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先進的潛艇是什麼?

兵戎要至


潛艇按照動力形式不同總體上可以分為核潛艇和常規潛艇,其中,核潛艇又可以劃分為戰略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包括巡航導彈核潛艇),而常規潛艇方面先進型號具裝備了AIP系統,整體性能較以往大幅提升,下面就根據個人的瞭解分別介紹一下各大類中的最先進型號。


俄羅斯三個型號潛艇“合照”:由近及遠分別為“基洛級”常規潛艇、“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和“維克多級”攻擊型核潛艇

1)戰略核潛艇:目前共有5個國家裝備了8個型號的戰略核潛艇,包括美國“俄亥俄級”、俄羅斯“颱風級”/“北風之神級”和“德爾塔級”(含III型和IV型)、我國的094型(包括改進型號)和092型(主要是訓練和其他研究使用)、法國“凱旋級”以及英國的“前衛級”。評價戰略核潛艇的性能主要是看其戰略威懾力和自身隱蔽性,從這一點來說個人認為目前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仍是美國“俄亥俄級”,該級艇水下排水量約18000噸,可以搭載24枚“三叉戟IID5”潛射彈道導彈,每枚導彈可以搭載8-12枚47.5萬噸TNT當量的分導式核彈頭,射程超過10000公里,潛射導彈數量及核彈頭威力長期保持世界第一。
全球主要核潛艇一覽


現役主要戰略核潛艇對比“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美國正在研發的下一代“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

2)攻擊型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方面,目前全球範圍內也是隻有聯合國“五常”以及印度(租借俄羅斯“阿庫拉級”),共有十幾個型號,包括美國“洛杉磯級”/“海狼級”/“弗吉尼亞級”、俄羅斯“亞森級”/“奧斯卡級”/“阿庫拉級”/“維克多級”、我國091型(據稱僅有1艘用於訓練、試驗)/093及改進型、法國“紅寶石級”/“梭魚級”(預計2019年服役)以及英國的“機敏級”/“特拉法爾加級”。評價攻擊型核潛艇主要是看其打擊火力和隱蔽性,具備爭奪“第一”寶座的是美國的“海狼級”和俄羅斯的“亞森級”,據推測“海狼級”核潛艇整體噪音僅95分貝,而“亞森級”則在100分貝左右,但“亞森級”裝備了8具533mm和2具650mm魚雷發射管、以及8具4聯裝“縞瑪瑙”潛射反艦導彈發射管,火力強度優於“海狼級”。考慮到美國在聲吶、電子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海狼級”可稱為目前最先進的攻擊型核潛艇,未來隨著“弗吉尼亞級”和“亞森級”的不斷改進提升,“海狼級”第一的位置可能被取代。


英國“機敏級”核潛艇(上)和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下)“海狼級”核潛艇攻擊效果圖


俄羅斯“亞森級”核潛艇
“弗吉尼亞級”核潛艇IV型將裝備4具7聯裝“戰斧”巡航導彈發射管

3)常規潛艇:全球範圍內能夠設計、建造常規潛艇的國家有十幾個,常規潛艇的型號更是有數十個,不過能夠競爭“最先進常規潛艇”也就只有德國212/214型、我國039改進型、日本“蒼龍級”以及法國“鮪魚級”四個型號,均裝備AIP系統和潛射反艦導彈。其中,日本“蒼龍級”是目前噸位最大的常規潛艇(批量生產),水下排水量達4000噸以上,但僅裝備4具魚雷發射管、AIP系統性能一般;法國鮪魚級能力均衡、工藝精湛,不過只有“印度”一家裝備,實際應用效果不確定性較大;德國212(自用)/214(出口)型名聲在外,也是世界上口碑最好的常規潛艇,但是噸位較小(不到1800噸),自持力略欠缺;我國039改進型系列技術成熟、火力和AIP系統均一流,不過聲吶電子設備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從火力、隱蔽性、自持力等評價常規潛艇,個人認為上述4型都有資格,但考慮到我國039改進型的生產規模和作戰持續性(核心技術全部為我國自主)等因素,個人認為可以稱得上最先進常規潛艇。
從上至下分別為以色列“海豚級”(212改進型)、我國039B和印度“鮪魚級”潛艇

日本海自潛艇群,體型較大、X型艉的是“蒼龍級”潛艇
我國039C常規潛艇



不論是核潛艇還是常規潛艇,都需要有高素質的指揮官和艇員才能發揮出其最佳性能,而且武器先進與否向來也不是取得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人員素質與武器性能相互匹配、合二為一,才能形成最強戰鬥力!
戰鬥力強度的“阿庫拉級”攻擊型核潛艇被“三哥”自己“撞破了頭”!下一代戰略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效果圖



威吶解析


海狼級是美國近年才研製裝備的多用途攻擊核潛艇,被稱為美國軍用武器中最厲害的武器,可履行反潛、反艦、攻陸、等各種作戰任務,被世人稱讚為“21世紀的最先進的核潛艇”。

該級核潛艇比較長,達到99.4米,寬12.9米,水下排水量也很大,有9150噸,最大潛深度為600米。由於造價十分巨大,每艘潛艇達24億美元,第三艘吉米


卡特號潛艇造價高達32億美元。

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十分先進,有很多優點:

第一,可以適應多用途、多種區域作戰任務。;艇體堅固異常,竟然可以穿透冰層,適合執行北極冰洋下的作戰任務;或者在極深深海底的作戰巡邏,也可秘密隱蔽到敵方的海岸周圍做竊聽監視任務。

第二,隱蔽性能提高。採用噴水推進的方式,艇體周圍敷設消聲瓦,噪聲很低才90-100分貝,都已經低於海洋背景噪聲了。

第三,作戰性能提高。海狼級的武器裝載量豐富。可以儲備12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各種重型魚雷、“魚叉”反艦導彈等,總儲備彈量最多50枚。

第四,光電設備領先。使用了目前最先進的N/BSY-2型綜合作戰系統、AN/LLQQ-SD型主動被動綜合聲納等系統。也就是說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系統。

海狼級是目前各國曆史上少有的噪聲最低、裝備最先進、機動性能最優越、最能發揮各種作戰任務的多用途核潛艇。


利刃號


要說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潛艇,那自然是被美俄兩國“獨霸”;但要說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潛艇或者次核潛艇,那麼我國正在試驗的一款新型潛艇,有望拔得頭籌。

長期以來,我國無論是核潛艇還是常規潛艇,都是師從俄方的風格,因此在艇體結構上一直採用傳統的雙殼體設計。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就已經逐步轉向發展單殼體潛艇。這就導致單/雙殼體設計,一度成為東西方潛艇的標誌性差別之一。當然單殼體潛艇也好雙殼體潛艇也罷,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滿足使用者的實際需求,並不存在技術層面的高低優劣之分。總體來講,雙殼體潛艇儲備浮力大、抗沉性能好、加工難度低,而單殼體潛艇結構簡單、空間利用率高、水下阻力小。

單殼設計是西方國家潛艇的發展潮流

俄羅斯潛艇由於長期活動在高緯度的寒冷多冰海域,再加上自身的技術可靠性也不是很理想,所以堅持安全係數更高的雙殼體設計不動搖。美國潛艇則更加傾向於小巧輕便、水下機動性能更好的單殼體設計。對於我國而言,我軍潛艇部隊所面對的地理環境和作戰對象的多樣性是全世界最複雜的;尤其是主要假想敵依託島鏈實施的航空反潛封鎖,極大地限制了我軍潛艇的活動條件。這就要求我國在設計潛艇的時候,不能再單純地考慮使用的安全係數,必須更加註重潛艇的隱蔽性和機動性。

我國潛艇延續羅斯的雙殼體風格

近些年來我國也在不斷加強對單殼體潛艇的研究,並且優先選擇在常規潛艇領域試水。這是因為一方面常規潛艇的排水量、艇體直徑都比較小,單殼體的設計加工難度相對較低,有利於循序漸進地完善技術儲備;另一方面我國常規潛艇的活動範圍主要是第一島鏈以內的近海區域,採用單殼體可以大大減少不必要的死重,儘量縮小常規潛艇的體積尺寸,以便於在水深有限、地形複雜的淺海大陸架隱藏待機、靈活機動。我軍現役的039系列常規潛艇都是雙殼體,後續改進型號向單殼體發展勢在必行。

中船重工推出的單殼體出口潛艇

在2017年舉行的東南亞國家防務安全博覽會上,中船重工公司對外展出了一系列新型的外貿常規潛艇,包括MS200型、MS600型、S1100型這三個規格,噸位從數百噸到一千多噸不等。除了集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艇載聲吶、武器、電子設備、AIP動力以及性能優良的靜音降噪系統以外,還首次應用了單殼體結構設計,傳統國產潛艇標誌性的眾多排水孔消失不見,外形線條更加簡潔流暢。單殼體外貿潛艇的高調亮相,標誌著中國對單殼體技術的掌握程度已經從技術積累階段進入了型號研製階段。

國產新型技術驗證艇新鮮出爐

當然在展會上擺出來的只是模型,還不能作為確鑿證據。不過最近江南造船廠公開慶賀了一款新型潛艇的誕生,徹底實錘了中國的單殼體潛艇實現了零的突破。根據圖片中相關參照物的大小比例,可以推測這款潛艇的艇體直徑只有六米多,排水量僅有近千噸,外觀特徵酷似縮小版的039B。艇身的排水孔設計充分體現了單殼體的特徵,上層建築採用了突出水下航速的三維流體+艏水平舵,最引人矚目的是指揮塔圍殼小到了人站在地面上就幾乎看不到的地步。

單殼體、小堆技術,新型潛艇終於來了?

由於傳統常規潛艇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通氣管,指揮塔圍殼難以如此之小,所以不排除其裝備小型核反應堆的可能。另外,艇體外表沒有舷側聲吶陣列、艇首聲吶基陣、魚雷發射管,所以不大可能是用於作戰的潛艇,也基本排除是外銷潛艇。種種跡象表明,這個來歷不明的小傢伙就是我國新一代潛艇的技術驗證艇。該潛艇應用了單殼體設計,若再採用小型核反應堆技術,設計建造難度的跨度很大,先搞出一款縮小版的技術驗證艇來練手也是順理成章的。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就有可能會看到史上最強的常規潛艇——單殼體小堆潛艇橫空出世列裝中國海軍。


晨曦談兵


由於主觀與客觀的不同標準,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具有唯一性。而我的回答是:可能是中國096型導彈核潛艇。接下來,我綜合媒體報道數據作個回答:

中國096戰略核潛艇現況

中國對武器裝備的研製歷來比較低調,尤其是對“護國重器”,往往不願提早亮出底牌。目前,儘管官方暫未發佈正式消息,但外界的報道已令096型核潛艇“呼之欲出”。

  • 2007年7月,加拿大《漢和情勢通報》稱,中國最新一代096型彈道導彈核潛艇的設計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它具備更為強大的核打擊能力。

  • 2010年12月香港大公報稱,中國正在建造096型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該型潛艇有望攜帶24枚洲際彈道導彈。

  • 2014年5月,在三亞的核子潛艇基地,有衛星拍攝到3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影像,其中1艘被推測為096型潛艇。
  • 2017年5月30日,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武漢海軍工程大學馬偉明少將所帶領的團隊研製的“核潛艇無軸泵噴推進器”項目獲得了成功。專家推測,中國最先進的096型潛艇可能已應用。

中國096與美海狼級核潛艇比較

很多人認為,美海狼級核潛艇可能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核潛艇,那麼,與中國096核潛艇有多少區別呢,我們不妨作個比較:

  • 總體設計上:096型戰略核潛艇採用雙殼體設計,長150米、寬20米,最大排水量16000噸,潛深為600米,最大的水下航速可達30節。而美海狼級核潛艇長99.4米,寬12.9米,水下排水量9150噸,最大潛深度為600米,潛行極速35節。

  • 推進動力上:中國自主研發的“無軸泵噴推進器”,該技術至少領先美國10年。“無軸泵噴推進器”的推進槳葉,由導流罩內的電動機從四周驅動,根本就沒有中心軸的摩擦,據稱水下噪音可降低至70分貝。而美海狼級核潛艇的噪聲是90-100分貝。
  • 冰下發射上:美情報專家稱,中國096具備在極地冰層覆蓋下發射導彈的能力,這就意味著096具備全球打擊能力。海狼級核潛艇也可以穿透冰層。
  • 武器裝備上:096型核潛艇可搭載24枚潛射改進型的巨浪3洲際導彈,在水下300米處可垂直髮射,最大射程達12000公里,該射程可覆蓋美洲的夏威夷群島。狼級總共有8門魚雷管,武器籌載量增至50枚。

結論分析與展望

客觀地講,美國海狼級核潛艇確實是世界上少有的先進核潛艇。但從對比可以看出,海狼級在中國096面前並無優勢可言,而在採用無軸泵推、全電系統、先進降噪技術等方面,中國096核潛艇或已完全超越。

歷史地看,海狼級核潛艇是依據冷戰末後期美國海軍"前進戰略"的需求而設計的,目的是部署於靠近蘇聯的海域遂行作戰,並強調武器裝載量、持續作戰能力與靜音能力。而096是基於中國海基威懾力量發展需要而建造的,是適應當今中國軍事戰略需要產生的,更是中國軍事科技最新發展的結晶。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096核潛艇更能滿足時代需要,也更為先進。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帶給您一些啟發。歡迎留言探討。


武器風暴眼


最近這種概念籠統的問題怎麼越來越多,難道很多人都忘了潛艇只是一種船舶的統稱,各種潛艇之間差別大到除了名稱以外沒什麼相同點嗎?即便不談潛艇,何謂“先進”,又何謂“最先進”?沒法從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只能列舉一些數據:

最大的潛艇:世界上最大的潛艇是蘇聯於上世紀70到80年代建造的941型(即北約所稱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941型潛艇全長172.8米、寬23.3米、水面航行時吃水深度11.5米,水上排水量達到23200噸,水下排水量更高達33800噸。

潛航最深的潛艇:創造潛航深度記錄的潛艇並非是作戰用途的潛艇,而是日本的“海溝”號無人水下探測器。1995年,“海溝”號在對馬裡亞納海溝進行科學考察時曾經潛航到10970米的深度。在有人潛艇和軍用核潛艇領域,潛航記錄由蘇聯海軍的K-278艇“共青團員”號創造,該艇曾於1983年8月5日潛航至1250米深的水域。

潛航時間最長的潛艇:理論上,核潛艇可以進行無限制潛航,但受到艇上氧氣、淡水和生活物資的限制,需要在潛航一段時間後上浮進行補給。1985年,中國海軍的“長征三號”攻擊型核潛艇(即403艇)在北太平洋創造了潛航90天1小時07分鐘的記錄,這是自潛艇誕生以來最長的潛航時長。

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潛艇:俄羅斯的885型(北約稱“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是目前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潛艇,該艇水下排水量達到13800噸,但最少僅需65人便能夠操縱控制


軍機圖


單從攻擊型核潛艇來說,美國的弗吉尼亞級應該是佼佼者,而俄羅斯的亞森級也並不落後,或者說美俄兩國都設計出了滿足自己需要的優秀潛艇。

(採用模塊化建造的弗吉尼亞)

弗吉尼亞級的電氣設備和信息系統就像F-35戰鬥機的座艙一樣,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一,但它也有自己的侷限性。弗吉尼亞級是21世紀的攻擊型核潛艇,這個時期的美國天下第一,沒有對手就逃不過削減軍費,因此軍方要求弗吉尼亞級儘可能具備多用途能力,以至於原定取代洛杉磯級的弗吉尼亞,最終連海狼級都要一起取代了。亞森級作為窮國的裝備,也考慮了精簡部隊的問題,俄羅斯要用它取代阿爾法級和阿庫拉級兩型核潛艇。(亞森級核潛艇外形有蘇聯一貫地風格)

冷戰之後,美國海軍核潛艇部隊的作戰任務大變,由大洋反潛轉變為近海、淺海等複雜環境下的多任務作戰,以使用導彈遠程打擊深陸目標為主,伴隨著頻繁的抵近偵查任務。因此美國海軍竟然要求弗吉尼亞級降低航速、潛深和武器數量,在降低造價的同時也能更好的適應近海作戰!很明顯,這隻退化的美國狼遇到不斷進化的俄羅斯狼就是待殺的羊,哪怕是它使用的技術更先進。

(弗吉尼亞級的泵推技術很明顯)

弗吉尼亞級為了省錢拼命強調建造速度,據計算一年建造一艘的費用是20億美元上下,與亞森級首艇相當,但如果加速度每年2艘造價就會下降到18億美元,再加速到3~4艘就能便宜到16億美元左右,比改進後批量生產的亞森M級稍貴一點,亞森級從二號艇往後的新艇造價約15億美元,儘管俄羅斯也希望亞森級儘可能省錢,但還沒有像弗吉尼亞級那樣到降低性能的地步。


(亞森級的螺旋槳是巨大的噪音源)

弗吉尼亞級雖然有意降低了作戰性能,但是對隱身性能的追求一度超過了海狼級。弗吉尼亞的靜音設備使用自動化監測技術,全身有600多個檢測元件,每時每刻都監視著潛艇的噪音狀態,而海狼級的類似設備不過30個左右。它的主機繼承了海狼級的浮筏式減震模塊,動力系統的噪音值被降到最低,輪機和管路設計也都考慮到了降噪音需要,再加上聚氨酯整體澆築式消聲瓦和泵推技術,弗吉尼亞級應該是最安靜的攻擊核潛艇了。


(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下水)

亞森級是沒有使用泵推技術的,俄羅斯的泵推技術受到蘇聯解體的影響發展緩慢,直到1998年才有相關實驗的報告,即便是最新下水預計在今年服役的二號艇喀山號也還是使用的七葉片螺旋槳,這就決定它的靜音效果應該不如弗吉尼亞級。此外,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亞森級的建造非常不順利,首艇北德文斯克號直到2013年才服役,此時的弗吉尼亞級已經進入第三個批次量產了,而亞森開工建造是在1993年比弗吉尼亞還早。漫長的建造週期導致它還沒下水就過時了,俄羅斯沒等首艇下水就從二號艇開始大幅改進升級,喀山號的噸位和設備都有所變化。


(亞森級首艇北德文斯克號下水)

其實,不管弗吉尼亞也好、亞森級也罷,它們都面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更新換代,美國國會特意限制海軍採購弗吉尼亞的頻率,分批次的建造來實現不斷的優化改進,弗吉尼亞級最早在1998年開始建造。距今為止,弗吉尼亞級一共才夠了四個批次,分別是4艘、6艘、8艘和10艘,每個批次都不一樣,從建造工藝到生產規劃、從武器系統到內部設備都有改動,甚至從第個批次開始就有20%以上的部分是重新設計的,一言以蔽之,弗吉尼亞級越年輕的部分實力越強!而亞森級經過改良後就上馬開建了6艘之多,目前有5艘在緩慢建造中,因此,它不具備弗吉尼亞那樣的批次優勢。


兵器世界


世上有無一種潛艇戰略與戰術通吃的,什麼活都能幹,在遠洋可以反潛,執行艦艇護航;作用於近海,可實施對陸遠程打擊,還能輸送特戰隊員在水下到陸地執行任務,有稱多功能,美國在建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就是這樣可以通吃的型號,計劃建造50艘,以逐步取代洛杉磯和海狼,只有一型就夠了,它不再過多追求大潛深,高航速和低噪聲,以買得起用得起為要,一艘27億美元,水下排水量7800噸,有兩個直徑2米的發射筒,每個發射筒可同時發射6至7枚“戰斧”,整艘艇有搭載40枚“戰斧”之能,可以說極具威力。不只如此,它設計的光電桅杆取代了傳統潛望鏡,視野好,分辨率佳,可直接把圖像投射到大屏幕上,在各艙室共享,你看它優化修形的指揮塔,更乾淨也更漂亮了,有效降低了水下航行阻力。所以要問世上最先進的潛艇是誰,答案是,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

綜合性能優勢明顯。不再追求高指標,如排水量最大,潛深最深,噪音最低等,不是不可以造,最大的如之“洛杉磯”和“海狼”,美國有這個能力,突出綜合性能,即可形成比較技術優勢,這一次心思算是想對了,如之“弗吉尼亞”BlockⅢ型,使用了大孔徑共型陣LBA聲吶後,可以追蹤更遠的水中目標,其情報收集和監視能力要比“洛杉磯”和“海狼”高几個數量級,不再追求那麼大的,造價下來了,信息化程度明顯提高,電子系統平臺模塊化,即插即用,方便了技術升級,指揮室的觸摸式顯示器達30寸,各類態勢信息可一目瞭然,可盡情追逐著自己的奢侈豪華,運行環境極佳。任何裝備設計中如果懂得取捨之道,將得到更佳的性能,多用途性和淺海作戰,這是“弗吉尼亞”的追求,看來這次算對了,

體系化發展的產物。我們知道,體系化正成為世界各國海軍念茲在茲的追求目標,任何裝備無不納入其中,均有自己的角色定位,迎合裝備發展大趨勢,即符合作戰需求,才是自家需要的裝備,美國海軍的作戰思想,由海向陸,在“空天一體”中展開,以保持前緣軍事威懾,“弗吉尼亞”便是這樣的產物,先進的聲吶可以發現更遠的水下目標,其所搭載的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MK48魚雷,Mk67/Mk60捕食者水雷等其它新型魚雷,亦可發射“魚叉”反艦導彈,所以配之12枚“戰斧”齊射,極具威力,換言之,基本掃除了水下和水面障礙,以作用於近海,又有多任務功能設計,使特種作戰隊員悄然間上岸偷襲,以其蛙人輸送系統,無人自主式潛航器等,為其多任務的完成,打造出極佳的技術條件優勢。

弗吉尼亞是個幸運兒。說潛艇,各國無不作為核心技術機密,一般來講,莫說參說數據,就是現在公開的這些堆東西,準不準,是否戰略欺騙,無人能告訴你答案,戰略利器嘛,豈能輕易示人?國力不同,追求目標不一樣,技術實踐差異性很大,有以潛深為能者,如俄之“亞森”;有以攻擊力為最高境界者,如俄之“北風之神”,美蘇此前角逐大洋多少年,在潛艇技術發展上各有自家判斷,到現在俄之頂樑柱子為10艘“阿庫拉”、6艘“德爾塔4”、5艘“奧斯卡”、3艘“北風之神”、1艘“亞森”等,戰法上以守為攻,不管風雲如何變幻,作為戰略利器,第二次打擊利器,追求潛深、隱身和攻擊力,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美國不一樣,海軍始終作為全球進攻的矛在使用,其“弗吉尼亞”正以出色的綜合性能優勢,在其體系化內正能發揮最大效益,因而成為幸運兒,正在世界大洋下神出鬼沒,這是它的發展為世界矚目的原因呀。


魂舞大漠


這要看題主說的是什麼類型的潛艇,從動力系統上看有柴電潛艇與核潛艇,從潛艇基本用途上看有民用潛水器與軍用潛艇。既然題主沒有說清楚,我們就姑且認為他說的是軍用潛艇好了。

▲當然不是中國潛艇,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軍用潛艇是美軍的SSN-21型“海狼”級核動力潛艇。該型潛艇計劃源自於美國海軍的前進戰略,要求美軍的水下艦隊前出到蘇聯摩爾曼斯克、阿爾漢格爾斯克等北方艦隊的核潛艇基地外圍,憑藉潛艇的強靜音性能與高武器裝載量長期待機潛伏,並在戰爭爆發後,在近岸搜殺出航的蘇聯紅海軍核潛艇。


鑑於這些極端要求,“海狼”級在靜音性、機動性、攻擊力等關鍵指標上幾乎是不計工本地做到了極致的水平。在靜音航行能力上,“海

狼”的S6W型自循環反應堆可以確保它以18節的靜音航速進行水下機動,遠遠高於普通核潛艇的十餘節;而使用了減震浮筏、噪音對消、消音貼片等最先進的消音技術後,“海狼”的靜音航速據傳言“已經接近海洋背景噪音”,遠遠好於一切柴電動力與核動力潛艇;在攻擊性上,“海狼”級可以攜帶多達38到48件重型魚雷,可以使用從MK48到AGM-84H再到AGM-109不等的美國海軍現役的大多反艦、反潛武器,具備強大的攻擊能力。此外,由於使用了最先進的特種鋼材,“海狼”級的作戰潛深可以達到創紀錄的600米以上,且可以在北極冰海的冰蓋下作戰。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海狼”級是可以說是目前人類建造的最先進的水下殺手,當然價格也不便宜,平均一艘價格高達15到25億美元,因此就連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到現在也只建造了3艘:“海狼”號、“康涅狄格”號以及“吉米.卡特”號。


軍武次位面


俄羅斯的雅森級攻擊核潛艇。

圖為雅森級核潛艇。


冷戰結束後不久,美、英、法等西方大國逐漸轉向重視在淺水海區作戰,在俄羅斯近海海域活動頻率開始明顯增加。為此俄深感這方面的威脅在日益加大。於是,俄羅斯海軍決定生產一型足以與美國最先進的“海狼”級和“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相對抗,甚至總體性能要優於它們的全新水下戰艦。

“雅森”級(產品設計編號為885)核潛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開始研製的。該級艇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77年,蘇聯幾乎是同時與美國開始討論關於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問題。最初方案中提出多用途、反潛、反航母三個功能,並對此展開了廣泛的討論。1985年,政府批准建造計劃,並委託紅寶石中央設計局研發,於是開始了兼有上述三種功能的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885型的詳細設計。

圖為俄羅斯亞森級核潛艇。


該級艇水面排水量5900噸,水下排水量8600噸,艇長111米,寬度12米,吃水8.4米。該級艇裝備一臺緊湊佈置型壓水堆裝置,此新型反應堆的壽命長達25~30年,幾乎與艇體壽命相同,反應堆熱功率195兆瓦,可提供軸功率50000馬力;一臺43500馬力汽輪機,兩臺渦輪發電機(各為2000千瓦)單軸;水下航速31節。最大潛深600米。該級艇艇員77名,其中軍官22名。

“雅森”級具有安靜、深潛、打擊威力強、自動化程度高等許多明顯的新特點,它作為一級全新的、多用途攻擊型核潛艇,不僅能與低噪聲常規潛艇和水面艦艇作戰,而且可對岸上目標實施導彈突擊,還能實施一定的戰略打擊任務,具有參與解決各種地區性危機的能力。該級艇的研製,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俄羅斯對新一代核潛艇的設計思想開始從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變。

該級艇採用目前各海軍強國最為看好的拉長水滴型,具有較合適的長寬比。由於它是在“阿庫拉”級基礎上作了重大改進並精心設計而成的,因此其外形類似“阿庫拉”,但艇體顯得更為修長,艇首圓鈍並光滑過渡到尖細的艇尾。指揮台圍殼佈置在距艇首部約艇長的1/3處。指揮台圍殼與艇體本身為圓滑過渡,因此整個艇體的聲波反射信號非常弱小。艇體採用高性能的鈦合金雙殼體結構,艇內分七個艙室佈置,即魚雷艙、居住艙、指揮艙、巡航導彈艙、反應堆艙、主機艙和尾艙,儲備浮力極佳。

圖為靠港的雅森。


在設計“雅森”級核潛艇時卻一反常態,設置了健身房、游泳池、日光浴室、桑拿浴室和娛樂區等。使艇的自持力達到120天,從而也提高了艇的在航率和戰鬥力。亞森級核潛艇的出現,標誌著巡航導彈核潛艇這一曾經輝煌的核潛艇,走向了窮途末路,未來,世界將是多功能核潛艇的天下。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放眼全世界, 全世界海軍裝備的各型潛艇之中,要說最先進的潛艇還要屬世界軍事實力第一美國海軍裝備的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了,該型潛艇無論是在武器性能上還是實際作戰之中表現的能力,都是目前全世界最高水準的,沒有之一。

由美國研發的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該型潛艇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完成的相關定型以及測試的,並順利在2004年建造完成裝備美海軍部隊的。同時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也是美國海軍裝備的第四代核動力攻擊型潛艇,是保證美國坐擁世界超級大國地位以及美軍海上軍事力量的核心力量。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全艇採用了先進的高強度鋼建造,僅需要一層的殼體就讓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具備在水下300米-400米活動以及航行的要求,並且該型潛艇還創新的使用了泵噴式推進方式,這使得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在深海航行之中,其產生的水聲噪音是非常低的,不是極為靈敏的聲吶是非常不容易發現它的。

不僅該型潛艇極為安靜不易被敵方反潛兵探測發現,其潛艇搭載的武器火力也是非常恐怖的,除了常規的4具533重型魚雷發射管,該型潛艇還搭載了四個巡航導彈垂直髮射口,一次齊射就可以發射出20枚射程在3500公里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在戰時,由該型

潛艇組成的小股編隊,一次齊射就可以癱瘓一個較小國家全部的防空能力。

目前,該型核動力攻擊潛艇進入美軍部隊服役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4艘,第15和第16艘還在相關的製造基地,等待相關的國家軍隊驗收,不用多少時日就可以交付部隊。不僅如此,對於核動力攻擊潛艇的研發方面實力極為雄厚的美國,並沒有就此停止相關的研發工作 ,就在其2017年度的軍事預算報表之中,美國海軍已經開始提出下一代核動力攻擊型潛艇相關的研發計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