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

史学达人


虚张声势的另当别论,外国的将领也暂且不提,如果按真实的百万军队计算,在我国古代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几乎没有,这样的将军也许只在近代才能出现,我们的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刘伯承、陈毅、粟裕、林彪都曾指挥过百万军队作战。

在中国古时候的各朝各代中,军队能达到百万级别的很少,特别是远古时期,诸侯割据,各自为政,本身地小人少,都没有多少军队,所以也很难有统帅百万军队的将领。


自秦朝以后天下合合分分,军队数量庞大的也无非就是几个统一天下的大王朝,但军队是否过百万先不说,皇帝也不可能把一个国家的军队只交给一个将领指挥,为了皇位的安全,他不会这么做。

民国时期的各个军阀除袁袁世凯外也没有人拥有百万军队,袁世凯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以号令百万军队的将军,他在鼎盛时期的部队超过百万,但他没有指挥过百万军队作战。蒋校长也是统帅过百万军队的将军,武汉会战他曾指挥百万军队与日军作战,他最多拥有五百多万的军队,但那些时候他已经成为了国家元首。


如果要把蒋校长算在内的话,那么我们不是将军的统帅毛主席,指挥数百万军队作战游刃有余,在七十年代最多时候曾拥有660余万军队,这也可能是世界上拥有军队最多的统帅,但主席连大元帅都不感兴趣,所以讨论将军时还是不要讲他老人家了。

从我军发展的历史看,朱老总、彭老总指挥的八路军,在抗战结束时数量正好刚过百万,他俩无疑是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威风八面的大将军,其后第四野战军的林彪也捷足先登,经过三年多的经营打拼,能把出关时的十几万军队,迅速扩充到再入关时的过百万大军,林彪打仗的能力毋庸置疑。


到1949年底,第二、第三野战军的兵力也都超过百万,这样两个野战军的1号首长刘伯承、陈毅也加入了拥兵百万的行列,但三野的2号首长粟裕全权负责战役指挥,所以他也是名副其实的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

而在国军阵营中,因为划分战区,所以除了蒋校长外,拥兵自重的白崇禧、阎锡山、胡宗南、汤恩伯等名将,统率的部队都不曾达到百万级别,所以这个阵营还真不好找出能号令百万军队的将军。

中国历史上能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少之又少,在今后恐怕也很难出现这样叱诧风云的将军了,因为时代不同,能指挥百万军队的,也许只有国家元首才能做得到了。

所以,能号令万军队作战的将军凤毛麟角,他们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国之栋梁,虽然战绩各有千秋,但一定都是青史留名的人。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历史微点


古往今来,真正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真的不多,就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 韩信垓下之战,也只指挥了50多万人马作战,不过,我军历史上,确实有过统率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分别是,彭德怀元帅,林彪元帅,他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国家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彭德怀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就是八路军副总司令,他曾亲自指挥过百团大战,彻底打乱了日军的牢笼战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了,当时,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出兵朝鲜作战,彭德怀元帅受命出征,志愿军刚入朝作战时,只带了一个兵团入朝,后来陆续加入了六个兵团入朝作战,最高峰时,彭老总可以直接指挥150多万人同时作战,硬是把不可一世的美军从鸭绿江边,一直赶到了三八线以南,总共去取得了歼敌110多万的战绩;

林彪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23日,当时驻守在河南濮阳的林彪,接到了上级的紧急命令,调他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刚入东北时,林彪只有13万兵力,由于兵力悬殊,初期与国民党军作战不利,之后, 林彪根据战场形势变化,向中央提出缩短战线的建议,被中央采纳后,林彪在东北建立了数个根据地,并组织指挥了四平,新开岭等战役,直到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正式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将当时所有的部队,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两大序列,为东北战略决战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48年9月的辽沈战役打响时,东北野战军已经有12个纵队和12个独立师,70余万人,加上东北军区有30余万部队,整个辽沈战役,林彪直接指挥的部队总计达103万人之多 。

关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您的一个点赞!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小柳聊聊兵


抗日战争胜利后,林彪最初被任命的职务是山东军区司令员,因为那里主要是由八路军第115师发展起来的部队,1945年9月23日,已经到达河南濮阳的林彪接到紧急命令,转赴东北就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也就是纵横天下的第四野战军前身。而林彪能够指挥“百万大军”的兵力,还是在三年多之后,且真正统领百万大军作战的时间并不很长,关于四野的兵力变化尤要理清。



日本投降后,东北地区除了苏军之外一度成为军事真空,打回老家的东北抗日联军只有一个旅数千人,以及最早出关的八路军冀东军区第16分区曾克林部4000余人。在确定“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延安调动了各解放区的精锐部队赶赴东北,包括八路军山东军区六个师的大部或一部、四个二级军区部队共60000余人,新四军第3师35000余人(一说38000余人)。

另外还有从延安出发的八路军第359旅、陕甘宁边区警备第1旅、教导第2旅各一部,晋绥军区、冀中军区、冀鲁豫军区各一个步兵团,以及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校等近20000人,因此“东北人民自治军”最初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初始兵力11万余人(另调20000名干部前来东北)。



在东北我军的整合进程中,晋冀鲁豫军区(刘邓部队)还向东北派出了25个架子团,因此完全可以说,四野的前身那是“集百家之长”,只有半数是115师系统(还得考虑山东纵队的成分)。到1945年底,“东北民主联军”(11月改称)已经建立了10个军区约27万人,包括外调而来和在东北当地扩军两大部分,并且此时还没有“野战军”的番号。

直到1946年夏季,为适应战争新形势才开始成立野战军和野战纵队,起初建立了五个纵队共12万余人,其他部队仍然归属各军区指挥,负责剿匪和建立政权。1947年8月,晋察冀军区将所属的二级军区“冀热辽军区”(80000余人)也转隶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的总兵力上升到46万人,其中野战军为九个纵队近30万万人(24个师、8个独立旅和7个骑兵团)。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所有部队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两大序列,从前一年7月开始,罗荣桓主抓二线部队建设,先后组训了164个团输送给主力部队新战士37万余名。加之东北我军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屡战屡胜,有条件教育改造了大批“解放战士”,因此在9月辽沈战役打响时,《大决战》里特别呈现过:东北野战军已有12个纵队和12个独立师70余万人,东北军区有30万部队,总计103万余人。

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时有80万人(辽沈战役后有所补充),但东北军区的部队仍然留驻关外。平津战役结束后的1949年3月11日正式改称第四野战军,此时林彪指挥的部队共有两个兵团部13个军的番号,另附炮兵、战车、铁道兵、辎重等特种兵部队共约88万人(不计入第50军),这88万人也就是四野南下的总兵力,并未达到百万之数。



南下途中的4月28日,第四野战军重新调整作战序列,新建第14和第15兵团,调出铁道纵队归属北京直接指挥,同时调入两广纵队,以利挺进华南的作战,至1949年6月四野主力从武汉地区渡江时,总兵力上升到90余万。

其后将起义的蒋军第19兵团(张轸)和第1兵团(陈明仁)分别改编成为第51、第52和第53军,野战军兵力首度突破100万人,时间在1949年10月,新中国已经宣告成立。



因此,林彪真正指挥百万大军作战是从1949年10月开始的,时间持续到1950年5月解放海南岛为止,华南基本全境解放,之后多为剿匪等巩固性作战,没有了大兵团军事行动。第四野战军司令部机关1949年5月兼“华中军区”,是年12月改称“中南军区”,大抵是一套班子和两块牌子的意思,麾下各兵团分兼各省军区。

根据1950年1月的统计,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下辖六个省军区、三个兵团部,十六个军,五个炮兵师、一个工兵司令部、一个铁道司令部(辖5个铁道团),各省军区又辖16个独立师,92个独立团和8个警卫团,总兵力达到150万之众,成为六大军区中部队数量最多的一个,1955年4月中南军区奉命改组为广州军区,第四野战军番号同时撤销。


度度狼gg


在古代战争中,号令百万军队的将军,几乎没有。只有到了近现代,才出现指挥百万之师的将军。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解放军的两名高级将领: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就曾指挥过百万军队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的林总,和抗美援朝战中的彭德怀。他们都是是指挥百万大军作战的将军。

林彪指挥的四野兵马过百万(最多时110万),彭德怀元帅指挥的志愿军也超过百万(最多时134万)。只不过林彪元帅的战术是稳扎稳打,我要么不打,要打就要你的命。彭德怀元帅是亮剑精神,我敢打,是因为我的斗志比你强,我打着打着就能把优势争取到我这边来。

解放战争后期,东野已经发展到103万人,其中包括野战军73万人和地方部队30万人,统归东野总司令林总指挥。林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三大战役”林彪指挥了两个,指挥人数都过百万,奠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局。到1950年底,由四野兼中南军区司令部指挥的部队,壮大到150万人。

抗美援朝战争在高峰时期,志愿军作战部队和后勤部队、防空部队总数一度达到过120万人,都归彭帅指挥。惨烈的朝鲜战争双方投入总兵力300万,联合国军120万,中朝方面188万,朝鲜45,志愿军130多万,志愿军战斗伤亡36万,非战斗伤亡41万。朝鲜人民军作战伤亡26万人,中朝方面共损失100万。尽管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志愿军仍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袁卫宇


历史上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领有很多,比如彭总、林彪、粟裕、曼斯坦因、龙德施耐特等等,历史上这样的将领有不少。

但真正号令过百万军队作战的将领却是屈指可数,比如艾森豪威尔、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盘点一圈,只有这四位符合条件。

彭总曾在朝鲜战场上,指挥着百万以上的兵力,他绝对有能力号令百万大军。其实志愿军中还有一位将领也有这样的能力,他就是邓华。

邓华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朝鲜战争后期,他接替回国修养的彭总任司令员,数次取得战役胜利,得到彭总和中央的极大赞许。

这两位将领虽然号令着百万大军,但却没有指挥过百万大军同时作战的经历。

渡江战役,有着“百万雄狮过大江”的称号,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我军的参战兵力已超过百万。有人认为,这次战役的指挥者就符合条件。

表明面上确实如此,但实质上这次战役并不是一个来指挥的,而是通过淮海战争时的总前委的方式来指挥的,这是集体指挥下取得的胜利。

渡江战役的总前委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其中西线的二野和四野兵团由刘伯承指挥,东线三野由粟裕指挥。

整个战役由总前委进行统一协调,因此这五位都是可以号令百万大军的将领,但渡江战役是集体领导,不论是刘伯承还是粟裕,都没有指挥百万大军作战的经历。

林彪也有这样的能力,他在1946年进入东北时只有十万兵力,两年后发展到一百多万兵力,而且还是兵强马壮,所以林彪的能力毋庸置疑。

但这一百多万兵力不完全是纯战斗人员,而且也没有同时参与过一场战役的经历,因此林彪也没有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经历,但他绝对有这个能力。

真正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将领,就是上述列举的艾森豪威尔、朱可夫、科涅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可能还有其他人,但都有争议。

诺曼底登陆战中,艾森豪威尔作为盟军的最高指挥官,指挥着280多万海陆空大军,用了一天时间成功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而德军投入的防御兵力也有183万,但并不是由一个人来指挥,它分了三块,即西线的总司令龙德施泰特、B集团军隆美尔、第7集团军多尔曼。

库尔斯克会战中,朱可夫指挥着苏军191万兵力,对阵德军91万兵力,虽然德军也是接近百万兵力,但分别是由克鲁格和曼斯坦因指挥。

柏林战役中,朱可夫再次指挥苏军262万兵力。还有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参战的兵力有300万,开始由叶廖缅科、罗科索夫斯基、崔可夫指挥。

后期朱可夫被被最高统帅部授予副最高统帅的头衔,来统一坐镇指挥。

在远东战役中,华西列夫斯基指挥苏军150多万兵力,摧枯拉朽的消灭70多万关东军。

在布拉格战役中,科涅夫指挥苏军200多万兵力,这也是欧洲战场最后一场进攻战。

综上,如题目所问,历史上有哪些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答案是很多,尤其是二战期间,有这样能力的将领非常多。

但有这样的能力并不等于有指挥百万大军作战的经历,真正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将领是屈指可数的,就那么几位。


野史也是史


说到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当然这个百万不是具体指的真的有百万人,毕竟历史上率领百万人作战的战役还是不多的。

我们知道的秦赵长平之战,就是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战争了,但是,那时候双方的兵力也就是百万而已。

不过,古人打仗率领的军队多了,就爱用百万雄狮这个词。

比如说刘邦和项羽,在鸿门宴对峙的时候,项羽只有四十万军队,号称百万大军。刘邦只有十万军队,号称四十万。

所以,历史上的百万大军,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指的一个概数。当然了带领十万以上的人打仗,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带领几十万人打仗的将领完全称得上号令百万军队作战。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粟裕将军,他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号令百万军队作战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

大家都知道的淮海战役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规模的作战。

这一次战役的总协调和指挥就是粟裕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粟裕的华野军,绝对是淮海战役的主力。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是说过粟裕是可以号令几十万人作战的优秀将领。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他带领的华东野战军,取得了很多场战役的胜利。

我们比较熟知的,苏中七战七捷,豫东战役,孟良崮战役,都是大规模和敌人作战的经典战役。

当然了这些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规模是没法比的。

淮海战役国共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就超过了百万。而且主动权一直牢牢的抓在粟裕的手里,可以说淮海战役的形成,是粟裕一手造就的。

我们一般把淮海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对阵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这一次战役,粟裕的华野军把黄百韬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徐州国民党总司令刘峙想要就黄百韬,但是突围不进去,只能放弃。

蒋介石派黄维带领的第七兵团前来救援黄百韬,正好这个时候刘伯承带领的中原野战军可以拖着黄维的十二兵团。

第二个阶段: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和黄维的十二兵团对峙在双堆集这个地方,当然了结果是黄维被围困,只能苦苦挣扎,等待援军。在这个时间段里,粟裕歼灭了黄百韬的第七兵团,黄百韬兵败自杀。

黄维被围,蒋介石心急如焚,开始让杜聿明调集附近的几个兵团来救黄维。

第三阶段:粟裕的华野军打败黄百韬后,立刻加入淮海战场,迎战杜聿明。正是粟裕的出现,让杜聿明营救黄维的十二兵团成为了泡影。

最终刘伯承俘虏了黄维,粟裕俘虏了杜聿明赢得了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

所以,说到可以率领百万人作战的将军,粟裕绝对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个。粟裕最擅长的就是带领大兵团作战,他手里的军队越多,这个仗打的就越从容。

林彪形容粟裕的用兵如神,就是净打神仙仗。


史学达人


在世界历史上有很多能指挥百万大军进行作战的将军,例如将兵多多益善的韩信、指挥百万大军挥师入关的林彪元帅、指挥数百万红军打赢卫国战争的朱可夫元帅,但是被毛主席称为谁敢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元帅,才是这些将军中最厉害的一位。

为什么这么说呢?谁能指挥只有小米加步枪的志愿军,能和武装到牙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成平手,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彭德怀元帅。新中国刚成立时,一穷二白重工业几乎没有,美国人为首的“联合国军”却把炮火落入了仅有一点重工业的东北三省,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志愿军入朝作战。

而志愿军的对手美国则是打赢二次世界大战的强国,用两颗原子弹恐吓日本,逼迫日本投降时,当时还有一百多万的日本陆军占领着中国一半领土。面对这样的国家军队,美国人一开始轻敌的,结果当场吃了一个大亏,从鸭绿江被赶到三八线,美国人一次次发起战役想把志愿军赶出朝鲜,但是他们每次都失败,不得不屈辱的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

新中国的第一场外战虽然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二战三巨头之一,但是这一硬仗打下来,从此再没有国家的军队敢入侵中国的领土,抗美援朝之后新中国再也没有被战争的炮火威胁。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前线指挥作战的彭总和英勇奋战的士兵们,所以说彭德怀将军是新中国最伟大的将军。


陆弃


蒋介石连续发起的一至四次围剿失败后,痛定思痛决心集中更强大的力量,毕其功于一役以彻底剿清中央苏区,发起第五次围剿。经过了半年多的精心准备,蒋介石第五次围剿投入的兵力规模可谓空前绝后,几乎倾巢而出调集了一百多万大军蒋中央苏区团团围住,直接参与中央苏区进剿的兵力就高达五十万人,自己担任总指挥开始了他的第五次围剿作战之旅,这也是蒋介石第一次尝试号令百万大军作战。

一九三三年九月下旬,蒋介石摒弃以往的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法,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兵分四路,采取步步为营堡垒推进的新战法,开始大举进攻中央苏区黎川,拉开了第五次围剿的序幕。当时苏区手握尚方宝剑的奥托布劳恩抛弃了红军前几次成功反围剿的作战经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取主动迎敌,结果致使红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一开始丧失了战场主动权被迫向根据地内部转移,不得不转入了防御状态。

蒋介石在指挥第五次围剿作战前两个月间进行的很顺利,正春风得意的时候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发生了,原在淞沪抵御日军的第十九路军突然被蒋介石调到前线参与第五次围剿,这一昏招结果引起了众怒发动了福建事变。当时为了完成戡乱大计,蒋介石几乎动用了所有可用的兵力,致使战略大后方江浙一带顿时空虚,如果红军于第十九路军六七万大军联合起来后突入苏皖赣地区,就可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蒋介石毕其功于一役发起的第五次围剿也许将不攻自破。

此时已无兵可调的蒋介石为了平定事变,不得不从围攻中央苏区主战场中抽调出十万嫡系赴往福建镇压,但是奥托布劳恩并没有抓住这一天赐良机突入福建支援第十九路军,而是继续困守中央苏区。结果,蒋介石收拾完事件后立即腾出手来重新构建包围圈,调集近百万大军兵分四路逐步蚕食苏区以压缩红军活动空间,仅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占领了中央苏区大部队地区,红军仅存的只有瑞金、兴国、宁都等县之间狭小的地区了,最终被迫突围转移开始了长征之路。

抗战之武汉会战蒋介石再次号令百万大军作战,当时担任总指挥统一陈诚第九战区和李宗仁第五战区,整个会战蒋介石指挥五十多个军总兵力超过一百一十万人。而日军参与作战的部队是刚组建的华中派遣军,投入了第十一军及第二军和后来为偷袭广东而组建的第二十一军,共三个军外加海空军总兵力近四十万人。整个会战持续了四个多月,蒋介石在战略选择上是正确的,就是抓住日本财力、物力、兵力有限打不起持久战的弱点,利用武汉的地形优势与日军打消耗战,以赢得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目的,战后证明蒋介石确实完成了战略目标。

但是,在战术上的选择上却严重失误了,日军惯用的战术是突破法,正面攻不下就迂回作战寻找突破点,而蒋介石则不思变通一味采取阵地战,坐等日军上门来进攻,结果处处受制于日军而疲于奔命。如当时日军在长江北岸正面打得很胶着,为了攻占武汉北大门信阳切断平汉线及切断粤汉铁路线补给线,以尽早结束战争,第二军和第二十一军分别奇袭信阳和广州,奉命死守信阳的胡宗南因担心被围至于平汉路上第五战区十万大军不顾,擅自下令撤军,而广州的余汉谋瞬间崩盘干脆弃城而逃。信阳丢失后日军第二军长驱直入与友军完成对武汉形成三面包围,再加上对外重要输血线粤汉铁路被日军第二十一军切断,蒋介石决定不再恋战下达了撤军命令。


赛门之略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在第2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人口总数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原因,没有出现过一个将领指挥百万大军的情况。这种情况只在苏德战争期间和中国的解放战争期间出现过。

解放战争期间,能做到一个主要将领指挥百万大军的,恐怕也只有林彪一人。据估计,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时有作战部队80余万人,加上后勤和文职人员,总兵力应该在百万左右,另外东北野战军还有一部分留驻在关外。平津战役结束后的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正式改称第四野战军,此时林彪指挥的部队共有两个兵团,共计13个军,总兵力估计在百万左右。

此外,参加渡江战役的解放军总兵力,估计也在100万人左右。但是参加渡江战役的部队由二野、三野等部队共同组建而成。军事主官也有刘伯承、陈毅、贺龙等多人。所以不能说是一个将军指挥百万大军。

所以整个解放战争期间,真正能做到一个将军指挥百万大军的,恐怕也只有林彪一人。篇幅有限,苏德战场本文不做具体分析。此外本文只讨论军事将领,不讨论政治家,如毛泽东、蒋介石、斯大林、美国总统等。



文史小驿站


只说这一个,就问你服不服。

今天我们要来说的就是“大将军”彭德怀。

彭德怀是解放军中唯一一个号令过百万军队作战的将军,而且他也是指挥50万人以上作战最多的将军。

彭德怀1898年出生,幼年时期只上过两年学,大部分时间都在打工。1916年入湘军,1922年改名为“彭德怀”,并考上了湖南讲武堂,毕业后重回湘军当长官。

1926年,参加北伐,1928年成为团长,同年组建工农红军第5军,出任军长,兼职13师师长。1930年任第三军团总指挥,1945年出任军委副主席以及总参谋长。

在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任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司令。彭德怀指挥过的大大小小的战争数不胜数,值得一提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最高指挥人数达到了135万人。

第一次战役共计30万人,第二次战役45万人,第四次达到了95万,第五次共计70万,第五次之后115万人,1952年97万人,1953年,135万人。

此次战争,彭德怀指挥的军队可谓是史上罕见,而就是如此史上罕见的军队却只有一位元帅级别的指挥更是罕见。当然这只是开胃菜,更了不起的是当时的敌人是由美国为主的17个国家的联盟。所以彭德怀的指挥能力,军事能力如何,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

第三次战役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当时彭德怀指挥志愿军收复了汉城之后,并没有下令追击,第二天,苏联大使就找到彭德怀,质问他为何不趁胜追击。彭德怀解释追下去会有伏兵。苏联大使不服,决定向斯大林打小报告。

彭德怀也不怕,他发电报给了主席,主席把电报又转发给斯大林,斯大林看后不仅没有责备彭德怀,还夸赞彭德怀是当代军事天才。

彭德怀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天才,主席曾写诗给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