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agric:棉、滌、粘三者利潤博弈 棉紗年底“絕地”反超

作為傳統的紡織三大原料,棉花、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其中棉花產量獨佔鰲頭;但近幾年,受市場對於服裝需求的改變以及宏觀因素的影響,紗線利潤有所積壓,其傳統大佬低位有所動搖。2019年棉紡織是慘淡的一年,滌綸紗市場跟人棉紗市場行情起伏較大,旺淡季分界明顯。

Myagric:棉、涤、粘三者利润博弈 棉纱年底“绝地”反超

圖1 2014-2019棉滌粘產量趨勢圖

據統計,2019年棉花、滌綸短纖、粘膠短纖產量分別為588.9萬噸、562萬噸、405萬噸;同比-3.4%、4.66%、9.46%。2019年受宏觀因素影響,棉紡織市場行情急劇下滑,紗價連連下跌,紡企庫存量累積,庫存壓力加大;降價拋售現象層出不窮,市場價格混亂,紡織市場訂單大幅度減少,但是較2018年粘膠跟滌綸短纖佔比有所增加,棉花有所減少。在2019年棉紡織行情烏雲籠罩、利潤倒掛之際,滌綸跟粘膠作為棉的替代原料,其需求有所增加。

Myagric:棉、涤、粘三者利润博弈 棉纱年底“绝地”反超

圖2 2019年棉、滌、粘利潤

由圖2可知,11月份前期,人棉紗跟滌綸紗仍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後期利潤有所下降。近一年來棉紗利潤多處於倒掛階段,但到了12月中旬,棉紗市場行情有所回暖,皮棉價格有所上行,今年為棉紡織淡季前期訂單較少,後期紗價上漲加之下游市場試探性備原料用於2020年開機生產,整體市場利潤有所上漲。12月份後期c32s利潤在300-700元/噸;T32s利潤處在倒掛階段;R30s利潤在-100-165元/噸。因為人棉紗報價一路下探,利潤不及往期,棉紗市場受原料減產以及宏觀利好消息傳導因素影響,棉紗市場有所好轉,人棉紗市場開始轉淡,9、10月開始大部分人棉紗紡企開始陸續轉入棉紗市場,

據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2468.823億美元,同比下降2.79%,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額為1092.631億美元,同比下降0.03%;服裝累計出口額為1376.192億美元,同比下降4.87%,出口格局不容樂觀,加大內銷壓力,變相對產品市場持有壓價效應。2019年我國走貨多偏向於內銷市場,所以下游走貨,紡織品種主要以生產尚有利潤的品種為主。

2019年末,企業備貨基本完成,加之經過一年行情變動大洗牌,市場比較理性,不太受買漲不買跌的情緒心理主導,走貨主要受需求影響;加之受宏觀消息利好刺激,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年末部分紡企以及陸續接入外單,訂單以短單為主,儘管短期內棉紗上漲略顯有價無市,但讓大家對節後的行情多了幾分期待,棉紗利潤後期可觀,預計年後棉紗可重回往年的傳統大佬低位。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