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幫唐僧取經渡過最後一難,龍頭、龜身、魚尾巴,中了狀元稱佔鰲


山西省洪洞縣,魁星樓有隻龍頭、龜身、魚尾巴的神物,周圍七個石球,它幫唐僧取經渡過最後一難,龍頭、龜身、魚尾巴,中了狀元稱佔鰲。

山西省洪洞縣的大槐樹尋根文化園景區是明代移民遺址,屬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大槐樹尋根文化園內的西北位置,有一座上圓下方的兩層樓閣式魁星樓。

在魁星樓前趴著一隻大鰲,這隻神物長著龍頭、龜身、魚尾巴,七個大石球圍在它的周圍。據介紹,這七個石球象徵北斗七星,這隻大鰲(áo)寓意考中狀元所稱的“獨佔鰲頭”。

鰲(áo)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是一個了不起的角色,民俗文化中有“獨佔鰲頭”、“鰲裡奪尊”的好寓意。據說東海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就是由大鰲揹負著。傳說,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就是斷鰲足以立四極,鰲被賦予了太多的力量和神聖。

鰲,《辭海》解釋:傳說中海里的大龜或大鱉,從龜部,說明這東西是烏龜類的。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最後一難就是在大鰲的幫助下過了河,經過最後一難,功德圓滿,修身成佛。

為啥中了狀元稱“獨佔鰲頭”?我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始於隋代,盛行於明清,於清光緒三十一年廢止。唐宋時期,皇宮殿前臺階的中臺階上鐫刻巨大的鰲魚浮雕,以象徵皇權威嚴。翰林學士覲見時,都會立在中臺階的鰲頭處,等待皇帝召見。人們將進入翰林院稱為“上鰲頭”。

科舉考試中的殿試結束後,狀元、榜眼、探花等人到皇帝殿前臺階上迎榜。只有狀元一個人獨自站在中臺階的鰲魚浮雕處,將鰲頭踩在腳下,人們就說他“獨佔鱉頭”。後“獨佔鱉頭”便用來指在科舉考試中考得第一名。


我國古代科舉考試大致分四級,縣級稱“院試”,又叫“童試”,童生參加,考上為“生員”,即“秀才”。省級稱“鄉試”,又叫“秋闈”,生員參加,考上為“舉人”。國家級稱“會試”,又叫“春闈”,舉人參加,考上為“貢士”。最高一級為“殿試”,由皇帝主考,考上為“進士”,可以稱為是“天子門生”,極為榮耀。

在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的廣大農村地區,至今還流傳著教育兒童發奮學習、中狀元光宗耀祖的兒歌《上學堂》,月婆婆,明光光,打開大門洗衣裳。洗得淨,漿得光,打發哥哥上學堂。讀四書,念文章,開科進京下考場,名字提到金榜上,鳴鑼開道回家鄉。金榜貼在咱門上,你說排場不排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