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玩具被別的孩子搶走了,這個時候父母怎麼做才好?

笑出小虎牙


孩子的玩具被別的孩子搶走了,這個時候父母怎麼做才好?

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我們會發現生活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父母我們需要言傳身教,育兒無小事,孩子也會慢慢學習父母的處理方式,養成自己的習慣。


孩子的玩具被別的孩子搶走,這個是生活中最為普遍的一件事,但是也是教育孩子的契機,每一件小事都應該向孩子傳遞正確的觀念。

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大家交流一下。我帶女兒下樓去玩,她也帶著自己玩具下去了,在小區的遊樂場裡面玩,一個小男孩在旁邊一直看著,後來直接就搶走跑了。女兒就跑過來哭著說自己的玩具被人搶走了。


這個時候我並沒有立刻去找那個小朋友要過來,先和自己的女兒溝通一下。我說是不是你的玩具還沒有玩好就被小哥哥拿走了。她哭著點頭,還哽咽著講那是我的玩具。我說那個小哥哥做錯了,想要玩別人的玩具是要經過別人的同意才可以。那媽媽陪你去要過來。

我還沒去,那個小男孩的媽媽就帶著小孩過來,手裡拿著玩具,也道歉還給了我們。

當然生活中遇到的情況可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家長也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但是無一例外應該培養的是孩子的物權意識。我的東西我有支配權,需要詢問我的意見,而不是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搶。

其次是孩子的分享意識。我的東西可以給你玩,你的東西可以跟我玩,我們是朋友,學會分享,應該是孩子自發的分享,而不是家長強制性的分享。

每個家長都在育兒的道路上摸索,都希望寶寶未來的人生可以陽光自信,加油,家長!


美妞酷寶兒


曾經有過這樣的遭遇,兒子帶一輛合金汽車玩具到小區玩,有個男孩看好了兒子的玩具,想從我兒子手裡拿車玩。陪他一起的老人把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塑料車地給我兒子說先換著玩。

後來老人帶的孩子哭著喊著不肯換回來,老人就直接跟帶我兒子下樓的小姨說,先換著玩兩天,過兩天換回來。之後就沒有之後了。

遇到別的孩子搶自家孩子的玩具要區分情況

小姨等我下班回來和我說了這事兒,我就在想,如果我在場怎麼處理,我想還是會分情況的。

一是如果孩子們都比較熟悉自己商定好交換,這是孩子處於交換敏感期,如果價值差別不是太大,第一次不干涉,不過會加強對金錢的教育。

可以試著給孩子做買賣東西的遊戲,讓孩子對於等價交換有個大致的概念。這樣一方面孩子可以享受交換的樂趣,另一方面還能學會認識物品的價值。

二是如果是小朋友硬搶玩具,而自家孩子又能保護的情況下,靜觀其變。

這也是孩子將來進入團體生活,比如幼兒園、小學等有可能遇到的情況,靜觀其變,看看孩子如何應對。

在保證雙方孩子不被對方傷害的情況下,不用去幹涉。

但是還是要注意防止熊家長出手傷害孩子,保證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控制好局面。

三是如果孩子自己處理不了,玩具別搶了。

帶著孩子一起找小朋友或者孩子的家長把玩具要回來。

這是物權界限的問題。

需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玩具,自己有權利擁有和拿回來,而且如果自己解決不了的合理的訴求,父母或者上學以後老師是自己可以依仗的力量。

可以陪著孩子一起,讓孩子平和地跟小朋友說“這是我的”,或者如果玩具在別的小朋友的手裡,可以告訴別的孩子“請還給我”。

一般情況,在家長陪同時,孩子重複這句話3遍之後,別的差不多年齡的孩子就會把玩具還回來,一般小點,被寵壞的,就只能找家長了。

————————
我是晨光微曉,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用,請關注我,點贊轉發支持,謝謝!

晨光微曉


我們小區有個小男孩,2歲多,就特別愛搶別人的玩具,只要小朋友誰出來拿著玩具,他看見了立刻跑過來一把搶走,而且他媽媽一般時候都不管。後來大家看見那孩子出來都會護好自己的孩子和手裡的東西,也會有意無意的躲著他。

那時候我就觀察了一下,小男孩如果搶了我家寶寶的玩具,她們如果沒什麼反應,我一般也不會反應過激。

如果孩子看著我求助的表情,我會問她:“你的玩具還沒玩完,就被哥哥拿走了是嗎?那我們去要回來好不好?你的東西別人沒經你同意就拿走了是不對的,你可以去要回來的。”


因為那時候她們還不太會說話,一般我會帶著她去要回來。如果孩子會表達了,我們可以先鼓勵他們自己去交涉,如果交涉不了,我們要出面。

怎麼要回來呢?我會帶著寶寶蹲下來跟小男孩說:“妹妹的玩具還沒玩完,你要想玩兒得問問她,或者可以拿一個玩具跟她交換啊,阿姨這還有個玩具,現在跟你換,你以後也可以像這樣跟妹妹交換的。”

其實孩子是可以感覺到你的善意的,我從來沒刻意躲著過那個孩子,每次看見他都會對他笑,慢慢的他看見我也會笑咪咪的。可能依舊會搶,但是我去要,他就會給我。

另外,我想說的一點經驗就是,孩子們通常都會在相處中學會如何去處理這種事情,就比如我家寶寶,開始玩具被搶,她們通常都是沒什麼反應的,後面慢慢就會有意識的去保護,到後來會說話了,碰到別人來搶玩具,會大聲的跟對方說不可以,我還沒玩好。



其實這個話題看見很多種版本的處理方式,有的說孩子的問題讓孩子自己去解決,有的說幫孩子搶回來這樣他才會有安全感。但實際生活中,每次遇到的情況不同,家長們的處理方式肯定也是不同的。

我通常會溫和的處理,原因是我家是兩個雙胞胎寶寶,搶玩具這個事兒可以說是一直在上演,每天的哭鬧基本都是和搶東西有關,和別人家的小朋友搶東西可能家長們心裡總是不痛快,但自己家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偏袒的,如果對待別的小朋友也都當孩子看,是不是就不會那麼焦慮、為難呢?

自己的孩子每天也都是在吵吵鬧鬧打打搶搶中度過的,你不可能一直去幫助他們解決的。比如之前大寶一直搶妹妹的東西,而且總會動手,妹妹通常不會還手。但慢慢的我發現妹妹學會反擊了,她不會主動招惹姐姐,但姐姐如果動手了或者觸犯她利益了,她會毫不客氣,而且出手很重。這就是日常生活中教會她的吧。


所以,小打小鬧的就隨孩子們去吧,但孩子如果像你求助了你也一定不要坐視不管,但也不要太過激,其實都是孩子,特別是我覺得不要在自己孩子面前言語犀利的去指責搶東西的小朋友,很多時候寶寶可能並沒有那麼在意,即使當時在意了過一會兒可以就好了,或者又玩兒到一起去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這種情況挺多見的,尤其是在小區的公園裡玩時,經常可以遇到別人家的孩子來搶自家孩子的玩具,也會遇到自家孩子去搶別人家的玩具。我一般會這樣做:

靜觀其變 不得已時必須出手保護孩子和孩子的玩具

記得有次在小區公園裡,一小哥哥趁著孩子玩滑梯的時候,搶了孩子的電動挖掘機。孩子急得立馬飛奔過去打算搶回來,可小哥哥又高又壯,孩子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我看情況不對,就對那小哥哥說,“你搶了小弟弟的玩具,這樣對嗎?”那小哥哥不理我,繼續玩他的。他媽媽就在一旁邊道歉邊讓小哥哥還給我家孩子。我家孩子見大人都插手了,可小哥哥還不還,就直接急哭了。

這時,我就直接去把那玩具從小哥哥手上奪了回來,交到孩子手上,告訴他“如果你的玩具被搶了,我們可以先和人家好好溝通。但若是人家不願意還給你,而且態度也不好,那你就可以直接去搶回來了。如果你力氣不夠,那媽媽會幫你搶回來的”。

孩子聽到我這樣說,覺得更委屈了,頓時放聲大哭。但我知道他的心是安定了,因為他知道無論何時,我都會保護他和屬於他的東西。

為什麼不強制孩子分享

很多媽媽其實如果自己家孩子的玩具被搶了,第一時間都會要求孩子強制分享,大多會說“沒關係,你讓別人玩玩,不要這麼小氣”之類的話。


但我覺得這樣是不對的。玩具本屬於孩子,讓誰玩他來決定,更何況是被搶走的。強制孩子分享,只會導致產生逆反心理,更加不懂分享。

分享是自然而然的,是建立在愉快的友誼上的。孩子之間的爭奪也好、和睦也好,都先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去判斷。如果發現孩子解決不了,那作為大人,肯定是要出面保護自家孩子的,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當我家孩子搶了人家的玩具時

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家孩子也會去搶人家的玩具。我也不會立馬責備,我只會反問他,如果你的玩具被別人搶了,你什麼感受?

一開始他不懂,但經過多次,他也嚐到了被搶的滋味。他慢慢就會懂的。

記住,責備永遠沒用。解決孩子的問題 ,只能靠引導和包容。


寶藏媽媽


我現在就是帶著我崽住在農村,因為我們這兒孩子比較多,差不多的有八九個,孩子在一起玩耍總會搶玩具的,並不是別人家沒有,而是還是都是喜歡別人家的玩具。這是大多數孩子的心裡。



每次有人帶著孩子來我家玩我都會主動叫我家寶寶去拿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如果別人來搶我孩子的我都會說,我們要分享玩具給別的小朋友,以後你去別人家他們也會給你玩的,如果不分享以後沒人會跟你玩了,大家都不喜歡小氣又愛哭的小朋友。


他從會走路我就教他這些,現在只要有人來我家他就會帶著別的小朋友去我們放玩具的房間玩。

我們樓上的人家就是奶奶帶著的,只要人家搶她家孫女玩具,她就會說,你看著你兒子別逗她哭咯,別搶她玩具咯,還給我孫,就這樣久了,只要別人去她家玩就是這樣說,去別人家裡玩也一樣,說什麼把玩具給她孫女,別逗她孫女哭,現在她帶的兩個孩子都是這樣,自己的東西不給,別人家的也要。

我覺得孩子現在的教育最重要,不要以為他聽不懂,孩子其實是很聰明的,只要你多說說就會好很多。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四次,慢慢地他自然就懂了。


歲影流年vicy


孩子玩具被別人搶走,或是被別的小朋友打,父母心裡確實很惱火。以前,我也是崇尚“與人交,和為貴”。平時也是引導孩子多分享,勿打人。後來我發現,這樣行不通,你不動手不代表別人不動手。後來我就跟孩子說:遇到事情先用嘴說,實在行不通的話,別人怎麼打你你就怎麼還回去。

我記憶深刻的一件事是:

一次帶豆豆去小區騎自行車,恰好一個小姐姐遛她的小兔子。豆豆看著可愛,很想摸一下。我看出孩子的渴望,就說:

“豆豆,你很喜歡兔子是不是?那你應該對姐姐說什麼呢?”

“姐姐,我可以摸摸兔子嗎?”

“當然可以啊。”

正當兩個人玩得開心時,一個小弟弟過來了,他也想看小兔子,一把就把豆豆推到在地。豆豆沒理會,爬起來繼續看兔子。弟弟又推他一把,說:

“走開。”

豆豆依然沒理會,看豆豆不在意,我也就沒動聲色,可是,我心裡怎麼說都還是不舒服的。當弟弟第三次拉豆豆衣服時,豆豆站起來大聲呵斥到:

“弟弟,你不可以拉我的衣服你知道嗎?”

弟弟瞬間被唬住了,他媽媽立馬出來解圍。我心裡那叫一個爽啊!

如果你擔心孩子身體弱被欺負,那就鍛鍊身體,讓她強壯起來。

如果孩子遇到無助時,大人第一時間不應該是指責孩子沒出息、膽小之類的,而是維護她。

平時的時候引導孩子學會社交,推薦《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一書,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鼓勵她跟別人交往,遇到實在蠻不講理的孩子可以選擇避開,不打交道,咱不缺那麼一個朋友。


大劉教育


說說我家的寶媽的做法吧,雖然對待我們家寶寶的作用很大。

我們家寶寶天生膽小、含羞,不願意接觸陌生人,包括陌生的小朋友。在被小朋友欺負或者搶玩具時,有時候的表現是“茫然”。就是不哭不鬧,也不去搶回來,可能孩子想“為什麼要拿走我的玩具”那種。

後來長大到2歲多後,有了對物品所有權的概念,一般被搶了玩具,不會哭鬧,會跑過來給我們說,有時也會跟著搶玩具的小朋友後邊,一直小聲唸叨“那是我的,還給我”。

我和寶媽最開始的想法是,避免孩子被欺負,這樣躲著避免孩子糾紛,好像也算是保護她自己吧。可後來寶寶3歲了,我們發現,這樣不行。因為寶寶更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所以,後來被搶了玩具或者在玩公共遊戲設施時,寶媽都會帶著寶寶,去找小朋友要回來,或者給其他小朋友說,這是公共的,一起玩的時候要排隊。

現在,寶寶的膽子大了一些,知道主動去和小朋友溝通。

其實這種事情的處理辦法是根據每個寶寶的性格來教育的,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像我們家寶寶膽小怕事,就要往強勢一點的方向去教育。

如果寶寶本來就膽大,被搶玩具後就出手搶回來的,就不能這麼教育了,可以往分享啊、講道理這類方向去教育。比如膽大寶寶被搶玩具後,可以告訴寶寶,去和搶玩具的小朋友說,沒經過允許,是不能搶玩具的,在通報過後沒有得到回應,並且自己不願意別人玩自己玩具的,就可以搶回來。

總之,搶玩具這種事情,一般是不能容忍的,不然養個受氣包孩子。

一點要寶寶懂得:

1、自己的玩具可以交換、可以分享,但不能別人搶。

2、自己先要禮貌的討要,討要無果可以搶回來,不能被人隨便欺負。

3、公共玩具或設施,一定要排隊玩。


楠秋爸爸育兒經


同樣的問題我剛剛經歷過,我的做法是全部交給孩子來選擇,他如果同意給別的小朋友玩,就可以讓那個小朋友玩,但是那個小朋友需要為他搶人的行為道歉。如果不同意的話,就鼓勵他過去同那個小朋友講道理,要回自己的玩具。說說我們那天發生的事情吧。

前幾天帶兒子到樓下玩,因為剛給他買了一個拉風的電動賽車,一經開啟,燈光閃爍,聲音悅耳的,不出意外的剛到了樓前的廣場就圍過來了一群小朋友。

現在大部分的小朋友們都是很有禮貌的,圍過來的小朋友們大概分成三類。一是膽子比較小,不敢過去,只是遠遠的看著,眼中有著羨慕的神采。二是膽子比較大的,直接走過來,和兒子聊天說說這個車好看走得快之類順便摸摸。三就是直接上手搶著要玩的。那天就正好碰上了一個這樣的孩子,兒子剛把車子停下來就衝了過來,直接拉著兒子下了車,看架勢是要直接上去玩。

我及時的制止了他,先把他隔開然後問不知所措的兒子,要不要給這個小哥哥玩一下你的賽車。兒子的回答很懂事,可以。然後我才同那個孩子說,這個寶寶願意給你玩他的賽車,但是你剛才把他拉下來的行為很不好,你需要和這個寶寶道歉。然後就是我自己想看到的結果,那個孩子同兒子道了歉並且和兒子說了謝謝,兒子也並沒有因為這件事情心裡面有什麼陰影。

我覺得這件事情我做的還算正確,寫出來供大家參考吧。


開心爸爸的日記


我兒子三歲多,有一次去商場玩具區玩積木,我兒子剛搭好,這時一個兩歲多的小男孩跑過來了,一巴掌就把積木拍塌了,我兒子就跟他嚷了兩句說,這是我搭好的積木,不要拍。那個孩子還是繼續拍,他媽媽就在旁邊坐下來,一聲不吭,我兒子就去抓他的手不讓他拍了。那個孩子看到積木拍塌了就在旁邊自己玩。我兒子當時很生氣,我也覺得這孩子有點淘氣,不過當時沒有說啥,就說了一句,小弟弟會跟你道歉的,他只是想跟你玩。結果那個孩子一聲沒吭,他媽媽就那樣看著。我當時有些火,然後接著我跟孩子繼續搭積木,剛搭好,那個孩子又來推,他媽媽又一聲沒吭,當時我就生氣了,說了一句,這是哥哥剛搭好的,你不要推了!他媽媽好像還挺不滿意的對那個孩子說,過來,在這邊玩!語氣很不好!當時挺無語的!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我覺得,應該正確對待孩子的對與錯,讓他明白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從小應該培養是非觀。


蒲公英也可以很美麗


關於別的孩子搶自家孩子的玩具這種情況,先分享一下我們家孩子的經歷。

兩歲半前的元寶被別人搶走玩具,他是蒙圈的,會反應不過來,然後跑到我身邊大哭,吵嚷著要回家,後來碰見這種情況我的處理方式是先制止對方的孩子從元寶手上搶走玩具,然後嚴肅的告訴這個孩子:”寶貝,這個是弟弟的東西,你必須經過弟弟的同意才可以分享給你,否則你不能搶的,知道嗎?“然後,我會問元寶,你願意把手裡的玩具給小朋友玩嗎?當徵得元寶的同意後,我才會鬆手。當元寶不願意時,我會鼓勵元寶說出自己的不願意,告訴對方不喜歡你這樣的行為。

從心理學上看,孩子從兩歲開始,慢慢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開始對物體進行歸屬權劃分。這個玩具是你的還是我的,還是大家共享的?物權感的建立,對孩子相當重要,它是孩子安全感發展的重要階段。

在這個時期,家長必須有明顯的界限感,合理引導孩子學會分享,而非使用家長權威,暴力迫使孩子讓出“使用權”或“物權”。在別人試圖拿走自己玩具等類似事件中,父母是孩子心中最權威有力的裁判。明智的家長這樣做: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抱抱

如果孩子的東西被別的孩子粗暴的搶走了,父母首先要給難過的孩子一個真誠的擁抱,告訴他父母瞭解他此刻的心情,認真傾聽孩子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切忌不要粗暴地打斷他的話,簡單地制止他繼續難過。孩子的情感第一時間得到了安撫,會覺得受到大人的重視,而不會由此及彼,切換到另外一種不良情緒中去。

堅定地維護孩子的物權。

如果是在父母不在場的時候發生被搶的情況,要有理有據地幫孩子拿回屬於他的東西。同時,要教會孩子,如何在父母不在場的情況下,堅定地抓住東西不放,勇敢跟搶東西的小朋友說“不,不是你的東西,我不喜歡你這樣的行為”,正確維護自己的權益。

曾經在小區裡看到一個場景:上小班的茜茜和慧慧是好朋友,平時形影不離,那天,老師獎勵了茜茜一枚小戒指,茜茜在慧慧面前炫耀個不停,慧慧看見了很眼饞,也想戴一下,慧慧媽媽看出了孩子的小心思,本來兩家媽媽關係就很好,慧慧媽媽讓茜茜給慧慧戴一下,可是茜茜死活不肯,茜茜媽媽看見慧慧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有點不好意思,直接上前,把茜茜的小戒指取下來,給慧慧,說,慧慧不哭,阿姨給你。可是,這麼一弄,茜茜也不願意了,也開始嚎啕大哭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作為圍觀者,和別人一起破壞自己內心的秩序,這會極大地傷害到孩子。甚至,我們這些“懂事”的大人,總是作為“幫兇”,要求他們做出讓步。在孩子成長的某些階段,這些“讓步”在孩子眼裡,是不可理解的錯誤行為。

教孩子學會分享和應對

父母可以採取與孩子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學會用禮貌有分寸的方式解決類似事件。

其實很多時候小區內的孩子搶玩具,只是暫時沒有物權意識而已,其實並無惡意,這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輪流玩,或交換玩具,讓孩子學會分享。我現在帶元寶下去玩,一般都建議他帶一件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同時,為了避免孩子手裡的東西被搶走,我會讓他在家和大寶姐姐,當別人上來搶東西時,他應該怎麼應對,練習的多了,孩子的東西就不那麼容易被搶走了,也知道該如何獨立解決,而不是一味的哭著向父母求救。

說在最後的話:如果有人搶了孩子“心愛的玩具”,父母一定要有一雙傾聽的耳朵,一顆不厭其煩的心和一個充滿智慧的大腦,耐心地還孩子一片陽光青草地。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