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儿媳生病,婆婆不愿拿钱看病,不治身亡后,高调给儿子续弦

婆媳矛盾自古已有,民国时期更是兴盛,徐家父母与陆小曼便是典型。

只不过,陆小曼与徐家父母的矛盾,是由徐陆婚姻“不道义”开始,这种婆媳矛盾,倒也情有可原。

但民国时,吴征兰与婆婆的矛盾,却来得相当诡异。作为民国才子顾颉刚的妻子,吴征兰安分守己,相夫教子,最后却因婆婆的嫉妒而丧命。

民国:儿媳生病,婆婆不愿拿钱看病,不治身亡后,高调给儿子续弦

一、木已成舟,只能培养感情

顾颉刚出身民国大家族顾家。顾家到他这一脉,是五代单传。因此,顾颉刚一落地,便成了家中珍宝,物质不缺,教育顶好。

13岁那年,顾家长辈开始张罗为他定亲。在古代,男子13岁定亲并不小,但放在民国,确实有些着急了。

但对于顾家来说,一脉单传的血脉不容有损。顾颉刚如今学业如此优秀,将来远行游学成为必然,于家人而言,那时唯有他妻儿双全,才能让人放心。

民国:儿媳生病,婆婆不愿拿钱看病,不治身亡后,高调给儿子续弦

几番挑选之下,顾家看中吴征兰。吴征兰同样出身大家,相貌不错为人温柔。她的年纪虽说大了几岁,但好在不识字,能够安心相夫教子。就这样,顾颉刚与吴征兰成为未婚夫妻。

5年后,他们正式结为夫妻。

在这件事情上,顾颉刚有过反对,可胳膊如何拧得过大腿,他的反对没有任何意义。

不情不愿地结婚,顾颉刚心中是有怨气的。他忍不住辗转反侧:如此一个没有感情基础、没有共同语言的妻子,日后要如何相处?

在顾家心中,吴征兰只要能传宗接代,照顾好顾颉刚,便足矣。但在顾颉刚心中,这恰恰是最无用的。

民国:儿媳生病,婆婆不愿拿钱看病,不治身亡后,高调给儿子续弦

然而,木已成舟,他所能做的,唯有尝试改变吴征兰,改变这段婚姻。

二、识文断字,举案齐眉

吴征兰虽然是个标准的封建女子,但毕竟出身大家,见过世面,为人也聪颖。顾颉刚教她识文断字,她虽不是一学就会,但总归是反响不错,没多久就能写信了。

在渐渐地相处中,他们夫妻从最开始的不理睬,到最后的拉话闲聊,感情也在慢慢加深。

看见儿子儿媳关系如此之好,婆婆本应该高兴,但顾颉刚的母亲,却油然而生一股失落感。曾经,儿子的无话不谈是对着自己,如今他对着另外一个女人。

民国:儿媳生病,婆婆不愿拿钱看病,不治身亡后,高调给儿子续弦

小俩口的日子越过越滋润,婆婆的心情却越来越差。一来,儿媳的肚子久久不见动静,二来,儿子渐渐“有了媳妇忘了娘”。

于是,婆婆开始行使她旧式的权力,变着法地使唤吴征兰。

有时候,婆婆还会挑唆祖母,一起为难吴征兰。

顾颉刚心知这是封建大家族的陋习,也自知非他一人之力可改,因此大多数的时候,他都选择沉默,只在过分之时会当个“和事佬”。

而吴征兰呢?

好不容易熬过丈夫的冷落,如今又要面对婆婆与祖母的刁难。

民国:儿媳生病,婆婆不愿拿钱看病,不治身亡后,高调给儿子续弦

后来,顾颉刚干脆北上求学,只剩下吴征兰面对“风暴”。为了让丈夫安心,吴征兰也从不会将家中烦心事告诉他。

吴征兰不说,顾颉刚便假装不知。

三、害死儿媳,立马要续弦

1917年,吴征兰生下第二个女儿,月子里因为观大丧而病倒了。起先,也没人太过关注,只当是普通风寒,谁料不久之后便恶化了。

顾颉刚要求将妻子送到医院治疗,但婆婆却认为医院费用太高,只在家里找郎中看看便作罢了。此时,远在北京的顾颉刚哪里知道,吴征兰已经病入膏肓。

民国:儿媳生病,婆婆不愿拿钱看病,不治身亡后,高调给儿子续弦

如果说,起先不给吴征兰看病,是婆婆婆小气加“嫉妒”,那么如今便是她的无知。在吴征兰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她还带着儿媳去求偏方、服香灰,相信江湖术士。

顾颉刚得知后,赶紧从北京回家。他看见眼前的妻子,瘦骨嶙峋,住在一个乱糟糟的房间里,当即表示,要给妻子换房间,改善居住环境。

但很可惜,这件事,最后在母亲的躲闪之下,不了了之。

两个月后,吴征兰去世,留下两个女儿。

民国:儿媳生病,婆婆不愿拿钱看病,不治身亡后,高调给儿子续弦

对于吴征兰的死,顾颉刚心中十分愧疚,就此发誓此生不再娶。

然而,就在他发誓没几天,父母便逼上门要求他续弦,理由便是照顾两个女儿。

起先,顾颉刚也是断然拒绝,但看见牙牙学语地女儿,他又心软了。他一个男人,如何照顾如此年幼的女儿?何况,他的学业还尚未完成。

民国:儿媳生病,婆婆不愿拿钱看病,不治身亡后,高调给儿子续弦

寥寥数月之后,顾颉刚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殷履安,就此有了第二任妻子。只不过,从后续的事实来看,这位妻子的境遇也并不好。

殷履安去世后,顾颉刚又娶了第三位妻子张静秋。此后,他与张静秋相伴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