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西城区最有代表性的商业街2022年完成升级,今年全部标识导览牌重做

瑞福祥、步瀛斋、马聚源……在大栅栏商业街上遛一圈,两侧都是百年老字号。从去年开始,这条西城区最有代表性的商业街悄然开始了改造,2022年将打造成为高品质步行街区。

这条西城区最有代表性的商业街2022年完成升级,今年全部标识导览牌重做

阎彤 摄


记者从西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发布会获悉,今年大栅栏商业街将在街面重铺和外立面修整的基础上,进一步着重打造硬件升级。廊房三条将打造一到两个共享院落和三个亭宇院落。

今年底前,大栅栏商业街全部标识和导览牌将完成重做。明年大栅栏商业街将着力打造文化软件,促进业态升级。

延伸阅读:

突破核心区空间有限的限制,大栅栏搭建“无围墙”养老体系

大栅栏寸土寸金,在热闹的步行街后,胡同里的老人却面临着养老难的问题。想吃热乎饭没地儿买,想洗热水澡没有浴池,想读书看报没有图书室……随着煤东社区百姓之家近期揭牌,大栅栏地区的老人有了可预订食品的窗口和老年餐桌。加上大力胡同150平方米的老年浴池和笤帚胡同的智慧居家养老试点,核心区内又一个“无围墙”养老体系初具规模。

大栅栏街道下辖9个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16455人,占地区总人口的近30%,地区人口老龄化情况明显。陈淑兰老人今年82岁,儿女不在身边,腿脚不好,牙口不行,是典型的空巢老人,生活中有不少难题——“我爱吃懒龙,自己做不了,周围又没处买。”半个多月前,煤东社区百姓之家开门,几张餐桌之外,外卖柜台还提供十几样面食和熟食。开花馒头、彩色花卷、玉米饼、懒龙等应有尽有。如今,每周一、三来百姓之家预订心仪食品已成为大爷大妈们的习惯。

让老人们吃好,只是大栅栏“无围墙”养老体系的一个缩影。在大力胡同,150平方米的免费老年浴池已运营六年,累计发出900多张澡卡,给平房里只能用热水擦身的老人提供了包含防滑地垫、安全扶手和助浴志愿者的浴池。

两个多月前,张履端老人家中添置了能帮忙拉窗帘、开关电视的“新成员”。“把窗帘拉好,我要休息。”一声令下,与智能终端相连的窗帘自动拉上。

从无到有,从单一到联动,大栅栏街道打造的“无围墙”养老体系已初具规模。未来,大栅栏街道养老服务还将在原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为社区老人提供多元、高效、便捷、舒适的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力图将大栅栏街道养老生态打造成为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

综合北京晚报、北京日报

记者:张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