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與融資客加倉保險股 中國平安年內被融資客買入56.1億元

本報記者 蘇向杲

2020年以來,保險股持續受到外資和融資客的青睞。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前7個交易日,A股市場上7只保險股合計被融資買入額達73.3億元,加上外資對中國平安9.6億元的淨買入額,總體來看,保險股今年以來已被外資與融資客合計買入82.9億元。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平安年內被融資客和外資買入的總金額已有65.7億元,這一數據在所有保險股中高舉榜首。

槓桿資金與外資扎堆買入與保險股2019年全年業績有望預喜不無關係。萬聯證券分析師繳文超對此分析稱,受益於減稅新政實施與投資大幅改善,上市險企2019年全年利潤有望高速增長,此外,由於2018年四季度上市險企淨利基數較低,預計2019年全年增速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融資客73億元買入保險股

年內融資客與外資持續加倉保險股,其中,中國平安最引人矚目。

從槓桿資金佈局情況來看,開年前7個交易日,中國平安、中國人保、新華保險、中國太保、中國人壽、西水股份、天茂集團,分別被融資客買入金額達56.1億元、5.3億元、5.0億元、2.6億元、2.0億元、1.3億元、1.0億元,合計被買入金額達73.3億元。其中,中國平安被融資買入額佔保險股的76.53%。

與此同時,外資今年以來也密集佈局保險龍頭股,數據顯示,年內中國平安合計被外資淨買入額達9.6億元。雖然暫無其他A股保險股被外資淨買入具體金額數據,但根據滬深港通中央持股結算記錄,中國太保、中國人壽、天茂集團、新華保險這4只個股年內均呈現外資增持態勢。

實際上,《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從去年年底開始,外資便持續買入中國平安。數據顯示,2019年12月份,外資流入呈加速趨勢,中國平安單月淨買入額達40億元,超全年累計淨買入額的一半,滬港通持股佔中國平安流通股比例上升0.47個百分點至8.36%。

外資緣何扎堆買入中國平安?申萬宏源證券有分析指出,中國平安業績增速顯著領先行業,作為典型的綜合金融集團,其業務發展呈現兩大特色,一是戰略佈局前瞻性,在原先的金融牌照優勢上融合技術優勢,輕重資產結合均衡發展,二是業務協同的最大化,各項業務協作形成集團內部充分的交叉銷售,深度服務客戶。除此之外,中國平安的多元化產品累積了豐富的客戶基礎,疊加後續領先的金融科技加持,每年營收1%投入於科技研發激發持續創新,其傳統金融業務仍保持優勢領先地位。

保險股去年業績大概率預喜

受益於投資收益大增、降稅紅包、低基數等利好因素影響,去年以來A股保險股普遍取得靚麗的業績增速,股價也隨之水漲船高。縱觀保險股去年全年業績,預喜概率大。

“受益於減稅新政實施與投資大幅改善,上市險企2019年全年利潤有望高速增長。在兩方面因素影響下,2019年前三季度五大上市險企歸母淨利潤合計2446億元,同比增速高達86%,由於2018年四季度基數較低,預計2019年全年增速仍有提升空間。”萬聯證券分析師繳文超認為。

具體到投資方面,2019年權益市場大幅回暖,上市險企投資收益率明顯改善,國壽、平安前三季度總投資收益率分別高達5.7%、6.0%,明顯高於5%的長期投資收益率假設,對淨利潤貢獻較大。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四季度以來,A股市場各大股指均取得不錯的漲幅,由於險企權益投資對淨利影響顯著,因此,上市險企2019年全年淨利大概率與前三季度增速保持一致或略有上漲。

此外,2019年5月底,財政部和國稅總局聯合發佈《關於保險企業手續費及佣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公告》,調升佣金手續費稅前扣除比例,人身險行業從10%升至18%,財險行業從15%升至18%,使得稅前扣除金額明顯提升,保險業高稅負壓力大幅緩解,同時將2018年追溯調整金額一併反映至2019年報表。

保費層面,從已經披露的數據來看,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在去年前11個月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23萬億元,同比增長8.95%。去年12月單月保費雖未披露,但對淨利增速影響小,去年1月份到12月份的保費增速有望保持穩定。

從去年保險股股價表現來看,中國人壽股價2019年漲幅領先,累計漲幅達到71%,緊隨其後的是中國平安,去年全年漲幅達52%。除此之外,中國人保在去年全年上漲41%,中國太保在去年全年上漲33%,天茂集團在去年全年上漲25%,新華保險在去年全年上漲16%,西水股份則累計下跌了12.6%。從漲停天數來看,中國人保在去年全年共有7個交易日漲停。

從2020年以來這7個交易日來看,新華保險、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中國人保這4只保險股年內股價收正,其中新華保險股價漲幅最大,達2.38%。此外,西水股份、中國平安、天茂集團這3只保險股股價略有調整,年內股價微跌。近期也有多家券商也表示,看好保險股2020年“開門紅”及股價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