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在苏联的寒冬中冻死几万人,他们为什么不燃烧树木取暖?

西米168008538


由于德军装甲集群在法国等战役中的辉煌表现,使得帝国大本营的高阶军官包括希特勒本人对德军巴巴罗萨行动充满了自信,开战以后尽管德军在列宁格勒遇到了一定的麻烦,但这并不影响统帅部拿下莫斯科,中央集团军群官兵进城过圣诞节的信心。

初战时,苏军全线溃败,德军深入苏联腹地,短时期内竟然俘虏了300万大军,搞得德军手忙脚乱,花大精力专门安置战俘吃喝拉撒,占据了德军大量的兵力和宝贵的物资,事实上安置俘虏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德军进攻的步伐,给了苏军以一定的喘息机会。
1941年10月18日,莫斯科周边下了第一场大雪,气温骤然下降零度以下,真是天不灭苏联,竟然提前一个月进入了严寒的冬季,苏联的冬季那是极寒,特别是晚上都会将冻死行人。

前段时间,乌克兰的美女学生,因为没带钱被公交司机赶下车,在晚上穿越森林不幸陷入坑内,而被活活冻死,引发了网民的愤怒,就是最好的例证。

严寒天气的到来,彻底打乱了德军的进攻部署,坦克发动不了,火炮的观瞄镜起雾,枪械拉不开枪栓,本已疲软不堪的后勤保障更是雪上加霜,缺乏棉衣和粮弹的德军,注定埋下了兵败莫斯科城下的伏笔。

统帅部急令制作200万套棉衣支援苏德前线的官兵,但由于战线拉得过长,这批军用物资补给线路又出了问题,等真正到位时,莫斯科战役都已结束了。

由于得不到棉衣等过冬物资,德军受冻伤、冻死的非战斗减员就有将近10万人,一个齐装满员的集团军规模的兵力就没有了,这个损失是非常大的,也是德军兵败莫斯科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苏联军民在撤退过程中,执行了坚清壁野的政策,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带不走的就一把火给烧了,所有的树木都砍光、烧光,因此德军在莫斯科附近找不到过冬所需的各类物资,又没有木材等可以生火取暖,不仅身体遭受严寒,心灵也受到极大的创伤,战斗意志也被消磨干净,最终兵败莫斯科城下。

综上,由于意大利在希腊等地吃了败仗,希特勒派了将近百万大军进攻巴尔干半岛,从而推迟了“巴巴罗萨计划”一个多月,倘若不是墨索里尼拖了希特勒的后腿,按正常计划执行,那么德军完全有可能攻下莫斯科,中央集团军群官兵进城过圣诞节,那么二战的历史就要重新改写了。


国平军史


德军在苏联,那可远不止冻死几万人,单单莫斯科那一战中,德军冻死冻伤人数就高达11万之多。

既然冻死了这么多人,那德军为何不就地取材,砍树取暖呢?要知道德军侵入苏联本土后,路上遇到的原始森林可是成片成片的。



德军并不傻,冷了当然知道砍树来烧,当然也是砍了的,可是问题在于砍的数量太有限了。

这倒不是苏联没那么多木头给他们砍,而是他们来苏联并不是砍木头的,是打战的好不好。

希特勒发动“巴巴罗萨”行动之前就寓言要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整个苏联,如今冬季已经来临,南、北、中,三路军都没有拿下既定目标。

希特勒的命令只剩下“给我前进,给我打”,又哪里还有时间停下来砍木头烤火。这种事情顶多让后勤部队去干。

可是德军数百万军队,后勤队砍得那些木头又哪里够供应呢?加上还要做饭,分到士兵们手里的,恐怕连杯水车薪都达不到。



另外,烧火取暖,那就等同于给敌人暴露目标。在库拉湾海战中,美军仅仅是因为先开火,结果就成为了日军的靶子,被日军打了个够呛。

这还是在全城戒备的状态下,现在德军烧火取暖,没有任何作战准备,那敌人一旦打来,注定死得很惨,不被一窝端,那简直是老天爷眷顾。

成片成片烧火取暖,这只能是远离前线休整的军队才可以干的事。而休整部队是小头,身处一线的士兵才是大头。

也就是说,即便大多数人有木头,也不敢烧来烤火,目标太大了,何况他们压根也就不可能有足够的木头。

白天打战都已经累得要死了,即便允许他们砍木头,那他们也懒得去砍了,烧几个轮胎也照样可以取暖,反正能睡着就行,至于第二天能不能起来,那已经管不着了。



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冬天降温速度极快,并不向我们这里,有个过渡期,冬天来了,温度是慢慢降下去的。

苏联那边可是“骤降”,比如说今天是零下十度,德军向上面报告,然后后勤开始配发冬季的衣服,那大家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冬衣上。

谁会去考虑砍木头,谁想得到苏联的天气变得那么没有规律,只是听说,却不想还真有这么恐怖,第二天,气温一下子就又降了十度了呢?

更要命的是,昼夜温差也大,到了晚上,一下子直接就降到了近零下十四度了。入睡时本来还扛得住,睡着了,再冷,也就不知道了,直接就被冷死了。

(如您有不同见解,或者补充,请在评论区留言,我是历史文学爱好者“铁匠”,愿和每位朋友分享和探讨那些前程往事……)


铁匠聊文史


其实德国兵也没少烧,很多东西其实都是错觉。

很多时候,人们对德国兵冻死会有疑问,为何不抢俄国人的棉衣。但是忽略一个问题,有棉衣就冻不死么?珠穆朗玛峰上面那些死人估计得跳出来打死你,谁告诉你有棉衣就冻不死了?

德国人有棉衣,棉衣数量其实并不少,有一些苏军士兵还从德军死尸上扒衣服穿呢。至于烧不烧树,这个其实没什么纠结的,冻死的都是不能烧树的,或者没树烧的,就这么简单,但凡可以烧,都冻不死。

烧树这种事,德国人其实没少干,德国兵取暖做饭都是烧木头的,莫斯科战役的时候,汽油都被他们烧了取暖了,就别说树了。烧树,一个前提条件,不打仗,远离敌方重兵集团。离近了,烧树,这不找死呢么。敌方观察哨,正愁找不到目标呢,你倒好,一把火点了,还是有烟的那种,喀秋莎一轮齐射,全报销。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人一般是怎么冻死的?

老家那边,边防哨卡,士兵户外站岗,冬天的时候,有个亭子,可以进去暖和一下,但是不允许待时间长,老班长讲的原因是,里面暖和,可能会睡着,睡着了容易冻伤。

▲注意着两个人的姿势和表情

很多时候,人冻死,并不是你走着走着,突然一翻白眼就冻死了,这十有八九是中枪了或者猝死。自己要是知道自己一会儿会冻死,就有补救措施了,但是很遗憾,这都是不经意间就冻死的。别问我为啥,我见过冻死的,打个盹,休息一下,没准就冻死了,你就别说烧树了,烧啥都没用。

其实没那么多客观条件,现在冻死的,都是意外,意外,当时,也一样,你冻死了,为啥别人没冻死?还不是发生意外了。


军武文斋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其实,我想德国人肯定会想到这一点的。那么面对拥有广袤的原始森林的苏联。这些德国士兵为何不砍伐森林生火取暖呢?

而1941年秋天的莫斯科却迎来了长达六个月的漫长秋雨季节,苏联本身的交通系统就比较落后,在漫长的雨季,交通变得泥泞不堪。

这样的恶劣的战场环境严重滞缓了德军进攻的速度和后勤的补给,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准备不够充分的德国士兵已经来了另外一个难题:如何抵御寒冷的冬季和低温?

由于后勤补给的困难和最初考虑欠周全,许多德国士兵身上依然穿着较为单薄的军装。

且不说砍伐森林生活,取暖的难度有多大,但是生火取暖只能够解决停战时期一时的问题,并不能够解决战场上的问题。

总不能让前线的德国士兵一边打仗一边燃起熊熊的大火吧。


也就是说,通过伐木生火取暖根本无法解决德国士兵过冬物资匮乏的根本问题。巴巴罗萨计划的推迟、莫斯科城外恶劣的自然天气,纳粹德国高层对莫斯科的轻视以及苏联红军的拼死抵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了莫斯科保卫战中纳粹德国失败的结局。

巴巴罗萨计划之所以被推迟一个多月全是因为纳粹德国的盟友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在南部战场遭遇挫折。因此希特勒不得不临时去帮助意大利而耽误了进攻苏联的时间和计划。

德国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穿着单薄的军装怎么肯能打得赢全副武装的苏联红军呢?这可能也是天意,1941年的冬天还特别的冷,邪恶永远不可能战胜正义吧!


江水趣谈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就这事?一句话的事,老毛子那地真叫地大物博,就那森林多的跟那蚂蚁窝似的密密麻麻,瞅着都渗人。那么德国人为嘛不会烧树木呢?老梁一本正经的说道,这事因为老毛子用德文和俄文双文字搁森林边上写着警示语——擅自伐木烤火者,抓一个罚五千。

而德国佬这边向来以严谨著称,所以呢……

“啪!”估计俺刚说道这里,小伙伴那大耳瓜子就撩俺大脸蛋上了,后槽牙都能给整飞了:“整个一胡说八道,喝多了是咋的?闹几呢?”

不是,这题主问的就有问题,啥不烧树木取暖?那也得有才成啊!顺嘴就逗大家伙一乐呵,毕竟他开玩笑在先不是。

好了,咱还是严肃点。啊!嗯!就这问题咱先把背景简单的交代一下,然后再来说这事。

背景

想当年,小个子希特勒,扛着枪拉着炮,和欧洲这帮子老邻居玩闪电战,一家伙下去把这帮子老邻居给整懵圈了,鸡飞狗跳的这就把欧洲这块给踩在了自己个脚底板底下。

那么这个时候,小个子希特勒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渡过英吉利海峡把那蹦着跳着想要和他死磕的大胖子丘吉尔掐死在摇篮里,另一个就是转过头来奔着西伯利亚的方向和大胡子斯大林带着的老毛子死磕。

就这选择题二选一?所以人都认为希特勒这小子一准往大英帝国那破岛子上摸,毕竟希特勒和丘吉尔搁着一条海峡吼了老半天了,飞机大炮都架起来天天的相互丢炸弹不是,而且那法国佬的逃兵还都在那破岛子上虎视眈眈的,随时准备登陆和希特勒死磕。

但出人意料的是希特勒玩了一出障眼法,抽调兵力这就和斯大林杠上了。

这就是有名的巴巴罗萨计划,当时整这计划的时候,希特勒想的挺美,用最多十个星期就想把老毛子干趴下。

可他那帮手意大利就不给力,被人家欺负了,希特勒想着自己的朋友被欺负了,这就要帮着朋友找回面子,回头在收拾斯大林。

好家伙帮忙帮完了,希特勒瞅着乌克兰这地不错,不管别人咋劝阻,丢下主要目标莫斯科,直接去怼乌克兰。

话说这乌克兰这地的老毛子也不给力,摊上一个无能的元帅一家伙就被希特勒掀翻了。

说道这里,了解历史的人就说了:“要不是因为这两件事耽误时间,让希特勒碰上了西伯利亚那吹来的寒流,斯大林和希特勒掰手腕子指不定啥结果呢?”

您这说的也是个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希特勒这小子好好利用乌克兰这地的人力资源,他也不会输的那么惨。希特勒这小子打心眼瞧不上斯拉夫人,认为斯拉夫人是天生的奴隶,只配被踩到脚底下,舔脚指头。

而那个时候,乌克兰这地的人那是把德国人当成了解放者来欢迎的,但希特勒的态度直接就让乌克兰人认识到,自己个就那最傻的傻蛋。

后来反抗希特勒的那叫个此起彼伏,弄的希特勒那叫个焦头烂额的,就差整根大绳子把自己个吊起来了。

这后来呢?希特勒为了实现他那十个星期干掉老毛子的计划,这就不管后边已经制作完成了一百多万件的御寒大衣,提着大兵这就玩命的怼。

后勤的事

这一家伙希特勒算是撞上了铁板,这年的冬天那叫个罕见的冷啊,冷风透着骨头缝里往里吹。

德国大头兵的后勤那叫个凄惨,啥也运不上来。

为嘛用不上来呢?老毛子他那嘎达根本就没有啥公路,全是土渣滓路,那雪水和着土变成的泥,把他那搞运输的汽车都陷进去了。

咋说汽车被陷进去了,以为这就陷进去一轱辘,可到了老毛子这地,一陷进去这就陷进去半辆车,你说这车咋捞?

更加要命的事,这车一停,您别管是水箱还是油箱,就那天气,咔咔的给你冻上了,走啥走,老老实实的待着去吧。

这一家伙下来,德国佬的一线部队啥都缺,帽子鞋袜军大衣,子弹炮弹外加航空弹。

就那么点运力你用了子弹炮弹,就运不了帽子鞋袜军大衣,你运了帽子鞋袜军大衣,就用不了子弹炮弹。

御寒

所以这就有了题主的问题。因为那会德国佬把那身上穿的单衣往夹层里塞破报纸烂草根子,这玩意面对西伯利亚历史上最残酷的寒流,根本就不顶事。

那为嘛德国佬不把森林里的木头砍下来烧火取暖呢?前头咱不是说了吗,你的有这物件才成啊!

老毛子的地界森林是多,但希特勒前头不是去搞乌克兰去了吗?

斯大林就利用这点时间,玩了个坚壁清野,城市外边啥也没有留,能搬走的一股脑全给你搬走,连棵草都不给你留。就题主说的森林,早砍的成了秃子,你找根木头试试?拉倒吧,就这难度比找根草都难。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近的木头没有,咱搁远一点去取,去砍总成吧!”

成!这想法不错,俺就问一下,您把这木头咋往回拉,汽油都没有德国佬那坦克都趴窝了,汽车都搁公路上歇菜的呢?还拉木头?这不是瞎想吗?

行!有人就又说了:“人过去不就得了吗?”

人过去?您这战场在那?森林边上?这不胡咧咧吗?人跑去砍木头取暖,战场不要了,分分钟钟就让斯大林待住机会,撵着屁股后头玩命的抽你,你信不信!

所以,木头能烧吗?能!但这东西压根就没有!你也烧不成不是!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史


休息整备的时候当然可以烧木头取暖了,但总不能打仗的时候也烧木头吧!再说了,刚砍下来的木头烧不着,因为里面水分太多了

开门见山,先解释下德军为啥不烧木头取暖。

至于德军为啥不烧木头,有人解释说苏联人为了阻止德军入侵,采取兼并清野的措施,将莫斯科周围的树林都砍光了,所以德军没有木头烧 。

这个解释真的很扯,即便是到今天为止,世界上的树木总数还是比人多,而且是多很多,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对于世界上树木的数量,目前有很多估计,但最少的推算全球也得有4万亿棵数,而莫斯科周围就是大森林,苏军砍得过来吗?(莫斯科郊外有大量的森林)

再说了,就算苏军把树砍光了,这么多树总得运走吧,要是放在原地不等于替德国人砍树嘛!而运这些木头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苏军忙活的过来吗?

如今大多数中国人都用上了天然气做饭,对于砍柴烧火都不太熟悉了。其实刚刚砍下来的木头是烧不着的,因为木材里面有大量水分,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可以用作燃料。砍木头本身就是一件很费劲儿的事情,砍完了还得处理后才能用,德军难道不打仗了?

德意志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民族,做事之前都要经过详细准备的,德国人是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德国在进攻苏联的时候是做了大量的后勤准备的,尤其是针对苏联的冬天,德国更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在莫斯科郊外的德军,看起来德军的御寒装备还是不错的,大衣手套都有,而其周围也有很多是树)

由于意大利的拖累,德国在进攻苏联之前出兵巴尔干半岛,这导致德军对苏作战日期推迟了数个月。在开战之后,德军高层多数将领都主张直取莫斯科,但希特勒认为这样会造成孤军深入,因此决定在拿下整个乌克兰后再进兵莫斯科。

基辅战役一直打到1941年的9月低才结束,此时距离苏联的冬天已经不远了,德军于是赶紧马不停蹄地发动了莫斯科战役。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前后投入月170万人,而苏军也调集了所有能调集的军队,并动员了全城居民参与防御工事的修建。在苏联军民的奋力抵抗下,德军最终折戟莫斯科。

对于德军的失败,很多人将其归咎于天气,认为是苏联寒冷的冬天是导致德军失败的根本原因。但是这个解释太过于偏执,苏联寒冷的天气确实是导致德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但绝对不是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莫斯科的纬度是非常高的,甚至比中国的北极漠河的纬度还要高,按理说这里应该非常冷。不过莫斯科的冬天虽然很冷,但是绝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冷。

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莫斯科的气温要高于纬度更低的中国东北。而在1941年的那个冬天,其实在入冬之初时天气还不算太冷,当时温度还没有突破零下10°。并且针对苏联的冬天,德军也是做了大量的准备的,事实上德军的御寒物资要比苏军还齐备。

在进攻苏联之钱,希特勒原本就有在冬季之前拿下莫斯科,逼迫斯大林和谈的打算。不过战事的顺利程度还是大大出乎希特勒的预料,于是这更加坚定了他拿下莫斯科的决心。

对于苏联的冬天,德国高层是做了充分的应对的,不仅在德国本土制作了大量的棉服、棉被、手套、皮靴、防冻爽、枪械润滑油,并且在攻占苏联的工业城镇后,德军也立即下令当地工厂开始生产御寒所用的军需物资,所以德国是不缺乏过冬物资的。

不过虽然物资堆积如山,但德国人却是在运输上遭到了巨大的障碍。

由于苏联国土辽阔,德军的后勤保障压力是西线战场的数十倍。这里面除了路途更长以外,苏联落后的公路基础设施也让德军运输部队几乎崩溃。

当时在西欧,德国和法国都已经普及了柏油公路,德国甚至建立了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这为德国的闪电战和后期运输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是苏联在这方面就落后很多,苏联许多公路都是土路,一旦下场大雨就变成泥潭了,履带车开起来都费劲儿,卡车就更没法走了。并且苏军在撤退时还破坏性的拆除了大量铁轨,这导致德军想依靠铁路进行运输的方法也无法实现。

(大雨过后,德军的卡车陷在了泥泞的土路上)

鉴于运输困难,德军只能优先将弹药运送至前线,但即便如此,德军的御寒保障还是比较完备的。不过到了12月底,莫斯科的气温突然开始降低,一度到达了零下三四十度,这在莫斯科的气候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在这种温度下,就算是穿着大衣也能被冻死。

面对寒冷的气候,被逼无奈的德军将士只能点燃所携带的汽油取暖,而此时苏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而且由于西部许多重要的工业基地被德军占领,苏军的御寒衣服甚至还不如德军。


但是早在天气降温之前,苏联就已经开始反攻了,此时莫斯科战役马上就要结束了,德军的溃败显然不是因为这场寒流造成的。

当然,寒冷的天气无疑是德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无需回避,但我们也不要刻意放大气候因素,这样不利于我们去了解战争的真相。


千佛山车神


我们在冬季收听天气预报的时候,都忘不了气象预报员那句耳熟能详的话:“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集团”。

都说苏联有三狠:斯大林的暴脾气、布哈林的脚气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随便哪一样都叫人受不了。


苏联到底有多冷,没去过的人当然无法想象,但可以告诉你一个抽象的数据:德国人在启动巴巴罗萨计划向苏联进攻抵达乌克兰的时候,曾经遇到过零下71度的极端低温,而中国北部城市哈尔滨冬天的最低气温才零下三十度左右。

如果不是该死的天气,燃油问题就不会对德军那么重要,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就会运行自如,就不会到处抛锚。

更要命的是,苏联的鬼天气把德军士兵直接冻趴下,死于寒冷的德军士兵数以万计。因为严寒而失去战斗力的士兵更是多达几十万。

德军一个统帅就把德国在苏联的失利归咎于天气,他说,我们在苏联栽跟头不是德军无能,而是冷空气太厉害了。


希特勒在进攻苏联的时候不会不知道寒冷,在前线的德军士兵也不是傻子,难道他们没有棉衣可以御寒吗?原始人都知道钻木取火,他们为什么不烧火御寒呢?

遇到严寒的时候,冻得全身发抖,冷彻心扉,手脚冻僵,脸都冻坏。而苏联地大物博,森林一望无际、树木随处可见,德军完全可以就地取材烧火取暖,为什么还是冻死那么多人呢?

在二战初期,苏军虽然打不过德国人,但他们躲得过。

斯大林指挥战斗不行,但作战决心是有的。每当德军将要进攻到哪里的时候,斯大林就下令把吃的、用的和战备物资全都带走,不能带走的一把火烧掉,连一根木柴都没有给德国人留下。心说,老子非让你们冻死不可,德国人别想在苏联的土地上获得一点补充。


有人说了,斯大林没有给德国人留下木柴,但还有那么多森林,斯大林带不走也烧不掉吧?

不错,累死斯大林,那些森林也带不走,更不能烧。

德国士兵冻得要死要活的时候也去砍伐树木,可是那些树木都是湿的,燃点太高,想尽办法就是点不着,把德国兵急得抓耳挠腮。

没有足够的引火,刚砍伐下的带着冰雪的树木根本就不会燃烧。不怪天、不怪地、只怪苏联人太狠心,连根干柴都没有留下,都说干柴烈火,没有干柴何来烈火?

看到这里,聪明的读者就会想起一个妙招,我有办法,用汽油,再难燃烧的木头经不住汽油的高温。德国兵为什么不用汽油呢?


我们想到的,很多德军士兵也不会没想到。

可是燃油是机械化部队的血液,而装甲集群是德军战争的灵魂,那些运兵车更是德军通向战场的动脉。

坦克和装甲车的油箱巴掌大的地方,就装那么点燃油。一旦用来点燃木头,往哪里加油补充?车没有了燃油不就成了一段废铁吗?

既然不能烧火取暖,御寒的房屋都被苏联人烧掉,不行军的时候,就只能待在帐篷里,靠着身上的衣服抵抗寒流了。

但是,德国军队是来打仗的,不是来旅游的。为了避寒,士兵们可以躲进帐篷里。但是苏军反攻的时候,难道士兵们要躲在帐篷里还击吗?

更糟糕的是,德军在最需要衣服的时候,没有棉衣穿。

苏德战争是夏天打响的,当时德军没有穿冬衣,等到了冬天,棉衣又运不过来。

为什么呢,和德国、英国这些工业化发达国家相比,苏联是欧落后的国家。铁路毁掉了不说了,公路网也不发达,再加上被苏联人破坏一部分,后勤供应跟不上。严寒来临的时候,运送棉衣的车队才断断续续抵达前线,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德国军人不能及时领到棉衣。

而且到后来气温达到零下几十度的时候,油箱里的汽油也凝固了,运输车辆都趴下了,棉衣就更没有指望了,严寒面前,那些德国士兵没有别的选择,也只有冻死、冻伤了。


小约翰


德军在入侵苏联出现大面积冻死的情况只出现在“莫斯科保卫战”,而其它的大型战役期间并没有出现太多的冻死冻伤的情况。

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是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的军队,德国是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武器装备和衣服鞋帽都是大规模制式化生产的,德国地理位置在虽说不像苏联那样靠北,但也有冬天最低温度也在-10度,所以德军是有冬装配备的。

德军43型冬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大型防风帽,可以罩住戴头盔头部。

那么,为何“莫斯科保卫战”会出现了大面积挨冻的情况呢?原因就是德军统帅部过高的估计了自己而轻视苏军的抵抗意志,“苏德战争”爆发在1941年6月,德军在战争初期确实利用大规模机械化部队,实施“闪电战”击溃了苏军在欧洲国土上的400万军队...战事进行的非常顺利,短短不到四个月时间就兵临莫斯科城下!


二战期间德军制式棉裤、棉马甲、厚棉手套,这说明的并不缺乏冬装。

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台风战役”是在1941年9月30日,这已经快进入到苏联的初冬季节但天气不算太冷,德军统帅部根据前几个月苏军在战场上的表现认为,认为集中100万人可以在11月中旬完成对莫斯科的占领,为了速战速决德军将后勤保障力量集中在运输弹药、油料、军粮和重装备上了,至于冬季作战的被服只能是往后推迟一段时间...但是“人算不如天算”!10月初开始下起了秋雨,本来公路大部分被苏军后撤的部队破坏了,加之秋雨绵绵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严重的迟滞了德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速度...好不容易挨过秋雨和苏军的层层狙击,但也将莫斯科攻城战的时间拖到了11月份,而这一年的严冬来的比较早,还是苏联人都认为的寒冷天气,气温一度降到了–40°!这对于德军来说就是灾难性的,冬装的配发仅完成20%左右,100万人大部分穿着秋装在零下40°的严寒天气作战,肯定会出现了大面积的冻死冻伤情况,坦克装甲车辆、大炮甚至手里的枪械由于缺乏防冻液和防冻润滑油...开不动、打不响!人被冻死、武器被冻结最后只能是兵败莫斯科城下。


至于说为啥不抢老百姓的衣服和砍伐树木取暖?苏军在准备莫斯科保卫战之前将德军进攻路线上的公路全部毁坏、居民撤退到莫斯科城内或者远离战区、粮食等战备物质能带走就带走,不能带走就地焚烧...施行库图佐夫元帅对付拿破仑的“坚壁清野”战术!使德军不能“以战养战”,只能是靠车辆将物质从遥远的后方运抵前线。
砍伐树木取暖更不是可行的办法,战场上可不是“篝火晚会”那样的浪漫!二战期间侦察手段已经多样化了,白天用木材取暖会升起浓烈的烟雾、晚上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火光,这明显就是给敌方提供了目标指示...一阵迫击炮急促射篝火周围的人都会被炸飞!所以战场上升篝火取暖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前沿阵地烟都不让抽,还能让生火取暖?

总之,莫斯科保卫战这样的数百万人的特大型战役,物质后勤保障要非常的完备才行,但是德军骄兵必败!发动战役在各方面都占有优势的条件下败北,实属考虑不周、过于自信。


皇家橡树1972


如果说二战中最惨的一次战役非苏联卫国之战莫属了,而且这次战役在整个二战中影响力也是非常重大的,决定了二战中欧洲战场的发展趋势,对于加快欧洲法西斯势力的消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这场战争中,苏德两国死伤数量都相当庞大,突破了百万大关,最终以苏联的胜利告终。 要知道,在这次战争中,双方都出动了大批军队,虽然是苏联的卫国之战,但是在数量上苏联却明显处于劣势,而且在战斗力方面苏联军队也不如德军,以至于在战斗刚刚打响后不久,苏联就损失惨重。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次战役最后还是德军败了,而德军从之前的优势重重到后来的劣势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德军在苏联境内发挥不出闪电战的强大优势,导致德军的进攻节奏要比之前慢很多,其次就是这次出动的军队数量实在是太过庞大,以至于后方的补给不能及时送达。


在苏联境内拖得太久,就连季节都成了德军损失惨重的原因,因为不适应苏联冬天的高冷,德军竟然在苏联境内冻死了几十万人。

对于这样的现象,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他们为什么不用燃木取暖的方式抗寒呢?

其实,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德军可不是不想燃木取暖,是没有这样的条件。 首先从军队的数量上来看,德军数量是非常巨大的,这么多的军队,每天要消耗的木材数量也可想而知,而且莫斯科本来就是城市,附近上哪里找那么多的木材去呢?即便是莫斯科周围有森林,这么庞大的军队,又能够提供他们烧几天的呢?


那些木材烧光了之后,德军不还是照样面对冻死的结果吗?更何况莫斯科附近根本没有多少树林。 不仅德军自己找不到可供燃烧的树木,苏联军队在撤退的过程中已经将这一点想好了,在战争爆发之后,苏联没从一个地方撤退,就一定要把这里的东西全部带走,绝不会留给德军,带不走的东西也要将其毁掉。

所以,在苏联军队撤退之时,这里的树木就已经被焚烧过一次了,剩下的可供德军苏联的材料就更少了。


要知道,当时可是冬天,多少的冬天不仅寒冷,而且经常下雪,这里的潮湿度相当高,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燃烧木材也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就算是点燃了木材想要让木材燃烧的更加旺盛也要向里面加汽油,那么多人每天要消耗取暖的汽油数量也相当庞大。其实,早在对英国的战争中,德国石油不足的状况已经有显露出来了,此时要想消耗汽油取暖,简直比登天还难。

种种原因都导致德军在莫斯科附近用木材取暖的方式根本不可行,而且他们那些帐篷、棉衣也根本抵御不住苏联零下30度的超低温,一旦德军执着在苏联呆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会因为天寒地冻而全军覆没。


夏目历史君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军兵分三路突入苏联。二战初期一向膨胀高调的德国人本以为能三个月内征服苏联,不料想却在莫斯科遇到了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


冬季的来临伴随着降雨季节的开始,泥泞的道路、苏联的气候和恶劣的条件,让德国士兵尝尽了苦头。苏联军队在撤退的时候,烧掉了房屋,炸毁了大桥和火车站,破坏了铁路,把基本上德军能用到的物资全部破坏了,虽然苏联森林资源丰富,但是,不代表这些木头都能烧起来。那样阴冷潮湿的天气,再加上正处于战场上,也不能每时每刻都靠围着火堆取暖。火堆燃起的烟雾和醒目的火光,同样也会暴露自己的位置,遭到苏联的火炮攻击。所以烧木头并不能改变战争的平衡性,偶尔的烧火取暖还是可以提高德国人在苏联冬季战场的“幸福感”的。


这次“闪电战”推进速度较快,德国人把战线拉的十分的长,再者说了苏联人破坏了公路和铁路,物资部队行进速度慢。这也导致了德国人都暴露在荒山野岭上,受着寒冷与饥饿,这也造成了德军看见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扒他们的衣服穿。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穿的上呢?穿上棉衣就能抵御严寒了么?那那些登山爱好者即使穿着厚实的登山服,最后不还是因为体温过低被活活冻死嘛。历史上多少国家因为苏联冬季恶劣的气候,导致对俄国战争的失败,二战中的纳粹德国也不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