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過年:吃喝玩樂,年味十足,風俗講究多


春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可“春節”這一概念卻是民國政府創造的,然而“過年”的習俗卻源遠流長。這裡輯錄了一組清末時期的過年老照片,看看那時的人們是如何歡度這一盛大節日。圖為1906的北京崇文門大街市場,逢年過節市場繁盛,置辦年貨古今雷同。

清朝人有“正月不理髮”的習俗,都趕在節前去理。據傳,清初滿清政府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剪髮。漢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裡不剪髮,以表示“思舊”。但又不能公開與清政府對抗,於是就用“思舊”的諧音“死舅”,編唱了“正月剃頭死舅舅”的民謠。時至今日,全國仍有很多地方恪守著正月不進理髮店的習俗。

自古民以食為天,“吃好”無疑是過年的頭等大事。圖為清末北京街頭一個小孩在買喜歡吃的“半空兒”。由花生裡剔出來的顆粒不飽滿的癟殼花生, 北京人稱之為”半空兒”,,比花生質量差, 但是價格要便宜得多。


清末時期,窮人過年都是聚在一起吃頓好的,有一些更窮的連一頓好飯都吃不到。

過年了,富人們則聚在一起下館子吃團圓飯,不光飯菜豐盛,還有陪酒的唱曲的,極盡奢華。

酒足飯飽後,去茶館休閒消遣,也是清末有錢人必做的事。

常言道:“五里一方言,十里不同俗”。過年了,各地自由有各地的風俗。圖為清末北京的“放盒子”習俗,是一種把煙花和鞭炮合在一起放的種類,兩者結合,彼此呼應。清時有《竹枝詞》專寫放盒子:“花燈徹夜是元宵,盒架高支望去遙,最怕層層分不斷,連皮帶骨一起燒。”

清末踩“祟”的過年習俗。麻秸不是圓形而是帶稜的,風乾後踩起來聲音特別脆響,所以有“歲歲平安”的含義。人們一邊踩,一邊祈祝自己一年更比一年好,“脆脆生生”過好日子。

芝麻秸挺直,象徵“長命百歲”。大人小孩一齊踩碎,芝麻秸被踩碎的破裂聲儘管遠不如炮仗響亮,但噼噼剝剝十分有趣,而且與人們“歲歲平安”的願望相合。

拜年是由來已久的過年習俗。新年期間的拜年、賀年和走親訪友,也是一場小規模的春運,是親友間密切聯繫、增強情誼的很好方式。

清末人的拜年作揖。作揖又稱拱手禮,是中國人特有的社交禮節,在春秋時期就已流傳,自明朝以後廣泛應用於官俗各類社交場合,拜年時作揖要採取左手包右拳的姿勢。

正月初五稱為“破五”,家家戶戶都吃餃子,這時婦女才可出門上街,過年初五前婦女們一般都不出家門。

逛廟會是過年的重要民俗活動,京城中各大廟會、廠甸、白雲觀等處都向百姓開放,這些娛樂場所都熱鬧非常。

在北京,也有去較遠的郊區如妙峰山等處拜佛的,可謂人聲鼎沸。

過年期間,也有民間花會在廟會上或街道上表演,有舞獅、踩高蹺、耍中幡、跑旱船等。圖為北京天橋的民間雜耍。

逢年過節,全國很多地方有廟會,規模有大小、形式也不盡相同,但都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閒文化等豐富的內容。 【如果您喜歡攝影、行遊、歷史、國學及傳統文化,歡迎關注“行攝驛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