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永乐年间还曾横扫草原的明军三大营,会在土木堡战役里如此不堪一击?

生活爆破手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说白了,北元当时以及之后,他们的所谓战斗力并未完全恢复曾经的巅峰战力,因为,他们自从被朱元璋赶回漠北,就早已分裂,一回到草原后就分成数个部落,其中最有名的就属成吉司汗黄金家族后代和他们曾经的附属部落子孙建立的瓦刺。

而这个我们就得从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开始对剿灭北元势力进行最终的作战开始。

当时,经过徐达常遇春等明朝名将对北元王朝的几次北伐战争,特别是永乐帝五次北伐屡屡出兵亲征,他们爷俩对蒙元的打击力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直追汉朝的汉武帝、汉宣帝时期的对游牧民族的征伐。

特别蓝玉北征那一次,大明神军更是在捕鱼儿海一战中,利用漫天风沙的掩护,将毫无准备的蒙元王族几乎一网打尽,被当时的先锋官王弼带领军队强行冲垮了营帐,北元王朝的皇族成员尽数被俘虏。连北元的皇帝都仓皇逃走。

这之后,明朝对北元残余势力的攻击更是将他们打到元气大伤,可谓是伤到根基。

这些一次次的北伐,极大地消耗了蒙古的力量。但是仍然未能彻底的剿灭北元势力。因为,蒙古部族是游牧民族,他们只要一回到草原就像是狼回到了草原一样,能够迅速恢复战斗力,当时,他们从元大都沦陷的那一刻起,北元王朝就开始采用且打且退的作战方式,退居漠北之后更是常采取以前游牧民族的老办法,打了就跑,过一段时间又来,想用这种方法来一步步的消耗明王朝的军事实力。

也正是因为北元这些残余势力根本就是居无定所,游击作战的方式给明王朝的北伐作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瓦剌在朱棣死后二十几年就再次的崛起了呢?

我们仔细研究中国古代中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史,就会发现,当北方民族在拥有燕云十六州及周边地区一大片地域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强盛起来。最后的蒙古更是消灭了北方一个个强大政权更是打败了南宋,入主中原。建立了横跨亚欧大陆无比的蒙古王朝。

而这一切,全都因燕云十六州以及周边的地区的重要位置决定的。

它们对于北方少数民族太重要了,宋之所打不过契丹还有一众游牧民族政权就赖于此,因为这里既可以提供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又有重要的军事要塞,防御屏障。因此,北方少数民族可以少遭汉族打压,存活并且一步步壮大。是这些地区的肥沃土地孕育了一个个强大的北方少数民族王朝。

但蒙古人退居漠北以后,失去了这样有利的地域,因此其壮大的可能性就变得极其渺小了。所以,北元在有明一朝历三百年的时间里虽然也曾强大过,但都无法真正灭掉明朝。

而造成靖难之疫大败的瓦刺之所以在当时那么强大,其实这也是明成祖朱棣当年遗留的后遗症在作怪。

北元退居漠北,并且被明朝逐渐击破的时候,蒙古的各部就恢复了自己独立发展的事情。在这其中,有取代北元而存在的鞑靼,还有另外的瓦剌,以及另一个相对势力较大的兀良哈。

但让人无语的,当时存在一个怪圈,即在瓦剌被朱棣攻击的时候,鞑靼就会重新强在起来。打了这边,那边立刻就出事,可谓按下葫芦浮起瓢,让明朝很是愤然。

这之后,为了解决这三个部落带来的影响,永历帝又进行了剩下的三次北征。基本将这些游牧民族给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了,很快就臣服了明朝,朱棣见不能彻底消灭他们就对们进行了封赏,明义上算是打服了他们。

不过,永乐除了用五次北伐武力打击蒙元残余之外,明朝还多次对蒙古实施怀柔和拉拢,特别是对于已经明面上臣服明朝的瓦刺部族,永乐帝给予了太过优厚的待遇和物质支援,而这一切就是为了让瓦刺牵制打击西边的鞑靼。让他们相互争斗以期能通过这种方法渔翁得利。

而这就造成了前面的怪圈,明朝重点打击鞑靼,以及兀良哈部落。结果也导致了瓦剌的崛起,更是让他在二十年后有了进攻明朝的资本。这很像后来我国援助南边的那个国家,结果人家一澎胀就无法无天,拿着你的物质来侵犯你,你说气人不。

而且,这些蒙元部落也并不是真心臣服,他们都是各怀鬼胎的,便是早年投降的朵颜三卫都是心有二心,被朱棣北伐回来的路上收拾了一通。终明一朝,明朝即没彻底打灭北元残余,北元残余也没能力南下真正取代大明再建蒙古帝国。他们是打打停停,一会儿互市,一会儿又打得你死我活。

有人认为北元回到草原突然又崛起了,而这一切都是明英宗惹的祸,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而他就是典型的守江山皇帝,而且,能力又不咋地。

公元1449年,明英宗想要效法永乐大帝北伐瓦剌,但没想到的是,那一战竟然让得他惨遭大败,后来还被俘了,在漠地受尽侮辱,真不知他是咋活下来的?

那一役,不是天灾,是人祸,原本,当时的明英宗,本是没有必要亲征的,但是他宠幸的宦官,不断的上下撺掇,最终让得头脑发昏的明英宗不顾诸位大臣的劝诫,毅然的出发。

那一役,它让得大明二十万精锐失陷土木堡,皇帝被俘,而这更是刺激了当时的瓦剌,以为有了光复蒙元帝国的曙光,在大明朝因为皇帝被俘一团糟时,他们更是打到了明朝的都城北京。

那一刻,瓦剌确实崛起了,本来,只要明朝不给他机会,他是万万不能坐大的。但关键就是,不怕神一样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让瓦刺发出刹那崛起光芒的,正是明朝皇帝明英宗,是他亲手将这个机会送给了瓦剌。

那一役,明朝诸多老臣随驾,本以为必胜,更有朱棣留下的老将军坐镇,可是,天听被掩,良策难行,被一意孤行的明英宗彻底放弃了。

那一役,辅国的重臣都死在了乱军之中,大明朝纲中的一半的重臣被杀被俘,真是人祸害人胜过天灾。

本来,明英宗哪怕与瓦剌决战失败之后,以他皇帝的身份,手下还有保命的本钱,只要他能精明一点,可惜,我们的明英宗那是真昏呀,明朝道那些太监一点不靠谱,可是,他在撤退的路上,依然在放任这些宦官瞎指挥,结果这一帮不懂打仗的阉党也是一些不觉死的鬼,他们不但随意的改变行军路线,而且在面对数次瓦剌袭击时,又显得那么的无能,全然没有抵抗的力量。

那一役,大明江山好像都要亡了,瓦刺是真的崛起了?

不,他们只是遇到了大明朝英宗这对昏君馋宦的大bug而已,当恶讯传到明京,满朝文武一团乱,但于谦却是临危受命不慌不乱,先是拥立新主,然后不顾一众大臣要迁都南京的建议,大明就要天子守国门,在他的率领下,发动京城明朝军民进行拼命抵抗外,哪怕面对瓦刺大军的威逼力诱,也坚决不投降。

而在当时,瓦刺也先也是兵行险招,他是孤军深入,估计连他都没想到这一次可以抓到明英宗,他只是打了明朝皇帝被俘的一个时间差而已。这个时候,明朝初期建立起的屯边政策终于发挥出了作用,当时,新主即立,号令一出,整个大明王朝都是动员起来,特别是等大明的军镇之威发动起来后,蒙古则根本不是明朝的对手。

在威逼利诱之下也没打下北京,等大明的援军一到,他也只能退兵,本来还想着要拿明英宗要挟什么土地物质的,但是,于谦根本不管他这些,哼,要命一条,要钱没有,皇帝你要杀随你,反正我们有了新皇,有种你就杀好了。

结果,也先也是抓急,抓了明朝的皇帝,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最后,各种方法都用了,明英帝也受到了各种的羞辱,但就是不能让明朝认怂,最后,没几年功夫,即然捞不到好处,那就放回去,我看你们怎么安排两个皇帝。

因为土木堡之变明朝也就从此役开始衰落。而瓦刺的崛起和强大也只是昙花一现。

1635年,经过多年的部落混战,蒙元早非原来的蒙古帝国,分得更乱更碎了,那一年爱新觉罗·多尔衮与爱新觉罗·岳托等领兵万人渡河,招降了库图克图汗剩下的部众,之后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献传国玉玺出降,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的版图,大蒙古国的汗位至此断绝,而蒙古帝国,也永远的消失了。至今,再也没了再次崛起的可能,曾经横跨亚欧大陆的无敌蒙古帝国,也变成了一个传说。一个蒙古国至今都在怀念梦回的黄金时代,但终归是不可能回去了……

那个强大的蒙古帝古哪去了?知向谁边?换了人间……



李剑甫


明军三大营,是明朝的禁卫军,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明军三大营又称京营,主要任务是守卫明朝的都城并跟随皇帝出征,是明朝最精锐的部队。

同样一支军队,为什么在永乐年间可以跟随明成祖横扫蒙古草原,而到了正统年间,却在土木堡之变中惨遭失败,几乎全军覆灭呢?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攻守形势的变化

明朝建立之后,元朝统治者退居蒙古草原,蒙古诸部也随之发生分裂,从东到西,分为兀良哈、鞑靼与瓦剌三大部,这三大部之间互有矛盾,经常发生内讧,这也为明初统治者亲征漠北,削弱蒙古诸部的势力提供了便利。永乐年间,明成祖五次亲征漠北,主要是攻打鞑靼部与兀良哈部,只有第二次亲征是攻打瓦剌部,明成祖五次亲征,削弱了鞑靼部的实力,但并未彻底解决明朝北部的边患问题,反而为瓦剌部的崛起提供了时机,到了明英宗时期,攻打明朝的正是瓦剌部,而且此时的瓦剌部已经基本统一了蒙古草原的东部地区。

(明成祖画像)

永乐年间时期,明成祖朱棣亲征漠北,面对的是一个分裂的蒙古诸部,而正统年间,明英宗面对的则是一个统一的蒙古诸部,况且,永乐年间,明朝处于全盛时期,而到了正统年间,明朝开始出现武备废弛的现象,明朝与蒙古诸部的攻守形势发生变化了。

攻守形势的变化还可以从土木堡之变之前的一场战役中看出来,公元1449年,也先召集蒙古诸部,下令兵分四路攻打明朝,对明朝北部九边重镇发起全线战争,东部攻打辽东,中部攻打宣府,西部攻打甘州,自己则率主力军攻打大同,企图与明朝决一雌雄。

明朝边防军与也先的蒙古骑兵在阳和发生了一场激战,明朝军队惨遭失败,全军覆没,在这种形势之下,明英宗才开始准备御驾亲征,因为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就是三大营,三大营的最高指挥官就是明英宗。

(元朝时期的蒙古骑兵)

明帝国与瓦剌部在公元1449年的这场战役,绝对不是蒙古骑兵对明朝的一次简单骚扰,而是瓦剌统一蒙古东部以后对明朝发起的一次具有决战性质的战役,这也是明英宗不得不率领明朝最精锐的部队进行御驾亲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军事指挥问题

明成祖朱棣戎马一生,具有丰富的军事指挥经验,而明英宗从小在宫闱之中长大,没有多少军事经验,同样一支军队换了最高指挥官,也有可能因为指挥不当的原因而出现战败的现象,土木堡之变的惨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明英宗缺乏军事指挥才能所导致的,历代史学家都认为明英宗御驾亲征遭到惨败是因为宦官王振擅权所导致的,王振出于私人目的,屡次更改行军路线,使得三大营不幸遭到蒙古骑兵的合围,但无论怎么样,都是明朝的军事指挥系统出现了问题,而不是三大营失去了战斗力。

明英宗率领军队,从京师出发,过居庸关,浩浩荡荡来到大同,沿路希望寻找到瓦剌部的主力与之决战,到了大同以后,听闻前方战败的消息,瓦剌军来势汹汹,感觉形势不妙,于是决定原路返回京师,由于蒙古骑兵在北方,这个时候,明英宗选择从东南方向的紫荆关返回京师是最安全的,但是三大营快要行军至王振的家乡蔚州时,王振怕大军在行军途中会踩踏他家乡的庄稼,于是临时改变行军路线,让几十万大军调头从东北方向进入宣府,这等于是让明英宗自投罗网,因为此时也先的部队正在北部一带寻找明军的主力。

(明英宗画像)

当军队到达宣府以后,明英宗应该固守宣府城,以逸待劳,并寻找战机与蒙古骑兵决战,或者快速行军至怀来城,过居庸关进入京师,以确保明朝主力部队的安全,但是明英宗既没有固守宣府城,也没有快速进入居庸关,而是在土木堡一带停留了,而之所以要在土木堡一带停留是因为要在这里等一千多辆的辎重车到达,土木堡虽然地势比较高,但是没有水源,为日后明军的战败埋下了伏笔。

也先的瓦剌军包围了土木堡的明军主力,但是却不能与之决战,原因就是明朝精锐部队战斗力还是比较强悍的,人数也比较多,冒然决战难以取胜,于是,也先派出使臣诈和,明英宗竟然同意了也先的议和要求,瓦剌军队稍稍后退,明军主力便准备离开土木堡,当明军行动之时,瓦剌军突然返回,杀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明军三大营虽然战斗力尚强,但是由于冒然开拔,整个军队的阵势处于严重的混乱状态,让蒙古骑兵寻找到了战机,由于蒙古骑兵进攻处于混乱状态的明军,从而导致了明军三大营死伤惨重,损失殆尽。

综上所述,明军三大营在永乐年间可以跟随明成祖横扫蒙古草原,而到了正统年间,却在土木堡之变中惨遭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三大营失去了战斗力,而是明英宗指挥失误所致,明朝进入到明英宗时期,确实出现了武备废弛的现象,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明朝的军力还是十分强盛的,如果明英宗能够指挥得当,明军三大营很有可能取胜,明朝的武备并没有废弛到不堪一击的地步,这在后来的京师保卫战中也可以看得出来,也先在土木堡打败了明军的主力部队,但是却无法攻下明朝的都城,而守卫明朝都城的士兵并不比三大营的战斗力强,说明土木堡之变的惨败更多的是明英宗指挥失误造成的,当然明军在土木堡之变中遭到惨败也与瓦剌部的再次强盛有关。


腾飞说史


“土木堡之变”让明军在关键战役中败给蒙古人,这是以前没有过的现象。明军在土木堡的溃败,是有其具体原因的。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带领明军五次北征,屡次打败蒙古骑兵,后来蒙古人望风而逃。时隔不到20年,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略的,那就是明仁宗朱高治炽和明宣宗朱瞻基时代,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惠及百姓,很少打仗,军队的战斗力不如以前,与蒙古处于相对和平阶段。到明英宗朱祁镇时代,蒙古在领袖人物也先的领导下,三大部瓦刺、鞑靼、兀良哈三卫已联合起来,这是朱棣时代也没有的现象。此消彼长,但明英宗朱祁镇没有清醒地看到这一形势和双方实力的变化,带领大军盲目出击,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具体地说,明军的失败有三个原因。一是明英宗在他宠信的太监王振的鼓动下,想效仿先皇御驾亲征,重演明军对蒙古人的胜迹。但他的军事准备很仓促,包括军队的动员、后勤支援和作战计划等都不够完备。20多万大军出征后,走了很长的路,没有积极作战,或者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听到前方明军失败的消息,就有些胆怯了,匆匆地撤退回师了。那边,也先就带领蒙古骑兵尾随上来,明军面临着威胁。

二是王振的瞎指挥让明军坐以待毙。那时候,王振气焰嚣张,连英国公、老将张辅在他面前都要俯首帖耳。明军本来可以走比较直接的路线回京,但王振想让大军回他家乡蔚州走一圈,后来又不去了,行军路线几度变化,导致明军行动迟缓。明军走到土木堡时,前面就是怀来和居庸关,如果加紧行军,入城就安全了。但王振为了等辎重车队上来,命令明军就地驻扎,结果被也先带领蒙古骑兵追上了。

三是明军是在野战中失败的。20多万明军如果在土木堡就地防守,也先一口也吃不下,明军三大营有火炮、火枪,还有骑兵和大量的步兵,战斗力哪是不堪一击。但土木堡没有水源,明军饥渴,有些焦虑,军心不稳。也先假意求和撤退,引诱明军到河边取水,再放出骑兵合围。在野战中,明军失去了自己的优势,成为几万蒙古骑兵的刀下鬼。

综上所述,明军失败在战略和战术上。后来也先带领蒙古军军队再进攻北京时,于谦又组织了20多万军队守城,用火炮轰击蒙古兵,还能正面出击,把也先打得大败。这充分说明,明军还是有战斗力,其装备好于蒙古人,如果指挥调度得当的话,蒙古人也没有多少优势和胜机的。


澜石记


历史上其实不是不堪一击啊!

当明军被十多万蒙古骑兵(蒙古骑兵兵力的考证请看我出版的《明帝国边防史》一书)合围到土木堡时,还是有对峙和战斗的。

根据《蒙古黄金史纲》记载:早途相遇,汉人筑起重围,无法接近。也先太师佯为退却,却另派出后哨,待汉人从战壕里出来,也先太师反击,汉军大溃,除三百人不曾离开阵地以外,余者均遭屠戮。

可见在八月十三日成国公朱勇等人战败以后,明军移动至土木堡,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修筑起了能满足十几万人作战的堑壕和工事,和瓦剌军进行对峙,以至于也先军队无法接近。《鸿猷录》中也有明军“甫逾堑”的记载,可以和蒙古方面的史料进行对应。

明军既然战阵严谨,准备充分,为何会在土木堡之役一败涂地?其问题就出在明蒙的议和上面。明军由于筑起壕堑,蒙古人无法接近,明蒙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将近三日。此前瓦剌已占据桑干河上游,切断了明军的水源,但是明军在无水状态下依然坚持三日而不崩,足以证明明军的纪律和实力依然不俗。到了八月十五日,瓦剌突然派出使者,到达明军阵营,持书议和。明英宗命令曹鼐同意其议和,复派遣二人送还瓦剌使臣。在亲征军看来,形势一开始转好,这次的结局也许跟“白登之围”和北魏皇帝被柔然围困一样,都是有惊无险而已。但是此后,明代史书中却统一笔锋一转,直接写到了明军大溃败。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何处?明军为何要突然移营?在蒙古人尚未表态、两军尚在对峙的当时,越过壕堑的明军难道就没有考虑过后果吗?我们要从蒙古史料中窥见端倪。根据前文所述,也先在围攻明军不成以后,有这么一段记载,“也先太师佯为退却,却另派出后哨,待汉人从战壕里出来,也先太师反击,汉军大溃”。如果把明蒙史料串联起来,那么当时情况就非常清楚了。

也先根本就没有打算和明军议和,从一开始就准备完全吃掉这支明军。也先佯装议和,派遣使者到明军阵营示好,曹鼐和另外护送瓦剌使者的人到达虏营以后,必然得到了也先撤军的承诺。于是也先佯装撤军,饥渴交加三日的明军看见也先撤军,因此明军指挥官做出了错误的决断:他们最终相信也先的诚意,开始走出工事,进入行军状态。

但是没想到,明军刚刚越过壕堑,也先大军突然回转,“四面击之”,把正在越过壕堑、营伍不整的明军打了一个措不及防。按照《明帝国边防史》的计算与考证,当时明军的总兵力大约在十三万左右,而瓦剌军则集结了十三万骑兵。

十三万步兵和大量随行非战斗人员离开工事掩护、不成队列,在平原上遭遇十三万骑兵突袭,其结果可想而知。当时蒙古军大呼:“解甲投刃者不杀!”,也先的这一举动成为压垮饥渴交加的明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失去了防御工事的明军放弃了最后的抵抗,土木堡之战,明军就此战败,明英宗被俘。

其实游牧民族这种诡诈之术不是第一次了。早在“白登之围”中,匈奴的冒顿单于就假装听从阏氏的劝告,故意放开围困一角。其实《孙子兵法》曾经说过“围师必阙”,强调包围敌人时,为防止敌军产生拼死作战的决心,要虚留缺口,以动摇敌军指挥官的意志,涣散敌军士兵的斗志。更重要的是,虚留缺口并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敌人逃跑时,发动致命一击,使敌人在仓促逃跑过程中陷入覆灭。冒顿单于和也先这样的草原枭雄都应该没有读过《孙子兵法》,但大草原上残酷的生存竞争却无时无刻在教授着他们这种战争哲学。

但是久经战阵、老谋深算的汉高祖刘邦可不是明英宗这种热血小青年所能比拟的。刘邦采用了陈平的战术建议,让士兵手持强弩,以战斗队形,徐徐撤出围困。匈奴看没有可乘之机,才最终解围撤走。如果明英宗仔细研究过这段历史,或者不那么轻信也先的许诺,也许土木堡之战的走向就完全不同了。但历史就是历史,明帝国惨败于土木堡!


冷兵器研究所


作为明成祖登基后苦心打造的精锐部队,15世纪初多次横扫草原的明军三大营,确实是当时名震天下的劲旅。那为什么在土木堡战役里打成这个熊样?主要原因,就是以下几条。

一:土木堡惨案发生时,参战的明军三大营部队,主力严重缺失。

后人说起土木堡惨败,常渲染“明军五十万大军被瓦剌两万人击败”。但以《蒙古源流》等资料记录,瓦剌这次全面进攻,投入到土木堡战场的部队,保守也在五万精锐以上。那么明朝呢?所谓五十万大军,只是一个虚数,以当时大臣李贤的估算,真实数字最多二十万,且其中屯军很多,有经验的作战部队很少。

那么精锐部队去哪了?后来使臣杨善去瓦剌捞明英宗时,面对瓦剌人询问时,也做出了回答:彼时官军壮者悉南征——调往南方战场了。

看看土木堡前后的情况就知道,瓦剌这次大举入侵前,明朝当时正深陷南方两个战场上,西南有屡起屡平的麓川之乱,东南更有震惊福建江西的邓茂七之乱。三大营的精锐骑兵步兵部队,主要奔赴了麓川,而神机营的精锐部队,则由陈懋等人带到了福建平叛,直到土木堡惨案后才调回来。可以说,当时被明英冒失带到前线的三大营,就是这么个空架子。

二:三大营的战备水平,比起永乐年间来,已经严重衰退。

虽然“主力缺阵”,但不争的事实是,作为明朝军队的头号劲旅,土木堡惨案前的三大营,实力已经严重缩水。其中最坑爹的一个原因,就是越演越烈的腐败。

明英宗的执政年代,正是明王朝卫所制度越发崩坏的年月,军队也是腐败丛生。明英宗登基至土木堡惨案爆发的十四年里,各卫所哗变逃亡的事情时有发生。仅正统三年一年,兵部在册的逃兵数量,就多达一百万人以上。

而作为其中最精锐的三大营呢?就连装备问题,竟都偷工减料严重:比如神机营所用的盔甲,正统四年时神机营领到六万多件盔甲,居然大多数都是残次品。三大营部队每年仅战马的缺口,就达二万多匹。更拜明朝越演越烈的走私风气所赐,许多明朝军官,竟把明朝武器偷运给瓦剌换钱。以至于瓦剌进攻明朝时,其精锐部队竟用明朝的火铳,向明军凶悍射击——都是偷运来的。

土木堡战场上的明军三大营,就是这么一支被腐败侵蚀到严重的部队。

三:土木堡血战上,三大营的表现,也并非不堪一击。

虽说土木堡战役前,三大营实力已经严重缩水,但如果复盘在土木堡的表现,必须说,这支三大营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

当明英宗败退到土木堡后,以当时史料记载,三大营部队迅速构筑起了防线,甚至在瓦剌抢先一步断水的情况下,三大营依然坚持了整整一天,断水的情况下没有哗变。大的战斗《蒙古黄金史纲》里也记录了当时明军的表现:“汉人筑起重围,无法接近”。

虽说后来瓦剌以假意谈判迷惑明朝,骗得明军“移营就水”,趁机发起强攻,造就了活捉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但三大营顽强的作战素质,却不能被否认。

只是,这样坚韧的部队,在明英宗一连串坑爹的治国表现加荒唐指挥面前,却是那样无力!


我们爱历史


说到明军精锐三大营,我们就不得不说三大营的具体组成了。三大营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

五军营 五军营是骑兵和步兵的混合体。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始分为中军、左哨军、左掖军、右掖军、右哨军,这支部队是从各个地方调上来的精锐部队,担任攻击的主力。

三千营 三千营主要是由投降的蒙古骑兵组成的。也就是说,三千营实际上是以雇佣兵为主&的。 组建三千营时,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的,当然后来随着部队的发展,实际人数当不止三千人,三千营与五军营不同,它下属全部都是骑兵,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明军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担任突击的角色。

神机营 这是明军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士兵使用的武器是火炮和火铳后期又添置火绳枪。在明朝时候,这些火器被称为神机炮,许多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是丧命于这些神机炮下。这相当于明朝政府的炮兵部队。

三大营在朱棣时期一直是所向披靡,在对北战争中表现很不错,可是为什么在土木堡之变中全军覆没呢?

1449年7月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1449年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未交锋,镇守太监郭敬报告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导致士兵疲惫不堪。至宣府,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1449年8月13日,狼狈逃到土木堡,兵部尚书邝野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王振不准。土木堡地势高,无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处有河,被瓦剌军占据,将士饥渴难耐,挖井二丈仍无水。 隔日瓦剌军队包围土木堡。也先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以麻痹明军。明英宗不疑有诈,遣曹鼐起草诏书。王振下令移营就水,当明军大军移动时,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发动攻势。

明军只得仓促应战,瓦刺伏兵四起,明军溃败。

由上可以看出,明军三大营并不是本来就不堪一击,遇上王振,英宗这样的无脑指挥,然后又在土木堡长时间找不到水源,在这种和对方对峙的形式下,本来明军的状态就已经萎靡,王振又下令移营,自乱阵脚,本来强悍的明军经过这种种折腾,早已在精神上身体上都已接近崩溃,在士气高昂的瓦剌兵面前已经不堪一击,成为了单方面的屠杀,英宗被俘。


史能明鉴


朱棣对蒙古的战绩,以及三大营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被吹捧的结果。

以最为有名的神机营来说。使用早期火门枪的步兵,基本上只有在野战之中负责散兵作战,或者是在守城战中射击。离开完整的工事或重步兵保护,则在漫长的填装过程中,非常容易遭到敌军打击。所以真指望神机营去对付精锐的敌军骑兵,其实胜算很低。

其次就是五军营。这支部队就是将全国最强的兵马,调集到中央,成为中央军。所以在一代人之后,出现衰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至于三千营,也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三千营主要由招募的蒙古人组成,战斗力很强。但问题是第二代之后,这些蒙古人的骑兵,可能会不如父辈们来的猛烈。明朝一贯喜欢依靠各种手段来压抑和消灭非儒家文化群体。蒙古人留在内地,很快就会被同化。一旦同化,那么维持勇武战斗力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消失。

最后,朱棣的所谓光辉战绩,更是言过其实。这些战斗大都是依靠大量部队,取得一个绝对数量优势。然后浩浩荡荡的开拔,一个敌人也遇不到,再声势浩大的回来。基本上等同于对内的武装示威游行。

而蒙古人呢?在朱棣阶段,还处于元末奔溃后的恢复期。在朱棣的示威面前,自然果断选择避让。等到瓦拉崛起,这个时候的蒙古人,已经有了初步反击明朝的势力。而三大营则早就在2代皇帝任内,变成了彻底的鸡肋部队。


米南德王问道


决定一支精锐能不能取得胜利与否,不仅仅在于这支军队战斗力高低,还在于战争的决策。土木堡之战,并不是明军干不过瓦剌,而是这打得从头至尾都是一次糊涂战。

土木堡之战,明军的预定战场并不是在土木堡,也不在土木堡周围,明军和瓦剌也从未想过要在这一带干一架。正统十四年,瓦剌的贡使队伍人数越来越多,达到了2000多人,这么多的人,就需要明廷出一大笔钱来进行封赏,作为当时明廷的主要话事人王振,十分不爽,于是压低了马价,不想让瓦剌人占便宜。

于是乎,瓦剌首领也先不满了,当年七月,他统帅瓦剌各部,兵分三路,东、西进攻辽东、宣府,中路由也先率领,直逼大同,为这次南下的主攻方向。

脑子不怎么好使的王振面对这种情势,没有半点紧张,并且非常开心,他想要成为一个指挥大军作战,挥斥方遒,策马扬鞭的统帅,于是忽悠明英宗御驾亲征。

这一次出征相当之草率,两天之内,就调动了包括京城三大营在内的20万大军,后勤粮草物资准备时间半个月都不到,乃至于连劳役都来不及征发,正兵还要负责用骡子押运物资,可想而知,这样的一支军队,如果在半路上遇到偷袭,岂不是要完蛋?

这一次出征,明军的目的地是大同,准备在大同一带寻也先的主力决战。大军出征,准备仓促不说,而且老天爷似乎也跟明军过不去,出发不久,就遇到连绵阴雨,随行所带的粮食,也快要吃完了,军中缺粮,道路难行,连日风雨,士气低沉,还没有到大同,随行的官员将领已经在劝明英宗打道回府了。

但一心想要耀武扬威的王振怎么可能撤军,凡是想要上奏明英宗退军的文武大臣,都被他给挡在了大帐之外,于是就这样,一支还没有到达预定战场士气就消耗差不多的军队,最终勉勉强强来到了大同。

大同的惨象,随处可见的尸横片野,断头破腹的惨景,触目惊心,王振看了心底也有几分胆寒,而缺衣少食的明军士兵士气也再次开始衰落。更关键的是,找不到瓦剌一兵一卒,按道理来说,也先不可能就这样退兵,毕竟他的政治目的没有到达,那么久只有一个可能,也先在准备偷袭明军的机会。

与此同时,参与防守大同的太监郭敬,悄咪咪向王振报告了大同保卫战的惨状,郭敬极力劝阻王振撤军,在心腹的劝诫下,王振终于决定撤军。

此时撤军,其实对于明军来说也算是个好结果。从大同撤回北京主要由两条路线:其一是经过你河北易县紫荆关返回,一条经宣府返回。前者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容易避开瓦剌的追兵,也不容易被打埋伏,比较安全。所以明军毫无意外地选择了紫荆关这条路线。

如果明军安安稳稳地沿着这条路线回京,那么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土木堡之变”了。可问题就出在王振身上,走这条路能够顺便去他老家山西蔚县(河北蔚县)耀武扬威,可当大军走了40里的时候,王振想起来军队路过会踩坏老家的庄稼,心疼庄稼的他立即命令全军掉头往北,改道宣府回京。

这一改就要命了,军队一拐弯,正好把明军的侧背暴露在瓦剌军的攻击之下。你想象一下,20万的大军掉头,如果突然遇敌,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防御,立即就会被打狗。而且,因为道路崎岖,随行辎重车无法跟上行进的部队,这也是个致命的问题。

该来的始终会来,也先很快就侦察到明军的动向,立即率军突入,明军后部立即就受到了攻击,本来已经长途辗转,饥渴疲惫的明军后毫无准备,匆忙交战,顷刻间全军覆没。

明英宗得知后,立即派成国公朱勇率4万迎敌,然而朱勇有勇无谋,走了四十里路,在鹞儿岭遭到瓦剌军埋伏,又是全军覆没。

此时此刻的明军,接连两败,已经人心惶惶,早就没有士气了,毕竟大家本来就饥肠辘辘,对指挥系统充满了怀疑,苦逼地来回折腾,早就没有了战心。所以此刻已经不是找也先决战,而是想办法退回北京。到了8月14日,明军退到了他们的宿命之地河北怀来东南的土木堡。

土木堡是当时宣府通往居庸关的重要驿站,位于狼山西边,周围百里范围内,群峰耸立,地势很高。说实话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宿营地,很容易被敌军依靠地势围而歼之。

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明军不在这里布置一番,埋伏打也先一下。别傻了,明军根本没有想过这么干!因为他们退到土木堡,一开始并不打算在这里宿营,而是要推到20里外的怀来城去的。只是为了等王振的千余辆辎重车,等到了天黑,就没机会进入怀来城。当时兵部尚书邝野急忙上奏,请明英宗速入居庸关,并派精兵断后,然而被王振拦下来,邝野根本没有机会见到明英宗。明英宗只好同几十万大军在旷野就地露营。瓦剌军连夜兵分几路,就这样把几十万明军给包围了!

更要命的是,土木堡这地方没有水!明军掘地2丈没有水,在土木堡南面15里唯一一条河也被瓦剌控制了。水可是生命之源啊,你去工地搬砖搬一天不喝水那是什么感觉?

也先包围了缺粮缺水完全丧失战斗意志的明军,并没有着急动手,而是遣使讲和,佯装退兵,麻痹明军。明军断水两天,兵马饥渴难耐,明英宗见瓦剌军已退,又看到使者,所以拟制了诏书,派人与瓦剌讲和。

这时,王振以为议和成功,便匆忙下令拔营,前往堡南取水。一时间,渴得受不了的明军人人争先恐后,阵势打乱,队伍还没走二三里呢,瓦剌骑兵就从四面围攻上来,毫无准备的明军惊恐万分,人人争先逃命,指挥系统彻底失灵,明军就此完蛋。

这就是“土木堡”之变,从头至尾,犯了无数无可挽回的错误,再精锐的部队,也不可能在这样坑爹的指挥系统下打胜仗吧。


江畔初见月


所谓“三大营”,指的是明朝的京军,一是五军营,主要是步兵队伍,来源于朱元璋时代的五军都督府下属的48卫京军,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将其员额增加;二是神机营,主要是火枪和大炮队伍,明朝征讨安南的时候得到了一批西洋火器,加以仿制,组建了一支精锐队伍;三是三千营,主要是塞外投降的蒙古骑兵组建的,他们一般被明人称为“鞑官”,也写作“达官”,北京广安门外还有个地铁站,名叫达官营站,应该就是当年三千营的营房。

这三大营是明军的精锐,战斗力曾经很强。永乐年间出征漠北,宣德年间扫平汉王,都是三大营立了头功。为啥在明英宗土木堡之变的时候不堪一击,被蒙古骑兵切西瓜一样消灭呢?

抛开明英宗、王振指挥失当等原因,单独分析这一支军队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原因一:官N代太多

明朝没被老朱杀掉的功臣、勋贵的后代,基本上都在三大营解决编制了,主要是三大营待遇好,不会拖欠工资,一般没啥危险,很少上前线(土木堡那算是中彩票了)。他们占用领导职数,晋升也快,上战场一刀一枪的军官们肯定有怨气,影响战斗力。

原因二:领导互相掐

三大营的指挥权逐渐被宦官把持着,他们被称为“镇守内臣”,后来在斗争中,也有些文官安插进来了,加上原来的武官,领导层就有三种领导身份,文官看不起武官,宦官看不上文官,互相掐,指挥权不一,但归根到底还是公公们说了算,这些人也不懂军事,练兵也不会,还喜欢瞎指挥。

原因三:大家都腐败

土木堡之变前夕,《明英宗实录》里记载了,明朝监察官员曾经发现“三千等营管队官旗,不以军务为重,往往将富壮者纵放,贫弱者在伍。”

啥意思,就是三大营队伍里,强壮的士兵都被军官们派去垦荒种地去了,留在队伍里操练的都是老弱病残。种的粮食赚的银子,都归军官私分。这样的队伍咋打仗?拿火枪的都去扛锄头了,还美其名曰这是大明太祖高皇帝的祖制——屯田。

小军官没法动用士兵种地,也会千方百计捞银子,克扣士兵口粮。

三大营士兵没有谁可以剥削,就只能在行军打仗期间欺负下老百姓了。

正因为这些原因,加上土木堡之变那种千年一遇的大变局,老朱家一百多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底就被掏空了,从此明军再也没有能力主动进攻北方了。

虽然后来,于谦等有识之士对三大营进行锐意改革,但还是积重难返,再也不能恢复永乐年间三大营的勃勃生机和顽强意志了。


历史有妖气


打仗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但这次战役完全就是一个不懂兵法战术的太监瞎指挥,结果造成了几十万大军死伤过半、明英宗被俘的局面。

导火索

瓦剌的太师也先给明朝进贡了一群优良的马,本想骗一波赏赐,但是如今的明朝由太监王振当政,这王振就抠,减少了赏赐,也先发毛了,挥军南下,直击北京。

那时的明朝还是非常强大的,王振就蛊惑英宗说:您该亲自出征,威慑瓦剌,这样他们才不会放肆。

英宗觉得很有道理,也想展示一番自己的才干,大臣的劝说都不听,于是召集了五十万大军准备亲征,但实际上也就二十来万人马。

大军的实际指挥者却不是英宗,而是王振,王振哪里会指挥啊,光想着逃跑和怎么让自己出名了。

先是在大同撤军,后又将撤退路线改到自己家乡去,生怕自己家庄稼被踩了,又原路返回在怀来城外驻扎。

这倒好,被后面追来的瓦剌军队围在了土木堡,掐断了明军的水源,士兵们饥渴交加。

也先利用士兵们的求水心理,先假装退兵,王振看见瓦剌退兵了,下令把军营移到水源边上去,士兵们前仆后继的去饮水,结果瓦剌军队乘势而上,士兵们仓促应战,还没组织起来就被瓦剌军队击败了,官兵损失10多万,数员大将、朝廷官员被杀,就连英宗也被俘虏了。

打仗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明朝的这次失败与宦官王振有脱不开的关系,让一个不懂兵法的人指挥军队,这无异于让士兵们去送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