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机枪的发展如何,是否停滞了?似乎很少见到新通机的问世?

墨西哥唢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今天的步兵战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我军的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为例,本来是解决中口径通用机枪重量过大和小口径轻机枪射程不足问题。

客观来说88式的性能还算可以,但部队对它却很反感,认为不实用。

首先,如果作为班用机枪,88式的重量和体积都偏大,重量为7.6公斤,长度为1.151米。而95式班用轻机枪只有4公斤,长度0.840米,差距是明显的。

同时,88式的编制为2个人,一名射手、移一名助手。

而95式只需要1个人。换句话说,1挺88式机枪组,可以装备2挺95式轻机枪。

就战术来说,显然2挺95式轻机枪更为灵活,火力也丝毫不弱甚至更强。

其次,如果作为支援机枪,火力压制性不足。

88式的子弹为5.8毫米,射程只有600米。

在较远距离的压制能力,大大弱于传统7.62毫米机枪,更别说12.7毫米大口径机枪了。

支援性机枪并非都是在近距离城镇作战,也可能在各种地形,包括开阔地区作战。

当年俄军在车臣,美军在伊拉克,都曾经吃过机枪射程不足的亏。

我军在高原的边防部队,很多都保留7.62毫米的81式自动步枪。

所以,88式也不太合格。

所以,88式的研制花费了很大心血,但基本没有批量装备。

现在的情况又有很大发展,步兵战术存在了火力上的断层

由于科技发展,步兵主要需要两种机枪,第一就是步兵班机枪,能够保证旺盛火力压制住敌人的自动步枪即可。

第二就是大口径压制机枪,甚至是车载机枪。这种机枪要求具备远距离压制能力,尽量超越对方轻武器射程进行压制。

因为现代作战的机械化、摩托化程度很高,即便悍马车也有机枪,不需要人扛着乱走了。

至于通用机枪,似乎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在无人机乱飞的今天,步兵武器的作战本来就是短促的,很多时候只是自卫,等着空中打击的到来。


萨沙


通用机枪的地位确实有点尴尬,目前也确实很少有公司将重心放在通机上,想想最近出现的一把通机记得已经是2010年的MG5。但不是说通机没用了,而是目前的通机够用了。

本身通用机枪就是个二战产物,德国人将可变换的支架以及供弹具将MG34(其实最早是MG30)变成了轻重两用的机枪。

这种单兵能携行,弹链/鼓供弹的通机在轻机枪形态下吊打一杆DP28、布伦、BAR。而带三脚架的重机枪形态凭借快换枪管的特点,火力持续性也不输传统的M1917、M1910等重机枪,而且凭借重量优势,转移起来更方便。

等到二战结束后,北约华约自然是效仿轻重两用的特点,开发了诸如PK/PKM,M60/M 240等通机。


但时代会变,这些打全威力步枪弹的通机虽然能压制一公里的目标。但现代战争要不就是小口径玩近距离战术穿插,要不就是直接上12.7重机或者爆炸物开路。通机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直射火力只能在连排一级提供有限的火力支援。

虽然说必要性是有的,比如穿透土墙后的敌人,压制500米外这种小口径很头疼的距离,但这种任务现代主流的FN MAG和PKM通机都能胜任,没有开发一款新通机的需求。


就这么想,与其玩通机不如在小口径弹道下功夫,或者说在大口径减重下功夫...


疯狗的轻武


中国已经确定要退役淘汰88式通用机枪,这款机枪用了才不到30年就退了,而与之相的是,德国在上世纪30、40年代研发的通用机枪现在还在德军中服役,只不过以前叫MG-42,现在叫MG-3,它也是所有国家中唯一一个将中口径机枪架到坦克顶部的机枪,并且降了一些技术指标。现在的确是少有新的通用机枪的问世,这主要是因为以前这些通用机枪的性能已经够用了。

虽然现在的部分地区还发生冲突,但是世界的主题还是和平,所以现在各国是使用的通用机枪是可以满足打世界大战的那种类似的,但现在的地区冲突中完全能应付,所以现在各国基本都是保持在原有的机枪。

或者说在满足步兵火力的情况下,是在想如何加强步兵的重火力,因为现在的单兵火力基本像二战时期的班组轻机枪那样的火力,所以现在得加强的班组重火力,所以像中国在95班机满足班组火力的情况下,去发展单兵携带的火箭筒,能用炮说话绝不能让机枪吓BB。但这是在现有的环境下使用的,也就是在保证一定的火力持续性的同时加强班组重火力,既可以应对现有作战环境,也能应付大规模冲突的战斗。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几乎算是停滞发展了,就算改进也只是边边角角,没有质的变化,原因就是“出道即巅峰”。

一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不能生产使用重型机枪,然而尝到了MG08式7.92毫米马克沁重机枪甜头的德国哪能就这么放弃这个大杀器,于是便想办法避开这条束缚规定。1934年德国研究出MG34通用机枪,这种机枪算是非常年轻的枪种,也是打擦边球,架在枪架上就是重机枪,但德国坚持认为这款枪是轻机枪,虽然也是口径7.92毫米,在二战时,德国采用冲压工艺生产出更先进的MG42通用机枪,号称电锯杀人狂魔,因为高射速的子弹让射击听起来像电锯滋滋声,收割人头的能力极强。

二战后,通用机枪被各个国家研制出来,其中有美国的M60,比利时MAG58,苏联PK,百花齐放的通用机枪盛行在50到60年代,其中M60机枪生产了30万挺,列装几十个国家。但之后,通用机枪几乎停滞不前,原因在于,通用机枪的性能在一开始便以发挥到了极致,可挖掘潜力不足,而且突击机枪迅速发展,大口径机枪的重量也减轻很多,这让以轻便重火力著称的通用机枪的处境很尴尬,武器开发商对通用机枪的兴趣很小,没人投入资金,也没人开发。

经过三十年的静止不前,通用机枪似乎迎来了春天。各个国家对机枪的弹药和瞄准装置进行了改造。瑞典博福斯公司研制了一种新型穿甲弹,7.92毫米的子弹能在500米内打出12.7毫米子弹的威力。通用机枪的瞄准系统也被升级,如今使用红外增强技术、激光测距技术、计算机火控技术,或者使用多倍数的直筒式瞄准器。这让通用机枪又焕发出一丝的生命力,可惜在欧美市场通用机枪已经饱和,在中东地区还有一些潜力,但市场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弘毅说历史


现在各国家的通用机枪其实都是已经服役了大约60年的老枪了,尤其是使用7.62毫米全威力步枪弹的通用机枪。
MG-34是第一种通用机枪。
MG42可以说是成就了通用机枪的威名,这个是重机枪状态的MG-42。

通用机枪是一战后,德国为了规避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不允许装备重机枪的条文,说白了就是钻法律的空子,研制出来架上三脚架就是重机枪,使用两脚架就是轻机枪的通用机枪,最早的型号是MG-34,后来又推出了MG-42,这两款通用机枪可以说是给同盟国的军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二战结束以后,冷战开始,在准备时刻可能爆发但是到今天也没有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铁幕两边对于机枪这种步兵重要的支援武器,不约而同的都借鉴了德国通用机枪的理念,设计出自己的通用机枪。
比利时的FN MAG通用机枪,美军引进以后型号是M-240。



苏联的PKM通用机枪,这种机枪是通用机枪里边最轻的,它的轻机枪状态只有9千克。
美国的M-60通用机枪,这三种通用机枪都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制生产的,德国人是把MG-42改一改成了MG-3,继续用。

不过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使用7.62子弹的通用机枪就遇到了十分尴尬的情况,一方面通用机枪的重量很大,一般都在10公斤以上,而且当时步兵的主要武器已经是小口径步枪,通用机枪在步兵班里边没有什么用,而且太重,通用机枪还是需要一名副射手帮着背子弹还有备用枪管、子弹什么的,这样就减少了步兵班里的步枪手,二战后的步兵班已经是到了8个人左右,里边的步枪手不能再少了。
对付装甲目标,12.7这个级别的机枪都不是很好用,就更别提7.62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通用机枪消亡论是甚嚣尘上。不过当时各个并没有完全把通用机枪淘汰,而是以一种用烂再扔的态度,而反恐战争可以说使通用机枪咸鱼翻身,重新回到了重点装备的行列。

一个是人员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冷战中的两边都是准备以大规模的坦克机械化部队相对抗,战场上的装甲目标极多,但是7.62的子弹打这些装甲目标就是被弹飞,对付这些装甲目标,怎么也对用上12.7的子弹才够用,而使用12.7的高射机枪,到现在也是没有办法实现轻型化,既然用枪不行,那么对付这些轻装甲目标,冷战的双方一方面是大量配备反坦克导弹,在步兵班里边是大量配发火箭筒,而通用机枪处于一个即将被淘汰的地位。
尽管有兰博做广告,但是M60还是被美军淘汰,用比利时的MAG取代。


但是,之后爆发的所谓反恐战争是一场和原来美国和俄国设想的战争完全不一样的战争,大规模的坦克会战没有出现,反而是以轻步兵为主力的治安战成为了主要的作战方式,这种情况下,通用机枪原来威力不足的问题没有了,就算是现在身穿护甲,也不能保证对7.62全威力步枪弹免疫,而通用机枪的重量和12.7机枪相比又是十分的亲民,步兵班加强上一挺通用机枪没有什么问题,通用机枪的火力又弥补了小口径步枪600米以外威力不足的缺点。

但是,这个时候各个国家都没有再重新研制新的通用机枪,而是把原来准备淘汰的通用机枪重新搬了出来,这个嘛,本身这一批通用机枪的性能都还不错,能够满足现在的任务要求,同时这一批通用机枪经过多年的使用,已经是改的没有什么问题了,可以说已经是极其成熟的产品,那么既然有现成的货架产品,自然不用研制新的通用机枪了。


有痰



通用机枪是德国人发明的,由于一战战败在《凡尔赛条约》的规定下德国不得发展重机枪...但希特勒上台之后为了一雪前耻,开始整军备战,绕过了《凡尔赛条约》发展出了MG–34通用机枪,该枪使用既可以配备给步兵班,也是营连分队的主要支援武器,由于与98K步枪使用的子弹一样它的通用性能非常好 使用两脚架的时候MG34可以当班用轻机枪使用,如果使用三脚架就是重机枪,甚至使用专用的高脚架也可以当高射机枪,并且可以使用该枪的平台也非常多,所以MG34和它的改进型MG42通用性能非常好。
MG42高脚架状态,就成了高射机枪。

由于MG34/42在二战期间表现优异,二战结束之后美苏也开始研制自己的通用机枪,比如说:苏联的PK系列、美军的M60,但为了提高机枪的威力通用机枪并不使用中间威力步枪子弹或者小口径子弹,而是使用大威力步枪子弹,PK使用7.62×54R弹、M60使用7.62×51弹,只有这样通用机枪的目标适应能力才能得到保障,否则使用现代步枪子弹威力显得过低,有可能连砖墙都打不透,也就失去了火力支援的意义。
美军M60通用机枪,所有的越南战争影片里都能看到它,就连“兰博
”也用它来展示“肌肉男”本色。

但是,随着现代战争的需求改变“通用机枪”越来越不招人稀罕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威力太低,7.62毫米大威力步枪子弹理论上来说可以在600米外击穿3毫米厚冷轧钢板,但是仍显威力太低,现代步兵都已经有了防护,而且行军当中有了车辆机动,与这类敌人交战机枪口径就得上升到12.7毫米才能击毁,而且现代步兵连队的武器装备也比较细化了,通用机枪威力和射程不上不下变得地位很尴尬。往上比不过大口径机枪,往下子弹与步枪不通用,增加了后勤负担。

7.62子弹对现代军用直升机来说根本起不到击落的作用,几乎就是浪费弹药。

由于在步兵营连分队武器装备当中地位尴尬,所以通用机枪在1970年代之后也就不发展了。


皇家橡树1972


受到传统的枪械口径,已经不能现代战场条件细化的需要。简言之,现有的大库存量口径的子弹,实际上并不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