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面对太平天国很多清朝官员宁死不屈?

侯崇飞


太平天国运动持续十几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发生的战役不可计数,但是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却少有清朝官员投降太平军,从理论上看,这是件奇怪的事,是什么原因导致呢?

先看几个例子,清朝官员是有许多宁死不屈的,不过也有少数投降的,也有不少逃跑的,看看这些人的结局。

1854年1月,太平军攻打庐州,庐州本府的知府胡元炜却打开城门,放太平军入城,导致安徽巡抚江忠源自尽,布政使刘裕珍、池州知府陈源兖、同知邹汉勋、胡子雝等战死,不过立下大功的胡元炜却没有得到太平军重用,只能干些担水劈柴的下等活,此后才被封了个小官,随后跟着太平军长期驻扎安庆,清军攻克安庆后,胡元炜被斩首。


钱得胜,清军湖州防营千总,太平军围攻湖州时,看城内不支,开城门迎入太平军,湖州遂破。不过太平军却因为他的不忠对他非常轻慢,他迎入城的太平军慕王谭绍光尤其看不起他,经常当众对他轻慢,甚至有传言称谭绍光要杀掉钱得胜和他部下投降的三千人来致奠伤亡的将士。钱得胜最终没被太平军杀死,但也仅仅得到个检点的职位,在太平军王爵开始泛滥的当时,这只是个芝麻大的小官。最后,钱得胜在上海被清军俘杀。

刘远达,湘军骁将塔齐布手下管领,也以骁勇著称,湘军在九江遭遇败仗,刘远达来不及逃脱被俘,投降太平军,编入翼王石达开部下,成为清军劲敌,勇名大盛,被汉阳主将副丞相钟廷生倚若柱石。

随后又跟着石达开的族弟石镇吉从江西打到福建,立功甚多,石镇吉担心他居功自傲,不听指挥,找了个理由把刘远达杀死,清军听说刘远达被杀都暗自庆幸,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何桂清,两江总督。在太平军攻克江南大营,直逼常州,由于南京早被占领,两江总督的驻节地临时设在了常州,何桂清贪生怕死,抛下军队和百姓,弃城逃跑,因为怕获罪,躲到了上海租界里。正赶上英法联军进占北京,咸丰皇帝一路逃到承德,没多久死在了那里,一时间朝廷也没人顾得上他。等到两宫垂帘听政后,何桂清还是没能躲得了,被从租界里押送到京城,任凭他多方活动,也无济于事,最后在菜市口被斩首,两江总督何等位高权重,何桂清却成为清朝唯一一位被公开斩首示众的封疆大吏。

以上几人的经历颇具代表性,总结起来,大致有这几个原因。

一、朝廷命官的职责。

守土有责,放弃职责擅自逃跑就是杀头的罪名,更别说投降。即便如何桂清这样的封疆大吏,逃跑的结果也是被斩首,法令不可谓不严。既然横竖都是死,还不如与城共存亡,还能落得个殉节的好名声。别人不说,就说何桂清的好友浙江巡抚王有龄,本来在任上官声不佳,遭到多人弹劾,结果在杭州城陷后自尽殉国,名声一下子反转,清廷赐谥“壮愍”,赐祭葬,入祀昭忠祠,命在浙江与福建建专祠,连太平军也感其忠烈,将他厚殓并遣他本人的亲兵五百护送棺木回乡。

比之何桂清,两人身后之名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殉节合算还是逃跑合算,这笔账清清楚楚。

二、太平天国对投降者的态度。

就算有惜命的,比如上面说的胡元炜、钱得胜、刘远达,投降后颇为卖力,尽力表现,但在太平军内被鄙视,根本无法得到重用,投降后非常憋屈,只能算是苟且偷生,而且还面临着被太平军内部清算的风险,像刘远达立功再多,最终还是被自己人所杀,这样的境遇,谁敢投降谁是傻子。

总之,或许太平军根本就没想过要接受清朝官员们投降,他们对大清的招降工作做得是一团糟,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所以即便持续时间长达十几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可是清朝的降官降将竟然屈指可数,既然是以推翻清朝为目标,那就必须团结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对清朝降官的处置,只能说是太平天国政工的失败。

三、清朝官员对太平天国的不认同。

太平军所到之处,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毁灭儒家经典,杀害知识分子,焚烧孔庙祠堂,严重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权威,对文化和文物古迹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破坏。

不要说清朝官员,就是普通缙绅甚至百姓,都难以在文化和情感上对其认同。

拿左宗棠来说,他同洪秀全一样都是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败的读书人,同样郁郁不得志,他却不可能会选择出身接近的洪秀全阵营,而是毅然投入异族的满清阵营来对抗太平天国。

天底下类似左宗棠一样的读书人千千万万,却少有人支持太平天国,因为他们的信仰、安身立命的根本被砸碎了,太平军就如同仇人,谁会加入仇人阵营呢,读书人如此,官员们当然更不会接受太平天国的行为和理念。


小院之观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清末的满清官员有些特点:

第一,他们很少投降,宁可选择自杀。

第二,他们比较少的逃离自己的岗位。

那么,这是满清官员很牛逼,很不怕死?

当然不是了。

根据满清法律,逃离岗位的官员就是死罪。

比如一个县令,太平军杀来了,别人能跑,当兵的能跑,你不能跑。

你只要逃离这个县的辖区,满清政府抓住你就是斩首,同时还要抄家。

同样道理,如果你被抓住了,投降了太平军。

对不起,你自己就是死罪,一旦被满清政府抓到就是斩首凌迟之内。

更倒霉的是,你的家属不但会被抄家,还会被连坐。

要知道,满清末期,投降太平军造反是重罪,完全可以满门抄斩。

所以太平军金田起义以后,基本都是带着所有家眷上路的,包括老幼妇孺。

正常来说,打仗绝对不可能带着这些人,这还叫什么军队。

老人、儿童能走多快?摆明了被朝廷兵马随便一追就追上了。

但没有办法,因为家属会因为儿子或者丈夫造反被连坐,只能一起跑。

所以,满清官员如果随便逃离辖区,就是死罪,家里还要抄家。所以一般官员不会随便跑,但逼急了也就先跑了再说。反正自己不跑也是死,抄家虽惨,毕竟妻儿性命没有影响。

但是,如果被太平军抓住以后投降,对不起,你的妻儿最轻也是流放,慢慢折磨致死,更别说抄家了。

你被抓住后不投降自杀,说难听只是是你一个人,你投降就全家死光光。

如果换成你,你选择什么?

自杀不投降,都是没办法。

搞笑的是,满清对于士兵没有这种要求。

所以鸦片战争就出现一个奇怪的情况。一开战,哗啦,当兵的全跑了,剩下几个当官的不敢跑,洋人来了他们无法抵抗,也就只能自杀了。


萨沙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说是一次农民起义不假但是呢,由于农民的局限性(缺少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导致当太平军

攻克南京(即天京)就起了内讧,各个王互相倾轧,内斗。不仅如此,太平军每攻下一处,就烧杀抢,毁坏文物,书籍,据不完全统计,太平天国活动的13(1851-1864)年间,江南损失人口将近一个亿,可想而知,其暴虐程度。(当然了也有一些人口消失,比如天京


消失的50万以上人口则是曾国藩麾下的湘军导致。)所以,清朝官员与太平军作战,死了还落下个好名声(烈士家属也有优待。),投降还可能被侮辱,并且人心都是肉长的,太平军的所作所为也是令他们无法接受的。


金雕10867371


清朝末期的太平天国运动,狠狠打击了清朝统治者,也使清朝这艘“破船”再次摇摇欲坠。但太平天国早期势头很猛,但最后还是被清朝剿灭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与自身的局限性有着很大原因。从洪秀全到太平军,天天捧着虚无缥缈的“信仰”,以至于后来信的人很少。而且太平天国内部矛盾及腐化也注定了这支起义军根本走不长。 在清朝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中,我们会发现,没有清朝官员投降太平天国,反而有不少太平天国将领投降清朝。为什么太平天国战到最后也向清朝投降呢?清朝为什么不招安太平天国呢? 这两个问题实际是两个问题,是清朝主动招安,还是太平天国主动投降。据资料记载,太平天国人并不是不想投降清朝,而是投降的结局很惨,因为清朝从骨子里就不想招安太平军,而是要彻底荡平。 投降的结局很惨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时,清朝军队根本挡不住太平军,以至于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还在南京开朝立国,清朝政府这才意识到政权出现危机。慈禧太后也放松了对汉人官员练兵的控制,让各地官员自行组织武装对抗太平军,其中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中训练出一支厉害的湘军。 以曾国藩为首的清军与太平天国战争中,最初曾国藩并没有找到秘诀。但后来曾国藩借助乡党,严格练兵,并对太平天国进行分化瓦解,而且许以高官厚禄招降了一些太平军,但为数不多,并非太平军成建制投降。 从史料记载看,在清朝与太平天国对抗中,除了那些小兵外,有名的太平军将领有5个,不过只有一名善终。 翼王石达开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内部矛盾,他为逃命而带领部队向四川进发。石达开是一支最先分化太平天国的军队,石达开的出逃,使太平天国整体实力受损。1863年,石达开带领部队在大渡河边受到重挫,到了绝命之机,石达开为了部下性命,被迫向清朝投降。但清朝并没有善待石达开,而是凌迟处死了他。清朝这种残忍的做法,使后来太平军想投降也打消念头。 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末期一个主要将领,但1864年,清朝攻下太平天国时,李秀成被捕并英勇就义。但对于李秀成写的《自述》,李秀成表达了投降之意,但这一说法一直是个谜。李秀成即使投降,像他这样级别的将领,结局与石达开差不多。 北王韦昌辉的弟弟韦俊也是太平天国一员猛将,他最早随太平军从金田起义,为太平天国南征北战立下战功,但韦昌辉被杀后,韦俊在太平天国的地位就很尴尬,受到太平天国高层的猜忌。后来他投降清朝,虽然没受到重用,但因他哥哥韦昌辉被杀,清朝对他的信任度很强,虽没重用,但也善终了。 英王陈玉成的手下程学启是葬送太平天国的一个重要将领,此人于1861年秘密投降曾国藩,后来又带领清军打下安庆,他在此后战争中死亡。 李秀成手下将领郜永宽,曾是李秀成手下一员主将。1863年,清朝围攻苏州时,他因贪生怕死暗中投降清朝,并设计杀害了太平军慕王谭绍光。郜永宽也没善终,他最后被李鸿章在宴会上杀死。 另一名投降清朝并成为高官的是丁汝昌,但丁汝昌投降清军时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起不到什么作用。 从太平天国投降的高级将领看,基本都未善终,这也是太平天国后来不愿投降清朝的原因。 “三观”不合拍 太平天国最初是以“拜上帝会”为名发起的农民运动,这种非西非中的奇葩“宗教”,糊弄无知老百姓还行,但清朝真正信“上帝”的人对太平天国视为“邪教”,连外国人都不承认太平军的信仰。 而清朝社会此时已经是一个受中国儒家思想占领的国家,对于太平天国以宗教名义起义很反感。认为太平军与传统、礼法等都发生抵触。即使太平天国想投降,清朝上层社会都会把他们视为异端,根本不可能接纳起义军。 太平天国倡导推行的“均田制”也让清朝统治阶级恨之入骨,清军以不怕死的劲头与太平天国战斗,就是为了保住既得的利益。因此,很少有清朝将领投降太平军。另外,清朝上流社会也痛恨太平天国“均田”制度,认为任由太平天国发展,他们利益必然受损,于是官僚地主阶层者想方设法扑灭太平军。 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无论其信仰与体制,都与清朝格格不入,清朝必然要彻底消灭。 清朝要清除祸根 从太平天国部分将领投降清朝结局看,清朝根本没有招安太平天国的想法,对于分化瓦解的太平军将领,也都是策略。从清朝与太平军整个作战历史看,清朝愈打愈勇,他们目的就是彻底消灭太平天国不留后患。 从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来看,此时清朝已经到了社会矛盾的爆发期,并不只有太平天国运动,还有其他一些小型的农民反抗运动。因此,清朝打击太平天国运动从不手软,倾尽国力也要灭掉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是打着“拜上帝会”的旗职,这说明西方的宗教已经全面占领清朝南部地区。但在太平天国壮大时,并没有哪个西方国家支持过他们。按理说同时西教,西方国家应该出手相帮。但清朝已经向西方国家说明白了,不允许西方国家插手。 西方国家不仅不帮太平军,反而帮助清朝打击太平军,这也使太平军实力受挫。湘军、淮军等地方军都拥有西式武器,太平天国单纯靠冷战兵器根本打不过。 太平天国灭亡后,清朝还组织地方武装对藏匿在民间的残余势力进行剿灭,不让太平军死灰复燃。从清朝“彻底剿灭”的目的看,太平军也不可能被招安。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编辑于 2019-07-08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