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哲學思想與叔本華哲學思想本質區別是什麼?

納蘭若香


在18世紀至19世紀年代裡,德國哲學界群星閃耀,競相出現瞭如康德、黑格爾、叔本華這樣的哲學泰斗。

要回答黑格爾與叔本華哲學思想的本質區別,則需要從他們的哲學思想源頭——康德哲學體系出發。

康德在哲學史上好比一個蓄水池,在此之前的一切哲學流派皆流向康德,而在此之後的哲學流派又都由康德這個蓄水池流出。

黑格爾和叔本華對康德的批判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的方向。

其中黑格爾通過發展康德成為了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標誌著傳統的形而上學的完成。

而叔本華在時間上幾乎與黑格爾是同時代的人,然而,他的哲學是屬於未來的。正是他實現了哲學史上的一個轉折,為現代西方哲學的出場揭開了序幕。

可以說,他倆的哲學思想核心本質不同之處在於:

黑格爾哲學思想標誌著傳統理性主義的完成,而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則是非理性主義的開端。

這篇文章,我將從他們對康德哲學體系的批判和繼承發展,具體說說他們的哲學思想區別。

黑格爾建立了辯證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

黑格爾從康德出發,但並沒有在康德面前停卻下來,他一方面吸收了康德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另一方面又去掉了康德哲學中的唯物論成份,從而建立了龐大的辯證唯心主義哲學體系。

黑格爾對於康德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尤其是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思想表示特別的讚許。

長期以來,有不少哲學家總是把時間、空間的有限與無限,世界的簡單和複雜,必然和自由等等截然分割開來,視為毫無聯繫或水火不相容的東西。

康德卻獨具慧眼,看到了它們的“二律背反”,即矛盾的關係。

他認為康德的二律背反是把無條件者的理性理念,應用到世界上而引起的矛盾,即把世界看成一切有條件者的總和,或把世界本身認作無條件者、無限者而引起的矛盾。

他對康德的二律背反的矛盾思維給予很高的評價;但是,康德的二律背反有兩點使黑格爾感到不滿意。

一點是黑格爾認為世界充滿著矛盾,不僅僅是四個二律背反,有多少概念發生,就是可以提出多少二律背反。

二是康德哲學中(包括二律背反)還存在著自在之物、質、時間、空間等等的唯物論的成份,還沒有建立起純粹理性王國的哲學、邏輯學。

在黑格爾看來:

“康德對這些二律背反不是從概念本身去把握,而是從宇宙論規定的已經具體的形式去把握。為了使二律背反純粹,並用它們的單純概念加以討論,所採用的思維規定,就必須不是從應用方面去看,也不混雜著世界、空間、時間、物質等表象,必須除去這些具體質料,純粹就其自身去考察。”

黑格爾在批判康德哲學的基礎上,建立了純理性的哲學體系,這種哲學體系是徹底的辯證唯心主義體系,它有兩個特點:

第一,純思辨的理性體系

這種純思辨的體系,就是以理性概念為本原的體系。它以絕對概念為出發點,以絕對精神為歸宿點,整個哲學體系就是概念運動的體系。

在黑格爾看來,對思想王國,作哲學的闡述,即是說從思維本身的內在活動去闡述它,或說從它的必然發展去闡述它。

純概念就是對象的核心和命脈,正如它是主觀思維本身的核心與命脈那樣。這個邏輯的本性,鼓舞精神,推動精神,並在精神中起作用,任務就在於使其自覺。

第二,矛盾運動的體系

黑格爾哲學體系,有個顯著的特點也是突出的優點,就是通篇貫串了矛盾的辭證法,在矛盾中把握思維和事物的本質。

他認為:

“思辨的思維唯在於思維把握住矛盾並在矛盾中把握住自身。在於從對立面的統一中把握對立面,或者說鄉在否定的東西中把握肯定的東西。”

黑格爾這種矛盾辯證法的思想,貫串於他的整個哲學體系之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它批判了抽象同一的思維方法,建立了具體同一即對立統一為核心的辯證邏輯的體系。

因此,我們可以說黑格爾的哲學是從康德的哲學出發的,同時又揚棄後者,發展了後者的理性思維,建立了龐大的辯證唯心主義哲學體系。

但我們必須注意的是:

黑格爾的理性哲學體系,拋棄了康德哲學體系中的唯物論成分,這是一種倒退;但他大大推進了以對立統一為核心的辯證法,建立了完備而系統的辯證法體系,這又比康德的哲學前進了一步

叔本華建立了反理性的哲學體系

對於康德,叔本華雖然奉之為“人類的偉大導師”,但他還是在對康德在繼承的同時進行了深入的批判。

與黑格爾不同,叔本華著重強化康德的反理性成份,拋棄或改造了康德的理性辯證法,從而建立了以主觀意志為本原的反理性的哲學體系。

叔本華對康德哲學的繼承和批判,與黑格爾走著不同的道路。

他不僅在柏林大學講臺上要與黑格爾比個高低,而且在學術上也要與黑格爾決一雌雄。

他極端厭惡黑格爾的理性辯證法,認為:

“在黑格爾派談康德哲學的文章中,竟遇到一些真是難以相信的神話。如何教那些從才茁芽的青年時代起就被黑格爾的胡扯扭傷了,損壞了的頭腦,還能夠追隨康德那種意味深長的探討呢?他們早就習慣於把空洞的廢話當作哲學思想,把最可憐的詭辯當作機智,把愚昧的妄談當作辯證法。”

可以說,叔本華這是把黑格爾列為“一生之敵”了。

叔本華的思想是一個典型的反理性的哲學體系。

雖然他在一定範圍,一定程度上看到理性在人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中的作用。但從整體來看,他貶低、抹煞理性的作用,誇大主觀的直觀、意志的作用,建立一種唯意志論的反理性的哲體系,其具體內容和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世界是我的表象”

在叔本華看來世界有兩面:一面是表象;一面是意志。

人們認識客觀世界,不是認識世界的本質是什麼,而是通過感官去認識世界的表象。他毫不含糊地說:

“‘世界是我的表象’”,這是一個真理,是對於任何一個生活著和認識著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過只有人能夠將它納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識罷了。”

叔本華認為所有一切表象中可以分為直觀表象和抽象表象(概念)。他非常強調感

性直觀的作用,認為:

“只要我們一直是純直觀地行事,那麼,一切都是清晰的、固定的和明確的。我們既已確信直觀是一切證據的最高源泉,只有直接或間接以直觀為依據才有絕對真理”。

“在這裡是如此,在任何地方也是如此,直觀總是一切真理的源泉和最後根據。”

叔本華無限誇大表象和直觀的作用,從根本上來說是不科學的,因為他顛倒了客觀與主觀、客體與主體的關係,否認了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和標準。

第二,“世界是我的意志”

叔本華認為:僅僅從表象去考察世界還是片面的,還只是停留在現象上,而必須通過更深入的探討,達到意志第一的境界,才算說出了問題的本質,因此必須說:

“世界是我的意志,意志是第一性的,最原始的。”

叔本華這種唯意志論或意志第一論,包括如下一些主要論點:

“意志是謎底”,世界上的現象(表象)紛紜複雜,變化萬千,它們的“謎底”、“本質”是什麼呢?

叔本華斬釘截鐵地說:

“這個謎底叫做意志,這,也唯有這,才給了這主體理解自己這現象的那把鑰匙,才分別對它揭露和指出了它的本質,它的作為和行動的意義和內在動力。”

“意志這個詞兒,好像一道符咒似的要為我們揭露自然界中任何事物的最內在本質”。

叔本華的唯意志論和意志本原論由此昭然若揭了。

萬物是“意志的客體化”,叔本華從唯意志論和意志體論出發,進一步闡述了人的意志與世界萬物之間的關係。

他認為世界上各種事物的現象雖不可數計,無限雜多。但它們有個統一基礎,這就是意志。

他不同意機械論把意志這概念囊括在力這概念之下,而且恰好反其道而行之,把自然界中每一種力設想為意志。

叔本華公開主張意志是萬物的本原,萬物是“意志的客體化”。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低等生物到高等動物,“意志的客體化一級比一級明顯。”

第三,宇宙“皆備於我”

叔本華以“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為前提,必然導致萬物、宇宙“皆備於我”的結論。

他認為:

“世界除了表象和意志之外,就不能再是別的什麼了。任何人都能看到自己就是這意志,世界的內在本質就在這意志中。同時,任何人也能看到自己就是認識著的主體,主體的表象即整個世界。”

“所以在這兩重觀點之下,每人自己就是這全世界,就是小宇宙,並看到這世界的兩方面都完整無遺地皆備於我。”

第四,“人生是痛苦”,“世界是無”

叔本華非常重視人的問題。他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最後部分說:

“所涉及的是人的行為,是和人直接有關的題材。”

他把這部分稱之為“實踐的哲學”,而以前的部分叫做“理論的哲學”,他認為:

“無論在什麼地方,哲學除了解釋和說明現成的事物,除了把世界的本質,在具體中的,亦即作為感知而為人人所體會的世界之本質納入理性的明確而抽象的認識以外,不能再有什麼作為。”

叔本華從唯意志論去考察人,特別是考察人的幸福和痛苦。認為意志和幸福是經常發生衝突的,意志受到阻抑就叫做痛苦。

與此相反,意志達到它的目的則稱之為滿足、安樂、幸福。這就是說,某個人的慾望、意圖落空了,就叫失望、痛苦;其慾望、意圖達到了,就謂之快樂、幸福。

叔本華還把痛苦的根源歸結為意志。所以,在他看來,人生本質上是痛苦的。由意志產生意欲,由意欲產生動機,由動機產生活動。

人受意志的支配與奴役,他無時無刻的忙忙碌碌無非是尋找些什麼,每一次尋找的結果,無不發現原是與空無同在,最後不能不承認人生原是一個大悲局,人生卻全是痛苦。

他認為人的性慾是生命意志最強烈表現,其目的是為自身保存和種族繁衍。

但是,人最終走向死亡,或者說,人一生下來,就一步一步走向死亡。雖然人不斷和死亡進行著鬥爭,但“到了最後必然還是死亡戰勝,因為我們的誕生就已把我們註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

叔本華用唯意志論去探求擺脫痛苦之路。既然意志是痛苦的根源,那麼擺脫痛苦的途徑是意志的否定。

意志的否定,包括禁慾和死亡(自殺亦在其內)。在叔本華看來,意志愈是激烈,則痛苦愈大,即:

“如果要解脫我們這樣的人生,就必須否定這生命意志。”

叔本華這樣的人生觀、苦樂觀,雖然暴露了在悲慘的世界中人生痛苦的某些現象,

也看到了幸福和痛苦、生和死的相對性,但從總體來看,叔本華這種唯意志論的人生觀是悲觀主義和虛無主義的。

他既沒有找到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社會環境;也沒有給人們指出擺脫人生痛苦的道路。

他給人們灌輸的是佛教等教派取消意志,逃避現實的禁慾之類的虛無主義思想。

用他的話說:

“在徹底取消意志之後所剩下來的,對於那些通身還是意志的人們當然就是無。不過反過來看,對於那些意志已倒戈而否定了它自己的人們,則我們這個如此非常真實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恆星和銀河系在內,也就是無。”

這種虛無主義的人生觀、世界觀,並不能引導人們走向幸福境界,只能把人們真正引向地獄。


綜上所述,黑格爾和叔本華在對待作為他們共同起源的康德哲學上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他們一個強調理性的至上地位,把理性萬能化;一個貶低理性的作用,把理性工具化,轉而強調人的本真的情感和意志,進一步限制了理性的能力和權利。

一個強調抽象認識,認為只有理性能夠把握真理,一個強調直觀的把握方式,認為只有在直觀中才能發現本真的自我。

一個認為主體能夠完全反思自身,所以客體是主體,物自體和現象就是統一的,提出了符合形而上學傳統的只能為思維把握的本體論。

一個認為主體不能把自身當成對象,主客都不能被實在化,繼承了康德的現象從屬於物自體、實踐理性優於理論理性的結論,進而提出的“意志” 是一種超越主客分離的某種活力或傾向。

一個要求恢復傳統的理性主義形而上學,一個認為直觀的藝術優於思辨的哲學,要求把哲學藝術化。

可見他們對康德哲學的不同方面的強調所帶來的巨大的分歧,恰恰代表了傳統哲學和現代西方哲學之間在某些觀點上的根本的分歧。

正是他們兩個人的哲學在對這些問題上的這種顯著分歧代表現代西方哲學與傳統哲學的決裂和分道揚鑣。

前者代表了西方傳統哲學的集大成,而後者則代表了現代西方哲學的開始。

這正如他們二人的命運,黑格爾在世時聲名顯赫,但他死後不久他的哲學就遭到現代哲學多方面的嚴厲批判;而叔本華在世時極不得志,其哲學也在很長時期內不被人所知,但在他的生命的最後兩年卻聲名鵲起,在其死後更是被人推崇備至。


蕭鳳拙


叔本華與黑格爾哲學的對立

戴維·E.卡特賴特

雖然叔本華以獲得任何能被他用於貶低這位絕對精神哲學家的信息為樂——他甚至還嘲笑過J.T.赫爾梅斯(J.T.Hermes)那本極其暢銷的感傷小說《蘇菲從梅美爾到薩克森的旅行》(Sophies Reise Vom Memel nach Sachsen)是黑格爾最喜歡小說之一的事實——但他對黑格爾的敵意不僅僅是出於他對黑格爾在德國哲學界崇高地位的妒忌。儘管叔本華將自己哲學與學術道路的失敗都歸罪於黑格爾的做法有失公允,但他的憎恨卻是因為他覺得黑格爾是一個將尋求個人利益的提升置於真理的推進之上的偽哲學家而進一步地加深。這同叔本華所持的真理是哲學唯一目的的信念直接牴觸。

叔本華認為,為了在生活中獲得成功,黑格爾將自己變成了教會與國家的走狗,因為他無話可說,所以他不得不在滿是晦澀術語並在由雜亂、不時荒謬的辯證法的文字遊戲來運行的繁雜句子結構當中掩飾他思想的匱乏。黑格爾的風格矇蔽並誤導了學界,而叔本華也看到了晦澀之物被等同於深邃之物。更為糟糕的是,在他看來,正如黑格爾那結結巴巴、咳嗽不斷、毫無條理的授課風格被他人模仿一樣,他那可怕的寫作風格同樣成為仿效的對象。拙劣之作如今成為美文佳作。叔本華斷言道,真理在赤裸時被看得最為清楚,但黑格爾所寫的東西卻有著不止七層的面紗,而這些面紗下面則空無一物。

叔本華對黑格爾的敵意表明瞭他對哲學所懷激情的陰暗面。黑格爾是叔本華哲學上的敵基督,這一觀點使叔本華不會去尋找兩人哲學中任何相關聯與相類似之處,而這一直都是叔本華為進一步證實其哲學所作努力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從未去就黑格爾這樣做過,而他也從未想過要這樣做。但兩人都堅稱,用黑格爾的話來說:“任何真正純粹的哲學都是唯心主義。”或許,作為這兩位哲學家都希望加以否認的謝林留給世人財富當中的一部分,他們都同意以下觀點:一切事物的本質都具體表現為千差萬別、互為對立的現象,這種獨一無二的本質在其顯現於大自然各個等級的過程當中向著更具表現力的具體表現形式邁進,直至其達到人類這一巔峰物種。對這兩位哲學家來說,笛卡爾哲學對心智與物質、智性與自然所作的截然區分乃是一個根本性的錯誤。



芳馨小雅


叔本華的哲學更通俗貼近人的思想,易於讓人接收

會讓人有心靈的觸動,如同尼采的哲學一樣具有煽動性和說服性

黑格爾的哲學晦澀,要在生活中那就屬於老學究形的,一般人難以接收和理解

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並不是超越於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過自然、社會和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實際上是在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係,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圍繞這個基本命題,黑格爾建立起令人歎為觀止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主要講述絕對精神自我發展的三個階段: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黑格爾在論述每一個概念、事物和整個體系的發展中自始至終都貫徹了這種辯證法的原則,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驚人的大膽思考之一。

他的著作集德國古典哲學之大成,創立了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其指出:“絕對觀念”是宇宙之源,萬物之本。世界的運動變化乃是“絕對觀念”自我發展的結果,認為他自己的哲學就是“絕對觀念”的最高表現,普魯士王國是體現“絕對觀念”的最好國家制度。黑格爾的哲學是為普魯士專制制度辯護的,在他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中,提出了有價值的辯證法思想,認為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個過程,它是在不斷地運動、變化和發展著的,而其內部矛盾乃是發展的源泉。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將實踐融入創立了唯物辯證法。

恩格斯後來給其以高度的評價:“近代德國哲學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體系中,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處於不斷運動、變化、轉化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繫。”

自我意識的確定性

自我意識思想是黑格爾哲學思想的理論精髓,也是國內哲學界備受關注和推崇的部分。在黑格爾看來,自我意識是人的意識發展中的一個環節。在它之前的環節是意識環節,其功能表現在能夠區分自我和對象,否則,思維就會陷入混亂。自我意識環節真正進入真理的階段,以內在的自我意識作為其思考的對象和內容,既說明其矛盾性,從而為自我意識的發展指出困境和出路,也顯示其思維辯證法的精髓,如何讓思維和概念像流水一樣自我流動起來。

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論述關於自我意識的確定性時提到“我就是我們,而我們就是我”。自我意識由此找到它的“轉折點”,即由個體的自我意識進入到普遍的自我意識的關鍵性過渡環節。具體說來,自我意識就是在人類精神自身發展過程中處於意識之後,理性之前的一個特定階段。黑格爾用三個小部分論述了自我意識的確定性,即Ⅰ“自我意識自身”、Ⅱ“生命”和Ⅲ“自我與慾望”。

首先界定的是自我意識的對象是與此前的意識的對象有原則性的區別。意識是對對象的意識,而自我意識是對自己的意識,即反思。自我意識的對象是真理性、確定性的知識。而自我意識的確信、確定就是通過揚棄對方才達到的。體現在Ⅲ“自我與慾望”,即自我意識與他者的關係,自我意識的“滿足”只有在別的自我意識裡才能獲得。“別的自我意識”就是Ⅱ“生命”,“它是一個有生命的自我意識”。為什麼是生命?前提應該是作為一個活著的而不是死亡的人,才會有“慾望”和對死亡的“恐懼”,才會有後面的主人與奴隸關係的辯證法。同時,結合賀麟先生對黑格爾生命的解讀,生命分三時段:即有生命的個體,有生命的歷程,及種族三者。有生命的個體是內部的統一成為主體。有生命的歷程是外界的征服,即內外合一為實在。種族是延續,群己合一。生命的個體就是自我意識。所以側重的是生命的歷程和種族。這也就不難理解這部分提到的“生命的過程”“生命的諸環節”“作為過程的生命”等表述的目的。生命的過程是對抗和戰鬥的過程。生命之為生命,因為有外物與之差異和競爭。個體一定要經過種族的階段,才成為個體。這也就是個人與類之間的辯證關係。即使個體消亡,其精神延續,個體只有在種族中,才是真正生活。

那麼“我就是我們”就是自我意識自我否定、自我發展、自我返回過程的生動體現。他人的自我意識、自我的自我意識,我們在差別性中重新走向各自自我的統一。我們都不再是從前的自我,都有了新的內容。這就是自我意識間相互的活生生的生成過程。這一過程的如何實現就是黑格爾辯證法的精髓。

叔本華哲學思想中表象(presentation )的含義:

意志是世界的本質 ---

(1)人的軀體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現。

(2)動物的各種活動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3)植物的活動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4)整個大自然以及無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

(5)理性及表現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慾望的表現。

(6)知識也是意志的工具。

康德指出:因果律是先驗的,所有的經驗知覺都是處於主觀之上,不可能區別或認識物自體。而叔本華指出:僅用直觀就能獲得經驗對象。關於物自體的知識,是通過理智這種內在感覺而獲得的,它只在時間的形式中被認識。 [2] 

美學成就

叔本華是個涉獵廣泛的美學家,他對音樂、繪畫、詩歌和歌劇等等都有研究。他把藝術看作是解除人類存在的痛苦一個可能途徑。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部分,他對柏拉圖表示了敬意,在這裡他討論了藝術以及藝術的積極意義。他指出藝術是獨立於充足理由律之外的表象,所以它能擺脫意志無處不在的訴求。而這種藝術的表象和柏拉圖的理念論有相似之處。

柏拉圖的理念論是為了解釋這樣一個問題:遇到的各種事物中,有些事物與另一些如此相似,如果不是因為它們的個體性就幾乎分辨不了。於是就有了共相和殊相的問題,在柏拉圖看來,只有理念是永恆的,而經驗世界是處在不斷變化中的。叔本華意識到柏拉圖的理念論和康德的物自體有異曲同工之妙,康德指出:知識只是在認識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柏拉圖指出:認識的經驗世界不是真正的認識對象,只有理念才有意義。 [3] 

叔本華借鑑了他們兩者的思想。康德的物自體不能被完全認識但能被直接認識。意志作為自在之物,不從屬於時間、空間和因果律,因此不是個體化地被認識。柏拉圖的理念則可以在作為意志的客體化在客體化的對象中被找到。所以一切藝術就是對理念的直接把握,是理念的一個具體顯示。這種把握和顯示同樣具有一種絕對的普遍性和超時間或空間的本質,所以它就能將人類從永不休止的欲求中解脫出來。於是美也就具有了極高的價值。藝術家作為天才,可以把握殊相中的共相,通過理念把現象和意志相分離,這種能力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藝術品具有一種超時間的本質,而音樂同時具備超時間和超空間的本質,所以音樂不只是對理念的複製,它還更接近意志其本身。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種更高的價值。音樂和表象世界幾乎是並列的存在。但這種美都只能使人們從意志那裡得到暫時的解脫,因為這種對於美的訴求只能使人陷入意志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侷限性。 [3] 

倫理學見解

綜述

叔本華指出倫理學是很簡單的一門學科,他從人類行為的動機出發探討人類道德的基礎。人類行為的動機可以分成三種:希望自己快樂,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別人快樂。這三種動機分別概括為利己、惡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惡毒是非道德的推動力,只有基於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為。

利己

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為都是出於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個人名譽和法律規範。出於個人名譽的道德行為其目的隱含著滿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獲得他人的敬意從而產生心理上的滿足。而迫於法律規範的道德行為則是為了規避法律懲罰,免於自己受到損失而做出的。這些行為是沒有真正道德意義的。出於這種目的的極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別人什麼都沒有。基於這個原因的庸俗情況就是常看到的,那些為了生理需求上的諸如食慾、性慾以及舒適等等要求而發展出來的極端不道德行為。 [4] 

惡毒

第二種非道德的動機是惡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別人痛苦。惡毒是無處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輕微的,普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漠視和反感。人類用禮貌和聰明來掩飾這一動機,所以背後的惡意中傷和謠言誹謗便相當常見。惡毒的兩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災樂禍,嫉妒是與生具來無法擺脫的卑劣人性,因為嫉妒的東西本應是受到敬佩和感動的。而幸災樂禍可以說是惡毒的普遍現身,沒有比幸災樂禍在道德上更一無是處的了。出於惡毒的極端形式是:盡其所能地傷害別人,一切殘忍的行為都只是將幸災樂禍付諸實施的行徑。一切的非道德行為都能由以上兩種動機中推導出來。 [4] 

同情

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萬中無一。人們會對那些道德行為產生敬意正說明了那些道德行為與眾不同,是不可思議的。叔本華引用盧梭的話說:人們不會對比自己幸福的人產生同感,而只會對比我們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們的直接同感只侷限於對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實質上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將他人與自己視為一體。從同情出發,直到高尚無私,慷慨大量,一切對於美德的讚美詞彙都出於此而沒有其它。

叔本華將從同情出發的倫理學基本原則定為:不傷害別人,儘量幫助每一個人,其對應的兩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愛。公正表現了同情的否定性質,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傷害他人。而仁愛則表現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個級別,即看見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從而使自己去幫助每一個人。這兩者都是極端罕見的,但又是確實存在的,即便再沒有道德的人也無法否認


首席好書推薦官


哲學觀點上

黑格爾的哲學觀點:把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並不是超越於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

叔本華的哲學觀點:世界的本質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現象或表象,意志與表象的關係是建立在人懷世界的關係的基礎之上的.人生就是意志的表現,意志是無法滿足的淵藪,而人生卻總是追求這無法滿足的淵藪,所以人生就是痛苦.

區別

他們的哲學觀點是本源對立的.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是客觀獨立存在的,世界的發展是絕對精神的不同發展階段表現形式.叔本華的意志哲學則認為世界是由於"求生存意志"的內在原動力推動的.

打個不恰當的個人理解比喻

黑格爾相信有上帝的存在,但是這個上帝他基本上不受你影響,他玩他的,你玩你的,當然了你還在他創造的世界中,你只是他的一部分而已.

叔本華則相信沒有什麼上帝,大家都是為了生存而已.不論是世界和個人,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作為個人來說,大家都想生存的更好,自然就會產生需求,不斷的索取,當需求滿足不了的時候,人就會感到痛苦.


雲來一


兩人是同時代德國哲學家。 叔本華年幼時便繼承了母親(一個風月小說家)寫作的天賦,父親(富商)聰明的頭腦。年少時敏而好學。曾遊歷各國,博學廣知,提出自己獨道的人生觀。然而同時,他的相貌醜陋,性格乖戾並且十分自大,認為自己的理論獨一無二,堪比當時備受推崇的黑格爾哲學。他甚至曾要求和大名鼎鼎的黑格爾教授同時排課。結果很顯而易見,大家都跑去聽黑格爾的課了。而後來一戰期間,歐洲人的心中普遍感到絕望,痛苦。在這樣的社會氣氛下,相對於晦澀難懂的黑格爾哲學理論,叔本華的悲劇人生觀反而突然變得受歡迎,而這時叔本華已經70是多歲的老頭了。 黑格爾的哲學理論很多,自成體系。我所知道的只有最著名的---“存在即合理。” 而叔本華理論基本分為兩點,世界是作為意識的表象而存在的。比如你想找個東西盛水,於是就造出杯子,杯子便是意識的表象。他認為自然萬物都是有他存在的意識,繼而衍生出我們看到的表象。當然這是唯心主義,難道太陽的存在就是因為太陽想給我們帶來光明嗎?他的第二個理論就是人的慾望無窮,而物質有限,所以人的一生是痛苦的。沒有所謂幸福,只要能不痛苦就是幸福了。 他也並非討厭黑格爾,只能說是學術上的意見不合。不過兩人是同一個學校的教授,黑格爾又比他著名,心裡自然酸溜溜的了。


看雨聽風來


這題目不是幾句話說得清楚的。叔本華的哲學思想更貼近普通人,更易於理解。而黑格爾晦澀難懂的語言和理論讓人一頭霧水。簡單說一個自由開放,另一個守舊傳統。都是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們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好壞優劣,正確與謬誤,見仁見智,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有結果。他們雖然勢同水火,但都是德國哲學家,骨子裡滲透的都是康德和柏拉圖的細胞。如果一定要我們去取捨,估計叔本華更受歡迎。


遠景行之


黑格爾是辯證法大師,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就來自黑格爾哲學。黑格爾哲學主張普遍發展,沒有任何事物是永恆存在的,因而是革命的,因此,黑格爾哲學成為德國資產階級而革命的理論依據。而叔本華哲學是悲觀主義的。


樂道好思


他們都是從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本質,在我看來黑格爾是偏重於人和意識的作用,叔本華也和強調意識的作用。我覺得他們的哲學思想沒有本質區別。


骨頭無畏牛刀


一個主張邏輯(理性),一個主張意志(感性),用知情意來套,黑格爾哲學重知,叔本華哲學重意。


老圃


黑格爾是絕對理念,世界是有絕對理念支持的,絕對理念就是絕對真理,世界是不斷變化的,也就是從理念到絕對理念發展的過程。

叔本華是唯意志論,用意志來說明世界,意志是不可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