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電視劇裡明宣宗朱瞻基原型

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2月9日-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是明仁宗朱高熾和皇后張氏的長子。

《大明風華》電視劇裡明宣宗朱瞻基原型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的長子,與父親朱高熾的統治被史學家們稱為 “仁宣之治”

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朱棣(當時還是燕王)作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的父親洪武帝朱元璋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 在古代,大圭是權力的象徵。朱棣醒來以後回憶夢中的情景,覺得十分吉祥,忽然有人報告說孫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馬上意識到夢中的情景似乎正映證在孫子的身上,他馬上跑去看孫子,只見小朱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他非常高興,大聲叫道:“此乃大明朝之福也”。這件事對朱棣下決心發動靖難之役有著很大的作用。

《大明風華》電視劇裡明宣宗朱瞻基原型

明成祖朱棣,朱元璋第四個兒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永樂皇帝等。

朱棣在靖難之役勝利以後,就親自挑選當時的著名文臣擔任朱瞻基的老師,同時也不忘親自教導,朱棣親征總是將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了解如何帶兵打仗,鍛鍊他的勇氣,這對後來朱瞻基的親征有非常大的影響。

永樂二年(1403年),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被朱棣立為皇太子,永樂九年(1411年),朱瞻基被朱棣正式立為皇太孫。朱高熾經常因為自己的身體不好而煩惱,但朱瞻基卻長得很健壯,常常保護父親免遭兩個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打擊,因此朱瞻基就成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等人的眼中釘,但是憑著祖父對他的喜愛,以及他的勇氣與睿智,他總是能夠幫助父親化險為夷。

《大明風華》電視劇裡明宣宗朱瞻基原型

朱高熾,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長子,與兒子朱瞻基的統治被史學家們稱為 “仁宣之治”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8月,朱棣去世,太子朱高熾登基為皇帝,同年立朱瞻基為皇太子。次年五月,朱高熾病重,不久後去世,朱瞻基登基為皇帝。登基後,他放棄了父親遷都南京的計劃,仍將北京作為帝都。

登基之後,擺在朱瞻基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朱元璋留下的外藩問題,這個問題在建文、永樂、洪熙三朝都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朱瞻基即位後,馬上著手整頓軍務,準備迎接挑戰。他的皇叔朱高煦很會帶兵,在靖難之役中戰功赫赫,一直有武力奪取政權的野心,視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為眼中釘。朱高熾病逝,朱瞻基即位後,朱高煦也像父親朱棣一樣在樂安城扯起了“清君側”的大旗,準備起兵攻打朝廷。朱瞻基早已準備就緒,在大臣楊榮的建議下御駕親征,在聲勢上一下就壓倒了叛軍,朝廷大軍很快包圍了樂安城,見大勢已去,朱高煦只得棄城投降。大軍得勝回到北京後,朱瞻基馬上傳旨給他的另外一個皇叔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權 ,朱高燧乖乖地交出了所有兵馬,就這樣明初近半個世紀的藩王問題被朱瞻基解決了。叛亂能夠很快被平定,除了朱瞻基本身的因素外,還與他所重用的賢臣有很大的關係,朱瞻基在位期間手下人才濟濟,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于謙、周忱這樣的巡撫,朱瞻基對於他們提出的建議總是虛心接納,君臣之間的關係很是融洽。

朱瞻基在位期間君臣關係融洽、朝廷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邊防安定穩固、經濟穩步發展,出現了繼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後的盛世局面,他與父親朱高熾的統治被史學家們稱為 “仁宣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