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世界上還會不會出現米格31這樣的特大型戰鬥機了?

皇家橡樹1972


不僅會出現,而且還可能是最新趨勢啊。

不過,題主似乎對米格31的“體型”有些誤解。米格31跟米格25比較相似,機長22.7米,翼展13.5米,高度6.15米。這個尺寸,其實跟蘇27是差不多的。蘇27機長21.9米,翼展14.7米,高度5.9米,兩者基本沒多少差別。

掛載“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的米格31戰機

不過,由於對高空、超音速性能的追求,米格31機身50%左右使用的是笨重的不鏽鋼(強度高,而且耐高溫),內油更是達到了16.4噸;因此,其空重也達到了21.8噸,最大起飛重量也達到了46.2噸——這個重量,雖然超出了蘇27(33噸)許多,但是,蘇27家族也有一款比較重的戰機,那就是蘇34——空重22.5噸,最大起飛重量45噸。

蘇34“鴨嘴獸”說,我也不瘦!

因此,米格31雖大,但還不至於被稱為“特大型戰鬥機”。

至於其後繼者,首先,其出生地米高揚設計局,目前就正在研製一款米格31的替代機型——米格41。根據米高揚的說法,米格41將飛得更高、更快(4馬赫)、更遠,而且具備隱身能力;其能夠掛載高超音速導彈,攔截低軌道的飛行器。簡單來說,如果米格31算是性能強悍,那麼米格41就直接變“超人”了。

米格41想象圖

雖然米高揚設計局現在境遇不咋滴,這個項目能否實現,何時實現還是個問題,但是,這種性能的追求,卻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那就是大家很熟悉的,目前中美都在努力發展的——六代機。

對於六代機,美國本來的追求就是飛得更高(3-4萬米)、更快(5-6馬赫)、更遠(作戰半徑擴大50%以上)、更隱身(全方位、全頻譜隱身)、載彈量更大。因此,其體積也會相應的變大,也就是接近米格31這種檔次。

美國六代機概念圖

不過,後面美國覺得以目前技術的發展程度,要想實現超高音速的飛行,研發時間會比較長,進度會比較慢。所以,美國後面更改了對六代機的要求,不要追求那麼高的速度,對飛行高度的要求也有所降低。但是,對大航程、大載彈量、超隱身的追求還是不變的。

至於我國的六代機的話,想必在理念上也不會相差的太多。

總之,戰機逐漸大型化,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


晨曦談兵


米格–31的進氣道,與邊上的地勤人員相比顯示出它的巨大!可以並排站兩個成年人不成問題。

米格–31理論上屬於“截擊機”的範疇了,這樣大的體積幾乎可以和輕型轟炸機相比, 而蘇聯歷史上也對於“截擊機”這個機型也確實有所發展,除了現在的米格–31之外,它的前型米格–25和更早的圖–128“大提琴手”都是體積龐大的飛機。

那麼,蘇聯為何對“截擊機”情有獨鍾?這原因還是蘇聯領土面積太大的原因,22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裝下加拿大和美國都有富裕。早年間航空航天工業不發達年代,蘇聯國內情況(軍事設施)是很神秘的,外國勢力要想徒步完成對蘇聯的偵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二戰結束後噴氣機時代的來臨,大航程、高速度的飛機出現改變了這樣的局面,冷戰開始歐美國家的大型偵察機不斷的襲擾蘇聯,特別是美軍的RB–57D、U–2這樣的高空偵察機和B–36、B–52巨型戰略轟炸機對於蘇聯的威脅甚大!說不定從那個方向就飛進來……在“冷戰核恐怖”下是讓人恐懼的事情,所以蘇聯率先研製出第一代實用的地空導彈系統(蘇/俄是世界上地空導彈系統最完善的國家),但是國土面積太大再多的地空導彈也是“撒胡椒鹽”,相對於飛機航程和偵察面積也是“守株待兔”。
圖–128“截擊機”與那個機場警衛相比凸顯了它的巨大!其實,它本來就是有轟炸機改造而成。

有鑑於地空導彈使用的侷限性,蘇聯根據防空需求開始大力發展超大型的“截擊機”,大飛機有諸多的好處,首先就是:航程長作戰半徑超過了3000㎞,並且大部分的巡邏任務都是在領空內飛行不必擔心油料缺乏的問題。第二:可以攜帶大型的空–空導彈,射程超過了150㎞專門打擊轟炸機這樣的低速大型目標,由於目標雷達反射面積大、機動能力差…並不需要截擊機使用的導彈有多麼的精密。第三,就是大飛機上相對的條件設施好一些,空間也大這對於緩解飛行疲勞是有好處的。
米格–25,蘇聯航空工業變通和良好技術集成的產物,粗劣的材料居然可以飛到“雙3”這樣的相對極限和輕易的突破“熱障”(2.5馬赫)……是西方比較恐懼的武器。

雖然,大型截擊機的出現再結合地空導彈改善了蘇聯的防空環境,使得西方偵察機、轟炸機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技水平的進步,截擊機也到了淘汰的境地,這主要原因仍舊是轟炸機的手臂加長了和更加先進的偵察衛星的出現所致。


圖片上“槍騎兵”正在發射AGM–158隱身巡航導彈,當年米格–31也是以它為作戰對象的!不過“槍騎兵”已經由低空超音速突防這樣的戰法,變成了防區外發射遠程巡航導彈,也就是說根本不給米格–31發射遠程攔截導彈的機會,在500㎞外發射完導彈之後扭頭就走。


比AGM–158射程更遠的AGM–86C由B–52攜帶,射程超過了1500㎞。

由於遠程巡航導彈的出現,外國的轟炸機要想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已經不需要進入領空了,在國境外500㎞發射導彈就行!就能打擊俄羅斯境內600~800㎞的戰略目標……這些新科技進步帶來的新戰法已經讓“截擊機”變成無所適從,總不能飛出國土外1500㎞去執行截擊任務吧?所以,它使用價值不斷的貶值!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比截擊機小一些的多用途大型戰鬥機的發展卻如日中天,“一型多機”的設計理念替代了性能單一的截擊機,所以截擊機這個機種也壽終正寢了!再也沒有發展前途。


而俄羅斯目前還有很多架米格–31雖然不執行截擊任務了,機況也不錯,改變任務方向,利用它高空高速的特點攜帶“匕首”高彈道反艦導彈去打擊敵艦還是比較好的平臺,這也算是米格–31的歸宿吧。


皇家橡樹1972


其實從已經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和曝光的第六代戰鬥機,能看出來未來戰鬥機的發展趨勢。其中五代機的最顯著特徵便是低可偵測性,也就是雷達“看不見”得隱身性能。這裡面牽涉到的核心指標便是雷達截面積(RCS),而米格-31這種為了追求極限速度而設計的龐大機身註定會被淘汰。

米格-31最大的特色便是速度快,截止目前它也是世界上最快的戰鬥機,它誕生的主要目的是針對美國的黑鳥SR-71偵察機。理論上,米格-31最高速度能達到3.2馬赫,但是在此速度下會對發動機造成極大損傷,因此平時它的速度會被限制在2.8馬赫,這也是驚人的速度了。因此米格-31的舵面設計需要考慮在3萬米高空其效用,而設計的碩大無朋。米格-31最為詬病的就是它的機動性能。米格-31發動機雖然擁有超強的動力,但這會帶來驚人的油耗。

五代機有幾個典型的指標,例如最早研發出五代機的洛克希德·馬丁給五代機的定位是,即便在攜帶了導彈的前提下也擁有“全方位”隱身特性,此外還需要兼具高性能機身、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高度集成的電腦系統、能和戰場其他作戰單元進行網絡聯繫。目前世界上的五代機包括美國的F-22(已停產)、F-35“閃電式”戰鬥機、蘇-57和我國的殲-20。從機身尺寸上我們能看到,最長的蘇-57不過19.8米,而米格-31則比它長了足足有2.89米。最短的五代機F-35機身長度只有15.67米,它比米格-31短了7.02米。

未來的空戰基本屬於超視距空戰,飛機速度再快、機動性再好,也拼不過空空導彈的性能。因此未來戰鬥機基本不可能造的像米格-31那麼大。


航空之家


米格-31的定位是一款截擊機,顧名思義,“截擊機”的作用其實主要體現在“攔截”上面,而前蘇聯對截擊機的定位就是這樣,像米格-25是毛子用來幹“黑鳥”和“女武神”的,米格-31也是用來攔截低空巡航導彈和各種遠程轟炸機的,這玩意的優點就是:

飛得高、跑得快;但你要是指望他們玩近身狗鬥,那麼下場肯定會被空優戰鬥機打成傻bi的!

而米格-31還有個優點就是機身寬大,這意味著米格-31能裝比傳統戰鬥機更強大的雷達系統,理論上可以當簡易的預警機使用,尤其是多機配合的情況下,這種情況非常適合前蘇聯那廣闊的領土(今天的俄羅斯也一樣),畢竟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之間派戰鬥機互相噁心對方的行徑都是家常便飯,而蘇聯領土那麼大,就吃了在防空效率上的虧,所以,米格-31的現世也有這一層考慮在裡面,那就是:能有效增強自己的國土防空能力!而像米格-31這種飛得高、跑得快,航程也還勉強(航程3300公里)的截擊機就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了,用來對付轟炸機群或者低空巡航導彈是很不錯的選擇!


所以,說了那麼多,就是想說明一個問題:這玩意也就適合前蘇聯或者今天俄羅斯的國情!因為人家國土面積擺在那裡,這種高空高速截擊機可以分擔防空系統的壓力,毛子的專家分析,四架米格-31在A-50預警機的支持下,防空能力遠遠強於一個S-300防空導彈營,但是防空成本卻遠低於S-300,所以,今天的俄羅斯領土面積這麼大,苦寒之地又那麼多,再加上現在又沒錢買側衛,所以米格-31繼續服役是註定的事了,至於題目中說到的,為什麼其他國家沒有出現這種飛機,原因就是用不著啊,又不是誰都跟你俄羅斯一樣有著1700多萬平方公里這麼遼闊的領土!


所以,以後基本上是不可能再出現像米格-31這麼大的飛機的了,俄羅斯也一樣,不可能再去研發下一代大型截擊機,第一,毛子現在沒錢;第二,有錢也不弄,有錢還不如買側衛,畢竟現在都2019年了,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而在這種現代化空戰體系下,米格-21這種“大力出奇跡”的玩意已經不吃香了,一直開著大功率雷達探測,不是等同於告訴對方我在這麼?而在隱身戰機時代,這種行為跟作死沒什麼區別,當然,如果毛子本身的國土防空和數據鏈牛逼的話又不同!總之,再造米格-31這麼大體型的飛機沒必要,米格-31的最大起飛重量46噸,現在重型五代機的起飛重量也接近40噸了,比如F-22的最大起飛重量就有38噸,等以後航發技術再突破,重型戰鬥機的劃分起點可能就在40噸以上!


哨兵ZH


米格是前蘇聯研製的一款重型戰鬥機,其研發單位為其國家巨頭之一的米高揚設計局,而米格-31戰機是由米格-25戰機升級而來,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裝備著單臺加力推力151.9千牛的發動機,想象就可怕也只有美軍F-35戰機可超越前者。但是,跟F-35戰機相比較,米格-31戰機裝備著兩臺,總推力達到30噸,恐怕在戰鬥機推力也是無出其右。而且,米格-31最大起飛重量達到46噸,超越俄軍所謂的蘇-34戰鬥轟炸機的45噸,可謂是俄羅斯名副其實的戰鬥轟炸機。

其實,米格-31戰機最出名的莫過於其速度快,超音速巡航,最大速度可達到2.83馬赫,這是目前所有戰機都無法可與之比擬。而米格-31戰機研發目的就是針對美國的F-15戰機進行高空截擊和追擊的戰機。據說,這款戰機在戰場上出現,連導彈都追不上。

作為明星戰機,米格-31和前輩米格-25都是讓西方國家最為頭疼的戰機。前蘇聯的軍工專家只是用不鏽鋼和發動機就造出速度達到雙3的戰鬥機,直接震驚西方。雖然,由於蘇聯駕駛員叛逃原因導致米格-25的實力被西方國家所知。但是,這也不得不佩服前蘇聯的大膽和創新。

米格-25和米格-31是米格設計局的經典作品

而米格-31戰機跟前輩相比,裝備著更加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增加對隱形戰機探測能力,特別是機體採用鈦合金結構,增加機體的承重量,雷達搜索雷達達到200公里,預警距離可達120公里,也是達到目前四代機的標準。

最重要就是米格-31戰機這款戰機相對低廉和製造工藝全部為俄羅斯掌握,根本不存在被卡脖子的情況。因此,這對於缺乏軍費的俄羅斯來說,採購米-31戰機和改進米格-31戰機也是明智之舉。恐怕按照俄羅斯風格,今後出現米格-41也不是什麼難事。何況,蘇-35戰機和蘇-57戰機價格相對昂貴,裝備米格-31完全可以應急。

而根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軍正在研發五代隱形戰機—米格-41,這款戰機雖然跟米格-31不同,但是擔負的定位還是一樣,超音速飛機最大飛行速度4馬赫,更加強調隱身能力,甚至可攔截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

現在,美俄兩國對戰機的出現兩種偏鋒,美軍把隱身性能玩到極致,以科技做先鋒;俄羅斯劍走偏鋒,高空高速作為突破點。這都是基於兩國對於國家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判斷。

沐風大膽揣測,類似米格-31這種超大號的軍用戰機,還是會在俄羅斯出現。畢竟,俄羅斯一貫都有升級戰機的風格。

畢竟,俄羅斯米格-41戰機已經在國家項目中立案,採用新工藝、新技術和注重隱形性能、宇宙空間飛行,新的速度和新的作戰半徑,在俄軍也是可能出現。


沐風談兵論道


今後一定還會出現米格31這麼大、這麼快的戰鬥機。米格31確實尺寸夠大,重量夠重,但是他付出的這些體積和重量代價全是為了遠程高速截擊準備,他誕生在美蘇核對抗的時代,在當時,要攔截類似於B1B這樣的超音速轟炸機,必須要用飛行足夠快、航程足夠遠的截擊機進行攔截。

圖為俄羅斯米格31截擊機,他是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戰鬥機之一,也是最早實現超音速巡航的戰鬥機。

米格31就是誕生在這個思想下的,他長22.6米,翼展13.4米,空重為22噸,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46噸,在世界上現役戰鬥機中確實是最大的,這麼大、這麼重的米格31要達到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和2.83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需要兩臺D-30F-6加力渦扇發動機的帶動,每一臺發動機的最大推力為15.1噸,在F22A戰鬥機的F119發動機出現之前,米格31的D30F-6發動機就是推力最大的戰鬥機發動機。

圖為米格31,在最新的國際戰機劃代標準中,他和美國的F14一起被劃為第三代戰鬥機,他們之後的蘇27和F15則屬於第四代。

米格31戰鬥機誕生的特殊時代如今已經不存在,但是大國之間的核較量還在持續,新一代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已經出現,並且普遍投入了使用。比如俄羅斯的鋯石反艦導彈、匕首空射彈道導彈、先鋒滑翔式戰略導彈,比如我國的凌雲導彈、星空2彈道導彈、新一代滑翔式戰略導彈等,美國雖然在這個領域比較慢,但是也早已經依靠X51A飛行棋積累了不少高超音速武器經驗,並且美國國會已經通過立法要求國防部必須研發高超武器。

圖為米格31掛載和投擲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如今的米格31利用飛的快的特點,再加上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組成了快+更快組合,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能夠攔截匕首導彈的防禦系統。

在這個局面下,如何對這些高超音速飛行器實施攔截便成為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有一些高超音速飛行器飛行的高度很特殊,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巡航導彈飛行的大氣層內,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遠程彈道導彈飛行的大氣層外,他們飛行的高度接近於臨近空間的高度,在這個高度進行攔截,一般的防空導彈射高不足,並且在這個高度下的機動性不夠,而用於攔截彈道導彈的反導導彈,則在這個高度也很難發揮作用。

圖為我國的凌雲高超音速導彈,他可以空射,也可以陸基發射,飛行速度超過7馬赫,已經公開展示。

一些高超音速飛行器是無人機的概念,美國曾經提出要發展一種“一小時打遍全球”的無人臨近空間轟炸機,其實就是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概念,雖然美國這個計劃現在已經下馬,但是各國對高超音速無人機、高超音速飛行棋、高超音速導彈的研發一直在持續,總之一句話:未來的戰爭是高超音速武器的天下。那麼要攔截這樣的飛行器,高超音速的截擊機也就成為必然。

圖為米格31戰鬥機,要對付高超音速導彈,需要比米格31更大、更重的截擊機。

如今全球沒有任何一種武器可以對俄羅斯即將服役的鋯石導彈進行攔截,因為他的飛行速度為7馬赫,也沒有任何一種武器能夠攔截米格31K戰鬥機掛載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各國必然要就此進行彌補。而且,第五代戰鬥機已經再次出現了偏重於高速的特徵:五代機偏重於超音速巡航、超音速機動性能,意味著五代機一開始也就瞄準了遠距離攔截的能力,筆者大膽設想,針對高超音速武器進行攔截的新型截擊機或者戰鬥機,飛行速度將很可能突破4-5馬赫大關,屆時飛行員可能就需要坐在特殊的駕駛艙內了,空戰的樣態將會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

圖為殲20戰鬥機,第五代戰鬥機就可以看作是截擊機的一種發展,因為他們強調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機動能力。


海事先鋒


你好,軍武雜談為您解答:——會,只是和米格-31戰鬥機的定位會不同。

米格-31戰鬥機在此之前被稱為“截擊機”,顧名思義,就是要及時對入侵的敵方高速飛行器進行攔截,在這種情況下,高航速、長航時就成為“截擊機”必備的兩大要素。

在冷戰期間,蘇制戰鬥機的發動機耗油率一直處於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要同時滿足高航速和長航時性能,那麼戰鬥機的尺寸就要儘可能的大,畢竟大家都是燒油的,沒油真的什麼都幹不起來。

那麼在現在的情形下,戰鬥機還有必要造得和米格-31這類戰鬥機這麼大麼?當然有!只不過主要任務不再是截擊,而更傾向於指揮。

比如美國的“忠誠僚機”計劃,就是用F-35戰鬥機指揮“女武神”無人機進行作戰。美國能這麼做,其他國家當然也可以這麼做。

俄羅斯空軍其實也並不一定需要重新造一款類似米格-31戰鬥機這類的大型戰鬥機,直接用米格-31戰鬥機改裝就能夠達成同樣的效果。


軍武雜談



俄羅斯米格設計局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已經建造了許多著名的軍用飛機,其中一些飛機在速度方面是真正的翹楚。其中兩種分別是米格-25和米格-31,它們的速度分別超過3.2馬赫和2.83馬赫。現在有傳言說米格正試圖再次這樣做,建造超高速截擊機。該項目目前的名稱是米格-41,預計速度超過4.0馬赫。



根據著名的俄羅斯試飛員阿納託利·克沃丘的說法,米格-41能夠達到4.3馬赫(約5270公里/小時)的速度。 米格-41項目不太為人所知,因為就像所有頂級現代軍事項目一樣,這是非常秘密的。但是我們知道,正如俄羅斯國家杜馬防務委員會副亞歷山大·塔爾納耶夫在俄羅斯武裝部隊文化中心接受採訪時所說的那樣,有一個項目正在進行:“相應的決定是由總參謀長作出的,他已經簽署了文件,對米格-41項目進行研究工作”。我們還知道,新的米格戰鬥機將基於捕狐犬,正如塔爾納耶夫在項目中所說的:“將體現米格-31截擊機的所有優勢”。為此,俄羅斯需要測試平臺,這可能是數百架米格-31將被俄羅斯空軍檢修並投入使用的原因。



米格-41什麼時候服役還不知道,因為這個項目是相當新的,並沒有洩露太多信息。然而,當觀察米格-31是如何從狐蝠發展而來,並考慮到米格-41的馬赫數4.0(甚至4.3)能力時,我們可以說它可能是一種裝備精良的截擊機,具有很高的飛行上限,而且速度非常高。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只有蘇聯和俄羅斯這樣國土遼闊的國家,才需要米格-31這樣特大型的戰鬥機。在蘇聯時代,米格-31就相當於一座會飛的遠程地空導彈。米格-31屬於一款高速截擊機,是蘇/俄空天軍特定作戰體系、特定作戰環境下的一種特定作戰機型,它的機體會如此龐大,和它的特定作戰任務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米格-31這種大型截擊機是蘇/俄一種特定產品。

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它的意義作用不大,其他國家很少發展此類截擊機,未來發展裝備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未來還會不會出現米格-31這樣的特大型戰鬥機,主要還是看俄羅斯。從目前情況來看,俄羅斯仍然存在繼續發展此類大型截擊機的可能。

米格-31截擊機的主要任務就是部署在蘇聯的縱深地帶,負責攔截悄悄突入蘇聯縱深地帶進行戰略/戰役轟炸的美軍轟炸機。要知道,俄羅斯國土面積廣大,特別是東部地區地廣人稀,極為廣袤,受地理環境的影響,蘇/俄無法建立起完善的空情保障體系,無法及時發現並攔截入侵的美軍轟炸機。米格-31截擊機的任務,就是對這些地區進行巡邏監視,以求及時發現並攔截美軍轟炸機。

為了勝任這個任務,米格-31截擊機第一個性能要求就是快,它在高空的最高飛行速度可達2.83馬赫,比西方絕大部分戰鬥機都要快,這樣它才能更快抵達目標區域,執行攔截任務。

其次,米格-31截擊機還搭載有相控陣雷達和掛載有多枚遠程空空導彈,相控陣雷達能夠讓它具備較強的空中態勢感知能力,遠程空空導彈則能夠讓它進行遠程攔射,極力擴大攔截作戰範圍。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米格-31截擊機裝備了耗油量很高的大推力發動機,搭載了笨重的機載雷達,同時為了保證航程,米格-31截擊機只能進一步增加機內載油量,最終使得它的體積變得非常龐大。

米格-31截擊機服役後,的確有效承擔起防空攔截的重任,直到今天,它仍是俄防空攔截的主力戰機,現階段俄空天部隊仍裝備有130餘架經過延壽升級的米格-31BM/BSM截擊機,它們均是蘇聯解體前生產服役的,服役時間已經很長,所以俄羅斯開始考慮為它們尋找繼任者。

不過,較為尷尬的是,俄羅斯雖然目前擁有蘇-35S、蘇-30SM、蘇-57等幾款新銳的重型戰鬥機,但它們無法全面承擔起米格-31BM/BSM截擊機肩上的擔子,俄計劃研發一款新的截擊機——米格-41截擊機,但它能否成功研發出來並裝備部隊,仍存在很大的變數。


科羅廖夫


基本不會了,Mig-31嚴格意義上說屬於截擊機,這個機種的需求隨著高空高速偵察機的消亡和核武器投送方式的改變也逐步變得降低,所以在未來很難再看到新的大型截擊機出現。

說Mig-31之前我們要說一下截擊機的問題,截擊機和戰鬥機不太一樣,截擊機這個概念在二次世界大戰期末期間就存在,他們針對的是體型龐大的轟炸機偵察機,不需要什麼格鬥能力,只需要能攜帶足量的攔截武器即可。其實包括大家很熟悉的能達到3倍音速的Mig-25也屬於截擊機的行列。由於早期空對空導彈技術比較落後,體積都非常巨大,為了攜帶足量的空對空導彈甚至把轟炸機改成截擊機,比如由Tu-102轟炸機改造的Tu-128大型截擊機,翼展17.5米,最大起飛重量43噸。由Tu-4轟炸機改造的Tu-4-D500戰略截擊機,翼展達到43米,最大起飛重量達到66噸。這兩種截擊機的體型都比Mig-31要大。

為什麼蘇聯發展那麼又大又快的截擊機呢?冷戰期間,美國B36、B47、B52這些可以空投核武器的噴氣式轟炸機,具備2萬米以上飛行高度的U2、SR-71偵察機相繼出現,他們的速度和飛行高度比二戰那些螺旋槳轟炸機都要優異,所以蘇聯的防空體系壓力逐步增加。而早期地空導彈又不可能將蘇聯22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全部覆蓋,所以蘇聯對截擊機的依賴越來越明顯,對速度、飛行高度、雷達性能、空對空導彈性能、爬升率、航程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最終誕生了飛行速度超過2.5倍音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8噸和47噸的Mig-25、Mig-31,他們能夠攜帶4枚以上射程超過100公里的空對空導彈滯空3小時以上,有效應對從各個方向出現的美國轟炸機和偵察機。這就是為什麼蘇聯發展高速大型偵察機的原因。

為什麼說這些截擊機以後不會出現了呢?首先是核武器投送方式的改變,核武器的小型化使得不需要由大型轟炸機直接投放,而是可以由海基和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直接運載。而高空高速偵察機也偵察衛星取代,所以這種截擊機沒有了攔截對象。而體積龐大的轟炸機迫於防控體系的快速發展也改為在防區外2000公里以上投放巡航導彈,截擊機的手無法觸及這麼遠的距離。所以,截擊機逐步開始無用武之地。

而且,隨著現代航空技術的進步,三代戰鬥機的電傳、航電、高推重比航空發動機、機載雷達、遠程空對空導彈的發展越來越先進,其實各國裝備的雙發重型戰鬥機已經可以兼顧國土防空任務,不需要單獨再研製截擊機。所以將來也不會再出現專門的截擊機了。而Mig-31大型截擊機也開始逐步轉型為可攜帶大型巡航導彈的遠程攻擊機,算是Mig-31發揮餘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