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法王廟在韓城西莊鎮。建於宋真宗乾興之末(公元1022年)。現存寢宮,系清代重修,富麗堂皇。獻殿保持了元代建築的風格,樸素大方。明崇禎五年勒的碑記:"法王姓房,字百虎,唐末西莊附近人,相傳為屈原後裔,壽一百一十歲。修道於靈貺觀(地址在法王廟前的道院)。因靈通帝夢,用針砭之法,使太子降生(指宋仁宗趙禎),朝廷有感而冊之。至仁宗聽政,追封為嶽法王隧建廟祀之。"

又云:"法王善禁咒之術,宋真宗病疽,諸醫不效,一夕夢一神人怒目巨睛,乘虯龍而下,以水巽之者數四,香汗淋漓,頓覺體輕,如無病者。然帝問卿系何人?對曰:"臣家在韓城西莊槐柏相抱處",又先其姓氏家屬。詔訪所居,果得其地,遂建廟祀之,封號法王。自宋、元、明、清各低,香火甚盛。"疾病痛楚,禱輒應焉"。此雖系神話,但西莊井溢村迄今仍有房姓後裔。據年長者談,產有槐柏相抱樹兩顆,現不復存在。前的靈貺觀,有法王房寅之墓,用磚築有塔。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昝村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普照寺位於韓城市東北10公里昝村鎮吳村,建在10餘米高的古寨堡南端,居高臨下,頗有虎踞高山之勢。近年來,經過修繕保護的普照寺,被當地人稱為韓城的”布達拉宮”。1999年開始在此建設的陝西省元代建築博物館也已初具規模,。

普照寺據記載,創建於元延佑三年即1316年。在普賢菩薩的腹內,曾經發現元代紀年“泰定丙寅五月”,也就是公元1326年,可以算是陝西現存最早的泥塑佛像了。普照寺是一組罕見的元代典型古建築群,佛像塑造逼真豐滿,天花板為珍貴繪畫。建築、塑像、繪畫融為一體,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寺廟建在十餘米高的古寨堡南端,寺門向南,拾級面上,居高臨下。大佛殿雄偉壯觀,面闊五間,進深六橡。殿內有佛龕,龕上部有藻井,藻井有繪畫,共130幅佳作,其中人物畫33幅,花鳥蟲魚畫97幅,筆黑生動,情景逼真,形態各異,堪為珍品。專家認為板畫為元代作品,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龕內有五尊彩色泥塑像,坐在工字蓮花須彌座上,面相豐滿,神態自然,古雅莊嚴,呈說法狀,通高4.2米。左右站著釋迦十大弟子中的阿難和迦葉兩尊塑像,各通高2米。一個雙唇緊閉,雙手合十。一個面帶笑容,拱手而立。兩邊龕內是兩尊菩薩塑像,均盤膝坐在工字蓮花須彌座上,通高均3.6米,左邊是文殊,右邊是普賢。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紫雲觀

紫雲觀俗稱薛村庵。位於韓城老城西北的象山腳下,在象山中學校內。坐北向南,殿四座、房九間。經鑑定其中的三清殿為元代建築。

三清殿,建於高臺上,樑架抬梁式,四椽木伏,用二柱,斗拱外挑四鋪作,出單抄,垂拱,計心造,內轉為四鋪作出單抄。其特點是外跳無昂,轉角鋪作無角神。灰布筒瓦,琉璃脊、獸吻。正脊為琉璃筒瓦,九脊六獸足姜蹉踏道。

除三清殿外,還有三聖殿、四聖殿、猶龍殿各一座。觀內現存石碑為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立。

紫雲觀一組共六座建築就被整體遷移至普照寺,這六座建築是完全按照原先的方位和平面格局在新址佈置起來的。在中軸線上分別是山門、三清殿、猶龍殿。三清殿前左右各有三聖殿、四聖殿,猶龍殿前左右有廂房,三清殿為紫雲觀主殿,小小的三間,結構也很簡單;此殿最引人注目之處也許是正脊上一對精美的元代琉璃鴟吻。猶龍殿為紫雲觀後殿;東、西兩側還各有配殿兩座。和高神廟三殿的精工細作相比較,紫雲觀的殿宇,體量小,結構簡單。可是整體看來,卻是以小見大,氣象堂皇,顯現出中國傳統建築獨到的空間組合魅力。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民居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紫雲觀三清殿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高神廟三殿

高神廟的三座殿宇,原址在老城南郊蘇村外突起的高臺上,每逢舉行廟會的時候,四臺戲爭奪觀眾,在當地極富盛名。1999年被遷移至普照寺高臺前空地的東側。佈局十分怪異,三座建築分前、後兩排,一座緊挨著一座地矗立在一起。三殿體量相近,形制相仿,建造的年代也偏晚,應該是韓城本地比較成熟的元代建築的典型。遷建完全忽略了古廟的原來格局:建築原先的方位、其各自的功能,以及建築之間的組合關係……,這些對於研究高神廟亦或韓城地方民俗、史志來說極其關鍵的信息,都已經在遷建中損失殆盡。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天圓寺大殿,原址在城北大池埝鎮西原村,現在被用作博物館的大門。如果說普照寺大佛殿是以繼承前代風格為主的話,天圓寺大殿則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懸山式的屋頂,斗拱下出現了元代標誌性的大簷額。前、後簷明間各用兩根粗圓的八稜石柱。柱面的浮雕花卉卻是典型的金代風格,後簷柱上果不其然地發現了金代承安四年(1199)的施柱題刻。從整體風格上來看,天圓寺大殿雖不失醇厚,卻更多的顯現出質樸和粗獷。

韓城《法王廟》《普照寺》《三清殿》三處國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