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新征程:市委全会绘就2020阳江发展蓝图

启航新征程:市委全会绘就2020阳江发展蓝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近日召开的中共阳江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对阳江2020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报告内容干货满满,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台就全会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进行了梳理,分交通建设、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文化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环境六大板块,于今明两天分上、下篇推出。

启航新征程:市委全会绘就2020阳江发展蓝图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打通地区内联外通“经脉”之所在,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2019年,我市轨道交通项目进展顺利,广湛高铁阳江段建设加快推进,阳江机场选址报告完成编制。全会提出,2020年要主动对接融入“双区”发展建设,要科学谋划建设连接大湾区的高快速骨干交通体系,将阳江打造成为大湾区与粤西、北部湾城市群乃至大西南联结的重要交通枢纽。全会对机场、高铁、高速公路、港口等方面建设进行部署。

2020年要加快阳江机场建设,年内完成前期有关工作。

高铁方面:规划建设高铁站、机场和城市中心区的快速连接通道,全力推进广湛高铁加快建设,力争赣深铁路西延线接入阳江成为第三条高铁 ,争取江湛铁路阳江站到海陵岛的轨道交通年内动工。

高速公路方面:推动西部沿海高速向茂名、湛江方向延伸。加快推进中阳高速阳春段、沈海高速改造等联通大湾区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深中通道、深珠通道与阳江的有效连接。

港口方面:加快吉树港区建设,完善港区“水铁”联运网络体系 。做好丰头港区开发的前期工作,努力建设现代化综合性亿吨级大港。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市的关键之年。全会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势必将加快我市实现“市内县际半小时、融入湾区1小时、联通南宁海口2小时”的快速通达目标。

启航新征程:市委全会绘就2020阳江发展蓝图

产业支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报告提出,要立足资源禀赋,以制造业为核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构建具有阳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形成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推进不锈钢炼钢、热轧、冷轧项目建设;引进耐热、磁性、记忆等特种合金及钛、镁、铝等轻质合金产业;培育合金材料交易市场,努力形成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

建设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要推动风电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一港四中心”建设,努力建设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

夯实国家新能源基地基础:因地制宜开发抽水蓄能、太阳能光伏、天然气等各类清洁能源,积极引进、承接和孵化大湾区新能源科技项目,进一步夯实国家新能源基地的基础。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强化资源招商,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土地、水、电、物流条件等资源优势,引入对相关资源需求较大的企业。强化环境招商,放大原有产业基础,提升备品配件生产和链主企业的粘性以及专业物流水平等发展环境的优势,引入与我市现有产业相关度高的企业。强化以商引商,充分发挥在阳江经营的企业家和商协会的牵线搭桥作用,实现产业集聚、抱团发展。瞄准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力争年内引进3个以上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项目。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材料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建设,研发国际一流高品质合金材料; 加快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建设,着力破解能源领域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难题,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抓好五金刀剪研究院和高功率激光应用实验室建设,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孵化载体;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利用好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阳江分中心,实现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 。

启航新征程:市委全会绘就2020阳江发展蓝图

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指出,要强化城市引领作用,推动乡村振兴,优化城市与农村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科学谋划城市发展布局:推动南部片区、东部片区、西北片区等几个重点区域的设施集成、功能优化、景观提升。南部片区,集中力量建好滨海新区核心区,积极探索以“产城融合”的思路推进主城区向南拓展,推动城市通江达海,建设滨海新城。东部片区,努力发展成为承接“双区”辐射的先导区,打造五金刀剪终端产品聚集区,建设若干休闲旅游目的地,推动江城东部与阳东西部规划衔接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融合发展。西北片区,依托广湛高铁阳江站、阳江机场、应用型本科院校等重大项目,实现快速崛起,成为城市发展新亮点。同时,推进阳春、阳西、海陵三大市域副中心建设,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副中心。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肉菜市场及燃气、公共交通站点等建设。实施城市垃圾设施和“厕所革命”行动。加强城市防洪、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大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碧道绿道、沿江绿带等建设。加快漠阳江、那龙河“两江四岸”景观带以及连围河、新阳河景观带建设,打造一批城市提质示范点。

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市县镇村“四级书记”齐抓乡村振兴,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快构建“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对接“双区”大市场,打造“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水缸子”工程。 加快健全城乡一体的资源要素流动机制,打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渠道,引导城市资源投入乡村振兴。

文字:陈创荣、周晶晶、许盈盈、何辉

摄像:黄国伟、阮樱瓒、董军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