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藝術愛好者,你如何看待“為什麼有些畫看起來很醜,卻成為了名畫?”這樣的現象?

影影圈圈


我們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它既以藝術的表現手法再現生活中一些直觀的美通俗的美,又以藝術的表現手法反映生活中的一些本質性特徵;它既表現一些表象的東西,也通過藝術化處理表現出深層次的東西。比如人性、情感、情緒。這類作品塑造的對象不一定符合傳統審美的定義,但卻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這就是有些畫看起來很醜但卻成了名畫的原因。

說到“看起來很醜卻成為了名畫”的畫,人們自然會想起抽象主義油畫,想到畢加索的《加威農女人》、想到馬蒂斯的《跳迪斯科的人們》、想到安東尼的《咆哮》、想到蒙克的《吶喊》等等,這些聞名世界的油畫表現出的人物形象都很醜,甚至扭曲變形,但是這些作品卻直擊人的心靈,讓人回味,讓人深思,讓人聯想,讓人過目不忘。

其實,看起來很醜的畫並不是抽象主義油畫和現代主義油畫的專屬,在傳統的古典主義油畫和現當代寫實油畫中“看起來很醜卻成為了名畫”的畫也有很多。比如魯本斯的《三美神》、倫勃朗的《達娜厄》、庫爾貝的《浴婦》等等,畫中人物都談不上美,但真實動感,很接地氣,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而最著名的應該是英國著名現代畫家盧西安-弗洛伊德了。從盧西安的油畫中你很難找到一幅傳統意義上的唯美作品。盧西安擅長人物肖像,但是他畫的好像是人們尋常見到的人,又不像是人們尋常見到的人,而是讓人們通過一種誇張的甚或扭曲的形象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看到了人的靈魂和情緒的釋放。例如盧西安的代表作《沉睡的救濟金管理員》,塑造出一個奇醜無比肥碩無比似乎令人不可思議的形象,其中卻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涵。








燈影書畫


在我們傳統的審美標準裡,評價一個人美不美時,無非就是看他的臉蛋是否標緻,五官長得是否端正,身材是否苗條勻稱,氣質是否端莊優雅,精神狀態是否樂觀向上,待人接物是否有彬彬有禮,如果這些都是肯定的,那麼,這樣的人肯定是一個標準的帥哥或美女,是絕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形象。

繪畫藝術是現實生活的翻版,常常以現實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物象作為創作素材,欣賞一幅繪畫作品時,同樣遵循這個原則。如果畫中人物看起來造型非常準確,活靈活現,形神兼備,跟現實中見到的美女或帥哥一樣,就完全可以認定這是一幅好畫,是能帶給觀者審美享受的藝術品。

“以美為美”的審美標準,符合古今中外絕大多數人的審美傾向。

像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拉斐爾的《菲娜麗娜肖像》,布格羅的鄉村少女系列作品,還有我國明代著名畫家唐伯虎的仕女圖,我國當代油畫家蘇新的花神系列作品,畫中女性都很漂亮優雅,每個人看後都覺得美。


但是,隨著時代發展,一部分人的審美標準會產生相應的變化,以前那種“以美為美”的審美標準已經無法滿足一些人的要求,於是,就出現了“醜到極致便是美”或者“以醜為美”的理念。

這個理念在現當代藝術中經常被引用,尤其在現當代油畫和裝置藝術中,廣泛被採用,如,表現主義油畫,野獸派油畫,立體派油畫、抽象表現主義油畫,都是這種審美理念的典型代表。

像埃貢席勒、馬蒂斯、畢加索、達利、波納爾、米羅、夏加爾、吉蘭·瑪格利特等西方現當代油畫大師,他們的繪畫作品看起來很醜,甚至是慘不忍睹,完全沒有造型、結構、比例、色彩等方面的概念,如同幾歲嬰兒信手塗鴉來的,普通欣賞者看過後一頭霧水,很難明白他們要表達什麼。

他們的畫之所以成為名畫,一是他們的作品代表了“醜到極致便是美”的審美理念,旨在顛覆人們對美的中心思考。

二是他們都是開宗立派的大師,名氣和影響力都很大,名人效應在他們身上體現得很突出,所以,他們的作品自然成為名畫。


鴻鵠迎罡


印象派,野獸派,抽象派。

被大眾視為“醜畫”的藝術作品,是抽象繪畫藝術。由於它們在世界美術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其成為世界藝術之瑰寶。

抽象繪畫,是產生於二十世紀初期歐洲的一個繪畫流派。

這裡的抽象是相對於具象而言的。

具象繪畫也稱為寫實繪畫,它與抽象繪畫並行發展。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運用藝術抽象手法的程度。

在畫面上能辨認出具體的、個別物象的是具象繪畫;凡是在畫面上分辨不出具體的、個別物象的稱之為抽象繪畫。



《伯爾格里公爵夫人肖像》 安格爾

當抽象繪畫興起的時候,它給予了具象繪畫以強烈的衝擊。

早在19世紀後半葉,歐洲印象派畫家如馬奈、莫奈、德加、雷諾阿等,對繪畫的色彩因素進行了單純的探索,在色彩的抽象畫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而被稱為“後期印象派”畫家塞尚、高更和梵-高,除色彩之外,在造型上也進行著頑強的探索。他們追求幾何形體的概括,或從原始藝術,古埃及藝術或日本浮世繪藝術尋找借鑑,在造型的抽象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特別是塞尚的藝術抽象主張和手法尤為突出。



《窗簾水壺和水果》 塞尚

1905年,正當巴黎秋季“沙龍"時期,藝術抽象達到了極點。有幾位更強調個人主義表現的藝術家,展出了他們的作品。法國評論家沃塞列,挖苦地說他們“是一群野獸",從此人們就稱這些藝術抽象達到巔峰的人群為"野獸派”。

其實這些人的作品並不像加給他們的名稱那麼可怕,他們個人的風格也各不相同。只是他們都反對印象派在色彩上的現實和客觀的態度,強調色彩是主觀情緒的表現,應該根據主觀的感受和需要來處理作品的色彩。



《宮女》 馬蒂斯

野獸派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馬蒂斯。他在色彩方面才能極高。

馬蒂斯除了受印象派和後期印象派畫家的影響外,還受到了東方藝術和古原始藝術的啟發。他說過:“我的風格是受塞尚和東方藝術影響而形成的”。

馬蒂斯的畫是以取得形式上的視覺快感為目的。他雖然喜歡畫人物,但大多數是按照形式的需要,將人物加以誇張和變形。

有一次,一位夫人在參觀了馬蒂斯畫得變了形的女像之後,質問他:“你為什麼要畫得這麼醜?難道我們女人就是像你畫的這個樣子嗎?"馬蒂斯回答說:“夫人,它只是一張畫,它不是一個女人”!

《阿爾及利亞人》 馬蒂斯

在馬蒂斯看來,人和靜物一樣,僅僅是提供給他安排色彩和線條的材料。而繪畫的作用,主要是給人以視覺上的快感。

馬蒂斯有一段著名的話:“我所夢想的是一種平衡,純潔寧靜,不含有使人不安和令人沮喪的題材的藝術。對於一切腦力工作者,無論是商人和作家,它好像是一種撫慰,是一種鎮定劑,或者像一把舒適的安樂椅,可以消除他們的疲勞”。對於有一定文化或具有色彩和形式愛好者,馬蒂斯的畫的確會給人以視覺上的快感。

馬蒂斯雖然從人物身上只選取色彩和線條的因素,但他畢竟要佈置出令人悅目的圖案,給觀者以慰安,多少含有人道的精神。但 德國的表現主義卻更多地帶有憤世、悲觀和孤獨的心理。

《兩個女人和狗》 高更

德國不少表現主義的畫家,都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們既不能理解帝國主義戰爭歷史的和階級的根源,更無力去改變現實,建設新的生活。既然厭世, 就更不願意研究和觀察現實,只能轉向對於個人內心的表現。

於是,他們用粗暴或扭曲的筆觸以及刺目的色彩,發洩他們的憤慨和苦悶。使藝術抽象接近到了極點。全然失去了較為嚴肅的創作態度和藝術價值。

正是這種產生於歐洲南部的“野獸派”和“立體派”,與產生於德國並代表中北歐抽象繪畫傾向的“表現主義”想混合,導致了抽象繪畫的形成。影響這一發展的關鍵人物有畢加索、梵高、康定斯基等畫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康定斯基。

《自畫像》 梵高

康定斯基不僅在實踐上,而且在理論上對抽象繪畫的發展提供了支柱。在他們的作品中,抽象繪畫傾向直感即興和情緒表達,強調響亮的色彩與自由的抽象造型相結合,構成一種形與色的樂章。

從上世紀末從事藝術活動,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的現代派畫家,最具有影響力的當屬畢加索。

這位西班牙畫家是個不斷變化藝術手法的探索者。

畢加索從青年時代到巴黎之後,印象派、後期印象派、野獸派的藝術手法,都被他汲取變為自己的風格。
《向日葵》 梵高

他的畫受非洲黑人雕刻的影響,把變形的手法和非洲三角狀的分割藝術形式結合起來。此後,畢加索更進一步,把分割成塊的形體重新組合,於是創造了新的派別一一“立體派”。

畢加索對形式的技法在不斷的變化與探索。他的才能在於,在各種變異風格中,都保持著自己粗獷、剛勁的個性;在各種手法的使用中,又都能達到內部的統一與和諧。使他在崇尚時髦的現代藝術家中,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英國一位藝術評論家曾說過,一個新興時物的興起,都會產生一、二個極具代表性的人物。

馬蒂斯、梵高、畢加索等這些代表人物,都是在世界美術史上達到藝術巔峰的繪畫大師!


北上蘇格蘭


若說繪畫藝術,最有趣的還是油畫了,油畫風格多種,每一種風格的畫作都給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有些畫作人物形象逼真、美輪美奐,有些畫作形象奇醜無比,問題來了:作為藝術愛好者,你如何看待“為什麼有些畫看起來很醜,卻成為了名畫?”這樣的現象?



有些畫看起來很醜,卻成為了名畫

在油畫藝術中,論畫作表象,最醜的當屬於抽象派系列的人物畫作了,大多數人看到這些畫作,都會有兩種想法,1是這畫看不懂,好深奧,2是原來這也可以叫繪畫藝術啊,好簡單啊,但無論哪種想法,抽象派系列的畫作就是醜,不過有些竟成了名畫,


讓人難免疑惑,抽象派難道是“以醜為美”嗎?其實沒有人願意把醜的東西說成是美,可對於藝術來說,一切皆有可能,因為藝術表現的不只是藝術,還有萬物哲理,萬物哲理本身是抽象的概念,自然而然,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可以很抽象,“醜”就是繪畫藝術抽象的體現,

經過上段的簡單描述,就很容易明白了,之所以有些畫看起來很醜,卻成為了名畫,那是因為這些畫醜的有風格特性,而且還是第一批醜畫,人類審美也講究“物以稀為貴”,“以醜為美”本身就是很稀罕的,這是對傳統美學的突破,引起人們的好奇與思考,



之所以要強調“第一批醜畫”,那是因為並不是所有的醜畫都可以成為名畫的,20世紀的畢加索、馬蒂斯、達利這些藝術大師的畫雖醜,但卻是名畫,後來模仿他們的人,其畫作並沒有閃光點了,21世紀的畫家,要是依然創作“以醜為美”的畫作,那就是自掘墳墓了,因為人們的審美有趨向於傳統了,具有時尚元素的“超寫實”備受人們的歡迎。


詩夜城主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西方美術史上,自文藝復興時期,到新古典主義時期的經典油畫作品,都是表達美感的油畫作品

如安格爾,達芬奇,拉斐爾,喬爾喬內,提香,丁託列託,華多,布歇,弗拉戈納爾的作品,都在表達美感,給人美的視覺觀感

也許是表達人體的美感,如米開朗基羅,安格爾,魯本斯畫筆下的人體,表現人體豐滿的肉慾,強健雄壯的人體美,女人體優美起伏的優雅曲線

也許表達一種聖潔,典雅,崇高,不沾染一絲世間塵埃的脫俗的美,如安格爾的作品《泉》

也許表達上流社會階層,貴婦奢華富態的美,如布歇的《蓬巴杜夫人》,安格爾的《布羅格利公主》



但是,到了二十世紀時期,人類藝術思想變得大膽開放

油畫流派風格也變得豐富多彩,野獸派,表現主義畫派,立體主義畫派,抽象畫派,未來畫派

這些現代藝術繪畫流派,突破了傳統的古典油畫流派的正統寫實畫風

你可以從西方古典寫實油畫中,讀懂一個神話故事,看懂一個神話中的人物,如維納斯,讀懂西方歷史上的一段歷史故事,明白西方歷史上,上流社會,貴族階層的貴婦,伯爵,國王權貴的真實模樣,看到上流社會,貴族們奢華,放蕩的真實生活。

但是,我們卻只能從抽象油畫中,欣賞其色彩,點線面構成,筆觸痕跡,意境

西方二十世紀的現代繪畫畫家,如蒙克,畢加索,達利,波洛克,馬格利特,莫迪裡阿尼的繪畫作品,其風格,創作思想都是表達醜陋的風格



或許以誇張變形的醜陋形體,陰暗的色調,表達對死亡的恐懼,如蒙克的作品《吶喊》,如克利的作品《死與火》

或許以醜陋的形體,扭曲變形的形體,表達病態,畸形的風格,如莫迪裡阿尼的女人體作品《軟墊上的裸女》,希勒的人體繪畫作品《斜臥的女人》

或許以醜陋的畫風,形式語言,表達一種思想,人類內心世界深處的空寂,虛無意識的思想,如達利的作品《記憶的永恆》,瑪格利特的作品《集體發明物》

現代繪畫流派,個人拙見,注重表達畫家的主觀情感的流露,創新精神的開拓

如果是用傳統寫實的古典油畫的形式語言,是無法表達蒙克內心對死亡的恐懼,對世界的絕望和壓抑

如果用傳統寫實的古典油畫語言,是無法表達希勒畫筆下病態,畸形的醜陋

如果用客觀,傳統,寫實的藝術風格,反而體現不了畫家開宗立派,另闢蹊徑的創新風格,如畢加索的立體主義風格,康定斯基的抽象風格

個人拙見,醜陋的畫風之所以成為名畫,因為它們代表了西方美術史上的創新精神,畫家才華個性的體現,推動了西方美術史的進程,演變

個人拙見,西方美術史上的傳統古典寫實油畫,可以臨摹學習,學習古典油畫中的造型,結構,用色,運筆,體積質感的塑造

但是,不建議臨摹抽象油畫,表現主義油畫,超現實主義油畫,因為終究是畫家自己的原創性,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自身具有的創意和才華,不能複製,不能照抄。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粉絲們,條友們,你們有什麼高見嗎?


藝術狂人2


一、先說說醜,醜是相對美而來的,而美在各個朝代、各個民族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比如現在,講究女人身材凹凸有致、婀娜多姿,所以健美啊瘦身啊,蒸、勒、餓等等齊活。可湯家共和國和咱們唐朝前者以肥胖後者以豐腴為美,美極了。所以,美的標準基本共識是和諧,那不和諧就是醜廖。

二、名畫,出了名的畫,那畫的什麼就不重要了,關鍵看是誰執的筆了。周星馳的唐伯虎,那每天早上大門口一堆人等著搶垃圾,那裡面有唐寅字畫的“邊角料”,可能都是“塗鴉”,可因為是“真跡”,搶得後如獲至寶喜形於色也就不足為怪了。

之所以有名還是“名”在了落款上,藏家會說我那有列賓的畫(而不說是什麼,可能就是一幅三尺見方的寫生);旁邊一位不緊不慢地:額有畢加索。哪個和諧??




酣在小酒館220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欣賞一幅作品 首先是在一個漫長的 美術學習 訓練後有了一定的見解 美術修養了 自然而然的 做到 慧眼識珠的


平淡涼白開


我個人認為,每個人的審美觀點是不同的,也許你認為醜,可有的人認為畫的好,畫的美。之所以成為名畫是因為畫者把自己的靈魂融入了畫中的世界,有讓人引起共鳴的東西。


一銘堂


如何看待“為什麼有些畫看起來很醜,卻成了名畫”這種現象。

我想對題主說的是:有一種醜是你認為的醜,跟醜本身無關。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要從下面兩個角度來詳細解釋。

一、你眼中的醜是假醜——談談審美接受性

審美接受性是指觀眾對藝術創作者創作的作品從不能接受到慢慢適應,再到能接受,甚至喜愛的過程演變。用最近在娛樂圈追星狀態比較流行的話叫黑轉路,路轉粉。雖然是兩碼事,但你仔細品味一下,本質是一樣的。都是一個人根據自己的主觀情感的變化對原先客體發生相應的情感轉變。而主觀情感之所以會變化主要跟人們在生活中不斷學習的知識,增長的眼界,經歷的事情等等使得人們的心境和理解大有不同。這就是題主說的有些畫看起來醜但依然是名畫的原因,題主說的看起來醜的畫可能只是你個人覺得醜,還無法欣賞到畫中表現的藝術的本質而已,對於大多數的觀眾可能並不覺得醜。所以,關於醜的論斷具有很強的主觀因素在裡面。其實這樣的例子在古今中外有很多,比如梵高的畫作在他活著的時候人們無法理解接受欣賞,直到他死後,人們對其畫的藝術價值才慢慢接受並推崇。很多後現代的畫作和戲劇,文學作品一開始都是難以接受的,後來慢慢的發現這些藝術中蘊含的真善美。




二、你眼中的醜是真醜——談談審醜的重要性

大家都聽過審美,也常常談及審美。但實際上,藝術創作裡不光有審美,還有審醜。審美與審醜本質上都是藝術美的展現,只是藝術家在表現概括提煉生活時,所提煉的內容不同而已。絕大多數的藝術家都是按照人性習慣對生活中的真善美進行創作,而這並不妨礙藝術家對生活中假惡醜的提煉和表現,他們雖然表現的內容是實實在在的醜,但藝術品的內涵卻依然很美。羅中立的油畫《父親》,畫的是一個牙齒殘缺,嘴唇乾裂,手指雀黑,滿臉皺紋,蒼老幹癟的農民形象。如果你在現實中看到這個人我想你可能會避而遠之,最起碼不會想靠近他,更不會覺得他好看。然而,《父親》這副畫卻打動了大部分觀眾的心。除此之外,雨果小說《巴黎聖母院》裡的“醜王”卡西莫多以及很多小說,戲劇,影視劇作品裡奇醜無比令人作嘔的人物,卻都深深地刺激著觀眾!



Steven的平凡生活


時代特點,藝術的個性問題,有些是大眾藝術,有些是小眾,有些本來就是自己的。是個人的一種意識形態表現,不要為醜和美叫板。再說藝術又不一定是畫,為什麼有醜美之分,退一步講,我們要有辯證觀點欣賞藝術作品,醜就是反映美存在的意義。藝術品巴黎聖母院裡面的人物不是用這樣的方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