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漢景帝、隋文帝、宋仁宗是怎樣的人?

洪浩江蘇南通


漢文帝、漢景帝、隋文帝、宋仁宗是怎樣的人?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社會里,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作為天子的最高尊稱,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據統計在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22人。其中有禍國殃民的暴君;不問朝政的昏君;善待百姓的仁君;用心理政的明君。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漢文帝、漢景帝、隋文帝、宋仁宗這四位名垂千古、為世人所知的皇帝。

漢文帝劉恆(前203年—前157年)

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漢惠帝劉盈異母弟,母為薄姬。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在位23年,漢高祖十二年(前196年),劉恆被封為代王,都於晉陽。漢高後八年(前180年)呂后去世,太尉周勃、丞相陳平聯合劉氏宗親及勳貴粉碎諸呂勢力,迎立代王劉恆進京稱帝,後元七年,(前157年)駕崩於未央宮,廟號太宗,諡號孝文皇帝,葬於霸陵,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史稱漢文帝。

漢文帝在位23年,開創了我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文景之治”,為一代明君。他深悉治國之道,他奉行漢初以來“休養生息”的政策,採取輕徭薄賦、發展農業、安撫百姓的措施,使全國上下,呈現出富國強民的景象。同時推行安撫邊疆、減少征戰的條例,節儉費用、除苛政、除肉刑、杜絕誹謗的政策。開創漢朝國泰民安的中興盛世。

漢文帝一生奉行並精彩演繹了“無為而大為”的黃老學說。黃老之學崇尚;“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恭儉樸素、公正無私”。漢文帝可謂是以身以政一以貫之。同時漢文帝極具孝心,曾經親自為母親嘗藥,推行德孝治天下。歷數古代節儉之皇帝,漢文帝劉恆當屬第一。

“孔子言‘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國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餘載,德至盛也。廩廩鄉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於今。嗚呼,豈不仁哉!”——《史記》司馬遷“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為!’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南越尉佗自立為帝,召貴佗兄弟,以德懷之,佗遂稱臣。與匈奴結和親,後而背約入盜,令邊備守,不發兵深入,恐煩百姓。吳王詐病不朝,賜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諫說雖切,常假借納用焉。張武等受賂金錢,覺,更加賞賜,以愧其心。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殷富,興於禮義,斷獄數百,幾致刑措。嗚呼,仁哉!”;“太宗穆穆,允恭玄默,化民以躬,師下以德,農不共貢,罪不收帑,宮不新館,陵不崇墓,我德如風,民應如草,國富刑清,登我漢道。”——《漢書》班固

漢景帝劉啟(前188年—前141年)

漢文帝劉恆嫡長子,孝文皇后竇氏所生。西漢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漢景帝劉啟在漢文帝登基數月後即被立為太子,漢文帝駕崩後繼位為帝,漢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劉啟病逝於未央宮,葬於陽陵,諡號“孝景皇帝”,史稱漢景帝。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在位期間繼承與發展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併為其子漢武帝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度。

漢景帝即位後,節儉愛民,與民休養生息,田賦三十稅一,減輕百姓負擔,同時大力興辦水利工程,促進農業生產。由於他採取比較開明寬鬆的政策,社會經濟呈現繁榮景象,百姓安居樂業,政治相對穩定,統治的到加強,社會殷實富足。針對諸侯割據勢力越來越大而直接威脅到中央權力,漢景帝採用晁錯削藩之策,削弱各諸侯王的權力,結果引起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的七國之亂。漢景帝派條候周亞夫、魏其候竇嬰帥軍抵抗,與公元前154年平定叛亂,之後把諸侯王任免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打擊了割據勢力,鞏固了中央集權。歷史把這一時期和漢文帝時期並稱為“文景之治”。他開創了一個光輝燦爛的盛世時代,建立了當時可與西方羅馬帝國相媲美的東方最強大的大漢帝國,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因此漢景帝被後世奉為一位不可多得的盛世明君。

“至孝景,不復憂異姓,而晁錯刻削諸侯,遂使七國俱起,合從而西鄉,以諸侯太盛,而錯之不以為漸也。”——《史記》司馬遷
“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周雲成康,漢言文景,美矣!”——《漢書》班固


隋文帝楊堅(541年—604年)

北周隨國公楊忠之子,弘農郡華陰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隋朝開國皇帝,鮮卑小字那羅延,鮮卑姓氏普六茹,掌權後恢復楊氏。開皇元年(581年)至仁壽四年(604年)在位。隋文帝楊堅在位二十四年,期間銳意改革、政績卓著,晚年昏庸多疑,殺害功臣,廢黜太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為太子,埋下了亡國之禍,仁壽四年在仁壽宮離奇駕崩。廟號高祖,諡號文皇帝,葬於泰陵。

隋文帝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的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為“聖人可汗”。內政方面,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開創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封建王朝的統治體系,制定《開皇律》。發展經濟,鼓勵農桑,厲行節儉,整頓吏治。使中國成為盛世之國,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史稱“開皇之治”。美國學者邁克爾1978年所著《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隋文帝楊堅排名82位。隋文帝在國際上被廣泛認可其歷史功績,是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

“帝體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龍自通,天角洪大,雙上權骨,彎回抱目,口如四字,聲若釧鼓,手內有王文,乃受九錫。昊天成命,於是乎在。顧盼閒雅,望之如神,氣調精靈,括囊宇宙,威範也可敬,慈愛也可親,早任公卿,聲望自重。”——《天命論》李德林
“地憑宸極,天縱神武,開運握圖,創業垂統,聖德也;撥亂反正,濟國寧人,六合八紘,同文共軌,神功也;玄酒陶匏,雲和孤竹,禋祀上帝,尊極配天,大孝也;偃伯戢戈,正禮裁樂,納民壽域,驅俗福林,至政也。”——朱熹
“高祖性嚴重,令行禁止,勤於政事。每旦聽朝,日昃忘倦。雖嗇於財,至於賞賜有功,即無所愛;將士戰沒,必加優賞,仍遣使者勞問其家。愛養百姓,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其自奉養,務為儉素,乘輿御物,故弊者隨令補用;自非享宴,所食不過一肉;後宮皆服浣濯之衣。天下化之,開皇、仁壽之間,丈夫率衣絹布,不服綾綺,裝帶不過銅鐵骨角,無金玉之飾。故衣食滋殖,倉庫盈溢。受禪之初,民戶不滿四百萬,末年,逾八百九十萬,獨冀州已一百萬戶。然猜忌苛察,信受讒言,功臣故舊,無始終保全者;乃至子弟,皆如仇敵,此其所短也。”——《資治通鑑》


宋仁宗趙禎(1010年—1063年)

宋真宗趙恆第六子,母為李宸妃。宋朝第四位皇帝,天禧二年被立為皇太子,乾興元年(1022年)宋仁宗趙禎繼位,嘉祐八年(1063年)宋仁宗趙禎駕崩。在位四十二年,趙禎性情寬厚,不事奢華,厚待臣子,善於納諫。在位期間銳意進取,勵志變革“明黜涉、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因此在位期間名臣輩出,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技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使得“四海雍熙、八荒平靜、士農樂業、文武忠良”。被後世稱為“仁宗盛世”,宋仁宗趙禎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諡號為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廟號仁宗,葬於永昭陵。

宋仁宗雖然武功上比不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好似一個守成之君,但是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大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宋仁宗在位期間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文教最發達,科技最興盛,政治最廉潔,春秋以降言論最開放的時期。

“為人君,止於仁”,宋仁宗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仁”為廟號的皇帝,關於仁宗之仁,最好的證據便是他駕崩之日,舉國哀傷的情形了,據《宋史》記載“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連遠在四川僻遠之地的山民,在聽聞仁宗駕崩的噩耗是,居然也自發地組織起來,為仁宗披麻戴孝。當使臣把仁宗駕崩的訃告帶到遼國後,遼主遼道宗耶律洪基,居然難過的說不出來話,過了好一會才哽咽的說:“四十二年不識兵戈矣。”居然要在遼國為宋仁宗建立衣冠冢,以寄哀思。據《宋史》記載:“遼主驚肅再拜,謂左右曰‘我如生中國,不過與之執鞭持爾’。”能讓敵國之君掉下真誠的眼淚,卻是史所罕見的,或許正是如此,宋仁宗趙禎才被冠以“仁”之名,被稱為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一位。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國未嘗無弊倖,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餘年之基。子孫一矯其所為,馴致於亂。《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宋史》

“宋興一百五十餘載矣,號稱太平,饗國長久,遺民至今思之者,莫如仁宗皇帝。……以致慶曆、嘉佑之治為本朝甚盛之時,遠過漢唐,幾有三代之風。”——陳師錫

仁宗,其遏西夏之兵者,韓琦、范仲淹之功也;致“慶曆之治”者,亦韓、範與富弼三人之力也。而帝之恭儉愛民,四十二年始終若一,真可謂仁矣。——《梁石門集》梁寅



1、《史記》十二本紀 孝文本紀、孝景本紀

2、《漢書》紀 文帝紀 、景帝紀

3、《資治通鑑》陳紀 楊堅篡周

4、《宋史》本紀第九 仁宗本紀 、豐稷傳

5、《朱子大全》《天命論》《梁石門集》





公子靈均


總的來說,漢文帝、漢景帝、隋文帝和宋仁宗都是歷史上的有名好皇帝,但四個人中應該分為兩類,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宋仁宗趙禎為一類,隋文帝楊堅與其他三人還是有區別的。

首先,文、景、仁都是皇帝死後後人對其一生功績的評價,能夠得到這些諡號的皇帝說明都得到大臣和百姓的認可,其在位期間都實行仁政,愛護百姓,百姓安居樂業。

然而漢文帝,漢景帝和宋仁宗都是從先輩那繼承得來的皇位,並且他們的性格應該來說都有那麼些軟弱在其中,只想在位期間能夠國泰民安,平平安安好好過日子,把國內治理的井井有條,並沒有太大的政治野心去對外開拓疆土。

隋文帝楊堅諡號雖然也是文,但是他的江山是從他外孫手上得來的,並且靠自己的能力統一了自晉之後分裂幾百年的中原王朝。他的性格中除了有仁義的一面外還有其堅忍的一,隨後的科舉制度也是在這個時期逐漸完善的,所以隋文帝楊堅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帝王。


小娛時刻


都是一代明君,文景之治實行無為而治,使國力逐漸恢復,百姓安居樂業,為漢武帝開創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隋文帝雖然奪位於外甥的皇位,但統一了天下,國力快速增長,唐太宗曾經說過“隋朝的餘糧可供唐朝食用50年之久”,宋仁宗12歲登基,也是最親民的一位皇帝,宋仁宗的統治與改革,給商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與繁榮,文化方面,因為宋仁宗主張學習讀書,以至於北宋時期詩壇,詞壇,文壇,走上了最輝煌燦爛的時刻,這都與宋仁宗皇帝的仁慈寬厚密切相關。






一支穿甲箭


我認為他們都是一個優秀的王朝掌舵者,他們都帶領自己的國家走向日日強盛,他們在位期間都使自己的國家變得由弱變強,或者由剛剛開創時期的一些不穩定的局面慢慢的變成一個強盛王朝,他們都為後世開創了一些優秀的一些局面。

隋朝雖然是二世而亡,但是隋朝在隋文帝在位期間他們是非常強大的。

漢文帝漢景繼宋仁宗,他們呢,都使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強盛,是為後續的一些強盛的局面開創了一個優良的基礎。

所以我認為漢文帝漢景帝,隋文帝,宋仁宗,他們都是一個優秀的國家掌舵者。


星漢歷史迷


這個問題需要專業的人來回答,最省事的是在百度查找一下,或者查找專業的歷史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