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委員提案促進城北片區“顏值”“氣質”雙提升

碧草青青、城牆美景、遊人如織……去年8月1日,廣安城北濱江路600米長的古城牆正式對外開放,迅速成為市民和遊客朋友圈的網紅“打卡”地。從廣安人印象中的“十年九淹”之地,到既有“顏值”又具“氣質”的濱江景觀區,廣安城市的發展變化,與廣安區政協委員的高度關注密不可分。

一份委員提案促進城北片區“顏值”“氣質”雙提升

一份委員提案促進城北片區“顏值”“氣質”雙提升

在去年廣安區政協五屆四次會議期間,我區政協委員黃建鋼提出《關於推進廣安老城區改造的建議》提案,呼籲正視城北片區存在的建築老化、交通阻塞、環境差、停車難等現狀,及時啟動老城區升級改造工作,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

記者得知,該項提案得到廣安區委區政府及區政協領導的高度重視,並將提案交由廣安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進行辦理落實。“我們成立舊城改造指揮部辦公室和實施城市提質工作專班領導小組,確定了全區實施舊城改造的內容、範圍。”廣安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陳維波介紹。

據悉,廣安區舊城改造做到高標準設計,圍繞“突出特色、彰顯歷史文化和老城繁華魅力”的總要求,以及“保護、提升、疏導、傳承、互補、發展”的規劃理念,形成了“兩點一線一片”的總佈局。“‘兩點一線一片’指城北體育場和東門廣場、濱江路沿線、水塘堡和新南門片區”陳維波告訴記者,“通過規劃改造,建成推窗見景、城在花中和城在樹中的商貿文化綜合居住區,集休閒、娛樂、歷史文化和紅色記憶於一體的旅遊公園城市。”

一份委員提案促進城北片區“顏值”“氣質”雙提升

記者獲悉,廣安區完善洪洲大道升級改造和濱江路景觀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做到優化城區道路佈局,增設人行天橋,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幷包裝廣安區停車場及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擬打造老城區特色街區、改造升級47條主次幹道及修建停車場及配套服務設施。

一份委員提案促進城北片區“顏值”“氣質”雙提升

“2019年來,老城區啟動實施大規模的城市提質改造工程,在包括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內的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各項工程建設加快推進並取得明顯成效。”陳維波介紹。據悉,老城區雨汙管網改造工程幾乎覆蓋整個城北片區,主要包括建設洪洲大道、北辰大道、渠江北路、廣門路和香江國際路段在內的5條箱涵,另外建設3條排洪渠和部分渡槽,共涉及50公里的雨汙水管網工程,已於2019年11月底全面完工並投入使用。

洪洲大道升級改造工程是廣安區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又一傑作。我區將原洪洲大道中央的綠化隔離帶改成車行道,使原來的雙向四車道變為六車道,在兩側修建非機動車隔離帶,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分流行駛,消除安全隱患。為方便市民過街,我區在洪洲大道西段(濃洄辦事處段)和中段(北辰湖公園段)分別建成一座人行天橋。同時,還對全路段破損的人行道彩磚換成花崗石,並統一栽植10餘米高的銀杏樹,安裝新式路燈,在綠化帶種植鮮花……“2019年7月底竣工後,洪洲大道成為連接城南城北、通往濱江旅遊帶的主要交通幹道、景觀大道和商業大道,城區道路擁堵問題得到極大緩解,城市形象得到明顯提升。”居住在洪洲大道西段的市民楊明君高興地說道。

一份委員提案促進城北片區“顏值”“氣質”雙提升

作為網紅“打卡”地的濱江路景觀工程,按照國家4A級景區的標準打造,用仿古藝術的形式再現了廣安古城牆、廣安古十六景等廣安老城記憶,自對外開放以來,已成為“濱江之城”的又一張閃亮名片。“對大家十分關注的停車場及配套設施建設,目前已完成可研報告和‘兩評價一方案’,重點及一般道路規劃設計方案已通過審查,包括濱江路沿線立面風貌塑造的特色街區設計方案已初步形成,可望在2020年初開工建設。”陳維波透露道。


全媒體記者:張國盛 通訊員:周歧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