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104407312849
房價,影響的因素是什麼?很多人會說是“炒房團”“大媽團”“中介”等影響所促使的高房價現狀。但是,究其根本,到底是什麼原因致使的高房價呢?
建築成本?土地成本?還是“棚改”?都能夠影響,但不管是這些影響還是“炒房團”、“大媽團”、“中介”等,圍繞著的中心是:房產供需關係。
房子買的人多了,而賣的人少了,就會升高價格,賣的人就會加價賣,因為沒有庫存,擇高而售。所以,房產價格就算是升高了,還是有人能夠承受高房價,能夠購買房產。所以,房產價格就在攀升。越是在房價攀升時開盤的樓房,越是會升高價格去銷售。
那麼,我們再來看一看“房地產業內人士稱房價不可能下跌到人們預期值,因為建房成本決定了房價”。對此又有何看法?
一、贊同房地產業內人士“房價不可能下跌到人們預期值”。
如果在沒有房產,但是由於手裡的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對於高房價的期望是怎樣的?
1、希望房產價格能夠回到10年前。因為10年前的房價水平低,甚至很多地區的房產價格僅僅只有幾百元、1000元、2000元、3000元的水平。能夠更好的購下房產。
這個時候,還是要用到上述中影響房產價格的影響因素:供需關係。
房產有供需關係,那麼市場中的資金、勞動力、商品,同樣也是有著供需關係,影響其實是一樣的。
十年前,人們的平均月工資大約在800元、1000元、1200元水平。對於那個時候來講,3000元、5000元的房價水平依舊是高。同樣也是買不起房產。
我們在講到貨幣與資源之間的關係,房產也屬於資源,貨幣計價房產。這十年來,每年的貨幣新增在12%-30%之間,當然了,這兩年來有所下降,降至8%水平。也就是說,市場中的貨幣越多。
既然市場中的貨幣越多,那麼資源呢?資源的增長幅度並沒有大幅增加,同比落後於貨幣的增長速度。
在這種情況下,貨幣計價房產,貨幣增加了,而房產沒有增加。會是什麼結果呢?會是房產價格上漲。
不僅僅是房產價格上漲,就連工資平均水平也是處於上漲狀態,從十年前的800元、1200元水平,上漲至了現在的4500元水平。
但是,要說房價水平回到十年前,還可能嗎?回到十年前,平均收入也會降低至十年前的水平,一樣是購買不起房產。所以,這種期望也僅僅是期望。
再加上經濟發展是向前的,可以說未來不再會回到十年前的水平。
2、有些期望也僅僅是期望。
在大學的時候,往往希望有自己的一套租房,或者有自己的一套房產。大學的時候嘛,並沒有錢。所以,就有些“二”的想法,希望房產能夠“白送”。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都很好笑,“白送”,或者是超低的價格。
我們還是拿房產超低的房產價格來說。
如果市場中房產價格超低,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買得起房?答案:百分之百,是的。就算是自己工作一天、一個月都能夠買上一套房產,那麼這個城市買一套、那個城市買一套、另外的城市還買一套。為什麼買這麼多?因為便宜嘛,去旅遊的城市各個都買一套,也方便。
但是,從資源的角度講,能夠實現嗎?
妥妥的是不能夠實現的。因為資源是有限的。所以,超低的房價,是不可能實現。這是供需關係所決定的。
二、並不贊同建房成本決定了房價。
上述中,講到了影響房價的因素,歸根結底是房產供需關係所影響。所以,並不贊同建房成本決定了房價。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重要的形成原因就是,房貸利率過高、房價高漲需付房地產稅升高,更多的人沒有辦法還清房產貸款,最後拖垮了銀行致使危機爆發。
在次貸危機爆發以後,銀行將大量的房產進行拍賣,房產價格也是一落千丈。
從這個角度上看,房產價格與建築成本有多大的關係呢?資金流動性都出現了枯竭,肯定要想辦法把手裡能夠換成資金的貨物賣掉,也就不會太在意價格。
建房成本是基礎,並不能決定房產價格。可以說是一道線,畢竟這是成本價格。而在特殊的情況下,這個價格可能會低於它的建設成本價格,但並不會大幅低於。
厚金說
給你說個具體但也不太準確的數據打消你企盼房價下跌的念頭。
一個一百四十餘萬人口的五六線小縣城,工業基礎也不甚強,上市公司也未曾有一個,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留下了數萬下崗職工。大部分人要麼幹小生意,要麼外出打工。在本地私企上班的工人工資很少有超過月薪四千的。去年全年財政收入十二億八千萬,但是,應該有的部門一個不缺,財政支出二十億三千萬。每月有大概八千萬虧空。
所以,賣地成了最大收入。引進了恆大,綠城,泰合等等房產企業,土地價由一百四十萬每畝迅速上漲到二三百萬,最好地段到了七百餘萬。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財政壓力。
但是,房產企業如果不贏利是不會有興趣拿地的,所以房價也迅速由四千多每平漲到五千二三,又漲到八千多。
這就是真相。 知一而窺全身。
房產若跌,很大一部分企業受累還是小事,地賣不出去有很大一部分人開不出工資才是大事。
明白了不?
心如明月人如炭
去年一老漢種了兩畝田西瓜,等西瓜成熟的時候卻遭連日陰雨天氣,不好賣,這時有人出他兩毛錢一斤的價格,他不賣,他說成本都不止兩毛。這一天天氣放晴,他又租了貨車把西瓜運到城裡去賣,可是市場上的西瓜堆積如山,更加不好賣,這時有人出他兩毛錢一斤把整車買走,他更加不樂意了,我的西瓜成本都達到了兩毛五了,還是不賣。折騰了一天,沒有賣出去,雨後的西瓜是不耐儲存的,最後原車返回,倒進了自家的漁塘裡。真是賠了夫人有折兵。商品的價格不是成本決定的,也不是某些權威人士決定的。我們這裡流行一句口頭禪:叫做貨到地步止,貨到地步死。房子是商品,商品交易就得尊循市場規律,供不應求就必漲,供大於求就必跌,這是鐵律,任何人都顛覆不了的真理。如果一味地任性,堅持到底不降價,那就只會象那個賣西瓜的老頭,最後把產品爛在地裡。任何一件商品他的價格不是生產者說了算,也不是某些權威人士說算,最終漲跌權交給最具權威的市場。
筷樂味來
近日,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表示,由於買地、建設、繳稅都比較貴,因此房子也賣得貴,如果想房價下跌到老百姓的心理預期值也是不現實的,畢竟房屋各類成本決定了房屋價格。
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也分析稱,房價主要是由地價成本、建設成本、稅收成本、開發商利潤組成,其中房屋建設的成本,一般不會超過房價的30%,當然部分四五線城市的房屋建設成本會高於當地房價的30%,
王健林的建房成本決定房價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很多網友表示,房價跟建築成本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貨到低頭死。若都按成本定價,那世上就沒有虧損企業,沒有虧本買賣了,也沒有企業倒閉了。任何商品的價格應是由購買力決定的。在房價行情不好時,很多人都跳出來高喊房價不會跌,這恰是房價要調整的信號。
而我們認為,業內專家過分誇大的建築成本。建築成本沒有加槓桿,即使上漲也是非常緩慢的,即使是再好的房子也就是2000元/平方米。不可否認,建房成本因為最近幾年,因鋼材、水泥、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有所上漲,但漲幅非常有限,不可能對整個建房成本造成明顯拉昇,建房成本上漲對房價影響基本可以忽略。
那麼,既然建房成本無法影響到房價,那麼什麼因素對於房價起到決定性作用呢?首先,供需關係。近年來房價之所以上漲,主要是貨幣政策寬鬆,導致投機性購房需求積極入市,哪座城市房價沒大漲,資金就往哪裡鑽。以及棚改貨幣化安置,導致了拆遷戶大量拿著資金到周邊大量購置房產。人為製造了很多剛性需求。
不過,目前棚改貨幣化安置將逐步變成實物安置。投機性購房群體在一二線城市受到了房地產調控的嚴厲遏制。現在國家正在著手去投機化、去槓桿化。而各地正在“因城施策”,讓高房價迴歸居住屬性。未來投機性購房需求將會退出,高房價將逐步恢復理性。
再者,當地居民的消費能力。本輪房價上漲行情先是一二線城市大漲,然後是三四線城市,如今就連五六縣城房價也過八九千了,早已大大透支了當地居民的消費能力。比如,廈門房價被炒到4-6萬元/平方米,而當地剛需收入只有三四千元/月。當投機性購房需求受到壓制,當地剛需無力支撐高房價的情況下,房價要想不跌都很難。
最後,房價要與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在1998年房地產市場化至今的多數時間裡,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每年以兩位數的增長方式推進,居民收入增長迅速,房價也有上漲的理由,但是國內經濟漲了10%,房價每年要漲30-50%,長年累月房價漲幅遠超經濟增速,形成了房地產泡沫。
而未來國內經濟快速上漲會受到壓制,將呈現中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自己未來收入增長和房價上漲的預期減弱,不會像過去那麼激進,再說國內房地產經過三年輪番上漲後總體呈現飽和,需要經歷一個大調整過程,部分城市房價出現大幅回落將在所難免。
業內人士說建房成本決定房價,而我們認為建房成本會上升,但這種升幅對房價影響微乎其微。中國的高房價主要還是看供求關係、消費能力和經濟發展情況這三個要素。目前需求減弱了,居民購房能力也因房價過高而下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也在加大,人們收入增長預期在下調,支撐高房價的各種因素都在退潮,房地產去投機化的時代正在到來。
不執著財經
從國家層面講,穩字當頭。大漲,向全國人民無法交代,對社會穩定極其不利。大落,國民經濟必會受到重創,銀行、水泥建材等相關行業必受重創,物價飛漲,失業率劇增,一樣會引起社會動盪,這對政府來說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從房地產成本上說,買地、鋼鐵水泥等各種建築材料物價普遍上漲,增加了房地產業成本。
從社會資金流和理財渠道來說,目前還真的沒有一條道路比房地產更為保值的路子,大家不妨去觀察。
從人口紅利上說,每年近兩千萬多出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減緩房產跌價的節奏。
從現實婚姻的需求看,拿出十個外母娘,看看有幾個不要房子的,大家可以在周圍統計,房子幾乎是結婚必須的,全國一個樣,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再看看工資的收入,你的工資能回到2015年的工資水平嗎?
所以那些希望房價跌回希望的水平基本上就是不切實際,白日做夢。
風過41643714
麵粉貴過麵包的事情為什麼不能在房地產市場上出現呢?
房價的漲跌主要還在於需求。供不應求,則房價上漲;供過於求,則房價下跌。
那麼看看過去十年的房價的走勢,無一不是被需求在控制著。
2008年到2018年持續10年的上漲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國內為了救市,提出了4萬億的救市計劃,而由於貨幣的乘數效應,投放到市場上的貨幣超過的20萬億,而正是由於這些資金的投入,人們手頭有錢了,但是這些錢沒有合適的投資渠道,然後基本都流入到了房地產市場,貨幣的超發造成了對於房地產的需求的上漲,也就是過去十年房價上漲的原因。
2018年下半年到現在房價的橫盤或者微跌
2018年開始銀根收緊,再加上中央為房地產穩定的政策“房住不炒”、“不將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工具”,個地方的調控政策也層層加碼,這樣就限制了人們對於房地產的需求,房地產就長不上去了;
那麼未來房地產走勢如何
未來主要就看人口的情況了,人口就代表了需求,人口持續流入的城市房價依然會上漲,而人口流出的城市房價將是無本之木,會下跌。
如果說建房成本決定了房價,那麼怎麼解釋鶴崗200-300每平米的房價?怎麼解釋3000塊一套的玉門老城區的放假呢?
綜上所述,決定房價的並不是建房成本,而是需求,如果需求下降到一定的程度,開發商為了“活著”,賠本買房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經濟觀察哨
關於這個推論,只要看看服裝企業處理尾貨的價格,就會得出結論。不論其消耗的成本是多少,可最終連毛都賺不回來。
要知道像模像樣的服裝,一旦做為尾貨處理時的售價,不僅不值材料費,也不值人工費,甚至不值水電費,或者運輸費,乃至連倉儲費都賺不回來。
服裝是商品,房地產也是商品。一旦淪為尾貨,價值方面便有異曲同工之妙。
清心-芳
中國的房地產紅火了20來年,一直是一路瘋漲,房地產商、銀行、炒房客都早已養肥了。
現在全國的房屋已飽和,空置率巨高不下,房價高的離譜,老百姓實在承受不了高房價,現在老百姓談房色變。
任何商品有升有降,更別說房子了,早應迴歸居住屬性,按照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運行,不應強行推高房價上漲,凡違背規律的正常運行,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目前不但實體經濟和製造業運行堅難,幾代人為一套壓的透不氣,不但無錢消費,看病丶生孩子就無力支出,長此下去後果很嚴重。
滄海桑田130509387
如果房地產商的成本決定價格的話,就不存在地產商倒閉了。也不存在倒閉的企業了。
用戶3994689730135
市場是無情的,不管你成本不成本。好多工業產品和農產品,供大於求時賠本也賣不掉,只能白白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