元了,现在已达22万亿左右。如果美国再发动伊朗战争,哪美国的政府债务将直线上升,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让美国的经济走上破产崩溃。

综述,美国不可能真的向伊朗动武,特朗普能够做到的就是极限施压,边缘政策。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和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这一次在联合国会议上特朗普遭到了公开打脸。在昨天的联合国会议上,欧盟外长莫盖里尼率领英法德以及中俄伊等国,主持召开了支持伊朗的专门会议,表示坚决支持伊朗,反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制裁伊朗政策。美国的不得人心企图,遭到了中俄英法德以及几乎是全世界的集体抵制,美国没有这个胆子敢对伊朗动武。


亦新湖


美国政府在用极限施压的手段迫使伊朗重新谈判。即经济制裁阻止石油出口,军事围堵恐吓对手认怂的办法,重开美伊直接谈判,让伊朗彻底放弃核武器研发和弹道导弹发展,服从石油美元的利益,但是伊朗目前还没服软的迹象。美国对伊朗动武目前暂时还不会动手,根据国际军事专家的评估,美国与伊朗开战,需要四艘航母战斗群和近六百多架各类型飞机。但现在波斯湾还仅仅只是林肯号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一百多架飞机,六千人部队,还不是对伊朗开战的军事部署,而仅是对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的一种监视保护。美国现在认为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收到了效果,五月份伊朗的石油开单没有新的客户,伊朗转入地下通道销售石油,伊朗内部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人心浮动。这都是美国总统特郎普所希望的结果。再者美伊开战驻中东其他地方的美军会成为伊朗支持武装的打击对象,而美国对这些军事基地没有增加保护措施。反而在亚太地区增加了多艘航母和飞机进行军事演习。所以现在美国还不会对伊朗动武矣!


感悟77741162


美国敢不敢动伊朗,只有一条红线,伊朗过了红线,美国必然动用武力,如果伊朗没有过红线,美国是真不敢动手,这个红线就是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是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的生命线,也是全球经济的生命线,如果伊朗悍然封锁了霍尔木兹海峡,美国一定会动用军事力量强行清场,而世界的舆论和立场也会支持美国的武力行动,因为伊朗封锁了霍尔木兹海峡,就是封锁了全球的经济,是对全球自由贸易的挑衅,是动了全球经济的奶酪,伊朗就失去了全球道义上的支持。

只要伊朗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美国绝不敢对伊朗动手,因为美国一旦对伊朗摊牌,对伊朗发动战争,伊朗必然动用手里的最后一张王牌,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因为美国率先发动战争,引起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世界的道义就站在伊朗这里,世界各国就会支持伊朗,反对美国。

这是美国承受不起的海湾战争,美国是失道寡助,俄罗斯必先站出来,捍卫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行自由。和由俄罗斯支持的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进行战争,是美国巨大挑战,美国的航母很难到达霍尔木兹海峡的狭长水域。

霍尔木兹海峡就是伊朗的天然安全保障,美国和伊朗哪一方都不敢动霍尔木兹海峡,谁动了霍尔木兹海峡,就是切断了全球贸易的生命线,就成了全球贸易的公敌,就成了全球各国的公敌,这就是美国不敢动伊朗的原因。


松间山水画


这问题还真不好说。

一:安一般正常思维,特朗普还真不敢对伊动武。

1.伊朗现在有的武装力量和国土面积,完全可以与美国抗衡两星期。

2.伊朗是一个什叶派国家,凝聚力非常强。即使美国让伊朗破国权倒,以后的游击战争泥潭使美国无法抽身。

3.国际社会的反对:都知道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就是想要对伊朗动武,好实行他的借尸还魂——让美国再次伟大,(操控原油价格)这样的背景下,谁能支持美国对伊动武?

4.伊朗现在至少还有盟友,定会暗中支持。那时,美国不是打的是一个国家。

二:形势逼人,特朗普想用战争拉升自己的支持率。

1.现在美国马上面临中期选举,特朗普的支持率不高。他想要战争拉升其低支持率不是不可能的事。

2.冲淡通俄门的调查。大家都知道,特朗普的死穴就是通俄门。如果有了战争,民众必会转移视线,淡忘通俄门的事情进展。

3.要企业届改变对他的心结。大家都知道,美国没有国有企业的,都是私人企业。特朗普上台来,挑起一连串的贸易争端。这对企业届是苦不堪言。奈何有钱无势,只有忍耐。如果有了战争,企业届人士也只能服从基层民众的心愿走。这就是特朗普对他们想要的结果。

个人见解,请斧正🙏


咏庆他爹


这几天关于美国敢不敢动伊朗争论颇多,好多事是超出人的预料的。就如当年没有人想过日本人敢偷袭珍珠港吧?

所以什么叫形势比人强,什么叫箭在弦上!综合当前国际局势,或许战争真的不远啦!


勾必胡


如果说“动”的话,美国其实一直在动伊朗,但严格定义为“动武”的话,特朗普政府未必要捅这个马蜂窝。

退出伊朗核协议算动吧,这都快一周年了,对伊朗的紧箍咒是越勒越紧。美国正在考虑扩大对伊朗制裁,这次将锁定过去未遭制裁打击的经济部门。

美国会继续所谓的“寒蝉效应”,让其他和伊朗有往来的企业认识到,继续让伊朗赚钱不是个好主意,要三思。

对于石油美元占绝大部分收入来源的伊朗来说,一旦出口石油受阻,元气大伤。很显然,美国对付伊朗的制裁工具之一是禁止从伊朗进口石油,目前有八国(地区)获豁免,美国这次可能做出调整。

伊朗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第4大产油国,减少豁免进口国,就能让伊朗出口减少。美国之前设下要让伊朗石油出口降到零的目标,会继续超这个目标推进。美国国内产量有助抵销伊朗出口减少的缺口。

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土耳其在5月豁免到期后,有望继续获得豁免,伊朗每日出口量因此将局限在110万桶左右。但意大利、希腊等就可能会被从现有豁免名单中剔除。

对于美国的大棒,伊朗当然感觉到痛。外交部长扎里夫就痛斥美国的制裁措施令伊朗的国内洪水救灾行动都受阻,指控美国不仅仅发动经济战,而且是“经济恐怖主义”。

祸不单行,伊朗近期西部城市遭受空前的洪灾蹂躏,当局已下令立即疏散居民。而暴雨造成大洪水后的紧急搜救行动因为美国制裁行动而无法有效展开。

因为按照伊朗说法,被美国禁的设备包括救援直升机等。受美国制裁影响,伊朗一直苦于缺乏救援直升机,救援机构被迫向军方求援,申请出动军用直升机和两栖装甲车协助救援。

其实,类似“附带杀伤”不止这些,多年来伊朗波音飞机也是“老爷机”满天飞,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的飞机还在挑重担,零备件的供应都成大问题。

特朗普“动”伊朗,这是铁律,不会变,只会变本加厉。如果说,禁止进口伊朗石油还留了部分活口的话,随着退出核协议一周年到来,美国在重新评估后,还将加码。如果特朗普连任干满8年的话,伊朗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完)


蒋晓峰Terry


美国是典型的商业型帝国。只赔不赚的生意或者投资收益比很低的买卖,美国人是不会做的。至少从目前看,美国人认为攻打伊朗就是这样的生意,因此,虽然特朗普及其幕僚对伊朗政府政权恨之入骨,但是他们还是按耐住自己的冲动,不会军事打击伊朗。


伊朗的地形非常复杂,几乎是一个放大版的阿富汗。2001年美国正处于全盛时期,当时小布什政府动用十几万美军攻打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的阿富汗,仍然消耗了巨大的国力。现在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事还没有完全了结,如果贸然攻打有俄制武器武装的伊朗,结果还很难说。以美国人的实力也许能够轻松推翻伊朗现政权,但是要想稳控住伊朗局势,从伊朗体面撤出,就非常困难了。


除了实力对比方面的问题,美国攻打伊朗还很难得到自己盟友的支持。如果美国攻打伊朗,处于生死存亡边缘的伊朗政府,几乎肯定会拿霍尔木兹海峡做文章,占全球原油出口量70%的波斯湾肯定会变成一片火海。对于已经基本实现原油自给的美国当然无所谓,但是对于严重依赖中东石油的东亚和欧洲国家就很难接受的。现在全球经济早已结成了一体,东亚和欧洲的经济崩溃,美国自身也好不到哪里去。就好像打赢了海湾战争的老布什,依然无法赢得连任一样,特朗普如果贸然发动对伊朗的战争,恐怕就要跟2020年的连任说再见了。



正是因为不能使用激烈的军事手段攻打伊朗,美国才被迫采取经济制裁、原油禁运、物资封锁等手段迫使伊朗内部出现问题。当然这样做效果会比较差、时间也会非常长,伊朗一旦适应,相关制裁措施还可能面临无效的风险。不过这正是美国在中东面临的现实情况,即使特朗普非常不爽,也只能默默承受。


冲击时评


一、地处西亚的伊朗是中东地区面积最大、人口(8116.3万人)最多的伊斯兰教-什叶派国家。伊朗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世界主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与输出国。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本应成为中东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伊朗成为了"政教合一"的国家。1980至1988年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和美国长期的經济制裁,伊朗深度武力手段插手干涉中东各国事务。2017年伊朗的GDP产值4395亿美元,人均GDP5415美元,远远落后于世界人均GDP10270美元的水平,也远低于亚洲人均GDP的6902美元的水平。

二、其实在美国停止执行"伊核协议"之时,美国实际上已经明显在军事上打压伊朗和经济上加大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在军事上美英法联手打击叙利亚境内的伊叙联军进行精确打击。以色列对叙以边境上伊叙联军军事设施进行持续不断摧毁打击及对伊支持的"真主党"、"哈马斯"予以重创。沙特对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反政府武装的清剿行动等,这无疑严重削弱了伊朗在中东军事方面的影响力,伊朗承受不起革命所需的巨大"耗费"。在经济制裁措施上,美国从9月份起对伊朗采取非石油类的经济制裁。包括禁止伊朗使用美元等金融制裁措施。从11月4日起,禁止伊朗的石油出口,禁止任何国家、企业购买伊朗石油,违者美国将予以制裁报复。

三、面对美国的严厉经济制裁,伊朗已经陷入经济崩溃的边綠,伊朗石油出口已经呈现断崖式下降,伊朗货币里亚尔已经贬值50%,群众示威游行不断,伊朗总统鲁哈尼五年来首次受到议会"质询",其左膀右臂劳工部长、经济与财政部长、央行总裁等官员被弹劾解职。伊朗库尔德地区万人武装组织已经揭竿而起,引发内战爆发,在9月22日纪念"两伊战爭"38周年阅兵式上,发生了极其严重的"25人死亡、57受伤、4名武装人员被击毙"的骇人听闻恶性事件。毫无疑问,伊朗已经是不战自乱。美国未經国会授权,绝对不可能,也不需要用武力解决伊朗问题…


知研42791366


这里面是不是存在什么误解?不是美国敢动伊朗吗,而是美国打算对伊朗动手到何种程度的问题。

现代战争已经不单单是热兵器交战的战争,引用俄罗斯的说法叫做“温战”。也就是说冷战之间的手段对抗,再加上小规模热兵器交手,最终达到自己目标的战争行为。美国和伊朗之间,实质上已经在“温战”的边缘游弋。毕竟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了。

(川普号称电视总统,全天就盯着电视看-略有夸张的说法。不过,这一幕确实影响了很多美国人对伊朗的实际看法。)
要说美国和伊朗的心结在什么地方,不说远的,只说现任总统川普嘴里的“让伊朗政府换人”的论调究竟怎么来的。就不得不提“伊朗人质危机”,在1979年11月4日,伊朗国内GM发生后,美国大使馆被占领,导致52名美国公民一直到1981年1月20日才得以回国,总共时间长达444天。这是川普的一个心结,也是很多美国中年中产阶级的心结,毕竟这是美国头一次灰溜溜的在镜头下没有通过一场战争导致的彻底溃败。

(打不打伊朗 跟国际局势的关系并不大 相反是美国国内影响更大)
而且尤其值得关注的11月4日这个特殊的时间,2天后就是11月6日的美国国内中期选举。一般来说,投票前72小时其实是争票改变选民意愿的时间,因此不排除川普可能会利用总统职权在这个时间点上进行某些中小规模的打击,这就会极大影响未来的选情。

所以,从实际利益和实际能力来看,美国动伊朗并不存在什么技术性障碍,关键决定因素也不是在国际,反而是在美国国内的选情发展。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一些简单的认识和想法,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