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为何常以营为作战单位?一营大概有多少人?

于无声处34


清朝的编制非常先进,恰恰是筒子们爱讨论的“合成营”。

以湘淮楚军早期规划的营制为例。

(A) 步队:

每营505人,含营官一名。分4哨,每哨108人,设哨官一名,哨长一名,每哨分8队,每队12-14人。加上营官的亲兵,全营共有38队,劈山炮(300斤以下的前装滑膛炮)2队,每队2门,共4门,抬枪8队,每队4门,共32杆,小枪9队,每队11杆,共99杆,小刀矛19队。此外又有长夫180名。

所以,热兵器占50%兵力,冷兵器50%,另外还有180人的后勤力量。

(B)马队:每营511人,设营官1名,帮办1名。分5哨,每哨102人,设正哨官1名,副哨官1名,马勇,散勇各5棚,每棚10名。此外又有伙夫长夫共81人。全营有马276匹。

楚军和淮军在灭捻军和平回乱过程中,分别改变了上述营制。

淮军把每营38队配置比例调整为:劈山炮或开花炮10队,每队4门,共40门,洋枪队28队,共328杆。用劈山炮和开花炮掩护洋枪进攻。

楚军的举措类似淮军,把大量抬枪改为劈山炮,增强火力;多余的抬枪,则通过技术改良,把抬枪队的装备量,由湘军时期的3人放一杆,到楚军的3人放2杆,再变为1人1杆(即每队12杆抬枪)。另外,借洋债购入德国的后膛步枪和后膛线膛野炮,自己也仿制了些。但和淮军相比,楚军的洋枪配备要少得多,而且由于西部军火运输艰难,始终没有抛弃刀矛等冷兵器配置。

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征服叛军的利器,不是“铺天盖地的克虏伯后膛螺丝开花炮弹”(运费太贵,打多了根本用不起),而是扎实的后勤筹划、缓进急战的用兵策略和湖湘子弟的英勇耐苦。实际上克虏伯大炮仅在攻城时才有用处,普通的劈山炮还常常需要连夜建筑炮台,但遭遇战和追歼战,炮兵用处不大。

湘军、楚军保持大量冷兵器,优点是白刃战无人能敌,这种“刺刀见红”精神后来TG完美的继承了。太平天国年代,广西老长毛都不敢和湘勇拼冷兵器。李秀成部的洋枪装备量远大于曾国荃部,但始终迈不过白刃格斗这道坎,如此则攻克进驻雨花台的2万荃字营孤军近乎不可能。左宗棠西征时,中国经过十几年战乱,农村的武艺相当普及了。左宗棠文集中说,湖湘子弟长于技击,回疆叛军在白刃战中几乎没有生存机会。

但问题是叛军有马。新疆地域太广阔,步兵追不上马队,就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左宗棠想了变通办法,让冷兵器步兵,配备少量洋枪队,骑着运输粮草的骡子、骆驼、驴子,跟随叛军马队狂追。每追上一次,叛军就被大杀一阵--冷兵器对战,对手从来没赢过。

淮军火力强大,楚军灵活英勇,应该都是当时世界第一流的军队。两军都以营为单位,营官由将领招募,招募多少营官就指挥多少营,一个将领可以指挥4-5个营,也可以指挥20-40个营(但须指定翼长)。这种架构并不是致命缺陷。

问题在于,19世纪末期是军事技术革命的时代,机枪、重炮兵的出现,让以购买、仿制为主的洋务运动很快寿终正寝了。19世纪末见证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借助工业化和普及教育,获得强大国防实力的例子。没有工业化和普及教育,就没有国防现代化。即便有左宗棠,也只是护得一时,护不得一世。


泉心音乐


1894年11月底,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整整四天,造成近2万人死亡,而作为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却在等朝廷的指示。


清朝军队最高统帅是皇帝,平时皇帝让军机处、兵部、总理衙门共同管理军队。一旦国家发生动乱或是遭遇外来侵略,皇帝便命令各省总督帅军前往讨伐。

1894年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朝廷设立“督办军务处”,全权指挥对日作战,即便是当时位高权重的李鸿章,也要受其节制。

若穿越回清朝,你面对清军,奇怪的是他们军队没有番号,想识别是哪一只军队,你只能去认部队所打的旗号,比如若你遇到了前线部队,叶志超带领的,那旗帜必写着“叶”。


起初清军以八旗作为军队的基础,八旗军由每300人的佐领组成,后八旗不堪重用,乾隆又设绿营,这时营才算是清军的基础单位编制,一般而言,初期每个营官带领约550名士兵,到了清朝晚清,经过军队改革,陆军分为步兵、骑兵两种,在对日作战时,清军队伍中没有炮兵、工兵、通信兵等近现代化兵种。

晚清时规定,正规步兵营定员505人,下设四个哨队和一个营部,每哨定员108人;营官又包括参将、游击;哨官则包括都司、守备、千总。

但实际作战中,步兵营多数只有350人,骑兵营则只有250人。甲午中日之战,清军共有862营,其中骑兵192营,也就是说清军总兵力只有40余万。


本草百晓生


各个时期的清军编制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八旗兵,绿营兵,勇营兵,新军,它们的关系都是前一种军制崩坏,后一种军制建立。下面来分别讲讲这几个阶段的具体编制。

一八旗兵

八旗兵其实除了最早努尔哈赤的八旗外,后面有增设了蒙八旗和汉八旗,不过,这里主要讲讲满清传统的八旗兵。八旗兵以镶黄、 正黄、 正白、正红、 镶白、镶红、正蓝、 镶蓝等八种旗帜为标志,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组织,凡旗人男丁皆可为兵,平时生产,战时打仗。每旗人数约为7500人,旗主叫固山额真,下设5甲喇,主官称甲喇额真,每甲喇下设5牛录,主官称牛录额真,牛录是最基层的单位,每个牛录人数不等,但基本上在300人左右。整个八旗所有战兵加起来也就六万人左右,这就是当年女真的全部家当。

二绿营兵

清朝建立后,曾经如狼似虎的八旗兵,一到北京,瞬间腐化,成了遛鸟斗蛐蛐的公子哥,军事上肯定是不能再依靠八旗兵了,必须建立新的军制,绿营兵就是这时候建立的。

绿营兵是参照明朝军卫制度改编和新招的汉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因而叫绿营,绿营的建立,正是确立了清军以营为作战单位的军事体制。绿营仅有极少数驻京师,称巡捕营,隶属八旗步军营统领。其余都驻防在各省,依所辖地域之大小、远近、险要和人口的多少确定兵额。绿营兵的按镇、协、标、营、汛编制,每汛数人至数十人不等,汛上是营,按防守地的重要程度编配数十至千余人规模不等。最大单位是镇,每镇约有士兵一万二千名,主将是总兵,已经是武官里面的很大的官职了,在总兵之上设有提督,用以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的各镇总兵,又有巡抚,其兼提督者有权节制各镇。在巡抚提督之上,又设总督,用以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的巡抚、提督和总兵。

三勇营

勇营同样是在绿营兵崩坏之后建立起来的,严格上来说,勇营并不能算是清朝的正规军,勇营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各个地方豪强自费钱粮建立起来的私人武装,称为团练,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以湘军为例,500人为营,营辖4哨,哨辖8队,分由营官、哨官、什长率领,从两营至数十营设统领。兵必自召,将必自选,训练、指挥自主,粮秣薪饷自筹,每营只服从营官一人,每军只服从统将一人,营、军彼此独立,互不统属,都只服从曾国藩,兵部无权管辖。曾国藩这种做法,绕开了中间层层阻碍,每个营对只对曾国藩负责,由此将军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湘军的军制,是清军军制的一大变革,后来的淮军、楚军都是以湘军为样本建军的。

四新军

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军队腐败不堪、装备落后、训练落后这些缺点在战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于是,清政府有意组建新式陆军,武器装备全用洋枪洋炮,编制和训练尽仿西方军队,就连服装也改用西方军装,故称新军。

清政府并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以北洋新军作为中央军,以各省新军为地方军,原来的防军、练军和其他旧军则统统裁撤,只挑选一些精壮之士,改为巡防营。镇是新军的基本建制单位,每镇官兵定额12512人,由步、马、炮、工、辎重等兵种组成,主管为统制,镇下分协、标、营、队、排、棚。清政府原本想法是借此次练兵之机,将兵权重新收归中央。但是,至宣统末年,新军也只练成13镇。在这些新建陆军里,袁世凯的在天津小站练出的新军与董福祥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并称为"北洋三军",这便是袁世凯军阀集团冠以"北洋"二字之始,其中,又以袁世凯的小站兵最强,袁世凯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军制改革,可以说,他是中国新式陆军的缔造者,当然,这也使他日后有实力左右中国的历史走向。


一卷青史


这与清军绿营体系有关。

清制,一省或数省设总督,每省设巡抚,作为镇抚地方的中央派遣长官。此外,每省有步兵提督,理论上是省军区司令,此三大员及总兵都有直属的督标抚标提标镇标军。

之下则为正二品总兵。与明代只有20多个总兵不同,清制总兵83人,其中水军总兵13,陆军总兵70,按绿营驻军18省算,每省就有4名总兵,相当于省内的片区警备司令。平均下来总兵管辖大约6000士兵。

总兵之下,设从二品的副将。

以上属于绿营的管理层。

副将之下设参将、游击、都司、守备。

不管是正三品参将,从三品游击,正四品都司,还是正五品守备,其实都是直接领军的中级军官。各领一营,镇守地方,直接向主管副将负责。就是说,正三品参将不是正五品守备上级也无权调动,虽然参将比守备管辖地方大,军队人数多些。

相对来说,参将管辖营约1000人,守备管辖营只三四百人。剔除空额与必须的地方守备任务后,实际各营能抽出三分之一数量军队参加上级组织的军事行动已非常不易。比如1841年英军进攻镇江,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征集协防蒙古八旗,最终只有2700绿营兵增援。

因此营就是绿营的基本战役战术单位,大体相当于营和团的编制,没有上级书面命令各营不能出本辖区活动。

营之下再分设汛,以千总把总各领几十人驻扎重要据点,绥靖地方。

所以,清制绿营的特点是多头管辖,以营为单位再分散驻军基层,如此保证绿营军官级别高但实际管辖军队少,也可确保绿营不能迅速集结而发生大规模叛乱。


四川達州


清军虽然号称拥有80万的军队,但其分为八旗兵、绿营兵两大系统。其中八旗兵指的是满人军队,也就是当年入关军队的主体;绿营兵指的是清朝统治过程中,逐渐发展的以汉人为主体的军队,其中八旗兵力为20万,绿营兵力为60万。


其中八旗兵分10万驻守京师,另外的10万则被分别驻扎在全国各地,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 护卫“龙兴之地”,也就是东北地区;
  2. 护卫西北边疆,尤其是康雍乾三朝,数次对西北用兵,才将西北的局势稳住,因此将八旗兵驻扎在西北是重中之重;
  3. 三驻扎蒙古,用于监视北方蒙古各部,确保清朝统治之长久;
  4. 分布在全国各汉人居住地区,以监视汉人是否有“异动”。



说完了八旗兵,接着来说拥有60万人的绿营兵,说完大家就知道为何以营为单位了。

这60万由汉人为主体的绿营兵,部署于各行省中,他们以营为单位。

但清朝的作战营单位不同于我们现代一个营大概的编制为200-300人。在清朝一个营有多少人,主要还是看驻守地区的重要程度及难易度来决定的,从两百到数千人不等。


且清朝的军队不会像我们现代一样,以师、旅、团等为作战单位,成建制的驻扎在某一地区,一般是以几人、几十名不等,分布在驻防的各地。比如某营额定的兵员数为4100人,但可能是兵勇驻守在碉卡关哨台有几百人,另外的地方再这样分散开,这也决定了清军的作战单位没办法上升到师、旅、团的地步。


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分布情况,主要还是在于清朝的政治,“防民重于一切”。


清朝发展至中后期,在周边,各领国根本无法对强大的清朝构成威胁,那么能颠覆清朝统治的因素只能是内在因素。

所以清军的主要职责便从御敌转变成了防民,说好听点清军主要的任务其实就是维持社会治安、保持政治秩序而已,和我们今天的警察类似。


说白了清朝毕竟是异族统治汉人,监视各地的民众,以防造反,是重中之重。其次如果地方上汉人绿营过于强大,势必会被当朝者所忌惮,因此对绿营兵的作战单位的分散,以营为主,这里不仅仅是军事上的需要,更是政治上的需要。

但清军这种分布直接造成了,军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全数集中作战,然后由于清朝疆域广大,束缚在各地的清军也无法快速集结,形成不了强大的战斗力,这也是后期挨打的重要原因!


像素说


清同治四年(1865年),以湘、淮为代表的勇营制取代了清朝原来的八旗、绿营等主要武装力量,成为当时清王朝的支柱,而他们的出现则和太平天国如火如荼的运动有关,失去半壁江山的清王朝不得不寻求地方力量的帮助,于是以曾国藩湘军和李鸿章淮军为代表的勇营新兵制开始施行,勇营军编有步兵营、马队营和水师营,以营为基本单位。

1853年,湘军建立,1858年,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帮助曾国藩襄办湘军事务,1861湘军制定下一个目标——天京,但是曾国藩的湘军实在无法“归复苏常”,于是左宗棠和李鸿章分担了他的忧愁,左宗棠带部分湘军入浙作战,李鸿章则为江苏巡抚,但是曾国藩已无湘兵可派,便让李鸿章自募兵勇,于是淮勇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建立,淮军既是天平天国运动的产物,也是湘军的力量补充,李鸿章最开始也只是湘军的一个统领,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和其职位的升高,他也由湘军统领变成淮军统帅,淮军也开始只受他节制。

淮军建立之初,由于深得曾国藩的治军之法,所以李鸿章全套照搬湘军制度,有史料记载:曾国藩为淮军“定营伍之法,器械之用,薪粮之数....两者将卒若出一家”,所以营制上湘淮相同,军以营制,每营500人,营官1名,哨官4名,分别辖前、后、左、右四哨,哨下设队,队长是什长,营内火器120杆,其余均用冷兵器。

在军制上,兵勇挑选均由营官、哨官亲自挑选,若要建营,先挑选营官,然后营官再挑选哨官,哨官挑选什长,什长挑选勇丁,这种制度,让军队内部的联系变的比较紧密,李鸿章的淮军,最初李鸿章只挑选了张树生、潘鼎新、刘铭传、吴长庆四名营官,然后再由他们自己按照制度募集兵勇,于是树字营、鼎字营、铭字营、庆字营成为了淮军最初的“四营”,后来营数再次增加,淮军出征时只有6500人,但短短两年便扩充至7万余人。

这种军制让官兵的利益和上级牢牢挂钩,李鸿章因为淮军而稳坐高位,官兵们则因为李鸿章而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总之,出了这套系统,没有人认识他们,没人给他粮饷,所以当时这种制度使得淮军基本上成了李鸿章的家兵。

这便是清朝后期以营为作战单位的缘由,而李鸿章的淮军则是后来清朝新军的前身,后来新军的把控着则是袁世凯,袁世凯死后,新军归各地节制,军阀、革命队伍、国民党军建立初期多多少少也有新军的影子。


战甲装研菌


清军的营最早起源于绿营,后来曾国藩编练湘军时沿用了这个编制单位。而一个营在不同部队、不同兵种的情况下人数并不相等。

绿营的营

清军入关以后,收编了大量的明朝降军。由于八旗人口所限,八旗军不足以控制全国,清军就把这些降军也收编进来。因为是由明军收编而来,所以参照明军制度,以营为基本单位,这些部队以绿旗为标志,因此称为绿旗兵或者绿营。

绿营的营又分几种,根据《乾隆大清会典则例》记载,在乾隆时期绿营共有1169个营,其中又分为标营336个、同城协营6个、同城营44个、分防协营169个、分防营614个。每营人数2-700人不等,共计绿营兵648345人。

八旗入关以后迅速腐化,自三藩之乱起,绿营兵就成为清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先后有40多万人参战。此后历次征战都以绿营兵为主,不过随着时间推移,绿营兵也慢慢废弛,战斗力越来越差,到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时,绿营表现就差强人意了。

而到太平天国时期,绿营兵更是不堪一击,此后逐步淘汰,陆续改编为巡防营,主要承担驻防城市的治安工作,类似警察,而不是军队。

湘军的营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于八旗军和绿营都腐朽不堪,无力作战。咸丰不得不下令各地自己组织练勇,曾国藩因此编练了湘军。

湘军的编制也是以营为单位,又分步队、马队和水师3种编制。步队每个营下辖4哨,哨下辖8队,加上营官亲兵6队,这样一营就是38队,分别装备劈山炮、刀矛、抬枪、鸟枪等,总计505人,此外还有长夫180人。

马队每个营下辖5哨,哨下辖10棚,一营共计511人,有长夫81人。

水师营则以一艘快蟹船为指挥船,另有长龙船十艘、舢板十艘,一营有425人。

淮军的营

淮军的营是参照湘军设立的,其编制和湘军相仿,最大的区别是逐步取消了刀矛、抬枪、鸟枪等队,统一换成洋枪,而劈山炮队也换成了西洋开花炮队,但是人数则和湘军一样。

小站新军的营

袁世凯奉命在小站编练新军的时候,也采用了营作为基本单位,营上设翼。不过新军的一个营编制要比过去大的多,以步兵营为例,每个营辖4队,每队有3哨,每哨辖6棚,每棚有正兵15名,长夫2名。合计每营1128人,差不多相当于过去的两个营。

而到清末新建陆军时,虽然还有营的编制,不过此时的营和西方陆军一样,不过是军队中一个普通编制了。


不沉的经远


这个以营作为单位并不是清军独有的编制,这种作战编制从战国时期就延续下来了。这种编制起源于保甲制度,是由管仲发明的,然后在魏国李悝变法跟秦朝商鞅变法时候被吸收,进而就被延续下来,一直持续到清朝。

管仲在安置流民的时候考虑到把这些人利用起来,他按5户,10户,50户,100户,500户这样去编制流民人口,平时种田种地闲时操兵训练,打仗时立马可以成军抄家伙冲上战场,而成军后也分别对应伍长,什长,百夫长等等,这实际上就是现代建设兵团的编制雏形。

而当时的人相对比较少,一般来说500户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市了(至少也可以排得上中型城市),也就是说,500户人口是作为一个地区的防御性兵力,而500名士兵也是一个最基本的作战单位。然后以此为编制发放军旗,这是最早的旗营兵编制,他们的营长也叫做旗牌令。而传说中的燕云十八骑实际上也是这种编制,燕云十八骑的全称是燕云十八骑旗,代表着河北地区18个骑兵旗营的编制。每旗400~500人,总兵力不到9000人。

不过呢,清朝的旗营兵一般只有435人左右,这个主要是因为不是每户都能生儿子,而且即便生了儿子,单个丁的也不抽,这就导致了常规性缺编,只有400多人样子。


优己


清军营的编制一直很混乱,要分好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人数不同,建制也有区别。

满清初期军制

其实满族初期军制很简单,就四个旗军,努尔哈赤当年建成军制,已旗镇为主,共分为黄、白、红、蓝,四旗,这是满清军制最原始基础。

这时期每旗拥有25牛录,一牛录三百人,也就是一旗7500人旗镇战时为兵,闲时耕耘。

后来到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改为八旗军阵,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至此满清八旗军制成型,这一军制一直沿用到满清灭亡。

这时候每旗的人数就有些混乱了,多的时候每旗2、3万,少时一万多一点。

而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满清占领辽东地区,迅速崛起。

八旗军制进一步得到完善,增设蒙古旗、汉军旗。

蒙古旗、汉军旗的人数界定,就更混乱了,具体数据都不太详细。

二、满清入关清朝建立,军制进一步增设汉兵营

满清入主中原以后,由于领土急剧扩大,军事力量也随之进行了增设。

在原有八旗军制度的基础上增设汉兵营,也就是绿营。

绿营和八旗军一样,都是满清正规军,所以统称为经制兵。

绿营兵人数一直都很飘忽不定,顺治年间天下初定,人数众多的绿营就成为了维系国家的主力,最高峰时期,绿营兵总人数达到了60万,每营人数多时500-600人,少时只有200-300人。

这里要着重说明一下,汉军旗与汉兵营不同,汉军旗属八旗军,入八旗户籍享有满人待遇,而汉兵营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清早期,八旗军制与绿营,就是当时主要的正规军。

而后到康熙年间,还出现了一个兵种,这个兵种存在时间很短,但作用很大。

就是包衣奴兵,包衣奴兵的出现其实是不得已的事情,康熙初年爆发三藩之乱,汉军旗主力基本全在这三藩手中,满洲八旗大多分散在全国各地,清朝根本就没有兵源去平三藩,后来在无奈之下,弄出了一支由包衣奴才组成的军队。

这支包衣奴兵人数不多,总共就四五千人,但在重酬之下,区区数千人却在平三藩当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满清军制,到了这里可以说就是一个分水岭了。

而后,满清核心力量,八旗兵开始腐朽,取而代之的是勇营,但科技上的落后,造成后来组建的一系列地方武装并不能撑起满清的门面。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答案:正规作战情况下,一个营是有500人的,只不过部分官兵为了贪污,为了从中获取好处,往往只招450个人。

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数据,其实还是有着很大的可玩味的地方。

记得在铁齿铜牙纪晓岚当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

一个老农民去京城想要告御状的时候恰好碰到了皇帝,皇帝问道:你为什么要告御状呢?

这位老农民哭着说道:我有三个儿子都死掉了,可是他们却没有赔偿我对应的钱财。

紧随其后,皇帝又问纪晓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纪晓岚说:如果这个士兵死了,并且把这样的信息向上报的话,他们只会领到一笔抚恤金,可是如果这个士兵一直活着,他每个月每年都会领到足额的钱财。

而当时在清朝统治的这样一个背景环境之下就不难理解,一个营正规情况下,500人只招450人,那么剩下50个人的空饷和亏额究竟被谁给吃了?

没错,这就是事实

正常情况下,一支有500人的营,有一名官兵,这名官兵是这个营的总负责人,除了他之外,还有4个人分别为东南西北四大官兵。这4个人听从于最开始的那个总官兵,并且对他负责。当然这个东南西北好像也被称之为前后左右,具体是什么样子的,目前争议比较大。

但这些无关紧要了,我们继续来看。

这样的一种行军制度,其实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发扬光大的,因为通过这样的一种制度,应对当时清朝的种种危机非常有效。

举一个简单例子:淮军最开始初中的时候只有6000余人,可是通过这样的一种制度,短时间之内就扩充到了7万余人。而且这个数据还在呈现指数式的上升,对于清朝短时间之内解决危机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关注、点赞、评论,小生在此谢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