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亂活動壓不住了,美干涉下,一國總理和總統在一個月內先後辭職

儘管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因為大國的介入,以及地緣政治、宗教矛盾等衝突問題,中東大部分地區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連年戰火給這裡的百姓帶來了沉重的傷痛。

在這樣一個亂局叢生的地區,每一起事件的爆發,其背後都有著複雜的緣由。例如今年10月份,伊拉克開始爆發的示威遊行,至今已經三個月了,仍沒有結束的跡象,事件發展到現在,已經造成了數萬人死傷。

暴亂活動壓不住了,美干涉下,一國總理和總統在一個月內先後辭職

究其原因,自然會有伊拉克自身的內部矛盾,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如果我們深度剖析一下,就會發現伊拉克暴力示威遊行的背後,還有一雙巨大的幕後黑手在操縱著一切,而這雙黑手的主人就是美國。

2003年,美國以莫須有的理由,懷疑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於是糾集盟友直接繞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發動軍事打擊。這場耗時7年的伊拉克戰爭,直到2010年美國宣佈撤軍時,始終都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背後透露出來的信息,實在是讓人啼笑皆非。

暴亂活動壓不住了,美干涉下,一國總理和總統在一個月內先後辭職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之前,在薩達姆的執政之下,伊拉克的經濟水平可以排在中東地區前幾。但經過多年的戰火摧殘,伊拉克的經濟每況愈下。16年後的今天,因為戰爭的原因,致使伊拉克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公共服務嚴重不足,還有高居不下的失業率。如此諸多原因,導致了這場示威遊行的爆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場示威遊行是偶然,也是必然的。

示威人群把這些問題的矛頭指向了伊拉克的政治精英,伊拉克前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在本月初被迫辭職,成為了這場曠日持久的示威遊行的標靶。在新任總理的人選上,伊拉克現任總統巴爾哈姆·薩利赫又與伊拉克國民議會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暴亂活動壓不住了,美干涉下,一國總理和總統在一個月內先後辭職

議會提名的新任總理是目前伊拉克巴士拉省省長-阿薩德·艾伊達尼,對於這樣一位被示威者拒絕的新任總理,礙於國內法律,總統並不能對其提名採取拒絕,於是巴爾哈姆·薩利赫選擇辭職,如果議會投票通過,他將是伊拉克在一個月之內辭職的第二位國家領導人。

伊拉克會有今天的亂象,不光是自身的原因,美國作為其背後的政治推手,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伊拉克的暴亂活動,如今就連美國都壓制不住,同時伊拉克本身也不願再當白宮的傀儡,此次關於總統辭職的投票,極大概率會獲得通過。伊拉克的亂局,依然會持續很長時間。

暴亂活動壓不住了,美干涉下,一國總理和總統在一個月內先後辭職

​此外,美國在29日越境空襲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基地,造成25人死亡、51人受傷,也從側面印證了伊拉克如今主權的喪失,美軍戰機如入無人之境一般,不得不說,這是伊拉克人民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