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电子工业比较落后,为什么能造出先进的雷达和防空反导系统?

刁雪颖


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俄罗斯的电子工业比较落后,其实俄罗斯在电子管、晶体管、模拟电路等领域还是具有相当水准的造诣,甚至可以跻身世界一流集团;当然在微电子技术特别是数字化集成电路以及半导体材料等方面,就实在有些拿不出手了,甚至连二流水平都算不上。正是这种严重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导致外界对俄罗斯真实实力的认知屡屡出现大相径庭的偏差。

雷达技术并不是俄罗斯的传统强项,早在苏联时代,各种海陆空天的雷达系统就是苏式武器的主要短板之一。比起西方国家的同类产品,一方面是体积结构笨重庞大,另一方面是性能指标注水严重,纸面上看起来很好很强大,实际用起来很坑爹。例如苏27战斗机装备的N001型雷达,在80年代中期服役,采用的还是老掉牙的倒置卡塞格伦天线,全系统总重量接近1吨,对战斗机级别的空中目标探测距离大约100公里。

要知道同时期服役的美军F15C战斗机已经拥有了领先一代的APG63型平板缝隙天线雷达,在总重量还不到N001型雷达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对战斗机级别的空中目标探测距离高达140公里,探测精度和可靠性更是有质的飞跃。同样的案例还有预警机,俄罗斯的A50预警机技术性能也远远落后于美国的E3、E2预警机,甚至就连印度、伊拉克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都看不上。

他们宁可先从俄罗斯购买伊尔76,再大费周折地加装其他国家研制的雷达,也不愿意直接进口A50预警机。我国曾经因为受到美国的阻扰,从以色列引进预警机的计划被迫夭折,也丝毫不考虑A50,干脆自己研制了事,作为世界数一数二军售大国的俄罗斯至今仍然保持着预警机出口的零记录。当年如日中天的苏联都尚且没有把雷达折腾出什么名堂,如今元气大伤的俄罗斯要想在雷达领域后来居上更是天方夜谭。

在防空反导方面俄罗斯的确有几把刷子,是全世界唯一部署了战略反导拦截系统的国家,可以拦截洲际弹道导弹。另外其主打拳头产品——S300、S400防空导弹也在国际军售市场上一路热销,中国最近都还购买了为数不少的S400防空导弹。不过俄罗斯的反导实力并不能跟世界顶级水平相提并论,所谓的A135战略反导拦截系统其实是使用核弹头在自家头顶上摧毁来袭导弹,这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捅自己一刀的做法不愧是战斗民Z的风格。

美国、中国都放弃了这种简单粗暴的反导方式,改为更加先进高效的中段反导技术。俄罗斯至今在该领域尚未有所突破,最关键的就是搞不定高精度的动能拦截器,这正是电子工业的落后拖了后腿。明星产品S400防空导弹的主要买点更多的也是在系统整合、设计理念等方面的特色,比如将不同射程、不同规格的多型防空导弹有机集成在同一套防空系统当中,实现各显神通、功能互补,充分发挥1+1>2的效果,而不是盲目地堆砌高精尖技术的元器件,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效仿的地方。


晨曦谈兵


俄罗斯的电子工业比较落后这是事实,但这主要是民用电子工业落后太多。在军用电子技术方面,俄罗斯还是有很强的实力,特点是品种全、实用、耐用、性能稳定,并且拥有独立技术,在半导体微波功率器件、抗辐射专用集成电路等方面还有一定优势。

军用电子元器件,并不特别强调性能先进,比如民用手机芯片都进入10纳米级别了,而军用芯片45纳米、65纳米还是很先进的芯片。因为军用芯片强调的是稳定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抗冲击、抗辐射、抗电磁脉冲等,对工艺、功耗等要求不高。

我们知道的真空电子器件,如宽带大功率连续波行波管、连续波毫米波行波管、大功率脉冲行波管、空间行波管等由于功率密度比半导体功率器件高2个数量级,所以现在的雷达、卫星通信、电子战装备、微波武器仍然在用,而且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苏联时期出于和西方进行核大战的考虑,苏军武器装备在上世纪60-70年代一直是超小型真空管和晶体管并存,比如当时苏军装备的无线电台基本上都是超小型真空管和晶体管并存,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

到上世纪80年代,苏联的半导体工业进一步成长,进入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在超高速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抗冲击方面,苏联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在其他方面,当时苏联相对于美国,局部的差距最多不过5年。而且苏联建立起了从原材料、设备、设计、制造等一整套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当时仅有美国超过苏联。

在苏联解体后,原先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完蛋了,人才流失也很严重,这是导致俄罗斯电子工业衰落的根源,而不是体制问题。但由于军用电子对工艺、功耗等要求不高,所以俄罗斯才能够用比较落后的工艺生产军用电子元器件和芯片,满足新型武器装备的需要。这也是俄罗斯民用电子一塌糊涂,而雷达、导弹等武器装备先进的奥秘所在。(S)


联合防务


俄罗斯人一点都不认为他们的电子工业比较落后,而且宣称他们的雷达性能非常先进,足以和西方同类机载雷达平起平坐,但恐怕没有外人会同意这个说法。

苏/俄战斗机的机载雷达的性能,从一开始就比较落后。当初苏联在电子工业、精密机械加工等领域明显落后于西方,所以研发出来的机载雷达存在大、重、性能低下等问题。最著名、最典型的例子就发生在苏-27战斗机上。例如苏-27战机所装备的N001雷达体积巨大,重量高达980公斤,重量是西方雷达的数倍多。

以美国的F-15战机为例,由于美国在固体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拥有比较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研发出来的APG-63雷达性能比较优秀,重量只有250公斤。

而为了追求先进性能,缩小和APG-63雷达的性能差距。苏-27战机的N001雷达只能设计更大发射功率、更大的天线尺寸,也就需要更大的冷却系统和电力供应能力,最终导致体积重量“水涨船高”。即便如此,N001雷达的探测性能也只是勉强达到APG63雷达的70%左右,当时有评论认为苏联的机载雷达落后美国20~30年的时间。而且苏-27战机为了在机头容纳下N001雷达,进行一些不得已的改进,很大程度上影响苏-27战机的综合作战性能。

直到今天,俄罗斯战斗机机载雷达的技术水平仍然是存在较大争议的。以苏-35S战机为例,它的重要卖点就是装备有性能先进的“雪豹”-E雷达。“雪豹”-E雷达采用可转式天线设计,探测角度为±120°,能够探测到400公里外雷达反射面积大约为3平米的空中目标,可同时跟踪30个空中目标并攻击其中8个,能够让苏-35S战机拥有强大的空中感知能力。另外,“雪豹”-E雷达具有比较强大的合成孔径成像能力,具备较强的对地探测能力,可提升苏-35S战机的对地打击能力。不过,综合分析认为,“雪豹”-E雷达的综合性能仍然不及美国的AN/APG-77雷达,和F-35隐身战机装备的AN/APG-81雷达系统更是存在明显差距。

目前俄罗斯最先进的战斗机机载雷达当属苏-57隐身战机上配备的三款雷达,分别是机头的N036-1-01型X波段雷达、N036B-1-01型X波段侧视雷达以及位于机翼襟翼上的N036L-1-01型L波段。


科罗廖夫


俄罗斯的电子设备比西方落后,但造出的雷达等设备并不多么落后,而且有独到之处,因为它会独辟蹊径。

先看一个例子,人们熟悉的足球。德国球队将将整体配合,而南美球队讲个人能力,欧美球队最后的结果就是互有胜负,永远的对抗。

电子方面,俄罗斯有点像欧洲球队,而欧美更像南美球队。俄罗斯的电子设备并不先进,但会整合,电子设备不先进,可以靠功率来取胜。当年米格25叛逃日本,西方国家在研究时突然发现,苏联的电子设备居然是微型电子管,而不像西方的晶体管。

其他设备也是这样,比如战略核潜艇,俄罗斯台风级和美国的俄亥俄级吨位差很多,将近一半,但台风的战略导弹只有16枚,而美国的俄亥俄有24枚,核武器核潜艇到这个地步,已经不将就先进了,关键在于有。

还有其它设备也是这样,所以苏联俄罗斯的设备得了个雅号,傻大黑粗,但是很好用。军用设备可以这么做,不讲成本。但到了民用产品,最近的成本,讲究收益,俄罗斯一般处在下风,这也是俄罗斯经济不景气的主要原因,经济畸形。俄罗斯正在这方面,期望有所改变,但效果并不好。

经济讲究良性循环,军民结合,我觉得俄罗斯正在向这方面努力。



大志远思想空间


友情提示本文3000字,配图15幅,阅读全文需15分钟……

首先来说毛子的雷达、反导系统压根就不强,甚至可以说很差;

毛子的雷达系统水平一向都不高,主要以大吨位、大尺寸去换取雷达的大功率,但是实际水平尤其是雷达灵敏度差的要死。

比如苏27的NO01雷达,采用倒置卡塞格伦天线,功率超过3千瓦,天线直径接近1米,对RCS为3平方米目标的探测距离为110公里,其重量高达550公斤,如果再加上配套的散热与信息处理终端,整体重量足有980公斤接近一吨。
图注:苏27的NO01雷达,曾有一个小段子,认为苏27之所以那么长,就是因为机头的雷达太重,必须要拉长机身以配重,当然啦,此事真假未知。

而F15采用平板缝隙阵天线的APG63雷达,对同为RCS3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超过150公里,而它的重量也仅才221公斤,并且APG63的火控计算机运算速度高达4000万次/秒,远超于NO01雷达的火控计算机17万次/秒的运算速度。
图注:F15的APG63雷达。

同时,APG63对RCS1平方米目标的下视距离为70公里,而NO01仅为30多公里,并且最重要的是APG63还要比NO01早诞生8年。

而现在毛子像大家疯狂吹嘘的苏35雪豹-E雷达,也是如此,用巨大体积来换取更大的能量孔径积,以换取与其他国家战斗机雷达相同的探测能力。


图注:苏35著名的“雪豹-E”

同时“雪豹-E”也和毛子其他武器装备一样,性能注水的厉害,比如“对一般空中目标探测距离为350公里”、“对水面舰艇最大探测距离超过400公里”、"对F22正面RCS截面为0.01平方米的隐身目标探测距离超过90公里"等等,可以说层出不穷。

而实际呢?咱就先不说现在“无源相控阵雷达”落不落伍了,咱就说那什么“对空探测350公里”吧,这个数据实际就是通过雷达“相干累积模式”强化扫描得来的,“雪豹-E”在这个状态下的扫描速度极慢,非常容易被干扰,根本就不是可用的状态,说白了压根就不是“雪豹-E”的实际可用探测距离。



图注:其实“雪豹-E”比NO01还重。

“对海目标探测距离400公里”也是这个道理,并且还在强化扫描状态下忽略了地球曲率的因素,众所周知地球是圆的,飞机雷达在探测地面/海上目标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而一般情况下,飞机雷达比如预警机雷达的探测距离,都是以9000米巡航高度下380公里的探测距离也准的,这个标准是包括中美两国都公认的比较合理的数据。

但毛子就例外,别说“雪豹-E”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就算它有,它还能强过大型预警机的相控阵雷达吗?

而面对F22这种RCS0.01平方米的隐身目标,其探测距离超过90公里那更是彻彻底底吹牛皮,无论“雪豹-E”如何像毛子吹嘘的那样牛逼,有一样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是脉冲雷达的基本原理,雷达在同一时间段内释放的脉冲数量是有限的,如果想强化探测距离,那就需要缩窄雷达探测范围。

图注:通过脉冲累积提高雷达探测距离都原理。

而“雪豹-E”要强化扫描就必然要缩窄探测范围,而90公里探测0.01平方米目标,其实别国家先进机载雷达都可以做到,但是这样做其雷达“视场”只有±6℃,说白了除了眼前的一小条就是个瞎子,根本就不具备实战能力。

而“雪豹-E”又是个PESA的无源雷达,本身就比AESA的有源雷达发射功率不占优势,并且信噪比还低,那远距离探测怎么可能强过其他的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呢?这都不符合基本技术发展规矩了。
图注:真正好的雷达在这里装着呢。

而毛子的反导系统也是如此,今天下午“天真”还与别人讨论过我国“HQ9”与毛子“S300”、“S400”谁更先进的问题;

毛子经常向外吹嘘其“S400防空反导系统”的先进性,我们也经常跟着起哄,像什么“射程400公里的拦截弹”、“量子反隐身雷达”反正有的没有的全都出来了。



天真就问一句那些吹嘘S400的朋友,你们谁看见“S400”射程400公里的拦截弹了?别说看见了,你们有几个知道是什么型号的吗?

“天真”告诉告诉大家“S400”被大家吹嘘的最厉害的,射程400公里的拦截弹“40H6”至今都没大规模部署,而所谓的“反隐身量子雷达”那更是压根没有的“大饼”。

而S400也仅是S300升级指挥控制系统的一个“老瓶装新酒”的项目而已,其目前的主力拦截弹是弹重2.5吨半,主动雷达导引头的48H6E3,而同时美国的爱国者PAC-3的拦截弹,弹重仅304公斤并且是主动导引头的增强型碰撞战斗部,而我的HQ9弹重1.2吨也是主动雷达导引头的碰撞杀伤战斗部。


图注:目前S400的主力拦截弹48H6E3。

说完S400,咱在说说毛子S系列的顶级产品“S500”,其与S300的预警雷达一样均是“大鸟”预警雷达,其与前代产品一样采用的是“空气馈电”的PESA无源相控阵技术,而同期的欧美和我们均采用的都是AESA有源相控阵技术了。


图注:早期S300V的9S15MT跟踪搜索雷达,这是其折叠状态。

而第一代S300V的照射搜索雷达9S15MT别看巨大,但它实际发射功率仅有10KW,而相对早研发的“爱国者”MPQ-53B雷达不仅小巧的多,其发射功率更是有20KW比9S15MT多了整整一倍。
图注:早期爱国者的MPQ53-B雷达。

并且爱国者在用行波管发射机时,S300用的还是速调管发射机,S300在可用宽带、跳频能力、抗干扰等多项指标上均落后于爱国者。

同时最重要的是,S300采用的还是半主动雷达制导,其9S15MT照射跟踪雷达并不能像爱国者MPQ-53B一样将导弹目标照射任务全部完成,因而还需要在每台发射车上安装专门的单脉冲照射雷达30H6,并且只有一个火力通道。


图注:这款应该是30H6,但“天真”
还真说不准,向大家抱歉。

说完雷达,我们再说一下S500的主力拦截弹,它采用的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40H6”的升级版,(话说40H6都没人见过)特点也还是一样的“巨大”,不仅完全继承了毛子傻、大、黑、粗的性格,也是一种搞不出来动能碰撞拦截,又想让拦截弹有较大拦截高度和射程的典型做法。


而一般情况下,反导拦截弹的火箭发动机重量要占到全弹总重的66%,而其余部分一共占33%,其中战斗部约占10,而像爱国者PAC-3、萨德THAAD采用动能战斗部,就可以减轻拦截弹战斗部的重量,发动机占比可以立刻提高,增大拦截弹射程。


像“萨德”THAAD拦截弹;主动碰撞杀伤战斗部,弹长6.17米,弹重662公斤,射高40-150公里、射程200公里。


爱国者PAC-3;增强型碰撞杀伤战斗部(24公斤爆炸破片)弹长4.635米,弹重304公斤,射高15公里,射程30公里,哪个单拿拎出来都比毛子的“傻大黑粗”的玩应儿技术含量高。

其实不仅是毛子的雷达\\反导系统,像什么干扰中波\\短波的“克拉苏哈”电子战系统、苏35的短波数据链、苏57的等离子体隐身反正一大堆的大忽悠,如果不是对军事有一定了解到非常容易上当。
图注:想当初这货刚出来的时候,有多少人哭喊着“毛子威武、毛子牛逼,分分钟干掉美帝啊!”

而毛子这些武器装备性能落后的主要因素,就是其落后的微电子工业造成的,“天真”在以前的问答中给大家解释过,目前整个独联体国家中最大的芯片制造企业;俄罗斯“Mickrn”至今都没能拿出90纳米制程的芯片来,而俄罗斯对高端电子元器件的进口依赖高达99%,在这种情况下,说毛子有什么先进的军用电子工业设备,这本身就“自相矛盾”。

其实,类似这样的军事误区还有很多,很多人都经常上当,“天真”也不例外,但我们在上当之余,都要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被骗?又被骗在哪里?以后“天真”会给大家详细解释其他组织类似的军事误区,望大家到时收看,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武备趣科普


俄罗斯的电子工业非常先进,电子学的基础研究中有俄制和美制,连计算公式都有俄制和美制,俄罗斯有不少科学家获得物理学诺贝尔奖,俄制电子工业虽然复杂但是强劲,美制要简洁一些,所以在通用电子产品和消费电子产品中,美制用的多,感觉俄罗斯电子工业不怎么样,但是在军用和专用领域,俄罗斯电子工业非常先进。


Vampire王爵


对俄罗斯电子工业的评价,网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说俄罗斯的电子工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连美国都不能望其项背。 也有一种观点说俄罗斯电子工业落后,说俄军事装备不仅比西方的差,而且也不如中国的。

其实,网上好多观点都是人云亦云,很难见到纯专业角度的观点,甚至好多观点是带着感情色彩。

因为在网上只要一谈到俄罗斯,网友就会撕裂,要么俄罗斯坏透了,一无是处。要么俄罗斯好得不得了,完美无缺。可我们既然是分析产品的,不能爱屋及乌,也不能因为讨厌他就抛弃客观立场。

平心而论,俄罗斯民用产品真不怎么样,一说到俄罗斯产品,马上就会想到嘎斯车,想到傻大黑粗。不信你看我们用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和手机,哪一样是俄国造?中国好多民用产品比俄罗斯好了不知道多少。

但电子技术和军工技术跟家电不能相提并论,一码归一码。

俄罗斯的民用电子领域确实要弱些,但压低俄罗斯这方面的能力也有悖常识。

比如,俄罗斯微电子产品出口商“埃格斯特朗”公司和“Mikron ”公司,均是东欧此领域的最大企业,其大部分产品出口国外。要不然印度、叙利亚、伊朗和中国也不会大把大把往俄罗斯砸钱,引进他们的设备。

在消费电子领域取得的成绩,不会自动生成军事产品能力。比如韩国和台湾地区都是大型民用电子产品生产国,但同时却在进口军事电子工业产品。


另外,决定武器系统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与其说是电子组件的质量,还不如说是软件的质量。而俄罗斯在此方面,还是相当强悍的。

俄罗斯是有效作战雷达和电子战系统的研发者和生产者。这些产品,不仅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同时在实战中也得到了认证。俄罗斯电子战装备破坏通讯、中断全球定位系统和无人机控制方面的能力,已在叙利亚打击恐怖分子过程中多次试用,获得全方位的赞誉。

如果说,俄罗斯真的落后很多年,电子器件不好用,那么,俄罗斯就不会成为电子战系统、“空对空导弹”和反导系统的大出口商。


最近一些年里,在近东地区,俄产电子战系统和反导系统摧毁了大量的无人机,击落过很多有控和无控导弹。这些都证明,俄罗斯武器拥有先进的水平和相当优秀的实际效果。

所以说,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俄罗斯的电子工业比较落后,其实俄罗斯在电子管、晶体管、模拟电路等领域还是具有相当水准的造诣,甚至在某些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但凡事都要一分为二看,俄罗斯也有短板。在微电子技术特别是数字化集成电路以及半导体材料等方面,俄罗斯跟处于领先水平的美国比就稍逊一筹,甚至连二流水平都算不上。

雷达技术并不是俄罗斯的传统强项,早在苏联时代,各种海陆空天的雷达系统就是苏式武器的主要短板之一。比起西方国家的同类产品,一方面是体积结构笨重庞大,另一方面是性能指标注水严重,纸面上看起来很好很强大,实际用起来很垃圾。


例如苏27战斗机装备的N001型雷达,在80年代中期服役,采用的还是已经过时的倒置卡塞格伦天线,全系统总重量接近1吨,对战斗机级别的空中目标探测距离只有100公里。 要知道同时期服役的美军F15C战斗机已经拥有了领先一代的APG63型平板缝隙天线雷达,在总重量还不到N001型雷达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对战斗机级别的空中目标探测距离高达140公里,探测精度和可靠性更是有质的飞跃。

同样的案例还有预警机,俄罗斯的A50预警机技术性能也远远落后于美国的E3、E2预警机,甚至就连印度、伊拉克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都看不上。 他们宁可先从俄罗斯购买伊尔76,再大费周折地加装其他国家研制的雷达,也不愿意直接进口A50预警机。

我国曾计划从以色列引进预警机,因为美国从中作梗而被迫夭折;但我们宁可自己研制,也丝毫不考虑俄罗斯的A50。以至于作为世界数一数二军售大国的俄罗斯至今仍然保持着预警机出口的零记录。


当年牛气哄哄的苏联都尚且没有把雷达折腾出什么名堂,如今元气大伤的俄罗斯要想在雷达领域后来居上更是痴人说梦。

但其实雷达技术还不是俄罗斯最落后的技术,俄罗斯最大的短板,就是它的动能拦截技术。俄罗斯直到现在还搞不定高精度的动能拦截器,这正是电子工业的落后拖了后腿。

俄罗斯的动能反导水平真的不敢恭维。更别说跟世界顶级水平相提并论,所谓的A135战略反导拦截系统其实是使用核弹头在自家头顶上摧毁来袭导弹,这种“自杀式拦截”的做法不愧是战斗民族的风格。

现在不仅是美国,连中国都放弃了这种简单粗暴的反导方式,改为更加先进高效的中段反导技术。俄罗斯至今在该领域原地踏步,至今没有什么建树。 实事求是地说,俄罗斯在雷达和反导系统领域离“先进”这个目标还相距甚远。


小约翰


这个观点完全上片面的,没有了解俄罗斯在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不是什么落后,只不过技术思路的不同,造成走过一段弯路,当西方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时,鹿还在用晶体管,但是俄罗斯在本世纪以来还是取得了很多发展,现在技术思路其实与西方很接近,在电子技术领域和西方还是存在一些差异,不是说简单的落后,而在于许多思路不同,尤其是在军用电子设备等方面,设计理念和西方还是有很多差别,许多东西看上去挺简单,但是通过俄罗斯自身的技术整合能力以后达到技术性能并不差。

像俄罗斯新一代的航天电子设备的话,新一代的机载雷达系统,像大型地面雷达等等,不比别人差多少。从目前的情况来说,俄罗斯只是思路不同,造成发展上没有像西方那么快,也许他们之间的差距有几年,但是对军用电子产品来说,这个差距不算什么大问题,因为军用电子产品的技术要求与民用产品是不一样的,民用可能对性能更要求,军用对可靠性要求更高,许多电子产品俄罗斯能够满足要求。


雷神之锤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俄罗斯电子工业落后本来就是一种偏见。俄罗斯由于苏联时代在电子工业路线上的选择错误、以及90年代到本世纪初经济困难的影响,在微电子工业跨越式发展阶段没能赶上世界潮流,以至于目前严重落后于主要微电子工业强国,在很多领域还存在技术空白。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传统的电子管、晶体管类电路设计方面,俄罗斯有着很深的技术积累,一些技术门类堪称“独门绝技”。因此,苏联时代的雷达、通信终端、计算机等设备只是“大”、“粗”,但绝不“傻”。近些年来俄罗斯经济有所发展、对军事工业投入增加力度之后,在微电子工业领域也有一些进展。

目前的俄罗斯在微处理器和芯片等领域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积极打破西方垄断、从对俄罗斯没有出口壁垒的亚洲国家引进微电子成品,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本国的微电子技术、目前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俄罗斯目前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存储器芯片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推出了使用国产芯片的一体机。

这些成绩虽然不能直接证明俄罗斯在军用芯片方面的水平但至少可以证实俄罗斯的电子工业并非原地踏步。由于有着较好的电子工业基础和物理学、数学方面的理论积累,俄罗斯发展电子工业仍然是有一定优势的,或许未来俄罗斯也能够发展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军用电子工业。


军机图


俄罗斯)现在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尚未达到(美国)的先进程度,可是我们拥有足够的战略储备和发展潜力,我们一样可以做得像他们一样好。 军事上理解也一样,俄罗斯的装备技术、尤其涉及到微电子领域,普遍落后于欧美、甚至连中国都快追不上(不是夜郎自大,你看看歼-10和苏-27的驾驶舱就可以知道了,这是事实),但是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终究还是从苏联手中继承了相当庞大而坚实的建设基础和人才实力,这点任何时候都不容否定,俄罗斯还是拥有震撼世界的潜力的。 2、我们那?(点到为止。。。) 呵呵,依照兄弟所言,我只从军事方面来说说—— 中国军事技术现在的发展速度非常喜人,一些领域里进展也非常迅猛,可是我们的技术储备和发展整体现状并不容乐观,少数尖端领域的进步不是我们弹冠相庆的理由,今天的技术进步是我们做出了很多的牺牲才获得的,当然,别人的脚步一刻未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继续放手追赶才可能稳住目前的地位并且夺取更大的进步,因循守旧只能回到三十年前。 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我想,我们的印度朋友对此也不会有异议”:我的理解是,你们印度的软件业是比我们(俄罗斯)发展现状好,但是我想你不应该不清楚,瘦死的骆驼总归是比马大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