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雙目攝像頭+結構光”技術切入物流場景,「圖漾科技」要做3D視覺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

據研究機構Trend Force估計,2018年全球3D傳感模塊的市場價值約為51.2億美元,到2020年,市場價值預計將達到108.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45.6%。在技術路線方面,機器視覺也經歷了從黑白到彩色,從靜態到動態、從低分辨率到高清、從低維到多維的演變。目前,機器視覺正處於從2D向3D的進化期。簡單來說,2D視覺主要依據灰度或者彩色圖像中的對比度特徵得出結果;3D視覺則是在顏色識別的基礎上加入了對於物體幾何特徵的識別。

在3D視覺技術方案中,目前市場主流的有雙目視覺、飛行時間(TOF)、結構光三種,不過至今尚未出現大規模應用落地,主要原因在於:首先硬件層面的產品標準很高,傳感器、鏡頭等工藝複雜;其次,算法非常複雜,國內目前缺乏相關團隊及人才支持,並且開源極少。總體來看,國內技術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

圖漾科技是一家3D計算機視覺設備及技術方案的供應商,其核心產品就是基於“雙目攝像頭+結構光”的3D工業相機,精度最高在1mm。公司成立於2015年,產品線覆蓋中高低端,目前,公司主推高性價比的中低端產品,主要在物流、工業自動化場景落地。

關於從物流場景切入的原因,公司創始人費浙平表示:

  • 目前以基恩士、康耐視為代表的海外巨頭基本壟斷了高端市場,且標準化、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領域,比如汽車製造,由於流程、設施已經非常完善,傳統的2D視覺已經可以協助解決生產製造上的問題。即使遇到了2D視覺無法解決的難點,這些廠家也大多采用改進流程、步驟的方式,而不是直接選擇成本較高的3D視覺技術。

  • 國內物流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但是在分揀、倉儲、搬運、裝卸等環節非標準化程度較高,視覺技術可發揮的空間很大。以裝卸過程為例,當貨品在堆疊的狀態下,2D視覺難以完成識別工作,這就必須3D技術進行輔助。36氪之前採訪的如本科技,也涉足了該領域,不過這家提供的是偏高端產品,圖漾科技在價格上有一定的差異化優勢,這主要是考慮到很多中小物流公司的付費能力有限,而目前市場上的產品單價便宜的也在幾十萬元左右。

此外,產品要做到落地還有一個關鍵點,創始人費浙平認為,儘管國內有很多技術實力雄厚的團隊,但最終在產品落地層面發現很難與真實業務場景適配,其實這就涉及到了“工程優化”的問題。也就是說,產品即使在實驗室裡再穩定,一旦介入到業務中,也會受到很多不穩定因素干擾。圖漾科技採取的方法是:結合業務專家的支持以及行業用戶的經驗,不僅為客戶提供一個相機,還有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這樣才能讓產品匹配真實業務場景。

圖漾科技定位在核心零部件生廠商,通過下游集成商來對接終端客戶。目前行業中核心零部件廠商較少,頭部的基恩士、康耐視以2D相機為主,近年已逐步開發出3D相機。公司透露,2019年出貨量在5千左右,產品單價在500-5000美元之間,目前已積累上百家行業客戶,營收百萬級。

圖漾科技曾於2015年獲得來自Pre-angel的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2016年獲得來自新浚資本、民銖資本的數千萬Pre-A輪融資;2017年12月獲得來自盛宇投資、辰韜資本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近期又完成了由磐霖資本領投的A+輪融資,主要用於國內外市場渠道和客戶服務資源的擴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