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統一德意志帝國的是普魯士,而不是巴伐利亞、黑森或其他?

用戶56732013446


古代普魯士人是波羅的海語族的一支,信奉原始的多神教,在血緣上其實和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更為接近,這時的普魯士其實和德意志民族壓根沒半毛錢關係。從12世紀開始德意志條頓騎士團發起打擊異教徒的北方十字軍運動:1170年波美拉尼亞的索比斯勞公爵在普魯士地區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這就是位於如今的但澤附近的奧利瓦修道院,但在1224年該修道院被古普魯士人焚燬。此後條頓騎士團對普魯士地區發起了長達近200年的東征運動,在這一過程中先後建立託倫、馬林堡、庫爾姆、埃爾平等要塞。到16世紀時大量德意志人、波蘭人、立陶宛人和歐洲其他民族紛紛湧入普魯士,條頓騎士團迫使當地皈依基督教,使用德語。此後古普魯士人被同化於德意志人,古普魯士語也逐漸消失。定居於此的德意志人沿用了普魯士之名,但其實他們和古代的普魯士人是兩個不同的民族。1512年來自勃蘭登堡的阿爾伯特當選為條頓騎士團總團長,1525年他宣佈改信路德宗教,從而切斷了與騎士團名義宗主羅馬教廷的聯繫,隨後宣佈將條頓騎士團改為世俗化的德意志邦國——普魯士公國,阿爾伯特自任普魯士公爵,成為臣服於波蘭最高權力之下的世俗君主。事實上目前通常所說的普魯士就是指的這個作為德意志諸侯的普魯士公國,而不是古代普魯士人建立的國家。普魯士公國的首任公爵阿爾伯特死後由他的兒子阿爾伯特·腓特烈繼承了公爵之位,然而阿爾伯特·腓特烈死後卻沒男丁繼位,於是普魯士公國由其長女之夫、勃蘭登堡公國的約翰·西吉斯蒙德繼承,從此普魯士和勃蘭登堡被置於約翰·西吉斯蒙德的家族——霍亨索倫家族的統治之下,合併成為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1701年1月18日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正式晉升為普魯士王國。普魯士所佔有的這片區域是一片鹽鹼地,遍佈沙質低地和沼澤,土壤十分貧瘠,跟法蘭西平原、東歐平原完全不能比。雖然靠海,然而海邊卻是一片灘塗,無法發展航海業,奧地利人甚至戲稱其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砂石罐頭”。在地緣格局上普魯士也缺乏天然屏障,以致於普魯士在其崛起的早期歷史上必須長期面對來自北歐海盜的侵襲。在這片貧瘠且無險可守的土地上立國的普魯士用了將近兩百年左右的時間才從公國升級為王國,然而到了18世紀中期普魯士這個本來偏居一隅的德意志小邦搖身一變成為與奧地利分庭抗禮的德意志兩大邦國,到了19世紀普魯士更是通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那麼德意志的統一為什麼最終是由普魯士而非巴伐利亞、黑森等邦國或是更為強大的奧地利完成的呢?

我們從普魯士的誕生歷史就能看出:普魯士是一個通過戰爭歷練出來的國家——作為德意志邦國的普魯士本身就誕生於條頓騎士團與古普魯士人的戰爭中,這使普魯士養成了一種同其他德意志邦國所不同的尚武性格。當德意志其他邦國乃至整個歐洲都會保留著中世紀封建采邑制度下的僱傭兵制時普魯士開始率先建設常備軍。腓特烈·威廉一世在位時期普魯士軍隊的數目幾乎增長了一倍,以致於達到85460人,這相當於當時普魯士全國居民的4%。當時普魯士的人口在歐洲位居第13位,但是其軍隊的數目卻排名第4位。普魯士為了徵募到足夠的兵員甚至會把徵兵範圍擴展到德意志其他邦國,公然有組織的與其他邦國爭搶人力。普魯士軍隊的強大不只反映在充足的兵力上:普魯士的軍隊紀律和軍官素養成為了整個歐洲競相效仿的對象。普魯士也著力發展自己的軍工產業,而在日後的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中我們就能看到像克虜伯公司這種軍工企業在普魯士統一的進程中所發揮的作用。與此同時普魯士還是一系列新式戰術的發明者:發明斜行戰鬥序列、首創騎炮兵、建立總參謀部指揮體制、改革後勤補給機制......普魯士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進行了持續不斷的領土擴張:普魯士國家誕生之初的面積僅有23751平方公里,到1772年普魯士與奧地利、俄羅斯瓜分波蘭後普魯士的領土已增加到194891平方公里,擴大了8倍左右。軍事實力和領土擴張為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普魯士以歐洲第13位的人口供養歐洲第4位的龐大軍隊顯然是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作為依託的,而普魯士的經濟繁榮得益於自然環境和國家政策兩方面。在自然環境方面普魯士所在地區的確多為鹽鹼、灘塗之地,開發難度較大,然而普魯士的地緣環境也有其獨特的優勢: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使歐洲傳統的地中海貿易航線開始向大西洋轉移,在這一過程中地處波羅的海通往大西洋交通要道的普魯士的地緣優勢日益凸顯——普魯士臨近的波羅的海是歐洲眾多河流的入海口,數量眾多的海灣和海峽使得波羅的海的海岸線如同鋸齒一般形成了許多港口。由於商業貿易上急迫需求的刺激使歐洲各國間的商業貿易交流需求也與日俱增,擁有臨海優勢的北部平原比內陸更有優勢,自然而然成為歐洲內部商業交流中樞,從而得以積蓄出大量的財富。另一方面隨著工業革命的來臨使東西歐板塊也逐漸得到了崛起的契機,而波羅的海南岸相對優良的地理條件也使普魯士所在的北德平原相比南方邦國更適宜作為連接東西歐的地緣通道,其地緣重要性也日漸凸顯。統治普魯士的霍亨索倫王朝抓住地緣環境改變所帶來的有力條件實行保護工商業的政策:在當時歐洲各國盛行宗教迫害的情況下普魯士大量收容從他國因遭受迫害而逃到普魯士的流亡者並給予他們稅收上的優惠政策,來自歐洲各地的流亡者們來到了各種各樣的新式技術以及企業管理制度,也為普魯士的產業發展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因此普魯士不問流亡者的種族及宗教信仰都敞開大門予以接納。據統計:1740年普魯士的人口為240萬,這其中外國移民佔1/4。普魯士的歷代統治者還通過開鑿運河、修橋築路、統一幣制、實行保護關稅的措施來發展經濟。對海外市場的開拓也一刻都沒放鬆:在1788年普魯士已向英國出口了1萬1千多噸生鐵。到18世紀80年代普魯士建立起地中海東部貿易公司、中國貿易公司和孟加拉貿易公司三個貿易公司。1818年擁有1050萬人口的普魯士作為德意志諸邦中一個強大邦國率先在其境內廢除關卡,取消消費稅和國內關稅的徵收,宣佈商品流轉自由。1833年由普魯士領導的德意志關稅同盟組成,到19世紀中期關稅同盟地區工業總產量已發展到僅次於英、法的歐洲第三的位置。

普法戰爭結束後曾在色當戰役中俘虜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普魯士元帥毛奇在總結普法戰爭勝利的原因時說道:”普魯士的勝利早就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決定了“。德國是世界範圍內義務教育的誕生地:早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時期德國就頒佈了義務教育法——規定父母應送其6~12歲的子女入學,在1763年到1819年德國的義務教育法規已基本進入到完善成熟時期。這不僅遠遠早於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即使是近代史上率先實現工業化的大英帝國的兒童也不得不早早擠在條件簡陋的工廠上演“霧都孤兒”的悲劇,而同一時期的德國兒童卻早已在接受系統的義務教育。在普魯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樣被視為公民必須的義務,而國家政府則為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從19世紀中期普魯士已基本實現全國城鄉的全面免費教育,在普法戰爭前普魯士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已達到97.5%。在普及全民基礎教育的同時普魯士也建立了教學與科研並重的現代大學——早在普魯士還在向拿破崙的法蘭西第一帝國支付鉅額戰爭賠款時他們就建立了柏林洪堡大學。普魯士的大學從建立伊始就確立了一項基本原則:國家必須為大學的教學與科研活動提供經費及物質支持,但不得干預學校的教育學術自由,不得限制師生的思維意識。正是由於同時擁有國家給予的物質保障和充分的學術自由使普魯士得以培養出受過綜合系統教育的高素質公民。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通過義務教育培養出來的高素質國民成為軍事實力和經濟基礎之外支撐普魯士完成德意志統一大業的又一大支柱。國民素質上的優勢直接反映在戰場上就是他們對新式武器和新式訓練方式具有更佳的適應性。以普奧戰爭為例:當時普軍已普遍列裝德萊賽1841型撞針槍,由於德萊賽步槍採用的是後膛裝填方式,所以普軍士兵可以始終採用隱蔽性最好的臥姿進行射擊。而使用前裝步槍的奧軍士兵則不得不站起身來給步槍裝填彈藥,從而使自己成為普軍的活靶子。而在射速方面普軍使用的德萊賽步槍幾乎是奧軍步槍的5倍,也就是說在雙方兵力相等的情況下普軍的火力能達到奧軍的5倍。

除了正面戰場上武器裝備和士兵素質會對戰爭起到決定性影響之外,後勤以及情報工作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決定戰爭成敗的絕不僅僅只有前線的軍事部署,後方的支援補給同樣是影響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從1860年起普魯士就大力營造鐵路形成有主幹和支線的鐵路網。1850—1875年普魯士的鐵路長度由 6044 公里增至 2.8 萬公里,機車增加了 7 倍,貨車車廂增加了11 倍,鐵路貨運量增加了19 倍。在普奧戰爭中普軍就充分證明了由鐵路網帶來的部隊機動性對戰爭的意義所在在普奧戰爭之前普魯士已建成了5條通往奧地利的鐵路——這對普奧戰爭產生的影響是:1866年5月7日才開始動員的普魯士依靠鐵路運輸的機動性成功將25.5萬軍隊和800門大炮送到了前線並通過鐵路為前線提供後勤補給物資;而4月27日就開始動員的奧地利只動員起23.8萬軍隊,儘管奧軍的總兵力多於普軍,又是本土作戰,但奧地利只有一條鐵路通往前線,這就形成了普軍在整體上兵力處於劣勢而在具體戰場上擁有相對優勢兵力的局面。鐵路的高機動性彌補了兵力數量的不足,儘管奧軍總兵力遠遠多於普軍,但由於絕大多數奧軍無法及時趕往前線而未能發揮作用。與此同時在情報指揮體系方面普魯士也具有明顯的優勢:普魯士軍隊的參謀和指揮的最高機關是由歷史學家、數學家、地理學家、統計學家以及富有作戰經驗的軍官所組成的參謀總部。正是依靠這些各方面各領域的專業人才使普軍得以將戰爭過程中某一時間點有多少對火車輪子通過什麼橋樑都能做出明確詳細的規劃。與此同時由於電報的應用使普魯士在信息情報的傳遞上也具有優勢,使參謀總部制定的作戰方案得以迅速被各部隊以極高的效率付諸實施。

由此可見普魯士早已在兵力動員能力、武器裝備、後勤補給能力、經濟實力、國民素質等多方面都已打下了統一德意志的基礎,這時阻礙德意志統一的唯一因素就是歐洲地緣格局——由於德意志的統一將改變整個歐洲的地緣格局,所以不可避免將遭遇英、法、俄等歐洲大國的干涉。精明的俾斯麥上臺後開始在歐洲列強之間展開錯綜複雜的縱橫捭闔::先是拉攏奧地利打著維護德意志民族共同利益的旗號對丹麥作戰以爭取德意志各邦的民心;在同奧地利作戰時穩住西線的法國,又策動意大利在南線對奧地利發動進攻;在戰勝奧地利後並沒趁機大肆宰割奧地利,而只是將其排擠出德意志,這為日後普法戰爭中奧地利的中立埋下了伏筆。在普法戰爭前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斯麥進行了一系列外交上的合縱連橫:他以支持俄國鎮壓波蘭起義換取俄國的中立;他口頭同意將比利時、盧森堡併入法國以作為對法國的麻痺。事實上俾斯麥此舉其實是給法國挖了一個坑——比利時和盧森堡作為中立國的地位使致力於維持歐洲大陸均勢平衡的英國所擔保的,而法國吞併比利時和盧森堡的行為勢必將刺激英國,從而造成法國在外交上的孤立局面。即使如此俾斯麥也不願承擔率先發動戰爭的罪名——他在借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與法國交涉的過程中故意刪改電文,使之對法國具有侮辱口吻,用俾斯麥自己的話說”這是挑逗高盧牛的一塊紅色破布“。而被俾斯麥激怒的拿破崙三世一怒之下於1870年7月19日率先向普魯士宣戰,這就使普魯士獲得了外交上的正義名分,普魯士以此為號召團結德意志諸邦發起了一場以捍衛德意志民族尊嚴為名的對法戰爭並以此確保致力於維持歐洲大陸均勢平衡的英國保持中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只有普魯士能夠實現國家的統一,有以下幾點原因。

容克階級一直在位普魯士王國站臺力鼎,有這樣的比較雄厚的階級基礎,對於一個王國的穩定以及強大有很重要的意義。這些客克地主自從17世紀以來就擁有強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力量。他們與其說是在支持普魯士王國支持國王,倒不如說是在支持自己,因為這些容克階級基本上把持了普魯士政軍兩屆的一切要職,並且還財力雄厚。儘管在政治上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是極端的反動,當時不可忽視的是這個階層在當時是比較進取的,因此也願意變革,支持普魯士的國王完成統一。並且這些容克階級本身與軍國主義思想十分的親近,擴張對於他們來講幾乎是百利而無一害,土地的增多無疑意味著更多經濟利益以及階級自身的擴張。

此外,普魯士一直都擁有十分強大的陸軍,在當時是歐洲不折不扣的軍事大國,尤其是歷史上幾次軍事改革,都讓普魯士有了更高素質的軍隊以及戰鬥力,並且在很多戰役中這些軍事將領也積攢累計了相當的實力和經驗,所以十分利於其軍事擴張。而普魯士有高度發達的工業和農業,這成為其強大軍事力量的重要源泉。不得不說當時的德意志聯盟中,各種力量相比較起來,普魯士的確是實力最佳,意願也最強烈。決定了統一隻能走“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的道路。此外,不能忽視的還有人的力量,無論是俾斯麥一帶名臣鐵血首相的作為以及遊刃有餘的外交手段,還是威廉一世的決心以及與俾斯麥的配合與信任,都是一個王朝向前發展而不可或缺的。


國家人文歷史


我來補充一下,首先要明確一點在德意志統一的路上,有這樣幾個有潛力的國家:哈布斯堡統治下的奧地利,薩克森選帝侯國,巴伐利亞選帝候國,黑森—卡塞爾,梅克倫堡,符騰堡,普魯士的士兵佔民人口比例固然很高,但是實際這一比例放眼歐洲並不是最高的,實際上黑森—卡塞爾一直佔據著最高比例很長時間,舉個例子,在拿破崙戰爭時期初,除去加入萊茵集團軍的軍隊,普魯士本土軍隊只有大約七萬人,而黑森—卡塞爾軍達到了六萬人,但是黑森方伯,符騰堡公爵(這兩國當時是有名的僱傭兵產地)沉迷於僱傭兵事業,並因此賺取了大量利益而損失了,國家的發展潛力,這些士兵並沒有用來擴張,因此,顯然不適合德意志統一;薩克森選帝侯國在強力王強力發展文化與經濟的情況下,與普魯士的軍事能力相差越來越遠,加上奧古斯特,信奉天主教,從而使得薩克斯退出了新教陣營,勃蘭登堡在新教方面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巴伐利亞連年參與戰爭,加上與奧地利相鄰,所以在軍事及經濟上受到奧地利壓制非常大;同理,北方的大邦國梅克倫堡也受到了勃蘭登堡普魯士的包圍與壓制;奧地利在歷史上有數次機會完成德意志統一,但是接連遭到了各國的阻撓,例如,三十年戰爭時期的丹麥,瑞典和法國的介入,加上普魯士的背信棄義,以及數次背叛(不管你信不信,普魯士王國在歐洲各國外交中信譽相當差),奧地利的統一德意志事業總是功敗垂成。


徐小剛9


普魯士幾乎是近代德國的代名詞,但“普魯士人”最早卻是波蘭北部,波羅的海南部的海族,同立陶宛人相近,12世紀,波蘭人想吞併他們,就邀請條頓騎士團一起討伐異教徒普魯士人。條頓騎士團是十字軍東征中的德意志軍團,這樣就像德意志人引入了普魯士。

從公元13世紀上半葉,十字軍東征結束又無處安身的條頓騎士團藉著這個機會,在各地建立城堡,步步為營,掃蕩普魯士。對於波蘭人來說是請神容易,送神難。條頓騎士團就這樣進行了改造,至於到底是將普魯士人日耳曼化,還是被普魯士人的同化,這個還沒理清楚,但普魯士也就成了德意志人代名詞

前面有談到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各國都打得稀巴爛,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荷蘭,瑞士,薩伏伊,米蘭,熱那亞從神聖羅馬帝國分離,成為獨立的國家。神聖羅馬帝國也就只剩兩大比較強的公國—普魯士和奧地利。一山不能容二虎,要想實現德意志帝國的統一,他們之間必有一戰。又因為地理因數的原因,牽涉周邊國家的勢力,自然不可能兩家單獨戰鬥,必然要形成同盟。

三十年戰爭之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仍然是神聖羅馬帝國名義上最高統治者,一家獨大的光榮總是與風險並存,他們也在不斷的犯錯。秉著高高在上的地位,守著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教廷而不思改革,並不斷的打擊新教,壓迫猶太人。這種保守的做法為人詬病,但需要時間的檢驗。反觀普魯士卻在默默的崛起。普魯士國王總共經歷了四代—腓特烈-威廉(1640-1688);腓特烈三世(1688-1713);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腓特烈二世(1740-1786)。

腓特烈-威廉繼位時面對是一片殘壁斷垣,總結戰爭的教訓自然是要建立一支聽命於自己常備軍,在目前國家虛弱的時候建立勃蘭登堡-普魯士的專制體制。為了建設軍隊提供經濟支柱,完善稅收體系,向西歐各國輸出穀物,發展工業,同時引進大量的移民,接受被法國驅逐的新教徒,這些教徒都是有資本,有實力,有技術的人,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資本。發展經濟的同時,軍隊規模已經到達三萬人,官僚專制和軍國主義已逐步形成。

因為腓特烈三世作為官二代,幹得唯一漂亮的事情就是趁著法國與奧地利爭奪西班牙王位時,利用皇帝的困境用八千援軍作為條件,換取皇帝同意,將勃蘭登堡-普魯士升級為王國,成立普魯士王國,並加冕成為國王,也稱腓特烈一世。

到了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軍事實力得到極大程度的提升,他繼承了他爺爺的衣缽,全力發展軍事。為了擴充軍事實力,對於其他開銷及其吝嗇,並親自練兵,被稱為“士兵王”,當時在歐洲,普魯士人口第13位,面積第10位,但是軍事實力卻排到了第4位,八萬人規模的軍隊達到了普魯士所承受的極限,他也就成了普魯士立國原則的開創者。將普魯士變成了一個戰爭機器,變成了一個軍隊。但一直處於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養兵階段,他在位時並沒有發動一場戰爭。

腓特烈二世剛好繼承他兒子的這筆巨大的軍事財富。軍事實力的興起也打破了當時德意志分裂混亂的傳統格局。前期的軍事儲備工作派上用場,腓特烈開始四處對外宣戰,為了國家利益可以打破任何條約,併發起任意攻擊。在德意志帝國裡,除了普魯士,再就是奧地利。於是他直接攻打奧地利,奪取了奧地利最富饒的地區—西里西亞。腓特烈二世為了擴充軍事實力,採取了強制義務兵役制,並對戰術做了創新。

奪取西里西亞之後,再次征戰,也就是傳說中的“七年戰爭”。普魯士,英國,薩克森為一撥,奧地利,法國,俄國結盟為另一撥。論實力,前者是打不過的,當腓特烈二世戰敗陷入絕境快要自殺的時候,這是俄國女皇去世,俄國推出戰爭。1763年,簽訂了《胡貝爾圖斯堡和約》。奧地利徹底放棄了西里西亞,普魯士這才真正確立了自己的大國地位。

經過四代人不斷地進行軍事積累,處心積慮的征戰,這才建立了普魯士的大國地位。普魯士也就這樣崛起來了。軍國主義從這個時候就深深的紮根於普魯士人,為後期俾斯麥的統一德意志和希特勒納粹的軍國思想奠定了基礎。為了國家利益,便可以撕破任何道義,一切以軍事實力說話的原則總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軍事是國家的堅強後盾,但不能是一個國家的未來。


創創闖


我覺得這個問題下的很多人把簡單的問題搞複雜了。為什麼統一德意志的是普魯士,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上溯到1815年以前更不需要追溯到中世紀。因為普魯士如何成為一個強國和這個強國普魯士是否要站出來統一普魯士之間沒有必然聯繫。

這是1789年的神聖羅馬帝國,從這副圖裡我們可以看到普魯士已經是德意志東部的一個強大的邦了,而且顯得在德意志咄咄逼人,但是之所以這幅圖會給你這樣的印象,是因為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東部領土因為不屬於德意志帝國,所以都被變色了。普魯士的非德意志領土在波蘭,而奧地利的非德意志領土在匈牙利和意大利。所以普魯士和奧地利這兩個德意志最強大的邦在德意志的態勢都是被誇大了的。

這是一副表現1525-1648年之間勃蘭登堡-普魯士擴張的地圖,從這幅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在這漫長的一百多年間,未來的普魯士在德意志的擴張,尤其是西部的老德意志的擴張微乎其微。

這是一副表現1648-1795年之間普魯士擴張的地圖,從這幅地圖我們可以看出,在這一百多年裡,普魯士最大的擴張其實是在東部,直白的說就是在波蘭,從這幅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隨著三次瓜分波蘭,古老的波蘭-立陶宛被從地圖上抹掉了,而普魯士從這樁生意裡得到了最大的一份,連華沙也成為普魯士領土。而在西部普魯士的擴張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這一百年裡如果普魯士真的扮演了某個統一某個國家的推動力的話,那它也是渙散瓦解的波蘭-立陶宛國家的統一者而不是同樣趨於渙散和瓦解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統一者。

那麼為什麼最終還是普魯士統一了德意志呢?我們還要看幾張地圖。

這兩幅地圖是1806年和1812年的德意志,這兩幅圖裡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勢力在持續的在德意志擴張,這個勢力就是法國,法國的擴張終結了1789年德意志的那種五彩斑斕的政治地圖,普魯士在這個勢力擴張的過程中一度迎來了極盛時期。在1806年普魯士第一次在西部迎來了大幅度的擴張,但是這幅圖沒有侷限在德意志的界限之內,所以把普魯士的波蘭領土也畫成了藍色,所以我們可以看到1806年普魯士的德意志部分第一次可以和波蘭部分相匹敵了。這才是普魯士捲入德意志的第一步。

但是很遺憾這段時間非常短暫,到1812年普魯士的西部領土就幾乎完全喪失了,在普魯士的舊西部領土上誕生了一個新國家,這就是拿破崙給他兄弟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亞王國。同時注意東部,普魯士的波蘭領土上誕生了一個淡紫色的國家,那就是拿破崙建立的華沙大公國。日後的德意志格局已經基本上浮現在歐洲地圖上了。

最後這幅地圖就是1815年到1866年之間的德意志態勢。從這幅圖裡我們可以看到經過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的德意志部分得到了相當大的擴張,而它的波蘭部分卻損失巨大。拿破崙的那個華沙大公國現在被叫做“會議波蘭”或者“條約波蘭”併入沙皇俄國。作為失去華沙的補償,普魯士在南部奪取了薩克森王國(也就是橘紅色的那個國家)的大部分領土,同時還在西部得到萊茵-威斯特伐利亞領土。這樣普魯士的德意志和波蘭兩部分之間第一次出現了匹敵的狀況。

在之前的三個世紀裡渙散的波蘭-立陶宛為普魯士提供了擴張了的舞臺,但是現在波蘭的絕大部分已經併入強大的沙皇俄國,普魯士失去了東進的任何可能。而它最後的機會就是在西部,神聖羅馬帝國此時已經瓦解,取而代之以三十幾個邦組成的德意志邦聯。這個邦聯實際上依然很渙散,而且勢力分佈非常不均勻。邦聯有一個超級大邦,就是奧地利帝國,還有一個唯一的大邦就是普魯士王國,還有兩個中等地位的邦,巴伐利亞王國和漢諾威王國,其他都不值一提。

而在所有這些邦中我們可以看出其他邦對德意志統一都沒有天然的動力,對它們來說德意志統一等同於擴張,這種擴張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所以只有當事成定局幾乎沒有風險的時候,其他邦才會起來推動德意志統一。而只有普魯士在德意志的擴張或者說推動德意志統一事關生死存亡,無論有多大的風險普魯士也會起來行動。原因還在這幅地圖裡。

在這幅地圖裡我們可以看到奧地利偏處德意志東南,漢諾威孤懸德意志西北,巴伐利亞雖然嵌在德意志心臟位置,但它的領土卻非常完整,雖然在西部有一塊飛地,但是它的兩部分之間有一個被迫奉行自由貿易政策的巴登大公國,所以它在兩片領土之間互通有無的時候根本不需要納稅。置於巴登大公國為什麼要搞自由貿易,你們也可以從這幅圖上找到解釋,這個國家的領土是橫亙在德意志和法國之間的細長的一條。它的每一處領土都可以成為進出德意志的門戶,所以它根本無力在自己的整個領土上建立稅卡,也沒有能力征收關稅,,所以它轉而採取自由貿易政策,鼓勵過境貿易並儘可能的從裡邊分一份。

而普魯士就不行了,相比巴伐利亞它的那片不接壤的西部領土實在太大了。而且在1815年以後兩代人的時間裡,這片領土逐漸崛起成為歐洲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在農業的普魯士東部(注意不要跟東普魯士混淆)和工業的普魯士西部互通有無要越過很多其他領土,也就是說如果這些小邦如果要徵收關稅,普魯士就要被掐住喉嚨。所以普魯士從1815年到1866年之間其實在採取全部力量推動德意志統一。當它不能在政治上採取行動的時候,它搞出了德意志關稅同盟,在經濟上把自己連成一片。而當它終於有機會採取軍事手段的時候。讓我們來看最後一副地圖。

這是1871年的德意志帝國,其中淡藍色的部分是這個時期的普魯士王國,我們可以看到因為吞併了漢諾威、黑森-卡塞爾還割取了黑森達姆施塔特大公國的很大一部分領土,普魯士已經成功的聯通了它的東西兩部分領土,因此在之後的1871年成立帝國的時候,心滿意足的普魯士幾乎沒有觸動南德意志各邦的領土主權。那些1866年的倖存者都活到了1918年帝國滅亡。

看過上邊這些地圖之後,我們就可以發現1800年的普魯士其實是一個傳統的東歐強國。它的德意志部分實際上影響力不能跟波蘭部分相比,而且因為長期共同生活普魯士的容克貴族們跟波蘭地主之間的關係也更親近。但是因為波蘭部分失之於拿破崙後來又被沙皇奪走,自己只得到一塊巨大的不接壤的飛地。所以普魯士不得不為了爭取生存而投入德意志統一事業。相比民族感情、國家統一,真正促使普魯士行動的還是經濟上的利益。


克羅採和春天


暢談歷史文化 觀望古今問題

普魯士是德國境內一個邦國地理位置是位於德意志北部。縱觀歷史,為什麼統一德意志的是普魯士而不是巴戈利亞、黑森或者其它邦國呢?



普魯士這詞是那個時期德國的代名詞,普魯士不僅讓德意志國家統一還在經濟、軍事、文化上深遠影響著德國。就像普魯士國旗一樣,如雄鷹展翅高飛。

普魯士是德意志裡經濟、軍事、文化實力上都比其它諸邦聯都高。普魯士統一德意志是自身軍事強硬和歷史發展必然趨勢。

我們來談談為什麼是普魯士統一德意志。1806年普魯士毅然決然對法國開戰,隨後在戰爭中慘敗。隨後一個人站了出來,這就是被普魯士王國認命為王國首相的施泰因。



施泰因圖像

普魯士農奴制改革

經濟上,它解放了農民人身自由,為此時的普魯士提供了自由的勞動力。促進了農民對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徹底改變了普魯士社會性質。

允許土地自由買賣,促進了普魯士向資本主義生產經營模式。

同時期的還有一位經濟學家對普魯士經濟做出貢獻。李斯特。

李斯特圖像


經濟政策改革

在1819年建立普魯士關稅同盟的建議,普魯士國王欣然接受他的建議。普魯士周邊一些邦聯紛紛加入關稅同盟協議。憑藉這一措施同盟地區基本形成了共同的經濟依賴,完善了共同語言和文化,這讓普魯士促進德意志統一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最後是鐵血宰相俾斯麥。

俾斯麥圖像

鐵血宰相最後一擊

1862年,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當時普魯士經濟強盛,在對外戰爭中已經做好準備。當時恰逢普魯士主要對手奧地利元氣大傷。歐洲各大國如英國、俄國認為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對大陸均衡政策有利,英國、俄國認為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可以制約法國。

1850年面對德意志各邦聯國要求民族統一呼聲越來越高,俾斯麥很是重視。在1864年及1866年普魯士為了統一德意志,先後擊敗丹麥和奧地利。1870年7月14日,普魯士為了德國統一,開始進攻法國。9月2日,色當激戰,戰爭以法國潰敗而宣告結束。隨後普魯士完成統一德意志。這正是俾斯麥超強的能力展現。

才學疏潛,可能深入不了內核。朋友們如有很好建議,請多多指導。


壹言歷史


在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不過不難發現普魯士強弱有個分界線,大約在17世紀初的樣子,普魯士開始由弱轉強,1618年普魯士公爵絕嗣,勃蘭登堡選帝侯繼承其位,1660年通過瑞波戰爭勃蘭登普魯士宣佈結束與波蘭的宗僕國關係,同時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壓制議會,建立中央集權。



1701年大選帝侯腓特烈三世支持奧地利哈布森堡家族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藉此獲得普魯士國王的稱號,奧地利選擇默許(這時普魯士才不再是一條鹹魚),這件事意義重大,勃蘭登堡的選帝侯同時還擔當這普魯士的國王,黑森、巴伐利亞、符騰堡等國在這時首次拉開差距。

1740年曆史上普魯士鹹魚翻身的日子到了,腓特烈大帝在這一年繼位,繼位七個月後他就發動了對奧地利的侵略戰爭(搶奪聖神羅馬帝國皇位 ,該皇位不能由女子繼承,奧地利的繼承著是公主瑪利亞特蕾莎),奧地利割讓了紡織業、商業、農業都很發達的西里西亞給普魯士(相當於三分之一的波西米亞,但是是重要的紡織地區手工業發達)霍亨索倫家族早在1701年就成為了王國,但其國力只能位居神聖羅馬帝國第三,除了奧地利,漢諾威都有與其一較高下的國力,不過從18世紀初普魯士修改了徵兵法案,軍事方面是碾壓的。得到西里西亞後普魯士才得到了與之地位相匹配的國力。


在接下來1754到1763年,歐洲大陸爆發了七年戰爭,腓特烈大帝力挽狂瀾取得勝利(其實普魯士差點輸了,但是葉卡捷琳娜死了她的繼任者彼得是腓特烈死粉他帶領俄國與普魯士同盟率先退出對普戰爭很快聯盟瓦解,隨著普奧和談戰爭結束)。

18世紀後期,普魯士經濟有所恢復並三次瓜分波蘭,得到了波茲南、西普魯士、華沙等戰略要地併購買了安斯巴赫侯國和拜羅伊特侯國。(普魯士在這時已經足以和奧地利分庭抗禮了)

國力蒸蒸日上的普魯士在19世紀遭遇了它最大的對手拿破崙,1793到1800年之間參加過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均以失敗告終;1805年籌集20萬大軍準備加入第三次反法,但猶豫不決,後奧俄聯軍失敗後放棄加入;1806年計劃與俄國組成聯軍第四次反法,但開戰6天就被速滅,俄軍不得不單獨面對法軍;1807—1811年作為法國僕從國參與大陸封鎖行動;1812年隨以法軍為首的聯軍入侵俄國;1813—1814年參與第六次反法同盟,依然敗多勝少,但憑10國聯軍的巨大優勢最終取勝;1815年參與第七次反法同盟,開始敗於利格尼,後與英荷等國聯軍夾擊法軍成功。(戰爭結束後在奧地利會議上,普魯士被迫放棄了波蘭地區,作為補償它可以得到五分之三的薩克森地區,後在英國的支持下得到了礦產資源豐富的萊茵比地區。)



1834年38個德意志邦國在柏林宣佈建立由普魯士主導的關稅同盟(奧地利未參加),1864年普魯士聯合奧地利發動對丹戰爭,1866年普奧戰爭,1871年普法戰爭,很多人對普魯士軍隊戰鬥力有所神話我們來細說一下,普奧戰爭,普方63萬,奧方58.5萬,武器普魯士採用歐洲最先進的後膛槍,沒錯它是從後面裝彈的,要比奧地利的前膛槍強的多,前者的裝彈速度是後者的3倍,後膛槍可以趴著換彈,而前膛槍不行,必須站著,結果第一天奧地利就死了1.5萬人,兩週後雙方和談,在一開始普魯士就贏了,通往主戰場的鐵路普魯士有5條,奧地利只有一條,這意味著普魯士可以更快的調動軍隊,同時也是普魯士第一個採用電報、雷達等信息化戰爭,普魯士優勢如此巨大怎麼可能不贏?

至於對法戰爭就更不用說了它自己都要推翻自己了,1870年7月14日,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就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發表了挑釁性的“埃姆斯密電”,觸怒了法國政府。7月19日,法國對普魯士宣戰,但戰爭開始後,法軍接連敗北。9月2日,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親率近十萬名法軍在色當投降。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法國大資產階級建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滅亡。但普軍仍長驅直入。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國。法國資產階級政府請求停戰。2月26日,雙方在法國凡爾賽簽訂初步和約。5月10日在法蘭克福簽署了正式和約。

這次戰爭使普魯士(德國)完成德意志統一,取代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同時也促成了意大利統一。


2326徐


當時的德意志作為一個地理名詞,由三百多個邦國和自由市組成。其中如普魯士,奧地利是最強的國家。幾百年來,自從霍亨施陶芬家族失去了對神羅的控制,德意志就由各邦國的選帝侯就任皇帝。只能說是一盤散沙,皇帝沒權利加以管理,各諸侯各自為政。在這種情況下,和平統一面臨著內外的諸多挑戰,三十年戰爭使外國勢力干預加劇,同時神羅內部也因宗教信仰分裂成了天主教和新教兩派,這在歐洲是極難緩和的矛盾。此種情況下,武力統一就成了最好的選擇。筆者提到了巴伐利亞,黑森這些邦。

首先是巴伐利亞。這是一個臨近法國的高原國家,算的上面積廣闊的大國。也是選帝侯之一,在早期力量強大,甚至奧地利也必須有所顧忌。但是巴伐利亞從來沒有真正的去爭奪霸權,其山地的環境也不利於生產和交通,故也難以以貿易立足。十九世紀巴伐利亞的國王更是醉心於藝術,耗費了大量錢財,雖有新天鵝堡這樣的奇觀,卻也失去了統一全德的可能。

黑森的地理情況很像。也是一個高原國家,但是實力更弱,人口不足百萬。全國人民只有以傭兵為業,黑森傭兵在歐陸更是以強悍聞名。但是七分之一的人口常年在外,本國難以發展,故難當大任。

其餘邦國多少有自己的問題。而普魯士處於波德平原的森林中,資源比較豐富,開發也比較容易,再加上歷任國王的雄才大略(這很難得)國家從勃蘭登堡高速崛起,成為歐洲一強。再加上軍國主義的傳統和強大的工業實力,最終成為了統一德意志的邦。


qxjz


巴伐利亞還有希望統一德意志,黑森這種迷你小國就算了吧。普魯士王國的前身勃蘭登堡選侯國的面積就跟拿破崙征服德意志後賞賜給巴伐利亞王國的面積差不多。俾斯麥發動普法戰爭後,在巴黎凡爾賽宮提出威廉一世成為未來統一後的德國的皇帝,威廉一世希望的頭銜是德國皇帝,但是遭到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的競爭者巴伐利亞國王的強烈反對,最後只能妥協,當了所謂的德意志皇帝。


李大齡


從民族情懷上,普魯士開始不屬於日耳曼族,但是後來條頓人殺了進去,條頓人對於日耳曼人來說就跟黃帝炎帝那樣的部落領袖,大家都喜歡把條頓看成祖先,所以普魯士也就作為日耳曼中的戰神部落了。但是很難說是普魯士贏了以後才作為條頓強姦的後代而榮耀,還是因為有條頓血統而取得勝利。

然後細化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如果像回答為什麼湘軍能滅了太平天國?戚家軍為什麼用義烏兵?這一類問題,那就太簡單了,肯定不全面。

如果像回答為什麼秦朝能統一戰國?為什麼曹魏能代漢?這樣的回答又太龐大了。

總體來說普魯士的文化融合、地理位置和號召力都更好,展開來說是一本書。這裡地方太小,這本書我先不寫了ᶘ ᵒᴥᵒ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