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臣子见君王真的都要下跪吗,事实是什么?

沈海疆


跪拜大礼是我国古代的最高礼节,一般成年人只跪天、地、君、亲、师,之后又加上了一个恩,救命大恩之类的。其中臣子跪拜君王,由于受影视剧的影响,仿佛成为一种常识,实际上在中国古代这种现象是极少的。

跪拜这种礼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双膝跪地,左右手交叉扶地,只是单纯的作为人与人之间社会交流的常用礼节。这种礼节也随着中国文明制度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演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秦时代,汉宋时代,元清时代。下面为大家做依次详解:

前秦时代:

主要是指秦朝包括两周夏商时期,在这个时间段里,跪拜依然保留着原始社会的礼节意义,它的等级和阶级属性相对较低。臣子对君王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必须用跪拜大礼,当然了,如果你作为臣子非常敬畏你的君王,用这个跪拜之礼也是合理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和臣子要互相行礼,并不是臣子单方面的行礼,所以在那个时期经常出现臣子与君主互拜的现象。一方面可以体现君主礼贤下士的良好品德,另一方面是正常的礼节需要,说明咱们两个都是受过教育的人!

汉宋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主要是以汉族政权为基础,臣子对君王行跪拜之礼,成为了硬性规定,只不过并不是经常性的。首先要从汉朝说起,汉高祖刘邦的出身并不高,说白了就是当地的派出所所长。他所领导的这些人韩信,萧何等并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以在朝堂议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乱七八糟场面,更有甚者拿出宝剑敲着宫殿的柱子来打节奏。正是基于如此,朝堂制度必须要改革,所以孙叔通这个人走上了历史舞台。孙叔通找了一大帮儒家学士专门对朝中的大臣进行培训,等到汉高祖再上朝会的时候,文东武西,列立两厢,向皇帝行跪拜之礼,刘邦非常高兴,这种制度也就保留了下来。

臣子跪拜君王并不是经常性的,而是偶尔发生的。除了像朝会(古代上朝并不是一日一朝像我们今天早自习似的,有时候是十日一朝,或者是五日一朝)祭天祭祖,登基册立之外,大家基本上都是以简单的鞠躬之礼作为日常礼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古代对宰相的待遇尤为之高,讲究拜相。也就是说皇帝在任命宰相的时候,不仅宰相要对皇帝行礼,皇帝也要对宰相行礼;在大街上皇帝的车马与宰相的车马相遇,要同时下车行礼。你可以想象一下,大街上皇帝和宰相对着跪拜,是不是有点不像话?而是中国古代的汉服宽袍大袖,男士下身普遍长裙,跪一次也确实不容易。所以在这个时期,臣子对君王只是在固定场合或特殊时间行跪拜之礼,给足皇帝面子,平常大家还是以鞠躬之礼,其中在南北朝出现叉手礼一直沿用到唐朝。

元清时代:

元朝是中国历代正统王朝之中汉化程度最低的王朝。在元朝统治者心中,汉族的传统礼仪文化并不适合自己,所以在元朝出现了很多开历史倒车的发展现象。在元朝臣子只有先向皇帝行跪拜大礼之后才能奏事,由此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比起汉高祖刘邦来说更要卑贱,刘邦还算是个国家公务员,朱元璋就是社会最为底层的人,所以他对权力的渴望是历朝历代所不能及的。所以明朝废丞相,八股取士等一系列的措施都是为稳固权利,加强皇权服务的。清朝基本上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一方面是因为清朝本身与明朝的交往多,在入关之前就大概以明朝的政治制度为雏形进行统治。另一方面,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统治汉族人民,没得选择。元朝汉化低主要是因为他接触到的文明比较多,除了中原儒家文化,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藏传佛教,所以元朝并不依赖于儒家文明。

有一点要详细说明,明清时期的跪拜制度不仅在时间上比古代更为频繁,而且在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秦汉一直到宋朝的跪拜之礼是指双膝跪地,上身像鞠躬一样微微俯身即可。到了明清时期,跪拜拜并不是单纯的跪拜,而演变成了磕头,五体投地大礼。皇帝如果不允许你起身,你都不敢抬眼看一眼皇帝。

由于我们现在拍的影视作品,大部分取材于明清时期所以给了我们很多错觉,大家作为影视作品去观看是可以的,但不要信以为真!(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冬雪秋风梅子雨,悠然观史看君名!欢迎大家交流评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非常感谢!


君名史评


不一定,

首先是朝代不同,唐朝时,皇帝朝见大臣时是面对面坐着,有时还能赐杯茶给大臣。

宋代时,大臣和皇帝说话就必须站着了,明清时站着都不允许了,就只能跪着。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礼,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真实的“九拜”却是另外的样子。 “九拜”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九拜所不同的不仅仅是名称,连其动作要领也大为不同。

稽首的基本要领如下: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稽首是拜礼之中最敬的方式,臣子对君主用此礼,为吉事之拜的最重者。吉拜的动作要领如下:先拜手,而后重复九拜中的“顿首”动作。也是丧礼之拜。凶拜的要领是先作“九拜”中的顿首而后再拜。奇拜之“奇”表示单数,在这里是拜一次的意思。褒拜指拜的次数在再拜以上。肃拜为女性用的礼拜方式,不跪,俯首两手下垂。

中央集权与君权的高度集中导致的,唐朝时,皇帝朝见大臣时是面对面坐着,有时还能赐杯茶给大臣。

宋代时,大臣和皇帝说话就必须站着了,明清时站着都不允许了,就只能跪着。


月夜羽夕


君臣本是师友情,共坐论道道理明。

天覆地载父母恩,四时八节跪神灵。

去仁舍义信难守,离道失德魂不清。

臣子沉沦生奴性,下跪怎见九天青?

在电视剧特别是无脑的清宫剧中,大臣见到皇帝都要下跪,那么历史上真的是如此吗?其实历史上皇帝的大臣是一个从“师”、“友”、“臣”、“奴”的过程。

上古之时,黄帝的大臣都是他的老师,比如容成子,居住于崆峒山,曾在太姥山炼丹修道、青城山、等处游历修炼仙道,探求长生不老之术。许多史书记收录其著作,如《汉书·艺文志》著录房中家《容成阴道》二十六卷,阴阳家《容成子》一十四篇,《后汉书·方术传》有容成子内容,葛洪《抱朴子·内篇》收《容成经》一卷。黄帝慕其道,为了迎接他的造访竟然要“乃造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即访”,可见仰慕至极。这也难怪道教兴起后,推崇为仙。后来,容成子出山当了黄帝的老师,更是黄帝的重臣,为黄帝造历法,成就了后来影响深远的“黄历”。当然,容成子除了在历法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外,在天文、医学、养生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再比如岐伯(很多人知道这个人都是从《黄帝内经》上看到的),也是上古时期著名的医学家,道家名人,精于医术脉理,名震一时,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医圣”。宋《路史》载:“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中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张隐庵《黄帝经世素问合编》:“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谓曰天师。”

再比如,广成子,上古的道家人物,修行于崆峒山,黄帝听说后专程去拜访他,问治国之术。当然,还有很多,比如,仓颉,风后,力牧,大挠,伶伦,等等等等,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黄帝见上述大臣的时候,都是自己先行礼,大臣回不回礼看当时的状态。

到了后期三王时代,特别是春秋之时,大臣基本上都是天子或者君王的朋友。大臣见到君王从来没有跪拜之说,所谓“三叩九拜”的“九拜”也不是连续拜九次,而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魏文侯去见当时的贤能之士段干木,站得疲倦了却不敢休息。回来以后见翟黄,箕踞于堂上跟他谈话。翟黄很不高兴。文侯说:“我礼遇段干木,是因为让他做官他不肯做,给他俸禄他不接受,现在你想当官就身居相位,想得俸禄就得到上卿的俸禄。你既接受了我给你的官职俸禄,又要求我以礼相待,恐怕很难办到吧。”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最值得注意的是翟黄对他侍奉的君主箕踞于堂上与他说话表示的不满,这与汉代以后的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传》中提到商鞅去见秦孝公时以“强国之语”,说得秦孝公入了迷,“不觉膝之前于席也”,座位对了座位。这表明那时的国君并不像后代的皇帝那样摆臭架子。古人尤其是汉代以前所说的“拜”不等于“下跪叩头”。先秦以前上朝,君主先向群臣行礼,然后群臣一起向君主回礼,这表示说,君主的天下要靠你们啊。

到了汉朝刘邦之时,他的大部分大臣还是他的朋友,只不过他的那些朋友大臣原来都是乡井之徒,就算官居一品也改不了暴发户的特征,大部分人甚至根本不懂什么是礼仪,什么是规矩。司马迁在《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写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可以看出,当时那在皇宫里喝酒狂欢的劲,跟一群土匪没什么两样,所以刘邦就不开心了。这个时候,有个叫叔孙通的人挺身而出,帮刘邦解除了烦。他开始教大臣礼仪,居然教成功了,在西汉的长乐宫落成之时,叔孙通向刘邦建议,正式启用他修订后的“朝仪”。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

“汉(王)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向;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向。大行设九宾,庐句传。

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殿上者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金。”

到此,已经有跪拜之仪了,但是并不是每次都用,必须是重大节日或重大庆典之时才会如此。至于西汉时候的上朝,皇帝不止要早早的在朝堂上等着,等到丞相来到朝堂时,还会有掌管礼仪的官员大声喊出“皇帝为丞相起立”。这个时候皇帝要从龙椅上恭恭敬敬的站起来,就像学生见到老师那样,就差说“老师好”了。皇帝不止要对丞相行礼,对待御史大夫也不能太过随意。皇帝在接见御史大夫时,也是不能像电视上那样高高在上,一脸冷漠。相反的,在皇帝与御史大夫讨论完国家大事之后,是需要一脸敬重的对御史大夫说谢谢的。而且大臣们上朝的时候也和皇帝一样是坐着的。这可能与当时的西汉初年遵从“黄老之术”有关。

到了唐朝,也只是简单的礼仪,也不是见到皇帝就下跪,也是面对面坐着,偶尔还会赐茶给大臣。到了宋朝之后,基本上上朝就是皇帝坐着,而大臣站着了。不过跪拜之礼还不是很流行。这时候的大臣那才是真正的大臣,已经不能称为“皇帝之友”了。

特别是到了清朝,那许多大臣直接称“奴”“奴才”了!!那才真是恶心至极,把华夏传统、民族尊严等都抛入脑后,一个个奴颜婢膝,尽显殷勤,更难有直谏之说!!!唉,这种奴性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中国华夏儿女,不得说不是一种悲哀!我们常说“跪天跪地跪父母”、“男儿膝下有黄金”,但是如今,我们虽然不从身体上下跪了,但是心里的你真的站起来了吗?


泉阳子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跪拜礼出现的时间并不太晚,在一些特定场合和仪式中:夫妻结婚互相跪拜,祝贺父母寿辰,感谢君王赏赐……

春秋战国时期,臣子见君王时候,只需作揖即可,这就是礼,仅仅是礼节的表示,表示双方受过教育!



但是上朝需行跪礼的规定出现的很晚,从方方面面史书记载来看,从元朝开始,大臣上朝奏事就需要跪着汇报。

《元朝名臣事略》“……入见,皆跪奏事。”《牧庵集》:“方奏,太史臣皆列跪。”



上朝礼仪的变化标志着皇权的不断加强

秦朝以前,史书对朝礼并无记载,说明当时上朝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范,个人推测臣子可能行揖礼后直接席地而坐(跪坐,并推测君王也是如此),而从汉朝开始,制定了相关上朝礼仪,后世多朝沿用此礼,皇帝和大臣皆是坐在椅子上议事;到了宋朝,宋太祖撤掉了椅子,宋朝臣子都是站着议政;宋朝之后大家都很清楚了,大臣上朝先行跪拜礼,之后再站起来,如若奏事还需跪着说(巅峰是清雍正设立军机处那会,大臣需要全程跪着完成政事的颁布)。



跪拜本是一种大礼,最开始意义是用来表达恭谢、感恩和尊崇等情感;但不知不觉中,跪拜礼变了味,不仅仅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变得也是如此;甚至不仅要跪,还要长跪,不仅要长跪,还要磕头,用这些礼仪来以示尊卑差别,这种跪拜是奴性的培育和人性的摧残!



新中国以后,跪拜这种落后的封建礼仪被挥手、握手和拥抱等新的社交礼仪所取代!


痴语呢喃1988


不一定,首先是朝代不同,唐朝时,皇帝朝见大臣时是面对面坐着,有时还能赐杯茶给大臣。

宋代时,大臣和皇帝说话就必须站着了,明清时站着都不允许了,就只能跪着。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礼,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真实的“九拜”却是另外的样子。 “九拜”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九拜所不同的不仅仅是名称,连其动作要领也大为不同。

稽首的基本要领如下: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稽首是拜礼之中最敬的方式,臣子对君主用此礼,为吉事之拜的最重者。吉拜的动作要领如下:先拜手,而后重复九拜中的“顿首”动作。也是丧礼之拜。凶拜的要领是先作“九拜”中的顿首而后再拜。奇拜之“奇”表示单数,在这里是拜一次的意思。褒拜指拜的次数在再拜以上。肃拜为女性用的礼拜方式,不跪,俯首两手下垂。

中央集权与君权的高度集中导致的,唐朝时,皇帝朝见大臣时是面对面坐着,有时还能赐杯茶给大臣。宋代时,大臣和皇帝说话就必须站着了,明清时站着都不允许了,就只能跪着。


阅读是一种缘分


臣子臣子,是既为臣又为子,“臣之事君,犹如子之事父”,也就是说,臣子要把皇帝当老爹一样敬和供着。所以,皇帝又称“君父”,帝者既是君,亦为父。

同志们,你见了你爹,跪不跪?

哦,对了,现在不跪了。但过去的传统,逢年过节,是要给父亲下跪的。

见皇帝你跪不跪?

哦,对,现在没皇上了,但见到君主下跪,是基本礼仪,我前一段时间看英国女王到国会发表演讲的视频,某位大臣是单腿下跪,呈上女王的讲稿的。

还说古代,古代你若见了皇上,敢不跪?

就像对父应跪一样,对君,更要下跪。日常家居过日子,见到父祖,没事不会跪下,跪下,礼就大了;但见到皇上,却是见之必跪。因此,臣子见君下跪,不是行大礼,而是常礼。

从这一点来看,对皇帝忠,是要重于对家长孝的。忠孝不能两全时,该怎么选,你懂的了吧?

有人问,大臣见到皇帝都必须跪吗?不是说“坐而论道”么?

我拿明代举例来说这个事。

明代历史上,君臣见面,有两个场合:一个是公开的大众的场合,就是朝会上朝。上朝干什么呢?就是群臣文东武西,分班站立,然后在赞礼的引导下,山呼万岁叩头,一边喊着“万岁万万岁”,一边将俗话说的“三拜九叩”礼反复操演几遍,就可以告成散讫了。第二个场合,人数就少多了,主要是皇帝召见一些大臣,进行小范围的谈话,叫做“召对”。

从臣子的角度,皇帝问,臣子答,便做“奏对”。大臣奏对时,是必须跪着的。

见君下跪,是基本的朝仪和规矩。明代大臣有一些回忆录,如明初四朝元老杨士奇撰有《奏对录》,英宗朝大学士李贤撰有《南城召对录》,孝、武朝大学士李东阳撰有《燕对录》,兵部尚书刘大夏有《宣召录》,其他还有嘉靖朝大学士杨一清《谕对录》、严嵩《嘉靖奏对录》,万历朝大学士申时行《召对录》等等,都是记载他们蒙皇帝召见,对御谈话的实录。从这些记载中可见,大臣们见到皇帝,第一个动作,就是下跪叩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