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已经不再是那个机构了,很像“淘股吧”

跟着榜单买机构票

​记得我刚开始接触机构的时候,那时候一个大哥教我的,买机构票是看龙虎榜单,然后买票,条件是这样的:

1、机构榜单,机构当日买入超过全天成交额的10%是比较好的;

2、第二天小高开(3%以内)或者平开买入


根据股性买机构票

然后慢慢的开始熟悉了,一些经常机构买入的标的涨停了之后,大概率会出机构榜单,


根据券商的研报+股性买机购票

1、看研报推荐的个股和逻辑,基本都是以流通市值比较大的标的为主的;

2、然后根据盘中拉升的力度和单子判断是否是机构买入;

3、思考要不要做跟随;

但是现在机构的买入方式已经变了,机构的买入以前都是慢慢的买,慢慢的从卓胜微、四方股份、壹网壹创开始演变,机构的溢价慢提高了,这就是赚钱效应的模仿,机构买的榜单,第二天直接高开甚至涨停。


近期,机构买入的登海种业、山煤国际都是机构榜单后的一字开盘涨停,这是一种赚钱效应的演变,有足够的赚钱效应就有足够的韭菜,我们从来不用担心没有韭菜,就算科创板的50万门槛吧韭菜都挡在门外,有足够的赚钱效应还是有足够的人源源不断入场,同时也会慢慢演变成亏钱效应,这一天还没来,当来临的时候就注意一点就好了。

周末机构集体开会,讨论特斯拉的降价,然后爆发出了特斯拉行情。

现在,机构又在喊着开会了,“来,我们来聊聊数字货币的行情”

其实,如果你对盘面足够熟悉,如果足够了解整个产业的走势,就能提前买到启动点,分享一下飞天诚信这几天的移动,12月31号的那个板非常的不一样,很烂,但是尾盘还是要封回去,后面出了减持也没有核按钮,然后里面一直有资金在运作,这种就可以提前关注到,然后最近几天出了几个数字电子支付和这个券商开会的这个,都是助攻。

机构已经不再是那个机构了,很像“淘股吧”

​很多人现在评价机构是“淘股吧”模式,其实是大家认知提高的过程,今天跟朋友聊天,说高标带动的模式没有以前强了,是因为现在很多票都有自己的逻辑了,所以,逻辑也是助攻。


一切的一切都是助攻,逻辑也是助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