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有那麼多皇子,為什麼竇太后還要讓漢景帝把皇位傳給兄弟樑王呢?你怎麼看?

柳侍墨


皇家難容骨肉情,最是無情帝王家。自秦始皇建立帝制制度後,皇帝這一職業便成為全天下人最熱衷的職業。為了得到帝位,父子成仇,兄弟殘殺的事情比比皆是。彷彿親情在皇家極其奢侈,像雍正對待怡王千般好萬般好畢竟是少數。能成為千古一佳話也側面反應親情在皇家的稀少與不易,更多的是兄弟平日裡好。但面對皇權,卻很難控制野心。而兄弟一旦翻臉就幾乎沒有迴旋餘地,所有過往都成曾經。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皇家裡的一對兄弟,兄為帝弟為王,他們曾經感情極深,兄弟同承車攆,兄答應傳位於弟。但這對兄弟依然沒有通過皇權的考驗,最終親密無間的兄弟情還是出現了裂痕。

這位兄弟出生為西漢初年,兄為漢景帝劉啟,也就是漢文帝劉恆之子,漢武帝劉徹之父。他開創了一個時代,與漢文帝一起被史學家成為"文景之治"。弟為漢景帝同胞弟弟梁王劉武,與漢景帝兄弟情深。

兩兄弟的母親就是在西漢史上非常有名的竇太后,這位擁有傳奇人生的太后不但漢景帝受她影響極深。漢武帝繼位初期她乾脆垂簾聽政,掌握實權。

這樣一位對西漢產生巨大影響的太后素來偏愛梁王劉武,一心想讓漢景帝傳位劉武,而漢景帝也曾一度答應了。可擁有深厚背景和政治資本的梁王,卻最終錯失皇位,且與漢景帝漸行漸遠,再一次詮釋皇家無情的說法。

那麼,梁王劉武是如何從甚得漢景帝之心到備受漢景帝冷落?他們兄弟之間發生了什麼?

梁王劉武是漢文帝之子,漢景帝之弟,關於劉武的出生日期,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但從他身為嫡長子的哥哥劉啟生於公元前188年來看,身為嫡次子的他應該不會比哥哥小上太多。專權的呂后去世後,大臣們擁立了劉恆為皇帝,他的孩子們也就成為了皇子。數月後,劉恆的嫡長子劉啟被按照禮法定為太子。

漢文帝二年(前178),劉恆冊立其他皇子,其中劉武被立為代王。兩年後,劉武又改封為淮陽王,又過了八年,因為劉恆最寵愛的少子,梁王劉揖從馬上墜落而亡,劉武便又填補了梁王之位。漢文帝二十二年(前157),劉恆去世,太子劉啟繼位。

據《史記》記載,劉啟登基三年後,還沒有立太子。一次他與進京朝見的劉武飲酒,二人相談甚歡。酒過三巡後,劉啟"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

聽到這話,劉武當然是心中暗喜,儘管他知道這只是劉啟的酒後胡言。後來,疼愛劉武的竇太后聽說此事,也十分高興。

正是在這一年,因為劉啟的貿然削藩,以及曾經和吳王劉濞結下的仇怨,吳、楚、趙等國的諸侯王聯合起來。以劉啟身邊有奸臣晁錯為由發兵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在這場動亂中,兩個人的表現十分優異,一個是太尉周亞夫,他領兵有方,僅僅用了三個月便將聲勢浩大的叛亂平定了。

另一個就是梁王劉武,他沒有跟隨其他七個諸侯王一同反對自己的皇兄,而是成為了首都長安在東邊的堅實屏障。

史載:"吳楚以梁為限,不敢過而西,與太尉亞夫等相距三月。吳楚破,而梁所破殺虜略與漢中分。"作為諸侯國,卻能夠和朝廷殺敵數基本持平,可見劉武在幫助皇兄平叛過程中的不遺餘力。

第二年,劉啟並沒有按照自己酒後的承諾,立劉武為太子,而是立自己的庶長子劉榮為太子。

但為了表達對劉武的撫慰和嘉獎,劉啟和竇太后都給予了他許多財富和特權。

據載:"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數十萬,而府庫金錢且百鉅萬,珠玉寶器多於京師。"劉武的許多規格已經達到了天子的標準,此外,他還厲兵秣馬,招攬天下賢才。

漢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劉武趁入京覲見的機會請求留在宮中,而竇太后素來疼愛他,劉啟便批准了這一請求。在宮中,劉武也很有分量,劉武的侍從只要登記便可以和皇宮裡的其他人員一樣隨意出入,可見劉武的面子有多大。

劉武進宮不久,太子劉榮的母親慄姬失寵,導致劉啟將太子也廢掉。

竇太后見狀,連忙提議讓梁王當太子,但大臣們一致反對。劉啟也沒有給出答覆,於是竇太后便失望地不再提起此事。不久,劉武也告辭離京。

這一事件後,劉武對在皇上面前阻攔立自己為太子的袁盎等大臣懷恨在心,於是暗中派出刺客想將他們殺死。但是刺客卻在被抓後供出了劉武,於是劉啟很生氣,要求劉武將幕後策劃這事的謀士殺死。無奈之下,劉武逼迫自己的兩大心腹羊勝、公孫詭自盡,並通過竇太后向劉啟請罪認錯。

這之後,雖然劉啟不再追究,但也沒有曾經那樣與劉武推心置腹了。五年後,劉武請求入京覲見,但沒有被允許。這年夏天,他感染了熱病,不久便去世了。

劉武與漢景帝失和,表面上是劉武難過權力關,但其實漢景帝也有責任。

漢景帝為君如何有爭議,有人認為他是了不起的帝王,延續漢文帝的盛世,為漢武帝攻打匈奴做好準備。但也有人認為他很平庸,不過是沾了漢文帝和漢景帝的光。

就拿他傳位一事來說就是兒戲,劉武想當皇帝也是漢景帝先答應傳位。傳位這樣的大事漢景帝輕易答應,事後堂堂一國之君又不肯兌現,拿大臣當擋箭牌導致大臣與劉武結怨。

劉武最終做出出格的事情,漢景帝的責任也大。

不過也許,漢景帝本就是一個無常的帝王。正如他曾經寵愛慄姬,冊封慄姬之子劉榮為太子,可一旦他決定廢立太子,翻臉就再不留情面。劉榮不過受慄姬牽連,漢景帝依然與他父子情斷。帝王反帝是帝王,於劉武,於慄姬,於劉榮,首先他是帝王,然後他才是兄長,丈夫,父親,只是劉武並沒有完全明白。


煮酒君


西漢竇太后叫竇漪房,原本是漢高祖劉邦宮中一個普通宮女,家世低微,父親只不過一隱居垂釣老人。

呂后專權時把竇漪房等一批宮女賞賜給了各諸侯王,竇漪房本想去家鄉趙國,陰差陽錯,分到了劉恆的代國,卻因禍得福,幸運之神降臨,她被劉恆看中成了他的愛妾,生下一女劉嫖長公主,二子,一是後來的漢景帝劉啟,一是梁王劉武。漢文帝立劉啟為太子,竇漪房母以子貴,有幸成為了皇后,文帝故景帝繼位,她水漲船高成了皇太后,景帝生有16個兒子,竇太后居然不顧祖制要立梁王為太子,那麼漢景帝有那麼多皇子,為什麼竇太后還要讓漢景帝把皇位傳給兄弟梁王呢?

有書君認為一是因為漢景帝的正妻薄氏沒有生育兒女,漢景帝沒嫡長子,給了竇太后立梁王為太子的理由。二是因為竇太后寵愛幼子,思念梁王,想為幼子爭得皇位。三是漢景帝酒後失言,君無戲言,竇太后信以為真,要漢景帝兌現承諾。四是梁王素有賢名,又立有戰功,是不錯的儲君人選。具體原因且聽有書君拆解分析:

一、漢景帝的正妻薄氏沒有生育兒女,漢景帝沒嫡長子,給了竇太后立梁王為太子的理由。

皇家立儲向來以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立嫡立長為原則。

漢景帝生有16個皇子,而且個個出眾出色,只可惜他們都是景帝的妾室所生,沒有一個是漢景帝正妻薄皇后所生。這薄皇后雖然出身顯貴,薄太后孃家人,可惜身貴福淺,就像不下蛋的母雞,沒有生育能力,生不出兒女來。

這父死子繼,立嫡立長的規則裡,要立嫡長子,可是漢景帝沒有嫡長子,沒有適合當太子的人選。

景帝和梁王都是竇太后和文帝的親生兒子,同父同母,這便給了竇太后立梁王為太子的理由,因為梁王符合兄終弟及的原則。

竇太后以漢景帝皇后未生育嫡長子為由,為梁王爭太子之位,在繼承大統上合乎禮法,所以竇太后找到了合理的依據,是依法而行。

二、竇太后寵愛幼子,思念梁王,想為幼子爭得皇位。

皇上疼長子,父母愛么兒。竇太后與梁王聚少離多,特別寵愛自己這個居住在封地的么兒。

特別是竇太后雙眼看不見東西后,更加需要親人的照顧和關注,可是漢景帝心繫家國,精力有限,無法時刻關顧到母親的心理需求。

而梁王卻時常從封地派人寄來禮物和書信,讓孤單失明的竇太后得到慰籍,致使竇太后更期望梁王時刻在自己身邊陪伴,所以竇太后更希望梁王立為太子,能夠在京城居住,將來成為皇帝,她就有了更好的依靠。

如果立漢景帝兒子為太子,孫子對自己的照顧肯定不如心疼體貼自己的兒子那麼好。

竇太后從自身利益和感情的親疏關係出發,她寵愛幼子,思念幼子,當然希望梁王立為太子,將來成為皇帝,照顧自己便會多一些,好一些。

三、漢景帝酒後失言,君無戲言,竇太后信以為真,要漢景帝兌現承諾。

竇太后要讓漢景帝把皇位傳給兄弟梁王的心思雖然早就有了,但真正向景帝提議是漢景帝自己在竇太后的壽宴上,因為喝酒喝過了頭,一時興起,為表對母親和弟弟的親暱,讓母親高興,當面說過這樣一句話:當我有一天去世了,把皇位留給弟弟梁王。

這句話不但竇太后和梁王聽到了,還有不少在場的文武百官都聽到了。

都說君無戲言,竇太后把漢景帝酒後說的話當了真,她提議漢宣帝把皇位傳給梁王,那是要漢景帝兌現自己酒桌上的承諾。

四、梁王素有賢名,又立有戰功,是不錯的儲君人選。

梁王劉武和漢景帝年輕時關係十分融洽,劉武當年表現的十分優秀,禮賢下士,孝義仁德,素有賢名,名聲也不錯。

後來七國之亂,劉武又領兵堅守梁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在當時漢景帝還沒立太子之時,他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然而竇嬰和袁盎等臣子卻一致認為皇位應傳給兒子,這樣才符合祖制。袁盎還以宋宣公立弟不立子,導致五世之亂,國破家亡的例子勸諫竇太后,好在竇太后並不昏庸,以漢朝江山社稷為重,為了漢室的穩定和長治久安,把個人的私心和對幼子的寵愛放在了第二位。讓梁王回到封地,不再提傳位梁王之事。

竇太后讓漢景帝把皇位傳給兄弟梁王系漢景帝無嫡子給了竇太后一個合法的理由,再加上竇太后的一點私心,漢景帝的一點失誤,梁王的一點賢名,四者促成了這件事的發生。

幸好竇太后雖然眼睛瞎了,但心裡敞亮,知道以江山社稷為重,自己的一點私心是可以為漢室的長治久安讓道的!這也是後人對她十分敬重原因吧!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作為“文景之治”的締造者之一,漢景帝劉啟在我國曆史上可以算作是一位有作為、有能力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延續文帝的治國方略,與民休養生息,釋放社會生產力;他大膽削藩,加強朝廷的控制能力。

然而,他依然得不到一個人的認可,這個人就是他的生母竇太后。竇太后共生了兩個兒子,相比而言,她更喜愛次子劉武。

實際上,劉啟在漢文帝劉恆諸多子嗣中並不是老大。在文帝繼位前後,他的幾個孩子相繼離世,劉啟自然成了長子。據《漢書》記載:“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男最長,立為太子。”

在生兒育女的問題上,劉啟比老爸劉恆從容多了,他先後生下十四個兒子。劉啟要傳位,選擇的餘地實在很大。但是老媽竇太后始終想讓二兒子梁王劉武繼位,不希望劉啟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那麼,漢景帝有那麼多皇子,為什麼竇太后還要讓漢景帝把皇位傳給梁王?這件事又該如何看待呢?

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景帝繼位不久,還沒有冊立太子。一日,梁王劉武入朝覲見,兄弟二人在殿內設宴飲酒,十分熱鬧融洽。喝著喝著,劉啟有了明顯的醉意,他給弟弟劉武誇下海口:“千秋萬歲後傳於王。”(《漢書》)要把皇位傳給弟弟?劉武確信沒有聽錯,立即推辭。儘管這樣,劉武心裡還是美滋滋的。

在劉武看來,哥哥心裡裝著他,有將皇位傳給自己的意思。不是說酒後吐真言麼,劉武自然是喜不能禁。

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也很快傳到了竇太后的耳朵裡。

當時,竇太后已經因病失明,平時一聽到聽到梁王的聲音就很是高興。現在,聽說景帝願意將皇位傳給他,就深感欣慰。

事實上,在和梁王那次痛飲之後,漢景帝劉啟還生下了十個兒子,其中還包括後來成為皇帝的劉徹。

即使劉啟兒子一大把,竇太后依然想要梁王繼位,實在反常。

竇太后執意讓幼子繼位的最大的原因,恐怕還是她對梁王的過分喜愛。疼愛幼子是人的正常心態,劉武一出生,竇太后就很是溺愛。

按照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愛之,賞賜不可勝道。於是孝王築東苑,方三百餘裡。廣睢陽城七十里。大治宮室,為複道,自宮連屬於平臺三十餘裡。得賜天子旌旗,出從千乘萬騎。東西馳獵,擬於天子……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數十萬,而府庫金錢且百鉅萬,珠玉寶器多於京師。”方圓三百里的東苑裡,亭臺宮殿相連長達三十里,猶如皇帝一般千騎萬乘,常常遊獵,出則封到,入則警戒,富可敵國。

竇太后對這個兒子的偏愛由此可見一斑。

關鍵是在竇太后心目中,梁王劉武是比劉啟更合適的帝王人選。雖然劉啟是一個很有成就的帝王,而他年輕時候並不是省油的燈。還是太子時,劉啟曾和吳王劉濞的兒子劉賢下棋,對弈中劉賢語言不恭,雙方發生爭執,結果劉啟“引博局提吳太子,殺之。”他的暴戾霸道讓竇太后很不滿意。

兩個兒子擺在一起,竇太后覺得劉啟並不是當皇帝的最佳人選。

而劉武有沒有當皇帝的能力呢?

我們從七國之亂的平定上就可以窺到一二。史載:“吳楚破,而梁所破殺虜略與漢中分。”七國之亂是西漢初年的心頭大患,在抵禦吳楚聯軍,鞏固長安後防中,劉武率領的梁軍和周亞夫率領的漢軍一樣,都取得了很大戰功。

能和名將周亞夫相比,劉武沒兩下子還真不行。

竇太后更加傾向於了劉武。

劉啟已成皇帝,豈可輕易更替?

公元前150年,漢景帝劉啟廢了太子劉榮,竇太后希望劉啟立劉武為儲君,以便在他去世後讓劉武繼位。當時一批朝臣反對這個想法。因為有竇太后的力挺,劉武暗中刺殺反對自己的十多位朝臣。劉啟很是生氣。

竇太后立劉武的心思最後停滯在公元前149年。那年四月,漢景帝劉啟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

劉徹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漢武大帝。


文蹤旅跡


竇太后有兩個兒子,一個是漢景帝劉啟,另一個是梁孝王劉武。她最寵愛小兒子劉武,希望漢景帝能把皇位傳給弟弟。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三年),劉武從梁國到長安城朝見,漢景帝設酒席,與弟弟喝酒聊天。喝到半醉時,景帝突然冒出一句話:“千秋萬歲後傳於王。”就是說,等我死了,就傳位給梁王你。這只是一句酒後之言,但梁王劉武牢記在心,竇太后更是眉開眼笑。

劉武回到梁國時,“七國之亂”爆發了。梁國首當其衝,成為吳、楚叛軍進攻的重點。梁王苦苦支撐,令吳楚叛軍無法西進。在平叛“七國之亂”的戰爭中,梁王劉武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功勞僅次於周亞夫。

然而,七國之亂後不久,劉武的皇太弟夢就破滅了。公元前153年,景帝把兒子劉榮被冊立為太子。看來漢景帝在酒席上說過的話,忘得一乾二淨了。

就在竇太后與劉武認為沒希望時,事情出現轉機。由於太子的母親慄姬失寵,最終導致劉榮的太子位被廢除。劉武又一次看到了希望。竇太后仍然希望兄位弟承,由梁王劉武繼承皇位。漢景帝起初答應了,在徵求大臣們的意見時,遭到袁盎等人的強烈反對。袁盎力諫說:“萬萬不可。春秋時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結果禍亂頻生,持續了五代。小不忍則害大義,這是《春秋》所闡述的道理。”在袁盎等人的反對下,竇太后最後不得不放棄由劉武繼承大統的計劃。

在皇太子劉榮被廢六個月後,漢景帝終於將膠東王劉徹立為皇太子。劉武一怒之下,派人刺殺袁盎等大臣,由於東窗事發,永遠失去東山再起的機會。


君山話史


竇太后最喜歡梁王,梁王是自己的小兒子,竇太后最喜歡的就是梁王這個小兒子,反而不是很喜歡漢景帝劉啟這個兒子!俗話也說,父母都疼小兒子,梁王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兒子!那麼他就希望自己的小兒子能當皇帝,加上古代也有兄終弟及的傳統,比如周朝的一些諸侯國,還有商代都有這種傳統,包括吳國也有過這個傳統!所以竇太后就想用這個傳統來壓自己的大兒子漢景帝!漢景帝最後有幾次在承受不了竇太后這個母親的壓力了,在一次酒後就失言說以後傳位給自己的弟弟劉武,這個時候竇嬰及時提醒了漢景帝,漢景帝也知道自己失言了,竇太后這個時候就特別的討厭自己的這個侄子竇嬰了!

而且竇太后不喜歡劉啟的話就順帶著不喜歡漢景帝的兒子們,竇太后的孫子們他就更不喜歡了,包括第一個太子劉榮和後來的太子劉徹,即使漢景帝死了之後,青年的漢武帝登基後,竇太后還想立自己的兒子梁王劉武立皇帝的,有一次漢武帝為了盡孝出去去找自己的流落在民間的姐姐,就在外面呆了一段時間竇太后非常生氣就要廢掉劉徹,這個時候多虧了東方朔對沙漏做了手腳,把傻子裝進了自己的褲子裡面,再次加進了沙漏裡面,漢武帝后來帶著自己的姐姐到了朝廷的時候,才解除了這一次巨大的危機!

這也顯示了漢武帝的孝道,竇太后後來就不在要廢掉漢武帝了!但是對漢武帝的執政還是一直掣肘的,用黃老思想治國,漢武帝此時要用儒家思想治國,最後漢武帝不得不讓步,最後在竇太后死去之後,漢武帝才重新掌握大權!開始重用儒家,同時北伐匈奴!


鵬程日誌


我認為竇太后之所以要立梁王為帝,完全是出自對小兒子梁王的過分偏愛,出自私心。竇太后是個典型的“家庭婦女”,在這件事上缺乏大局觀,導致倆兒子兄弟不和、大臣被害!

漢景帝劉啟與梁王劉武是竇太后的親生兒子。梁王劉武打小就受到竇太后疼愛。漢景帝劉啟即位後,劉武封了“梁王”。兄弟兩都很孝順竇太后,尤其梁王劉武,幾乎年年從封地入朝看望母親,幾乎每次都呆很長時間。竇太后就更加歡喜了,時間長了,竇太后就有了想法,希望漢景帝“百年”之後能傳位於梁王。在竇太后看來,“兄終弟及”小兒子也能當皇帝,這樣對他更好。漢景帝自然是不同意的,雖然他當時還沒立太子,可也不能亂了規矩……。

有一次,梁王劉武入朝,一家人一起吃飯,兄弟倆喝酒的時候,不知是漢景帝喝多了還是為了寬慰母親竇太后,他對梁王說:“等我千秋萬歲之後就傳位給你。”(千秋萬歲後傳於王)這就麻煩了,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竇太后信了,梁王心裡也美滋滋,但當面還是要推辭的……。漢景帝酒醒以後就後悔了,就開始想辦法找補,第二年(公元前153年)就立了長子劉榮為太子。這下竇太后和梁王就不高興了,可也不能說什麼……。

到了公元前150年,漢景帝廢掉了太子劉榮,竇太后認為機會來了,就一心要求漢景帝改立梁王,漢景帝哪能同意,雙方鬧僵了……。這時大臣袁盎挺身而出,跟竇太后曉以大義,說如果立梁王會引發皇室內亂、宗室爭鬥等等,竇太后害怕了,就不再提這事。於是漢景帝立了“膠東王”為太子,就是後來的漢武帝。

梁王又沒能如願,由此怨恨袁盎,就派刺客殺掉了袁盎及參與“議嗣”的十多位大臣。漢景帝鎮怒,嚴查之下知道到了梁王是真兇。梁王恐懼,派過韓安國通過長公主向太后認罪……。最終得到了寬恕。漢景帝開始怨恨梁王,打這以後,兄弟倆只是表面和善了。

公元前144年,梁王請求朝見遭到了漢景帝的拒絕。之後鬱鬱而終。竇太后很傷心,認為是漢景帝害怕了梁王,可見她對梁王偏愛之深。正是因為她的偏愛才助長了梁王的野心,導致了袁盎等大臣的悲劇、導致了漢景帝與梁王之間的不和,最終導致梁王英年早逝!


太陽11


竇太后想讓漢景帝將皇位傳給梁王劉武,此事的起因其實還要追溯到漢景帝身上,正是因為漢景帝曾經當面向劉武提過此事,才讓竇太后有了這個念頭。不過我嚴重懷疑漢景帝提及此事的目的,因為聯繫此後事情發展,總是感覺漢景帝有利用梁王劉武的嫌疑。.

△竇太后

【注:漢初採用秦朝紀年法,以十月為歲首。也就是說公元前155年10月份之前為前元二年,但10月份之後便是前元三年了】

竇太后寵愛梁王劉武不假,但傳位之事最早是由景帝提起

《史記·梁孝王世家》有載“孝王,竇太后少子也,愛之,賞賜不可勝道”,由此可見梁王劉武的確比較得竇太后寵愛,但這種寵愛也僅限於母子之情罷了,這與竇太后的遭遇息息相關。

△竇太后因失明而失寵

早年間,竇太后也比較得漢文帝劉恆的寵愛,但後來由於竇太后因病失明,這種寵愛開始逐漸消退,而深受文帝寵愛的慎夫人甚至已經威脅到了竇太后的位置。這種情況下,竇太后與女子更為親近一些並不難理解。

竇太后一生也就兩子一女,長子劉啟貴為皇帝,而且經常在身邊,老太太自然沒有什麼好封賞的,因此對分封在外的少子劉武多有封賞也屬正常。這其實從長公主劉嫖的身上也多有體現,劉嫖因為經常入宮看望竇太后的原因,其受寵程度一點也不少於劉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從其之後左右儲君人選、且幫助漢武帝穩定皇位等事就能夠看出來。所以說,竇太后對劉武的寵愛更多出自於對子女的母愛,而並非厚此薄彼的獨寵。

△館陶公主劉嫖同樣受寵

至於要立劉武為儲君,這個提議最早還是出於漢景帝劉啟之口。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5年),劉武入朝,當時漢景帝還沒有立太子,漢景帝與劉武宴飲之時突然提出“千秋萬歲後傳於王”(《史記·梁孝王世家》)。這個提議不僅讓劉武很高興,同樣也令竇太后很高興。而或許正是這個提議,讓竇太后燃起了立劉武為儲君的念頭。

漢景帝提議立劉武為儲君,或許有利用之嫌

《史記·梁孝王世家》在“千秋萬歲後傳於王”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話“雖知非至言”,也就是說劉武心中知道這並非漢景帝的真心話,那麼漢景帝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呢?

△漢景帝重用晁錯削藩

需要注意的是,漢景帝提議立劉武為儲君的這個時間點,正好是漢景帝劉啟開始削藩的時間。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也就是漢景帝向劉武提議將其立為儲君的不久前,漢景帝即位之後極為受寵的晁錯向漢景帝上了一道《削藩策》,這標誌著漢景帝的削藩之策開始實行。

而且就在同一年,漢景帝先後削去了楚王劉戊的東海郡、趙王劉遂的河間郡、膠西王劉昂的六個縣。而漢景帝的削藩之舉,無疑在朝野引起了極大震動,尤其是吳王劉濞因與景帝有殺子之仇,此時已經是蠢蠢欲動,與膠西王劉昂等諸侯多有串聯舉動。漢景帝劉啟在這個節骨眼,提出立梁王劉武為儲君,有沒有更深層次的考慮呢?我認為是有的。

△漢景帝削藩,吳王劉濞蠢蠢欲動

而就在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正月,由於漢景帝降詔削奪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七王果真起兵反叛,史稱“七國之亂”。

△梁王劉武封地實在太過重要

從景帝削藩,到提議立劉武為儲君,再到吳王劉濞等人起兵,這之間有沒有聯繫呢?我認為肯定是有的,原因就在於梁王劉武的封國實在太過重要,吳王劉濞等人想要攻入關中,必須經過劉武的封地,因此漢景帝在得知吳王劉濞等人意圖不軌的情況下,穩住梁王劉武就成了首要任務,而將其立為儲君,無疑是個極大的誘餌。

“七國之亂”平定,漢景帝再也不提立劉武為儲君之事

事實證明,漢景帝劉啟的計劃成功了,劉武在面對吳王劉濞等人的大軍時,果然死戰不退,在付出了極大傷亡代價的情況下,死死的將吳楚聯軍擋在了梁地以東,給周亞夫徹底平定“七國之亂”爭取到了時間和空間。

△梁王劉武極有可能被利用了

按理來說,劉武立下這個大的功勞,他的“儲君之位”應該是穩了吧,恰恰相反,此後漢景帝再也沒有提過此事,而竇太后也沒有再提過此事,直到漢景帝七年。

漢景帝八年(前150年)十一月,漢景帝廢除太子劉榮,降為臨江王。而就在此前一個月,梁王劉武再度入朝,並被批准留在京城。如今太子被廢,卻是讓劉武再度看到了希望,於是乎竇太后委婉的提出立梁王為儲君的意見。

△竇太后

而竇太后這個提議,卻遭到了時任楚相的袁盎的反對。而竇太后見提議受阻,至此之後也再未提過讓梁王繼位之事。

綜上所述,說竇太后要讓梁王劉武繼位,其實是不對的,這只是漢景帝在特殊時期採取的必要措施罷了,正是“親手給你希望,又親手毀滅希望”。


香茗史館


這是竇太后的一廂情願,但事實上竇太后偏愛於小兒子梁王劉武。

這要從漢文帝說起,他當代王的時候,王后生的四子相繼病逝,王后也去世了。劉恆當上皇帝,立了竇氏為皇后,劉啟又是當時諸子中最大的,於是被立為太子。



一、漢景帝一脈最初不受待見

公元前157年,漢景帝劉啟即位。在竇太后看來,漢景帝的兒子都不受寵愛。首先,漢景帝沒有嫡子,薄皇后20多年沒有兒子,再加上夫妻感情冷淡,4年後就被漢景帝廢除皇后之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廢的皇后。

同年,漢景帝立庶長子劉榮為太子,館陶長公主劉嫖想要與太子劉榮的母親慄姬聯姻,結果慄姬看不上館陶長公主的女兒,果斷拒絕。心懷怨恨的館陶長公主在漢景帝、竇太后面前不斷說慄姬母子的壞話,而慄姬也是心狠手辣之徒。漢景帝大失所望,三年後廢了太子劉榮。



這位館陶長公主劉嫖是漢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也備受竇太后的喜愛。本來想搞個親上加親,結果熱臉碰上了冷屁股。於是和王娡搞上關係,此時王娡倍受寵愛,於是被立為第2位皇后,劉徹也被立為太子。

竇太后對於後宮奪嫡都是看在眼裡,對漢景帝還是有些不滿。漢景帝不是一個專情的人,今天寵愛慄姬,明天寵愛王娡,他們的兒子命運都掌握在漢景帝的手裡。漢景帝開了一個廢皇后、廢太子的先河,這對於江山是不利的,對於傳承更不利。所以,竇太后能滋生出這樣地想法也在所難免。



劉徹能夠贏所有的皇位競爭者,離不開他偉大的母親王娡。首先,她備受父親十年如一日的寵愛。第二,她與館陶長公主進行政治聯姻,拉入自己的陣營。第三、她也備受竇太后的喜愛,梁王劉武殺派人刺殺爰盎一案,為梁王辯護出力甚多。

同時,劉徹從小聰明伶俐,備受漢景帝的喜愛。 他的母親苦心經營於劉徹與竇太后之間,使竇太后逐漸放棄了立梁王的想法,更加喜愛劉徹這個孫子。



至於漢景帝的十三王,由於慄姬跋扈被廢,她的三個兒子無緣皇位,分別是劉榮、次子河間王劉德、三子臨江王劉閼於(公元前252年病逝)。其他王子的母妃皆不得寵,自然沒有上位的可能性。

二、梁王一脈倍受偏愛

梁王劉武是竇太后的小兒子,作為母親偏愛小兒子很正常。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沒有立太子時,兩人曾飲酒聊天,景帝的一句:“千秋萬歲之後,傳位於梁王你”傳到了竇太后的耳朵裡,讓竇太后特別高興,才會加大對梁王即位的想法。



當年發生了吳楚七國之亂,梁王劉武的封地擋住了七國叛軍西進的道路。劉武指揮梁國兵馬抵擋吳楚聯軍達三個多月,殺叛軍的數量竟然與中央軍相差不多。劉武立下了大功,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都有一代賢王之美譽。這為他進擊皇位之路增添了雄厚的政治資本和聲望。

好景不長,漢景帝第二年立了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去年的酒後話變成了屁。竇太后、漢景帝為了彌補劉武的不快,給他許多超越當時諸侯王的待遇。



1、天下最肥沃的土地,城池就有四十餘座。

2、大興土木,從宮殿到平臺長達30多里。

3、出行排場不遜於天子,有天子賞賜的旗幟。

4、鑄造兵器弓箭、戈矛數十萬件。

5、金銀、珠寶、美玉數十億計,超越了京師。

6、梁國的官員登記即可出入宮門。

7、被額外恩准留在京師,與漢景帝同車出行。

太子劉榮被廢后,梁王劉武爭皇位的心思又活動起來。死乞白賴地求母親留在京師,這在當時違反了祖制,但都被竇太后壓了下來。劉武天天跑去和哥哥聯絡感情,妄想立他為太子。



這時,竇太后想秘密地立劉武為太子,在袁盎等大臣的堅決反對下,從此再也不提此事。在我看來,大臣的反對打動了竇太后。

自古以來,兄終弟及的傳承從來都沒有好結果,只會加劇後代宗室相互屠殺,江山社稷可能將易主,這種後果是難以承受的。如果讓梁王劉武即位,那麼她孫子一輩必然會在皇位爭奪上兵戎相見,變得更加血腥。



梁王劉武心灰意冷地離開了京師,回到封國謀劃報復反對自己當太子的大臣們。最直接的做法是派殺手刺殺,不幸的是事情敗露,梁王劉武受到漢景帝的不滿和猜忌。

雖然劉武能夠從這場漩渦中抽身而出,但竇太后再也沒有擁立他為太子的想法,漢景帝也疏遠和防備他。再有不合理的要求一概拒絕,劉武作為罪犯回到京師,這次徹底心灰意冷地回到了封國。幾年後,鬱鬱而終。


慵懶國王


文帝被擁立為帝后,便立結髮之妻竇氏為後。文帝勤政愛民,秉承黃老之術,與民生息。景帝和梁王都是文帝和竇氏所生,竇氏生景帝時曾經難產,所以不是她受喜愛,生小兒子梁王時是順產。尤其因為景帝為嫡子,生下來,為了穩定政局,就成為儲君的後選人。而梁王因為是幼子,跟竇氏在一起的時間長,自幼深受寵愛。

當時景帝登上帝位後,按照漢朝的規制,梁王應該到封地去,竇太后一直捨不得。在群臣的強烈要求下,迫於無耐才讓幼子到封地去。但是那種對幼子的愛護之情超過一切。再加上竇太后眼睛瞎了,和漢景帝的眾多兒子沒有過多交集,與景帝的妃子更是錯綜交錯的政治關係。

所以,無論在親情上,還是個人需求上,竇太后都迫切希望梁王被立為帝。但是後來漢武帝的母親王美人和長公主結成同盟,形成了“金屋藏嬌”的典故,又因梁王侍寵放狂,為了皇位,亂殺大臣,導致了他徹底失去了景帝的信任,而將其列為失寵行列,即使竇太后再一廂情願也不行。

當時關鍵的因素漢景帝不願意傳位梁王,群臣反對,皇室內部各大王也反對,竇氏家族也不願。即使梁王在七國之亂時,表現優異,也無法成法皇帝的合法繼承人。


熱點財經直擊


說起來,漢景帝雖然兒子不少,但竇太后卻讓漢景帝把皇位傳給弟弟劉武,而不是傳給漢景帝的兒子們,之所以會這樣,都是漢景帝自己造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漢景帝劇照)

其一,漢景帝三年的時候,那時漢景帝還沒有立太子。有一次,劉武進京去玩,漢景帝熱情地款待了劉武。當時竇太后也在場。兩兄弟在喝酒的時候,漢景帝自己說,將來要把皇位傳給劉武。雖然劉武謙虛地推辭了,但是竇太后聽見了。

其二,劉武在當梁王的時候,經常進京。每次進京,漢景帝都用自己的車輦去接他,和他出則同行,入則同寢,對他別樣的對待。這件事,竇太后雖然雙目失明,看不見,但也是聽說了。

其三,漢景帝在竇太后經常給他賞賜的同時,自己也會經常給劉武賞賜。這讓竇太后認為,漢景帝的想法和自己是一樣的,都希望劉武將來能夠繼承大統。

其四,漢景帝雖然說要立劉武為皇位繼承人,不過最終他還是立了自己的兒子劉榮。雖然立了劉榮,不過很快又因為不滿意劉榮的母親慄姬,一併廢黜了劉榮的太子之位。漢景帝廢太子這件事,讓竇太后認為,漢景帝對自己的兒子不滿意;讓竇太后認為,漢景帝還記得當初說過要立劉武為皇位繼承人的話;讓竇太后認為,漢景帝心裡有立劉武為皇位繼承人的想法。

基於以上四個判斷,因此,竇太后向漢景帝提出:“吾聞殷道親親,周道尊尊,其義一也。安車大駕,用梁孝王為寄。”意思就是希望漢景帝立劉武為皇位繼承人。

(竇太后劇照)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漢景帝給了竇太后一個假象。如果漢景帝沒有給竇太后這樣的假象,竇太后當然明白,就算自己喜歡劉武,希望漢景帝當了皇帝以後,劉武接著當皇帝。但是,從古至今,帝王在傳位的時候,都是傳子,很少傳弟。自己要是提出這樣過分的要求,顯然是不恰當的。

那麼,問題來了,漢景帝為什麼會給竇太后這樣的假象呢?難道他不知道,傳位給弟弟這樣的話,是不能隨便說的嗎?難道他不知道,讓藩王坐天子的車住天子的宮殿,是不恰當的嗎?難道他不知道,無緣無故給予一個藩王太多的賞賜,是不恰當的嗎?

漢景帝之所以這樣做,一般解釋,是因為母親竇太后眼睛瞎了,同時,竇太后又特別喜歡自己的小兒子劉武,因此,漢景帝才給予劉武特別的優待,讓劉武多次進京,並說出要傳位給劉武的話。漢景帝這樣做,是想討竇太后的歡心,是一種盡孝道的表現。

但是,這話有一點說不通。當後來因為袁盎阻止漢景帝傳位給劉武,而劉武懷恨在心,因此劉武派刺客殺掉袁盎的時候,漢景帝對這件事進行了嚴厲的追查。他派出的使者,在京城到梁國去的路上絡繹不絕,“遣使冠蓋相望於道”。就是說,剛派出一撥使者出去了,接著又派一撥使者,後一撥使者,都還看得見前一撥使者的冠蓋。從這裡可以看出,漢景帝對這件事有多麼重視,派了多少人。

(劉武劇照)

這些使者去梁國以後,對梁國兩千石以上的官員都挨個查問。最後,劉武逼迫那刺客自殺,但是漢景帝依然沒有饒過劉武,還繼續追查,而且讓劉武到京城去,向他解釋。

漢景帝既然為了討竇太后歡心,那麼厚待劉武,為什麼這時候,卻對劉武進行了這麼嚴厲的打擊呢?這種嚴厲的打擊,更多的是一種恐嚇,一撥使者剛到,還沒走呢,另一撥使者又到了,這給劉武造成的恐慌可見有多大!

而且,漢景帝不僅僅是給劉武造成了恐慌,更大的還是給竇太后造成了恐慌。史書上並沒有記載老太太當時恐慌的程度,但是有個細節已經說明一切。當時漢景帝讓劉武進京去領罪的時候,劉武因為把路走錯了,沒有及時趕到,竇太后竟然哭著說:“帝殺吾子!”這句話,既包含著竇太后多麼愛小兒子劉武,心裡又多麼恐慌。

由此可見。漢景帝當初對劉武好,其實並不是真的在安慰母親。說不定,他正是看見母親那麼喜愛劉武,那麼過分地喜愛劉武,因此“縱其驕”,讓劉武露出“圖謀不軌”的跡象,因而給予他嚴厲的打擊,以確保自己的兒子將來皇位的穩定。

最後我想說的是,但願我這個猜測是錯誤的,希望人性都是善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